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docx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2017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4.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 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4.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5. 动物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冬眠、迁徙等。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 船的发展经历了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再到现代轮船和潜艇的历程。
2. 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让船更加稳定。
3. 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结构以及所使用材料的性能有关。
4. 给小船装上动力时,要合理安装,减小阻力。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2.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3. 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4. 淡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要节约用水。
第四单元热。
1.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2.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4. 物体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体积变化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第五单元环境与我们。
1.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 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8e59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3.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下知
识点总结
一、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1.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生物个体的多样性。
2. 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空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3. 人类生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持人类生态平衡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类生命活动与健康:
1. 生命活动的特征:呼吸、运动、进食、排泄、感觉、自我保护和繁殖。
2. 饮食结构与健康:合理搭配食物,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身体健康。
3. 运动与健康:适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4.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保持个人卫生,做好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三、天地人与社会:
1. 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
2. 地球的结构与特点: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地震与火山的形成原因。
3. 导电材料与电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简单电路的搭建和运作。
4. 简单机械与动力: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动力的转化与传递。
四、科学发现与发明:
1. 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总结。
2. 发明创造对社会的影响:发明的应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劳动。
3. 著名科学家及其发明: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的电灯发明等。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
此回答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总结(全册)
![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总结(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6fb04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c.png)
部编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单元知识总结(全册)单元一:水是生命之源-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动植物都需要水来生存。
-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水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转变成不同状态。
- 水的循环:水不断循环,被太阳照射变成水蒸气,形成云、降下雨水,润湿大地并形成河流等。
单元二:物质变化- 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溶解、融化等,化学变化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某些物质的变化可以逆转,而某些变化是不可逆的。
单元三:灰尘的奥秘- 灰尘的来源:灰尘来自家庭环境、室外环境和人体本身。
- 灰尘的特点:灰尘微小且轻盈,含有各种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 清洁灰尘的方法: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经常打扫、通风和清洗等。
单元四:光- 光的传播方式:光可以直线传播,也可以被反射、折射和散射。
- 光的颜色: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 光的应用: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照明、成像、通信等。
单元五:电能-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体、电器等组成电路。
- 电能的转化: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热能等形式。
- 电路中的元件:开关、电线、电阻、灯泡等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
单元六: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常见的物质变化:燃烧、溶解、腐蚀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
- 物质变化的应用:物质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烹饪、药物制剂等。
单元七:生物和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和环境相互依存,生物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生活性进行分类。
- 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单元八: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丰富度和生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科学五年级下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c2659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a.png)
科学五年级下知识点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原理的学科,对于五年级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下学期可能涵盖的科学知识点:一、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属性,如密度、硬度、导电性等。
二、力与运动- 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推力和拉力。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三、能量的转换- 能量的类型: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等。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受到的威胁。
五、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六、动物的分类和适应性-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动物的适应性: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七、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
八、天气和气候- 天气现象:云、雨、雪、风等。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
九、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提问、假设、实验、数据分析和结论。
十、科学与社会- 科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技术进步、医学发展等。
- 科学伦理:研究和实验中的道德问题。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f236b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6.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物体的运动。
1. 机械运动的概念。
-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汽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就是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 定义: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
-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公式为v = 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1 m/s = 3.6 km/h。
4. 物体的运动方式。
- 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的运动。
如电梯的上下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的运动。
如抛出的铅球在空中的运动。
二、热现象。
1. 温度与温度计。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分别用0和100表示。
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2. 热传递。
- 定义: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递。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如用金属棒一端加热,另一端会变热。
-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热,如烧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使整壶水变热。
- 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如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
3. 物质的热胀冷缩。
- 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例如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上升;遇冷收缩,液柱下降。
但水在0 - 4℃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是热缩冷胀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1a82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17c3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d.png)
教育科学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生活中的化学
1.植物的养分
