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doc
埃博拉疫情失控的七个原因
![埃博拉疫情失控的七个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75e960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e.png)
埃博拉疫情失控的七个原因一公共健康运动开始的太晚,也没有触及足够多的人在乌干达,只要确诊一例埃博拉病例,公共卫生官员马上就会通过一切媒体渠道铺天盖地的宣讲如何保护自身安全。
民众会因为害怕感染而不离开自己的房子,遇到疑似病例会立即汇报给监督部门。
这也是乌干达成功扑灭了四次埃博拉爆发——甚至是市区出现的爆发——的原因之一。
二受埃博拉侵袭的国家受教育水平太低卫生运动的开展和卫生意识的提高,在群众不识字的地区非常艰难。
正如下图所显示的,目前受埃博拉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绿圈所示处)——同时也是世界上识字率最低的一批国家三关于埃博拉的谣言甚嚣尘上识字率之低、获取卫生信息之难、公众卫生运动开展之慢,只能让埃博拉相关的谣言更加猖獗。
埃博拉没有业已证实的疗法,但是关于各种所谓秘方的谎言却传播得飞快。
一个经久不息的传说是:热水和盐可以阻止埃博拉。
还有人倡导信仰疗法、热巧克力、或者咖啡加生洋葱能够杀灭病毒。
顺势疗法也冒出来变成所谓的埃博拉治愈秘方。
四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均属于非洲最贫困的国家,卫生系统非常脆弱在埃博拉爆发前,这三个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的卫生系统都非常脆弱,几乎没有钱投在卫生保健方面。
大部分西非地区,每人每年花费在卫生上的投资少于100美元,这些国家的母婴死亡率也是全球最高的。
所以,受到埃博拉侵袭时,当地资源已经极其有限。
五这些国家的疾病监控网极不完善在这里,疾病监控系统也是七零八碎。
“我们面对的这些国家,已有的卫生系统非常简陋。
”无国界医生的热带疾病顾问艾斯特拉·拉斯里(Estrella Lasry)说,“所以我们需要从建立监控系统到建立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监控网络。
”六国际社会的反应之迟缓令人痛心“埃博拉是种很容易预防的疾病,”乔治敦大学卫生法学教授劳伦斯·高斯汀(Lawrence Gostin)说,“此前已经有过20次以上的爆发,但都被我们设法控制住了。
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中国境内是否会被病毒污染?
![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中国境内是否会被病毒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a3428a412e3f5727a5e96284.png)
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中国境内是否会被病毒污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通报,埃博拉病毒自今年2月份在几内亚出现以来,截至7月20日,已有1093人被感染,有660人死亡,其中死者最多的是塞拉利昂,达219人。
而埃博拉病毒还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继续蔓延,这些国家的居民健康体系受到严峻考验。
为防止埃博拉病毒传入中国,边境检疫部门已加强相关检查。
几内亚的一处疫情爆发点此外,据尼日利亚卫生部长7月25日宣布,一名利比里亚男子当天在尼日利亚经济中心拉各斯市的一家医院死亡,他已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
相关方面已经采取紧急行动,查访可能同该男子接触过的人员,与该男子搭乘同一航班的乘客也将接受体检。
尼日利亚政府已在包括机场、港口在内的所有入境口岸发布“红色警报”,警惕疫情在尼境内蔓延。
这是埃博拉病毒疫情今年年初在西非爆发以来,尼日利亚首次报告埃博拉病毒确诊病例。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8亿人。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为止传染性最高、致命性最强的病毒之一。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死亡率高达90%。
尚无有效疫苗可以抵御或治疗该病毒。
埃博拉病毒首次出现于1976年的刚果,致死率最高可达90%。
该病毒之前也曾爆发过几次疫情,但在传染规模和死亡人数上均不如这次大爆发。
电子显微镜下的埃博拉病毒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
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的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
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
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
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1cf77179563c1ec4da7127.png)
龙源期刊网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
来源:《世界知识》2019年第15期
世界卫生组织7月17日宣布,本轮在刚果(金)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已经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埃博拉疫情在刚果(金)境内扩散的可能性较高,但从该国向境外扩散的可能性较低。
鉴于每天通过刚果(金)边境进行贸易、学习和走亲访友的人数较多,因此不建议限制刚果(金)的国际旅行和贸易——这主要是考虑到“限制会导致人们选择不正规的方式过境”,而这会提升埃博拉疫情扩散的可能。
去年8月,刚果(金)爆发新一轮埃博拉疫情。
刚果(金)卫生部的简报显示,截至7月14日,该国本轮埃博拉疫情中的累计病例达2501例,其中2407例确诊,已经造成1668人死亡。
刚果(金)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确诊的首个埃博拉患者近日去世,而戈马市地处边境,靠近卢旺达和乌干达,又是人口密集的交通枢纽,因此世卫组织重新评估了本轮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50%至90%。
2013
年至2016年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夺走超过1.1万人的生命,当时被世卫组织宣布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般来说,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此类事件应是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的;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国国界;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刚果(金)又增9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
