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歧义

合集下载

病句之歧义知识总结

病句之歧义知识总结

病句之歧义知识总结一、指代不明导致歧义前面出现两个人、两件事、两种物……后面出现一个代词例句:对于偶尔失足的青少年,应该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不要歧视他们。

这不利于他们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二、多音字导致歧义例句:还欠款500元。

分析:“还”到底读hái还是huán?两种读音都可以,代表不同意思三、多义词导致歧义例句:俄罗斯球迷看不上英超联赛。

分析:“看不上”有“因为条件不够看不到”和“瞧不起”两种意思,到底是哪种?四、结构划分不同导致歧义例句:学习文件很重要。

分析:“学习文件”可以当动宾关系理解,就是“学习文件这个行为”;也可以当偏正关系理解,就是“要学习的文件”五、停顿不同导致歧义例句:留给晚上来的人喝分析:“上”到底和“晚”连在一起还是和“来”连在一起?例句:15日前去汇报分析:“去”既可以和“前”组成一个词,又可以和“去”组成一个词。

六、重读不同导致歧义例句:你为什么打他?分析:重读可以在“为什么”上,强调原因;也可以在“他”上,强调对象七、限制不清导致歧义例句:几个学校的领导分析:“几个”修饰“学校”和修饰“领导”的意思不一样八、动词搭配不同导致歧义例句:关心你的同学分析:“关心”的对象如果是“你”或者是“同学”,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例句: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分析:喜欢的对象是“老师”(孩子喜欢老师)还是“他”(老师的孩子喜欢他)?九、施受不同导致歧义例句:这个人谁也不认识分析:“这个人不认识别人”,“别人都不认识这个人”两个意思都可以。

病句之句式杂糅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歧义的病句例子

歧义的病句例子

歧义的病句例子
以下是 8 条歧义的病句例子:
1. “我要热饭。

”这到底是要加热饭呢,还是要很烫的饭呀?就像说“我要冷水”,是要凉的水还是去取冷水的动作呢,真让人迷惑。

2. “她走了半小时。

”她是已经离开了半小时呀,还是走路走了半小时呢?这差别可大了,好比有人说“他睡了半天”,到底是睡了很长时间还是刚好半天呢。

3. “咬死了猎人的狗。

”到底是狗把猎人咬死了,还是把猎人的狗给咬死了呀?这就跟说“打破了杯子的猫”一样,是猫打破了杯子呢还是杯子打破了猫呀。

4. “鸡不吃了。

”是鸡不吃东西了呢,还是人不再吃鸡呀?这多让人费解呀,就像说“菜不买了”,到底是谁不买菜呢。

5. “他的笑话讲不完。

”是他有很多笑话讲也讲不完呢,还是关于他的笑话一直都有怎么都讲不完呀?这真的很难懂,好像“她的故事说不完”,是她会说很多故事还是她自己就有很多故事呀。

6. “这个人谁也不认识。

”是这个人不认识任何人,还是任何人都不认识这个人呀?哎呀,这和说“这个地方啥也不知道”一样,到底是地方不知道东西还是别人不知道这个地方呢。

7. “开刀的是他爸爸。

”到底是他爸爸被开刀了呢,还是他爸爸给别人开刀呀?这就跟“做饭的是她妈妈”一样,是妈妈做饭还是妈妈被人做饭呀,真神奇。

8. “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

”是校长加上其他学校的领导呢,还是校长和本校的其他领导呀?这真让人晕乎呀,就如同说“老师和其他班级老师参加了活动”,到底是怎样的组合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歧义的句子呀,真是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各种奇妙的理解呢!。

病句类型(歧义)

病句类型(歧义)

一、补写法——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二、修改法——增加必要词语。
①我去上课。 1、我去给学生上课。 2、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 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 1、我看见你的那一年,你才六岁。 2、看见你的那一年,我才六岁。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就是因为话语 的歧义。曹操刺杀董卓未成,便与陈宫一道 投奔曹父的一兄弟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热 情接待,上村西沽酒去了。曹操坐了一阵, 忽然听到后院有磨刀的声音。于是,与陈宫 蹑手蹑脚到后院查看,只听到有人在说, “捆起来再杀!”曹操对陈宫说:“不先下 手,咱们就要死了!”于是,两人拔剑冲入 后院,见一人杀一人。一直杀到厨房,才见 那里有一头捆绑起来等待宰杀的猪。


