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与文学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作品阅读:

二、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80年代散文

(一)创作概况

(二)徐迟报告文学的特征

1.题材的科技化。

2.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采用特写式手法。

3.力求意境与构思的新颖,善用象征手法。

4.语言上千锤百炼,刻意求工,富有诗的激情、色彩与节奏。

(三)代表作《哥德巴赫猜想》

写于1977年9月,发表于1978年1月(《人民文学》1978年第1期),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1、抓住陈景润“怪”的外在表现,深入到他所处的特定时代、社会环境和个人生活的

全部历史中去,探索这种性格形成的奥秘,揭示出他性格的本质:把全部心智和理想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2、写作手法上,选取了生动、典型的细节,将科学与艺术相统一,诗情与哲理相结合;

排比、对比、对偶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诗意。

《百合花》:

《百合花》(1958)是茹志鹃的代表作,作者用抒情的笔法,抒发了同志间的真挚友谊和异性间朦胧的爱恋,给残酷的战争和艰难的岁月留下了一缕美丽的温馨。作品写了一个乡间战地救护所发生的女文工团团员和新媳妇怀念通讯员小战士的内心活动,写出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取得了审美心理的奇妙感应。作品创造了一种中性和软性的艺术色调,通过讨论被理论界和群众所接受,从而使五六十年代之交一种被称为“阴柔美”的艺术风格得以合法存在。

《百合花》中“我”既是叙述者,又是充满感情具有性格的人物,“我”与通讯员由生气、好奇、捉弄而至于亲热、关爱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这篇小说由于较早受到茅盾的“清新、俊逸”肯定”,才没得到更多的责难。

《红豆》:

宗璞的《红豆》(对少女初恋心态的探讨,以及个人情感与事业的关系探讨,揭示的革命和祖国高于一切的主题)

宗璞的《红豆》中的江攻和齐虹是四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因对音乐和文学的共同爱好而相知相爱,他们都是清高的,但两人也有不同之处,江玫善良而齐虹则自私。他们俩深深相爱,齐虹的爱狂热、缠绵而又专断,这让江玫心动不已。江玫在肖素的影响下渐渐地倾向了革命,但齐虹却始终对风云变幻的中国政治形势漠不关心。解放前夕,齐虹恳求江玫和他一起去美国,江玫咬牙拒绝了他。

小说并没有简单化地将江玫和齐虹的矛盾简约为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的矛盾,而是在对两人性格的刻划中写出了两人爱情破裂的原因。其实这对恋人最终分手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由于江攻不愿丢失内心深处的“自我”,可齐虹过于强烈的占有欲妨碍了江玫保持其独立的人格。

文本中的故事虽在革命斗争的背景下展开但突破了政治身份决定爱情走向的框套,而就爱情本身作了形而上的思考。

《红豆》反映了人性与政治之间的冲突和抉择。选择爱情,就得放弃革命;选择革命,就得背弃爱情。女主人公事后不是无怨无悔,而是充满了追悔。小说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的洗礼。将女主人公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红豆》是十七年描写爱情最著名的小说。

《陈奂生上城》:

从《陈奂生上城》开始,高晓声的笔触转而伸向农民灵魂的深处,探索新时期农民阶级的精神状态,寻绎其悲剧命运的内部原因。通过陈奂生形象的刻画,作品深刻地揭示了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同农民精神灵魂现状之间的巨大矛盾。陈奂生上城的“奇遇”充分说明了当代农民还未从阿Q的翅膀下飞出,新时期严重的问题仍然是教育农民,如果农民在精神上不获得真正的解放,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现代化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爸爸爸》:

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大刘庄》等。韩少功本来是要从民族文化中寻找美质的,他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曾经呼吁“绚丽灿烂的楚文化哪里去了?”然而其在《爸爸爸》中所寻出的却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深植的一个丑陋不堪的“老根”:丙崽。丙崽是一个白痴,却被全村人奉若神明,他的胡言乱语导致了全村人在一场大战中伤亡惨重。作者在这里批判了我们这个民族常常将自身的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常常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动之中。