![刚果(金)又增9例埃博拉出血热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bb246e9b6648d7c1c74670.png)
The i to c d me c lv co s n l d n a s n r du e dia e t r ,i c u i g r t,mo q io s lis a d c c o c e o n r s ps t u r nt e s u t e ,f e n o kr a h s n e t y hi a q a a i n a c o a e we e c le td a d ca sfe .Re uls 32 n r h p i swe e c e ke n 2 0 n h r g r o lc e n l s i d i s t 3 e t s i —tme r h c d i 0 6.Th v r g o iie y e a e a e p stv
Zh u W e Yu Yi g u n o i nqa
Hun d oe t - x set na dq aa t eb ra f h .. hn ( ig a,6 5 5 ag a n y e ii p c o n u rni ue uo ePR C ia n d o 6 5 ) r tn i n t Q 2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d63763186bceb18e8bb9c.png)
域外・ABROADWHO declares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over DRC Ebola outbreakThe Ebola outbreak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DRC)has been declared a global emergency,with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calling for international support to stop its spread.This is only the fifth eve n t to be labelled a"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 ter national con cer n"by the organisation,and the move follows the death of a pastor in Goma,a city of almost two million people that borders Rwanda and is a hub of international travel.Experts convened by the WHO worried that this,as well the virus spreading to new locations and flare-ups in previously con t rolled areas,could herald a growing epidemic.Despite efforts to contain the outbreak over the past year,the crisis has grown and is now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s of around1700people,and another2500 possible or probable infections.This is the second biggest Ebola outbreak on record,behind the West African Ebola outbreak of 2014.Critics have been calling on the WHO to declare it an inter n ational emergency since the begi nning of the year,and Adam Kamradt-Scott of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Australia,says the announcement is"long overdue".Str i ngent measuresWhile it's unclear why the organisation opted not to declare it an intemational emergency until now, one reason may have been to avoid overreactions by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s.The West African outbreak led to travel bans,trade restrictions and border closings,which hurt local economies and made it more challenging for healthcare workers to operate.In a statement,Robert Steffen,chair of the emergency committee convened by the WHO,stressed that governments shouldn't react in the same way, saying ifw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sponse and on the lives and livelihoods of people in the region".The committee said that such measures were made "out of fear and have no basis in scienee".Kamradt-Scott says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inter n ational community step up efforts to con t rol the spread of the virus.So far,around160000people have received a vaccine made by Merck that seems to be97percent effective.But the Wellcome Trust,a health charity, recently warned that supplies could run out,and urged the use of a second vaccine,made by Johnson& Johnson.The DRC health minister Oly llunga responded by saying there is no need for another vaccine.Conf liet zonesContaining the crisis has been made more challenging due to outbreaks occurring in conflict zones, which have led to murders and attacks on healthcare workers.Distrust and scepticism about the virus and vaccines are also hampering public health