2. 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3. 天然气的使用
4. 垃圾分类
二、生物多样性
1. 动物的分类
2. 昆虫的生活习性与保护
3. 植物的繁殖
4.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热传递的方式与应用
2. 物质的密度与浮力
3. 塑料与环保
4. 燃烧与灭火
四、地球与宇宙
1. 星象之谜
2. 月亮的形成
3. 相互作用的地球
4. 生命的奇迹
五、科技与生活
1. 发明与创造
2. 通讯方式的发展
3. 电能的应用
4. 海洋的奥秘
六、健康与生命
1. 生命的基本特征
2.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3. 健康与生活
4. 生殖与性格发展
以上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每个知识点都与实际
生活中的科学应用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
自然界的规律,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fc17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c.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1. 物质的分类和变化
1.1 物质的分类
- 固体:拥有一定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 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
-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
1.2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发生改变,但其组成成分没有变化。
-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生成新的物质。
2. 火的产生和燃烧
2.1 火的产生条件
- 可燃物: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等。
- 氧气: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火源:引发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如火柴、打火机等。
2.2 燃烧的过程
- 点燃:将火源接触到可燃物上,使其开始燃烧。
- 进一步燃烧:燃烧物质与氧气进行剧烈反应释放出大量热和光。
- 消失:当可燃物燃烧完全,燃烧过程终止。
- 灭火:采取适当的措施将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灭火器等。
3. 地球运动和太阳系
3.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自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天。
- 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一年。
3.2 太阳系的组成
-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系的主要能量来源。
- 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如地球、火星等。
-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如月球围绕地球运行。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复资料,希望对你的考试有所帮助,加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e29e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2.png)
一、第一章生命起源的探究1.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和人类学2.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繁殖,呼吸,运动,感受3.生物体内的呼吸器官:肺(人类),鳃(鱼类),气管(昆虫)4.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细胞分裂,花粉传播5.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根,茎,叶,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第二章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水分,光照,温度,土壤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触角,爪和牙齿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根的形状,茎的高度,叶的形状和颜色4.植物的有性繁殖:花,花粉,花蜜,载粉者5.动物的有性繁殖: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三、第三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2.物质的性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温度,压力3.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温度,溶质的类型4.物质的分子理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5.物质的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四、第四章电能与磁能1.物体的带电情况:正电荷,负电荷,中性2.电能的实验和应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3.磁铁的有关知识:磁性物质,磁场,磁力4.电能的输送:电线,变压器,电能的节约五、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镜子的使用和不同的反射特点:平面镜,凹镜,凸镜3.折射与颜色的关系:折光,三原色的合成4.纸和水的折射:光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六、第六章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势能2.升降机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3.物体的重力和弹力:物体的重量,弹簧的弹力4.摩擦力和滑动摩擦:静摩擦力5.斜面和滑轮的应用:斜坡、滑道、滑轮组七、第七章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2.水的供应和净化:自来水、水库、净水厂3.水的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海洋,水污染4.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八、第八章空气和天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空气的运动和大气压强:风的形成原因,气压计3.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雾4.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温度计,四季和气候九、第九章星球和月球1.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太阳,八大行星,行星运动2.月球的形状和运动:月相,日食,月食3.星座和它们的使用:星座的形状,星座图谱4.卫星和人造卫星: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ad827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f.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科学概念填空题第一单元《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蜡烛、带盖的空瓶。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即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好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材料、液体的性质即不同的液体等〕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大小〕一样,〔重〕的物体容易沉;假如〔重量/轻重〕一样,〔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6.科学家经常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某一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7.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因此船造得尽量大,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一样重量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即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越容易浮。
10.〔科学〕和〔技术〕严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开展做出了宏大奉献。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下沉〕下沉物体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静止漂浮在水面或悬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
14.〔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五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
![五年级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背诵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59083a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5.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必须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3.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究。
4.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
5.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7.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8.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
9.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
10.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11.动物与植物一样,也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也会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
12.由于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变化),青蛙会做出一些适应环境的行为。
13.作季气候温暖,草木发芽,青蛙和昆虫都会产卵和孵化:夏季气温变热,草木茂盛,昆虫大量成虫,青蛙大量抽食快速生长;秋季气温下降,草木落叶,昆虫数量减少,青蛙开始挖土,准备过冬,冬季天气寒冷,草木枯萎,昆虫进入休眠,青蛙躲在泥土中冬眠。
14.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气温的变化。
15.人类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动植物。
1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17.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18.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1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0.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种动物也可能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2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21df2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fb.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一、种子发芽实验一、判断题1.为了快速得出结论,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两个条件。
( × )2.植物种子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
( × )3.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 √ )二、选择题1.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时,两组绿豆种子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C )。
