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全章节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案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案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1课时课题:12.1等可能性教学目标:1、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2、理解等可能的意义,会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教学重点:1、等可能的意义;2、能够判断某一试验中,结果是否有等可能性.教学过程:一、学情检查情境1:掷一枚质量均匀的硬币,它落地后总是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两者必居其一,且必发生其中之一,由于硬币是对称的几何体,所以出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情境2:掷一枚质量均匀的骰子,哪一面朝上有6种可能,每掷1次,6种点数中至少出现一种,且至多出现一种.出现6种的点数中的任何一种点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二、合作交流1、探索活动: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0个小球,分别标有0、1、2、……9这10个号码,这些球除号码外都相同,搅匀后从袋中任取出1个球.讨论:(1)取出1号球与取出9号球的可能性一样吗?(2)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吗?2、等可能的意义(由上述探索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设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如果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那么我们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也称这个试验的结果具有等可能性.注意:“等可能性”是一种假设,是一种理想状态,教学时要避免学生“抬杠”.三、例题分析例1、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了3支签,并放在一个盒子中搅匀,从中任意抽出1支签,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解: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3种可能的结果:1号签2号签3号签每支签被抽到的机会都相同,所以抽到几号签的可能性都相同.因此这3种结果的出现是等可能的.例2、(课本P154例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小明说:“摸出的球不是白球就是红球,所以摸出白球和摸出红球这两个事件是等可能的”.小丽说:“红球有2个,如果给这2个红球编号,那么摸出白球,摸出红球1,摸出红球2,这3个事件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谁的说法有道理.练习:1、(课本P1562)一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红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它们是等可能的吗?2、(课本习题P156)一套书共有上、中、下三册,将它们任意摆放到书架的同一层上,按从左向右的顺序列出所有可能摆放的结果,它们是等可能的吗?五、总结反思等可能性事件依存于随机事件,它们是“子”与“母”的关系,并且等可能性事件是一种特殊的随机事件.六、课堂检测七、教学反思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2课时课题: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2、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会把事件分解成等可能的结果(基本事件);3、理解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掌握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教学重点:1、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抛掷一只均匀的骰子1次,在出现朝上的点数大于4与朝上的点数不大于4这两个事件中,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呢?二、合作交流1、探索活动:(探索情境创设中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突出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的两个基本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等可能性).2、师生共同总结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的计算公式.一般地,如果一个试验有n个等可能的结果,当其中的m个结果之一出现时,事件A发生,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剖析概念:概率的计算分成两步:(1)计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计算要求出现的结果数,以上(1)中的结果做分母(2)中的结果做分子.三、例题教学类型“从一袋中摸一次球”的概率例1、(课本P158)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3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1)会出现哪些等可能的结果?(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3)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解:分别给这5个球编上号码1、2、3、4、5(1)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1号球、2号球、3号球、4号球、5号球它们是等可能的,所以n=5(2)由于摸出1号球、2号球、3号球这3种情形之一时,“摸出白球”这一事件发生,所以m1=3,因此摸出白球的概率是由于摸出4号球、5号球两种结果之一时,“摸出红球”这一事件发生,所以m2=2,因此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四、总结反思1、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①试验结果的有限性;②试验结果的等可能性.2、如何计算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中事件的概率?五、课堂检测六、教学反思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3课时课题:12.2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2)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2、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会列出一些类型的随机试验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基本事件),会把事件分解成等可能的结果(基本事件);3、理解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曲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掌握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4、会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可能结果(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2次,2次抛掷的结果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有多少?抛一枚均匀硬币3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二、合作交流1、探索活动(利用情境中问题进行探索,启发学生画出下图分析)(1)归纳小结:树状图:在上图中,从左向右每一条路径就是一种可能的结果,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像这样的图,我们称之为树状图,它可以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表格法:我们还可以利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例题教学类型一:“从多袋中取球”的概率 例1、(P160 例3)小明有3件上衣,分别为红色、黄色、蓝色,有2条裤子,分别为蓝色和棕色,小明任意拿出1件上衣和1条裤子穿上,恰好是蓝色上衣和蓝色裤子的概率是多少?每种结果的出现是等可能的,“取出1件蓝色上衣和1条蓝色裤子”记为事件A ,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61. 因此,小明恰好穿上蓝色上衣和蓝色裤子的概率是61总结反思1、如何用树状图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2、如何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四、课堂检测五、教学反思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4课时课题:12.3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2、进一步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了解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的两个特点--试验结果有无数个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3、能把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二)(能化归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转化为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一)即古典概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4、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一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即几何概型)的大小与面积大小有关.教学重点:能分析题意,求出概率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如图,2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8个相等的扇形,任意转动每个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哪一个转盘的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大?(课本P165图)2、假如小猫在如图所示的地板上自由地走来走去,它最终停留在黑砖上概率是多少?(图中每一块地砖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二、合作交流在自由转盘中,指针落在哪个区域,与这个区域的面积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区域越大,指针落在这一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大,区域越小,指针落在这一区域的可能性小.例题讲解例1、(课本P165例1)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开展有奖销售活动,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盘等分为16份,其中红色1份、蓝色2份、黄色4份、白色9份,商场规定:顾客每购满1000元的商品,就可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红、蓝、黄区域,顾客可分别获得1000元、200元、100元的礼品,某顾客购物1400元,他获得礼品的概率是多少?分别获得1000元、200元、100元礼品的概率是多少?解:该顾客购物1400元,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所以能够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例2、在4m远处向地毯扔沙包(如图,地毯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假设沙包击中每一块小正方形是等可能的,扔沙包1次,击中红色区域(空白部分为红色区域)的概率多大?五、课堂检测六、教后感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第5课时课题:本章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的方式回顾本章的内容;并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反思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发展随机的思想和意识.教学过程:一、要点梳理知识框图(在学生充分思考与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应引导学生建立本章的知识框图)二、基础训练1、闭着眼睛从一副扑克牌(共54张)中任意抽取一张,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____种2、小芳给同学打电话,但是电话号码的第7位忘了,只记得883900*5,她随意拨电话,恰好拨通的概率是______3、如图所示的转盘被自由转动后,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指针指向非蓝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4、从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摸出红球的概率为51,已知袋中有红球3只,则袋中共有___只球5、随机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两次反面都朝上的概率是( )6、如图所示的两个圆盘中,指针落在每个数上的机会均等,那么这两个圆盘指针同时落在偶数上的概率是( )三、例题讲解例1、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2只白球,3只红球,除颜色外,其余形状大小均相同(1)现从中摸一只球,写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形;(2)从中先摸出一只,摸到后放回搅匀,再摸一只,写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形;(3)先摸一只,摸后不放回,再摸一只,写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形.例2、(浙江中考)有四张背面相同的纸牌,A、B、C、D,其正面分别画有四个不同的几何图形(如图),小华将这4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一张,放回洗匀后再摸出一张。