efforts.Kamradt-Scott says the public health response needs to learn the lessons from the2014outbreak in West Africa and approach it from a social and diplomatic approach as well as a medical one."This is an outbreak that's occurring in an area of conflict,so the only way you can help address the outbreak is if you address the conflict."he says.HEALTH18July2019|New Scientist60CHINA 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中国口岸科学技术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刊特约通讯员上海海关邱伟科/译_|£卜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在非洲国家刚果(金)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升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号召全世界予以关注并努力应对。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932633787c24028915fc3c0.png)
埃博拉疫情与埃博拉病毒感染基本知识中新社联合国8 月6 日电(记者李洋) 世界卫生组织6 日发布最新通报说,截至8 月4 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共计报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计病例数达1711 例,其中932 例死亡。
世卫当天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疫情。
世卫说,几内亚的死亡病例仍然最多,有363 名患者死亡。
该国的病例数则有495 例。
塞拉利昂目前依然是病例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发现691 例,其中286 人死亡。
世卫组织同时表示目前未收到美国和菲律宾确诊埃博拉病例的报告。
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则表示应对埃博拉病毒的新药尚处于试验阶段,目前仍然没有防治埃博拉病毒的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召开紧急会议,世卫组织高级官员和疫区国家官员以及全球卫生专家参加会议,主要目的之一是确定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这次紧急会议以闭门磋商的形式进行,计划召开两天,而会议结果在8 日之前不会公之于众。
世卫最近一次召开紧急会议是为应对中东呼吸综合征。
世卫透露,如紧急会议的结果认定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议将会向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建议实施“临时应对措施”。
这轮埃博拉疫情今年始于西非的几内亚,随即蔓延到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
目前几内亚的疫情稍有缓和,但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的疫情仍在发展。
尼日利亚最近开始报告多宗确诊或疑似埃博拉感染病例,其中也有确诊死亡病例。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主要感染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者接触死亡患者的遗体。
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医生须知一、概述埃博拉病毒持续在非洲西部蔓延,两位感染的美国医生已经抵达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院接受治疗。
现在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要了解此次逐渐恶化的疫情。
过去非洲西部的埃博拉病毒爆发都是区域性的,而且得到很好的控制。
今年3 月份开始的这起疫情范围更大,严重性史无前例。
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4号——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4号——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c21eb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0.png)
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4号——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20.06.10•【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4号•【施行日期】2020.06.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检疫正文海关总署公告2020年第74号关于防止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6月3日通报,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布该国西北部的赤道省姆班达卡暴发新一轮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现已发现8例病例,其中4例死亡。
这是该国暴发的第11轮埃博拉病毒病疫情。
同时,该国第10轮疫情已持续22个月,目前仍未宣布结束。
随着该国疫情监测工作的继续,或将发现更多的确诊病例。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潜伏期2—21天,病死率50%至90%,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4天后会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衰竭。
为防止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前往刚果民主共和国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公告如下:一、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人员,如有上述症状,入境时应当向海关申报,配合海关做好健康申报、体温监测、医学巡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卫生检疫工作。
