来料质检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步骤,用于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良好的来料检验程序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验员了解和执行正确的来料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1. 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标准,了解每个材料的特点和要求。
2. 了解公司的来料检验程序和规定,确保按照规定执行。
3. 负责检验进货物料的样品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及时报告不合格品或发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质量问题并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的计划在每次进货之前,检验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质量历史记录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2. 样品的采集与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在进货时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样品应代表整个批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具体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 记录和报告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将报告归档。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检验结果及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如果有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退货、重新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不合格品的报告,以确保及时处理。
4.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改进采购程序等。
同时,还应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注意事项1. 检验员应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遵循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检验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积极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标准等。
2. 检验标准应明确规定了各项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接受标准,以便判断来料的合格性。
三、检验设备1. 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并经过定期校准和维护。
2. 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千分尺、千分尺支架、显微镜、硬度计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a.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
b. 核对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检验标准,对来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等缺陷。
b. 使用适当的检验工具,如显微镜,对弱小缺陷进行检查。
3. 尺寸检验a. 使用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来料的尺寸进行检查。
b. 根据检验标准,判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化学成份检验a. 根据来料的材料类型,选择相应的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b.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来料的化学成份进行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化学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b. 进行硬度、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检验记录a. 对每一批次的来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b.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按照公司的文件管理要求进行归档。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如果来料检验结果不符合检验标准,应将其视为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提供详细的检验结果和不合格原因。
3. 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 外观要求: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色、气泡等缺陷。
- 尺寸要求:测量原材料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颜色要求:比对原材料的颜色与标准样品的颜色是否一致。
2. 化学成分检验- 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和用途,确定需要检测的化学成分。
- 采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 比对化学成分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原材料是否合格。
3. 物理性能检验- 根据原材料的用途,确定需要测试的物理性能指标,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 比对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判断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4. 包装检验-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损坏、破损、渗漏等情况。
- 检查包装标识是否清晰、准确,与实际原材料相符。
三、操作流程1. 接收原材料- 由仓库人员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原材料,并填写相应的接收记录。
- 检查原材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 将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样品取样-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和抽样计划,从原材料中取出代表性样品。
- 确保样品的数量和取样方法符合要求,避免取样误差。
3. 检验操作- 根据检验标准,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物理性能检验等。
- 使用准确、可靠的检验设备和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记录检验结果和检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检验员、日期、检验设备等。
4. 检验结果判定- 将检验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判断原材料的合格与否。
- 若原材料符合要求,填写合格记录,并将原材料送至仓库进行存储。
- 若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填写不合格记录,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5. 检验报告和记录-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详细记录检验的过程和结果。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来料检验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所接收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检验依据1. 《来料检验标准》:根据公司制定的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管理手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来料检验的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三、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a. 收货员根据采购定单和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对送货单上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与实际收货情况进行比对。
c. 检查包装完好性,如有破损或者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记录。
d. 将收货的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外观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洁度、气味等方面。
b. 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质量问题。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 尺寸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要求。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
c. 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 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查,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
b.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c.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检验结果处理a. 根据检验结果,将原材料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b. 合格品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需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验:检查物料的表面质量、颜色、形状、尺寸等。
- 尺寸检验:测量物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尺寸参数。
- 功能性检验:测试物料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 包装检验: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 标识检验:核对物料的标识是否准确、清晰可读。
- 化学成分检验: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物料进行检验。
-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2. 检验标准应由质量部门或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标准应明确具体的检验方法、要求和判定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操作流程1. 接收物料- 检验员应在物料到货时及时接收,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的信息是否一致。
- 检验员应仔细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 物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区域,避免与其他物料混淆。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测试仪器、显微镜等。
-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检验- 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物料进行逐项检验。
- 在检验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检验时间等信息。
-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判定和记录-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物料进行判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 合格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入库,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者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者污染。
4. 尺寸检验-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者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份分析-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确定其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者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者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审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版本A02
制定日期
1 目的:
建立规范化来料检验行为指导和判定标准,使公司IQC检验行为有所依据,籍以提升本公司之品管水准。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来料及外发加工品检验.
