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徐仁立
红色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红色旅游的开发与规划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1)二、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1)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理念 (2)四、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策略 (4)结束语 (5)红色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摘要: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将构成发展红色旅游的强大物质基础,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整合形象红色旅游产品营销发展和规划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最近十多年,红色旅游引起国内很多旅游学者的关注。
胡振民(2004年)给红色旅游这样的定义“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而田志民(2005年)则认为红色旅游“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根据我所查找的资料以及所了解红色旅游知识,总结出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内涵,红色旅游是以革命老区和长征线路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缅怀学习、放松身心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外延,红色旅游也是旅游,红色旅游活动也是旅游活动的一种,也是旅游活动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完美统一的产物。
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对于红色旅游的不同定义以及对红色旅游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我认为,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也是旅游依存于红色旅游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与革命区域的有机结合。
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本要求与评价
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本要求与评价
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基本要求:
1. 遵循“红色精神、旅游特色、资源保护、区域协调、配套完善”的原则;
2. 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鼓励创新开发产品和线路;
3. 发挥红色旅游对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打造具有特色与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4. 打造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体验度;
5.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环境保护,保护遗址和文化遗产。
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评价:
1. 旅游发展水平:包括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等指标;
2. 旅游结构特色:是否具有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等特色;
3.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酒店、景区等服务设施;
4. 旅游服务水平:包括旅行社、导游、餐饮等服务水平;
5. 旅游管理水平:包括管理制度、环保措施、旅游安全等管理水平。
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示范区的发展以及后期政策倾斜,因此对于示范区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应保持高度关注,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
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示范区的实力和知名度,为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国地方历史建筑评估标准发展及差异性分析
我国地方历史建筑评估标准发展及差异性分析Development and Differences of Local Historical Bu订dings'EvaluationStandards in China马福生I Ma Fusheng任梓宁I Ren Zi'ning中图分类号TU98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6-0149-05收稿日期2020-03-25摘要作为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中的一部分,历史建筑逐渐受到重视,而历史建筑的评估工作作为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基础至关重要。
该文对我国历史建筑评定工作的发展进行梳理,并从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评定年限、价值倾向及地方差异等方面,对各地方评估标准的发展及其差异性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标准中历史建筑的年限限制在逐渐减少;历史建筑更加倾向于体现社会和文化价值;地方标准更加倾向于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貌的体现。
历史建筑地方标准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历史建筑及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挖掘工作。
关键词历史建筑地方标准地方性差异性Abstract As a part of China's architec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ystem,historical bu订dings are gradually valued,and their evalu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as th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We firstly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buildings,then w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local standards.It can be seen that:the time limit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local standards is gradually reduced,historical buildings tend to reflect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local standards are more inclined to reflect the history, culture and style of the place.