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

五年级下学期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素材)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是许多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必须相同。

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研究。

例如,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时,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相同。

使用至少3粒种子进行实验,可以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让实验更严谨。

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黑纸包裹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绿豆苗的生长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

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肥料等。

生物的形态、生活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叶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在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环境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编)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编)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编)第一单元:天地人和它们的联系- 认识大自然:天地人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天地的变化:春夏秋冬的特点和变化- 人与大自然: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活动和生活- 大自然的好朋友:动植物对人们的帮助和影响第二单元:金属、非金属和人的生活- 金属物体:金属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典型金属:铁、铜、锌等金属的特点、用途和常见现象- 非金属物体:非金属的特点、分类和用途- 金属和非金属的不同:金属和非金属的对比和应用第三单元:鸟和昆虫- 认识鸟:鸟的特点、分类和生活性- 鸟的羽毛:鸟羽的结构和功能- 鸟的飞行:鸟的飞行方式和特点- 昆虫的特点:昆虫的外形、分类和生活性第四单元:水的力量- 认识水:水的特点、来源和分类- 水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和相应现象- 水的流动: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利用水的力量:水的力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第五单元:五运六气和人的身体健康-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涵和应用- 天、地、人和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调理身心- 温度与人的身体健康:温度对人体的影响和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 空气与呼吸:空气的组成、作用和如何保护呼吸系统第六单元:种子和植物的生长- 种子的传播:种子的形状、传播方式和适宜生长条件- 植物的生长环境:光线、温度、水分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发芽、成长和开花过程- 利用植物:人类对植物的利用和保护第七单元:物体的浮沉- 物体的浮沉现象:物体的浮力和沉力的表现- 浮力与物体密度关系:物体密度对浮力的影响-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体的浮沉特点: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特点第八单元:简单机械- 杠杆:杠杆的原理、种类和应用- 轮轴:轮轴的作用、原理和应用- 滑轮:滑轮的结构、作用和应用- 轮轴、滑轮和杠杆的应用: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第九单元:听觉和声音传播-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方式和特点- 听觉的重要性:听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保护听觉的方法- 声音的传播:声音在空气、水和固体中的传播方式和速度- 声音的变化:声音调的高低和音量的大小变化对听觉的影响。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
识点总结
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2.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空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3. 人类生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人类生态平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类生命活动与健康:
1. 生命活动的特征:呼吸、运动、进食、排泄、感觉、自我保护和繁殖。

2. 饮食结构与健康:合理搭配食物,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3. 运动与健康:适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4.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持个人卫生,做好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三、天地人与社会:
1.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

2. 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

3. 导电材料与电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简单电路的搭建和运作。

4. 简单机械与动力: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动力的转化与传递。

四、科学发现与发明:
1. 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总结。

2. 发明创造对社会的影响:发明的应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劳动。

3. 著名科学家及其发明: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的电灯发明等。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
此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本文档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单元一:万有引力和地球运动- 万有引力- 引力的概念和特点- 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引力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特点- 自转引起的现象- 公转引起的现象单元二: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单元三:机械的简单机械与摩擦- 机械-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简单机械- 杠杆、轮轴、滑轮的概念和应用- 摩擦- 摩擦的概念和特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压力、接触面积的关系单元四:电路与导电材料- 电路-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电源、导线、电灯)- 电路的开闭- 导电材料- 导电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单元五:色彩和光与热的传播- 色彩- 主要颜色的概念和特点- 色彩的混合与分解- 光与热的传播- 光的吸收与反射- 热的传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单元六:生命的特征与分类- 生命的特征- 生物的共性特征(呼吸、营养、排泄、运动、生长、繁殖、感知等)-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生物的分类级别(门、纲、目、科、属、种)单元七:鸟类的适应生活- 鸟类的特点- 鸟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性- 鸟类的繁殖和产卵方式- 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 鸟类的栖息地选择和适应能力-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获得方式单元八:天气与气候- 天气的变化- 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天气的变化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 气候- 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精华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对相关科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学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地心说(希腊)托勒密 1.地球是球体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3.地球是中心,不动日心说(波兰)哥白尼 1.地球是球体2.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3.太阳不动,是中心3.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年特点地轴倾斜证据 1.傅科摆 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尔)2.天体的东升西落 2.一年的四季变化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最新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西方有两个重要的学说:地心说和XXX说。