小徐的毛衣织得好。 小林在火车上写字。 刘芳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红。 老王有个儿子很骄傲。
歧 义
口 头 歧 义 书 面 歧 义
词 汇 歧 义 组 合 歧 义
语法结构歧义 语义结构歧义
判断下列句子的歧义类型
我们要进口家电。 毛主席的书。 两个学校的学生。 他在火车上写字。
他原来是经理。
他在车厢上贴标语 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 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反对的是少数人 开刀的是他父亲
语意结构歧义
他在车厢上贴标语 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 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反对的是少数人 开刀的是他父亲
语义结构歧义
小徐的毛衣织得好。 小林在火车上写字。 刘芳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红。 老王有个儿子很骄傲。
甲:考研究生有什么难? 乙:别吹了,你为什么不考? 甲:吹什么?昨天我就考过一回。 乙:笑话! 甲:我说,正在浙大读研究生的小李, 昨天他上我家,我就考了他好几道题。 乙:……

病句歧义句

病句歧义句
研究者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 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 好坏的重要标准。
• ②句式杂糅
5.不合逻辑
• 不符合常理 • 否定词反复叠加不当
这道理是不言而喻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 因果倒置
这个地方我们都很熟悉了,所以以前来过那么多次啊!
• 主客倒置
《哈利波特》这部科幻大片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③主宾搭配不当
山西省煤炭的蕴藏量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④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曾经有过优越的贡献。
2.语序不当
①句子成分颠倒
清朝末年我国的资源被国外常常无偿地掠夺。
②注意关联词:主语一致与否 关联词搭配
她不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而且 能够领会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
病句、歧义辨析
常见的六种情况
• • • • • •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是赘余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 歧义句
一、病句辨析
• 1.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 ②动宾搭配不当 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劳动部门对一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及时进行了 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二、歧义句辨析
• 常见错误:
词汇歧义 语法歧义 语音歧义
(一)词汇歧义
• 一词多义:
• 门槛 算账 包袱 水分 • 1.我们家的门没锁。 • 2.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在文件上边写得 很清楚。
(二)语法歧义
• 1.层次不清
• • • • • 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 通知说让李乡长15日前去汇报间。
3.成分残缺或是赘余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歧义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带你们领略一下的病句歧义大全,欢迎阅读病句歧义大全1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

例如: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2) 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4) 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1) 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中考语文病句--歧义句

中考语文病句--歧义句

中考语文病句--歧义句中考语文病句--歧义句歧义句①停顿不明。

句子停顿的地方不同或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可使句子产生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

这里涉及一个断句的问题。

究竟是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还是“本月15日/前去报到”?如果换成“本月15日之前去报到”或者“本月15日去报到”,话就说清楚了。

②修饰不明。

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会议结束后,他和几个学校的校长合影留念。

“几个学校的校长”,“几个”究竟是修饰“学校”还是“校长”的?没法判断。

可以改成“几所学校的校长”或者“几位学校的校长”,这个歧义就不存在了。

③词义不明。

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本身是多义的,则可能引起歧义。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此句中“看不上”是个多义词,造成句子不能表达确定的意思,它的一个意思是“看不起”“瞧不起”;另一个意思是“无法看见”。

④结构不明。

在一个句子中某个词语(一般为动词或介词)可能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发生关系,成分指向不同,造成表意不明。

例: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十天”既可作“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也可作“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

⑤对象不明。

这种歧义的产生,主要是因承前省略不当造成的。

例: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批评的人很多”,可以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理解为“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

[例题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C。

天色渐暗了,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D。

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愉快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病句、歧义、错别字、读音、成语修辞

病句、歧义、错别字、读音、成语修辞

言语理解七类常见病句类型语句表达是常见题型之一,主要包括病句判断、歧义句辨析两类题型,旨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准确表达、语句结构的合理安排、语气语调的理解等,因此对考生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达到很高的水平。

