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文选50
昭明文选注释
昭明文选注释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该书选录的是自先秦至梁七八百年间的130位作家的各体诗、文、辞赋等38类,共700余篇。
选录的作品,已经注意到了文学作品与一般学术著作的区别,所以不选六经、诸子中的文章。
这部诗文集大体上包括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初叶的重要文学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的发展轮廓,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昭明文选》的注释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
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本,改分原书30卷为60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吕延祚进表呈上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本。
近代以来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及中华书局以胡刻本断句,于1977年出版的影印本。
此外,《昭明文选译注》是我国第一部《文选》今注今译本,其难度之大,在古文今注今译中不多见。
该书在注释方面下了大量的功夫,对《昭明文选》中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解释,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总的来说,《昭明文选》的注释工作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古代文学经典,同时也为后世文学和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昭明文选的内容
昭明文选的内容
《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作品共60卷,
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类别。
收录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说要把情感与辞的展现完美结合为一体,偏于一面则不予收录。
选取的诗文,不仅要有独到的见解,立论精确,而且辞藻也要很优美。
这与中国现代的审美观念相似。
《昭明文选》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等应用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已日趋明确。
据考证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选集,并开创了诗文分类之先河,可以像现代的“红学”研究一样,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昭明文选》原书或相关文献。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类型汇总情况
赋甲京都上班孟坚又名班固(东汉) 两都赋二首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宝鼎诗白雉诗京都上张平子(东汉)西京赋赋乙京都中张平子名张衡(东汉)东京赋京都中张平子南都赋左太冲(西晋)三都赋序左太冲蜀都赋赋丙京都下左太冲又名左思(西晋)吴都赋京都下左太冲魏都赋赋丁郊祀杨子云名杨雄(西汉)甘泉赋并序耕藉潘安仁(晋)藉田赋畋猎上司马长卿又名司马相如(西汉)子虚赋畋猎中司马长卿上林赋杨子云(杨雄西汉)羽猎赋并序赋戊畋猎下杨子云长杨赋并序潘安仁(西晋)射雉赋纪行上班叔皮又名班彪(东汉)北征赋曹大家名班超(东汉)东征赋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赋己游览王仲宣名王粲(三国)登楼赋孙兴公名孙绰(东晋)游天台山赋并序鲍明远名鲍照(南朝宋)芜城赋宫殿王文考(南朝宋)鲁灵光殿赋并序何平叔名何宴(三国)景福殿赋江海木玄虚(西晋)海赋郭景纯名郭璞(东晋)江赋赋庚物色宋玉名子渊(战国)风赋潘安仁秋兴赋并序谢惠连(南朝宋)雪赋谢希逸(南朝宋)月赋鸟兽上贾谊(西汉)鵩鸟赋并序祢正平(三国)鹦鹉赋并序张茂先(西晋)鹪鹩赋并序鸟兽下颜延年(南朝宋)赭白马赋并序鲍明远舞鹤赋志上班孟坚幽通赋赋辛志中张平子思玄赋张平子归田赋志下潘安仁闲居赋哀伤司马长卿长门赋并序向子期名向秀(魏晋)思旧赋并序陆士衡(三国)叹逝赋并序潘安仁怀旧赋并序潘安仁寡妇赋并序江文通(东晋到南朝宋)恨赋江文通别赋赋壬论文陆士衡(三国)文赋并序音乐上王子渊名王褒(西汉)洞箫赋傅武仲(东汉)舞赋并序音乐下马季长(东汉)长笛赋并序嵇叔夜名嵇康(魏晋)琴赋并序潘安仁笙赋成公子安(西晋)啸赋赋癸情宋玉高唐赋并序宋玉神女赋并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曹子建名曹植(三国)洛神赋并序诗甲补亡束广微名束皙(西晋)补亡诗六首述德谢灵运(东晋)述祖德诗二首劝励韦孟(西汉)讽谏诗张茂先励志诗献诗曹子建上责躬诗并表曹子建应诏诗潘安仁关中诗公宴曹子建公宴诗王仲宣公宴诗刘公干名刘祯(东汉)公宴诗应德琏名应瑒(东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士龙名陆云(西晋)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应吉甫(西晋)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谢宣远(南朝)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范蔚宗(西汉)乐游应诏诗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丘希范(南北朝)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沈休文(南朝)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祖饯曹子建送应氏诗二首孙子荆(三国)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潘安仁金谷集作诗谢宣远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谢玄晖(南齐)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沈休文(南朝梁)别范安成诗诗乙咏史王仲宣(王粲)咏史诗曹子建三良诗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西晋)咏史卢子谅(晋)览古谢宣远(南朝宋)张子房诗颜延年秋胡诗颜延年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虞子阳(魏晋)咏霍将军北伐百一应休琏名应璩(三国) 百一诗游仙何敬宗(晋朝)游仙诗郭景纯(东晋)游仙诗七首招隐左太冲招隐诗二首陆士衡招隐诗反招隐王康琚(晋)反招隐诗游览魏文帝名曹丕(晋)芙蓉池作殷仲文(晋)南州桓公九井作谢叔源(东晋)游西池谢惠连(南朝)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灵运游南亭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颜延年应诏观北湖田收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鲍明远行药至城东桥谢玄晖(南朝齐)游东田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沈休文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沈休文宿东园沈休文游沈道士馆徐敬业(晋朝)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诗丙咏怀阮嗣宗名阮籍(三国)咏怀诗十七首谢惠连(南朝宋)秋怀欧阳坚石名欧阳健(西晋)临终诗哀伤嵇叔夜幽愤诗曹子建七哀诗王仲宣七哀诗二首张孟阳(西晋)七哀诗二首潘安仁悼亡诗三首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颜延年拜陵庙作谢玄晖同谢谘议铜雀台诗任彦升名任昉(南朝)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赠答一王仲宣赠蔡子笃诗王仲宣赠士孙文始王仲宣赠文叔良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刘公干赠徐干刘公干赠从弟三首赠答二曹子建赠徐干曹子建赠丁仪曹子建赠王粲曹子建又赠丁仪王粲曹子建赠白马王彪曹子建赠丁翼嵇叔夜赠秀才入军五首司马绍统名司马彪(西晋)赠山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何敬祖(晋)赠张华陆士衡(三国)赠冯文罴迁斥丘令陆士衡答贾长渊并序陆士衡于承明作与士龙陆士衡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陆士衡赠顾交址公真陆士衡赠从兄车骑陆士衡答张士然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衡赠冯文罴陆士衡赠弟士龙潘安仁为贾谧作赠陆机潘正叔(晋)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潘正叔赠河阳潘正叔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丁赠答三傅长虞名傅咸(西晋)赠何劭王济郭泰机 (西晋) 答傅咸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龙(西晋)答兄机陆士龙答张士然刘越石(西晋)答卢谌诗并书刘越石重赠卢谌卢子谅赠刘琨并书卢子谅赠崔温卢子谅答魏子悌谢宣远(南朝)答灵运谢宣远于安城答灵运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赠答四颜延年赠王太常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颜延年和谢监灵运王僧达(南朝)答颜延年谢玄晖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谢玄晖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谢玄晖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谢玄晖酬王晋安陆韩卿(南齐)奉答内兄希叔范彦龙(六朝)赠张徐州稷范彦龙古意赠王中书任彦升赠郭桐庐行旅上潘安仁河阳县作二首潘安仁在怀县作二首潘正叔迎大驾陆士衡赴洛二首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陆士衡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陶渊明(东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谢灵运初发都谢灵运过始宁墅谢灵运富春渚谢灵运七里濑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初去郡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戊行旅下颜延年北使洛颜延年还至梁城作颜延年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鲍明远还都道中作谢玄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谢玄晖敬亭山诗谢玄晖休沐重还道中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玄晖京路夜发江文通望荆山丘希范(南朝梁)旦发鱼浦潭沈休文早发定山沈休文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军戎王仲宣从军诗五首郊庙颜延年宋郊祀歌二首乐府上古乐府(汉)三首班婕妤(西汉)怨歌行魏武帝名曹操(东汉)乐府二首魏文帝名曹丕(魏)乐府二首曹子建乐府四首石季伦名石崇(晋)王明君词并序乐府下陆士衡乐府十七首谢灵运乐府鲍明远乐府八首谢玄晖鼓吹曲挽歌缪熙伯(东汉)挽歌诗陆士衡挽歌诗三首陶渊明挽歌诗杂歌荆轲(战国)歌并序汉高帝名刘邦(西汉)歌并序刘越石扶风歌陆韩卿(六朝)中山王孺子妾歌诗己杂诗上古诗一十九首(南朝)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东汉)苏子卿诗四首(东汉)张平子四愁诗四首王仲宣杂诗刘公干杂诗魏文帝杂诗二首曹子建朔风诗曹子建杂诗六首曹子建情诗嵇叔夜杂诗傅休奕名傅玄(晋)杂诗张茂先杂诗张茂先情诗二首陆士衡园葵诗曹颜远(西晋)思友人诗曹颜远感旧诗何敬祖(西晋)杂诗王正长(西晋)杂诗枣道彦(西晋)杂诗左太冲杂诗张季鹰(西晋)杂诗张景阳(西晋)杂诗十首杂诗下卢子谅 (晋朝) 