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出风口结构设计规范
仪表板设计规范
汽车仪表板设计方法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结构最为复杂 , 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成零件。
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客户对整车内饰的评价,它包括了许多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音响娱乐系统、各种电器开关、空调控制器等等零件,同时在仪表板设计上还涉及到许多安全法规的要求,如驾驶员可视区域的要求、头部撞击的要求、膝部撞击的要求等。
所以仪表板的设计有着较高的设计难度。
1、仪表板零件简介仪表板总成是汽车座舱系统(COCKPIT)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要看座舱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对它如何划分,一般而言,仪表板总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仪表板本体,它是座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
从触感上可分为硬塑仪表板和软化仪表板。
硬塑仪表板一般用于低价的家庭用车,如CORSA 仪表板和秦川仪表板。
为了提高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大型注塑件上易产生注塑缺陷)和触感,常常在仪表板的表面喷涂软触漆。
另一类是软化的仪表板,可以通过发泡材料在表皮和骨架之间发泡,或是将带有泡沫背基的表皮复合到仪表板骨架上来达到软化的效果。
第一种方式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仪表板,外观和触感较好,但模具、设备的投入较大;第二种方式只适应于较平坦的仪表板,泡沫的背基一般为3-4 毫米,但工艺简单,投入较少。
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
这些都是一些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车灯开关、收音机、保险盒、继电器盒等3.通风系统,主要由空调机、空调控制器、各种风道和出风口组成,提供汽车除霜除雾功能及车内环境温度控制。
4.副驾驶侧安全气囊,它是现代汽车必备的安全设备,通常气囊系统由气体发生器、气袋、安装金属框架、气囊导向框架和气囊盖板组成。
现流行没有气囊盖板的气囊,它是用激光切割仪表板的背面,POLO 和AUDI A6 的仪表板就是无缝气囊。
5.手套箱和各种储物盒6.各种各样的装饰面板7.金属加强粱,加强粱承受了座舱系统各个零件的载荷,包括气囊发射的动载荷及转向管柱、方向盘、收音机、组合仪表、手套箱等的静载荷。
汽车空调出风口布置校核规范
汽车空调出风口布置校核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布置校核耍求“本标准适用下本公司系列车型仪表板上空调用风口的设计开发: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标准,空调出风口开口中心点hatch center of air condition exceed place with a draught 空调出风口开口横向和纵向中心线的变点,见图1所示.2.2H 点H point三维H点装置的里干和大题的钱接中心,它位丁-此模型的两侧H点标记钮间的装置的中心线匕见图1、图2所示。
2.3E 点point E左、右眼点间的中心点,和/或在乘业中心缀上的左、右眼椭M中心点,见图2所示.pnilK in一羯驶时聘例右半部分,位干直线1加2交点的左辿75的始;point B2一驾触员胸部左半部分,位干红线1和2交点的右边75皿处;p o i n t C一督验员除在部分,1」点垂立上方的125皿处.图2位置2 4眼椭圆眼睛和椭国I的仆成词,描述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于斗辆内部定义的参考点的眼睛位置的统计分布。
2.5气流平面air plane通过除密中心的底甯的法战与气流方向所构建的平向.Q26出风角度impingement angle气流平面与面璃的交线与气与方向的夹角.:G3空调吹面出风口布亘校核要求63.1面积要求空调出风口开口中心点与通过H 点的人体中心线上取5仙g 潞眼椭留下方150 W 交点的连续为投影方 向,所得到的投影面积减去叶片、拨钮的投影面积为空调出风口的吹风面枳,吹风面积总和亶求大于144 cm%见图3所示:图3面积3.2 空调出风口位直布百要求空调风口开口的电心点与前置H 点的2向即阕不小于330叫 过空岗风口开口上边线与SAE 出用眼椭 回的上切堆的长度不超过653幽,见图4所示。
图4空调出风口位置布置要求3.3 上下吹风角度要求中央空调出风口上下吹风位置需要从空调出风口开口中心点吹到期止9酹驾型员的E 点和机(或匕2) 点,见图5所示;艇空调由风口上下吹风位置需耍从空调出风口开口中心点收到SAE95%驾驶协的E 点和C 点,见图6所示。
出风口设计探讨
4 汽 车 出风 口的布 置
汽 车 出风 口的整体 布 置 :汽 车 出风 口分 为前 挡 风玻 璃除 霜风 道 、侧 风 窗除霜 出风 口 、吹 面风 道、 吹脚 风道 、 后排 吹脚 风道 、 后排 吹 面风道 等 等 , 根据 车 型的配 置高低各 有不 同 。
各 风道 的布 置 也 根 据 车型 的 配置 各 不 相 同 如图 1 是 不 同风道 配置 的图示 。
种途径。 吹面出风 口可以满足车内驾驶员及乘 员冷、 热的舒适感要求, 因此仪表 板除霜出风 口、 吹面出风 口的设计对于驾驶 员及乘员的舒适性 以及安全性起 着很
一
重要 的作 用 。
关键词 : 出风 口 除霜 出风 口 吹 面 出风 口 布置
设计
1 前 言
出风 口是 汽车 仪表 板上 的 主要功 能性 零 件之
轻 型 汽车技 术
2 0 1 3 ( 1 0) 总2 9 0
技 术纵横
1 9
出 风 口 设 计 探 讨
王永青 过 慧艳 叶 建
( 上 泵用 车技 术 中心 ( 南 京 ))
摘
要
汽 车仪 表 板 除霜 出风 口不仅是 驾驶 员视 野 的 需要 , 也 是 汽车 内外 空 气流通 的
2 汽 车 出风 口的构 成 及 功 能
汽车 出 风 口是 调节 空调 系统 吹往 车 内风 流方 向的零件 。它通 常包 括前 导风 叶片 、 后导 风 叶片 、 出风 口座 、 风 门叶片 、 旋钮 开关 总成 。
通 常情 况下 导风 叶片 主要 是对 风流 起导 向调
过滤后 , 使热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前挡风玻璃 、 侧 风窗玻璃的雾气去除 , 满足驾驶员视野需求。