本文中提供了几种常见病句类型供考生备考查阅。

几种常见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例: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成为”,宾语残缺。

应在最后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1)主语有多余成分;(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补语多余。

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五)结构混乱(1)词序不当。

有几种情况:①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②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③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④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⑤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病句是指句子结构、用词或语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准确的句子。

有歧义的病句则是指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理解的句子。

在写作中,避免有歧义的病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样的句子容易导致读者产生混淆和误解。

下面将给出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并提供相应的修改答案来纠正这些问题。

1. 病句:他喜欢在晚上看电视。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说他在晚上的时候喜欢看电视,也可能是说他喜欢看晚上播出的电视节目。

修改答案:他喜欢在晚上看晚间电视节目。

2. 病句:我只吃了两个苹果。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具体是指我只吃了两个苹果,还是说只有两个苹果是我吃的。

修改答案:我吃了仅仅两个苹果。

3. 病句:她说我是两面人。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可能是说她说我是一个两面人,也可能是说她说我是两个人。

修改答案:她说我是虚伪的人。

4. 病句:他们去了公园玩足球。

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存在歧义,可能是指他们去公园并在那里玩足球,也可能是指他们去了公园,但并不是去玩足球。

修改答案:他们去公园,为了玩足球。

5. 病句:我只有十五岁。

这个句子也有歧义,是指我只有十五岁,还是说只有十五岁的人可以做某事。

修改答案:我仅有十五岁。

6. 病句:我的狗喜欢吃骨头比任何其他东西都多。

这个句子在比较上存在歧义,是说我的狗喜欢吃比其他东西多的骨头,还是说我的狗比其他东西都多喜欢吃骨头。

修改答案:我的狗比喜欢吃骨头多于喜欢吃其他东西。

7. 病句:他认罚退出这次比赛。

这个句子也存在歧义,是说他承认自己输了并退出比赛,还是说他认为退出比赛是一种惩罚。

修改答案:他在输了比赛后退出了。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及相应的修改答案。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澄清句子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

合理使用标点符号、适当修改语序以及准确选择词语都是排除歧义的有效方法。

通过练习,并借鉴一些好的写作范例,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写出更准确、流畅的文章。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之语句歧义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之语句歧义

修改病句专项训练之语句歧义一、概述歧义指句子意思失去了确定性,变得模棱两可。

多音字、多义词、指代不明、主语不明等均容易造成句子语意歧义。

【例1】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06年重庆卷第4题C项)简析: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二、语句歧义的常见类型①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05年天津卷4C)简析:“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来的人”呢,还是“晚上/来的人”?②由层次划分不同引起的歧义【例1】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05年全国卷Ⅱ4C)简析:“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

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③由词类不同造成歧义【例1】自行车没有锁。

简析:“没有”既可以是动词,表示对“领有、具有”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配锁),也可以是副词,表示对“已然”的否定(自行车还没有上锁)。

④由语义不明引起的【例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05年全国卷Ⅰ4C)简析:“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根据前文应该为“……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例2】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05年全国卷Ⅱ4D)简析:“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

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三、巩固练习。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

病句歧义句式1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如: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该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个分句中的“此”指代不明。

2、一词多义造成歧义。

如: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该句中“看不上”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没条件看”。

3、词语兼类造成歧义。

如: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4、对象不明造成歧义。

如:警察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该句中,警察愤慨的可以是“报案人”,也可以是“围观者”,语意不明。

5、句子结构不清造成歧义。

如: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该句的停顿停在“明令”后意为“不取缔”,停在“禁止”后意为“取缔”。

由于停顿不同,引起结构不清,产生了歧义。

6、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

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由于此句中全部使用了逗号,造成了层次不清,引起了歧义。

“我们解决”的可能只是“领取大会出席证”,也可能还包括“报销车旅费,安排住处”等。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考题解析:答案A。

上述备选项句子中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种语病。

B项句式杂糅,应改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及答案
病句是指在语法或语义上出现错误的句子,有时候可以产生歧义,使读者产生困惑。

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使用病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病句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逻辑性和流畅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例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进行纠正。

