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精)

合集下载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点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十个要

1、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有持续时间性的过渡阶段,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2、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3、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国家调节和指导的市场经济。

4、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国家所有制,实行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国家统一战略投资。

5、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行国家监督管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行科学发展观,实行统筹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化发展。

7、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推进工业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制度。

9、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文化,推动文化的平等发展,实行社会主义文化情操教育。

10、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十二届六中全会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将
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揭示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可编辑ppt
18
十三•大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1992.10,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
3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 的认识
• 1917年,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把共产主义的 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
• 1920年,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 中级、高级三个阶段。意识到社会主义的 发展将是长期的。
可编辑ppt
4
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认识
• 斯大林:社会主义-短暂阶段,向共产主义过渡。 • 赫鲁晓夫:“共产主义建成论” • 勃列日涅夫:“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社会主义起点论” •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论”
• 定义: • 两层含义: • 第一,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
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 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社
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可编辑ppt
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不 发达
• ①从现代化发展水平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 ⑧从精神文明建设看,是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 斗,勤俭建国,在建设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 文明阶段。
• ⑨从实现目标看,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 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
一、我国已经进入了
具备社会主义质
论 断 包 含 两 层 含 义
社会主义社会。
的规定性,具有 了社会主义最基 本的特征。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 还处在初级阶段。
体现我国基本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体现
了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两者
1917年战时共产主义
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36年宣布进入社会主义 1939年宣布开始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1959年21大赫鲁晓夫宣布社会主义已取得彻底胜利 1961年22大赫鲁晓夫宣布用20年时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1967年勃列日涅夫降温 苏只是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 义” 1982年安得罗波夫“苏联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 史阶段的起点”。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
(二)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成”和“建立” (1957年2月), 后来又提出的“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
段”的正确认识(1959年底1960年
初)。
毛 泽 东 对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阶 段 的 划 分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发 展 过 程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 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提出
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
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
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纲领。
十六大
十六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历 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

第六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一)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以后理论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使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的制定对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内容提要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既有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大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科学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条基本经验。

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考研知识点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思想。

该理论为中国的现实社会条件和实践经验提供了指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级阶段的概念和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素质还不高,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特定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矛盾的特殊性: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发展阶段,与其他社会形态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区别。

2. 发展阶段的特点: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而言是必经的发展过程,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

3. 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初级阶段的目标是逐步改变落后状态,最终实现现代化,同时也需要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早由邓小平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得到初步确认。

随后,该理论逐渐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创新。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与使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建立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之上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中国尚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状况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与路径选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以及在实践中的坚持,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与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矛盾问题,逐步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素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二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特征
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两层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两层含义:
含义一:从社会性质看, 含义一:从社会性质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24
文化 教育 政治 制度 经济 制度
阶级 状况
国际 环境
历史 特点 人口 因素 自然 资源 地理 状况
生产力 发 展水平
民族构成 及传统
25
国情之一: 国情之一: 政治制度
是指社会政 治领域中要 求政治实体 遵行的各类 准则或规范
26
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政治制度。(组成、评价) 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政治制度。(组成、评价) 。(组成
31
生产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生产力落后的主要表现:
人口多,底子薄, 人口多,底子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 居于世界后列
32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四,仅 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四 仅 次于美国、 年我国人均GDP 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2005年我国人均 年我国人均 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 /25,日本的 美元, 仅为 美元 仅相当于美国的1/ , 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 /4,大体上与刚果、 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 ,大体上与刚果、 / 和世界平均水平的 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110位。 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全球排第 位
10
世界银行《 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世界银行《1998/1999年度世界发展报告》按人 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均国民生产总值( 均国民生产总值(GNP)把世界各国和地区划 ) 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别。 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别。 这些组别为: 这些组别为: 美元及以下; (1)低收入,785美元及以下; )低收入, 美元及以下 (2)中低收入(下中等收入), )中低收入(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 美 ), 元; ),3126—9655美 (3)中高收入(上中等收入), )中高收入(上中等收入), 美 元; 美元及以上。 (4)高收入,9656美元及以上。 )高收入, 美元及以上