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standards for historical bu订dings are conducive to the value excava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famous cities,famous towns,famous villages,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Key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s,Local standard,Localism,Differences现今受城市发展更新影响,城市风貌在逐步丧失地方特色,故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绩效可以 分 为 旅 游 直 接 收 益 和 旅 游 间 接 收 益 两 大 指 标 体 系 [4 ] 。旅游直接收益用景区接待人数 、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 、 项目投资利润率 、投资回收期来体现 。旅游间接收益的指标
为准则层 ,所支配的下一层元素为 u1 , u2 …, un ,确定权重要 用两两比较的方法 。其中 ,对于准则 U 元素 ui 和 uj 哪一个 重要 ,重要程度按 1 - 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 ,如表 2
第
25卷 第 2 2009年 4月
期
JOURNAL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OF X INZHOU TEACHERS UN IVERSITY
Vol. 25 No. 2 Ap r. 2009
红色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方世敏 ,曹红春
(湘潭大学 ,湖南 湘潭 411105)
重 。权重是权衡被评价事物总体中诸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 CR < 0. 10,则通过一致性检验 ,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 ,重新
量值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 ,权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
计算 。
表 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 n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 00
0. 00
0. 52
社会治安状况 S4 景区景观 S5 价格 S6
景区可进入性 S7 景区基础设施 S8 旅游服务质量 S9 与旅游预期效果比较 S10 重游和推荐的意愿 S11 思想政治教育 S12 教育普及面 S13 :此处实为接受教育人数 接受教育程度 S14 :此处为被红色旅游文化的触动 景区接待人数 S15 旅游者人均消费水平 S16 项目投资利润率 S17 投资回收期 S18 旅游扶贫效果 S19 社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S20 旅游乘数效应 S21 空气环境质量 S22 水体环境质量 S23 声环境质量 S24 自然植被覆盖率 S25 革命历史文物的展现 、维护 S26 其他旅游资源保护状况 S27
研学旅行基地评估认定评分表
2.1.4
研学课程的主题特色鲜明、学习目标明确、富有教育功能。
4
2.1.5
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在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4
2.1.6
研学课程方案有具体的内容、实施环节和评价等方面内容。
4
2.1.7
研学课程方案的讲解词内容科学、规范。
4
2.1.8
课程方案中的学习方式多样化,有实地观察、考察、访谈、探究、实验、劳作、反思等内容。
4
1.4.2
基地的乡土乡情资源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4
1.4.3
周边有其他教育资源。
8
1.4.3.1
独特的民俗文化。
2
1.4.3.2
革命传统教育。
2
1.4.3.3
国防科工教育。
2
1.4.3.4
自然(科技)或人文社会。
2
1.5
运行条件
32
1.5.1
基地有医疗救助室。
3
1.5.2
基地自身能提供食宿条件。
5
4
1.1.4
参观、游览路线的布局应合理,方便浏览与集散。
4
1.1.5
景点类的游览路线设计与研学课程主题或相应景点景观相关。
5
1.2
环境及卫生条件
18
1.2.1
环境整洁,周围500米范围内无污染源。
3
1.2.2
室内空气无异味,能提供相关部门有效的监测资料。
3
1.2.3
设电子信息屏,及时向学生提供紫外线指数及灾害性天气预警等气象信息。
2
1.5.4.3
有男生和女生分区住宿要求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4
基于五级态度量表生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为例
基于五级态度量表生态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以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为例韩笑;杜先利【摘要】According to the typical ecological tourism attraction of red river wetland park of Tengzhou Weishan Lake,and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was carried out by adopting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 Furthermore, combining with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importance of factors that affected satisfaction and practical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atisfaction of all the factors were lower than the mean of significance, and there was a distinct gap between significance and sastisfaction of some factors. This reflecte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ourists were not high at all. In conclus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 attraction and the service work were put forward.