3 职责:
品质主管负责本程序的维护和监督,本指导的修订和记录的核准,IQC负责执行本程序,仓管员负责通知IQC对来料检验.
4 定义:
定量:定量称克重或磅数,是指平方米纸所含有的重量,单位g/m2
流程作业内容检验方式标准/图示
对来料作初步确认①仓管员依据<<采购单>>核对供货商来料<<送
货单>>内容是否相符. 目视
IQC实施检验
检查内容
步骤一:检验规格
①依据采购单以卷尺测量每一张抽出之样本的
长(宽)度。
②按要求,抽取足量坑纸,以一边为准把坑纸弄
齐,检查另一边是否有参差不齐现象
目视/卷尺
步骤二:检验坑纸材料
①依据样板/<<采购单>>核对坑料的型号
目视/手感
步骤三:检验坑纸材料外观与粘度
①抽取二石置于水平面,观察是否有起浪现象
②撕开面纸与芯纸粘合层检测层间结合强度
③在抽样里随机抽取若干,将坑纸弯拱检验层间
是否有空泡
目测/手测。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检验,如钢材、塑料、橡胶等;2. 零部件的检验,如螺丝、轴承、电子元器件等;3. 成品的检验,如电器、机械设备等。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1.1 确认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1.2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1.3 根据来料的特性,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储存。
2. 样品抽取2.1 根据来料的批次和数量,按照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2.2 从来料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2.3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光滑、无划痕等;3.2 尺寸检验:测量来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直径等;3.3 功能检验:对来料进行功能性测试,如电器设备的开关、传感器的灵敏度等;3.4 化学成分检验:对来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相关标准;3.5 物理性能检验:对来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等。
4. 检验记录4.1 检验员应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4.2 检验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进行签名确认;4.3 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
5. 检验结果判定5.1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定来料是否合格;5.2 如果来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处理;5.3 合格的来料应进行标识,并安排入库。
6. 不合格品处理6.1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应进行详细的不合格品记录,包括不合格原因、数量、处理措施等;6.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6.3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按照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规范。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来料接收- 由仓库人员接收来料,并进行登记和标识。
- 检查来料的包装完好性,确保没有破损或污染。
- 检查来料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读,包括物料代码、批次号等信息。
2. 来料抽样- 根据抽样计划,从接收的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的数量和抽样方法应符合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或规范。
3. 来料检验- 根据来料的要求和规范,对样品进行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合格与否的判定。
4. 非合格品处理- 对于检验结果为非合格的样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提供详细的检验结果和不合格原因。
- 非合格品应进行隔离和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混淆。
- 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对非合格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报废等。
5. 检验记录与报告- 检验人员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检验记录应包括来料信息、抽样计划、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判定结果等内容。
- 根据需要,生成来料检验报告,以便供应商和内部部门参考和跟踪。
三、检验依据和参考资料1. 供应商提供的来料质量要求和规范。
2. 公司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
3. 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4.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操作手册和校准证书。
四、风险控制措施1. 严格执行来料检验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定期对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精度和可靠性。
3. 培训检验人员,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建立供应商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
5. 定期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公司业务的变化和发展。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减少不良品流入生产线,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以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1.1 确保物料标识清晰可读,包括物料名称、规格、批次号等信息。
1.2 核对物料清单,确保所接收的物料与定单一致。
1.3 确保物料包装完好无损,无明显变形、破损或者污染。
2. 样品抽取2.1 根据采购数量和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和抽样方法。
2.2 从接收的物料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3 根据需要,将样品进行标识和记录,以便后续处理。
3. 检验方法3.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质量要求,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验、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3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验操作,记录检验结果。
4. 检验结果评定4.1 将检验结果与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4.2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要求,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如返工、退货等。
4.3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5. 数据分析和改进5.1 定期统计和分析来料检验的合格率和不良率,发现问题和趋势。