时兴陶渊明杂诗二首陶渊明咏贫士诗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谢惠连捣衣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谢灵运斋中读书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脩竹茂林诗王景玄(南朝宋)杂诗鲍明远数诗鲍明远玩月城西门解中谢玄晖始出尚书省谢玄晖直中书省谢玄晖观朝雨谢玄晖郡内登望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谢玄晖和王著作八公山谢玄晖和徐都曹谢玄晖和王主簿怨情沈休文和谢宣城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沈休文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沈休文学省愁卧沈休文咏湖中雁沈休文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庚杂拟上陆士衡拟古诗十二首张孟阳(西晋)拟四愁诗陶渊明拟古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杂拟下袁阳源名袁淑(晋)效白马篇袁阳源效古刘休玄(南朝)拟古二首王僧达(南朝)和琅邪王依古鲍明远拟古三首鲍明远学刘公干体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范彦龙(六朝)效古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骚上屈平名屈原(战国)离骚经屈平九歌四首骚下屈平九歌二首屈平九章屈平卜居屈平渔父宋玉九辩五首宋玉招魂刘安(西汉)招隐士七上枚叔名枚乘(西汉)七发八首曹子建七启八首并序七下张景阳(西晋)七命八首诏汉武帝诏汉武帝贤良诏册潘元茂(魏晋)册魏公九锡文令任彦升(南朝)宣德皇后令教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傅季友(西晋)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文王元长(南朝齐)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表上孔文举(孔融)荐祢衡表诸葛孔明出师表曹子建求自试表曹子建求通亲亲表羊叔子名羊祜(魏晋)让开府表李令伯名李密(晋)陈情事表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刘越石劝进表表下张士然(三国)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庾元规(东晋)让中书令表桓元子荐谯元彦表殷仲文解尚书表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傅季友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任彦升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任彦升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上书李斯上书秦始皇邹阳(西汉)上书吴王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司马长卿上书谏猎枚叔上书谏吴王枚叔上书重谏吴王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启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任彦升为卞彬谢脩卞忠贞墓启任彦升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弹事任彦升奏弹曹景宗任彦升奏弹刘整沈休文奏弹王源笺杨德祖(东汉末)答临淄侯笺繁休伯(三国)与魏文帝笺陈孔璋三国答东阿王笺吴季重三国答魏太子笺吴季重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阮嗣宗(三国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谢玄晖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任彦升到大司马记室笺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笺奏记阮嗣宗诣蒋公书上李少卿(东汉)答苏武书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杨子幼(西汉)报孙会宗书孔文举论盛孝章书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陈孔璋(三国)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书中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文帝与吴质书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曹子建与杨德祖书曹子建与吴季重书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应休琏与满公琰书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应休琏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书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孔德璋北山移文檄司马长卿喻巴蜀檄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陈孔璋檄吴将校部曲文钟士季檄蜀文司马长卿难蜀父老对问宋玉对楚王问设论东方朔答客难杨子云解嘲并序班孟坚答宾戏并序辞汉武帝秋风辞并序陶渊明归去来并序序上卜子夏毛诗序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皇甫士安三都赋序石季伦思归引序序下陆士衡豪士赋序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任彦升王文宪集序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杨子云赵充国颂史孝山(西汉) 出师颂刘伯伦酒德颂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赞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并序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符命司马长卿(西晋)封禅文杨子云剧秦美新班孟坚典引一首史论上班孟坚公孙弘传赞干令升(津)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干令升晋纪总论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史论下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范蔚宗宦者传论文案大全范蔚宗逸民传论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沈休文恩幸传论史述赞班孟坚史述赞三首范蔚宗(东汉)后汉书光武纪赞论一贾谊过秦论东方朔(西汉) 非有先生论王子渊(西汉)四子讲德论并序论二班叔皮王命论魏文帝典论论文曹元首(三国) 六代论韦弘嗣名韦昭(三国) 博弈论论三嵇叔夜养生论李萧远(三国)运命论陆士衡辩亡论上下二首论四陆士衡五等论刘孝标辩命论论五刘孝标(六朝)广绝交论连珠陆士衡演连珠五十首箴张茂先女史箴铭班孟坚封燕然山铭并序崔子玉名崔媛(东汉)座右铭张孟阳(西晋) 剑阁铭陆佐公石阙铭陆佐公新刻漏铭并序诔上曹子建王仲宣诔并序潘安仁杨荆州诔并序潘安仁杨仲武诔并序诔下潘安仁夏侯常侍诔并序潘安仁马汧督诔并序颜延年阳给事诔并序颜延年陶征士诔并序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并序哀上潘安仁哀永逝文哀下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碑文上蔡伯喈郭有道碑文并序文案大全蔡伯喈(东汉)陈太丘碑文并序王仲宝(六朝)褚渊碑文并序碑文下王简栖(南北朝)头陀寺碑文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墓志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行状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吊文贾谊吊屈原文并序陆士衡吊魏武帝文并序祭文谢惠连(南朝宋)祭古冢文并序颜延年祭屈原文王僧达(南朝宋)祭颜光禄文文案大全。
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
昭明文选古诗十九首1、《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3、《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5、《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6、《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8、《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9、《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0、《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昭明文选全文及译文
昭明文选全文及译文
《昭明文选》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收录了他的散文、诗文和书信等作品,共分为三卷。
第一卷是韩愈的散文集,主要包括《原道》、《五经正义传》、《原庙大谒文》等作品。
《原道》是韩愈的开篇之作,表达了他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和追求。
《五经正义传》则是他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注释,为当时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原庙大谒文》是他在参拜皇帝祖庙时所写,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第二卷是韩愈的诗文集,包括了他的律诗、绝句和乐府等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师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这篇文章以明师教育和学生修身养性为主题,表达了韩愈对教育的看法和立场。
第三卷是韩愈的书信集,收录了他与朝廷、亲友、学生之间的书信往来。
这些书信内容丰富,反映出韩愈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也透露出他的人际交往和对世事的关注。
《昭明文选》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精湛的文艺风格,被誉为韩愈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以下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摘录及译文:
原文:“吾闻之郑人无复骏良,舍之则取騡驹峭,行之则先迷
井栅。
欲以其赐唾壶于君子,则辞之未迟,事犹跳梁之鳅鱼,势犹水草之蛇蚓,几伤于琼箫之间,继音于淑夫之渊。
”
译文:“我听说郑国再也没有优秀的骏马了,只能取得一匹瘦弱而马背难驾的驴驹,骑在上面容易迷路和卡住围栏。
如果想将这把唾壶赐予君子,他却会拒绝,行为犹如跳跃的鳅鱼,势态犹如水中游动的草蛇,也许会受伤于上层社会的纷争中,永远沦落于庸俗之辈的泥淖。
”。
昭明文选原文 译文
昭明文选原文译文
《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之一,收录了唐代文学家韩
愈的一些文章和诗歌。
以下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原文和对应的
译文:
原文:
昔者先王之道,斯须在于一人。
一人既明,百姓乃治。
治之道,不可轻也。
一人不明,百姓乃乱。
乱之道,不可重也。
故君子慎始,颠覆则救之,乱则治之。
治乱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
古时候,君王的道路,完全在于一人。
一人若是明智,百姓才
能安定治理。
治理的方法,不可轻忽。
一人若是不明智,百姓就会
混乱无序。
混乱的方法,不可重复。
因此君子要谨慎起初之时,一
旦出现颠覆就加以挽救,一旦出现混乱就加以治理。
治理和混乱的
方法,不可不加深思熟虑。
以上是《昭明文选》中的一段原文及其译文,这段文字表达了
君主治国的重要原则,即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取决于君主的明智和善治。
同时也强调了君子应该谨慎行事,及时应对颠覆和混乱的情况,并深思熟虑治理和混乱的方法。
昭明文选 重点篇目
昭明文选重点篇目
《昭明文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集,由唐代文
学家韩愈所编选。
它收录了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初期的一些优秀文学
作品,内容包括了诗、赋、文、记、论等多种文体。
这部文集对后
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文章宝库"。
在《昭明文选》中,有很多重点篇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魏晋
南北朝至唐代初期的一些文学名篇,如《陈情表》、《岳阳楼记》、《洛阳纸贵》等。
这些篇目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
泛传颂和研究。
《陈情表》是其中的重点篇目之一,它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政
治家骆宾王所作的一篇辞章,内容真挚感人,表达了作者忠诚为国
的情怀,被誉为中国古代辞赋之冠。
《岳阳楼记》则是唐代文学家
范仲淹的代表作,以其雄浑豪放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作之一。
而《洛阳纸贵》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
锡的一篇散文,以其清新明丽的文风和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而备
受推崇。
这些重点篇目在《昭明文选》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在
当时影响深远,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这些篇目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
库中的珍贵财富。
昭明文选
昭明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之时义远矣哉!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增冰为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何哉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
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至於今之作者,异乎古昔。
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宋表之於前,贾、马继之於末。
自兹以降,源流 繁。
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
戒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
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 。
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
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诗者,盖志之所之也。
情动於中,而形於言。
《关雎》麟趾,正始之道著。
桑间濮上,亡国之音表。
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自炎汉中叶,厥涂渐异:退傅有“在邹”之作,降将著“河梁”之篇。
四言五言,区以别矣。