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的定义和意义;2. 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区别;3. 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1. 概率的定义和意义;2.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3. 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引入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2. 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区别;3.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检查学生对概率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区分能力;3. 通过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概率的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2. 学会用排列组合来计算事件的概率;3. 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含义。

教学内容:1. 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2. 排列组合的应用;3. 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1.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2.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排列组合来计算事件的概率;3. 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含义。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概率计算方法的掌握;2. 通过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排列组合的应用能力;3. 通过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条件概率和独立事件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第三章:几何概率教学目标:1. 理解几何概率的概念;2. 学会用几何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3. 掌握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 几何概率的定义和意义;2. 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3. 几何概率的应用实例。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引入几何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几何概率的意义;2. 通过讨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3.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用几何概率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概率》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概率》全部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概率》全部教案第一课:概率基本概念与初步计算方法
1. 教学目标:
- 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能够熟练使用试验、样本空间、事件等概率术语;
- 掌握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2. 教学内容:
- 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试验、样本空间、事件的概念与关系;
- 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频率法和古典概型法。

3.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例子引出概率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说明。

3. 介绍试验、样本空间和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具体问题进行实际操作。

4. 讲解概率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频率法和古典概型法,并通过练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

5. 小结: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4.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概率》第一单元教材;
- PowerPoint演示文稿;
- 课堂练题。

5. 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练题检查学生对概率基本概念和初步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 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指导。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

