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教版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1、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种子发芽需要水、温度、空气。
3、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4、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因为要进行光合作用。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用吸收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并呼出氧气。
6、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
7、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时,植物也在不断的改变来适应环境。
8、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9、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10、动物在环境改变时有哪些行为?迁徙、换毛、冬眠、洄游。
11、丹顶鹤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每年入秋后会从东北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
12、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生产者)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消费者)结束。
14、潜艇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来下潜或上浮。
15、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在一起叫做食物网。
16、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
17、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里的生物和非生物。
18、制作生态瓶,必须装入自然水域中的水。
再放入植物,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19、生态瓶里面的动物和植物必须要平衡。
第二单元20、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
21、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借助他在水面上自由方便的行驶,还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22、独木舟的特点是装载量小,不稳定。
可采用增宽船体的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23、船在行驶中会受到水的阻力。
尖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小,圆、宽的船头受到的阻力大。
24、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25、浮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26、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因为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了,所以他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7、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
28、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广阔的学科,是理解世界和探索自然的关键。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科学现象。
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生物与生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栖息地的特点,栖息地的改变对生物的影响,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鸟类的观察:鸟类的栖息场所,鸟类的食物,观察鸟类的外部特征和行为。
哺乳动物的观察:哺乳动物的种类和外部特征,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哺乳动物与人的关系。
植物的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观察: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生存环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生活习性。
昆虫与环境: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昆虫的生态角色,昆虫的捕食关系。
海洋生物的观察:海洋生物的栖息环境和特点,海洋生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微生物的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作用,发酵和变质。
二、物质与能量水和空气:水的存在形态,水的运动方式和对生物的作用,空气的特性和对生物的作用。
石油和煤炭:石油和煤炭的形成,石油和煤炭的利用方式和环境问题。
火的作用:火的产生和传播,火的危害和预防。
声音和光:声音的传播和特点,声音的变化和利用,光的传播和特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磁铁:磁铁的性质和吸引力,继电器和电磁铁的作用。
电的实验:电的产生和传输,电池的结构和原理,使用电池组灯泡的实验。
电的危害和防护:电的危害和安全用电常识,电路的搭建和电流的传输。
三、科学探究观察和实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观察和实验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调查和记录:调查的目的和方法,调查结果的整理和记录。
科学问题和探索:提出科学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科学问题。
科学思维与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下的知识点涵盖了生物与生命、物质与能量以及科学探究三个方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稳定下经由过程(加减水改动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氛围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动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动)。
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
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如果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如果有土壤组的种子发芽了,而无土壤组的种子未发芽,说明土壤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的实验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土壤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低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实验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低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土壤、空气等。
(3)实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2.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2.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等不足。
我们可以采用增宽船体等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3.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
船首采用流线型(尖形),可以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
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1.用螺母测试船的载重量,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
为了防止侧翻,应将螺母均匀地摆放。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中的化学
1.植物的养分
2. 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3. 天然气的使用
4. 垃圾分类
二、生物多样性
1. 动物的分类
2. 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保护
3. 植物的繁殖
4.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热传递的方式与应用
2. 物质的密度与浮力
3. 塑料与环保
4. 燃烧与灭火
四、地球与宇宙
1. 星象之谜
2. 月亮的形成
3. 相互作用的地球
4. 生命的奇迹
五、科技与生活
1. 发明与创造
2. 通讯方式的发展
3. 电能的应用
4. 海洋的奥秘
六、健康与生命
1. 生命的基本特征
2.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3. 健康与生活
4. 生殖与性格发展
以上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与实际
生活中的科学应用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
自然界的规律,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
五年级下科学教科版重点知识
五年级下科学教科版重点知识
五年级下科学教科版的重点知识包括:
1. 生命体内呼吸和排泄:了解人类和动植物生命体内的呼吸和
排泄过程,掌握相关器官的结构和作用。
2. 植物的生长发育: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不同环境
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能源与能量:了解常见的能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掌握能量
转化与传递的基本原理。
4. 物质的状态变化: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凝固、熔化、汽化等状态变化的基本特征。
5. 地球与太阳系: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掌
握日、月、地球的运动关系。
6. 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掌握设计实验方案和
观察记录的方法。
7. 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了解卫生保健知识,掌握常见疾病的预
防和应急处理方法,具备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下科学教科版的重点知识,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 6)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是什么原因呢(课本P7)答:是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发生了变化。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力与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通常用力的大小来衡量。
有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或形状。
常见的力有推、拉、摩擦力等。
力的大小可以用力臂和作用力的乘积来表示。
二、物质与光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态。
光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形式,能够传播并照亮物体。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光的颜色可以通过折射、反射、散射等方式产生变化。
三、声音与杂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需要通过媒介传播。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例如空气、水等。
声音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声音的特点来区别。
杂音是由多个不同声音同时发出造成的噪音。
四、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形成的路径。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从高电位到低电位的方向。
电路中常见的元件有电池、导线、灯泡等。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形式。
五、天文现象与地理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彗星等。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
