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控站管理制度【新版】
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

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集控站门禁管理工作,维护单位安全稳定,保证人员出入的合法合规性,特制定本门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控站内所有门禁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责任1. 负责人员集控站站长为门禁管理的最高责任人,负责全面监督门禁管理工作的开展,并按照规定对门禁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2. 门禁管理人员门禁管理人员应遵守门禁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门禁管理职责,确保门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3. 保安人员集控站保安人员应严格执行门禁管理制度,认真履行门禁管理职责,在确保人员出入安全的同时,做好门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门禁设备的设置1. 集控站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各个出入口设置门禁设备,确保人员进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门禁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门禁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培训和考核,并由负责人员签发相应的授权证件。
五、人员出入管理1. 进出人员应携带有效证件,在门禁设备处刷卡或刷脸识别,经过验证后才能进出。
2. 对于外来人员,应在进入集控站前进行身份核实,确保其身份合法后方可进入。
3. 门禁设备应保持完整和正常运行状态,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六、特殊情况处理1.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需要迅速撤离人员时,门禁管理人员应立即开放所有门禁设备,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2. 对于有关人员严重违反门禁管理制度,导致安全隐患的,应依法进行处理,并将相关情况报告给负责人员。
七、监督检查1. 集控站负责人应定期对门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门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出入的安全。
2. 对于门禁管理人员的业务开展状况,要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3. 对门禁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应进行日常监督和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八、附则1. 本门禁管理制度由集控站负责人负责解释。
2. 本门禁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便是集控站门禁管理制度,希望各位相关人员认真遵守并严格执行,确保集控站的安全和稳定。
集控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集控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保障集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来访人员以及与中心业务相关的外部单位。
第三条中心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安全责任制。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中心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中心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六条中心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自觉维护中心安全。
第三章安全管理制度第七条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工作人员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 中心工作人员应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擅离岗位。
第八条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第九条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卫生清洁。
2. 中心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3. 中心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第十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 中心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中心工作人员应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3. 中心应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中心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应急程序。
第十二条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迅速报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第十三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处置。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后,中心应组织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集控室管理规定

集控室管理规定
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入管理:规定集控室的出入口,设立门禁系统,并严格控制人员的出入,只允许有合法身份的人员进行进出。
2. 值班管理:规定集控室的值班制度,确定值班人员的轮班时间和班次安排,确保集控室24小时有人值班。
3. 安全管理:设立紧急按钮,并规定必要时可以向其他部门或管理人员发出紧急求助信号。
同时,要求值班人员掌握应急处理程序,能够妥善应对突发情况。
4. 设备管理:规定集控室内设备的使用规范,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要求使用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报修有问题的设备。
5. 文件管理:要求集控室内的文件整理和保存规范,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6. 保密管理:要求值班人员遵守保密规定,对涉及保密的信息、资料和设备进行妥善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7. 培训管理:定期进行集控室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8. 纪律管理:制定纪律规定,明确工作要求和行为准则,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以上仅为一般性的集控室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应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集控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
为健全值班运行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集控室工作环境,保证全厂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非工作需要,非值班人员不得随意出入集控室,不得长时间在集控室内逗留,更不得与当班人员闲聊。
二、集控室内严禁嬉笑、打闹、睡觉,不得高声喧哗,不得看与工作无关的报刊杂志等书籍,不得玩弄移动电话、游戏机等娱乐性电子设备。
三、集控室内通讯设施(含汽机室)为工作联系所用,严禁非工作所用。
四、集控室内严禁吸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五、集控室内电脑只作为监盘和远方操作使用,严禁接入移动储存设备;非本岗位人员禁止使用,防止误操作。
六、集控室应随时保持清洁,值班用记录表(本)不能乱放,控制台上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水杯、餐具等用完后应立即放回指定位置。
七、集控室内卫生由当班人员负责打扫,保持清洁,随时做到桌面、柜内、设备无尘,窗台、地面无灰、无纸屑、无飞蛾等杂物。