海关对有症状人员按照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对染疫或染疫嫌疑人的血液、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以及排泄物及其接触过的行李物品等,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二、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物品、邮件、快件、尸体、骸骨等必须接受卫生检疫,其负责人、承运人、代理人或者货主应当主动向海关申报并接受检疫查验,对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污染的,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处理。
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态势简报
![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态势简报](https://img.taocdn.com/s3/m/0278463ff01dc281e43af015.png)
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态势简报Situational Report on Ebola Virus Disease Prevention(第7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2019年10月8日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态势简报(第7期)Array一、疫情进展(一)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病病例数较上周略微下降,9月25日至10月1日,新增确诊病例共20例;超过一半(55%)的病例来自于Mambasa 和Mandima卫生区,疫情活跃地区呈现从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地区转移到人口密度低的偏远农村地区的趋势。
1.疫情趋势自2018年8月1日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疫情开始,截至2019年10月1日,共报告病例3197例(包括3083例确诊病例、114例临床诊断病例),死亡2136人,病死率67%。
过去一周(9月25日至10月1日)新增病例20例,较上周(29例)略微下降;因一些卫生区存在防控和安全局势的挑战,病例监测和应对响应难以开展,故病例数下降应谨慎解释。
2.地区分布截至2019年10月1日,疫情分布于刚果(金)东北部的North Kivu 省(2728例,85%,19个卫生区)、Ituri省(463例,15%,9个卫生区)和South Kivu省(6例,1个卫生区)。
过去21天中,13个卫生区共报告埃博拉病毒病病例106例,主要分布在Ituri省的Mandima(27例,26%)、Mambasa(26例,25%)和North Kivu省的Kalunguta(16例,15%)三个卫生区,见图1。
过去一周,超过一半(55%)的病例来自于Mambasa 和Mandima卫生区,疫情活跃地区呈现从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地区(如Butembo, Katwa 和Beni)转移到人口密度低的偏远农村地区的趋势。
这将会对到达疫情村庄的后勤支持方面带来新的挑战,尤其是在进入雨季的时候(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
MambasaMandimaKalunguta图1 刚果(金)埃博拉病毒病确诊和临床诊断病例地理分布3.人群分布截至2019年10月1日,女性病例共1790例(56%);18岁以下的孩子共906例(28%);医护人员病例共计161例(5%),过去一周无新增医护人员病例。
尼日利亚发出埃博拉病毒红色警报
![尼日利亚发出埃博拉病毒红色警报](https://img.taocdn.com/s3/m/7f33b41a55270722192ef741.png)
尼日利亚发出埃博拉病毒红色警报埃博拉病毒已经从几内亚传播到利比亚和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在一名携带埃博拉病毒的利比亚人入境死亡后向全国发出了红色警报。
上周日这名利比亚病人在坐飞机抵达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不久后身亡,这也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境内第一起埃博拉病毒致死病例。
卫生大臣Onyebuchi Chukwu 称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机场,港口和陆地边境部署了监控。
自今年2月起,西非地区已有超过660人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这是迄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埃博拉病毒爆发。
此次爆发始于南几内亚,随后病毒扩散到利比亚和塞拉利昂。
上周日死去的病人在拉格斯落地后就立即病倒,之后他被送往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官方已经确认这名40岁的男子为利比亚一名政府工作人员。
埃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包括汗液。
病毒传播性强,致死性高卫生大臣Chukwu 称搭乘同一班飞机的乘客已经被找到并在观察中。
病人在机场和医院时“避免与公众接触”。
病毒感染者如果能及早接受治疗,生还几率比较大。
维基百科:埃博拉病毒(Ebola)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1]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2]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2]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3]此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此地接近首次爆发的部落,[4]刚果仍是最近四次爆发的所在地,包括2005年5月的一次大流行。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通常借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感染。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仍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爆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5]。
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埃博拉疫情限于西非 美法发布旅行警告
![埃博拉疫情限于西非 美法发布旅行警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4bd62aa5e9856a56126084.png)