仪表板通风口的虚拟设计
仪表板通风口的虚拟设计图1 叶片式的通风口随着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快速推出新车型成为汽车制造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筹码。
天津一汽通过协同产品开发管理系统(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ment,简称PDM),在设计阶段的产品结构形式定义选型、产品数据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流程化的方法加以管理,用CATIA V5软件的PART DESIGN模块进行三维建模以及DMU(数字样机)模块进行运动模拟。
DMU模块的应用仿真样件在装配以及使用的过程,使设计中的错误被提前发现,从而大大减少了实物样机的制作和验证。
工艺分析主要是风口总成中各个零件壁厚的选择和脱模斜度的定义,其中也运用了CATIA软件中的ANALYSIS模块分析出模可行性。
虚拟设计的介入,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更加高效、高质量的输出保证,更加规范了产品设计的数据库,完善了产品设计的流程。
图2 转动体式通风口仪表板的器件主要划分为:驾驶操控区、乘用功能区和保安区。
通风口作为仪表板上的重要部件,不但有装饰作用,更重要的功能是,根据乘客对于温度的不同要求,调节空调控制机构。
通风口的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定义、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工艺分析。
前期定义阶段主要包括,通风口样式的选择、通风面积的定义、通风形状的定义和出风角度的校核。
材料的选择,通风口虽然尺寸不大但零件数目多,不仅要耐高、低温,还要有韧性,同时,由于是运动件其耐磨性也有要求。
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用户对整车的评价。
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出模方向的定义、与仪表板本体以及通风管道的搭接,还有通风口本体的结构设计。
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图3 球形通风口设计前期的分析工作对于经济型及A级车来讲,一般有4个通风口,基本布置在仪表板上。
高档以及大型商务车,不但前排有通风口,后排也有。
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经济型轿车的通风口进行分析设计。
在新车型策划设计阶段,车的外形以及内饰风格都已经确定,为了追求造型的整体感,通风口的形状也基本确定。
仪表板设计规范 风管
Q/SHHM仪表板设计规范风管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发布Q/SHHM XXX-XXX-200X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内饰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内饰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规范。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内饰设计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指导操作的作用。
本规范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内饰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由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设计部提出;本标准由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归口;本标准审批人:本标准审核人:本标准校对人:本标准起草单位:附件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金初Q/SHHM XXX-XXX-200X仪表板设计规范风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仪表板风管设计过程。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仪表板风管设计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无专业术语4 符号和缩略语无专用符号和缩略语5 风管系统设计考虑事项5.1 风管设计考虑事项5.1.1 风管的截面形状应具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5.1.2 风口的基本面积应维持与风管初始位置的面积图 15.1.3 为保证所需的空气流量,风管的截面越小,越需加大鼓风电机的功率,此举就增加气流的阻力,也增加风管噪音发生的可能性。
5.1.4 风管的截面避免以下形态(特别是弯曲区间)。
图 25.1.5 风管轮廓应避免尖锐边缘形态。
图 35.1.6 气流阻力连续存在的区间的轮廓的维持应如下。
图 4风管常规的设计应使长度,尖锐度,弯曲度度,横截面积的变化最小化。
图 55.2 前除霜风管和侧除霜风管5.2.1 前挡风玻璃的霜和雾形成是一种物理现象。
与玻璃接触的水蒸气气压达到32℉或者在比它低的温度下超过饱和水蒸气压时,大气中的水蒸气与玻璃面接触凝聚而形成霜。
汽车仪表板的设计规范.doc_20080416133423767[1]
ID 号:4584297 受控文件 开始:沈可林 提起人:沈可林 会签:张磊 批准:丁勇 发布指定:沈可林 归档日期:2008-04-10 08:00:40 编码:3、设计原则: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下,是全新开发还是部分借用已有车型相关的零部件;4、法规: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5、车型配置表:考虑不同的配置需不同的零部件,其在仪表板上的布置;6、主要尺寸:对总体的设计和布置有一个大概的轮廓;7、系统特征:从发动机、底盘、车身、附件、电器等方面对其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定义;8、国内外同类车型的比较:了解国内外同等竞争车型的相关数据,找出其不足,为更好的开发积累资料。
二、仪表板设计开发的一般流程1、一般得有油泥造型,如下图所示,在油泥上可方便的布置出主要的借用件(四个出风口总成、组合仪表等),预留将要开发的零部件的空间位置。