苏科版八年级(下)数学复习教学案(6)第十二章认识概率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知识练习:1、有10张大小相同的卡片,分别写有0至9十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抽一张,则P(是一位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 (是3的倍数)= ____________ 。

12、若干个球有红黄两种颜色,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若摸到红球的概率是一,其中4红球有20个,则黄球有 ________________ 个。

3、从1、2、3三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字,其和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鞋柜里有3双鞋,任取一只恰是右脚穿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甲、乙、丙三人站成一排,恰好甲乙两人站在两端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两次,则两次都是同面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八年级一班有50人参加其中考试,其中有15人满分,从中任意抽出一张试卷不是满分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有黑、蓝、红三枝颜色不同的笔,和白、蓝两块橡皮,任拿出一枝笔和一块橡皮,则取到同蓝色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 。

9、某期体育彩票发行了300万张,特等奖1名,奖金500万元,李名买了三张本期体育彩票,则李名获得特等奖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型例题分析:例1:现有产品200件,其中有10件次品,从中随意抽出一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多少?例2 ;如图所示是可自由转动的转盘(被六等分)当指针指向阴影区域,则甲胜,当指针指向空白区域的则乙胜,你认为此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例3、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2个红球、1个黄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现有以下两种摸球方式:方式A :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摸一球; 方式B : 一次同时摸出两个球.在以上两种摸球方式中, 摸到两个红球的概率相同吗?若相同, 请说明理由;若不同,请分别求出其概率大小•例5::杨华与季红用5张同样规格的硬纸片做拼图游戏,正面如图 样,将它们背面朝上搅匀后,同时抽出两张. 求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灯或人的概率。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学案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学案

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学案第一篇:第十二章认识概率教学案初中数学本文为本人珍藏,有较高的使用、参考、借鉴价值!!12.1等可能性新知导读1.小强玩抛掷硬币的游戏,硬币落地后,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每种结果等可能吗?2.袋中有5个字条,分别写着A、B、C、D、E,任意摸出一个字条,有哪些可能出现的结果?范例点睛例1、一黑色口袋中有1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每次摸一只,小明认为袋中共有三种颜色不同的球,所以认为摸到红球、白球或者黄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你认为呢? 思维点拨:口袋中有1只红球,2只白球,1只黄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所以摸出每一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把白球编号白1白2,那么从袋中摸一球共有四种可能:红球、白球1、白球2、黄球。

易错辨析:注意摸出每一只球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但摸出每种颜色的可能性并不完全相同,显然摸出白球的可能性要大些。

例2、在掷骰子的游戏中,有同学认为点数6很难投掷,所以得出结论:投掷出6的可能性要小。

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思路点拨:这种说法不对,每一面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与点数无关。

所以共6种等可能的结果出现:1、2、3、4、5、6。

课外链接1.把10个数(-30),30-5-25,a+0.1,2(1-1)82004,819-99,--8,-(-2),-3(-1)2003,4⨯(-2),-1, 分4别写在10张纸条上,然后把纸条放进外形、颜色完全相同的小球内,再把这10个小球放进一个大玻璃瓶中,从中任意取一球, 得到正数的可能性与得到负数的可能性哪个大? 随堂演练1.一个正四面体,四面分别写上1,2,3,4,投掷后朝上的一面有几种可能?它们等可能吗?2.在一个口袋里,装有10个大小和外形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4个红球、5个蓝球和1个白球,任意摸出一球,有哪些可能的结果?摸出哪种颜色的可能性最大?3.100件产品中有68件一等品,22件二等品,10件等外品,规定一、二等品都为合格品,现任取一件产品,它是合格品和它是等外品的可能性相同吗?初中数学4.从一副经过充分洗牌的52张(去掉大、小王)扑克牌中任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黑色的可能性哪个大?5.某商店举办有奖销售活动,办法如下:凡购货满100元得奖券一张, 多购多得,现有10000张奖券,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00个,则任摸到一等奖和二等奖是等可能吗?中奖可能性大还是不中奖的可能性大?6.有9张卡片,分别写有0、1、2、3、4、5、6、7、8, 将它们的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出一张。