埃博拉疫情限于西非美法发布旅行警告埃博拉病毒(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病毒)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病毒以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该国旧称扎伊尔),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这种病毒来自“Fil oviridae”族。
“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
西非埃博拉疫情引起许多人担心,不过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表示,目前西非以外地区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美国和法国发布了旅行警告,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在咨询世卫组织后表示,目前还不会实施飞行限制。
此外,美国在加紧研发针对埃博拉的疫苗和药物。
世卫组织新闻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7月31日说:“埃博拉病毒不易传播。
埃博拉病毒及疫情出现在西非地区,西非以外地区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有报道称一名由肯尼亚返回中国香港的女性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症状,哈特尔说,这名女性造访的肯尼亚远离疫区,认为其可能感染埃博拉的推测太过草率。
“很不幸埃博拉造成许多人恐慌,他们在没有真凭实据的情况下相信了某些事,一些由于各种原因突然身体不适的人也被传言感染了埃博拉病毒”,他说。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发布了旅行警告,要求人们避免前往疫区。
美国政府7月31日发布最高级别旅行警告,要求人们避免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与塞拉利昂三国的非必要旅行。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疫防控精选
![2024年度埃博拉出血热疫防控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2a878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6.png)
2024/2/2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
预测趋势
根据历史疫情数据和流行病学分析, 未来埃博拉出血热仍可能在非洲地区 持续流行,并存在向其他地区扩散的 风险。
挑战与困难
疫情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变异 可能导致疫苗失效、医疗资源不足、 社会经济不稳定等因素可能影响疫情 防控效果。
2024/2/2
25
对疑似和确诊病例实施隔离治疗
01
将疑似和确诊病例及时隔离,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降低病死
率。
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
02
对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管理,实施医学观察,
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传染源。
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03
加强社区防控工作,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自
我防护意识。
9
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
宿主导向的药物
通过调节宿主细胞代谢或免疫系统来抑制病毒复 制,如细胞凋亡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目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
中药及天然药物
3
一些中药及天然药物具有抗病毒或免疫调节作用 ,可能对埃博拉出血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需 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
2024/2/2
17
疫苗研发成果及挑战
疫苗研发成果
病毒分离培养
将患者样本接种到细胞培养物中, 观察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情况。此方 法可用于病毒的鉴定和分型。
12
诊断技术应用及评价
早期诊断
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方 法均可用于埃博拉出血热 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 发现和控制疫情。
2024/2/2
鉴别诊断
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疟 疾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避免误诊和漏诊。
推动疫苗研发与生产
信息通报、共享、责任机制
![信息通报、共享、责任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1cb20f02020740be1e9b48.png)
埃博拉出血热跨区域、跨部门的疫区来华(归国)人员信息通报、共享和责任机制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仍然呈全球蔓延态势,我县有非洲务工人员春节返乡输入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风险较大,应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跨区域、跨部门的疫区来华(归国)人员信息通报、共享和责任机制,做好各项防控准备工作。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国家或地区(以下简称疫区)的来华人员、来华前21日内有疫区旅行史的其他国家人员和从疫区归国的我国公民。
二、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的追踪卫生计生部门依托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本机制。
加强与外事、商务、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安边检等部门的协作。
相关部门提前将来华人员信息通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展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收集疫区来华(归国)人员信息(旅行目的地居住信息和联系方式等),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由卫生计生部门通报至来华(归国)人员旅行目的地卫生计生部门。
