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 清朝时期“中国”概念的演变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时期“中国”概念的演变
“中国”作为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也简称“中国”)和我们国家的国名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高频词语,然而,该词的含义在历史上却是复杂多变的。撇开整个历史上“中国”复杂含义的流变以及今天的“中国”国家概念先不谈,仅仅清朝时期“中国”概念含义就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
清朝的正式国号是1636年皇太极改其父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的“后金”为“大清”而来的。1644年,年幼的清朝顺治帝在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下,利用明朝叛将吴三桂等人的势力,凭借在山海关打败灭亡明朝的李自成大顺农民军的余威,一跃由关外迁都北京入住中原,最终取代了明朝、大顺和南明等势力,逐步建立起对“中国”的统治地位的(此时正式国名叫“大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继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国”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满洲建立清朝入住中原后,不仅全盘接受了汉族建立的明朝“中国”曾经有效管辖的疆土范围,而且不断开疆拓土,将蒙古、新疆、西藏和台湾等许多地方纳入或重新纳入“大一统”的“中国”版图,到乾隆时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的“中国”最后主权范围所能够达到的最大范围(蒙古帝国和元朝除外),从而确立起地理“中国”的正统地位。
清朝入住中原后,人口数量很少的满洲民族面对“中国”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现实,如何在政治“中国”正统地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有效的统治和治理呢?清政府在实施“满蒙联姻”国策之外,又逐步推行“中外一统”“满汉一体”国策(此处之“中外”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和“外国”对等的含义,而是指我国中原和中原以外的广大地区),采用汉制,加强中央集权,祭拜孔子,接受汉族的儒家文明,进行科举考试,建立文官官僚体系,且为灭亡的明朝编修正史——《明史》,从而不仅在疆土上而且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取代明朝“中国”获得“中国”的正统地位。
清朝不仅获得地理“中国”、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意义上的“中国”正统地位,而且在正式自称为“大清国”的同时,相对于外国或外来者而言,对外自称时还使用“中国”称谓【“中国”是我国古代王朝的统称,我国古代大多都以朝代作为其正式国名,以“中国”为非正式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虽然在《史记·大宛传》中已出现,但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却始于元朝,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的国书自称元朝为“中国”(虽然自称为“中国”,但其正式国名仍为“大元”,此“中国”含义不过是“内中外夷”天下中心主义的华夷世界观的体现而已),而将日本等周边国家称为“外夷”,明朝时期对外也使用过“中国”,但“中国”仍然不是正式国名,至于清朝,从建立至顺治时仍然一直使用“大清国”称谓,康熙时才出现“大清国”和“中国”都使用的状况】。
具体而言,清朝康熙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在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后,双
方于1689年签署《尼布楚条约》时,虽然签订这个条约的政府是清政府,但清政府在条约文本中正式使用的国名是与外国(沙俄)平行的国名“中国”【谈判时与“斡罗斯(即俄罗斯)御前大臣戈洛文”相对应的清政府谈判签约代表其职衔是“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条约文本使用与“鄂罗斯”(俄罗斯)相对应的“中国”国名】,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以近代主权国家“中国”的身份站上国际舞台,也是中华历史上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第一次将“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此“中国”概念超越先秦时期华夏族成周中原所在河洛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与周边“四方”蛮夷对称周天子居于京师(首都)所代表的“中国”,夏商周王朝直接统治区域代表的“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于中原建立王朝所代表的“中国”等地域“中国”(城中“中国”和天下中心“中国”)、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之含义,近乎等同于现在意义上的“中国”概念。
当然,清朝时期的“中国”范围,人们的认知也经常变化。举例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疆域》一文中曾指出:魏源编写的《圣武记》里所使用的"中国",有时候符合现在的“中国”概念,譬如魏源在该书中,提到蒙古,把蒙古算做中国而把俄国算做外国;提到西藏,把西藏算做中国而把印度算做外国。然而有时候,魏源还采用一种传统老观念,把内地18省份同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对立起来,只把内地18省叫做“中国”。除魏源这样认识外,谭先生还指出:在有的明清著作中,甚至于因为作者本人跑到西南的贵州、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他做笔记就把贵州、广西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不看作“中国”,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内地看作“中国”。
然而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晚清时期,随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近代民族国家概念对我国的影响,我国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也应运而生,原始“中国”概念含义已显得陈旧和落后,中国与外国来往照会公文在谈到中方时,既有“大清”称谓,但使用“中国”的称谓也不断增多,也就是鸦片战争后的晚晴时期“大清国”和“中国”曾多次并列国名,交替使用,此时“中国”概念已从古代长期存在的古代天下观念逐渐演变为近代与世界各国相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这诚如谭其骧老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两个字,按照现在的用法,形成是很晚的。鸦片战争以后的初期还没有完全形成,基本上到晚清时候才形成。讲到"中国"就是表示我们国家的主权所达到的范围,这是鸦片战争后经过了几十年才逐渐形成的。此论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看来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标志的鸦片战争是清朝“中国”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鸦片战争前,清朝的“中国”概念是传统而多变的,经过鸦片战争后晚清近代几十年的发展演变,清朝的“中国”概念终于由居于中原地区的国家和传统的“华夷秩序”越来越趋向于被近代的“世界国家秩序”所取代而变为后来以“中国”做国名的“中国”了。当然如果说“大清”和“中国”在清末曾并列国名,交替使用,那么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随着奉天承运和天子牧民的王朝体系彻底崩溃,皇恩浩荡和陈陈相因的帝制彻底寿终正寝,历史上的中国国名不复以朝代称呼了,“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突破以往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统称或不经常使用或偶尔交替使用状态,最终变为与世界各国并列的民族国家之名以正式国名而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且被世界和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可。
综上所述,清朝时期“中国”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即经历了最先由取代明朝“中国”获得地理、政治和文化正统“中国”的含义,到与欧洲沙俄国家对外交往签订国际条约中使用“中国”概念以及对“中国”概念使用摇摆不定时有变化的状态,再到鸦片战争以后(包括辛亥革命)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最终形成与世界各国对等的“大清国”整个统治范围所能达到的最大区域的民族国家之名的“中国”这一国家概念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