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渗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6
6、24小时后局部可行红外线、超声波等理疗; 7、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软膏; 8、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7
化疗药物外渗局部封闭
方法:环形封闭+冰敷(或结合药物特性热敷) 药物:生理盐水5-10毫升+2%利多卡因100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 结合外渗范围大小选择多个穿刺点,按下图方法边推注药物边退针 进行环形封闭
4)无法沟通的患者、昏迷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 觉和知觉障碍,容易发生外渗。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4
药物原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 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 响。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血管收缩药 等,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件
9
液体外渗的分级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10
静脉输液外渗的后果
患者将经历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延 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 者、家属、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我国医疗 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 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 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15
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流程
1、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现象,也应 立即停止输液; 2、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余药液; 3、发疱性化疗药外渗,必须给予局部封闭; 4、局部冰敷12--24小时,及时更换,注意观察,防冻伤 (奥沙利铂除外); 5、抬高注射部位肢体48小时,病人注意休息;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处理PPT课件
外渗:是指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 入静脉官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
考虑外渗的情况:
病人主诉注射时部位有尖锐的刺痛或烧灼感 注射部位有肿胀 静脉推注时有阻力 滴注过程中溶液的流速突然变慢
.
如何判断是否外渗
1.护士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观察注射部位 有无肿胀是否出现隆起或输液不通畅。
2.对肥胖患者用水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 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钙剂
4.局部湿敷香丹注射液。 5.25%的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消炎去肿
的功效。 6.神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痛,减少渗
液,活血化瘀等作用。
.
非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氯化钾
1.早期处理:发现外渗时根据药物特性及局部组织 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回抽残 留药物,更换输液部位,抬高患肢、制动。
2.局部封闭:常用0.5%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或 1%普鲁卡因皮下环形注射,可减少药物与组织结 合减轻局部组织反应,减轻疼痛,也可以应用静 脉应用硫酸镁,从而有效地预防静脉反应和疼痛 。
热敷只能改善早期缺血情况,不能用于已经发生严重缺血的 外渗。
可以用药血管收缩剂外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 胺
糖尿病患者慎用热敷。
.
• 用法:外敷、封闭、涂药 • 方剂:溶液、针剂、霜剂、中药等
.
• 50%硫酸镁湿敷:用于葡萄糖酸钙、氯化钙、氯化 钾、 20%甘露醇外渗,每次30min, 3~4次/d ,注 意去甲肾上腺素外渗不能使用50%硫酸镁湿敷(因 其是高渗液,可使细胞脱水,加重组织坏死)。
.
药物外渗的分期及具体表现
一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具体表现:早期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PPT

输液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PPT
皮肤苍白,伴皮肤紧绷,渗出,变色,淤瘢,或 肿胀,较深的凹陷性水肿,循环受损,中度-重度 疼痛,任何血制品、刺激性、腐蚀性药物的渗出。
V级 包括所有四级的表现和范围较大的伤口;包括大
部分肢体或者伤口非常深
➢ 静脉损伤液体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四周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致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缩小或堵塞。
➢ 促进液体重吸收。 ➢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刺激性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
停止注射,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 尽可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 min 左右。
➢ 硫酸镁湿敷:常用于静脉外渗局部湿敷的药物是25 %
硫酸镁,分别用于多巴胺、化疗药物、高渗液、脑垂体后叶 素、氯化钙、氯化钾等药物外渗。硫酸镁遇冷后容易结晶, 对高渗性液体渗漏者可加重组织脱水,因此只能用于血管通 透性高引起的外渗。
➢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 发生外渗。
4. 技术因素
➢ 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 ➢ 没有定时巡视静脉通道。 ➢ 使用钢针,据有关文献钢针外渗是留置针的2倍。 ➢ 用敷料覆盖穿刺部位,影响外渗的观察。 ➢ 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 ➢ 使用输液泵,在一个部位长时间输液。
➢ 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肿胀,轻者引起酸、麻、胀、痛等 刺激症状,重者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如:化疗药、钙剂等 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处置不当,还可造成疤痕挛缩关 节僵直,功能障碍等。
➢ 骨筋膜间隔综合症由于大量液体外渗,超过皮肤扩张限度, 致皮下组织压力增高,血液循环受阻,造成神经、肌肉组 织缺血缺氧,从而使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入骨筋膜间造成缺血水肿,最终造 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皮下。