5.2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来料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5.3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绩效,与供应商合作改进。
三、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熟悉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可靠。
3. 检验记录应完整、准确,并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和归档。
4. 与供应商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5. 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来料检验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以上是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通过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的来料检验。
三、检验准备1. 确保检验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就绪,包括但不限于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2.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3. 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a.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变形。
b. 检查物料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c. 根据接收标准,确认物料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检查物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物料的尺寸、重量等参数。
3.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b. 使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功能性验证。
4. 化学成分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化学成分的检验。
b. 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物料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产品规格书和质量要求,进行物理性能的检验,如硬度、强度等。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试验设备,对物料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
6. 检验记录与报告a.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b.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原因分析等信息。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对于不合格品,根据公司的不合格品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退货、返修、报废等。
2. 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以便追溯和改进。
六、检验员培训1. 定期对检验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悉本作业指导书中的检验流程和方法。
2.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仪器的使用、检验标准的理解和应用等。
来料检验操作指导书5篇

第一篇:来料检验操作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有效掌握来料品质,确保验收作业流畅,保证生产正常,为产出优良产品供给先决条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全部因订单项选择购物料、外发加工物料、客供物料等。
3、职责3.1 选购:负责物料选购、信息传递和相关资料供给。
3.2 仓库:负责来料点收,发放和存储。
3.3 品管:负责来料检验和不良品的处理追踪。
4、工作程序4.1 仓管员负责核对送货单、实物与本厂选购单要求符合,方可暂收。
4.2 仓库检验员负责将来料放置到指定区域〔待检区〕,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之单号、物料种类、数量并提请检验员进展检验。
4.3 检验要求4.3.1全部检验员必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前方能进展独立检验工作。
4.3.2检验量具必需保证准确。
4.3.3检验结果须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中,假设进料为允收,经品管主管审批即可。
假设进料为拒收,同时填写《品质特别处理报告》,经品管组长确认无误后,要求仓管员将物料移至待处理区。
《品质特别处理报告》经相关人员评审制定处理方案,相关部门案处理要求进展相应处理。
4.4检验报告依《抽样标准书》、产品图纸、样品、客户供给标准等相关资料进展检验。
4.5检验标准以及质量水平判定依据《检验标准书》进展检验。
4.6特别检验4.6.1品管部必需协作仓库对于库存超过6 个月的物料发料前进展重检4.6.2对于因紧急生产二来不及检验的物料,经生产部经理提交申请,品管部主管确认,生产副总批准前方可直接落入生产,同时品管部对物料质量进展监控,当不良率超过标准时需报品检主管进展处理。
4.7检验状态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展标示。
4.8检验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掌握程序》处理。
4.9《进料检验报告》、《品质特别处理报告》、《品检报告表》按《质量记录掌握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掌握程序》5.2《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6、相关记录6.1《进料检验报告》6.2《品质特别处理报告》6.3《品检报告表》其次篇:IQC 来料检验指导书篇一:iqc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iqc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目的:对iqc 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展标准,提高iqc 检验作业水平,掌握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 查 项 目
序 号
缺陷 类型
不良内容描述
判定
备
注
CRI MAJ MIN
1 起 皮 工件与油漆层或油漆层与油漆层之间脱离
V
2
漏喷
表面正面不容许有漏喷(特殊状况 除 外 ), 背 面 如 有 规 定 以 签 板 为 准
V
不容 许
3 针孔 表面不容许有针孔
V
4 异色点 表 面 不 容 许 ≥ 0 . 2 m m
向周围扩散旳油漆泡
2
一般情 况下不 容许有
外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面 积 1cm 范 围
内 有 一 种 直 径 0.1≤ D≤ 0.15mm
观
麻点
2
检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面 积 1cm 范 围
16 尘 点 内 有 两 个 直 径 0.1≤ D≤ 0.15mm
查
尘 /点
表 面 有 密 密 麻 麻 旳 尘 点( 麻 面 除
不 可 清 除 之 油 渍 /脏 污
观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长 度 ≤ 5mm,宽 度
≤ 0.1mm, 条 数 ≤ 1, 且 距 离 ≥
检
15mm 允 收 !
查 10
划痕
在 同 一 平 面 内 长 度 ≥ 5mm, 宽 度 ≥ 0.1mm 有 感 划 痕 不 接 受 !