可方便的进行人机工程检验。
2、根据油泥造型逆向做出油泥光顺的外曲面,根据油泥造型进行仪表板上各零件的总布置,首先进行人体工程分析,如下图所示为CK-1车95%的人体模型分析示意图,同时还得进行5%的人体模型分析。
根据总布置分析来调整仪表板上不符合要求的地方,使其尽量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3、根据油泥造型和总布置确定仪表板的分块,目前国内家轿市场上仪表板主要有两大类:a.整体式,仪表板为一个整体;b.上下两块式,仪表板分为上块和下块。
如下图所示,上图为整体式,下图为上下两块式。
4、确定了仪表板的分块后,接着就要从仪表板与车身的定位、固定来综合考虑仪表板与各部分的结构了:a、根据空调和四个出风口的布置位置确定左、中、右通风管道的空间位置及形状;b、根据前风挡玻璃的位置确定仪表板上除霜口的开口位置,根据后视镜的位置来确定左右侧除霜口的开口位置,根据各除霜口的位置情况及仪表板内部空间来确定除霜管路的形状。
c、根据法规确定副安全气囊的空间位置。
d、根据总布置确定CD/DVD的空间位置。
e、根据总布置确定各电器部件的空间位置。
仪表板设计规范
商密×级▲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2006-03-10发布200×-××-××实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0×前言本规范按照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的标准格式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苏忠、王晓、苏童本规范批准人:(五号宋体)Ⅰ—200×引言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是长安车的生存之本。
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仪表板总成设计是最难的,它代表着内外饰件自主开发设计的水平和标准。
在此,特编写此规范——《仪表板总成设计规范》,希望将自己多年来对仪表板设计的理解及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希望对对那些刚刚接触到仪表板开发的人员和对长安公司的自主开发有一些帮助。
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200×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仪表板总成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总成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搪塑、吸塑软化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QC/T 2908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GBT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HG 2-167 塑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GB7141 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热老化箱法)通则GB 9344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GB/T 15585-1995 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率的测定塑料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GB/T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GB9342-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QC/T15-1992 塑料洛氏硬度试验方法QC/T17-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3 设计内容设计输入3.1.1 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市场定位:根据制造厂对整车的市场定位,包括市场预测、销售目标人群、确定仪表板的整体风格、目标价格及档次。
汽车仪表板风道风口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仪表板风道风口结构设计DESIGN OF CAR DASHBOARD AIR OUTLET图书分类号: 密 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摘要汽车仪表板风道风口不仅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汽车空调系统的气流输送到驾驶室内,调节驾驶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并且去除玻璃窗上的结霜和雾气。
所以其造型,材料以及装配的可靠性对整体内饰起着很大影响。
设计时要结合人机工程,造型,工艺等,来增加性能的可靠性、乘员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风道是汽车空调系统与汽车驾驶室连接的通道,其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的汽车空调的调节功能的好坏,还会影响车内乘员的乘车的舒适性及气流流动是产生噪声的大小。
所以在仪表盘风道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相关方程的计算和对管内气流的分析,对风道结构和位置进行优化。
采取必要的隔热保温、减小噪声和降低管内阻力的相关措施。
汽车仪表盘出风口不仅要满足调节气流大小、方向的作用,而且要满足驾驶员视野的需要。
出风口可以调节气流的大小及方向,进而调节驾驶室内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满足乘坐人员冷热的舒适感的需求。
仪表板设计规范标准[详]
汽车仪表板设计方法仪表板是汽车饰中结构最为复杂 , 零部件数量最多的总成零件。
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和风格决定了客户对整车饰的评价,它包括了许多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音响娱乐系统、各种电器开关、空调控制器等等零件,同时在仪表板设计上还涉及到许多安全法规的要求,如驾驶员可视区域的要求、头部撞击的要求、膝部撞击的要求等。