卫生计生部门配合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目的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公安等部门,及时联系到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告知其开展体温监测、做好健康监护等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有关要求。
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发现留观病例时,应当采集以下人员信息,并通报当地卫生计生部门:(1)在飞机上照料护理过该病仞的人员;(2)该病例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3)在机上与该病例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4)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该病例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
当留观病例转为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卫生计生部门应当将病例的上述接触人员信息通报至来华(归国)人员旅行目的地卫生计生部门,由后者对其进行追踪和隔离医学观察。
三、卫生、外事、商务、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安边检等部门分别确认一名责任人员和联络人员,并将名单报各单位备案使用。
四、由各单位联络人员定期互相通报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的追踪的相关情况。
五、各部门联合定期召开信息通报会,通报相关情况,共同研究和解决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加蓬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的最新情况
![加蓬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的最新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cf70b0bb52acfc789ebc939.png)
例病例 (5 1 例经 实验室确 诊 ,另
有 1 例 则与 流行 病学 相关 ) 8 ,其
国 外 医 学 情 报 o 、 ∞9 o
到腿 的~动 脉血 管内 ,并将 主动 脉向上推进 到冠状 动脉。根 据超 声检查的引 导 ,在被阻 塞动脉 附 近的静脉上打一 个孔 ,用一个斯 坦特 支 架 撑 开 ,使 血 液 改 线 绕
限水 平 。
术 的方法 以取代 传统的 冠状动脉 分流 术。 一 个 国 际 研 究 / 组 于 J \ 19 年 1 月 在德 国为 1 5 岁 99 1 例 3 的男性病 人实施 了这种 治疗 ,该 病人的心脏动 脉血管 因动脉粥样 硬化几乎被 完全阻 塞。手术 后这 例病人现在过 着正ATI NF ON‘ l me 2 Au u t2 0 Vo u 3・ g s 0 2
卫生部 的官 员们于 20 年 1 8 02 月
日离开 了梅 坎博。有关梅 坎 博及
则是 由致命性 较差的埃 博拉苏丹
病毒所致。加蓬 地区 暴发 的早期 标本分析显示 ,埃 博拉 扎伊尔 病 毒与此次 暴发相 关 ,但 是 目前还 没 有从此次暴 发流行 中分 离相 关
行。该治疗 程序完 成之后 ,血液
中 2 例 已死 亡 ( 5 加蓬 地区 1 例 , 8
刚果 共 和 国 7例 ) 。另 外 ,在 加 蓬地 区 还 有 1 可疑 病 例 正 在 6例
接受调查 。但 是 ,在 国际医学 专
家被 迫离开梅坎博 镇之 后 ,所有 试图控制此 病进~ 步流行 的努 力
这篇报道 中介绍 的 PC A技 术具 IV
民 ,在受到 他们 的威 胁之后 ,1 7 名国际医疗队成 员及加 蓬共和 国
研究人员近 日报道 的一项 非
埃博拉病毒实况报道
![埃博拉病毒实况报道](https://img.taocdn.com/s3/m/fae7d479f524ccbff02184da.png)
埃博拉病毒病实况报道第103号2017年6月重要事实•以往被称作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病(EVD)可在人间引起严重且往往致命疾病。
•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在人间通过人际间传播蔓延。
•埃博拉病毒病平均病死率约为50%。
在以往疫情中出现的病死率从25%到90%不等。
•首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发生在中非靠近热带雨林的偏远村庄。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涉及主要城镇及农村地区。
•社区参与对疫情的成功控制十分重要。
疫情的成功控制有赖于将一系列干预措施落到实处,即病例管理、监测和接触者追踪、实验室良好服务、安全埋葬和社会动员。
•补液及症状治疗等早期支持性医护办法可改善生存率。
目前尚没有获得许可并证明可中和病毒的治疗办法,但正在开发各种血液、免疫和药物疗法。
背景埃博拉病毒可引起急性严重疾病,若不加治疗往往会致命。
埃博拉病毒病是在1976年同时暴发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在现在的南苏丹恩扎拉,另一起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扬布库。
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
2014-2016年在西非出现的疫情是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发生的最大且最复杂埃博拉疫情。
本次疫情出现的病例和死亡数字超过了所有其它疫情的总和。
疫情还在国家之间蔓延,首先在几内亚发生,随后通过陆路边界传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
丝状病毒科病毒有三个种属:Cuevavirus属、马尔堡病毒属和埃博拉病毒属。
五个属种已得到确认:扎伊尔、本迪布焦、苏丹、雷斯顿及塔伊森林。
前三种即扎伊尔、本迪布焦和苏丹与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
引起2014年西非疫情的病毒属于扎伊尔属种。
传播人们认为大蝙蝠科果蝠是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到人,比如在热带雨林中发现的患病或者死亡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和豪猪。
埃博拉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方式是(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它体液或者受到这些液体污染的表面和材料(如床上用品、衣物)。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态势简报第十三期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态势简报第十三期](https://img.taocdn.com/s3/m/13dc1cce0c22590102029def.png)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态势简报Situational Report on Ebola Vir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第13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2014年8月18日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态势简报(第13期)一、疫情进展(一)WHOWHO今日疫情无更新。