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
颂者,所以游扬德业, 赞成功。
吉甫有“穆若”之谈,季子有“至矣”之叹,舒布为诗,既言如彼。
总成为颂,又亦若此。
次则箴兴於补阙,戒出於弼匡,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美终则诔发,图像则赞兴。
又诏诰教令之流,表奏笺记之列,书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辞引序,碑碣志状,众制锋起,源流间出。
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
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
作者之致,盖云备矣!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
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自姬、汉以来,眇焉悠邈,时更七代,数逾千祀。
词人才子,则名溢於缥囊。
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类型汇总赋甲京都上班孟坚又名班固(东汉) 两都赋二首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宝鼎诗白雉诗京都上张平子(东汉)西京赋赋乙京都中张平子名张衡(东汉)东京赋京都中张平子南都赋左太冲(西晋)三都赋序左太冲蜀都赋赋丙京都下左太冲又名左思(西晋)吴都赋京都下左太冲魏都赋赋丁郊祀杨子云名杨雄(西汉)甘泉赋并序耕藉潘安仁(晋)藉田赋畋猎上司马长卿又名司马相如(西汉)子虚赋畋猎中司马长卿上林赋杨子云(杨雄西汉)羽猎赋并序赋戊畋猎下杨子云长杨赋并序潘安仁(西晋)射雉赋纪行上班叔皮又名班彪(东汉)北征赋曹大家名班超(东汉)东征赋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赋己游览王仲宣名王粲(三国)登楼赋孙兴公名孙绰(东晋)游天台山赋并序鲍明远名鲍照(南朝宋)芜城赋宫殿王文考(南朝宋)鲁灵光殿赋并序何平叔名何宴(三国)景福殿赋江海木玄虚(西晋)海赋郭景纯名郭璞(东晋)江赋赋庚物色宋玉名子渊(战国)风赋潘安仁秋兴赋并序谢惠连(南朝宋)雪赋谢希逸(南朝宋)月赋鸟兽上贾谊(西汉)鵩鸟赋并序祢正平(三国)鹦鹉赋并序张茂先(西晋)鹪鹩赋并序鸟兽下颜延年(南朝宋)赭白马赋并序鲍明远舞鹤赋志上班孟坚幽通赋赋辛志中张平子思玄赋张平子归田赋志下潘安仁闲居赋哀伤司马长卿长门赋并序向子期名向秀(魏晋)思旧赋并序陆士衡(三国)叹逝赋并序潘安仁怀旧赋并序潘安仁寡妇赋并序江文通(东晋到南朝宋)恨赋江文通别赋赋壬论文陆士衡(三国)文赋并序音乐上王子渊名王褒(西汉)洞箫赋傅武仲(东汉)舞赋并序音乐下马季长(东汉)长笛赋并序嵇叔夜名嵇康(魏晋)琴赋并序潘安仁笙赋成公子安(西晋)啸赋赋癸情宋玉高唐赋并序宋玉神女赋并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曹子建名曹植(三国)洛神赋并序诗甲补亡束广微名束皙(西晋)补亡诗六首述德谢灵运(东晋)述祖德诗二首劝励韦孟(西汉)讽谏诗张茂先励志诗献诗曹子建上责躬诗并表曹子建应诏诗潘安仁关中诗公宴曹子建公宴诗王仲宣公宴诗刘公干名刘祯(东汉)公宴诗应德琏名应瑒(东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士龙名陆云(西晋)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应吉甫(西晋)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谢宣远(南朝)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范蔚宗(西汉)乐游应诏诗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丘希范(南北朝)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沈休文(南朝)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祖饯曹子建送应氏诗二首孙子荆(三国)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潘安仁金谷集作诗谢宣远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谢玄晖(南齐)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沈休文(南朝梁)别范安成诗诗乙咏史王仲宣(王粲)咏史诗曹子建三良诗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西晋)咏史卢子谅(晋)览古谢宣远(南朝宋)张子房诗颜延年秋胡诗颜延年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虞子阳(魏晋)咏霍将军北伐百一应休琏名应璩(三国) 百一诗游仙何敬宗(晋朝)游仙诗郭景纯(东晋)游仙诗七首招隐左太冲招隐诗二首陆士衡招隐诗反招隐王康琚(晋)反招隐诗游览魏文帝名曹丕(晋)芙蓉池作殷仲文(晋)南州桓公九井作谢叔源(东晋)游西池谢惠连(南朝)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灵运游南亭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颜延年应诏观北湖田收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鲍明远行药至城东桥谢玄晖(南朝齐)游东田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沈休文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沈休文宿东园沈休文游沈道士馆徐敬业(晋朝)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诗丙咏怀阮嗣宗名阮籍(三国)咏怀诗十七首谢惠连(南朝宋)秋怀欧阳坚石名欧阳健(西晋)临终诗哀伤嵇叔夜幽愤诗曹子建七哀诗王仲宣七哀诗二首张孟阳(西晋)七哀诗二首潘安仁悼亡诗三首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颜延年拜陵庙作谢玄晖同谢谘议铜雀台诗任彦升名任昉(南朝)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赠答一王仲宣赠蔡子笃诗王仲宣赠士孙文始王仲宣赠文叔良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刘公干赠徐干刘公干赠从弟三首赠答二曹子建赠徐干曹子建赠丁仪曹子建赠王粲曹子建又赠丁仪王粲曹子建赠白马王彪曹子建赠丁翼嵇叔夜赠秀才入军五首司马绍统名司马彪(西晋)赠山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何敬祖(晋)赠张华陆士衡(三国)赠冯文罴迁斥丘令陆士衡答贾长渊并序陆士衡于承明作与士龙陆士衡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陆士衡赠顾交址公真陆士衡赠从兄车骑陆士衡答张士然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衡赠冯文罴陆士衡赠弟士龙潘安仁为贾谧作赠陆机潘正叔(晋)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潘正叔赠河阳潘正叔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丁赠答三傅长虞名傅咸(西晋)赠何劭王济郭泰机(西晋) 答傅咸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龙(西晋)答兄机陆士龙答张士然刘越石(西晋)答卢谌诗并书刘越石重赠卢谌卢子谅赠刘琨并书卢子谅赠崔温卢子谅答魏子悌谢宣远(南朝)答灵运谢宣远于安城答灵运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赠答四颜延年赠王太常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颜延年和谢监灵运王僧达(南朝)答颜延年谢玄晖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谢玄晖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谢玄晖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谢玄晖酬王晋安陆韩卿(南齐)奉答内兄希叔范彦龙(六朝)赠张徐州稷范彦龙古意赠王中书任彦升赠郭桐庐行旅上潘安仁河阳县作二首潘安仁在怀县作二首潘正叔迎大驾陆士衡赴洛二首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陆士衡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陶渊明(东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谢灵运初发都谢灵运过始宁墅谢灵运富春渚谢灵运七里濑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初去郡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戊行旅下颜延年北使洛颜延年还至梁城作颜延年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鲍明远还都道中作谢玄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谢玄晖敬亭山诗谢玄晖休沐重还道中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玄晖京路夜发江文通望荆山丘希范(南朝梁)旦发鱼浦潭沈休文早发定山沈休文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军戎王仲宣从军诗五首郊庙颜延年宋郊祀歌二首乐府上古乐府(汉)三首班婕妤(西汉)怨歌行魏武帝名曹操(东汉)乐府二首魏文帝名曹丕(魏)乐府二首曹子建乐府四首石季伦名石崇(晋)王明君词并序乐府下陆士衡乐府十七首谢灵运乐府鲍明远乐府八首谢玄晖鼓吹曲挽歌缪熙伯(东汉)挽歌诗陆士衡挽歌诗三首陶渊明挽歌诗杂歌荆轲(战国)歌并序汉高帝名刘邦(西汉)歌并序刘越石扶风歌陆韩卿(六朝)中山王孺子妾歌诗己杂诗上古诗一十九首(南朝)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东汉)苏子卿诗四首(东汉)张平子四愁诗四首王仲宣杂诗刘公干杂诗魏文帝杂诗二首曹子建朔风诗曹子建杂诗六首曹子建情诗嵇叔夜杂诗傅休奕名傅玄(晋)杂诗张茂先杂诗张茂先情诗二首陆士衡园葵诗曹颜远(西晋)思友人诗曹颜远感旧诗何敬祖(西晋)杂诗王正长(西晋)杂诗枣道彦(西晋)杂诗左太冲杂诗张季鹰(西晋)杂诗张景阳(西晋)杂诗十首杂诗下卢子谅(晋朝) 时兴陶渊明杂诗二首陶渊明咏贫士诗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谢惠连捣衣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谢灵运斋中读书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脩竹茂林诗王景玄(南朝宋)杂诗鲍明远数诗鲍明远玩月城西门解中谢玄晖始出尚书省谢玄晖直中书省谢玄晖观朝雨谢玄晖郡内登望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谢玄晖和王著作八公山谢玄晖和徐都曹谢玄晖和王主簿怨情沈休文和谢宣城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沈休文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沈休文学省愁卧沈休文咏湖中雁沈休文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庚杂拟上陆士衡拟古诗十二首张孟阳(西晋)拟四愁诗陶渊明拟古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杂拟下袁阳源名袁淑(晋)效白马篇袁阳源效古刘休玄(南朝)拟古二首王僧达(南朝)和琅邪王依古鲍明远拟古三首鲍明远学刘公干体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范彦龙(六朝)效古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骚上屈平名屈原(战国)离骚经屈平九歌四首骚下屈平九歌二首屈平九章屈平卜居屈平渔父宋玉九辩五首宋玉招魂刘安(西汉)招隐士七上枚叔名枚乘(西汉)七发八首曹子建七启八首并序七下张景阳(西晋)七命八首诏汉武帝诏汉武帝贤良诏册潘元茂(魏晋)册魏公九锡文令任彦升(南朝)宣德皇后令教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傅季友(西晋)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文王元长(南朝齐)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表上孔文举(孔融)荐祢衡表诸葛孔明出师表曹子建求自试表曹子建求通亲亲表羊叔子名羊祜(魏晋)让开府表李令伯名李密(晋)陈情事表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刘越石劝进表表下张士然(三国)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庾元规(东晋)让中书令表桓元子荐谯元彦表殷仲文解尚书表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傅季友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任彦升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任彦升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上书李斯上书秦始皇邹阳(西汉)上书吴王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司马长卿上书谏猎枚叔上书谏吴王枚叔上书重谏吴王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启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任彦升为卞彬谢脩卞忠贞墓启任彦升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弹事任彦升奏弹曹景宗任彦升奏弹刘整沈休文奏弹王源笺杨德祖(东汉末)答临淄侯笺繁休伯(三国)与魏文帝笺陈孔璋三国答东阿王笺吴季重三国答魏太子笺吴季重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阮嗣宗(三国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谢玄晖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任彦升到大司马记室笺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笺奏记阮嗣宗诣蒋公书上李少卿(东汉)答苏武书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杨子幼(西汉)报孙会宗书孔文举论盛孝章书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陈孔璋(三国)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书中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文帝与吴质书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曹子建与杨德祖书曹子建与吴季重书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应休琏与满公琰书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应休琏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书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孔德璋北山移文檄司马长卿喻巴蜀檄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陈孔璋檄吴将校部曲文钟士季檄蜀文司马长卿难蜀父老对问宋玉对楚王问设论东方朔答客难杨子云解嘲并序班孟坚答宾戏并序辞汉武帝秋风辞并序陶渊明归去来并序序上卜子夏毛诗序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皇甫士安三都赋序石季伦思归引序序下陆士衡豪士赋序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任彦升王文宪集序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杨子云赵充国颂史孝山(西汉) 