%以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公园典型的生态旅游景区为例,运用五级态度量表量化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IPA分析法对影响游客满意度因子的重要性和实际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子满意度均低于重要性均值,甚至有些因子重要性与满意度之间差距明显,反映游客的满意度一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景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些建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32【总页数】3页(P19945-19947)【关键词】生态型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IPA分析法【作者】韩笑;杜先利【作者单位】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枣庄277160;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山东枣庄277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近年来,随着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以及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旅游业态,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以生态型旅游景区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马勇;陈慧英【摘要】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于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环境、产业业绩与成长能力。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旅游吸引物及休闲娱乐方式为对象,以获得深度参与旅游体验,提升文化内涵为目的的一切自然和人为旅游活动的集合。
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及指标层组成了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公式可以衡量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大小,并可根据竞争力得分对竞争力进行等级划分。
%Tourism cultural 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be based on some industry sca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performance and growth abilily.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core ideal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re value ideal and structure route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it, the research uses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o consu'uct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mula of regional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can be applied to measure the tourism cultur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grade the competiveness according to the score of competitiveness.【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6)001【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者】马勇;陈慧英【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62;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产业逐渐与文化产业有了交叉融合,通过产业融合形成了更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产业。
国内外红色旅游综述
张彬彬(2010)在分析国内红色旅游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提出红色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并尝试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 对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思路进行阐述.[24] 李月芬 (2011)对长株潭内涵拓展后的红色资源进行定性评价,通过
基金项目:赣南师范学院 2011 年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YCX10A013) - 80 -
了工业区的旅游潜力,工业区的旅游景点包括在遗产旅游 框架内,考察了威尔士和西班牙矿山的工业遗产旅游重要 性.[18]Jan van der Borg, Paolo Costa, Giuseppe Gotti (1996) 研究了欧洲遗产城 市 旅 游 效 益 和 成 本 . [19]Chris Halewood, Kevin Hannam (2001)探讨了北欧海盗在欧洲的主要活动范 围,研究勾画了北欧海盗在欧洲地理广度.[20] 1.1.3 黑色旅游
Sevil F. S·nmez(1998)研究了战争、暴力和旅游之间关 系,认为暴力事件、政治动荡、战争和旅游业密切相关.[8] Adam Weave(r 2011)研究了旅游和军队之间关系,认为美国 军工联合体通过新模式逐渐形成了旅游业.[9] 1.1.1.4 导游和导游手册作用研究
Alon Gelbman, Darya Maoz(2012)认为导游的角色在 于传达信息、提供解释、讲述故事.[10] Peter Siegenthaler (2002)精选了一批日语导游手册,从而研究了广岛和长崎 作为战后旅游目的地的状况.[11] 1.1.2 遗产旅游
红色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参考篇
国家标准版《红色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摘要:红色旅游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并未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标准也不适宜。
红色旅游资源分为伟人故里、革命历史事件和活动遗址、遗迹、墓碑(群)/烈士陵园、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馆及革命历史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类,其价值由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经济价值和资源的保护情况、资源丰度与几率及组合状况等五个要素构成。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标准并对其进行等级评定。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等级评定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及国家对旅游业的日益重视,红色旅游迅猛发展。
国家分别于2005年、2011年颁布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引导红色旅游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是开发旅游资源的前提。