地心说(希腊)XXX认为地球是球体,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地球是中心,不动。

XXX说(波兰)XXX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太阳不动,是中心。

2.地球的运动有自转和公转两种方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一周,地轴倾斜。

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周期为一年。

证据包括XXX、天体的东升西落、一年的四季变化,以及航天器和卫星的观察。

3.XXX的基础是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是,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4.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XXX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北京位于东八区。

5.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6.四季的成因是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7.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是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计时工具包括日晷和水钟。

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则根据中水的多少和流动速度来计时。

2.机械摆钟是一种利用摆绳和摆锤的装置来计时的钟表。

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3.摆的特点是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被称为单摆的等时性。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摆绳长短是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这一点被XXX证实。

6.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逐渐减小,因为空气阻力会使摆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少,最终会停下来。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大单元,共计18个章节:生命体内的世界、生命体外的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物体运动的描述和探究。

生命体内的世界
1. 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增长、繁殖、对环境适应和变异。

2. 昆虫的生命史:卵、化蛹、成虫。

3. 植物的生命史: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株开花、收获种子。

生命体外的世界
1. 水循环:蒸发、空气上升、冷却凝结、云和雨。

2. 材料的性质:颜色、透明度、硬度、柔软度。

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白天黑夜交替、季节变化、日食月食。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质、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 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烛光、热能、发酵、酸碱中和。

物体运动的描述和探究
1. 运动的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2. 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3. 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此文档为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8章内容的总复习要点整理,包括生命体内的世界、生命体外的世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物体运动的描述和探究等四个单元的学习要点,供同学们参考复习。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XXX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下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 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 学说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地心说 (希腊)托勒密 1.地球是球体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3.地球是中心,不动日心说 (波兰)哥白尼 1.地球是球体2.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3.太阳不动,是中心 自转 公转绕什么转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24小时 一年特点 地轴倾斜证据 1.傅科摆 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尔) 2.天体的东升西落 2.一年的四季变化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新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第一单元沉和浮第1课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是(只要一部分露出水面)。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第2课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第3课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9、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第4课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课1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5、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16、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1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我们知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的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浮起来了。

18、等浮到水面后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在西方,有两个重要的学说:地心说和日心说。

地心说是由希腊的托勒密提出的,认为地球是球体,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地球是中心,不动。

而日心说是由波兰的哥白尼提出的,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太阳不动,是中心。

地球的运动有两种: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地轴倾斜。

公转是绕太阳旋转,周期为一年。

证据包括傅科摆、恒星周年视差、天体的东升西落、一年的四季变化以及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傅科摆的基础是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四季的成因是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是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轴的倾斜。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古代的计时工具包括日晷和水钟。

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来测量时间,而水钟则利用中水的多少和流速来测量时间。

机械摆钟则利用钟摆和摆绳来测量时间,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的特点是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伽利略证实了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绳的长短。

6.摆动过程中,摆幅会逐渐减小,因为空气阻力会使摆的摆动幅度减少,最终会停下来。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一、第一章生命起源的探究1.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和人类学2.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繁殖,呼吸,运动,感受3.生物体内的呼吸器官:肺(人类),鳃(鱼类),气管(昆虫)4.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细胞分裂,花粉传播5.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根,茎,叶,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第二章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水分,光照,温度,土壤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触角,爪和牙齿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根的形状,茎的高度,叶的形状和颜色4.植物的有性繁殖:花,花粉,花蜜,载粉者5.动物的有性繁殖: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三、第三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2.物质的性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温度,压力3.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温度,溶质的类型4.物质的分子理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5.物质的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四、第四章电能与磁能1.物体的带电情况:正电荷,负电荷,中性2.电能的实验和应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3.磁铁的有关知识:磁性物质,磁场,磁力4.电能的输送:电线,变压器,电能的节约五、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镜子的使用和不同的反射特点:平面镜,凹镜,凸镜3.折射与颜色的关系:折光,三原色的合成4.纸和水的折射:光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六、第六章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势能2.升降机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3.物体的重力和弹力:物体的重量,弹簧的弹力4.摩擦力和滑动摩擦:静摩擦力5.斜面和滑轮的应用:斜坡、滑道、滑轮组七、第七章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2.水的供应和净化:自来水、水库、净水厂3.水的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海洋,水污染4.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八、第八章空气和天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空气的运动和大气压强:风的形成原因,气压计3.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雾4.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温度计,四季和气候九、第九章星球和月球1.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太阳,八大行星,行星运动2.月球的形状和运动:月相,日食,月食3.星座和它们的使用:星座的形状,星座图谱4.卫星和人造卫星: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人教版科学(五.下)知识清单(精编)