《认识概率》复习教案

《认识概率》复习教案

时注意两
例 1、甲乙两人在玩转盘游戏时,把转盘 A、B 分别分成 4 等份、 点:一是分
3 等份,并在每一份内标上数字,如图所示,游戏规定,转动两个 析 有 哪 些
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的两个数字之和为奇数时,甲获胜;为偶 等结果,二
数时,乙获胜。
是要搞清
(1) 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获胜的概率; 楚 这 些 结
的思想和意识。
重点
会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事件的概率。
难点
会用“树状图”和列表法求事件的概率。
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 错
一、课前预习与导学
得分
会用“树状
1、.学校升旗要求学生穿校服,但有一些粗心大意的学生忘记了, 图”和列表
若 500 名学生中没有穿校服的学生为 25 名,则任意叫出一名学生, 法 求 事 件
(2) 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定对双方公平吗?请简要说明 果 的 机 会
理由。
是否均等,
分析:画树状图或列表分析事件的概率,并利用概率的大小判断 投掷两次,
游戏的公平性。
方法 1: 方法 2:
转盘A: 1
2
3
4
转盘B:5 6 7 5 6 7 5 6 7 5 6 7
12 43
56 7
等可能的 结果有: ( 1,1 )

六、中考链接 在一个布袋中装有只有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的红白、红、黑三 种的小球各 1 只,甲乙两人进行摸球游戏;甲先从袋中摸出一球 看清颜色后放回,再由乙从袋中摸出一球。(1)试用树状图(或 列表法)表示摸球游戏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如果规定:乙摸 到与甲相同颜色的球为胜,否则为负,试求乙在游戏中能获胜的 概率。 七、布置作业
( 4,1 )

认识概率

认识概率

认识概率1. 教材分析:概率是新教材根据新课标新增添的内容。

它与我们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中体会概率的意义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概率和确定数学一样也是科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众多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概率的思维方式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

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随机观念才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

这也是构成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概率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如下:a.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摸球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活动的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b. 教学重点:概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c. 教学难点: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2.教材处理: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是我对本节课处理的主导思想,为了有效地使用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

在本节课的处理中,根据新教材的理念主要把握了三个原则:(1)现实性原则:以“顺德史努比公园”为切入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再通过游戏引入课题。

(2)过程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为主线,逐步展开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3)活动性原则:教学中为了紧紧抓住“理解概率的意义”这一重点,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交流、讨论等活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概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2概率(教案)
5.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形成对概率的深刻理解和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包括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
-学会使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掌握概率的直接计算、树状图和列表法等计算方法。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如加法公式、乘法公式以及互补事件的概率关系。
5.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骰子游戏、抽签问题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概率的计算规律,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讨概率问题,发展逻辑推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围绕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引导者,尽量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概率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点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较快地理解概率的含义。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首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概率,让学生明白它实际上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概率计算的具体步骤,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概率》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抛硬币、掷骰子这样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概率的奥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概率》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概率》教案设计

《概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可能性大小判断事件的类型,能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推断事件的类型;使学生知道游戏的规则公平,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通过列举法,使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过游戏,使学生能按可能性大小判断事件的类型,能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推断事件的类型;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游戏的规则公平,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可能性大小判断事件的类型,能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推断事件的类型;使学生知道游戏的规则公平,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2.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能按可能性大小判断事件的类型,能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推断事件的类型;使学生知道游戏的规则公平,各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确定的,有哪些事件是不确定的。

2. 新课讲解(1)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并引导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通过实例,使学生能按可能性大小判断事件的类型,能根据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推断事件的类型。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认识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概率与统计作为数学中重要的分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孩子了解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统计、分析和推理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教授小学生认识概率与统计,并设计适合年龄段的游戏活动。

一、认识概率1. 什么是概率?概率是一种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通过对样本空间(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和事件(样本空间中特定结果组成的子集)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认识样本空间和事件样本空间是指一个试验(比如抛硬币或扔骰子)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而事件则是由样本空间中特定元素构成的子集。

例如,当抛一枚硬币时,头朝上和尾朝上就是两个不同的结果,在这个例子中,阳光普照也是一个结果。

3. 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一个均匀抛硬币的例子,硬币只有两个面(头和尾)。

由于是均匀的,所以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头朝上和尾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