1. 例子:她穿着一条蓝色的裙子,在公园里和朋友见面。

答案:她穿着一条蓝色的裙子在公园里和朋友见面。

2. 例子:今天早上起床后,头疼依然。

答案:今天早上起床后,头依然疼。

3. 例子:我去了超市和杂货店并买了一些食物。

答案:我去了超市和杂货店买了一些食物。

4. 例子:他照片上看起来很年轻。

答案:从照片上看,他看起来很年轻。

5. 例子:我昨天买了一条裤子只花了50元。

答案:昨天我只花了50元买了一条裤子。

6. 例子:在电视上播放的那部电影真有趣。

答案:那部在电视上播放的电影真有趣。

7. 例子:听了整个故事,她非常感动。

答案:她听了整个故事后,非常感动。

8. 例子:我喜欢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饭。

答案: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在晚上去吃饭。

这些例子展示了一些常见的有歧义的病句,并给出了相应的答案进行改正。

纠正病句有助于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语法和语义的正确性,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避免使用病句,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观点和观点。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一、歧义辨析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如: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4.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如: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另外,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二、消除歧义的方法1.设置具体语境。

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2.增加必要词语。

如: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3..改变句子结构。

如:①“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病句歧义辨析

病句歧义辨析

病句歧义辨析一、歧义辨析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如: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4.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如: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另外,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二、消除歧义的方法1.设置具体语境。

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2.增加必要词语。

如: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3..改变句子结构。

如:①“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病句之歧义

病句之歧义
①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 (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 ②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保留 原句的一个意义)。 ③可以说成“谁他都不认识”,或“谁 都不认识他”。
请用语音手段消除歧义(不得增删或改动原句 字词)。 ①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 ②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 ③你不该骂他。
①多音词造成的歧义。“背”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②结构层次不同和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可以用停顿(标点) 来分化歧义。原句中“面带难色”指代不明,因此可以说成“王五 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王五面带难色),也可以说成“王五看 着,那些人面带难色”(那些人面带难色)。 ③广义地说,任何句子都可以用重音去强调不同的词,当强调的词 不同时,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因此这句话,如果重音在“你” 上,意思是“你”不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骂;如果重音在“骂” 上,意思是不该“骂”,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在 “他”上,意思是不该骂“他”,是骂错了对象;如果重音在“该” 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
例如:
①我要炒肉丝。 △动宾短语:炒肉丝
差一点儿没打破 差一点儿没摔倒 差一点儿没打败 差一点儿没淹死 差一点儿没及格 差一点儿没中奖 差一点儿没考上 差一点儿没下雨 差一点儿没射中 差一点儿没结婚
凡是人们不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说法的 意思就一样;凡是人们企望发生的事情,两种 说法的意思就不同。两种说法中肯定格式的意 思都是否定的;而否定格式是什么意思光从形 式上就看不出来了,这时必须考虑人们对这件 事情企望的态度。
①中可以把“个”改为“位”或“名”。量 词词义不明确产生了歧义。 ②中可以把“饭”改为“米饭”或“食物”。 多义词造成的歧义,“饭”可以指煮熟的谷类 食品,也可以特指大米饭。 ③中可以把“叫”改为“称呼”或“找/招 呼”。多义词造成的歧义。

病句——歧义

病句——歧义

•病句——歧义病例解说:1、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解说:1.不/适当地增加饮水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2.不适当地/增加饮水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2、中国女篮打败了韩国女篮得到了冠军。

解说:1. 中国女篮打败了,韩国女篮得到了冠军。

2. 中国女篮打败了韩国女篮,得到了冠军。

3、这辆车没有锁。

解说:1.没有装配锁2.没有锁上4、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解说:1.“数百位”限制“死难者”。

2. “数百位”限制“亲属”5、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解说:1.经理指示汇钱给对方,会计没汇。

2.经理指示不要汇钱给对方,会计汇了。

歧义句练习1、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远离家乡的亲人,能不望月感怀?B、学校终于接纳了两个同学的建议。

C、张老师知道今天这件事情不要紧。

D、这件事能够说清楚,又何必写呢?2、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这家伙,追得我满头是汗。