人教版科学(五.下)知识清单(精编)

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是(只要一部分露出水面)。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9、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10、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11、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3、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4、(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5、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

16、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17、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答:我们知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泡沫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的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块就浮起来了。

19、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

20、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教版⼩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教版⼩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两个重要学说: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向发⽣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转).5.地球的⾃转⽅向(⾃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个时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台的经线为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区.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地区.因此.⽓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度越⼤.极昼极夜发⽣的范围越⼤)学说代表⼈物主要观点地⼼说(希腊)托勒密 1.地球是球体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周3.地球是中⼼.不动⽇⼼说(波兰)哥⽩尼 1.地球是球体2.地球⾃转.周期24⼩时3.太阳不动.是中⼼⾃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向⾃西向东周期 24⼩时⼀年特点地轴倾斜证据 1.傅科摆 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尔)2.天体的东升西落 2.⼀年的四季变化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 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10.在我国.⽩昼最长为夏⾄⽇.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短为冬⾄⽇.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具⽇晷:利⽤阳光下物体影⼦的长短和⽅向⽔钟(容器中⽔越多.⽔滴得越快):泄⽔型⽔钟、受⽔型⽔钟(课本P54)钟⾯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指⽀架到摆锤重⼼的距离.(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个单摆.每摆动⼀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点.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由于空⽓阻⼒的作⽤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7.(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作的.8.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法知道时间:1、⽇影;2、上下课的规律;3、⾃⼰⽇常⽣活的规律;4、⽔钟;5、烧⾹记时、6、沙漏等.9.你会⽤哪些⽅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个⼩时?答: 1、两个课间加⼀节课是⼀个⼩时;2、从上午⾃习到下午第⼀节课的时间是⼀个⼩时;3、写⼀篇500字的作⽂;4、看完⼀集电视剧等.第⼆单元热1.⾐服不能提供热量.但可以保温.2.许多固体、液体、⽓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概念:热胀冷缩)3.⽔受热以后(体积会增⼤).⽽(重量不变).(⽓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受冷以后体积会缩⼩.4.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5.有些固体和液体在⼀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属就是热缩冷胀的.6.⽓体热胀冷缩的能⼒最强.(喷泉实验.作业本p15)7.热胀冷缩的微观解释: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总在那⾥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物体就(收缩)了.8.热传递的⽅向:从物体(温度较⾼)的⼀端向(温度较低)的⼀端传递.从温度⾼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9.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个物体传递给另⼀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部分传递到另⼀部分的传热⽅法叫(热传导).10.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样的.像⾦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像塑料、⽊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是⼀种热的不良导体.12.装冷⽔的⼩塑料袋放⼊热⽔中会下沉.装热⽔的⼩塑料袋放⼊冷⽔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冷⽔轻.