所以仪表板的设计有着较高的设计难度。
1、仪表板零件简介仪表板总成是汽车座舱系统(COCKPIT)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的零部件种类和数量要看座舱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对它如何划分,一般而言,仪表板总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仪表板本体,它是座舱系统的载体和框架。
从触感上可分为硬塑仪表板和软化仪表板。
硬塑仪表板一般用于低价的家庭用车,如CORSA 仪表板和川仪表板。
为了提高仪表板的外观质量(大型注塑件上易产生注塑缺陷)和触感,常常在仪表板的表面喷涂软触漆。
另一类是软化的仪表板,可以通过发泡材料在表皮和骨架之间发泡,或是将带有泡沫背基的表皮复合到仪表板骨架上来达到软化的效果。
第一种方式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仪表板,外观和触感较好,但模具、设备的投入较大;第二种方式只适应于较平坦的仪表板,泡沫的背基一般为3-4 毫米,但工艺简单,投入较少。
2.各种电器仪表、开关及音响娱乐系统。
这些都是一些功能性的零件,如组合仪表、车灯开关、收音机、保险盒、继电器盒等3.通风系统,主要由空调机、空调控制器、各种风道和出风口组成,提供汽车除霜除雾功能及车环境温度控制。
4.副驾驶侧安全气囊,它是现代汽车必备的安全设备,通常气囊系统由气体发生器、气袋、安装金属框架、气囊导向框架和气囊盖板组成。
现流行没有气囊盖板的气囊,它是用激光切割仪表板的背面,POLO 和AUDI A6 的仪表板就是无缝气囊。
5.手套箱和各种储物盒6.各种各样的装饰面板7.金属加强粱,加强粱承受了座舱系统各个零件的载荷,包括气囊发射的动载荷及转向管柱、方向盘、收音机、组合仪表、手套箱等的静载荷。
仪表板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
法规和设计规范要求一:需要检查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副仪表板本体和内部功能件满足人机工程要求,包括手部空间,头部空间,脚膝空间等。
参考布置要求:1.操纵件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2.乘客头部和脚,膝部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二副仪表板内部突出物符合国标关于轿车内部凸出物的要求三扶手(Armrest) "参考布置要求:尽可能布置在人手易于触摸区域四副仪表板总成定位安装和拆卸考虑副仪表板总成安装及拆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副仪表板总成的零件分割:考虑副仪表板总成的制造工艺性, 以及总价.六:副仪表板总成的A表面考虑各个零件之间的定义的合理性八: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副仪表板总成的刚度需满足相关的要求九: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总成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25Hz十: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副仪表板总成能承受的静态载荷需满足。
十一: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副仪表板子系统的固有频率需大于等于45Hz。
十二:烟灰缸最小开口面积及容积1、前烟灰缸(主烟灰缸):长方形宽度100毫米,圆形直径80毫米,开口面积5000平方毫米,容积200立方厘米2、后烟灰缸(辅助烟灰缸):长方形宽度75毫米,圆形直径50毫米,开口面积2000平方毫米,容积80立方厘米3、烟灰缸刚度烟灰缸在完全打开状态下,盖板中点受力11N,烟灰缸Y向的变形最大5mm, Z向的变形最大3mm4、关于倒烟灰要求烟灰缸缸体可以在车内不使用任何工具从烟灰缸中取出,取出时手不碰到灭烟处,并倾斜小于10度5、杯托尺寸驾驶员使用的杯托可以放入直径90毫米到110毫米的容器,设计目标值为90毫米,放入深度为75到100毫米,设计目标为80毫米。
日本车要求可放入直径52.5毫米,放入深度为104毫米。
6、杯托刚度在完全打开状态下,杯托盖板中点Y向受力11N的杯托最大Y向变形.5mm, 盖板中点Z向受力22N的杯托最大Z向变形6mm7、硬币的尺寸 "需要3种中国硬币,尺寸如下:1元直径25毫米厚度1.8毫米5角直径20.5毫米厚度1.6毫米1角直径19毫米厚度1.8毫米"8、CD盒参考CD尺寸: 125X132X111、空调出风口尺寸仪表板必须提供最少4个空调出风口,有效面积要求在SDS Detail25014中定义,最大和最小出风口面积不能超过10%。
汽车仪表板侧除霜风口总成设计规范
汽车仪表板侧除霜风口总成设计规范1范围本技术规范对乘用车的侧除霜风口进行阐述。
本标准简要介绍了侧除霜风口总成在整车中的地位及功能,侧除霜风口总成的大致构成,设计原则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本标准适用于XX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车型的内外饰断面设计。
2规范引用文件GB11555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GB/T30512-2014禁限用物质要求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3侧除霜风口总成概述侧除霜风口是针对左、右前门上侧玻璃,将暖风机传输的热气流导向、喷发到侧玻璃上从而达到除霜、除雾的效果的仪表板两侧的零部件。
侧除霜风口一般分为集成在仪表板上的集成式和单独安装在仪表板上的单体式。
集成式侧除霜风口单体式侧除霜风口4侧除霜风口总成专业术语玻璃除霜区域:通过驾驶侧95%假人的眼点的视线到后视镜镜面的轮廓线与侧玻璃的交线所围成的区域。
玻璃侧除霜中心:根据确定的除霜面积进行网格划分,除霜中心处在靠近下面的1/3及靠近前面的1/3的交点,有时候也直接用除霜范围的集合中心。
出风中心:侧除霜风口的几何中心。
气流方向:从出风中心到玻璃除霜目标点的连线。
气流平面:通过除霜目标点的玻璃的法线与气流方向所构建的平面。
吹风角度:气流平面与玻璃的交线同气流方向的夹角。
5法规要求:GB11555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1.除霜:试验开始后20min,A区域有80%完成除霜。
试验开始后25min,A`区域有80%完成除霜。
试验开始后40min,B区域有95%完成除霜。