八、集控室的一切设施、工具、公共用品、钥匙及记录表(本)等必须妥善保管,未经同意,不得挪用、借出;借出时必须作好记录,按值交接。
九、集控室消防设施应完好并做定期检查,不得将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带进集控室内。
十、非集控室配置设备、工具、资料等物品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寄放在
集控室内。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集控站的管理,确保集控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控站是指通过对多个远程站点进行集中监控、控制和管理的场所,主要包括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等。
第三条集控站管理的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条集控站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全面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五条集控站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人员管理:设置合理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素质。
(二)设备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三)运行管理:制定运行规程和应急预案,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四)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五)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六)质量管理: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电力产品质量。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集控站应设置合理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实行岗位责任制。
第七条集控站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法律法规等。
第八条集控站人员应定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应予以调整岗位或离岗培训。
第九条集控站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第十条集控站应有专人负责人员管理,建立人员档案,定期更新人员信息。
第三章设备管理第十一条集控站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报废等环节。
第十二条集控站应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
第十三条集控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设备故障、事故等情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集控站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运行状况、维修保养情况等。
第十五条集控站应加强设备改造和升级,提高设备性能和运行效率。
公司集控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集控室(以下简称“集控室”)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安全生产和设备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集控室所有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集控室是公司生产、运行、安全监控的核心部门,负责对公司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集控室设主任一名,负责全面领导集控室工作;设值班长一名,协助主任工作,负责日常值班管理;设值班员若干名,负责具体操作和监控。
第五条集控室主任职责:1. 负责集控室整体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2. 负责制定和修订集控室管理制度;3. 负责对值班长和值班员的考核与培训;4. 负责处理集控室重大突发事件。
第六条值班长职责:1. 协助主任管理集控室日常工作;2. 负责值班人员的调度和安排;3. 监督值班员操作规范,确保生产安全;4. 负责处理值班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
第七条值班员职责: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2. 实时监控生产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3. 负责日常操作记录和设备维护;4. 参与集控室内部培训和学习。
第三章工作制度第八条集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需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
第九条值班人员需穿着整齐,佩戴工作牌,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条值班人员应熟练掌握集控室设备操作,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值班人员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
第十二条值班人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
第十三条集控室设备出现故障,值班人员应立即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值班人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第十五条集控室内部培训和学习由主任负责组织,值班人员需积极参加。
第四章奖惩制度第十六条对在值班期间表现突出、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有功的值班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值班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职能部门对集控站的管理工作,提高集控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企业职能部门的职责•负责制定集控站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
•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对集控站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招聘和培训。
•监督集控站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员指导,确保集控站的正常运行。
2. 集控站管理员的职责•负责集控站的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负责制定集控站的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监控集控站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保证集控站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三、管理标准1. 集控站安全规范1.1 所有集控站管理员必须持有相关证书,经过正规机构培训并取得合格成绩。
1.2 维护集控站的设备设施,确保设备安全、灵活、可靠。
1.3 定期巡视集控站的现场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1.4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禁止擅自更改集控站设备的设置参数。
1.5 禁止将集控站设备借出、出售或改为私人使用。
2. 集控站运营管理2.1 确保与集控站相关的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建立日常检查制度,每日对集控站系统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并填写巡检记录,记录设备运行状况。
2.3 配备应急抢修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
2.4 组织集控站设备的定期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最佳性能。
3. 集控站安全生产管理3.1 制定消防预案,确保集控站内的消防设备完好并能够及时使用。
3.2 组织集控站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3.3 定期进行综合演练,测试集控站的应急救援工作。