地理包含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个方面。
六、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调查、实验等。
观察是通过观察事件或现象来获得数据,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信息,实验是通过实验设置来验证假设。
八、科技与创新科技是指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结合,是实现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指在已有知识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或发展,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方法。
九、安全与危险安全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受伤害的状态。
危险是指可能对人们造成伤害或威胁的因素。
我们要学会识别危险,正确应对危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结:在科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力与运动、物质与光、声音与杂音、电路与电流、天文现象与地理、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科技与创新以及安全与危险等科学知识点。
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实验: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1)准备两个玻璃皿。
(2)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里铺上土壤,另一个不铺。
(3)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粒绿豆。
(4)定期给两个玻璃皿里浇同样多的水。
有土壤如果有土壤组的种子发芽了,而无土壤组的种子未发芽说明土壤是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无土壤如果两组种子都发芽说明土壤不是绿豆发芽必需的条件4.在实验中,设置两组进行对比,是为了通过对比实验效果来分析改变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5.在实验中,每一个玻璃皿中至少放3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一粒种子可能会因自身原因不能发芽,影响实验结果。
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在绿豆种子发芽和泥土的关系的尝试中,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泥土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2.绿豆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项目常温组高温组种子总数1818已发芽数161未发芽数217(1)常温组有两粒种子未发芽,高温组有1粒种子发芽了,这属于尝试中的偶然现象。
(2)常温组多数种子发芽了,而高温组多数种子未发芽,这说明温度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13.绿豆种子发芽和光照的关系项目有光组无光组种子总数2424已发芽数2424未发芽数有光组和无光组的种子都发芽了,这说明光照(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说明:(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2)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改变的条件:光照。
(2)不变的条件:水、温度、泥土、空气等。
(3)实验记录工程阳光下的绿豆苗黑暗处的绿豆苗高度短而直茎、叶的颜色茎是暗红色、叶是翠绿色茎是白色,叶是黄色茎的粗细粗壮长而弯很细(4)尝试结论:绿豆种子发芽能够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发展需要阳光。
最完整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沉和浮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沉浮状况不改变。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一个苹果是浮的,切二分之一还是浮的。
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
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
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1、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研究。
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相同判断轻重,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轻重相同看大小,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
易浮;体积小、重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体积大、重量小的物体容)2、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3、潜水艇既能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4、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3、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4、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容易(浮)。
(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5、为什么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答: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会大大增加轮船排开的水的体积。
6、总结:各种形状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 要让橡皮泥浮起来, 重量不变的下改变 可以在大小不变下改变重量, 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状。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分单元编排)(2023春)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3.动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栖息地能满足动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4.动植物的身体结构有助于适应其生存的环境。
5.动物在气候、食物、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变化时会通过一些特定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6.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或动物,如植物为动物提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之间就形成了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7.由于自然或人为影响引起栖息地改变,会对生活在该地的动植物产生影响。
8.栖息地内的生物和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9.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在对比实验中,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同时确保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10.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都是通过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也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
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
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 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更多种肉食性动物。
1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
13.消费者: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消费者通常是动物,植食性动物通常通过直接吃生产者以维持生命,然后再由肉食动物将植食性动物消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14.食物网: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
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共同构成生物之间生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知识点
以下为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动物的生存与繁殖:了解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方式,例如动物的呼吸、消化、循环和生殖系统等。
2. 植物的生活繁衍: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植物的结构、光合作用、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种子的传播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重量和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
4. 能量与环境:学习能量的来源与转化,如热能、光能和动能等,并了解能量的节约与利用。
5. 地球和太阳系: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认识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
6. 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锻炼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7.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环保意识,学习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具体内容还需要参考相应的教材和课程要求。
全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可能需要多个条件,如水、空气和温度等。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土壤、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3)植物的生长器官受单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1)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2)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生存技巧。
(1)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冬眠、迁徙、长毛、变色等(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很多链条组成食物网,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4)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1)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生态瓶里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
第二单元(1)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3)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倾覆等缺点。
(1)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一块橡皮泥,无论把它捏成正方体还是球体,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变(如果原来是沉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沉的;原来是浮的,改变形状后还是浮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系。
当物体的重量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下沉,当物体的重量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时就上浮。
-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
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越大。