B、他正在看病,请你稍等片刻。

C、他背了很重的包袱,你可得帮帮他呦。

D、没有财政拨款,这工程怎样继续进行?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李明下班回家,看见哥哥正和他的女朋友在客厅聊天。

B、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

C、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李老柱欠杨小波500块砖钱。

”D、他的鞋做得好,我打算让他也帮我做一双。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2004年高考全国卷1)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病句,歧义句[经典]

病句,歧义句[经典]

病句、歧义判断强化训练1.用词错误:用词不当是病句中最常出现的错误之一,主要体现在混淆对象、感情色彩不符、风格不协调、搭配不当等方面。

【例题】这种刚由一家留学归国人员研发的新药用起来十分方便,效果很长。

解析:“效果”同“长”不能配合,可把“效果”改为“有效期”。

2.语法错误:语法方面的错误有多种表现形式,以下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1)词性误用。

所谓词性误用,是把甲类词当乙类词用,如动词当形容词用,名词当动词用,动词当副词用等。

【例题】她的这个很不经意的举动,带着多么惹人可爱的孩子气,以致让人觉得站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解析:“可爱”是形容词,这里当动词用了,可改为“喜爱”。

(2)代词使用不当。

代词使用不当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代词错用,二是代词指代不清。

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人产生语义的误解。

【例题】《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刘恒的一篇反映现实平民生活的小说,他用诙谐的语言表现了市井寻常百姓的生活。

解析:此句存在着指代不清的问题,句中的“他”可以理解为小说的主人公张大民,因为张大民是一个极诙谐有趣的人,也可以指代作者,应将此句中的“他”给以明确化,改为“小说中的主人公”,这样整个句子意思通顺,指代清楚。

(3)介词使用不当。

介词使用不当一般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用错介词,二是介词同宾语搭配不当。

【例题】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对揭露敌人本质与表现我军力量上起了重大作用。

解析:“对”也不能同“上”搭配,可删去“上”。

(4)连词使用不当。

此处所指的连词,也包括常用的一些关联词。

连词出现的错误常见为搭配不当。

【例题】只有汽车没有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汽车也就成了一堆不能运动的钢铁物件。

解析:句中的连词“只有”,是一个必要条件的连词,应该使用一个表达充分条件的关联词,应该将“只有”改成“如果”,即“如果汽车没了油,它就不能够行驶了”。

(5)成分欠缺。

句子里的主语和宾语最容易欠缺。

【例题】经过这次下乡调查,和广大群众密切接触使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

病句歧义大全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歧义大全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带你们领略一下的病句歧义大全,欢迎阅读病句歧义大全1一.同读音易造成歧义(1)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

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如:我想起来了。

(“起来”读qǐ lǎi 时,表示“我想起身了”;读qi lai 时,表示“我想到了”。

)(2)逻辑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如:浠水商场有的是化妆用品。

(逻辑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妆用品多;逻辑重音在“化妆用品”上,表示没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有化妆用品。

)二、不同停顿易造成歧义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说或读的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

例如: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好)这苹果/不大好吃。

(苹果味道不好)三、词语限制模糊易造成歧义(1)某些方位词、时间词因区界不严,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车。

(A.未到旅社; B.过了旅社; C.旅社对面)(2)相对意义之间有中间概念,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这场足球我不赢。

(虽然排除了“赢”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输”,因为还有“不输不赢”,即和局。

)(3)词语选择不当,使限制范围出现漏洞,结果出现歧义。

例如: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时交货。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须交货。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货。

C无歧义,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将引起合同纠纷。

四、词语含义的多义性易造成歧义(1)兼具有施动和受动意义的词语,有时易产生歧义。

例如:小王租小周二间房子。

(A.租房给小周;B.向小周租房)(2) 兼类词易造成歧义。

(4) 偏正短语有时也会产生歧义。

例如:他的故事讲不完。

(A.他讲的故事;B.关于他的故事)如:他的小说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说多,看不完;B.他写的小说多,看不完。

)五、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关系易造成歧义(1) 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病句修改中歧义句的九种形式