截止8月13日,累计报告病例2127例,死亡1145人,病死率54%(表1)。
表1 2014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病情况(截至8月13日)国家确诊病例可能病例疑似病例合计几内亚病例数376 133 10 519 死亡数245 133 2 380利比里亚病例数190 423 173 786 死亡数154 190 69 413塞拉利昂病例数733 38 39 810 死亡数309 34 5 348尼日利亚病例数11 0 1 12 死亡数 4 0 0 4合计病例数1310 594 223 2127 死亡数712 357 76 1145(二)媒体疫情信息1.BBC: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一处隔离治疗29例埃博拉确诊病例的设施遭袭击,至少17名埃博拉患者逃离;暴徒还抢走病人污染的床垫、医疗用具等物品。
/news/world-africa-288270912.新华网:17日,尼日利亚1名患癌、欲前往印度求医的35岁女子在阿联酋机场死亡,疑曾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丈夫和5名医务接触者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均已隔离。
/world/2014-08/18/c_1112110316.htm二、西非国家疫情应对新京报:3名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的埃博拉医务人员患者从14日晚开始接受为期6天的新药ZMapp治疗。
/world/guojisaomiao/a/2014/0818/06/28042016.shtml三、国际应对WHO、美国CDC和欧盟CDC均无更新。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工作1.中疾控下发《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相关技术文件的通知》(中疾控应急发〔2014〕290号)。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7cf3c7aeaad1f346933fdd.png)
埃博拉病毒调查报告篇一:埃博拉试卷埃博拉出血热防控试卷本试题满分100分,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多选题15题,每题4分,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1. 埃博拉病毒目前公认的具备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 接触传播B 气溶胶传播C 性传播D 以上都是2.埃博拉出血热发病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无明显季节性3. 埃博拉出血热最长潜伏期为A 10天B 21天C 42天D 8天4. 医疗机构发现留观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后,应当A 立即隔离,组织院内专家会诊治疗、并同时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B 立即隔离,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划定专门隔离病房,指定人数较少的医护人员参与救治病例C 立即隔离,专家会诊后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D 立即隔离,网络报告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等待疾控中心处理5. 各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中的“埃博拉出血热”。
A 2小时其他类别传染病B 6小时乙类C 12小时丙类D 2小时甲类6. 飞机上出现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可以判定为密切接触者的是A 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B 在机上与病人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C 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的其他乘客和空乘人员D 以上三种情形均可判定7. 隔离观察期为自()起到第()天为止。
A 入境日期21天B 与病例最后一次接触21天C入境日期14天D 离开疫区14天8.北京市各区县疾控中心接到本辖区内医疗机构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报告后A 应于2小时内赶赴现场对病例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B 将调查情况通报病例现住址辖区疾控中心C 于12小时内将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区县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D 以上均是9.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传染性的正确说法是A 潜伏期有传染性B 发病后3天具备传染性C 发病即有传染性D 病例死后不再具有传染性10.对于疫区来华(归国)人员中排除密切接触可能的人员,由目的地区县CDC 组织()机构指导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护,并完成信息上报任务。
非洲又现埃博拉 埃博拉有哪些症状
![非洲又现埃博拉 埃博拉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75a4b617580216fc700afd56.png)
非洲又现埃博拉埃博拉有哪些症状*导读:非洲又现埃博拉,埃博拉有哪些症状?非洲又现埃博拉疫情,广州海关加强口岸疫情防控。
非洲又现埃博拉,埃博拉有哪些症状?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非洲又现埃博拉据广州海关消息,针对非洲刚果(金)再次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广州海关按照海关总署公告,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疫情从口岸传入。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通报,截至5月13日,今年刚果(金)共报告39例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其中19例死亡,病死率为48.7%。
世界卫生组织已派遣专家前往该国,协助当地政府处置疫情。
广州作为中国最大的非洲籍人口聚集地,对非经贸往来密切。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非洲直航和非洲中转航班最多的空港口岸,每月非洲直航航班达190余架次,出入境人员约4.5万人次,约占全国口岸的57%。