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对其做出正确、科学的分类及客观、合理的等级评定是红色旅游开发工作的前提,有利于确定红色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判定其吸引力及开发潜力的大小,准确把握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潜能,为合理制定开发方案、产品策划及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出台,这一标准对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旅游业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对主题性或专项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发现并不十分适宜[1-5]。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中,旅游资源被分为8大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在具体分类中没有涉及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只是在E、F、H主类中有涉及,并且被包含在基本类型中,而构成红色旅游资源的要素被忽略了,不能反映红色旅游的基本构成及其价值。
另外,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国家标准中,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进行赋分,目的在于对不同的旅游资源设定相同的项目进行赋值,进而做出评价。
辽宁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模式
辽宁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模式吕波王辉何悦周仲鸿(渤海大学管理学院,辽宁锦州121013)摘要:选取2009年、2014年、2018年截面数据,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地理数学方法,研究辽宁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发展模式。
研究表明:(1)2009—2018年辽宁各地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由弱联系性向强联系性转变,同时关联较为紧密的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由单极结构向多极结构演变。
(2)2009—2018年辽宁各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其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网络结构也由不均衡向均衡的方向发展。
(3)2009—2018年10年间核心区与边缘区的联系日益紧密,辽宁旅游经济极化现象减弱,旅游经济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4)辽宁旅游经济发展可分为组团发展模式、增长极发展模式、轴线发展模式。
关键词: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分析;辽宁省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8647(2021)03-0057-05 DOI:10.13999/ki.tjllysj.2021.03.009—、弓I言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以带动地区各行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业、商业、轻工业、工艺美术业和农林业等。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一个地区来说,实施产业政策、发展旅游业,对带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旅游收入是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从旅游收入角度着手分析城市间旅游经济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亟须关注的问题,对打破现阶段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瓶颈具有重要作用。
近几年,旅游经济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内学者主要从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山比旅游经济增长⑶⑷、旅游经济发展[5][6]等方面入手。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旅游经济积极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旅游经济与地区发展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城市间旅游经济的空间网络演变趋势是需要关注的重要学术问题。
我国红色旅游节事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更 是近 十万 人共 唱 红歌 ;新疆 仅 乌鲁 木 齐一 地参 与唱 件 大 好 事 ,搭 建 了红 歌 会 这个 平 台 ,受 到 了全 国人 民
红 歌 的各族群 众达 15万 人次 。中国 国家 博物 馆《复兴 的欢迎 。 ”观众 也认 为唱 响红 歌不 仅是 一次 民族 音乐
之 路》 陈列 面积 和 展 出文物 均 比 2007年增 加 了近 一 文 化 的传 承 ,也是 一 种 红 色精 神 的 宣扬 ,更 是 当 代 中
览 、全 国红 色 旅 游摄 影 作 品展 示 等 活 动 ;全 国红色 旅 游 景 区举办 迎接 建党 90周 年 活动 月 ;安徽 岳 西 、河南 安 阳等 地举 办 红 色旅 游 培 训 班 ;鄂 豫 皖 、闽赣 粤 等地 举 办红 色旅游 区域合 作研 讨会 。尽 管规模 、层次 不 同 , 但 分 布 广泛 ,遍 及全 国各 地 ,营 造 出少 有 的浓 厚 红色
的红色 文化 主题,事先 通过 安排活 动 、公告 活 动 的内容 契 机 ,红色 文化 节事 活动此 起彼 伏 ,遍及 全 国 ,形成 高
时程,并采 用公开 的方 式进行 庆祝 或展示 ,以达 到 吸引 潮 。综观 近年来 尤其 是今 年与红 色旅 游有关 的节 事活
游 客前 往 ,并 进行相 关观 光消 费的行 为 。近 年来 ,随着 动 ,大致 呈现 出如下 特点 :
温 的助推器 。在此形 势 下 ,研 究 红色旅 游 节事 活 动 的 红 歌 大赛 、网上 红色旅 游 活动 、网络导游 大 赛 等活 动 ;
现 状 与 不足 ,提 出 建设 性 的 对策 ,对 于红 色 旅 游 的持 湖 南 、安徽肥 东 、浙江 嘉兴 、重 庆华 蓥 山等 地举 办 红色
旅游扶贫背景下贫困乡村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旅游扶贫背景下贫困乡村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
用
李凡;金梅;明庆忠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18(34)7
【摘要】在旅游资源优势的贫困乡村地区,社区旅游参与是扶贫的重要途径.当地社区居民是否真正参与旅游关系到扶贫成效.构建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可正确地认识社区参与的实际能力,有利于政府制定旅游扶贫政策,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社区旅游参与能力,把旅游扶贫落到实处.在现有旅游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贫困乡村社区旅游参与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了贫困乡村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不具备参与等社区旅游参与能力类型的三个一级指标层和多个二级指标参与能力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实地考察打分方法评定为四个等级,并以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村为个案进行了应用验证.