2.除雾:试验开始后10min,A区域有90%完成除雾。
试验开始后10min,B区域有80%完成除雾。
6侧除霜风口总成布置影响因素侧除霜的四个影响因素:气流、出风方向、距离、开口面积。
1.气流,HVAC提供的暖气流。
2.方向,气流沿出风中心到玻璃要求除霜中心的连线方向到达目标点,要求吹风角度为15°~40°最佳角度为20°~25°;玻璃上终止点要求是靠近B柱护板的玻璃边缘向上60%~90%;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要求没有被阻挡。
仪表台出风口设计及布置研究
仪表台出风口设计及布置研究摘要:汽车的仪表台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就是空调的出风口。
出风口负责将空调的气流释放和传输,最终抵达至汽车驾驶室内完成通风和制冷制热,以及净化空气的需求。
本文对出风口设计及布置进行研究,目的是让仪表台的出风口设计和布置更加科学合理,既能吹到人的脸部、上半身和膝盖,却又不引起汽车驾驶员和乘坐人员的不适感,提供良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关键词:仪表台出风口;设计及布置在汽车的整个空调系统中,出风口和风道是最重要的设计,它们组成了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车内制,加热,除霜除雾,通风净化空气等的功能,将经过处理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满足车厢内所有人的舒适需求。
一、仪表台出风口简介通常情况下,对于汽车内的空调气体的流速和流向来说,仪表台出风口的大小和布置至关重要,对于汽车内的舒适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一般情况下,仪表台大多有至少六个出风口,其中四个为吹面的出风口,其中两个为吹脚的出风口。
四个吹面的出风口一般是对称设计,两两对称。
左侧的是为了满足汽车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要求,右侧是为了满足副驾驶员的人乘坐舒适性要求。
而且有的仪表台上的吹面风口会有所不同,能够通过叶片来调节空调气流的风向,比如想吹头部就吹头部,不会吹到上半身。
想吹上半身就吹上半身,而不会吹到脸部和头部。
而可以吹到驾驶员头部、上半身和膝部的出风口,为全身出风口。
汽车内的仪表台上,至少要保证有一个全身的出风口。
二、仪表台出风口的结构2.1详细参数出风口的叶片数量一般由风口尺寸和叶片之间的间距组成,叶片的数量参数包括叶片间隙和风口的尺寸。
而叶片的尺寸一般则由叶片的硬度、厚度来决定。
叶片间距则要求不能影响到对涡流和气流的损失。
2.2外观和材料通常情况下,仪表台出风口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双叶片式和有筒式。
其中双叶片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一些,大多拥有两套转动的叶片控制风向。
而简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套可以转动的轴和叶片,整体可以绕轴旋转。
仪表板出风口结构设计规范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目录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3)1.1 概述 (3)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3)1.2.1 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4)1.2.1.1 输入条件 (4)1.2.1.2 向上吹风角度 (4)1.2.1.3 向下吹风角度 (5)1.2.1.4 Nominal 位置 (5)1.2.1.5 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5)1.2.2 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6)1.2.2.1 输入条件 (6)1.2.2.2 横向调节要求 (6)1.2.2.3 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7)1.2.3 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7)1.2.3.1 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7)1.2.3.2 柯恩达效应 (8)1.3 风量要求 (8)1.3.1.1 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8)1.3.1.2 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9)2 运动机构设计 (10)2.1 概述 (10)2.2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2.2.1 压力角与传动角 (11)2.2.2 死点 (11)2.2.3 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2)2.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6)2.3.1 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7)2.3.2 制造死点 (17)2.4 齿轮机构的设计 (18)2.4.1 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8)2.4.2 模数的选择 (19)2.4.3 柔性结构 (19)2.5 双风门控制机构 (19)2.5.1 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20)2.5.2 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20)2.6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2)2.6.1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同平面呈角度 (22)2.6.2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异面呈角度 (22)2.7 全封闭出风口的风门控制机构 (23)3 零部件设计 (25)3.1 拨轮设计 (25)3.1.1 拨轮的基本尺寸要求 (25)3.1.2 拨轮的形状。