A.空气、水、土壤、光B.水、土壤、温度、光C.温度、空气、水、光2.粮仓里储存的种子一般不会发芽,主要是因为缺少( A )。
A.水分B.空气C.土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种子发芽一定需要阳光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三、连线题将下列植物与其叶片特征及生长环境连线。
四、探究题。
请制定一个试验计划,研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土壤。
二、蚯蚓的选择一、判断题1.不同的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 √ )2.食物链一般是从小型动物开始,到大型动物结束。
( × )3.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 × )二、选择题1.蚯蚓喜欢生活在( C )的土壤中。
A.潮湿、明亮B.干燥、黑暗C.潮湿、黑暗2.生态瓶里的非生物为动物提供了( B )。
A.食物B.栖息地C.能量3.入秋后,由于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会( C )。
A.筑巢、配对B.长出厚厚的羽毛C.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三、简答题什么叫做食物链?答: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四、探究题试着写一条食物链。
三、船的历史一、判断题1.帆船是利用风力前进的船。
( √ )2.独木舟与竹筏相比更容易浸水。
( × )3.把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即使改变它的形状,它也不会漂浮在水面上。
( × )二、选择题1.设计船的形状时,船头应该设计成( A )A.尖的B.圆的C.方的2.用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若放到第8个螺母时螺母开始被浸湿,说明竹筏的载重量为( A )。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DOC范文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041acdfc4ffe473268ab47.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单元沉和浮一、填空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和都有关。
构成的物体,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如果相同,的物体容易沉。
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物体在水中的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越大越容易浮,它的也随之增大。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和在水中都受到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受到的也越大。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浮力重力, 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0、当液体中溶解了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
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比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水的物体,在水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比同体积的液体的物体,在液体中。
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 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是8N。
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个物体重5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60g, 这个物体会上浮。
一个物体重100g,用弹簧秤测出它受到的浮力是80g, 这个物体会下沉。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测量比较液体密度的仪器叫比重计。
科学探究要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过程。
0、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1d414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1.png)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同一种塑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不管大小如何,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一样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都有关系。
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它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能漂浮在水面上。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一艘尽可能大的船,它的载重量就大。
这是因为大船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5. 浮力的应用。
- 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它有多个蓄水舱,当蓄水舱注水时,潜水艇变重下沉;当蓄水舱排水时,潜水艇变轻上浮。
- 鱼鳔可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鱼鳔变大时,鱼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鱼上浮;鱼鳔变小时,鱼排开的水量减小,浮力减小,鱼下沉。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
吃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同,如油脂类食物提供的热量较多。
- 加穿衣服会使我们感觉热起来,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
2. 给冷水加热。
-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酒精、煤油等。
-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3ecec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2.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单元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质量和体积时,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会改变。
2.物体的沉浮与其质量和体积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则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则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4.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来改变轻重,实现沉浮。
6.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称为排开的水量。
7.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可能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会增大。
9.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较大的船,一是在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
10.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称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会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会下沉。
15.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1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7.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8.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他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9.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0.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21.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科学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81c2267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b.png)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科学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梳理如下:
1. 太阳系和地球
- 行星的运动规律:绕太阳公转、自转
- 星座和它的构成:一些群星连在一起看起来像一个形状
- 日食和月食: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对位置引起
2. 动物和人的健康
- 鸟类的特点和分类
- 脊柱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比较
- 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和作用
- 人体的体温调节:皮肤、汗腺、血管等
3. 植物和人的生活
- 五类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空气植物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种子的发芽、幼苗生长、树干的年轮等
4. 物体的运动和声音的传播
- 运动和力:引力、摩擦力、弹力、浮力等
- 动量和力的作用:加速度、质量、速度等
- 声音的传播:振动引起的声音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反射等
5. 物体的状况和变化
- 物体的磁性和磁场:磁性物质的特点、磁铁的吸引力等
- 物体的溶解:溶解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
- 两种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见的物质变化反应等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9c0a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b.png)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1. 物种的数量与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或过度增加,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污染、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可能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2. 农作物的生长和保护:
-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 农作物需要适宜的养分供应,包括氮、磷、钾等。
-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 动物的分类和生存特点:
- 动物可以根据结构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动物根据其获得食物的方式可以分为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
杂食动物等。
- 动物根据生存环境的差异,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
物等。
4. 健康与预防:
-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和饮食惯有助于预防疾病。
-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室内通风等。
5. 天文知识: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有自转和公转的运动。
- 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源来源,提供光和热能。