3.4 加强集控站的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四、考核标准1. 集控站管理员的考核标准1.1 定期进行集控站管理能力的专项考核,包括设备维修能力、系统操作能力、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等。
集控室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集控室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提升生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适用于本企业全部集控室相关人员。
2. 职责和权限2.1 集控室负责人应负责订立和执行集控室的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运行的安全和顺畅。
2.2 集控室负责人有权对集控室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引导,并对其工作成绩负责。
2.3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相关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必需时有权短时间停止或调整生产线。
3. 工作布置3.1 集控室负责人应订立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工作计划,并及时向上级报告进度和问题。
3.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工作计划执行任务,及时记录并汇报任何生产异常情况。
4. 安全管理4.1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安全知识,熟识应急预案,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2 集控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3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4.4 集控室负责人应向上级报告安全事故和严重的生产事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整改。
5. 数据管理5.1 集控室负责人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包含数据的手记、存储、分析和报告。
5.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依照数据管理制度进行数据手记,并及时汇报给上级。
5.3 集控室负责人应定期分析和报告生产数据,为订立决策供应参考依据。
6. 问题处理6.1 集控室负责人应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6.2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处理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6.3 集控室负责人应组织相关部门参加问题处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防止再次发生。
7. 工作纪律7.1 集控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包含工作时间、出勤、着装和行为规范。
7.2 集控室负责人应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及时矫正违规行为,并依照规定实施纪律处分。
8. 修改和解释8.1 本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权归企业管理负责人全部。
2023年集控室、配电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2023年集控室、配电盘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集控室、配电盘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集控室、配电盘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作业人员、工程师和监工等。
第三条集控室、配电盘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培训和技术水平,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优先。
第四条本规定应与本单位相关制度相配合,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实行动态管理和长效实施。
第二章作业准备第五条集控室、配电盘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先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以及作业注意事项。
第六条在进行作业前,应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整洁,排除一切可能造成事故的隐患。
第七条作业前应对相关工具、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良好状态,避免因工具或设备问题引发作业事故。
第八条集控室、配电盘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核对相关保护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断路器、接地装置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三章作业操作第九条集控室、配电盘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手套、防护鞋等,确保人身安全。
第十条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设备运行状态或调整参数,如需操作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在操作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不得擅自处理或掩盖事故。
第十二条作业期间应严格控制作业人员的数量和作业时间,避免作业人员的疲劳影响操作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集控室、配电盘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了解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并及时进行相关考核。
第十四条对于集控室、配电盘作业涉及到的高危作业,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落实人员配备和安全防控措施。
第十五条严禁未经授权擅自进入集控室、配电盘作业区域,禁止私自进行电路改动或操作,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

生产集控中心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生产集控中心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生产集控中心所有工作人员。
三、管理要求1. 工作纪律(1)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2)每日应当按时打卡上班,在工作区域内禁止吸烟、嬉闹、玩手机等行为。
(3)不得擅自使用公司设备进行个人活动,保护公司设备的完好。
2. 责任制度(1)生产集控中心设置专门的责任人负责各项工作,实行负责到人的管理制度。
(2)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做好工作总结和汇报。
(3)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汇报,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安全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发现作业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3)对于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4. 监督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2)对于工作中的疏漏和错误,应当及时指出并进行整改。
(3)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处罚。
5. 培训管理(1)生产集控中心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对于新员工应当进行岗位培训,适时进行考核。
(3)对于员工的晋升和职称评定,应当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定。
6. 文明礼仪(1)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文明礼仪,做到礼貌待人,文明用语。
(2)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与卫生,并做好公共设施的维护。