V V
V
用
V污
点
卡
V
测 量
11
1.0 目旳 为来料检查人员明确来料品质质量规定,特制定此通用原则作为来料检查旳原则,同步提
供应供应商理解我司旳品质水平规定,加强品质管理。 2. 合用范围
合用于本厂所有外发加工产品、辅料、包装材料入厂时旳检查。 3.权责单位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可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来料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要求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1.2 确定检验设备:准备好必要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千分尺、硬度计等,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制定检验流程:建立明确的来料检验流程,包括检验人员的责任分工、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等。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首先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原材料的表面是否有瑕疵、裂纹或变形等情况。
2.2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2.3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要求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对每一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合格、不合格等情况。
3.2 留样管理:对合格的原材料进行留样管理,以备日后的追溯和核查。
3.3 不合格处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及时处理,如退货、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进入生产环节。
四、检验报告4.1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来料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
4.2 报告审核:对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准确无误。
4.3 报告归档:将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管理,以备日后的查阅和追溯。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来料检验流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培训人员: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验技能和水平。
5.3 反馈机制:建立反馈机制,接受来料检验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检验流程。
结语:通过建立科学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人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准备1. 检验设备准备来料检验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显微镜、试验设备等。
在进行检验前,检验人员应确保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2. 检验环境准备来料检验应在整洁、璀璨、无风尘、无湿度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人员应定期清洁检验区域,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
三、检验流程1. 检验计划制定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待检验物料的种类、数量、检验方法、检验标准等内容。
2. 来料接收当供应商送达物料时,检验人员应与供应商的送货员一起进行来料接收。
检验人员应核对送货单上的物料信息与实际物料是否一致,并进行必要的记录。
3.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来料检验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检查物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对外观进行检查,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来料检验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检查物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人员应使用适当的量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测量,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
5. 功能性检验功能性检验是针对特定物料的功能要求进行的检验。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 化学成份检验对于需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的物料,检验人员应采取适当的取样方法,并使用相应的试剂进行化学分析。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对化学成份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7. 特殊检验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特殊检验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测试、压力测试、电气测试等。
检验人员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8. 检验结果判定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物料是否合格。
合格的物料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流程,不合格的物料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如退货、返工等,并进行记录。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来料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制定一份详细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匡助企业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确定来料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齐全、准确,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来料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检验计划,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二、检验过程2.1 样品取样:按照标准要求,从来料中取样进行检验。