出师颂刘伯伦酒德颂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赞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并序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符命司马长卿(西晋)封禅文杨子云剧秦美新班孟坚典引一首史论上班孟坚公孙弘传赞干令升(津)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干令升晋纪总论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史论下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范蔚宗宦者传论范蔚宗逸民传论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沈休文恩幸传论史述赞班孟坚史述赞三首范蔚宗(东汉)后汉书光武纪赞论一贾谊过秦论东方朔(西汉) 非有先生论王子渊(西汉)四子讲德论并序论二班叔皮王命论魏文帝典论论文曹元首(三国) 六韦弘嗣名韦昭(三国) 博弈论论三嵇叔夜养生论李萧远(三国)运命论陆士衡辩亡论上下二首论四陆士衡五等论刘孝标辩命论论五刘孝标(六朝)广绝交论连珠陆士衡演连珠五十首箴张茂先女史箴铭班孟坚封燕然山铭并序崔子玉名崔媛(东汉)座张孟阳(西晋) 剑阁铭陆佐公石阙铭陆佐公新刻漏铭并序诔上曹子建王仲宣诔并序潘安仁杨荆州诔并序潘安仁杨仲武诔并序诔下潘安仁夏侯常侍诔并序潘安仁马汧督诔并序颜延年阳给事诔并序颜延年陶征士诔并序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并序哀上潘安仁哀永逝文哀下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碑文上蔡伯喈郭有道碑文并序蔡伯喈(东汉)陈太丘碑文并序王仲宝(六朝)褚渊碑文并序碑文下王简栖(南北朝)头陀寺碑文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墓志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行状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吊文贾谊吊屈原文并序陆士衡吊魏武帝文并序祭文谢惠连(南朝宋)祭古冢文并序颜延年祭屈原文王僧达(南朝宋)祭颜光禄文。
昭明文选全文及译文
昭明文选全文及译文昭明文选是一部收录了古代中国文人学士的作品的文集。
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文章,从诗歌、散文到论述,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思想。
本文将为您呈现《昭明文选》的全文及其翻译。
昭明文选全文:昭明文选,集成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的杰作,以其优秀的文章和文化内涵而广为人知。
以下是其中的几篇佳作:1. 《登高》雄鸡朝阳报晓时,玉公公从西院出。
凤箫声尽终名月,菊花开后过山楂。
2. 《忆江南》万里长江悠悠流,桃花岛上翩翩舞。
纵观江面柳丝绿,白鹭飞过荡青霞。
3. 《思君独宿寒窗夜》春风吹绿三岛杨,秋月照堂砚鹤行。
料峭寒风侵骨髓,思君独宿寒窗夜。
4. 《汉宫春色》玉楼春色映宫墙,丽人如花舞曲长。
明媚独立西山上,碧水流波好音响。
5. 《赠友人》红霞邮寄快递时,心意无比和谐琴。
长风吹拂郁金香,友情暖爱在幕帘。
以上即是《昭明文选》中的几篇佳作,每一篇都富有诗意和情感,折射出文人学士们对自然和人情的思考和表达。
昭明文选翻译:昭明文选,The Collection of Outstanding Works,收录了古代中国文人学士的作品,以其卓越的文章和文化内涵而被广泛熟知。
以下是其中的几篇佳作的翻译:1. 登高 (Climbing to the Heights)When the rooster announces the dawn, the illustrious gentleman emerges from the west courtyard. As the phoenix flute fades, the famous moon starts to rise, and the mountain hawthorn is passed after the chrysanthemums have bloomed.2. 忆江南 (Memories of the South)The mighty Yangtze River flows endlessly for thousands of miles, while apricot blossoms gracefully dance on the island. Looking across the river, the willow silhouettes are vibrant, and the white egret flies through the vast crimson clouds.3. 思君独宿寒窗夜 (Thoughts of the Beloved, Alone in the Cold Chamber at Night)The spring breeze rustles the green willows of San Island, while the autumn moon shines on the study's inkstone as the crane meanders. Despite the bone-chilling wind penetrating the marrow, my thoughts of the beloved come alive during this solitary night by the cold window.4. 汉宫春色 (Spring Scenery in the Han Palace)The Jade Tower reflects the spring scenery on the palace walls, where beautiful ladies dance gracefully like flowers. Standing alone on the western mountain, they create a melodious sound as the clear water flows and ripples.5. 赠友人 (A Gift for a Friend)Red rosy clouds are sent with express delivery, carrying harmonious feelings beyond words. The gentle breeze caresses the tulips, and friendship warms the love behind the curtain.以上即是《昭明文选》中的几篇佳作的翻译。
昭明文选原文及翻译
昭明文选原文及翻译一. 引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昭明文选是一个重要的文学选集。
它汇集了许多重要的文献和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本文将深入探讨昭明文选的原文及翻译,探讨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二. 昭明文选的历史与背景2.1 昭明文选的起源昭明文选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南齐文学家萧子良主编。
他希望通过这个选集,收集和保存当时的重要文化作品,使其传世。
2.2 昭明文选的编纂昭明文选的编纂过程经历了多个朝代,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编辑者和版本。
主要的编纂工作集中在隋唐时期,其中最有名的版本是唐代韩愈和柳宗元所编纂的版本,被后人誉为经典之作。
2.3 昭明文选的内容昭明文选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诗歌、文言文、散文、史书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既有古代经典作品,也有当时的时文,从而展示了不同时期的思想和风貌。
三. 昭明文选的翻译和传播3.1 昭明文选的翻译史昭明文选的翻译工作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
早在唐代,就有人将昭明文选翻译成其他语言,以便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随着时间的推移,昭明文选的翻译工作不断加强,成为中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
3.2 昭明文选的传播与影响昭明文选的翻译和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昭明文选的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而且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文化瑰宝。
3.3 昭明文选的现代意义在当代社会,昭明文选的翻译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参考,也为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提供了桥梁。
四. 结论通过对昭明文选原文及翻译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与多样。
昭明文选的翻译和传播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欣赏和学习中国的文学瑰宝。
昭明文选的研究和翻译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不断传承和发展,昭明文选将继续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昭明文选》目录
《昭明文选》目录《昭明文选》目录(2010-12-12 21:15:50) 摘自秀娜的新浪博客分类:艺海撷英华《昭明文选》目录(包括所有篇名)参考:萧统选、李善注、韩放校对的《昭明文选》,京华出版社。
1.卷一赋甲【京都上】【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宝鼎诗】【白雉诗】2.卷二【京都上】【西京赋】3.卷三【张平子】【薛综注】4.卷四【京都中】【张平子】【三都赋序】【蜀都赋】5.卷五【京都下】【刘渊林注】6.卷六【京都下】【左太冲】7.卷七郊祀【甘泉赋(并序)】畋猎上8.卷八畋猎中【上林赋】【羽猎赋(并序)】9.卷九畋猎下【长杨赋(并序)】【射雉赋】纪行上10.卷十纪行下【西征赋】11.卷十一游览【登楼赋】【游天台山赋(并序)】宫殿【鲁灵光殿赋(并序)】12.卷十二【江海】【海赋】13.卷十三【秋兴赋(并序)】【鵩鸟赋(并序)】14.卷十四鸟兽下【舞鹤赋】志上15.卷十五志中【思玄赋】【归田赋】16.卷十六志下【哀伤】【长门赋(并序)】【思旧赋(并序)】【叹逝赋(并序)】【别赋】【江文通】17.卷十七论文【文赋(并序)】音乐上【洞箫赋】18.卷十八音乐下【琴赋(并序)】19.卷十九【高唐赋(并序)】【神女赋(并序)】【登徒子好色赋(并序)】【洛神赋】20.卷十九续【补亡】【述德】【讽谏(四言并序)】【励志】21.卷二十献诗【上责躬应诏诗表】【四言】应诏诗【四言】【关中诗】公宴【公宴诗(五言)】【公宴诗(五言)】【公宴诗(五言)】【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晋武帝华林园集诗】【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五言)】【应诏宴曲水作诗】【皇太子释奠会作诗】【送应氏诗二首(五言)】【征西官属送於陟阳候作诗(五言)】【金谷集作诗】【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别范安成诗】22.卷二十一咏史【咏史诗(五言)】【三良诗(五言)】【咏史八首(五言)】【咏史(五言)】【览古(五言)】【张子房诗】【秋胡诗(五言)】五君咏五首颜延年阮步兵嵇中散刘参军阮始平向常侍【咏史(五言)】【咏霍将军北伐(五言)】百一【百一诗】游仙【游仙诗(五言)】23.卷二十二招隐【招隐诗二首(五言)】【反招隐诗(五言)】游览【芙蓉池作(五言)】【南州桓公九井作】【游西池(五言)】【泛湖归出楼中玩月(五言)】【从游京口北固应诏(五言)】五言永嘉郡射堂五言永嘉郡池上楼【游南亭(五言)永嘉郡南亭.】【登石门最高顶(五言)】【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五言)】【行药至城东桥(五言)】【游东田(五言)】【宿东园(五言)】【游沈道士馆(五言)】24.卷二十三【咏怀】【秋怀(五言)】【临终诗(五言)】【哀伤】25.卷二十四【赠答二】【赠徐幹(五言)】【赠丁仪(五言)】【赠王粲(五言)】【赠山涛(五言)】【答何劭二首(五言)】【赠张华(五言)】【答贾长渊一首(四言并序)】【於承明作与士龙(五言)】【赠冯文罴(五言)】【赠弟士龙(五言)】【为贾谧作赠陆机(四言)】【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赠侍御史王元贶(五言)】26.