(3)不得在工作场所嘈杂喧闹,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四、管理措施1. 设立管理岗位生产集控中心设立总监一人,分管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在各岗位下设专门的负责人。
2. 建立考核制度生产集控中心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绩效优秀者给予奖励,绩效较差者适当处罚。
3. 定期培训生产集控中心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
集控室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一、概述集控室是一个重要的管理中心,它集中了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能源消耗等各项数据的监控和分析,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智慧中枢。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集控室管理制度对保障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集控室工作人员,是其必须遵循的规范。
二、集控室管理制度1. 工作制度(1)上岗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上班,并准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2)交接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在接班和交班时必须做好工作交接记录,并进行详细的情况说明,确保信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值班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值班表上的班次进行值班,不得随意调换班次。
2. 安全制度(1)安全意识: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擅自操作禁止操作的设备和系统。
(2)应急预案:集控室工作人员要熟悉应急预案,掌握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
(3)设备检修: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3. 运行管理制度(1)生产指标: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按照生产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设备运行,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数据监控: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对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3)数据分析: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建议。
4. 纪律管理制度(1)遵纪守法:集控室工作人员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法乱纪。
(2)遵守制度:集控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做到不违规操作。
(3)团结协作: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5. 值班纪律(1)值班准时:集控室工作人员要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2)严格交接:集控室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要认真记录并详细交接工作情况,确保信息的连续性。
(3)维护设备:集控室工作人员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集控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集控室(以下简称“本室”)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室所有工作人员、临时工作人员及进入本室的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集控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监督检查,确保集控室安全无事故。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集控室设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2.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本制度执行情况;4. 调查处理安全事故;5. 定期向单位领导汇报安全工作。
第六条集控室安全员职责:1. 负责日常安全管理;2. 负责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3. 负责安全记录和报告;4. 负责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5. 协助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员工,必须进行专项安全培训。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条集控室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生产。
第十一条集控室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
第十四条加强消防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第十五条严禁在集控室内吸烟、使用明火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五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六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十八条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跟踪整改情况。
第六章事故处理第十九条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第二十条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集控室管理制度

集控室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二、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一切违章行为。
三、值班人员应自觉遵守厂规,尊重他人,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不在控制室内闲谈,严禁在室内大声喧哗。
四、各项记录、日志完整,书写工整整洁,不应在其上乱写、乱画、乱撕,并按照规定存放整齐。
五、各工器具按规定存放整齐,不得随意放置;并定期检查、试验,做好记录。
六、值班监盘应集中精力注意各表计指示及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运行情况并及时汇报处理,不应在监盘时看书报、吃饭,做与监盘无关的一切事情。
七、外单位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控制室,工作需要进入控制室凭有效证件须取得当值值长许可。
严禁外单位人员在控制室内大声喧哗,如有无理取闹者,值长有权将其请出控制室。
八、控制室内不许吸烟、吃东西,不准乱扔纸屑和任何杂物。
九、不经批准禁止使用操作台下专用插排及电脑USB接口。
十、控制室的管理主体为运行部,由其负责控制室的日常管理及检查。
集控室管理规定

集控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管理高效有序进行,维护集控室的正常运作,特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集控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集控室是企业生产管理的核心掌控中心,负责集中监控、调控和指挥生产全过程。
第四条集控室管理应遵从安全、高效、科学、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设备管理第五条集控室内的设备应依照科学的布局和合理的运行环境进行摆放和设置。
第六条设备名称及功能应明确标示,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七条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应依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私自改动设备设置和参数。
第八条集控室设备的故障及时报修,维护和修理记录应认真记录,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九条集控室设备维护应依照维护计划进行,保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条集控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证书。