【总页数】5页(P907-911)
【作者】李凡;金梅;明庆忠
【作者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21;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221;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6502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0-05;F304.8
【相关文献】
1.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研究——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孙猛;刘娜;张政;邹红菲
2.转型背景下教评融合参与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J], 赵兴国; 刘应涛; 段如婷
3.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应用模型体系构建探析 [J], 王春生
4.“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J], 梅晓瑶
5.新工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J], 杨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2期摘要:文章在论述了研究背景以及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做出了界定,介绍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标准和方法,结合专家意见,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安徽模式和四川模式的对比分析,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一、引言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被誉为“黄金产业”,并成为各国经济的亮点,世界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加,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愈明显。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已经确立,成为一个集观光、购物、娱乐、交通、饮食和住宿等综合产业内容为一体的、结构日趋合理的国民经济部门。
旅游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乘数效应,极其鲜明地表明了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动力产业”的性质。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式,是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发展方式、发展特征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总是在一定的资源、市场、区位、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地区民族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1]。
适宜的发展模式会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错误的模式则会阻碍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由于出发点的不同,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2]:从旅游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出发可分为平衡型与非平衡型,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出发可分为市场型和政府主导型,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上看可分为延伸型和推进型,从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内容上划分,主要分为创汇导向型和经济发展导向型。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_丁蕾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 26, No. 3 May, 2006
文章编号 : 1000- 8462( 2006) 03- 0511- 05
¹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丁 蕾, 吴小根, 丁 洁
210093)
( 南京大学 城市与资源学系 , 中国江苏 南京 摘
n
k = 1
Er
kj
作归一化 处理 , 得到标准矩阵 R = { rij } n @ n , 则指 标
f j 输出的熵 E j 为 Ej = - ( ln n ) - 1
i = 1
E r lnr
ij
n
ij
, 可知 0 [ Ej [ 1 。
( 2) 求 f j 指标的偏差度 Dj = 1- E j 。 ( 3) 确定指标 f j 的信息权重 L j = d jP
j = 1
Ed 。
j
n
( 4) 利用信息权重 Lj 修正 由 AHP 法 得出 的指标 权系 数 w总 = ( w1 , w 2 , w 3 , ,, w n ) , 得到修正 后的指标权系数 K j = Lj w jP ( E Ljw j ) 。
j= 1
从而得到了 各个 指标 较合 理的 权系 数向 量 ( K 1, K 2 , ,, K n ) , 具体的修正结果见表 3。其中 AHP 理论 中 , 在 计算单 准 则下排序权向量时 , 必须进 行一致性 检验以 避免客 观事物 的 复杂性和人认识的 多样性造成的判断矩阵逻辑不一致。本文 指标体系中 A ) B 层的一致性 指标 C . I . = ( K (nmax - n )P 1) = 0. 068008 ( 这里 K max 是指 A ) B 层指标 构成判断矩阵 的 最大特征 根 , n 是其矩阵阶数 , n = 7 ) , 平均随 机一致性指标 R . I . = 1. 36 , ( 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中[ 14] 查取 ) , 从而得 图 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层次 结构框架 Fig. 1 The hierarchies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UTC 2. 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 ( AHP) 确 定评 价因 子权 重的 数值 , 其基本过程 如 下 : 依 照层 次 分 析法 的 标定 系 列 [ 15] ( 表 1) 对 A ) B 层指标、B ) C 层 指标 的权 系数 通过 专家 打分 法进 行 确定 , 分别列 出各因子 间相对 重要性 的标定 值矩阵 ( 如 表 2, 其中 rij ( i = 1, 2, 3, ,, n ; j = 1, 2, 3, ,, n ) 表示对于 R k 而言 到随机一致性比例 C . R . = C . I .PR . I . = 0. 050006 < 0. 1 , 可见本文判断矩阵的一 致性是 可以接 受的 , 结果的 可靠程 度 是令人满意的。 2. 3 指标量化与处理 2. 3. 1 采用 规 范的 统 计资 料。其 中硬 竞 争 力 ( HC) 包 括 的 C 1 ) C 22 的具体数据 可以从旅游统计年鉴和中 国城市统计 年 鉴中直接获 取。旅游 资 源品 味度 C 23 通过 如 下方 式获 取 分 值 :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 10)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6) 、 国家 重
《2024年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范文
《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自然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森林康养旅游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趋势。