2.2 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特性,确定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2.3 检验方法: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目测、测量、试验等,进行检验。
三、检验记录3.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不合格等。
3.2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3.3 归档管理:将检验报告进行归档管理,方便日后追溯和分析。
四、检验标准更新4.1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检验标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
4.2 反馈机制:建立与供应商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和问题,促使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
4.3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检验标准和方法,提高来料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培训与考核5.1 培训计划:制定来料检验员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5.2 考核机制:建立来料检验员的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质量意识。
5.3 激励措施: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贡献,赋予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结语:制定一份详细的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不仅可以规范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率,还可以确保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希翼企业能够重视来料检验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检验标准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客户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来料接收a. 检查送货单、运输单和包装标识,确保与实际送货一致。
b. 对物料进行初步外观检查,包括包装完好性、损坏情况等。
c. 签收送货单,记录到货时间和送货人信息。
2. 样品取样a. 根据来料数量和要求,确定取样数量和抽样方案。
b. 使用合适的取样工具,按照抽样方案从批量中取样。
c. 将样品进行标识,并记录取样信息,如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
3. 检验准备a. 根据产品要求和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b. 根据检验项目和要求,制定检验方案和检验标准。
c. 根据取样数量,确定检验的样品数量。
4. 检验执行a.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尺寸等。
b.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硬度、强度等。
c.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试剂进行分析。
d.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如电气性能、密封性能等。
e. 根据检验结果,判断样品是否合格,并记录检验数据。
5. 检验记录和报告a. 将检验数据记录到检验记录表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b. 生成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项、改进建议等。
c. 将检验记录和报告归档,确保可追溯性和备查性。
三、检验要求1. 外观检查a. 检查样品的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明显缺陷或污染。
b. 检查样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变形或破损。
2. 物理性能测试a. 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硬度测试,确保符合标准范围。
b. 进行强度测试,如拉伸强度、抗压强度等。
3. 化学成分分析a. 使用适当的仪器和试剂,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b. 检测样品中的元素含量,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和标准。
4. 功能性能测试a. 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b. 进行密封性能测试,如气密性、水密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料质检作业指导书
————————————————————————————————作者:————————————————————————————————日期:
ﻩ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来料质检员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来料质检员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
使来料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及提升公司交货产品品质。
2、使用范围:适用于佛山金兰集团铝型材有限公司来料质检岗位。
3、质检步骤
3.1来料暂收
3.2来料检查
3.3物料入库
4、质检要点及规范
4.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
交来料质检员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4.2 来料检查:来料质检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主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
检验,抽查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4.3 对需要取样送检测中心检测的物料,需在送货单上盖“暂收”章,并对到货物料进行随机取样,
待检测完毕后,依据检测结果填写《来料检测单》,录入ERP系统中并在送货单上盖“合格”章。
4.4检查内容:
4.4.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1000mm目视;
4.4.2尺寸规格:用卡尺/卷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4.4.3 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