⽔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温发⽣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变化.13.热传递的三种⽅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晒太阳时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冷时抱⼀个热⽔袋⼿会迅速变热.这利⽤的是热传导;将热⽔晾凉利⽤的是对流.14.观察野外的电线.冬天和夏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什么?答:冬天:电线拉的紧些.冷缩现象;夏天:电线拉的松些.热胀现象.如果在夏天架设电线应注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不能拉太紧.15.想办法让套在烧瓶⼝上扁着的⽓球像下图那样⿎起来.看谁的办法多.答:(1)、⽤⼿捂烧瓶 (2)、给烧瓶上浇上热⽔、(3)、给烧瓶加热16.夏天.给⾃⾏车轮胎打⽓.为什么不能打得太⾜?答:防⽌胎内空⽓受热膨胀⽽使轮胎爆破.第⼀单元沉和浮⼀、物体在⽔中是沉还是浮:⽣活中的许多物体如回形针、橡⽪、⼩⽯块在⽔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中是浮的.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关.如⼀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起还是沉的.⼀块⽊块是浮的.分成⼀半还是浮的.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判断在⽔中的沉浮时.往往采取改变⼀个因素、控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法来研究.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的物体容易(沉).体积⼤的物体容易(浮).⼩瓶⼦和潜⽔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当潜⽔艇往压载舱⾥注⼊海⽔.潜艇重量增加.会(下沉).打开进⽓管道.⽤压缩空⽓把压载舱中的海⽔挤出舱外.潜艇重量减轻.潜艇开始(上浮).体积⼤、质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质量⼤的物体容易(沉).⼆、橡⽪泥在⽔中的沉浮:各种形状的实⼼橡⽪泥在⽔中是沉的.要让橡⽪泥浮起来.可以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如做成空⼼的各种形状.物体在⽔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量有关.排开的⽔量指物体在⽔中排开的⽔的体积.也指物体与⽔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的物体排开的⽔量就是物体⾃⼰的体积.浮在⽔⾯上的物体排开的⽔量指物体在⽔下⾯部分的体积.铁制的⼤轮船能浮在⽔⾯上.因为它排开的⽔量特别的⼤.改变物体排开的⽔量.物体在⽔中的沉浮可能发⽣(改变).相同重量的橡⽪泥.做成可以浮在⽔⾯的船形.浸⼊⽔中的部分越⼤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四、造⼀艘⼩船:要⽤橡⽪泥造⼀只装载量⽐较⼤的船.⼀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使船排开的⽔量⼤).⼆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保持平稳).五、浮⼒:1、把⼩船和泡沫塑料块往⽔中压.⼿能感受到⽔对⼩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个向上的⼒.这个⼒我们称它为⽔的(浮⼒).2、上浮的物体在⽔中都受到(浮⼒)的作⽤.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的存在.可以⽤(测⼒计)测出浮⼒的⼤⼩.4、教材13页实验受⼒分析:浮⼒=重⼒+拉⼒(测量泡沫在⽔中受到的浮⼒.⽤测⼒计拉住绳⼦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底.浮⼒=拉⼒+重⼒.泡沫全部浸⼊⽔中时.与⽔接触的体积最⼤.排开的⽔量最⼤.受的浮⼒最⼤.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与物体排开的⽔量有关.体积⼤的泡沫受到的浮⼒⼤于体积⼩的泡沫.)5、教材14页当把塑料块压⼊⽔中塑料块受⼒分析:浮⼒=重⼒+压⼒6、当物体在⽔中受到的浮⼒⼤于重⼒时就(上浮).浮在⽔⾯的物体.浮⼒(等于)重⼒.当物体在⽔中受到的浮⼒(⼩于)重⼒时就下沉.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的浮⼒吗1、下沉的物体在⽔中都受到(浮⼒)的作⽤.2、研究下沉的物体在⽔中是否受到的浮⼒可先⽤测⼒计在空⽓中测出物体的重⼒.再放⼊⽔中测得重⼒.浮⼒=空⽓中的重⼒-⽔中的重⼒.3、物体在⽔中受到的浮⼒⼤⼩与浸⼊⽔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中的体积越⼤.受到的浮⼒(越⼤).即:物体在⽔中受到的浮⼒与物体排开的⽔量有关.物体的排开的⽔量越⼤.收到的浮⼒(越⼤).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2、当液体中溶解了(⾜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就是因为海⽔⾥溶解了⼤量的(盐).⼋、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作⽤⼤⼩(不同).2、我们在判断物体在某种液体⾥的沉浮时.往往利⽤相同的体积⽐较轻重.⽐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该液体中(下沉).⽐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该液体中(上浮).⽐重计就是利⽤这个原理⽐较液体的⽐重.3、马铃薯⽐同体积的清⽔重.⽽⽐同体积的浓盐⽔轻.所以马铃薯在清⽔中(下沉).在盐⽔中(上浮).物体在⽔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重点实验4、教材第8页物体排开的⽔量物体排开的⽔量越⼤.在⽔中越容易浮.5、教材第12页感受浮⼒ 13页测量能浮在⽔⾯物体的浮⼒(测⼒计的使⽤).6、教材第14页压⼊⽔中泡沫塑料块.松⼿后压⼒消失.浮⼒⼤于重⼒.塑料块上浮.浮到⽔⾯后.塑料块排开的⽔量减⼩.浮⼒减⼩.塑料块漂浮.浮⼒等于重⼒.7、教材第16页.⽯块和⽊块重⼒和浮⼒情况.8、教材第17页.沉在清⽔中的马铃薯加⾜够量的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浮在浓盐⽔中的马铃薯可以在盐⽔中加⼊清⽔使马铃薯下沉.(鉴别不知名的溶液不能尝.可以⽤蒸发的⽅法鉴定.)资料库(了解内容,不要求掌握)1、浮沉⼦内部空⽓的压缩使浮沉⼦排开的⽔量减⼩.2、物体在⽔中受到的浮⼒等于物体排开⽔的重⼒.3、曹冲称像主要应⽤船排开的⽔量相等.即船上物体的重量相等.。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3.地球的运动:4.傅科摆的基础: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