第十一条集控室人员应严守保密制度,不得泄漏企业机密信息。
第十二条集控室人员应依照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进行工作,确保生产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集控室人员应遵守纪律,听从上级指挥,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第十四条集控室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升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五条集控室应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应急处理和安全事故的防备工作。
第十六条集控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防备事故的发生。
第十七条集控室应做好火灾、泄漏等应急情形的处理准备工作,订立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检验。
第十八条集控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九条集控室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第五章工作流程第二十条集控室应订立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管理的有序进行。
第二十一条集控室应建立监测系统和数据手记平台,及时取得生产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二十二条集控室应订立生产调度计划,合理布置生产工艺和生产资源的调配。
第二十三条集控室应配备充分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指挥,保证生产过程的可控性。
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集控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信息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集控中心及其操作人员。
三、职责与权限1. 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本制度,监督各部门贯彻执行。
2. 集控中心负责人负责本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3. 集控中心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四、安全管理要求1. 设备管理(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发现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处理。
2. 信息安全管理(1)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信息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敏感信息。
(2)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防范病毒和恶意软件攻击。
3. 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守操作规程,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3)严禁越权操作,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4. 应急处置(1)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2)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报告和处理。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集体,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集控中心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七、其他1. 集控中心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集控中心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应用,配电系统中集控站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紧要。
集控站是配电系统的关键掌控节点,是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营和管理的紧要基础。
为了有效提高集控站的管理水平,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集控站管理制度。
二、订立目的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规范集控站的管理,确保集控站设备安全牢靠运行,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配电系统中的集控站及相关工作人员。
四、管理原则为确保本制度的正确贯彻实施,订立以下管理原则:1. 领导重视:集控站是配电系统的关键节点,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集控站管理责任。
2. 安全第一:集控站设备安全牢靠运行是任何工作的前提,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实行各种措施保障集控站设备的安全运行。
3. 规范操作:集控站工作涉及电力安全和电力生产,要求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需遵从相关操作规程,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4. 精细管理:集控站的设备要求高度精细化管理,实行分类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
五、重要内容和要求1. 配置管理制度(1)设备配置制度:依据集控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订立设备配置标准和规范,保证设备的合理配置。
(2)备件配备制度:建立备件库,确保备件配备到位,便利随时更换设备,避开因设备故障而耽搁工作。
2. 工作协调制度(1)班次制度:依据集控站的工作规律和实际情况,订立班次制度,确保集控站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联络协调制度:集控站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建立并完善联络协调机制。
(3)应急协调制度:订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反应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实行有效措施,保障电力安全和电网稳定运行。
3. 运行管理制度(1)运行检查制度:定期开展运行检查,通过检查发觉和排出隐患,规避运行风险。
(2)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建立设备运行记录,认真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便于适时处理设备故障和进行计划性维护。
集控站管理制度

集控站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生产管理,提高集控站运营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特订立本《集控站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集控站点,包含集控室、设备、系统、人员等相关管理事宜。
第三条职责与权限1.集控站负责人要负责集控站的全面管理与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对集控站的运行负总责。
2.集控站负责人有权对集控站内的人员、设备和系统进行管理和引导,并对其工作质量和效率负责。
3.集控站负责人有权订立和调整集控站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工作流程规范和高效。
第四条人员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负责对集控站员工的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并订立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
2.集控站负责人要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依据员工工作表现进行评定,激励优秀员工,及时矫正不足。
3.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保障员工之间的顺畅沟通和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4.集控站负责人要关注员工的合理权益,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和福利待遇。