-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的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到你。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考点归纳、复习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11a900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c.png)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整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2、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里。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4、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氧气等,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植物。
5、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要从东北迁飞到南方越冬。
6、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7、在做绿豆种子发芽与土壤的关系的实验时,我们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在做这个实验时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8、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减少,因为水生植物为动物提供的氧气增多了。
9、对比绿豆苗在有阳光和无光照的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有光照的绿豆苗的植株高度更高,茎更粗,叶的颜色更绿。
10、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1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他们所在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
12、对比实验只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13、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14、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等,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15、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氧量,并释放出氧气。
16、动物都喜欢生活在各自适宜的环境里,如青蛙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蜥蜴适宜生活在干燥的环境里,天鹅适宜生活在湖泊沼泽等有水的地方,企鹅适宜生活在冰天雪地里,雪狼适宜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科学概念填空题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
蜡烛、带盖的空瓶。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即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
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如:一块完整的橡皮放在水中是沉的,切四分之一放入水中还是沉的。
4.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材料、液体的性质即不同的液体等)都有关。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大小)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轻重)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控制沉浮的。
6.科学家经常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来研究某一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7.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
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因此船造得尽量大,它的
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相同重量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即排开的水量也越大,越容易浮。
10.(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
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2.(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
浮力的大小。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重力)
时就(下沉)下沉物体的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静止漂浮在水面或悬浮的物体,(浮力=重力),浮力和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方向向(上),重力方向向(下)。
14.(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5.马铃薯在浓的盐水、糖水等液体里都能浮起来。
因为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所以
上浮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
中(上浮)。
18.(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
中上浮。
19.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的,你有办法让它浮起来吗?
改变形状(做成空心)、(做成船形)、(做成碗形)、(做成花瓶形)等。
20.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因为轮船好像一个很大的铁碗,它的体积比铁块大得多,排开的水量也大得多,船受到的浮力就大大超过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船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2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22.测量液体轻重的仪器叫作(比重计),它可以比较液体的密度。
第二单元《热》
1.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
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如何证明衣服不能产热?(用温度计测手的温度与衣服包住手的温度进行比较发现一样
说明不能产热)
4.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为什么它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但它能阻挡体内的热量向外散失,同时阻挡外界冷空气的入侵,所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5.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比较,热水体积大;
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比较,热水轻。
6.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7.装有热水的塑料袋在冷水盆中是(浮的)?
因为相同重量的热水和冷水相比,热水的体积要大,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冷水的重量要重。
把一袋装有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这袋冷水先(下沉),然后会上浮8.要明显地观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化,利用一个烧瓶装满冷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
空心玻璃管,把瓶子放到热水中,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把瓶子放入冷水中,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但水在4℃以下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
9.(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0.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
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11.(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12.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
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13.(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所以装
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瘪的乒乓球放热水变鼓,铁轨留缝等
14.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研究空气的变化,将瓶子放入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
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瘪下来了,说明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一般:气体热胀冷缩的本领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是固体。
15.解释热胀现象:A、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
B、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
C、微粒运
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强烈和扩大。
16.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钢条
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说明钢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7.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
热缩冷胀的。
18.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
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9.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热传递。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20.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
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21.观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研究,发现热在传
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
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
22.(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3.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
(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24.(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传热慢、吸热慢、散热慢);热的
良导体:传热快、吸热快、散热快。
25.空气、木头、布、橡胶等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26.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
制热量的传递。
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
27.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
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与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
制用的盖子。
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
(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时针每转动一格代表时间流逝(12分钟)
3.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
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
时间以
(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