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液速度
根据药物性质及血管情况调节输液速 度,若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高渗性液体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 度。
在输入发疱剂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前, 应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并在穿刺成功后,先输入等渗盐水, 确认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药物。
加强患者教育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输液外渗的原因、 后果及处理方法,取得患者的 理解和配合。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1 2 3
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静脉输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渗的定 义、原因、危害、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 入的理解。
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分享
部分学员分享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静脉输液外渗 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 处理的。
学员对课程的建议
学员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增加实际操作 演示、提供更多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掌握相关知识。
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外敷药物
根据外渗液体的性质和量,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外敷,如硫酸镁、喜辽妥等,以 促进液体的吸收。
注意事项
在外敷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浓度、温度和使用时间等,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 损伤。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等
01
02
03
冷敷
对于某些刺激性强的药物 外渗,可采用冷敷的方法, 收缩血管,减少药物的吸 收和扩散。
术后处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 治疗和处理,促进伤口的 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0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要点
皮肤坏死及溃疡形成
皮肤颜色变化
观察输液部位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 发红或紫绀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液 并报告医生。

药液外渗的护理PPT课件

药液外渗的护理PPT课件
12
2.疾病因素
①昏迷、休克、肺心病、病危患者,由于微 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
②癌症患者长期输液及反复使用化疗药物, 静脉脆弱
③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致外 周血管病变
④静脉压增高的患者等
13
3. 药理学因素
用于治疗的药物刺激强、浓度高、局部与药物 接触时间长
14
4.业务水平因素
①简单机械地执行医嘱,一些护理人员经验 不足,对输液的适应性不做综合分析,如不 了解患者、病情、局部血管,不主动了解药 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甚至在手腕及手背上 注射化疗药或在腕关节内面等非常表浅出处 输注刺激性强的药液
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由技术娴熟的护士执行。 中心静脉置管由专业人员(执证)执行,非 置管病人必须每天更换输液部位
26
6 检查 在接入化疗、刺激性强或高浓度药 物前,必须检查输液通路是否有回血,如 输液不畅,一定另选部位
7 冲管 注上述药物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或5 %葡萄糖液充分冲洗管道后再拔针
27
五、护理
33
5.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1)设法吸出或去除渗出液 如果保守治疗仍持续疼痛或发生溃疡,可考 虑早期手术切除以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痛
34
(2) 积极行针对性解毒处理(封闭) 1 )对应性解毒封闭 ①发疱性药物阿霉素、柔红霉素---碳酸氢钠,
减轻炎症反应;丝裂霉素可致严重溃疡,硫 代硫酸钠局封可起直接灭活作用
10
二、外渗原因
1 .生理解剖因素 ①年老体弱患者常血管硬化或脆性变大、血
液流速减慢,输液药物起始局部药液浓度 相对高,刺激作用增强
11
二、外渗原因
②小儿血管壁薄,血管腔细小,比成人更容 易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两者均引起炎性 介质释放,致血管损伤并液体外渗

输液渗漏ppt课件

输液渗漏ppt课件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换输液部位 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 吸收、消除组织水肿,灭活药物对组 织细胞的毒性作用等。
.
11
2. 输液渗漏的处理流程
2.1.发现药物渗漏,立即停止输注 2.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2.3.了解渗漏药物的种类、名称和性质 2.4.评估渗漏的部位、面积、药液量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
(2)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病房,检查患者输液部位是否肿胀、 苍白、疼痛,发现药物渗漏,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高位药危 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更要细心观察,并进行 床头交接班。
.
28
谢谢
.
29
.
18
4.常用防外渗药物
3.1.血管收缩药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3.2.血管刺激性药物 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化钠 3.3.高渗性药物 20%甘露醇、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 3.4.抗生素 万古霉素、夫西地酸
.
19
一般液体渗漏的处理方法
(1)外渗液体为普通液体时,如抗生素、盐水、 糖水且肿胀不明显时,首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 抽液体、药物,然后给予拔出留置针(如果局 部皮肤张力较高,也可先用适当的拮抗药如硫 酸镁、酚妥拉明等外敷,待张力减轻后再拔针, 以免造成皮肤撕破伤),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 胀。在第一个24小时内持续湿热敷患处,对早 产儿慎用冷敷,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成寒 冷损伤综合征。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内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 肪变硬及水肿,主要由受寒引起,表现为低体温,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
.