(25)3.1.3 拨轮的定位与紧固 (26)3.2 拨钮设计 (28)3.2.1 拨钮的一般要求 (28)3.2.2 拨钮的结构类型 (29)3.3 叶片的设计 (30)3.3.1 叶片的一般要求 (30)3.3.2 叶片的排布 (30)3.3.3 叶片的定位 (31)3.3.4 叶片的强度 (32)3.4 风门设计 (34)4 手感控制结构 (36)4.1 拨轮的拨动手感 (36)4.2 拨钮的滑动手感 (37)4.3 拨钮的旋转手感 (38)4.4 拨轮的表面处理 (39)5 结束语 (40)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1.1 概述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的输出的终端,应具备风量与风向的调节作用。
汽车仪表板出风口设计探讨
汽车仪表板出风口设计探讨【摘要】汽车仪表板出风口是仪表板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直接关系到汽车内部的气温以及乘客的感觉舒适性。
该模块设计偏向于功能件厂家对风门叶片、拨钮等的功能实施,而对其总体布局的设计与装配的确认手段比较欠缺,因此有关的设计规范也难以查阅。
文章从设计要求和验证要求两大方面阐述出风口设计和验证要求,对于仪表板出风口的总体布局和确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仪表板出风口;设计要求;验证要求0.引言汽车出风口做为汽车内部重要的功能件,是汽车空调通风系统的终端零部件,通常由面框,外壳,风门,拨轮,拨杆,连杆,叶片等部件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经加工(温控、调湿、除雾)的气流送入座舱,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和空气净化。
出风口是在仪表板表面上设置的,其对汽车内部的气温和乘客的感觉舒适性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汽车仪表控制中,其主要部件是一个十分繁琐的环节;由于其功能性零件的特性,出风口的设计往往倾向于由功能性零件制造商进行风门、叶片、拨钮等特定的构造,但由于主机厂对其总体布局的设计需求及装配验证的研究较少,因此难以获得有关规范。
根据汽车产品的具体情况,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整车制造商在汽车仪表板出风口的设计与检验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产品的设计需求与检验需求两个角度进行论述,对整车的总体布局和检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汽车仪表板出风口概述1.1汽车出风口的构成及功能空调出风口是车辆仪表板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出风系统作为空调的输出口,应该具有对空气流量和方向的控制功能,一般都是在车辆内部进行温度的调整,以达到人体对气温和空气流通的需求。
空调的出风口不仅要能达到通风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审美的标志,也是许多家庭轿车的代表性产品。
汽车出风口是调整空气流通的部件,用于调整空气流通的气流。
一般由前导风叶片、后导风叶片、出风口座、风门叶片、旋钮开关组件组成。
在正常的风场中,导风叶片的作用是引导和调整气流;同时风门叶和旋钮开关组件共同调节出口的出气率,并对出风口的空气进行调节。
汽车仪表板出风口布置
仪表板出风口布置位置的人机工程分析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内外装饰工程科-[摘要]在仪表板设计时对出风口布置位置、风向角度进行人机分析,既保证空调风可以直接吹到人脸、胸部及膝盖,又不至于引起不舒适感。
本文按通用的设计原则,利用UG对某车型的空调出风口进行分析,使其达到满足人机要求。
[主题词] 仪表板,空调出风口,人机工程,JD power一、前言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对产品性能、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舒适性能尤其重视。
汽车空调系统是满足舒适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空调系统是否能够使人们感到满意,重要的是:他们对需要冷却的区域感到要有足够的气流及流速,但是不至于气流过大或过快而引起不舒服。
一个空调出风口必须有效地对人传递调节空气而没有发生不舒适感,一个合适出风口应该对脸、胸部用膝盖能提供较高速度的气流。
研究表明:使空气足够冷却的最小空气流速是1.0m/s,而客户能感到空气流速的最小速度为:0.5m/s。
一般的JD Power (2000 年度)客户满意度的投诉主要集中在驾驶员侧空调出风口的布置位置上,本文主要是对驾驶员侧的出风口进行分析。
二、空调出风口在仪表板中布置一般的,空调出风口在仪表板中如何布置,才能使较高速度的气流有效到达人的脸、胸部及膝盖呢?针对人机工程分析如何布置汽车仪表板的空调出风口:要求所有的出风口的气流均应该没有障碍的达到目标乘员的脸、胸部及膝盖,我们知道这个要求总是不可能全部满足,为了弥补这点,一个出风口应指定针对“上部身体”即:脸和胸部,另一个出风口应覆盖全部范围即气流需要达到脸、胸部及膝盖三个区域,风口气流必须达身体之外,允许有较多障碍。
一般建议中间的出风口气流主要针对“上部身体”,这些风口有比较大的气流,这样的空调出风口我们称为:U;仪表板外侧空调出风口主要是对照射到膝盖的太阳光起到降温作用,这些风口我们称为:T。
出风口布置设计基本方法(一)
3)吹足风口
通常在车厢加热时用,主要将气流吹到乘 客脚部区域 对不同的车型,出风口的数量及位置也会 不同
3、前排吹面风口
3、前排吹面风口
3.1 概述
3.1.1 仪表板一般至少提供4个吹面风口 3.1.2 上身出风口和全身出风口 3.1.3 气流要能吹到两肩 3.1.4 吹向驾驶员的两个吹面风口是设计 的关注所在。需要造型设计人员与产品工 程人员一起确定出风口的位置和型式型式
5、吹足风口
5.1 前排吹足风口 5.1.1 前排吹足风口的布置原则 5.1.2 前排吹足风口的数量及位置
5.1.3 吹足风口出风量及开口面积 左右两个前吹足风口出风量各在20l/s左右 每侧的总开口面积≧ 20cm2 总(前后)的吹足风量的参考值:
大型轿车:最大风量在75 l/s左右 中型轿车:最大风量在65 l/s左右 小型轿车:最大风量在55 l/s左右
3.1.5
出风口位置的基本要求
A)所有的出风口 在z方向上至少远 离H点330mm, 从出风口作到99 %眼椭圆的切线, 切线长度不大于 653毫米。
B)出风口气流不能受阻挡 C)应避免因为气流影响导致驾 驶员手部过冷或者其它不适
3.2
出风口位置
3.2.1
驾驶员侧出风口高度要求
宗旨:避免驾驶员手过冷