卷二十五【赠答三】【答傅咸(五言)】【答兄机(五言)】【答张士然(五言)】四言【答魏子悌(五言)】【答灵运(五言)】【酬从弟惠连(五言)】27.卷二十六【赠答四】【答颜延年(五言)】【赠张徐州稷(五言)】【赠郭桐庐出溪口见候余既未至郭仍进村维舟久之郭生方至(五言)】【行旅上】【河阳县作二首(五言)】【在怀县作二首(五言)】【赴洛道中作二首(五言)】【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五言)】【富春渚(五言)】【道路忆山中(五言)】【入彭蠡湖口(五言)】28.卷二十七【行旅下】【北使洛】【还至梁城作(五言)】【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五言)】【京路夜发(五言)】【旦发鱼浦潭(五言)】【军戎】【郊庙】四言【乐府三首】【伤歌行】【长歌行】【乐府二首】【短歌行】【乐府二首】【燕歌行】【善哉行(四言】【乐府四首(五言)】29.卷二十八【乐府下】【乐府十七首】【从军行(五言)】【城窟行(五言)】【门有车马客行(五言)】【君子有所思行(五言)】【长安有狭邪行(五言)】【长歌行(五言)】【日出东南隅行(五言)】【前缓声歌(五言)】【乐府】【会吟行(五言)】【乐府八首】【升天行】【挽歌诗(五言)】【挽歌诗三首(五言)】【挽歌诗(五言)】【杂歌】并序七言30.卷二十九【杂诗上】【与苏武三首(五言)】【诗四首(五言)】【四愁诗四首(并序)】【杂诗(五言)】四言【情诗一首(五言)】四言【杂诗(五言)】【杂诗(五言)】【情诗二首(五言)】【园葵诗(五言)】【思友人诗(五言)】【杂诗一首(五言)】【杂诗一首(五言)】【杂诗一首(五言)】【杂诗一首(五言)】【杂诗一首(五言)】【杂诗十首(五言)】31.卷三十杂诗下【时兴(五言)】【杂诗二首】【咏贫士诗(五言)】【读山海经诗(五言)】【捣衣(五言)】【田南树园激流植援(五言)】【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脩竹茂林诗(五言)】【杂诗(五言)】【数诗(五言)】【玩月城西门解中(五言)】【始出尚书省(五言)】【观朝雨(五言)】【咏湖中雁(五言)】【三月三日率尔成篇(五言)】杂拟上拟古诗十二首七言【拟古诗(五言)】五言并序【平原侯植】32.卷三十一杂拟下【效曹子建乐府白马篇(五言)】【效古一首(五言)】【拟古二首(五言)】【和琅邪王依古(五言)】【拟古三首(五言)】【学刘公幹体(五言)】【代君子有所思(五言)】【效古一首(五言)】【杂体诗三十首(五言)【古离别】33.卷三十二骚上【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34.卷三十三骚下【九歌二首】【少司命】【山鬼】【涉江】【招魂】35.卷三十四【七上】【七启八首(并序)】36.卷三十五【七命八首】诏【贤良诏】37.卷三十六令教文38.卷三十七表上【荐祢衡表】【让开府表】【陈情事表】39.卷三十八表下40.卷三十九【上书秦始皇】【上书吴王】【上书谏猎】【上书谏吴王】启任彦昇41.卷四十弹事【奏弹曹景宗】【奏弹王源】笺【答临淄侯笺】【与魏文帝笺】【答东阿王笺】【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奏记【诣蒋公】42.卷四十一书上【答苏武书】【报任少卿书】【报孙会宗书】【论盛孝章书】43.卷四十二书中【答东阿王书】【与侍郎曹长思】【与广川长岑文瑜书】44.卷四十三【与嵇茂齐书】【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北山移文】45.卷四十四檄【喻巴蜀檄】46.卷四十五对问【对楚王问】设论【答客难】【解嘲一首(并序)】【答宾戏(并序)】辞【秋风辞一首(并序)】【归去来一首(并序)】序上【毛诗序】【郑氏笺】【尚书序一首】【春秋左氏传序】【思归引序】47.卷四十六序下【豪士赋序】【王文宪集序】48.卷四十七颂【圣主得贤臣颂】【汉高祖功臣颂】赞【东方朔画赞(并序)】49.卷四十八符命封禅文50.卷四十九史论上【公孙弘传赞】【晋纪总论】51.卷五十史论下史述赞【史述赞三首】【述高纪第一】【述成纪第十】52.卷五十一论一【非有先生论】【四子讲德论(并序)】53.卷五十二论二班叔皮【典论论文】54.卷五十三论三辩亡论上下二首陆士衡【辩亡论下】55.卷五十四论四56.卷五十五论五演连珠五十首57.卷五十六箴女史箴铭【封燕然山铭】【座右铭】【剑阁铭】【石阙铭一首】【新刻漏铭(并序)】诔上【王仲宣诔(并序)】【杨荆州诔(并序)】【杨仲武诔(并序)】58.卷五十七诔下【夏侯常侍诔(并序)】【阳给事诔(并序)】【陶徵士诔(并序)】哀上哀永逝文一首59.卷五十八哀下碑文上【郭有道碑文(并序)】【陈太丘碑文(并序)】【褚渊碑文(并序)】60.卷五十九碑文下61.卷六十行状吊文【吊屈原文(并序)】【吊魏武帝文(并序)】祭文【祭古冢文(并序)】《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类型汇总情况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类型汇总情况赋甲京都上班孟坚又名班固(东汉) 两都赋二首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宝鼎诗白雉诗京都上张平子(东汉)西京赋赋乙京都中张平子名张衡(东汉)东京赋京都中张平子南都赋左太冲(西晋)三都赋序左太冲蜀都赋赋丙京都下左太冲又名左思(西晋)吴都赋京都下左太冲魏都赋赋丁郊祀杨子云名杨雄(西汉)甘泉赋并序耕藉潘安仁(晋)藉田赋畋猎上司马长卿又名司马相如(西汉)子虚赋畋猎中司马长卿上林赋杨子云(杨雄西汉)羽猎赋并序赋戊畋猎下杨子云长杨赋并序潘安仁(西晋)射雉赋纪行上班叔皮又名班彪(东汉)北征赋曹大家名班超(东汉)东征赋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赋己游览王仲宣名王粲(三国)登楼赋孙兴公名孙绰(东晋)游天台山赋并序鲍明远名鲍照(南朝宋)芜城赋宫殿王文考(南朝宋)鲁灵光殿赋并序何平叔名何宴(三国)景福殿赋江海木玄虚(西晋)海赋郭景纯名郭璞(东晋)江赋赋庚物色宋玉名子渊(战国)风赋潘安仁秋兴赋并序谢惠连(南朝宋)雪赋谢希逸(南朝宋)月赋鸟兽上贾谊(西汉)鵩鸟赋并序祢正平(三国)鹦鹉赋并序张茂先(西晋)鹪鹩赋并序鸟兽下颜延年(南朝宋)赭白马赋并序鲍明远舞鹤赋志上班孟坚幽通赋赋辛志中张平子思玄赋张平子归田赋志下潘安仁闲居赋哀伤司马长卿长门赋并序向子期名向秀(魏晋)思旧赋并序陆士衡(三国)叹逝赋并序潘安仁怀旧赋并序潘安仁寡妇赋并序江文通(东晋到南朝宋)恨赋江文通别赋赋壬论文陆士衡(三国)文赋并序音乐上王子渊名王褒(西汉)洞箫赋傅武仲(东汉)舞赋并序音乐下马季长(东汉)长笛赋并序嵇叔夜名嵇康(魏晋)琴赋并序潘安仁笙赋成公子安(西晋)啸赋赋癸情宋玉高唐赋并序宋玉神女赋并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曹子建名曹植(三国)洛神赋并序诗甲补亡束广微名束皙(西晋)补亡诗六首述德谢灵运(东晋)述祖德诗二首劝励韦孟(西汉)讽谏诗张茂先励志诗献诗曹子建上责躬诗并表曹子建应诏诗潘安仁关中诗公宴曹子建公宴诗王仲宣公宴诗刘公干名刘祯(东汉)公宴诗应德琏名应瑒(东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士龙名陆云(西晋)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应吉甫(西晋)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谢宣远(南朝)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范蔚宗(西汉)乐游应诏诗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丘希范(南北朝)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沈休文(南朝)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祖饯曹子建送应氏诗二首孙子荆(三国)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潘安仁金谷集作诗谢宣远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谢玄晖(南齐)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沈休文(南朝梁)别范安成诗诗乙咏史王仲宣(王粲)咏史诗曹子建三良诗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西晋)咏史卢子谅(晋)览古谢宣远(南朝宋)张子房诗颜延年秋胡诗颜延年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虞子阳(魏晋)咏霍将军北伐百一应休琏名应璩(三国) 百一诗游仙何敬宗(晋朝)游仙诗郭景纯(东晋)游仙诗七首招隐左太冲招隐诗二首陆士衡招隐诗反招隐王康琚(晋)反招隐诗游览魏文帝名曹丕(晋)芙蓉池作殷仲文(晋)南州桓公九井作谢叔源(东晋)游西池谢惠连(南朝)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灵运游南亭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颜延年应诏观北湖田收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鲍明远行药至城东桥谢玄晖(南朝齐)游东田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沈休文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沈休文宿东园沈休文游沈道士馆徐敬业(晋朝)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诗丙咏怀阮嗣宗名阮籍(三国)咏怀诗十七首谢惠连(南朝宋)秋怀欧阳坚石名欧阳健(西晋)临终诗哀伤嵇叔夜幽愤诗曹子建七哀诗王仲宣七哀诗二首张孟阳(西晋)七哀诗二首潘安仁悼亡诗三首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颜延年拜陵庙作谢玄晖同谢谘议铜雀台诗任彦升名任昉(南朝)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赠答一王仲宣赠蔡子笃诗王仲宣赠士孙文始王仲宣赠文叔良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刘公干赠徐干刘公干赠从弟三首赠答二曹子建赠徐干曹子建赠丁仪曹子建赠王粲曹子建又赠丁仪王粲曹子建赠白马王彪曹子建赠丁翼嵇叔夜赠秀才入军五首司马绍统名司马彪(西晋)赠山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何敬祖(晋)赠张华陆士衡(三国)赠冯文罴迁斥丘令陆士衡答贾长渊并序陆士衡于承明作与士龙陆士衡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陆士衡赠顾交址公真陆士衡赠从兄车骑陆士衡答张士然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衡赠冯文罴陆士衡赠弟士龙潘安仁为贾谧作赠陆机潘正叔(晋)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潘正叔赠河阳潘正叔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丁赠答三傅长虞名傅咸(西晋)赠何劭王济郭泰机 (西晋) 答傅咸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龙(西晋)答兄机陆士龙答张士然刘越石(西晋)答卢谌诗并书刘越石重赠卢谌卢子谅赠刘琨并书卢子谅赠崔温卢子谅答魏子悌谢宣远(南朝)答灵运谢宣远于安城答灵运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赠答四颜延年赠王太常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颜延年和谢监灵运王僧达(南朝)答颜延年谢玄晖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谢玄晖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谢玄晖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谢玄晖酬王晋安陆韩卿(南齐)奉答内兄希叔范彦龙(六朝)赠张徐州稷范彦龙古意赠王中书任彦升赠郭桐庐行旅上潘安仁河阳县作二首潘安仁在怀县作二首潘正叔迎大驾陆士衡赴洛二首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陆士衡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陶渊明(东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谢灵运初发都谢灵运过始宁墅谢灵运富春渚谢灵运七里濑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初去郡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戊行旅下颜延年北使洛颜延年还至梁城作颜延年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鲍明远还都道中作谢玄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谢玄晖敬亭山诗谢玄晖休沐重还道中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玄晖京路夜发江文通望荆山丘希范(南朝梁)旦发鱼浦潭沈休文早发定山沈休文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军戎王仲宣从军诗五首郊庙颜延年宋郊祀歌二首乐府上古乐府(汉)三首班婕妤(西汉)怨歌行魏武帝名曹操(东汉)乐府二首魏文帝名曹丕(魏)乐府二首曹子建乐府四首石季伦名石崇(晋)王明君词并序乐府下陆士衡乐府十七首谢灵运乐府鲍明远乐府八首谢玄晖鼓吹曲挽歌缪熙伯(东汉)挽歌诗陆士衡挽歌诗三首陶渊明挽歌诗杂歌荆轲(战国)歌并序汉高帝名刘邦(西汉)歌并序刘越石扶风歌陆韩卿(六朝)中山王孺子妾歌诗己杂诗上古诗一十九首(南朝)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东汉)苏子卿诗四首(东汉)张平子四愁诗四首王仲宣杂诗刘公干杂诗魏文帝杂诗二首曹子建朔风诗曹子建杂诗六首曹子建情诗嵇叔夜杂诗傅休奕名傅玄(晋)杂诗张茂先杂诗张茂先情诗二首陆士衡园葵诗曹颜远(西晋)思友人诗曹颜远感旧诗何敬祖(西晋)杂诗王正长(西晋)杂诗枣道彦(西晋)杂诗左太冲杂诗张季鹰(西晋)杂诗张景阳(西晋)杂诗十首杂诗下卢子谅 (晋朝) 