开发高质量的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不仅有利于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环境的需求。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适用于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二、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价值与意义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集自然环境、文化体验、健康休闲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
它具有生态环保、身心健康、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
通过开发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的构建(一)模型构建原则在构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模型应全面考虑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多方面因素。
(二)评价指标体系1. 森林资源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树种多样性、林龄结构等。
2. 生态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气候条件等。
3. 文化价值指标: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
4. 经济价值指标:包括投资效益、旅游收益等。
(三)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森林康养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
该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手段,对森林康养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四、评价模型的应用(一)规划指导通过应用评价模型,可以对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开发过程符合自然生态保护的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利用评价模型可以指导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康养旅游体验。
(三)效益评估通过应用评价模型,可以对森林康养旅游项目的投资效益、旅游收益等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论构建适用于森林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模型,对于科学规划和有效利用森林资源,满足人们对健康和自然环境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彭淑贞;刘桂菊;梁薇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
【年(卷),期】2024()4
【摘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是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助推器。
本文通过梳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在充分理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设计和构建包括效益、结构、环境三个一级指标,经济增长稳定性等六个二级指标,旅游经济增长率等十五个三级指标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最后,本文提出了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从提高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增强旅游经济高质量运行效率;(2)合理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3)改善旅游公共服务环境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等,仅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49-152)
【作者】彭淑贞;刘桂菊;梁薇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中国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2.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五
大发展理念的视角3.目标导向的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4.民族生态移民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贵州省剑河县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24.03.21•【文号】办市场发〔2024〕43号•【施行日期】2024.03.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办市场发〔2024〕43号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海南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局):建立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提升服务质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服务质量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建立健全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列为重点工程。
近年来,消费需求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渐明显,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更加迫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建立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文化和旅游部经研究决定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范围在与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市场特点、发展程度、保障能力和参与意愿等情况,确定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扬州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佛山市、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云南省丽江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等为试点地区。
二、重点任务试点地区对本地区2024年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情况开展评价,探索保障机制和实施路径,明确数据来源,总结评价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对质量评价工作模式及评价模型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区域经济评论》刊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区域经济评论》刊发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区域经济评论》2021年第1期刊发的《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一文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7期全文转载。