面对疫情态势,广州海关严密部署口岸疫情防控。
根据每日收集的疫情信息,综合各对外口岸通航情况以及2014年埃博拉疫情,锁定七条重点航线切实加大风险研判。
各通关现场严密卫生检疫,对重点交通工具、重点人群实施重点监测。
加强口岸联防联控,与民航管理部门协调,通过API系统(预报旅客信息系统)共享旅客信息,提前甄别来自刚果(金)的国际旅客。
5月813日,广州海关隶属白云机场海关对35个重点航班的10059名旅客,其中包括270名刚果(金)籍入境旅客进行重点排查,发现有传染病症状者2人,目前已排除染疫嫌疑。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疗法。
埃博拉有哪些症状?一起来看看。
*埃博拉有哪些症状该病潜伏期各家报道不同,多认为在221日,平均1周左右。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可不发病或呈轻型。
典型病例为突然起病,高热伴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周身不适,并有明显的厌食和极度衰弱。
起病23日后,可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大便可为黏液便或血便,半数病人可出现咽痛、咳嗽。
病程45日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并出现神志改变,如谵妄、嗜睡等。
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衄、咯血等,孕妇可出现流产及产后大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
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xx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病毒疫情,数个援助机构及国际组织,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欧洲联盟委员会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单位正投入人力试图减缓疫情。
下面我整理了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范文一
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截至20xx年10月3日)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10月3日通报,截至10月1日,西非五国和美国共报告埃博拉病例7492例(包括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死亡3439人,死亡率达46%。
几内亚:共报告病例1199例,死亡739人,死亡率62%。
其中,确诊病例977例,可能病例177例,疑似病例45例。
利比里亚:共报告病例3834例,死亡2069人,死亡率54%。
其中,确诊病例931例,可能病例1713例,疑似病例1190例。
塞拉利昂:共报告病例2437例,死亡623人,死亡率26%。
其中,确诊病例2179例,可能病例37例,疑似病例221例。
尼日利亚:共报告病例20例,死亡8人,死亡率38%。
其中,确诊病例19例,可能病例1例。
塞内加尔:共报告确诊病例1例,无死亡。
美国:共报告确诊病例1例,无死亡。
此次埃博拉疫情的死亡病例大都来自于疑似病例,而非确诊病例。
只有当实验室检验结果为阳性时,才能确诊为死于埃博拉;如果检验结果为阴性,该病例则不再计入埃博拉死亡病例,统计数字也会相应调整。
但由于实验室和治疗中心目前的接诊能力已超负荷,特别是在利比里亚,所以,可能、疑似、连同确诊病例的数据需要进一步的调整确认。
数据的确认工作一直在做,病例和死亡人数的数据在将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修正。
附表:世界卫生组织埃博拉病例情况统计表
截至20xx年10月1日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范文二
几内亚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
截止20xx年11月10日,几内亚住院确诊病人1人,列入观察名单的接触者382人,其中,被列入重点观察名单的密切接触者141人。
此外,1名曾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过的中年妇女逃离了观察病区,目前下落不明,几政府目前正在积极查找其藏身之处。
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塞拉利昂疫情结束。
目前,世卫组织正把塞拉利昂的医护人员力量逐步转移到几内亚,全力帮助几内亚抗击疫情,力争几内亚也能早日实现零病例,彻底结束疫情。
预计几内亚在20xx年初能结束疫情。
驻几内亚使馆经商处
20xx年11月13日
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范文三
世卫组织通报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表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说,刚果(金)西北部赤道省暴发埃博拉疫情,自7月28日至8月18日,当地出现24例疑似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其中13人死亡。
世卫组织还说,此次疫情暴发被认为与当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无关。
通报说,刚果(金)卫生部26日向世卫组织报告,该国疫情源自当地村落中一名孕妇。
她在分解一只丛林动物后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症状,并被送往当地私人诊所接受治疗。
这名孕妇已于8月11日死亡,与其接触的医护人员与丧葬人员随后也出现类似症状。
世卫组织说,此次疫情的人际传播已经建立,其他死者包括与这名孕妇接触过的医护人员、亲属和丧葬人员。
另有11个疑似病例正在隔离中心接受治疗。
目前患者样本已被送往实验室进行埃博拉确诊检测及具体毒株界定。
世卫组织表示,此次疫情为该国自1976年以来第7次暴发埃博拉疫情,疫情暴发被认为与当前西非埃博拉疫情无关。
世卫组织称,死亡孕妇及与其有过接触的80人并未前往此前受埃博拉影响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及尼日利亚旅行,也未接触过任何从疫区返回的人员。
目前,刚果(金)卫生部已派遣工作组前往当地监测与评估疫情,继续追踪、观察接触者并治疗患者,疫情防控措施及个人防护物品等也已到位。
世卫组织表示,将视情况随时调配紧急工作组援助当地。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疫情通报,截至20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2615例,死亡1427人。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该病毒可引发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可达20天。
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死亡感染者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