病句修改中歧义句的九种形式

病句修改中歧义句的九种形式1、多音字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字有多种读音,那么在书面表达上可能有歧义。

例如:(1)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

“还”可读“hai”,指“仍旧”;也可读“huan”,是“归还”的意思。

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

比如:(2)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走”有“行走”和“离开”两种不同的解释,故而本句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了一个多钟头。

(3)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修车的”既可以指车主,也可以指修车师傅。

(4)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的书”既可指章太炎写的书,也可指他收藏的图书。

3、兼类词引起歧义。

比如:(5)这辆车没有锁。

“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

(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本句中的“和”如果作连词,那么“他”的行为是背着两位经理的个人所为;如果作介词,那么“他”的行为是和副总经理一起干的。

4、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

比如:(7)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5、结构切分不确定引起歧义。

例如:(8)咬死了猎人的狗。

本例可以看作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又可视为偏正结构,表示狗咬死了猎人。

6、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例如:(9)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

谁对谁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10)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本句可理解为“那年”“我”六岁,也可理解为“你”六岁。

7、标点不当引起歧义。

比如:(11)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这个句子有多种理解:会议组织方是只解决出席证问题,其余不管呢,还是可以帮助解决出席证问题和住处问题,还是三个问题全部可以解决?表义很不明确。