简答题:

15、沙叶新的戏剧创作情况:

随着时代文学潮流进入“伤痕”后的“反思”阶段,戏剧家们对现实社会中的封建特权、官僚主义和文革余毒等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批判,其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沙叶新等编剧的《假如我是真的》(1979年)。

沙叶新的喜剧在写实中糅合了现代主义、荒诞手法、结构新颖灵活多变,语言机智幽默,轻松的内涵,具有良好的舞台效果。

《寻找男子汉》(1986年)以女雕塑家大龄女青年舒欢,为了找男朋友,开始了寻找真正的男子汉的历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透视了一种时代社会心理,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文化心理进行了剖析和批判。

荒诞喜剧《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1987年)(他们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现代流行文化的代表)是沙叶新最有探索性的创作。沙叶新的幽默风格被发挥到了极致。

8、现实主义冲击波:

新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

新现实主义小说对于90年代中国文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浓郁的时代感和强烈的当下生活气息的敏锐捕捉与成功表现。

其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与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尤其对于世纪末中国社会基层官员的刻画富有深度和新意。

其三,艺术上对无技巧境界的追求。

13、蒋子龙小说的艺术特色:

1、蒋子龙工业改革题材小说最突出的特色是其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深广的现实视

野和强烈的现实关注,使蒋子龙的创作充满理想和激情,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2、典型改革人物的着力塑造是蒋子龙工业改革小说第二个突出的特点。蒋子龙塑造了

“开拓者家庭”的人物形象系列。

3、从美学风格上来讲,蒋子龙所体现的主要是阳刚之美。他的艺术风格粗犷刚健,充满激情。

在谋篇布局上,他善于高屋建瓴,俯揽全局,使作品具有宏大气势和深远视野;在叙述方法上,他一般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营设波澜壮阔的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置身于漩涡中,重点从人物行为和语言表现人物;在语言上,他崇尚气势的雄浑和雄辩力,与工厂生活语言也较为切近。这使他的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强烈生活气息,但也存在着较为粗疏匆促的缺失,并且议论过多,人物类型化也是他许多作品的弊病。

12、陆文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首先在于针砭时弊的准确与深刻。他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

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幽默感。陆文夫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他善于从普通人带喜剧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的悲剧因素,轻松中见锋芒,笑声中有反省。显示出一种机智幽默的风格。

再次,陆文夫的小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他不仅着力于苏州的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他的小说创作,准确传达了变化中的苏州的文化情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小说。

11、汪曾祺小说的创作特色:

汪曾祺的文化小说往往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符合传统的真善美,并在与假恶丑的对立中获得美的升华。

同时,老庄的那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哲学意念又成为他笔下人物无力反抗黑暗现实,在痛苦中寻求精神解脱的思想手段。这成为汪曾祺文化小说创作的基本审美态度和道德尺度。作者既重视小说创作的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同时又欣赏和玩味顺乎自然、超脱功利的人生境界。

汪曾祺的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读者长期在一种传统单调的情节性的小说模式中进行惯性的阅读,而乍的将这种淡化情节的小说展现在人们面前,铺开一幅幅清新淡泊、意蕴高远、韵味无穷的水乡风俗画,况且是运用平和恬静的散文、随笔的笔调,向读者娓娓地叙说着一个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人们一下子就被这种优雅的审美情趣与叙述风格所吸引。

汪曾祺的小说同时兼具着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寓人生哲理于凡人小事的叙述之中,寓真善美于平庸琐碎的事件描写之中,化神奇为平淡。

从总体风格的角度考察,汪曾祺的小说强烈地传达出了一种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他对故乡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烂熟于心,这些描写涌入笔底时,作家在游刃有余的叙述中,显得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大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