时兴陶渊明杂诗二首陶渊明咏贫士诗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谢惠连捣衣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谢灵运斋中读书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脩竹茂林诗王景玄(南朝宋)杂诗鲍明远数诗鲍明远玩月城西门解中谢玄晖始出尚书省谢玄晖直中书省谢玄晖观朝雨谢玄晖郡内登望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谢玄晖和王著作八公山谢玄晖和徐都曹谢玄晖和王主簿怨情沈休文和谢宣城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沈休文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沈休文学省愁卧沈休文咏湖中雁沈休文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庚杂拟上陆士衡拟古诗十二首张孟阳(西晋)拟四愁诗陶渊明拟古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杂拟下袁阳源名袁淑(晋)效白马篇袁阳源效古刘休玄(南朝)拟古二首王僧达(南朝)和琅邪王依古鲍明远拟古三首鲍明远学刘公干体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范彦龙(六朝)效古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骚上屈平名屈原(战国)离骚经屈平九歌四首骚下屈平九歌二首屈平九章屈平卜居屈平渔父宋玉九辩五首宋玉招魂刘安(西汉)招隐士七上枚叔名枚乘(西汉)七发八首曹子建七启八首并序七下张景阳(西晋)七命八首诏汉武帝诏汉武帝贤良诏册潘元茂(魏晋)册魏公九锡文令任彦升(南朝)宣德皇后令教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傅季友(西晋)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文王元长(南朝齐)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表上孔文举(孔融)荐祢衡表诸葛孔明出师表曹子建求自试表曹子建求通亲亲表羊叔子名羊祜(魏晋)让开府表李令伯名李密(晋)陈情事表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刘越石劝进表表下张士然(三国)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庾元规(东晋)让中书令表桓元子荐谯元彦表殷仲文解尚书表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傅季友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任彦升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任彦升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上书李斯上书秦始皇邹阳(西汉)上书吴王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司马长卿上书谏猎枚叔上书谏吴王枚叔上书重谏吴王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启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任彦升为卞彬谢脩卞忠贞墓启任彦升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弹事任彦升奏弹曹景宗任彦升奏弹刘整沈休文奏弹王源笺杨德祖(东汉末)答临淄侯笺繁休伯(三国)与魏文帝笺陈孔璋三国答东阿王笺吴季重三国答魏太子笺吴季重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阮嗣宗(三国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谢玄晖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任彦升到大司马记室笺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笺奏记阮嗣宗诣蒋公书上李少卿(东汉)答苏武书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杨子幼(西汉)报孙会宗书孔文举论盛孝章书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陈孔璋(三国)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书中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文帝与吴质书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曹子建与杨德祖书曹子建与吴季重书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应休琏与满公琰书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应休琏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书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孔德璋北山移文檄司马长卿喻巴蜀檄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陈孔璋檄吴将校部曲文钟士季檄蜀文司马长卿难蜀父老对问宋玉对楚王问设论东方朔答客难杨子云解嘲并序班孟坚答宾戏并序辞汉武帝秋风辞并序陶渊明归去来并序序上卜子夏毛诗序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皇甫士安三都赋序石季伦思归引序序下陆士衡豪士赋序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任彦升王文宪集序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杨子云赵充国颂史孝山(西汉) 出师颂刘伯伦酒德颂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赞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并序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符命司马长卿(西晋)封禅文杨子云剧秦美新班孟坚典引一首史论上班孟坚公孙弘传赞干令升(津)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干令升晋纪总论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史论下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范蔚宗宦者传论范蔚宗逸民传论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沈休文恩幸传论史述赞班孟坚史述赞三首范蔚宗(东汉)后汉书光武纪赞论一贾谊过秦论东方朔(西汉) 非有先生论王子渊(西汉)四子讲德论并序论二班叔皮王命论魏文帝典论论文曹元首(三国) 六代论韦弘嗣名韦昭(三国) 博弈论论三嵇叔夜养生论李萧远(三国)运命论陆士衡辩亡论上下二首论四陆士衡五等论刘孝标辩命论论五刘孝标(六朝)广绝交论连珠陆士衡演连珠五十首箴张茂先女史箴铭班孟坚封燕然山铭并序崔子玉名崔媛(东汉)座右铭张孟阳(西晋) 剑阁铭陆佐公石阙铭陆佐公新刻漏铭并序诔上曹子建王仲宣诔并序潘安仁杨荆州诔并序潘安仁杨仲武诔并序诔下潘安仁夏侯常侍诔并序潘安仁马汧督诔并序颜延年阳给事诔并序颜延年陶征士诔并序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并序哀上潘安仁哀永逝文哀下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碑文上蔡伯喈郭有道碑文并序蔡伯喈(东汉)陈太丘碑文并序王仲宝(六朝)褚渊碑文并序碑文下王简栖(南北朝)头陀寺碑文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墓志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行状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吊文贾谊吊屈原文并序陆士衡吊魏武帝文并序祭文谢惠连(南朝宋)祭古冢文并序颜延年祭屈原文王僧达(南朝宋)祭颜光禄文。
《昭明文选》故事节选
《昭明文选》故事节选一、《木兰辞》《木兰辞》是古代中国的一首著名民歌,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花木兰化身男子,代替老弱父亲从军征战,最终为国家荣誉和家族荣耀而战胜敌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花木兰形象勇敢、坚韧,代表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这首民歌已经被传颂至今,被誉为中国女性的楷模。
二、《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是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孟母为了让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三次迁居的故事。
孟母的行动表现出对子女的爱和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中国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教育类的古代名篇,一直被作为对受教育的人的期许和激励。
三、《庐山谣》《庐山谣》是唐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所作的词,叙述了她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人世沧桑与自然风光优美共存的庐山。
庐山作为自然风光的代表,一直被中国文化所推崇,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
这首词作以其真挚的乡情、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对庐山的深刻描写,成为了李清照的代表之作。
四、《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是一则著名古典戏曲,叙述了明朝军官穆桂英因其勇敢和军事才能,被官方任命为率军抗击南明王朝的指挥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故事中的穆桂英形象强悍、果敢,代表了中国古代女性勇猛和力量的展现。
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受到了许多文艺作品的影响。
五、《拟行止令》《拟行止令》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描绘了人们因遭遇战争而不得不逃亡的悲苦遭遇。
诗人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出对和平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代表之作,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之一。
六、《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是南宋词人马致远所创作的一首古琴曲,描述了作者在秋天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
作品曲调清新优美,表达了人间美好事物的感性表现。
这首古琴曲在中国文艺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代表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一。
七、《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是明朝女性作家李清照所创作的一篇散文,反对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和强调女性知识素养的重要性。
昭明文选全部作者及各自篇目和类型汇总
赋甲京都上班孟坚又名班固(东汉) 两都赋二首两都赋序西都赋东都赋明堂诗辟雍诗灵台诗宝鼎诗白雉诗京都上张平子(东汉)西京赋赋乙京都中张平子名张衡(东汉)东京赋京都中张平子南都赋左太冲(西晋)三都赋序左太冲蜀都赋赋丙京都下左太冲又名左思(西晋)吴都赋京都下左太冲魏都赋赋丁郊祀杨子云名杨雄(西汉)甘泉赋并序耕藉潘安仁(晋)藉田赋畋猎上司马长卿又名司马相如(西汉)子虚赋畋猎中司马长卿上林赋杨子云(杨雄西汉)羽猎赋并序赋戊畋猎下杨子云长杨赋并序潘安仁(西晋)射雉赋纪行上班叔皮又名班彪(东汉)北征赋曹大家名班超(东汉)东征赋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赋己游览王仲宣名王粲(三国)登楼赋孙兴公名孙绰(东晋)游天台山赋并序鲍明远名鲍照(南朝宋)芜城赋宫殿王文考(南朝宋)鲁灵光殿赋并序何平叔名何宴(三国)景福殿赋江海木玄虚(西晋)海赋郭景纯名郭璞(东晋)江赋赋庚物色宋玉名子渊(战国)风赋潘安仁秋兴赋并序谢惠连(南朝宋)雪赋谢希逸(南朝宋)月赋鸟兽上贾谊(西汉)鵩鸟赋并序祢正平(三国)鹦鹉赋并序张茂先(西晋)鹪鹩赋并序鸟兽下颜延年(南朝宋)赭白马赋并序鲍明远舞鹤赋志上班孟坚幽通赋志中张平子思玄赋张平子归田赋志下潘安仁闲居赋哀伤司马长卿长门赋并序向子期名向秀(魏晋)思旧赋并序陆士衡(三国)叹逝赋并序潘安仁怀旧赋并序潘安仁寡妇赋并序江文通(东晋到南朝宋)恨赋江文通别赋赋壬论文陆士衡(三国)文赋并序音乐上王子渊名王褒(西汉)洞箫赋傅武仲(东汉)舞赋并序音乐下马季长(东汉)长笛赋并序嵇叔夜名嵇康(魏晋)琴赋并序潘安仁笙赋成公子安(西晋)啸赋赋癸情宋玉高唐赋并序宋玉神女赋并序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并序曹子建名曹植(三国)洛神赋并序诗甲补亡束广微名束皙(西晋)补亡诗六首述德谢灵运(东晋)述祖德诗二首劝励韦孟(西汉)讽谏诗张茂先励志诗献诗曹子建上责躬诗并表曹子建应诏诗潘安仁关中诗公宴曹子建公宴诗王仲宣公宴诗刘公干名刘祯(东汉)公宴诗应德琏名应瑒(东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陆士龙名陆云(西晋)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应吉甫(西晋)晋武帝华林园集诗谢宣远(南朝)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范蔚宗(西汉)乐游应诏诗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颜延年应诏宴曲水作诗丘希范(南北朝)侍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诗沈休文(南朝)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祖饯曹子建送应氏诗二首孙子荆(三国)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潘安仁金谷集作诗谢宣远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谢玄晖(南齐)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沈休文(南朝梁)别范安成诗诗乙咏史王仲宣(王粲)咏史诗曹子建三良诗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西晋)咏史卢子谅(晋)览古谢宣远(南朝宋)张子房诗颜延年秋胡诗颜延年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虞子阳(魏晋)咏霍将军北伐百一应休琏名应璩(三国) 