该文章的作者是国务院研究室专题调研组组长、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应杰教授。
文章指出,近年来,国家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国家对区域发展的宏观调控成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之一,区域政策也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政策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中国区域发展主要有以下5大发展战略:区域梯度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为贯彻落实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具体来说主要有4项:区域发展先行先试政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政策、地区协作和对口支援政策、跨区域协同发展政策。
中国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区域发展也面临以下4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改革的问题,区域政策精准化、精细化的问题,区域发展政策的协调问题,区域发展中出现新的分化差距问题。
《区域经济评论》秉承“总结区域发展经验,探析区域经济政策,创新区域经济理论,服务区域经济实践”的办刊理念,近年来,不断加大选题策划力度,约请名家力作,刊发了一系列高质量、有见地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权威二次文献广泛转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未来,《区域经济评论》将继续秉承宗旨,致力于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广大学者和经济工作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阵地,为区域经济研究顺利开展提供学术平台,为繁荣和发展中国的经济学事业服务。
(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徐仁立1,张永起2(1.武夷学院旅游系;2.武夷学院商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红色旅游蓬勃发展。
而如何测度各地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从产业角度出发,构建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就我国有数据统计的31个省级单位红色旅游的发展水平进行对比评价研究,对于我国各地红色旅游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理应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19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049-03 本研究主要是在建立区域红色旅游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试图构建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一、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基本情况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是一个包括数量、速度、质量、效益等要素的多项指标体系。
本研究仅从能够掌握的数据,如红色旅游的收入、红色旅游接待人次、红色旅游就业人数、红色旅游2A级以上景区创建、红色旅游投资、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六方面,力求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区域红色旅游经济总体发展水平。
在选取评价指标时,我们采用绝对指标和增长率相结合的方法。
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红色旅游的收入红色旅游的总收入红色旅游的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红色旅游接待人次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次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率红色旅游接待入境游客人次红色旅游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年均增长率红色旅游就业人数直接就业人数间接就业人数A级景区创建情况A级景区创建情况红色旅游投资红色旅游总投资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培训人次(1)红色旅游总收入反映了各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
6年间全国(除西藏、台湾、香港、澳门以外,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计31个省、市、区红色旅游总收入达7140.164亿元。
超过规划1000亿元目标。
其中排在全国前5位的省市有:四川省(2680.6)、陕西省(1090)、江西省(977.06)、天津市(419.15)、湖南省(400)。
这种状况基本与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成正比,如延安、井冈山等;且反映出名人效应,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领袖。
贵州(223.13)、广西(200)虽然相对偏僻,出于同样原因,红色旅游发展较好。
红色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反映了各地红色旅游原有基础和发展速度。
是评价各个地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红色旅游接待人次反映了各地红色旅游发展规模。
接待人次与总收入不完全成正比,与红色旅游景区(点)通达性等有关。
一般讲,通达性高,接待人次与总收入未必成正比。
如上海接待人次四千万以上,总收入仅1.73亿元,湖南与江西接待人次相近,而江西总收入(977.06亿)是湖南(400亿)的2倍多。
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率反映了各地红色旅游原有规模和发展速度。
所以本评价体系把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次、红色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率、红色旅游接待入境游客人次、红色旅游接待入境游客人次年均增长率等作为四个二级指标。
(3)发展红色旅游能够增加就业人数。
就业人数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红色旅游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红色旅游发展规模的重要指标。
就业分为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
6年间全国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911856人。
其中排名前几位的是江西(180000人)、湖南(150000人)、陕西(120000万人)、湖北(96850人)、贵州(76300人)。
上海增加就业人数也比较多*收稿日期:2012-01-27 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服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课题: “大武夷旅游经济研究”,项目编号:B521。
作者简介:徐仁立(1960-),男,陕西杨凌人,武夷学院旅游系,副教授,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红色旅游,会展与旅游策划等。