4. 认识复杂事件与概率计算当我们进行多次试验并在同一事件中同时考虑多个结果时,就需要对概率进行复杂计算,并且通过观察、记录和统计数据来推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认识统计1. 什么是统计?统计是对已发生事件或客观事物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通过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

2. 数据收集与整理要进行有效的统计,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

学生可以利用调查问卷、实地观察或根据已有数据进行信息收集。

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序,以便于后续分析。

3. 数据表示方法在统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数据,使之更易于理解。

常见的表示方式包括柱状图、饼状图和线形图等。

4. 数据分析与解释在统计过程中,需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并进一步推断可能发生的事件或现象。

数学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复习教案1

数学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复习教案1

数学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复习教案1数学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复习教案1第十二章认识概率复习教案一、知识概述概率是数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它能够帮助我们预测事件的可能性。

在第十二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概率的基本概念:样本空间、随机事件、试验等相关概念;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是指其中一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相对次数,而概率是指其中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事件的概率计算:计算方法包括几何法、频率法和古典概率法;4.随机事件的概率性质:事件的互斥与独立性、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5.事件的组合运算:包括事件的并、交、差等集合运算。

在本次复习教案中,我们将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以及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来帮助巩固所学内容。

二、知识回顾1.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是指其中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P(A)表示。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1],其中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用S表示。

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出现和感兴趣的事物,用A、B、C等表示。

试验是指对一个概率事件进行重复操作的过程。

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是指其中一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发生的相对次数。

频率可以用来估计概率,当重复试验次数越多,频率与概率越接近。

3.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1)几何法:通过确定事件发生的区域或线段长度,利用几何图形面积或长度的比例来计算事件的概率。

(2)频率法: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统计其中一事件发生的次数,用次数的比例来估计事件的概率。

(3)古典概率法:对于等可能事件,利用计数的方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4.随机事件的概率性质(1)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即它们的交集为空集。

(2)独立事件: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

(3)必然事件:事件必定发生,概率为1(4)不可能事件:事件不可能发生,概率为0。

5.事件的组合运算(1)事件的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

(2)事件的交: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

认识概率

认识概率

2、认识概率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抛掷硬币、摸球等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概率的意义,探究出计算概率的方法。

(2)过程性目标:学生经历动手实验、分组探讨、猜想验证等一系列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通过设计游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可能性的刻画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情趣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任务一: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和1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明从盒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1)你认为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与同伴进行交流。

(2)如果将每个球都编上号码,分别记为1号球(红)、2号球(红)、3号球(红)、4号球(白),那么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吗?(3)任意摸出一个球,说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思考:(1)什么是概率(P)?(2)摸到红球的概率如何表示?(3)摸到白球的概率如何表示?(4)对比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概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任务二:判断下列事件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如何用概率表示?(1)两个负数的积为负数(2)在400人当中,至少有两个的生日是同一天(3)从装有6个红球的盒子中摸到白球(4)从班级任选一名同学参加问卷调查,选取的是男同学思考: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各是多少?任务三学以致用:1:任意掷一个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6”朝上的概率是多少?2: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和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P(摸到红球)=P(摸到白球)=P(摸到黄球)=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任意抽取其中一张,抽到“方块”的概率是多少?抽到“黑桃”的概率呢?任务四能力提升:1:一个均匀的小立方体,它的6个面上分别有数字1、1、2、2、3、4,任意掷出这个小立方体,则:(1)P(1朝上)=(2)P(2朝上)=(3)P(3朝上)=(4)P(4朝上)=(5)P(奇数朝上)=(6)P(偶数朝上)=2、用10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得摸到红球的概率是1/2。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与统计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与统计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概率与统计认识概率与统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2.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统计数据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2.概率与统计的基本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概率和统计的问题吗?2.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他们所了解的概率和统计的概念。

第二步:讲授概率的基本概念1.通过实际问题,教师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估计概率的大小。

第三步:概率的计算方法1.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如计算事件发生的次数在总次数中的比例。

2.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计算概率的方法。

第四步:讲授统计的基本概念1.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

第五步:统计的计算方法1.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统计的计算方法,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等。