第五条设备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集控站所用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工作的及时执行。
2.集控站负责人要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和保养标准,建立设备档案,及时更新设备信息、维护和修理记录和保养计划。
3.集控站负责人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订立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系统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确保集控站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排出故障和风险。
2.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备份和恢复制度,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集控站负责人要定期组织系统使用培训,提升员工对系统的操作和维护本领。
第七条生产管理1.集控站负责人要依照生产计划,合理布置生产任务,并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流程,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2.集控站负责人要建立监视与报警机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问题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避开事故发生。
3.集控站负责人要与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协调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提高产能和效益。
安全管理制度之集控站管理制度

05 监督与考核
日常监督与检查
每日检查值班记录
检查集控站的日常值班记录, 确保值班人员按照规定执行任
务。
定期检查设备
定期对集控站内的设备进行检 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没有
安全隐患。
现场巡查
定期进行现场巡查,了解现场 作业情况,确保现场作业符合
VS
制度的完善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 的问题,不断对制度进行完善。制度的完 善应遵循“及时、准确、全面”的原则, 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对于本制度中存在的任何疑问 或需要解释的内容,由公司负责解释。任何修改或补充都应 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通知全体员工,以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之集控站管理制度
2023-10-27
目录
• 总则 • 设备管理 • 人员管理 • 安全保障 • 监督与考核 • 附则
01 总则
目的与意义
确保集控站运行安 全、稳定、高效, 降低运行风险,提 高设备可靠性。
保障员工人身安全 和公司财产安全, 维护企业形象和声 誉。
加强集控站内部管 理,规范员工行为 ,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范围
集控站内所有设备、设施的运 行、维护和管理。
集控站内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 。
与集控站相关的外部协作和沟 通。
职责分工
集控站负责人
负责制定和执行集控站管理制度, 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集控站 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技术支持人员
负责集控站设备的安装、调试、维 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处 理设备故障和技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控站管理制度一、值班制度1集控站的值班方式调度运行中心确定,其值班轮值表,由站长、值班长编制,未经允许不得调班。
2集控站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不得迟到早退,如有特殊情况经批准可找人代职,履行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岗。
3值班人员应穿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值班标志,衣着整齐。
4集控站必须配备专用通讯、交通工具,并保证通讯、交通工具随时处于良好状态,如发生障碍必须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不得随意关闭通讯工具,任何人不得随意将值班车辆调做它用。
5集控站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监视无人值班变电站及其远动、通信设备运行情况。
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事故和出现异常告警信号时,值班人员必须根据自动化系统反映的信息量对其事故和异常作出正确判断,并汇报当值班调度员和相关人员。
6集控站值班人员应保证24小时内随时能够接受当值调度员的调度指令和监控中心的工作联系。
7集控站脱离值班工作三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必须重新熟悉设备、系统及有关规程制度,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正式参加值班工作;对脱离值班工作不满三个月的人员,经熟悉设备及其系统后,即可正式恢复工作。
8在值班时间内,集控站值班人员必须共同做好无人值班变电站的保卫及安全生产工作:9集控站值班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发现形迹可疑人员进入无人值班变电站时,应立即告诉维操队值班人员,必要时报警。
10外来人员进出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遵守门卫制度。
二、交接班制度:1集控站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的交接班时间进行交接,并应与有关调度的交接时间尽量一致,在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全部参加,认真了解所辖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状况等各方面情况。
2集控站交接班都有应实行监控系统与值班记录交接,接班人员如发现二者不相符时,应及时提出,并核实现场实际情况,清楚后才能继续交接。
如果一时不能交接清楚的,可在交接班记录中记录清楚,双方签字认可,并由接班人员尽快落实。
3事故处理和倒闸操作时,不得交接班。
交接时如果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交接班,并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在交班人员的指挥下协助工作。
4交接班前,交班人员除进行卫生清扫、整理好有关记录以外,全值要开好交班前的碰头会,并在运行工作记录簿内按以下内容做好交班小结:a运行方式;b设备运行情况;c倒闸操作及调度指令下达、执行情况;d其他。
5交接班前,交班人员除进行卫生清扫、整理好有关记录以外,全值要开好交班前的碰头会,并在运行工作记录簿内按以下内容做好交班小结:a运行方式;b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和变更情况;c设备运行情况;d倒闸操作;e检修工作;f巡视维护工作;g通信及交通工具使用情况;h其他。
6交接班全体人员分别签名后交接班结束。
7接班后,值班负责人组织当班人员开好班前会,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明确本值重点工作及注意事项。
三、倒闸操作制度:1当值调度员根据下列情况将操作指令下达给集控站,集控站接到指令后分别下达:a下达给监控中心的操作指令:限、送负荷;远方操作断路器改变运行方式;事故处理时的遥控操作;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的遥控操作;无功电压自动调节除外的无功补偿装置的投退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的遥调;保护信号的远方复归等,监控中心的遥控、遥调操作必须按当值调度员的命令进行,操作时必须执行监护制度和操作票制度。
b下达给集控站的操作指令:现场改变运行方式;检修预试、事故处理及遥控、遥调失灵情况下的现场操作;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定值修改和压板投退;需集控站在现场进行的操作等,集控站的现场操作应进行摸拟预演,操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均应告知监控中心。
现场倒闸操作过程中监控中心就加强运行监视,并根据现场运行方式复归有关信号。
2正常情况下,无人值班变电站所有运行或热备用状态的开关必须置于“遥控”位置。
设备停电检修时,由集控站值班人员将需停电的设备置于“就地”位置,根据调度指令进行就地操作。
设备检修结束送电后,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就地/遥控”开关切至“遥控”位置。