张永起(1973-),男,福建武夷山市人,武夷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经济。
(48254人)。
间接就业人数也是反映红色旅游发展规模以及产业化、社会化水平的一项指标。
6年间全国红色旅游间接就业人数3710813人。
其中前几位是江西(900000人)、湖南、陕西(600000人)、湖北(380000人)、贵州(270000人)、四川(166065人)。
湖南也增加不少(150000人)。
(4)A级景区创建衡量单个景区接待人数规模和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A级景区级别越高,表示接待人数越多,服务质量越高。
6年间全国红色旅游A级景区创建情况:5A:2个;4A:91个:3A:83个:2A:57个。
这些数据表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状态整体良好;其中,5A景区:江西、陕西各一个;4A景区:浙江9个、江苏、湖南各8个、湖北、广东各7个。
2A以上的景区,江苏最多,达37个;山东26个;湖南23个;但是分布不均衡。
(5)投资情况是衡量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6年间全国红色旅游总投资达353.91亿元。
其中国家投资36.08亿;地方投资92.31亿元;民间投资44、6946亿元。
地方投资超过国家、民间投资总和;民间投资超过国家投资,说明民众参与度高。
总投资前几位的省市是:湖南(125,。
89亿元)、四川(29.728亿元)、湖北(28.41亿元)、江西(23.1亿元)、黑龙江(16.62亿元)、河南(15.2亿元)、浙江(11.7亿元)、江苏(10.117亿元)。
内蒙古、福建投资也比较多。
(6)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指标,而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表明可持续发展潜力。
6年全国共培训279603人次,其中培训人次较多的省市是:北京(53399人次)、四川(45978人次)、贵州(44863人次)、河北(30000人次)。
所以本评价体系把红色旅游培训人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二级指标。
2.模型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
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
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
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其数学模型为:x1=a11F1+a12F2+…+a1mFm+ε1x2=a21F1+a22F2+…+a2mFm+ε2……xp=ap1F1+ap2F2+…+apmFm+εm模型中的F1,F2,…,Fm被称为公共因子,apm称为因子载荷在第p个变量在第m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矩阵A=(apm)为因子载荷矩阵,εm称为X的特殊因子,各特殊因子之间以及特殊因子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
二、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1.收集数据本研究选取我国有比较完整数据统计的31个省市等红色旅游区域单位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其区域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均直接从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统计资料:《全国红色旅游一期规划情况统计表》(2004-2010年)中获取,或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获得。
其中红色旅游2A级以上景区创建按照2A级=10分,3A级=30分,4A级=50分,5A级=100的标准折算分数。
2.计算过程(1)因子分析法的检验。
为消除量纲影响,首先用spss19.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后面讨论均采用标准化后的变量。
运用spss19.0进行计算,KMO值为0.714,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认为适合因子分析。
(2)公共因子的确定。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并依照累计方差贡献率选取了四个主成分,同时为了使得到的主成分更易于解释,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方差极大化旋转,由此得到主成分的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
表2旋转成分矩阵指标成分1 2 3 4总收入0.372 0.080 0.760 0.097总收入年增长率0.198 0.843 0.169-0.068接待人次0.784-0.046 0.368 0.260接待人次增长率-0.034 0.883-0.190-0.053入境游客0.101 0.045-0.027 0.934入境游客年增长率-0.093 0.718-0.019 0.210直接就业0.834 0.117 0.092 0.424间接就业0.808 0.085 0.126 0.466总投资0.830-0.073-0.050-0.207培训人次-0.103-0.099 0.862-0.080A级景区创建情况0.747 0.029 0.002-0.065表3各地区因子值及综合得分表地区经济规模因子增长率因子可持续因子创汇因子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排名江西1.6733 0.8300 0.1695 4.0854 1.2377 1湖南3.9149-0.7070-0.9758-1.4379 0.7574 2陕西1.7431-0.0827 1.0585 0.2850 0.7128 3四川0.3776 0.1131 4.0160-0.7167 0.6091 4河南-0.1477 3.3057-0.0868-0.4773 0.4958 5山东0.5092 0.8255 0.3046-0.1121 0.3403 6贵州-0.1709 0.4891 1.7019-0.0440 0.2719 7湖北1.1737 0.1754-0.7320-0.2217 0.2651 8广东-0.0511-0.4381-0.5401 1.5860 0.0356 9内蒙古-0.3452 1.9469-0.4878-1.1690 0.0332 10广西-0.3571 0.3777-0.1599 0.5677 0.0119 11江苏0.4653 0.1632-0.5268-0.7479 0.0022 12河北0.3530-0.8349 0.9729-0.7874-0.0131 13云南-0.8586 1.5683-0.5026-0.0813-0.0556 14安徽-0.0885 0.4549-0.3892-0.5378-0.0683 15上海-0.5565-0.4524-0.5524 1.7050-0.1101 16重庆-0.3180-0.1295-0.0982-0.1150-0.1520 17山西-0.5436 0.1671-0.2477-0.0516-0.1794 18兵团-0.6564 0.2981-0.4813 0.1464-0.1967 19天津-0.5539 0.1489-0.0595-0.5733-0.2283 20黑龙江-0.4988-0.3608-0.2620 0.2148-0.2309 21辽宁0.1217-0.6998-0.4336-0.6165-0.2351 22北京-1.0834-1.2040 1.8002 0.4980-0.2422 23福建-0.3140-0.2158-0.6338-0.3233-0.2697 24吉林-0.7859-0.6175-0.1164 0.3839-0.3252 25新疆-0.7993-0.0696-0.4388-0.0656-0.3317 26浙江0.1510-1.3025-0.8704-0.1107-0.3333 27宁夏-0.5922-0.4462-0.4383-0.3866-0.3799 28青海-0.6007-0.5176-0.3462-0.4499-0.3913 29海南-0.6923-0.8971-0.4967-0.1584-0.4733 30甘肃-0.4686-1.8884-0.1474-0.2885-0.5568 31注:(1)以上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红色旅游一期规划情况统计表》(2004-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