A) 把第50百分位 的双手放在方向盘 上9点和3点位置, 做一个锥度为22的 3D锥体沿着手的表 面移动并保持相切, 这样在IP表面创建 一条线。驾驶侧的 空调主出风口的中 心线必须位于这条 线的上侧和仪表板 的靠外侧。
仪表板风道设计
仪表板风道设计风道设计基本原则:空调热风出口与仪表板上除霜出风口之间的风道系统的压力损失必须为最小(即风的流速为最大化)。
另,风道的设计必须使由空气所造成的噪音最小化。
由于受仪表板空间的严格限制,风道的设计不可避免的需要让步,需特别注意。
一般风道和周边零件的最小间隙为5mm,与CCB、BIW的间距尤其要注意。
一般原则:1.风道截面尽可能圆整;2.风道入口截面面积应等于空调热风出口的面积;3.出风口截面面积越大,压力损失越小,空气流速越低。
空气流速越低,产生的噪音就越小;4.整个风道的通道要求:长度最短,锐度最小,弯曲的数量及截面积的变化也要尽可能的小;5.避免出现突变的膨胀和收缩,整个收缩的角度必须小于40度,整个膨胀的角度必须小于14度;等等仪表板A/C风道系统对HVAC中所有的空气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布:20%传递给驾驶员侧,20%传递给乘客侧,其余的60%传递至中间部位。
但有时驾驶员侧的会分配多一些。
设计结果最终要经过CFD分析进行校核。
风道的性能要求:1.在连续的500N/M3的压力作用下,所有风道在缝接处和连接处的空气泄漏量不能超过0.56L/ s。
2.特别在风道的弯曲处应该避免不合理的截面。
所有的弯曲处应该有较大的内圆角半径,使风道的压力损失最小化。
(通常大于风道的宽度)3.尽量使转弯处的过渡光顺;4.把风道总成安装在制造商设计的检具上。
密封A/C出口,在A/C入口施加静水压来测量A/C 风道的泄漏,每个风道零件的泄漏不大于2.5CFM,风道总成系统的泄漏不大于6CFM。
5.噪音限制必须满足:(NCA62)参照Worldwide Product Standard(WPS),page No.12.00-P-2 Section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风口的结构设计目录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 (3)1.1 概述 (3)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 (3)1.2.1 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 (4)1.2.1.1 输入条件 (4)1.2.1.2 向上吹风角度 (4)1.2.1.3 向下吹风角度 (5)1.2.1.4 Nominal 位置 (5)1.2.1.5 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 (5)1.2.2 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 (6)1.2.2.1 输入条件 (6)1.2.2.2 横向调节要求 (6)1.2.2.3 宽车的特殊性要求 (7)1.2.3 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7)1.2.3.1 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 (7)1.2.3.2 柯恩达效应 (8)1.3 风量要求 (8)1.3.1.1 有效出风面积的定义 (8)1.3.1.2 极限位置下的有效出风面积要求 (9)2 运动机构设计 (10)2.1 概述 (10)2.2 铰链四杆机构的设计 (10)2.2.1 压力角与传动角 (11)2.2.2 死点 (11)2.2.3 四铰链机构的布置 (12)2.3 摆动导杆机构的设计 (16)2.3.1 摆动导杆机构的布置 (17)2.3.2 制造死点 (17)2.4 齿轮机构的设计 (18)2.4.1 圆柱直齿轮机构的初步设计 (18)2.4.2 模数的选择 (19)2.4.3 柔性结构 (19)2.5 双风门控制机构 (19)2.5.1 双风门机构的基本形态 (20)2.5.2 双风门控制机构的设计 (20)2.6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呈角度时的机构设计 (22)2.6.1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同平面呈角度 (22)2.6.2 拨轮转轴与风门转轴异面呈角度 (22)2.7 全封闭出风口的风门控制机构 (23)3 零部件设计 (25)3.1 拨轮设计 (25)3.1.1 拨轮的基本尺寸要求 (25)3.1.2 拨轮的形状。
(25)3.1.3 拨轮的定位与紧固 (26)3.2 拨钮设计 (28)3.2.1 拨钮的一般要求 (28)3.2.2 拨钮的结构类型 (29)3.3 叶片的设计 (30)3.3.1 叶片的一般要求 (30)3.3.2 叶片的排布 (30)3.3.3 叶片的定位 (31)3.3.4 叶片的强度 (32)3.4 风门设计 (34)4 手感控制结构 (36)4.1 拨轮的拨动手感 (36)4.2 拨钮的滑动手感 (37)4.3 拨钮的旋转手感 (38)4.4 拨轮的表面处理 (39)5 结束语 (40)1. 出风口的总布置要求1.1 概述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的输出的终端,应具备风量与风向的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出风口,应当能够满足整车的空气循环与制冷控制要求,并能够满足乘客的各种舒适性要求,从某种方面来讲,出风口的设计并非单独从属于内饰设计,而是应当在整车系统中考虑的。
从乘客的需求来说,每个人对于制冷制热的需求各有不同,有些人希望冷(热)风直接吹向身体,有些人希望风不要直接吹向人,而是通过改变整车温度,使自己达到一个舒适的状态,因此风向的调节范围,应当是能够覆盖人体,并能够达到人体外侧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一般来说,仪表板会布置4 个出风口,靠近驾驶员侧的两个出风口用于满足驾驶员的需求,另一侧的两个满足副驾驶员的需求。
四个出风口的吹风范围均应覆盖其所服务的对象。
出风口的布置,应当注意避免被其他零件阻挡,主要是仪表罩,方向盘的影响,同时也应当注意避免直吹驾驶员的手部,造成手部的不适影响驾驶。
1.2 出风口对气流方向的控制关于这一部分内容,基本采用了伟世通的设计要求和观点,通用对于吹风的要求与伟世通在个别地方是有区别的,我会加以说明。
至于相关的设计要求是由于亚欧美市场客户需求不同还是欧标,美标等的标准不同而产生的,我目前没有得到相关信息也未作相应的研究,待获取相关信息并研究后,会对后文重新整理,当前还是以伟世通的要求为主进行说明。
1.2.1出风口对气流的纵向调节:对于出风口气流的纵向调节范围要求,请见图1-11.2.1.1输入条件如标记C5,①,做分析的时候,h点位置应当取座椅最前置状态下的位置,因为在座椅前置时,出风口相对于人体的吹风范围是最小的,只有满足了前置座椅的要求,才可以同时满足其他状态下的要求。