3当集控站值班人员在变电站进行现场操作时,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不得对该站进行遥控操作,此时该站的操作任务全部由维操队负责完成。
4现场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系统或设备事故,以及产生疑问时,集控站值班人员应立即停止现场操作,并向当值调度员汇报,弄清问题后,经调度同意,再继续进行操作。
5计划性检修工作,调度应提前一天将倒闸操作预令下达给集控站,值班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并作好操作准备。
四、工作票管理制度:1预定工作的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检修单位提前一天送达集控站,无法送达时可以传真或电话将工作票全文通知集控站,临检、事故抢修等检修部门应电话通知集控站。
集控站值班人员与检修人员工作当天在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2第二种工作票检修单位在工作当天与集控站双方约好时间到现场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集控站值班人员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一般情况应有人留在现场配合检修人员。
如果遇到下列工作任务,可不留在现场:a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有倒闸操作任务;b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有工作票需要办理;c其他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事故、障碍及异常运行需要处理;d当天不能完成的检修工作。
4当天不能完成的检修工作,每日收工及次日复工,检修工作负责人均应电话通知工作许可人或值班负责人,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情况记入运行值班记录簿,并做好交接。
5工作票需延期时,工作负责人应向集控站值班人员申请办理,经调度同意后,值班人员通知工作负责人,并作好记录。
6工作负责人需变动时,工作票签发人应电话通知维操队,集控站值班人员应作好记录。
7工作终结时,对当日开工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结束前2小时通知集控站值班人员验收;对多日才能完成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提前一天通知维操队值班员进行验收。
验收后在现场履行终结手续。
8通信、自动化人员进入无人值班变电站和集控站从事检修工作时,必须履行工作票手续。
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1集控站应根据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状况,制订《设备定期巡视周期表》,明确巡视内容,并在各无人值班变电站建立专用设备巡视记录簿。
2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标有醒目的设备巡视路线,巡视应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进行。
3集控站值班人员在巡视期间发现危急缺陷后,应及时汇报当值调度员,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发生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并告知集控站当值人员加强运行监视。
4每次巡视时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将巡视情况在《设备巡视记录簿》上进行详细记录。
在巡视中发现的设备缺陷还应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记录。
5设备正常巡视周期规定如下:无人值班变电站应保证每周二次,所有正常巡视按巡视计划进行。
6遇有下列情况,集控站值班人员应增加巡视次数:a设备过负荷或负荷有显著增加时;b设备经过检修、改造或长期停用重新投入系统运行;或新安装的设备初次加入系统运行;c设备缺陷有所发展时;、恶劣天气(包括高气温、大风、雷雨、浓雾、冰冻等)、事故跳闸和设备运行中存在可疑现象时;E、上级通知有重要保电任务期间。
7巡视中如有紧急需要,巡视人员应立即停止巡视,参与处理有关事宜,处理完后,再继续巡视。
六、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1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的定期试验轮换应列入集控站工作计划,由站长组织进行,并做好记录。
2设备试验轮换周期如下:a长期备用的主变压器每季度应进行一次充电并运行12小时以上。
b站用电源每月必须轮换一次,并运行1小时以上。
c主变冷却系统应每月进行一次轮换,并检查、试验冷却器组是否完好。
d直流充电机有备用时应每月进行一次轮换。
e事故照明及交直流自动切换装置应每月进行一次试验检查。
f火灾报警系统应每年试验一次。
3设备试验轮换检查发现的问题集控站应及时汇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并督促检修单位及时处理。
七、设备验收制度:1凡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大小修、预试后的一、二次设备和自动化、通信设备必须按照有关规程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2无人值班变电站必须进行远方“四遥”功能的整组联合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系统运行。
335千伏及以上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建投产,公司主管生产经理或总工程师必须参加。
4集控站组织或参加无人值班变电站现场设备的验收。
组织或参加无人值班变电站“四遥”功能的整组联合验收。
5无人值班变电站大小修、预试和保护仪表校验、自动化设备检验由修试人员将情况记入检修试验记录簿,还必须注明是否可以投运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经验收,由集控站值班人员的检修人员在记录簿签字,无疑后方可办理完工手续。
6无人值班变电站新、扩、改建工程在验收时,应进行下列工作:a检查竣工的施工内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b检查规定提交的技术文件。
7设备验收时若个别项目达不到验收标准,而急需投入运行时,必须经主管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八、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缺陷性质分类同有人值班变电站。
2集控站值班员发现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或监控系统运行异常后,应认真分析,确认是否为误发信号,并将详细情况记入运行值班记录内,对影响系统或设备安全运行的缺陷应立即汇报当值调度员和相关人员,由调度通知检修人员到现场核实和处理。
3集控站值班人员发现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缺陷后,应将详细情况填入运行值班记录和设备缺陷登记簿,并报告值班负责人。
值班负责人根据缺陷性质分别汇报当值调度员或相关人员。
4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危急缺陷,值班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处理,防止造成事故。
检修单位对危急缺陷应及时消缺;对严重缺陷,可定期检修进行处理,但检修单位就将缺陷消除计划及时书面通知集控站。
5远动、通信和变电检修人员应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缺陷消除后,集控站值班人员应认真验收并及时销号,形成闭环管理。
6无人值班变电站发生自动化系统主机故障或通信中断等重大缺陷时,自动化和通信专业人员必须及时赶到现场处理;集控站应立即派人到现场值班,直到上述缺陷消除恢复正常运行后,才能撤回值班人员。
7有关领导及公司生技部门、调运中心、应经常检查设备缺陷消除情况,对未消除者应督促联系尽快安排处理。
8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在缺陷未消除之前,集控站值班人员均应加强运行监视。
9每月底,集控站将远动通信设备缺陷汇总。
10每月底,集控站技术员应组织进行设备会诊性巡视检查,由技术员将所有设备缺陷(含已消除的)进行汇总上报。
九、设备维护工作制度:1集控站应分站建立设备维护记录簿,并根据各无人值班变电站设备情况制定设备定期维护周期表,按时进行设备维护工作。
对防误装置,必须按公司颁发的《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进行经常性的维护。
2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备品备件、安全工器具、电工仪表等应配备适当并妥善保管维护,按有关规定按时送有关单位校验、试验。
坏的封存,缺的补齐。
3各无人值班变电站应按部颁《电力设备消防规程》的要求配备各种消防器具和设施,值班人员应掌握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及演习,经常保持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