把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它的重量不变,但浸入水中的体积可能改变,从而导致排开的水量改变,浮力也会改变。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型,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排开的水量增多,浮力增大,就可能由沉变为浮。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船,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
在造船时,要考虑船的形状、结构等因素,使船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并且有较大的载重量。
5. 浮力。
- 浮力是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即F_浮 = G - F,其中G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F是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和水中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来证明。
例如,一个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大,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说明石块在水中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当我们吃了食物后,食物在体内被消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 除了吃食物,还有其他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如运动、晒太阳、烤火等。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与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蜡烛、带盖的空瓶。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即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就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就是沉的。
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材料、液体的性质即不同的液体等)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小)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就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6.科学家经常控制其她因素不变,来研究某一因素就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7.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因此船造得尽量大,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相同重量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即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越容易浮。
10.(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1.把小船与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与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物体)与(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下沉物体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静止漂浮在水面或悬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
14.(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5.马铃薯在浓的盐水、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上浮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8.(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9.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就是沉的,您有办法让它浮起来不?改变形状( 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20.铁块在水中就是沉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2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22.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它可以比较液体的密度。
第二单元《热》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就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如何证明衣服不能产热?(用温度计测手的温度与衣服包住手的温度进行比较发现一样说明不能产热)4.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阻挡体内的热量向外散失,同时阻挡外界冷空气的入侵,所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5.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同重量的热水与冷水比较,热水体积大;同体积的热水与冷水比较,热水轻。
6.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7.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就是(浮的)?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与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与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8.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热水中,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以下时正好相反,就是热缩冷胀9.(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与实验)被观察到。
1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2.常见的物体都就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与(微粒运动)有关。
13.(许多固体与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瘪的乒乓球放热水变鼓,铁轨留缝等14.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入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
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瘪下来了,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般:气体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大,其次就是液体,再就是固体。
15.解释热胀现象:A、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
B、这些微粒就是不停运动的。
C、微粒运动的速度与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与扩大。
16.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说明钢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有些固体与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与(铋)这两种金属就就是热缩冷胀的。
18.热就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9.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与(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2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就是不一样的。
2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4.(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传热慢、吸热慢、散热慢);热的良导体:传热快、吸热快、散热快。
25.空气、木头、布、橡胶等就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6.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与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27.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时间”)有时就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时针每转动一格代表时间流逝(12分钟)3.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
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就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 快);心情焦急、烦燥时,感觉时间过得( 慢)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中国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而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成36个星座,白天晚上都定为12小时,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小时(所以时间不准)就是根据日影制成的(计时器),可大概估量时间,阴雨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天不可用。
浑仪瞧星象的7.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8.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9.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就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就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及水流入多少(受水型)。
10.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与泄水型两种,都就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就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就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
1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2.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就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3.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14.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就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5.摆的研究: 不同的摆自由摆动时的快慢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通过(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研究,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速度(越慢)。
摆绳(越短),速度(越快)。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17.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动的快慢有影响不?(P63)答:有影响。
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越快。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就是指支架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就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垂体时钟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
齿轮操纵器包括支轴、长短针、齿轮、摆锤、垂体。
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计时器的组成:齿轮控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
齿轮控制器由摆来控制、齿轮由垂体来控制。
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