20
特殊液体渗漏的处理方法
(2)甘露醇外渗
输入甘露醇时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性好且较 粗的静脉。甘露醇要求快速滴入,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 引起静脉炎,大量渗透至皮下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输液时 间已超过24 h的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 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在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 的静脉损伤。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ppt课件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 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 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 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 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1. 1.1 老年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心
理、行为功能减退,容易失控导致注 射针头移位 ;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 肤松弛,静脉脆弱,增加了外渗的可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对血管充盈度好的病人,可加大 进针角度,以 35度快速刺入皮下后 稍放平针头,针尖压住血管时,针 体角度再抬高 25度快稳入血管,见 回血后放平针体徐徐进入少许,用 胶布固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护理 技术操作水平,争取静脉穿刺一针 见血。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2、合理有计划地使用静脉 一 般由肢体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 大静脉,交替更换使用静脉,切忌 连续多次使用同一静脉。
上的创伤,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 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家属、 医护人员产生压力和担忧,严重的甚 至造成患者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二、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
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 功率 穿刺时避开关节部位,选择合适 型号的静脉穿刺针头,进针前对比针 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 时病人不用握拳,采取自然放松法,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 管下端,减少血管滑动,
一、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
3. 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 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 脆弱,难以穿刺。( 2)外周血管疾 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 3)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 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
一、
(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 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 容易发生外渗。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恢复情 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感染风险及应对措施
感染风险
液体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炎症反应 ,增加感染机会。
应对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消毒穿刺部位, 避免局部污染;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穿 刺点,定期更换;密切观察穿刺部位 有无红肿、疼痛等感染征象,及时处 理。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汇报人:xxx
2024-03-08
目录
Contents
• 液体外渗概述 • 预防措施与建议 • 处理方法与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反思与持续改进
01 液体外渗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液体外渗是指输液过程中,药液从血 管内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的现象。
加强针头固定
使用合适的固定方法,防止针头移位或脱落。
3
提高患者教育水平
告知患者输液期间的活动限制和注意事项,减少 因患者活动过度导致的液体外渗风险。
加强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医护人员之间应保持及时、准确的沟通,共 同关注患者的输液情况。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加强团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液体外渗的 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提供心理安慰和鼓励
缓解紧张情绪
针对患者因液体外渗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及时的 安慰和疏导,帮助患者保持平静、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信心
鼓励患者相信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治疗措施,树立战胜疾 病的信心。
指导患者自我观察和保护
观察局部症状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皮肤变色等异常症状,及时发现液体外渗的迹象。
液体外渗的定义和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因:非人为或客观因素 药物本身理化性质影响 病人血管结构与功能障

2019/8/21
4
输液外漏
• 概念:血管穿破,液体经血管破损处流入局部组织。 • 原因:人为或主观因素多
穿刺技术不过关 输液管理不到位 病人不合作
2019/8/21
5
二、输液渗漏的表现
• 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 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疼 痛