2.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统计的计算方法。

第六步:练习与巩固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率与统计知识。

2.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七步: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概率与统计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应用概率与统计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和实例的操作,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通过讨论和思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参与积极,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概率与统计有些困惑,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2512概率教案

2512概率教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练习,学生积极思 考,组织语言,回 答问题。
归纳提升,加强学习 反思,帮助学生养成
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则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摸到红球(2)摸到白球(3)
摸到黄球。
让学生尝试归纳,
系统整理知识的习 惯
2、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前 9 次都是正面朝上,当他掷第 10 次时,你认
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能的结果数中所占的比,分析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点数是 1”这个事件包 试验的特点,引导 次试验中,各种结果
含一种可能结果,在全部 10 种可能结果中所占的比为 1 .
10
因此,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 n 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发生的可能
学生结合问题总结 归纳概率求法,并 明 白 0 ≤ P(A) ≤ 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 事件发生的大小. 学生分析有限等可
能事件的特点。
(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总结条件“每一次试 验中可能出现的结
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验,可以从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在全部可 师生尝试总结摸球 果只有有限个;每一
出现的可能性相 等”,在上述条件下
性都相等,事件 A 包含其中的 m 种结果,那么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 P(A)= m n
由 m 和 n 的含义可知 0≤m≤n,进而 0≤ m ≤1,∴0≤P(A)≤1 n
特别地:当 A 为必然事件时,P(A)=1,当 A 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的原因.
.学生根据图示进一 步理解事件发生的 可能性越大,它的概
授课教师
管小周
课题
概率
课型
新授
教学媒体