眼椭圆取99%的,这个与h点的要求原因是一样的,是为了使吹风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种假人状 ^态01.2.1.2向上吹风角度中间出风口和侧出风口向上的最小吹风范围是相同的,都是要求能够吹向与眼椭圆上沿相切的切线(如标记O 2),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仅仅是最小要求,事实上为了满足出风口能够吹向不直对人体位置的要求,推荐这个方向再向上转动5度。
日产的要求和伟世通还有所不同(如标记O 1 ),是要求其方向远离眼椭圆150mm。
事实上这两个数值反应的客户需求都是相同的,即让风能够吹到不正对人体的方向。
121.3向下吹风角度中间出风口和侧出风口向下的吹风范围要求有所不同。
如标记O 3所示,中间出风口向下应当吹到h点向上200mm的点位。
如标记4所示,侧出风口向下应当吹到h点。
之所以有不同,我的理解是中间区域由于需要布置的零件比较多,出风口能够摆放的位置范围是很小的,由于a面的形状及周边零件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出风口向下的吹风角度是无法吹到h 点的,因此放宽到向上200的位置。
事实上在我们很多以前的车型中,都是难以满足向下吹到h点甚至200mm位置的,在吹风范围的纵向调节方面,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向上的吹风角度必须满足,向下如果无法满足,需要增加辅助出风口。
1.2.1.4 Nominal 位置如标记C7所示,他表示的是出风口处于最大吹风量时的角度(即叶片与出风口壳体及风管导风段平行时的吹风角度),伟世通要求这个方向应当指向上下最小吹风范围的中点。
1.2.1.5通用体系中的纵向吹风要求(如图1-2)通用体系对于上下的吹风范围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他的要求是从出风口做一个22度的锥形,出风口向上至少能够使锥形高于95%的乘员肩膀,向下要求能够达到第95百分位乘员的大腿前部。
如果向上完全旋转的位置与向下完全旋转的位置之间夹角过大,出风口必须满足上述第一个要求,同时必须增加一个大腿制冷装置(补充出风口)以实现第二点要求。
图1-2侧视图,气流方向的最小上下调节(通用)122出风口对气流的横向调节对于出风口气流的横向调节范围请见图1-3Vertical Vanes AimingCenter lins of ajr stream at rnaairani 普过聽roUtionbbtp [ - Figure 3h3ws the c enter line of atr streem at istabuticr- l±nuL hr.es for the envar 盂皿已DutJets.A irarror mage about the center Lne of vehicJe can. be applied for passenger oilJet;2 - For trtaiarr'jut^i van邛rntalion, 5 liegr EK to tine 匚eriler tine Dfdr 弓廿cam wt krnil Hues图1-3正视图,左右方向的气流调节1.2.2.1输入条件与风向的上下调节范围校核输入条件相同,同样需要采用99%眼椭圆与前置座椅的h点位置。
1.2.2.2横向调节要求出风口对于气流的横向调节范围与纵向是类似的,其最小吹风角度范围同样需要覆盖人体的左右方向。
侧出风口要求向外侧能够吹到人体外的部分(图中O 3所示的450mm是伟世通给出的建议,事实上根据不同的车型,这样一个要求是不适应的,较宽和较窄的车型向外的吹风角度会完全不同,我们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考虑,一般来说只要能够使吹风范围向外越过假人所在区域,并增加5度以上的余量即可)如果侧出风口兼有侧窗除雾要求,请按照实际情况,扩大吹风范围。
侧出风口向内要求能够吹过眼椭圆的内侧。
中间出风口向外要求吹过眼椭圆的外侧,向内要求吹过整车中线。
老的guildline中的左侧吹右肩,右侧吹左肩的说法事实上与这个要求基本是一致的,都是要求每个吹风口能够对其吹风对象实现覆盖,并能够各自吹到人体以外的区域。
122.3宽车的特殊性要求有些车型尤其是车身较宽的重卡,在出风口风向的横向调节上与一般汽车要求是有所不同的,一般的轿车车宽在1米4左右,但是重卡往往要达到2米左右,由于造型原因,有些卡车的中央出风口仍然布置在靠近车宽中线的位置,导致中央出风口如果要按照前面所说的要求,叶片需要旋转相当大的一个角度才能够吹到上述的目标点,而此时风量的损失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设计可以考虑适当放低要求,不再考虑让中央出风口吹过人的眼椭圆。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重卡的出风口设计中,我们尽可能要将中央出风口的位置向驾驶员(副驾驶员)方向靠拢,让中央出风口的吹风范围能够更多的覆盖人体区域。
1.2.3出风角度分析与实际情况相悖的情况。
关于具体的导风结构及相关要求,会在后文叶片的设计中加以阐述,在本节中将描述两种实际吹风状态与我们所作的简单角度分析情况不符的状况。
1.2.3.1窄口造成的吹风角度异常请见下图1-4,这是一个出风口设计的实例,该出风口开口较窄,但从叶片角度来看,下层的三个叶片,应当能够导出50%以上的风量吹向叶片所指方向,但是事实上经过cae分析,发现叶片导向失效,如图1-4的右图,其右侧出风口导风叶片向左而实际风向向右。
目前为止只发现窄口出风口有此现象,但尚不明确该现象发生的机理,个人怀疑与叶片在腔体内传出的风向经腔体内壁反弹引起。
扩大出风口尺寸与将后层叶片前移均会改变这种情况。
对于窄口的出风口,需要规避开口处的阻挡,让出风口壳体尽可能与面板光顺连接,尽可能扩大出风面积。
控制窄口方向风向的导风叶片,尽可能布置到上层,这样会更有利于导风。
图1-4123.2柯恩达效应柯恩达效应是指沿物体表面的高速气流在拐角处能附于表面的现象,这种效应如果出现在我们的导风角度范围内,将使导风失效。
如下图1-5,所示当出风口吹出的风向与拐角处的表面呈较小角度时,即会出现如图的附壁现象,当角度增大后,如图1-6,气流流向正常。
图1-5 图1-6科恩达效应一般在51度以下发生,然而这个角度会有一定的波动,一般来说51度以下的角度是绝对不可取的,51-55也有一定的风险,我们尽可能选取55度以上的角度来进行设计。
事实上由于出风口型面与气流方向的关系,向上,向左右方向的气流均不会发生科恩达效应,只有向下的气流有可能产生,因此当出风口下沿出现与下吹风极限方向呈55度以内夹角的大平面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建议通过CFD分析判断实际气流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