目的:采用氧气治疗静脉炎,缩短了治疗时间, 降低了病人痛苦。
2019/8/21
17
局部外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蜡疗
目的:由于石蜡具有热容量大,导热系数低,保热时间长等 特点,蜡疗时蜡疗区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明显,热 透入可达皮下1~5 cm,局部汗腺分泌增加,致使局部大量 出汗。由于蜡疗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热透入作用,故有利于血 肿的吸收,加速水肿消退,并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 能,提高新陈代谢,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的作 用。
采用静脉套管针反复静滴20%的甘露醇,2天内静脉炎发生率 为45.69%,2天后静脉炎发生率为100%。使用套管针静滴甘露醇 时,应同时用75%的酒精纱布湿敷上段血管,因酒精具有催眠和 消毒防腐的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因此可以预防和减少 静脉炎的发生。
2019/8/21
21
(2) 在使用甘露醇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静脉炎或外渗,应立即给
(1)外渗液体为普通液体时,如抗生素、盐水、 糖水且肿胀不明显时,首先尽量从套管针内回 抽液体、药物,然后给予拔出留置针(如果局 部皮肤张力较高,也可先用适当的拮抗药如硫 酸镁、酚妥拉明等外敷,待张力减轻后再拔针, 以免造成皮肤撕破伤),并抬高患肢以减轻肿 胀。在第一个24小时内持续湿热敷患处,对早 产儿慎用冷敷,以免影响血液循环甚至造成寒 冷损伤综合征。
2019/8/21
13
局部外敷---热敷
目的: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促进渗漏液 的吸收,达到消除肿胀。
应用于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一般普通液体的渗漏。如抗生素类、葡萄 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维生素类等。 常用热水袋和热水毛巾热敷,温度在50度左右,防烫伤
注意: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
予妥善处理。停止在该处继续输液,抬高患肢,外渗时应选择热
湿敷。在寒冷环境下,热湿(47℃)对甘露醇所致的局部组织损
伤效果良好;甘露醇外渗早期最有效的是烫伤膏;也可用75%的
乙醇湿敷患处;但50 %硫酸镁不能用于甘露醇外渗容易引起皮下
水疱;将洗净的马铃薯切成3 mm~5 mm 薄片外敷于液体外渗处,
3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 深部组织受累
2019/8/21
10
三、输液渗漏的处理
1.处理原则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换输液部位 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促进 吸收、消除组织水肿,灭活药物对组 织细胞的毒性作用等。
2019/8/21
11
2. 输液渗漏的处理流程
2.1.发现药物渗漏,立即停止输注 2.2.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和护士长 2.3.了解渗漏药物的种类、名称和性质 2.4.评估渗漏的部位、面积、药液量以及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
2019/8/21
18
4.常用防外渗药物
3.1.血管收缩药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3.2.血管刺激性药物 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氯化钠 3.3.高渗性药物 20%甘露醇、复方氨基酸、碳酸氢钠 3.4.抗生素 万古霉素、夫西地酸
2019/8/21
19
一般液体渗漏的处理方法
质和程度 2.5.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的程度及个体差异进行正确处理 2.6.抬高患肢,减轻局部肿胀 2.7.密切观察,严格交接班,做好护理记录 2.8.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019/8/21
12
3.输液渗漏常用的处理方法
3.1局部外敷: 热敷 冷敷 湿敷 吹氧治疗 蜡疗
3.2局部封闭
• 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 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 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 织
2019/8/21
6
2019/8/21
7
2019/8/21
8
2019/8/21
9
输液渗漏的临床分期
1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
2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见于渗漏后2~3天,沿静脉走向条索状 肿胀、发红,引流淋巴结肿大、疼痛,可出 现发热
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2019/8/21
14
局部外敷---冷敷
目的: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吸收,灭 活药物毒性作用,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
应用于血管刺激性较大的化学药物的渗漏。如柔红霉素、表 阿霉素等。 常用冰袋冷敷,渗漏后应早期用,防冻伤。
2019/8/21
输液渗漏的处理
1
2019/8/21
内容
• 输液渗漏的概念及原因 • 输液渗漏的表现 • 输液渗漏的处理 • 输液渗漏的预防
2
一、概念
• 什么是输液外渗??? • 什么是输液外漏???
2019/8/21
3
输液外渗
• 概念:概念药物本身理化性质或 毒性作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 液体经血管壁进入局部组织。
2019/8/21
15
局部外敷---湿敷
目的:常用50%硫酸镁和654-2溶液湿敷。 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 系统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缓解局部肿胀,解除 血管痉挛和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应用于血管收缩剂、 碳酸氢钠等外渗。
2019/8/21
16
局部外敷--- 吹氧治疗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内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 肪变硬及水肿,主要由受寒引起,表现为低体温,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受损。)
2019/8/21
20
特殊液体渗漏的处理方法
(2)甘露醇外渗
输入甘露醇时应先评估血管,尽量选择使用少、弹性好且较 粗的静脉。甘露醇要求快速滴入,易刺激局部产生疼痛,严重者 引起静脉炎,大量渗透至皮下则可引起局部组织的坏死 。输液时 间已超过24 h的静脉通路,在输入甘露醇时要慎重,尽量避免同 一静脉通路连续多次输入甘露醇,在静脉注射3次后即可引起明显 的静脉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