百一诗游仙何敬宗(晋朝)游仙诗郭景纯(东晋)游仙诗七首招隐左太冲招隐诗二首陆士衡招隐诗反招隐王康琚(晋)反招隐诗游览魏文帝名曹丕(晋)芙蓉池作殷仲文(晋)南州桓公九井作谢叔源(东晋)游西池谢惠连(南朝)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谢灵运登池上楼谢灵运游南亭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谢灵运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颜延年应诏观北湖田收颜延年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鲍明远行药至城东桥谢玄晖(南朝齐)游东田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沈休文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沈休文宿东园沈休文游沈道士馆徐敬业(晋朝)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诗丙咏怀阮嗣宗名阮籍(三国)咏怀诗十七首谢惠连(南朝宋)秋怀欧阳坚石名欧阳健(西晋)临终诗哀伤嵇叔夜幽愤诗曹子建七哀诗王仲宣七哀诗二首张孟阳(西晋)七哀诗二首潘安仁悼亡诗三首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颜延年拜陵庙作谢玄晖同谢谘议铜雀台诗任彦升名任昉(南朝)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赠答一王仲宣赠蔡子笃诗王仲宣赠士孙文始王仲宣赠文叔良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刘公干赠徐干刘公干赠从弟三首赠答二曹子建赠徐干曹子建赠丁仪曹子建赠王粲曹子建又赠丁仪王粲曹子建赠白马王彪曹子建赠丁翼嵇叔夜赠秀才入军五首司马绍统名司马彪(西晋)赠山涛张茂先答何劭二首何敬祖(晋)赠张华陆士衡(三国)赠冯文罴迁斥丘令陆士衡答贾长渊并序陆士衡于承明作与士龙陆士衡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陆士衡赠顾交址公真陆士衡赠从兄车骑陆士衡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衡赠冯文罴陆士衡赠弟士龙潘安仁为贾谧作赠陆机潘正叔(晋)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潘正叔赠河阳潘正叔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丁赠答三傅长虞名傅咸(西晋)赠何劭王济郭泰机(西晋) 答傅咸陆士龙为顾彦先赠妇二首陆士龙(西晋)答兄机陆士龙答张士然刘越石(西晋)答卢谌诗并书刘越石重赠卢谌卢子谅赠刘琨并书卢子谅赠崔温卢子谅答魏子悌谢宣远(南朝)答灵运谢宣远于安城答灵运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赠答四颜延年赠王太常颜延年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颜延年直东宫答郑尚书颜延年和谢监灵运王僧达(南朝)答颜延年谢玄晖郡内高斋闲坐答吕法曹谢玄晖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谢玄晖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谢玄晖酬王晋安陆韩卿(南齐)奉答内兄希叔范彦龙(六朝)赠张徐州稷范彦龙古意赠王中书任彦升赠郭桐庐行旅上潘安仁河阳县作二首潘安仁在怀县作二首潘正叔迎大驾陆士衡赴洛二首陆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陆士衡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陶渊明(东晋)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谢灵运初发都谢灵运过始宁墅谢灵运富春渚谢灵运七里濑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谢灵运初去郡谢灵运初发石首城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诗戊行旅下颜延年北使洛颜延年还至梁城作颜延年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鲍明远还都道中作谢玄晖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桥谢玄晖敬亭山诗谢玄晖休沐重还道中谢玄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玄晖京路夜发江文通望荆山丘希范(南朝梁)旦发鱼浦潭沈休文早发定山沈休文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军戎王仲宣从军诗五首郊庙颜延年宋郊祀歌二首乐府上古乐府(汉)三首班婕妤(西汉)怨歌行魏武帝名曹操(东汉)乐府二首魏文帝名曹丕(魏)乐府二首曹子建乐府四首石季伦名石崇(晋)王明君词并序乐府下陆士衡乐府十七首谢灵运乐府鲍明远乐府八首谢玄晖鼓吹曲挽歌缪熙伯(东汉)挽歌诗陆士衡挽歌诗三首陶渊明挽歌诗杂歌荆轲(战国)歌并序刘越石扶风歌陆韩卿(六朝)中山王孺子妾歌诗己杂诗上古诗一十九首(南朝)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东汉)苏子卿诗四首(东汉)张平子四愁诗四首王仲宣杂诗刘公干杂诗魏文帝杂诗二首曹子建朔风诗曹子建杂诗六首曹子建情诗嵇叔夜杂诗傅休奕名傅玄(晋)杂诗张茂先杂诗张茂先情诗二首陆士衡园葵诗曹颜远(西晋)思友人诗曹颜远感旧诗何敬祖(西晋)杂诗王正长(西晋)杂诗枣道彦(西晋)杂诗左太冲杂诗张季鹰(西晋)杂诗张景阳(西晋)杂诗十首杂诗下卢子谅(晋朝) 时兴陶渊明杂诗二首陶渊明咏贫士诗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谢惠连捣衣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谢灵运斋中读书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脩竹茂林诗王景玄(南朝宋)杂诗鲍明远数诗鲍明远玩月城西门解中谢玄晖始出尚书省谢玄晖直中书省谢玄晖观朝雨谢玄晖郡内登望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谢玄晖和王著作八公山谢玄晖和王主簿怨情沈休文和谢宣城沈休文应王中丞思远咏月沈休文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沈休文学省愁卧沈休文咏湖中雁沈休文三月三日率尔成篇诗庚杂拟上陆士衡拟古诗十二首张孟阳(西晋)拟四愁诗陶渊明拟古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杂拟下袁阳源名袁淑(晋)效白马篇袁阳源效古刘休玄(南朝)拟古二首王僧达(南朝)和琅邪王依古鲍明远拟古三首鲍明远学刘公干体鲍明远代君子有所思范彦龙(六朝)效古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骚上屈平名屈原(战国)离骚经屈平九歌四首骚下屈平九歌二首屈平九章屈平卜居屈平渔父宋玉九辩五首宋玉招魂刘安(西汉)招隐士七上枚叔名枚乘(西汉)七发八首曹子建七启八首并序七下张景阳(西晋)七命八首诏汉武帝诏汉武帝贤良诏册潘元茂(魏晋)册魏公九锡文令任彦升(南朝)宣德皇后令教傅季友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傅季友(西晋)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文王元长(南朝齐)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五首王元长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任彦升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表上孔文举(孔融)荐祢衡表诸葛孔明出师表曹子建求自试表曹子建求通亲亲表羊叔子名羊祜(魏晋)让开府表李令伯名李密(晋)陈情事表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刘越石劝进表表下张士然(三国)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庾元规(东晋)让中书令表桓元子荐谯元彦表殷仲文解尚书表傅季友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傅季友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任彦升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任彦升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任彦升为萧扬州荐士表任彦升为褚谘议蓁让代兄袭封表任彦升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上书李斯上书秦始皇邹阳(西汉)上书吴王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司马长卿上书谏猎枚叔上书谏吴王枚叔上书重谏吴王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启任彦升奉答敕示七夕诗启任彦升为卞彬谢脩卞忠贞墓启任彦升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弹事任彦升奏弹曹景宗任彦升奏弹刘整沈休文奏弹王源笺杨德祖(东汉末)答临淄侯笺繁休伯(三国)与魏文帝笺陈孔璋三国答东阿王笺吴季重三国答魏太子笺吴季重在元城与魏太子笺阮嗣宗(三国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谢玄晖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任彦升到大司马记室笺任彦升百辟劝进今上笺奏记阮嗣宗诣蒋公书上李少卿(东汉)答苏武书司马子长报任少卿书杨子幼(西汉)报孙会宗书孔文举论盛孝章书朱叔元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陈孔璋(三国)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书中阮元瑜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魏文帝与吴质书魏文帝与钟大理书曹子建与杨德祖书曹子建与吴季重书吴季重答东阿王书应休琏与满公琰书应休琏与侍郎曹长思书应休琏与广川长岑文瑜书应休琏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书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孙子荆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赵景真与嵇茂齐书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刘孝标重答刘秣陵沼书刘子骏移书让太常博士并序孔德璋北山移文檄司马长卿喻巴蜀檄陈孔璋为袁绍檄豫州陈孔璋檄吴将校部曲文钟士季檄蜀文司马长卿难蜀父老对问宋玉对楚王问设论东方朔答客难杨子云解嘲并序班孟坚答宾戏并序辞汉武帝秋风辞并序陶渊明归去来并序序上卜子夏毛诗序孔安国尚书序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皇甫士安三都赋序序下陆士衡豪士赋序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任彦升王文宪集序颂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杨子云赵充国颂史孝山(西汉) 出师颂刘伯伦酒德颂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赞夏侯孝若东方朔画赞并序袁彦伯三国名臣序赞符命司马长卿(西晋)封禅文杨子云剧秦美新班孟坚典引一首史论上班孟坚公孙弘传赞干令升(津)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干令升晋纪总论范蔚宗后汉书皇后纪论史论下范蔚宗后汉书二十八将传论范蔚宗宦者传论范蔚宗逸民传论沈休文宋书谢灵运传论沈休文恩幸传论史述赞班孟坚史述赞三首范蔚宗(东汉)后汉书光武纪赞论一贾谊过秦论东方朔(西汉) 非有先生论王子渊(西汉)四子讲德论并序论二班叔皮王命论魏文帝典论论文曹元首(三国) 六代论韦弘嗣名韦昭(三国) 博弈论论三嵇叔夜养生论李萧远(三国)运命论陆士衡辩亡论上下二首论四陆士衡五等论刘孝标辩命论11论五刘孝标(六朝)广绝交论连珠陆士衡演连珠五十首箴张茂先女史箴铭班孟坚封燕然山铭并序崔子玉名崔媛(东汉)座右铭张孟阳(西晋) 剑阁铭陆佐公石阙铭陆佐公新刻漏铭并序诔上曹子建王仲宣诔并序潘安仁杨荆州诔并序潘安仁杨仲武诔并序诔下潘安仁夏侯常侍诔并序潘安仁马汧督诔并序颜延年阳给事诔并序颜延年陶征士诔并序谢希逸宋孝武宣贵妃诔并序哀上潘安仁哀永逝文哀下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谢玄晖齐敬皇后哀策文碑文上蔡伯喈郭有道碑文并序蔡伯喈(东汉)陈太丘碑文并序王仲宝(六朝)褚渊碑文并序碑文下王简栖(南北朝)头陀寺碑文沈休文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墓志任彦升刘先生夫人墓志行状任彦升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吊文贾谊吊屈原文并序陆士衡吊魏武帝文并序祭文谢惠连(南朝宋)祭古冢文并序颜延年祭屈原文王僧达(南朝宋)祭颜光禄文12。
昭明文选经典诗词
昭明文选经典诗词有:
1.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唐·卢象《范式碑》
2.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魏晋·徐斡《室思》
3. 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南北朝·鲍照《拟
行路难·其一》
4.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南北朝·鲍照《赠