关于认识概率的教案

关于认识概率的教案

认识概率的教案关于认识概率的教案关于认识概率的教案认识概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摸球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活动的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概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二)教学难点概率计算方法的理解.三、教具准备自制球箱(三面暗,一面透明);红、白色乒乓球若干;蓝猫等卡通动物或人10个;扑克牌(分别标有1~50号);实物投影平台.四、教学过程Ⅰ.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卡通人物.[师]你们想得到它吗?[生]想![师]只是老师没带那么多,不能给每一位同学.为了使同学们有公平得到的机会,我手里有50张扑克牌,并标有同学们的学号(边说边展示给同学们看),下面老师找一位同学洗牌三次.接下来任选10名同学抽牌,若抽出的号码是你的学号,你就将是幸运学生,并到讲台前站好.(游戏开始)这10名学生是幸运学生,他们将有机会获得卡通人物.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箱子(展示给学生),现在老师放两个乒乓球进去,一个红色,一个白色,并把它们充分搅拌均匀.哪个同学摸到红球(边说边把“摸到红球”这四个字写到黑板上)老师就奖励他一个卡通人物.若摸到白球,老师就奖励他一个乒乓球.同学们判断一下,这10位同学获得卡通人物的机会相同吗?[生]相同.(摸球游戏开始)[师]让我们师生用掌声对今天最幸运的获得卡通人物的同学表示祝贺!同学们,刚才一共有几位同学摸球?[生]10位.[师]共有几人是我们今天最幸运的?[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师]今天的摸球游戏与我们以前的哪个游戏相仿?[生]掷硬币.[师]若我们把今天的摸球游戏做更多次,那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生].[师]就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我们把它称做摸到红球的概率(教师边说边把“概率”两个字写到黑板上).概率用英文probability的第一个字母p来表示,如刚才游戏中摸到红球的概率就可以表示为P(摸到红球)=.Ⅱ.讲授新课体会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师]把刚才的摸球游戏换成3个红球,1个白球再进行一次.当然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完全相同,找一位同学参与摸球,同学们认为这名同学摸出任意一球,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颜色?(在这样的设问中,若学生回答不正确,教师可让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摸到的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师]若将每个球都编上号码,分别记为1号球(红)、2号球(红)、3号球(红)、4号球(白),那么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一样吗?[生]一样.由于球的`形状与大小都相同,所以摸到每个球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师]任意摸出一球,你能说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吗?(举手回答) [生]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1号球、2号球、3号球、4号球.[师]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几种情况?[生]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1号球、2号球、3号球.[师]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同学们可在自己练习本上写出来.[生]P(摸到红球)=.[师]很好,人们通常就是这样表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即摸到红球的概率.其中分母“4”表示摸出一球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分子“3”表示摸出一球是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师]你能写出摸到白球的概率吗?(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对写错的同学给予纠正)[生]P(摸到白球)=.[师]若把摸球游戏换成4个红球,那么摸到红球、白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生]P(摸到红球)=1;P(摸到白球)=0.[师]为什么摸到红球的概率是1,而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生]因为摸到红球这一事件是必然事件,而摸到白球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师]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师]你能猜出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吗?(小组讨论)(先提问学生回答,不完善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把结论投影在屏幕上)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Ⅲ.应用、深化1.试一试:例题教学(实物投影)[例1]掷一枚均匀的小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6”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解:任意掷一枚均匀的小立方体,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1”朝上,“2”朝上,“3”朝上,“4”朝上,“5”朝上,“6”朝上,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即概率是一样的,其中“6”朝上的结果只有一种,因此P(“6”朝上)=.2.做一做:用4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1)使得摸到白球的概率为,摸到红球的概率也是;(2)摸到白球的概率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你能用8个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吗?(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学生根据要求设计游戏,这体现了概率模型的思想,教师应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4个球:(1)任意摸出一球所有可能的结果数是4,若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则摸到白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应为2,即4个球中需有2个白球.同理,若使摸到红球的概率也为,则其余2个球应为红球.(2)同(1)可得若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则4个球中需有2个白球;若使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则其余2个球应是1个红球,1个黄球.8个球:(1)4个白球,4个红球;(2)4个白球,2个红球和2个黄球.3.练一练(1)一个均匀的小立方体的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任意掷出这个小立方体,分别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a.掷出的数字是两位数;b.掷出的数字是偶数;c.掷出的数字小于7;d.掷出的数字是3的倍数.[分析]任意掷出一个均匀的小立方块,所有出现的可能结果有6种,要求出上述4个事件的概率,则需求出上述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如掷出的数字是两位数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0,即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掷出的数字是偶数,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3,分别是“2”朝上,“4”朝上,“6”朝上;掷出的数字小于7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6,它是一个必然事件;掷出的数字是3的倍数,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2,分别是“3”朝上,“6”朝上.解:a.P(掷出的数字是两位数)=0;b.P(掷出的数字是偶数)==;c.P(掷出的数字小于7)==1;d.P(掷出的数字是3的倍数)=.(2)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任意抽取其中一张,抽到方块的概率是多少?抽到黑桃的概率呢?[分析]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共52张,所以任意摸出一张,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是52,而抽到方块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为13,便可求出抽到方块的概率,抽到黑桃的概率类似求出.解:P(抽到方块)==;P(抽到黑桃)=;4.讲一讲举出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概率现象”.(帮助学生感受到概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让同学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5.赛一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抢答)(1)甲产品的合格率为80%,乙产品的合格率为98%,你认为哪一种产品更可靠?(2)在一次抽奖活动中,小明只抽了一张,就中了一等奖,能不能说这次抽奖活动中奖率为百分之百?为什么?(3)从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P(抽到红心)=;P(抽到黑桃5)=________;P(抽到红心3)=________;P(抽到10)=________.(4)有5张数学卡片,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正面标有数字1,2,2,3,4,现将它们背面朝上,从中任意抽一张卡片,则:a.P(抽到1号卡片)=________;b.P(抽到2号卡片)=________;c.P(抽到3号卡片)=________;d.P(抽到4号卡片)=________;e.P(抽到奇数号卡片)=________;f.P(抽到偶数号卡片)=________.(5)任意翻一下日历,翻出是1月6日的概率为________;翻出4月31日的概率为________.答:(1)乙产品更可靠.(2)不能.小明中奖是偶然事件,而不是必然事件.(3);;;.(4);;;;;.(5)(一年按365天计算);0(因为4月31日不存在,翻出4月31日是不可能事件).Ⅳ.课时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回答)……[师]真高兴同学们有如此多收获,老师也有很多收获,同学们想听吗?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深深地感觉到,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概率的世界里,当我们慎重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时,你有选择生存的方式和权利,但你不能使概率达到100%.有的同学有99%帮助别人的概率,但却选择了1%的麻木不仁的概率,因为他还没有领会生命的真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有的同学有99%好好学习的概率,但却选择了1%的不思进取的概率,因为他不懂得对青春的珍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同学有99%对父母说句“我爱你”的概率,但却选择1%的沉默的概率,因为他还没有读懂父母对他的希冀——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其实,这样的话题还很多,举不胜举,我们往往忽视了自己所拥有的,殊不知这正是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同学们,请珍惜自己的每一天,每一份拥有,用爱去拥抱生活,也许收获的不仅仅是赞誉,这便是概率的真谛.Ⅴ.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概率小史”;2.习题4.21、2;Ⅵ.活动与探究小明和小丽做如下游戏:任意掷出两枚均匀且完全相同的硬币,若朝上的面相同,则小明获胜;若朝上的面不同,则小丽获胜.小丽认为:朝上的面相同有“两个正面”和“两个反面”两种情况;而朝上的面不同只有“一正一反”一种情况,因此游戏对双方不公平,你认为呢?[过程]随意掷出两枚均匀且完全相同的硬币.我们可以编号,记为“1号”硬币,“2号”硬币.硬币落地后出现4种结果:两枚都是正面朝上,记作(正,正);“1号”硬币为正面朝上,“2号”硬币反面朝上,记作(正,反);“1号”硬币为反面朝上,“2号”硬币正面朝上,记作(反,正);两枚都为反面朝上,记作(反,反).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相等,都是,即P(正,正)=P(正,反)=P(反,正)=P(反,反)=.因此抛掷两枚硬币朝上的面相同,即小明获胜的概率P(朝上面相同)==;而抛掷两枚硬币出现朝上的面不同即小丽获胜的概率P(朝上的面不同)==.[结果]抛掷两枚均匀且完全相同的硬币,“朝上的面相同”和“朝上的面不同”都出现了两种情况,即它们的概率都为,因此游戏对双方是公平的.五、板书设计§4.2认识概率其中m:进行一次操作可能出现结果A的总数; n:进行一次操作可能出现的所有结果总数.。