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

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

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一)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一)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在“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科学的大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对五下科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正文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分类•物种及其特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法第二章:生物的机构与生命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动物的器官和系统•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特征第三章:空气中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防治第四章:能量的转化与使用•能量的来源与转化•温室效应与节能减排•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第五章:人类的营养与健康•谷物、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成分•动植物蛋白质的作用•饮食均衡与健康的关系第六章: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学分离方法•溶液与过滤•纯净物与杂质的分离结尾通过对“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生命活动、环境变化、能量转化、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原理和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希望学生们能够抓住这次学习机会,积极探索科学世界,培养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同时,也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这些知识点,设计出更加科学、有趣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前言在“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打开科学的大门,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对五下科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正文第一章: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分类•物种及其特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分类法第二章:生物的机构与生命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动物的器官和系统•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特征第三章:空气中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变化•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大气环流与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防治第四章:能量的转化与使用•能量的来源与转化•温室效应与节能减排•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第五章:人类的营养与健康•谷物、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成分•动植物蛋白质的作用•饮食均衡与健康的关系第六章: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学分离方法•溶液与过滤•纯净物与杂质的分离结尾通过对“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知识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生命活动、环境变化、能量转化、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总结前言人教版五下科学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科学教材,涵盖了生物、地理、物理等多个科目的知识点。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在以下正文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供学习和复习使用。

正文生物•植物的分类与特征–分种植物和广义的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动物的分类与特征–脑有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按进食方式分类的动物–冷血动物和热血动物的特征•植物的繁殖–靠种子繁殖和非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自然和人工繁殖地理•地球的外形与自转–地球的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的自转和自转带来的影响–地球的形状和相关的实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与地球季节的变化–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的不同–地球公转带来的昼夜变化和地球时区•地球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地球的水循环及其中的关键环节–淡水和咸水的区别–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物理•力和压强–力的引入和力的作用点、作用方向和力的大小的关系–利用简单机械减小力的大小–压强的概念和公式•湿度和凝结–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蒸发和凝结的原理–凝结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电路与电灯–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电池、导线和灯泡–电流的概念、符号和测量方法–电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和节约用电的意义结尾通过对人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

希望这份总结文稿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身边的桥梁1.为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人们在江河湖海上修建了桥梁。

桥梁必须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才能让行人、车辆安全通行。

2.增加厚度或改变形状都可以增强纸桥的承重能力。

但桥梁除了要有一定的承重能力外,还要方便通行。

3.梁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它们桥面平直,大多具有梁结构。

4.在山谷、丘陵、平原和水网密布的地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拱桥。

5.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用各种材料建造的拱桥,例如木拱桥、石拱桥、混凝土拱桥和钢拱桥等。

其中,石拱桥受材料的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

6.近些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其中有一类是用缆索把桥面吊起来的悬索桥。

7.在古代,人们利用藤、竹等材料吊起桥面。

如今,人们多采用受拉性能更好的钢索作为悬索。

8.列车通过铁路桥梁时,不仅要求桥梁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还要求桥面上的铁轨不能变形。

9.钱塘江大桥是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钢铁框架桥。

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

10.古时候人们为了横穿江河,用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建造了桥梁。

尽管技术受限,但是古人用智慧建成了许许多多堪称奇迹的桥梁。

11.今天,我国在桥梁建造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

2018年10月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第二单元微观生命世界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2.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是由多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光学仪器。

相比放大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更高,能帮助人们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3.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应遵守操作规范。

应按照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观察、收镜等顺序,学习使用显微镜。

4.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只有让光透过被观察的物体,才能看清物像。

因此,在观察生物材料前,要将其处理得薄而透明,并制成玻片标本。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科学知识点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一、知识盘点1、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2、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微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4.神经细胞——放射状肝脏细胞、骨细胞、皮肤细胞——圆形红细胞——圆盘型肌细胞——纺锤形白细胞——球形5、植物、动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6、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脚、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7、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8、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火山)、(岩石)里。

9、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把他们归为生物是因为(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10、日常生活中用来防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千燥剂)、(空调除湿)、(烈日暴晒)、(低温保存)、(消毒柜杀菌)等。

11、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12、馒头在(温暖)和(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12.吃变质的食物容易出现头晕、腹泻、呕吐等症状。