病句复习-歧义句

病句复习-歧义句

五、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如:①电视机不要退回。
1、电视机不要,可退回。 2、电视机?不能退回。
一、语音歧义
) 1、老张分工专管cá iwù (财务/财物 。
2、他们看yuè jù (越剧/粤剧) 去了。
3、我买了两斤虾子,你也买点吧!
( xiāzĭ“子”念上声,指虾卵
/ xiāzi“子”念轻声,指虾)
二、标点、停顿歧义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 电了。 (炒 -蛋炒饭/炒蛋、炒饭) 2、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A、李老师上两周才来,所以连本科组的同事 也不认识。 B、耐心搜集、整理有关材料,也许可以得到 一些结果。 C、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 行动物那样密切。 D、身穿轻裘大氅的淑女绅士在寒冷的空气里 兴高采烈地走动。
4、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 的一句是:( D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 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 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C、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这个人不认识谁/谁都不认识 这个人)
五、语法歧义
定语+定语+中心语:新学生宿舍
[(新)学生宿舍/(新学生)宿舍] 几个省、市的领导同志 [(几个省、市的)领导同志/ (几个)省市的领导同志] 出租汽车 [(偏正)供出租用的/(动宾)把 汽车租出去]
(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C)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 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 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 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 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漏用“的”字产生歧义 • 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03全国卷)
• 分析:结构助词“的”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情况下,可 用可不用,但有时必须用,否则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者易 产生歧义。例句表达的本意是警方对“围观者坐视不管” 这一行为表示愤慨,由于“称”之后少了一个“的”字, 原句也可理解为警方对“报案人称”这一行为表示愤慨。 类似的例子还有:
• 分析:通常上文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事或物,而下文使用 代词时,指代的内容却未作交代或没有交代清楚,可能造成歧义。 例句出现了松下公司的产品,也出现了索尼公司的产品,而“那 样”,既可理解为松下公司的产品没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 觉”,而索尼公司的产品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也可理 解为松下公司的产品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索尼公司 的产品没有“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类似的例子还有:
• 10、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 例: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纯真无暇,充满幻想。(06浙江卷) • 分析:前文交代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而后文的动 作由于主体省略而没有归属,这样会导致歧义。例句前 文出现了两个主体“我”和“你”,后文由于省略了主 语,句子既可理解为“我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 暇,充满幻想”,也可理解为“你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纯真无暇,充满幻想”。类似的例子还有: • 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92三南卷) • 由于省略了主语,既可理解为“孩子们来到这里有说有 笑,十分高兴”,也可以理解为“李大伯来到这里有说 有笑,十分高兴”。
• 4、词性不明产生歧义 •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 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8全国卷)
• 分析:一个词语,往往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常会 带来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歧义。例句中的“和”字既可 以理解为连词,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 个人,自己把这笔钱存入银行,也可理解为介词,意思 是“他”只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把这笔钱存入 银行。类似的例子还有:
病句歧义
• 歧义句是指一个句子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完 整的意思。高考考查歧义句辨析的频率较高,综合近 年高考考查歧义句类型,分析其形成歧义的原因,主 要有以下几种: • 1、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 2、重音不同产生歧义 • 3、多义词引起歧义 • 4、词性不明产生歧义 • 5、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 6、施受不分产生歧义 • 7、界定不明产生歧义 • 8、漏用“的”字产生歧义 • 9、量词两属产生歧义 • 10、省略不当引起歧义
• 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 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05江苏 卷) • “和”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因而说服的 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老师和你”。
• 5、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 例: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 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 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04全国卷Ⅰ)
• 1、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 • 例: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 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 家里人谁也不相信。(04全国卷Ⅰ)
• 分析:说话或朗读时,需要在句子中间作或大或小的停 顿,停顿的地方不同,往往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导致 歧义。例句后半部分由于停顿位置不确定,既可以理解 成“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也 可以理解成“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 信”。类似的例子还有:
• 7、界定不明产生歧义 • 例: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04 全国卷Ⅳ) • 分析:词语特别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对宾语界定范 围不明确,也会造成歧义。例句动词“别”既可 界定到“送礼品送祝福”,意思是“别送礼品, 别送祝福”,也可界定到“送礼品”,意思则是 “别送礼品,可以送祝福”。类似的例子还有: • 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 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05全国卷Ⅱ) • “看见”如果界定到“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 则表示祁爱群很高兴;如果界定到“组织部新来 的援藏干部很高兴”,则表示援藏干部很高兴。
•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 普遍感到非常气愤。(96全国卷) • 该句表达的本意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 的问题普遍感到气愤”,由于“揭发”之后少了 一个结构助词“的”,原句也可以理解为大家对 “护林员揭发问题”这一行为普遍感到气愤。
• 9、量词两属产生歧义 • 例: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04全国卷 Ⅳ) • 分析:量词使用范围较广,既可表人的单位,也可表物 的单位,若量词修饰的语言单位不明确,就会造成歧义。 例句“数百名死难者的亲属”中的修饰语“数百名”既 可以修饰“死难者”,也可以修饰“亲属”,并且两种 情况两种意思:修饰前者是说“死难者有数百名”,修 饰后者是说“亲属有数百名”。类似的例子还有: •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 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 地收集起来。(05广东卷) • 修饰语“180多家”既可以修饰“医院”,也可以修饰 “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
•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 需要继续努力。(05全国卷Ⅱ) • 人称代词“自己”既可指“老师”,也可以指 “我”。
• 6、施受不分产生歧义 • 例: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04全国卷Ⅳ) • 分析:表示某一动作的词语在句中既可理解是 施事者发出的,还可理解是受事者发出的,如 果施受不分明,也可能造成歧义。例句“孙燕 摄的照片”,从施事者来理解表示“照片是孙 燕自己摄的”,从受事者来理解则表示“照片 是别人替孙燕摄的”。
•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05天津卷) • “晚”和“上”连读,意与“白天”相对;“上” 和“来”连读,意即“后上来的”。
• 2、重音不同产生歧义 • 例:a 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 b 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全国卷) • 分析:重音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语法重音,一种是逻 辑重音,我们平常所说的重音通常指逻辑重音。重音不 同,语意的侧重点往往不同。例句a要表达“应该好好 教育”的意思,“打”字要重读,例句b表达的是“该 打的是我”之意,“他”字应重读,。类似的例子还有: 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太少了!) 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真不少!)(89全 国卷) • 重音落在“就”字上,表示生产太少了;重音落在“五 百台”上,则表示生产太多了。
• 3、多义词引起歧义 •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03 年全国卷) • 分析:一个词或短语常常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义项,义项不同会导致对句子意义理“瞧不 起”,也可理解为“看不到”、“收看失败”。 类似的例子还有: •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94全国卷) • “前”字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以前”,指汇报的 时间不能超过15日;也可以理解为动词“前往”, 指规定汇报的时间为15日当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