时要附SGS报告、产品第三方合格检测报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
报告;
4.4.4 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来料检测单》并通知仓库入库。
4.4.5 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来料检测单》交上级审核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
登记。
异常物料需加倍取样检测,并提交《不合格品8D处理报告》给上级批示,按最终批示
结果处理。
4.4.6 相关物料检查判定标准,见表1:
表1:ﻩ
序号 品名
检验项目 检验和判定标准
备 注
1 外购铝棒 表面质量
符合YS 67-1993之规定 化学成分
符合GB3190或合同标准。
低倍检测
符合YS67-1993之规定 2 片碱 N aO H%
≥96.0%、GB 209-84 3 液碱
N aO
H%
≥30.0%
4 硫酸 H 2S O4% ≥98.0%、GB534-98
5 铝锭 化学成分 GB/T 1196-2002之A l99.70A 及Al99.70
外观
GB/T1196-2002之3.3 6 镁锭 Mg % F e% G B3499-83 国家二级标准 7 重油
水分% ≤0.80 原标准≤5.0% 密度g/l
≤0.98 原标准不检 8
柴 油
0# 密度g/l
≤0.80
待查
工业 密度g/l ≤0.86 9
粉末涂料 光泽: 色差: 涂层厚度: 压痕硬度:
附着力:
冲击试验: 杯突试验: 弯曲试验: 盐雾试验: 粒度检查:
光泽值3-30,允许±5个光泽单位光泽值31-70,允许±7个光泽单位
光泽值71-100,允许±10个光泽单位;
△E ab *≤1.5。
40~80um 。
≥80。
划格试验达O 级。
按GB /T 1732方法进行,合格。
按G B/T9753方法进行,合格。
按GB/T6742方法进行,合格。
符合公司内控要求
打板后检测涂膜性能
10 氟碳漆
光泽: 色差: 涂层厚度: 涂层硬度: 附着力: 冲击试验:
盐雾试验: 固含量 光泽值允许±5个光泽单位。
△E ab *≤1.5。
二涂≥30u m,最小局部膜厚≥25 um ;
三涂≥40um,最小局部膜厚≥34um;
四涂≥65um,最小局部膜厚≥55 um 。
≥1H 。
划格试验达O 级。
按GB/T1732方法进行,合格。
符合公司内控要求 打板后检测涂膜性能 11 硝酸
HN O 3% ≥95%
12 木方 外观
无虫眼、结巴、腐迹 水分 ≤25% 尺寸
符合合同要求
13 结晶硅外观黑色有金属光泽
14铝硅合金纯度含硅≥95% 外观GB8734-88
15 铝钛硼纯度
Ti≥4.0%、B≥0.8% 外观
16 精练剂含量
包装符合要求包装
17 打渣剂外观浅白色粉末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18 覆盖剂外观浅白色粉末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19 过滤布外观浅白色粉末
外观白色网状纤维,空隙均匀
20 塞头质量
白色纤维,耐高温外观
21 纤维纸质量
白色纤维,耐高温外观
22铝线壁厚壁厚均匀
直径符合合同要求
23 硫酸亚锡化学成分
GB12768-1991/不低于普类一
号铝线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4 硫酸镍外观纯白色、无异味、颗粒或针状结晶含量SnSO4≥99.5%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5 着色添加
剂含量GB1287-85 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6 常温封孔
剂外观灰白色粉末
水溶性易溶于水,呈透明清亮状包装包装符合要求
27 包装纸外观草绿色粉末状潮湿粉末、异味
粒度40目以上
水溶性
呈爆炸式溶解态,2分钟内基本溶
解
镍含量≥20 %
pH值 5.5~6.5
外观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
28 复合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外观
29隔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外观
30 商标纸质量
光滑、粘性好、印刷清楚、颜色均外观
匀、剪切力适中
31有字保护
膜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清
晰;厚度、粘性适中
外观
32无字保护
膜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厚度、
粘性适中
粘性
外观
33 复合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
清晰;单位长度重量及厚度符合合
同要求
粘性
外观
34 牛皮纸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印字清
晰;
外观
35 尼龙隔
热条质量
单位长度重量及厚度符合合同要
求
外观
表面光滑无气孔、鼓泡、扭拧、弯
曲;宽度、厚度符合国标及合同要
求(参照GB5237.6-2004加以
使用验证)
36封口胶质量
光滑、粘性好、印刷清楚外观
37 珍珠棉质量
光滑平整、干燥、柔软适中外观
38PVC捆
扎带质量
光滑平整、无烂边、韧性好、无污
迹
外观
39聚丙质量
白色粉末、不结块外观
4.4.7 根据目前公司设备状态,相应检测的物料及方法(见表2),需核对供应商提供自检报告或第三方批次检验报告;
表2
物料名称检测方式
包装纸、珍珠棉、收缩膜、纸板、条形码、合格证、标签、毛条、
白色扣带、木方、透明胶带
目视检查符合性
粉末、油漆、氟化氢铵、片碱、硫酸、硝酸、柴油、重油、电泳漆、隔热胶条、铝锭、铝棒作暂收标识后取样送检测中心进行检测后核对检测报告判定。
镁锭、锌锭、铅锭、A/B胶、铁剂、锰剂、铬剂、铜铝合金、硫酸亚锡、硫酸镍、试剂硫酸、氨水、丁基卡必醇、二甲苯、聚丙烯酸胺、低温封孔剂、中温封孔剂、碱蚀添加剂、酸性除油剂、古铜着色剂、高精精炼剂、清渣剂、覆盖剂、铝钛硼丝、铝线、保护膜核对供应商提供检测报告及判定依据,每季度必须提供最少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
5、注意事项
5.1 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5.2 对于公司无法检测,需核对供应商检测报告的物料,需供应商最少每季度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
5.3 新的物料需给相关生产车间、检测中心进行试验,并提交《样品评价(测试)跟踪表》,根据测试结论判定产品的符合性。
5.4 每星期最少一次对物料实际使用效果及隐性品质缺陷进行现场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在《原材
料每周、每月统计报表》中。
6、异常处理办法
物料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在当批次中加倍取样检查,并立即向分管品管领导及采购反映,
录求解决方法,尽快处理。
7、不合格品的处理:
7.1 来料质检员判定为不合格时,在产品包装外贴上退货/拒收标签,把产品转移到不合格/退货区域,
并报品质主管确认签字后,送采购/生管签名后发到供应商,供应商未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的报仓库直接作退货处理;如为急料,经品质主管与采购,生管,业务协商后,呈经理审批,按评审意见办理;7.2跟据供应商提供的改善方案,来料质检员品管员对下批来料改善效果进行确认,并记录结果。
8、相关记录表单:
8.1《来料检测单》
8.2《非生产物料检测单》
8.3《检测中心检测报告》
8.4《供应商检测报告》
8.5《供应商第三方检测报告》
8.6《原材料检验记录表》
8.7《原材料每周、每月统计报表》
8.8《不合格品8D处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