概率教学设计

概率教学设计

《25.1.2概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概率的意义,认识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2)初步掌握概率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P(A)=m/n及P(A)的取值范围,会用概率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学,经历探究、思考和归纳,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定义,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经过探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P(A)= m/n,并能熟练地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随机事件,知道了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那么,它发生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能否用数值进行刻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概率。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课件出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二)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28页至131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第一部分内容—“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 什么是概率?怎样表示事件A的概率?2.什么是等可能性事件?3.概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其中n和m分别表示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必然事件的概率等于多少?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等于多少?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取值范围如何?5. 概率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什么关系?(三)检验学生自学情况学生举手回答131页小练习中的两道题。

(四)梳理知识点1、课件展示探究一:从分别标有1、2、3、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抽取一根。

(1)抽出的签上的号码有几种可能?(2)每个号码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吗?(3)试猜想:你能用一个数值来说明每个号码被抽到的可能性大小吗?“抽到1号”这个事件包含( )种可能结果,在全部( )种可能的结果中所占的比为( ),于是这个事件的概率为( ).“抽到偶数号”这个事件包含抽到()和()这()种可能结果,在全部5种可能结果中所占的比为(),于是这个事件的概率是().课件展示探究二:何老师现在要抽一个同学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正)
(正、反)
你能只通过一次试验,列出所有可能
个相等的扇形。

任意转动每个转盘,当转盘哪一个转盘的指针指向红色区域的
就可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红、蓝、黄区域,顾客可分别获得1000
元的礼品。

某顾客购物1400元,他获得礼品的概率是多少?他分别获得
元礼品的概率是多少?
这个问题可转化为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
:在试验过程中,这些正方形除颜色外都
一次沙包一
【例题选讲】
、中国象棋红方棋子按兵种不同分布如下:1个帅、5个兵,“士、象、马、车、炮”各2个,将所有棋子反面朝上放在棋盘中,任意取一个不是兵和帅的概率是.
、小明玩转盘游戏,当他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2的概率是__________.
、一张圆桌旁边有4个座位,A先坐在如图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