故人马子乔》
5. 寒阴笼白日,太谷晦苍苍。
——南北朝·鲍照《赠
故人马子乔》
6. 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南北朝·鲍照《拟
行路难·其一》
7. 休上人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南北朝·鲍
照《赠故人马子乔》
8. 且夫任土作贡,虞书所着;辩物居方,周易所慎。
聊
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
——南北朝·鲍照
《拟行路难·其四》
这些诗词都是出自昭明文选,每一首诗词都表达了作者独
特的情感和思想,可以用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昭明文选
七哀诗(五言)曹子建赠答,子建在仲宣之後,而此在前,误也。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夫皎月流辉,轮无辍照,以其馀光未没,似若徘徊,前觉以为文外傍情,斯言当矣。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
古诗曰:慷慨有馀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汉书,民歌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尔雅曰:谐,和也。
原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古诗曰: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史记,骊姬曰: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
乐府二首※魏文帝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楚辞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毛诗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礼记曰:仲秋之月,鸿雁来,玄鸟归。
郑玄曰:玄鸟,燕也。
楚辞曰:燕翩翩其辞归。
又曰:雁雍雍而南游。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佗方?郑玄礼记注曰:慊,恨不满之貌也,口簟切。
贱妾豭豭守空房,豭,单也。
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霑衣裳。
古诗曰:泪下霑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宋玉风赋曰:臣援琴而鼓之。
宋玉笛赋曰:吟清商,追流徵。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古诗曰: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毛诗曰:夜如何其,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
织女,天女孙也。
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昭明文选_文言文翻译
一、《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渡过江去采摘荷花,荷花池中多的是芬芳的草。
采摘了这些花要送给谁?心中所想的是远方的人。
回头望故乡,漫长的路途浩无边际。
虽然心意相同却要分别居住,忧伤之情伴随终身。
二、《诗经·周南·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沙洲上。
温柔美丽的女子,君子们喜欢追求。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右摇曳着。
温柔美丽的女子,日日夜夜思念她。
思念却不能得到,日日夜夜都感到痛苦。
忧愁啊忧愁,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三、《庄子·逍遥游》原文:逍遥游于广莫之野,莫知其所终。
莫知其所始,莫知其所穷。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文:在广阔的莫野上逍遥游,没有人知道它的尽头。
没有人知道它的起点,没有人知道它的穷尽。
水的积累不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凹槽里倒杯水,芥子就能成为一艘船。
放置杯子在上面就会粘住,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原因。
四、《文选·赋》之《登楼赋》原文:登斯楼也,则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译文:登上这座楼,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流水,映衬着左右。
拿起酒壶和酒杯自斟自酌,看着庭院里的树木,心情愉悦。
依靠着南窗寄托自己的傲气,知道容膝之地容易感到安逸。
天空高远,觉得宇宙无穷无尽;兴致已尽,悲伤袭来,认识到盈亏有定数。
以上仅为《昭明文选》中部分篇章的文言文翻译,实际上《昭明文选》内容丰富,涉及众多文学体裁,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颐性全真。而反露才以耽宠,诡情以怀禄。素餐所刺,何以加焉。抱朴方之
仲尼,斯为过矣。〕
诸吏〔《汉书》曰:左右曹诸吏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
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上封事皇帝陛下:臣雄经术浅薄,行能无异,数蒙渥
〔应劭曰:挈,绝也。李奇曰:缺,阙也。韦昭曰:三神,上帝、太山、梁父也。〕
群臣恧焉。或曰:且天为质闇,示珍符,固不可辞。〔孟康曰:天道质昧,以符
瑞见意,不可辞让。〕若然辞之,是泰山靡记,而梁甫罔几也。〔《汉书·音义》
曰:泰山之上,无所表记。梁父坛场,无所庶几。〕亦各并时而荣,咸济厥世而
屈,说者尚何称於后,而云七十二君哉?〔应劭曰:屈,绝也。言古帝王,若但
美也。《尚书》旋机钤曰:武得兵钤,谋东观。白鱼入舟,俯取鱼以燎也。〕微
夫此之为符也,以登介丘,不亦恧乎!〔服虔曰:介,大丘也。言周以白鱼为瑞,
登泰山封禅,不以惭乎!《小雅》曰:心惭曰恧。〕进让之道,何其爽欤?〔张
揖曰:进,周也。让,汉也。爽,差也。言周未可封禅为进,汉可封禅而不为为
让。〕
於是大司马进曰:陛下仁育群生,义征不譓;〔文颖曰:大司马,上公也,
故先进议。譓,顺也。〕诸夏乐贡,百蛮执贽,德侔往初,功无与二。休烈浃
洽,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文颖曰:不独一物造见也。创,初创也。〕
意泰山、梁甫,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汉书·音义》曰:意者言太山梁
甫设坛场,望帝封禅纪号,以表荣名也。望幸,望帝之临幸也。盖者,发语之辞
也。〕陛下谦让而弗发。〔文颖曰:弗发往意。〕挈三神之欢,缺王道之仪。
亦臣之极思也。〔万分处一,已见江文通《诣建平王上书》。〕臣雄稽首再拜以
闻,曰:
权舆天地未袪,睢睢盱盱,〔言混沌之始,天地未开,万物睢盱而不定也。
《尔雅》曰:权舆,始也。睢盱,已见《景福殿赋》。〕或玄而萌,或黄而牙。
〔言天地方开,故玄黄异色,而生萌牙也。《易》曰: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
玄黄剖判,上下相呕。〔言天地既开,玄黄分判,故天地上下,相与呕养万物也。
始也。〕未有殊尤绝迹,可考於今者也。然犹蹑梁父,登泰山,建显号,施尊名。
〔显号尊名,谓封禅也。〕大汉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羡;〔张揖曰:逢,
遇也。喻其德盛,若遇原泉之涌出也。服虔曰:潏,泉貌。徐广曰:沕,没也。
《音义》或曰:曼羡,广散也。〕旁魄四塞,云布雾散;〔张揖曰:旁魄,布衍
也。魄音薄。〕上畅九垓,下溯八埏。〔孟康曰:畅,达也。垓,重也。溯,流
恩,拔抉伦比,与群贤并,丑无以称职。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
明尚古,〔登庸钦明,已见上文。〕作民父母,为天下主。〔《尚书》曰:天子
作民父母。又曰:为天下君。〕执粹清之道,镜照四海,听聆风俗,博览广包,
参天贰地,兼并神明,〔《难蜀父老》曰:勤思乎参天贰地。神明,已见颜延年
《曲水诗序》。〕配五帝,冠三王,开辟以来,未之闻也。〔开辟,已见《西征
乘龙於沼。〕鬼神接灵圉,宾於闲馆。〔文颖曰:是时上求神仙之人,得上郡之
巫。长陵女子,能与鬼神交接,疗病辄愈。置於上林苑中,号曰神君;有似於古
灵圉,礼待之於闲馆舍中。〕奇物谲诡,俶傥穷变。〔《汉书》·音义》或曰:
俶傥,卓异也。奇伟之物,谲诡非常,卓然绝异,穷极事变。〕钦哉!符瑞臻兹,
犹以为德薄,不敢道封禅。盖周跃鱼陨航,休之以燎。〔应劭曰:航,舟也。休,
灵畤也。《毛诗》曰:麀鹿濯濯。〕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帝,天帝也。白麟驰我君车之前。因取燎祭於天。天用歆享之,答以祉福也。〕
三代之前,盖未尝有。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文颖曰:起至德而见也。《楚辞》曰:驾八龙之宛
宛。〕采色炫燿,焕炳煇煌,正阳显见,觉悟黎蒸。〔文颖曰:阳,明也。〕於
也。埏,若瓮埏,地之八际也。言其德上达於九重之天,流於地之八际。〕怀生
之类,沾濡浸润,〔怀生气之类,皆被恩泽。〕协气横流,武节飙逝,〔协气,
和气也。横流,多也。飙逝,远也。〕迩陿游原,遐阔泳沫,〔孟康曰:迩,近
也。原,本也。遐,远也。阔,广也。泳,浮也。恩德比之於水,近者游其原,
远者浮其沫。〕首恶郁没,晻昧昭晰,〔孟康曰:始为恶者,皆湮灭晻昧。喻夷
·音义》曰:寓,寄也。峦,山也。言依事类讬寄,以喻封禅。〕
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圣王之德,兢兢翼翼。〔《尚
书》曰:兢兢业业。《毛诗》曰:小心翼翼。《尔雅》曰:翼翼,敬也。〕故曰
於兴必虑襄,安必思危。〔太公阴谋,机之书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汤
武至尊严,不失肃祗;舜在假典,顾省缺遗,此之谓也。〔徐广曰:假,大也。
厨,以供祭祀。〕犠双觡共柢之兽。〔服虔曰:犠,牲也。觡,角也。柢,本也。
武帝获白麟,角共一本,用以为牲。〕获周馀珍,放龟于岐,〔文颖曰:周放畜
馀龟於沼池之中,至汉得之於岐山之旁,龟能吐故纳新,千岁不死。〕招翠黄乘
龙於沼。〔《汉书·音义》曰:翠黄,乘黄也,龙翼马身,黄帝乘之而仙。言见
乘黄而招呼之也。《礼乐志》曰:訾黄其何不来下。余吾渥洼水中出神马,故言
赋》。〕臣诚乐昭著新德,光之罔极,往时司马相如作《封禅》一篇,以彰汉氏
之休。臣常有颠眴病,〔贾逵《国语注》曰:眩,惑也。眴与眩古字通。〕
恐一旦先犬马,填沟壑,〔先犬马,已见曹子建《责躬诗》。〕所怀不章,长恨
黄泉,〔《左氏传》,郑伯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服虔曰:天玄地黄,泉在
地中,故言黄泉。〕敢竭肝胆,写腹心,作《剧秦美新》一篇,虽未究万分之一,
旼穆穆,君子之态。〔《汉书·音义》曰:旼旼,和也。穆穆,敬也。言
容态和且敬,有似君子也。张揖曰:旼,音旻。〕盖闻其声,今亲其来。〔亲
见其来。〕厥涂靡从,天瑞之徵。〔文颖曰:其道何从乎?此乃天瑞之应。〕兹
亦於舜,虞氏以兴。〔文颖曰:百兽率舞,则驺虞在其中。〕
濯濯之麟,游彼灵畤。〔《汉书·音义》曰:武帝祠五畤,获白麟,故言游
音沈。〕宪度著明,易则也;垂统理顺,易继也。〔张揖曰:垂,悬也。统,绪
也。理,通也。文王重易六爻,穷理尽性,悬於后世。其道和顺,易续而明,孔
子得错其象,而彖其辞。〕是以业隆於襁褓,而崇冠於二后。〔孟康曰:襁褓,
谓成王也。二后,谓文武也。周公辅成王以致太平,功德冠於文、武者,遵法易
故。〕揆厥所元,终都攸卒。〔张揖曰:都,於也。卒,终也。《尔雅》曰:元,
於是天子俙然改容曰:俞乎,朕其试哉!〔张揖曰:俙,感动之意也,
许皆切。俙或为沛。〕乃迁思回虑,总公卿之议,询封禅之事,诗大泽之博,
广符瑞之富。〔《汉书·音义》曰:诗,歌咏功德,下四章之颂也。大泽之博,
谓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广,博也。符瑞之富,谓班班之兽以下三章。言符应广
大之富饶也。〕遂作颂曰:
狄皆化之也。《穀梁传》曰:诸侯不首恶。〕昆虫闿泽,回首面内。〔文颖曰:
闿泽,皆乐也。韦昭曰:面,向也。闿,音恺。泽音驿。〕然后囿驺虞之珍群,
〔言驺虞之群,在於苑囿之中。毛苌《诗传》曰:驺虞义兽,有至信之德则应也。〕
徼麋鹿之怪兽,〔《汉书·音义》曰:徼,遮也。遮麋鹿,得其奇怪者,谓获白
麟也。〕导一茎六穗於庖,〔郑玄曰:导,择也。一茎六穗,谓嘉禾之米,於庖
《周书》王子晋曰:万物熙熙,非舜而谁。〕名山显位,望君之来。〔韦昭曰:
名山,泰山也。显位,封禅之事也。〕君乎君乎,侯不迈哉!〔李奇曰:侯,何
也。言君何不行封禅。〕
般般之兽,乐我君圃。〔谓驺虞也。《春秋·考异邮》曰:虎班文者,阴阳
杂也。〕白质黑章,其仪可嘉,〔毛苌《诗传》曰:驺虞,白虎黑文。〕旼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汉书·音义》曰:油油,云行貌。孟子曰:天油
然作云。〕甘露时雨,厥壤可游。〔游,遨也,言祥瑞屡臻,故可游遨也。〕滋
液渗漉何生不育!〔《说文》曰:渗,下漉也。又曰:漉,水下貌。〕嘉穀六穗,
我穑曷蓄?〔李奇曰:我之稼穑,何等不蓄积。〕
非惟雨之,又润泽之。非惟遍之我,汜布护之。万物熙熙,怀而慕思。〔
载亡声,〔郑氏曰:无声,无有恶声也。〕岂不善始善终哉!〔《汉书·音义》
曰:美周家终始相副若一也。《庄子》曰:善始善终,人犹效之。〕然无异端,
慎所由於前,谨遗教於后耳。〔言周之先王,创制垂业,既慎其规模,又谨其遗
教也。〕故轨迹夷易,易遵也;〔夷易,皆平也。言周之轨迹平易,易可遵奉也。〕
湛恩庞鸿,易丰也;〔湛,深也。庞鸿,皆大其比类。或以汉土德,则宜有黄龙之应
於成纪是也,故言受命者所乘。〕
厥之有章,不必谆谆。〔《汉书·音义》曰:天之所命,表以符瑞。章明其
德,不必谆谆然有语言也。《孟子》万章曰:舜之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曰:
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依类讬寓,喻以封峦。〔《汉书
汤、武虽居至尊严之位,而犹不失肃祗之道。舜所以在於大典,谓能顾省其遗失。
言汉亦当不失恭敬而自省也。祭天,是不忘敬也。不封禅,是遗失也。《毛诗》
曰:汤降不迟,上帝是祗。〕
【剧秦美新】
〔李充《翰林论》曰:扬子论秦之剧,称新之美,此乃计其胜负,比其优劣
之义。《汉书》王莽下书曰:定有天下之号曰新。〕
继,封禅於泰山者,七十有二人也。《管子》曰:封太山禅梁父者,七十有二家。〕
罔若淑而不昌,畴逆失而能存。〔应劭曰:罔,无也。若,顺也。淑,善也。畴,
谁也。服虔曰:无有始善而后不昌者,又无逆失而能存之者。罔与冈同。〕
轩辕之前,遐哉邈乎,其详不可得闻已。五三《六经》载籍之传,维风可观
也。〔《汉书·音义》曰:五,五帝也。三,三王也。经籍所载,善恶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