13、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

14、英国细菌学家(弗菜明)发现了(青霉素)。

15、继青霉素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16、人们采用(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方法消灭病菌。

17、吃了变质的酸奶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17.鱼缸的水变绿是藻类繁殖。

二、课文问题解答1、观察下面的人体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答:骨细胞为扁椭圆形;神经细胞是三角形或多角形;红细胞是中间略有凹陷的圆饼形;白细胞是球形:肌细胞一般呈长条形;肝脏细胞呈多角形或多面体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www.5y 第一单元沉和浮一、填空、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4、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这个物体会上浮。

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这个物体会下沉。

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8、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9、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2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二、连线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淹不死人的湖改变物体的体积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钢铁造的轮船改变物体的重量潜水艇改变液体的密度三、实验题把两个重量相等的马铃薯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在甲水槽中马铃薯下沉,在乙水槽中马铃薯上浮,这可能是什么原因?答:两个水槽中的水不一样,一个是清水,一个是浓盐水。

你有什么办法让甲水槽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答:加食盐。

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水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答:加清水。

四、简答、如何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浮力的大小?答:未放入水前先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再用线拉住泡沫塑料块,使它进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上拉力的数值。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第二单元热一、填空、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吃热的食物等方法来保暖。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4、许多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5、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6、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7、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8、(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

9、同体积的冷水比热水重。

0、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胀的。

2、钢条、木块、空气中,传热性能最好的是钢条,传热性能最差的是空气。

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加快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时要尽可能减慢热传递。

二、选择、下列哪种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A)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河水结冰2、下列哪种现象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冷胀原理。

(B)A、热气球升空B、瘪了的乒乓球烫鼓起来c、气温计液柱上升3、下列物质中,(c)的热胀冷缩本领最弱。

A、空气B、水c、铜球4、选出最容易传热的物体(B)。

A、玻璃B、铝合金c、陶瓷5、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A)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辐射B、对流c、传导6、坐在炉子或取暖气旁边,脸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A)的方式传播的。

A、辐射B、对流c、传导7、下列物体中,热的良导体是(cEF),热的不良导体是(ABD)。

A、玻璃B、橡胶c、铜片D、石块E、铝勺F、钨丝8、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B)。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9、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应安装在房间的(c)。

A、上方B、中间c、下方0、铜、铁、铝三种金属中传热速度最快的是(A)。

A、铜B、铁c、铝三、连线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烧开水热辐射晒衣服热对流烤火热传导烧开水热传导用热水袋取暖热对流火炉上的锅会烫手热辐射四、判断、热传导一般是在固体中发生的一种传热方式。

(√)2、钢条加热时会伸长变细。

(×)3、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五、实验题(一)按实验步骤分析把一个内径比铜球直径稍大的带柄环固定好,使铜球放在铜圈上时,铜球能顺利穿过铜圈。

移出铜球,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

再将铜球放在铜环上,铜球不能穿过铜环。

把铜球浸入冷水中后,再将其放在铜环上,铜球能穿过铜环。

这个实验说明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有什么办法让它浮起来吗?方法1:把橡皮泥做成船形。

方法2:在水中加盐。

六、简答、衣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我们穿衣服会感觉到暖和呢?答:衣服不会给我们带来热量。

人们感觉到热是因为热量是人体自己产生的,衣服只是有保温的作用,使温度不会散失,所以我们感觉到穿衣服会暖和。

2、两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为什么夏季绷得比较松,冬季比较紧?答: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夏季由于热胀变长较松,冬季由于冷缩变短较紧。

电线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怎样把拧得太紧的瓶盖拧开?答:可以用热水冲瓶盖,因为瓶盖受热,体积变大,就变松了。

4、物体热胀冷缩是怎样引起的?答: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

第三单元时间一、填空、(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和(圭表)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为使水鈡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漏速度。

6、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水鈡和(泄水型)水鈡。

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7、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

0、伽利略第一个发现了摆的等时性,惠更斯造出了摆鈡。

1、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2、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从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3、(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5、古代的人常用光影来计时。

6、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方向变化是由西向东移动。

7、水鈡计时的原理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二、下面是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按步骤将下面的各个环节排序。

、检验成果2、寻找原因3、制定计划4、改进成果5、实施方案6、思考方案6→3→5→1→2→4三、判断、我们可以控制摆长,使摆动次数达到需要的次数。

(√)2、摆鈡一分钟摆动30次。

(√)3、摆长为20厘米的摆比摆长为30厘米的摆,摆动得快。

(√)4、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