毛概·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73,421.9 240,192.4 226,294 74,650.9 72,871.2 72,232.1 59,814.0 58,587.8 49,767.5 48,211.7
5
6 7 8 9
10
丰田汽车公司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
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寿 工商银行 中国建筑股份公司 上海汽车集团公司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 党的最高理想。 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阶段制 定的近期目标,又称基本纲领。 ⑴党必须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最高纲领 ⑵党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⑶必须把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毛概· 第11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两阶段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将 未来的共产主义按照成熟程度的不同, 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共产 主义的 第二阶级 或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 的第一阶段 或低级阶级
2011年世界500强与中国500强
名 次
1 2 3 4
世界500强 名单
沃尔玛m 荷兰皇家壳牌石 油公司 埃克森美孚m 英国石油公司
营业收入
(百万美元)
中国500强 名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营业收入(百 万元)
421,849 378,152 354,674 308,928 221,760.2 203,958.1 196,337 186,055 184,966 168,04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邓小平理论有四大基础: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是邓小平理论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 基础; 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论在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基础;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重申 年 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 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 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 务等;在此基础上, 务等;在此基础上,重申了党的 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长期以来,亚洲国家一直担心日本会走 军国主义老路。这并非 杞人忧天。日本 这一系列所作所为,像是在把这种担心 变成现实。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钓鱼岛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暗礁,一旦中日关 系出现退潮时,这一暗礁就会显现。它犹如东 海上漂浮的一颗水雷,随时可能毁坏中日两过 人民友好的桥梁。中日两过一衣带水,“和则 两利,斗则两伤”。钓鱼岛主权及其海洋权益 固然重要,但它毕竟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只 要两过政治家和有识之士以大局为重,,登高 望远,以坦诚的态度来处理双方的具体分歧, 那么,中日关系会时代友好下去的。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二、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级阶段不可逾越呢?
• 1、中国的生产力落后 、 • 2、生产力本身的发展速度缓 、 慢
中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理论 • 3、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经手段, 的必经手段,是实现我国经 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 4、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得到了 、 很大的发展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经济基础辅导: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表述:定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①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④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包含的其他内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根本上说就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

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

例题1: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C.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D.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答案:D解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决非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它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含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内容提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论断。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新课导入:看视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

1956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判断。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党的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错误,八大的正确认识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

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1、党的基本路线的概念基本路线,即总路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党的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的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大会,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阶段转向建设阶段,从革命时期的政治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十三大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思想。

十三大提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按照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一国两制”。

十三大还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学技术运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二动力,把政策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三动力,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第四动力。

十三大还提出,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文化体制改革上,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社会体制改革上。

十三大还提出,要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二要务,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第三要务,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第四要务。

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毛概整理笔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毛概整理笔记(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开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根底上逐步提出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开展史上是第一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开展阶段的认识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在1959年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专门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开展阶段问题。

第一次明确地划分了社会主义的开展阶段。

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兴旺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拟兴旺的社会主义。

后一阶段可能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逐步形成和开展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假设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根本领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开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兴旺。

〞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是党的十三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开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兴旺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从我国情况来看,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即从本世纪中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下世纪中叶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兴旺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兴旺的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四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四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四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目的:通过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学生理解中国当前最基本的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产生课型课时:讲授2学时一、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社会主义社会要经历哪些发展阶段,以及当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这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马克思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做过原则性分析。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而且论述了过渡时期也要经历很长时期,还提到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要经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若于阶段。

斯大林在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和胜利的形势下,于1939年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正在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

斯大林忽视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把当时苏联社会看成是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显然过高估计了当时苏联社会的发展水平。

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倾向推向极端,提出了“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

!959年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现在已进人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通过的党纲提出“2O年内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赫鲁晓夫还许诺“这一代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

这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企图超越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国家曾普遍出现急于向更高发展阶段过渡的冒进现象,并使国民经济遭到很大损失、苏联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走向停滞阶段。

在1964年苏共十月全会上,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他上台伊始,就批评赫鲁晓夫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错误,提出要实事求是地、科学地估价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与前景。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 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④60年代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 个阶段中,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 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 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 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进行社会主义教 育。要正确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要 正确区别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这条路线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 保持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头脑。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阶级关系发生根本变 化,社会主要矛盾也相应发生变化。 2.由于国际国内的复杂因素,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 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在 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不再是社会 主要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讲, 不发达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 过渡时期 是“刚刚建立”,还 没有“完全建成”。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旨在指导中国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应该采取改革和建设的双重措施,以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实行改革结构性改革,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文明水平。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增强社会主义政治水平。

五、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水平。

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 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 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 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 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 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 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 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第二节:党的基本路线

总路线是对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 要任务及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的途径、手段 等内容的集中概括。

总路线具有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团结全 国各族人民的重大作用。
1、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提出的基本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革命(“三反”)。
2
1、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是党的基 本路线的核心
2、四项基本原则 是立国之本,改革 开放是强国之路
3、一个中心两 个基本点都统一 于建设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实践 中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 在首要地位。”
江泽民
● ● ● ●
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同 时 并 举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
总路线的实质就是通过逐步改变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
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建立我国的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3)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矛
盾的重点):在于落后的社会生产。
因此: 根本任务应是发展生产力,
中心工作应是经济建设。
29
十六大指出: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 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 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4
2)明确了一个中心:经济建设
(即发展生产力,包括:经济总量建设,经济体制建设,经济管理建设, 经济能力建设(生产能力,科技实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营销竞争能力等.),经济生 活水平建设.)
“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 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 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 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24
(2) 从现状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
获得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表现在:
1)至今,我国总体上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现代化,经济文化还是比较落后;
(因为我们建设时间还不长,且有过曲折。)
2) 各地区、各方面发展存在着多层次、
不平衡(工业、科教、地区、人民生活等方面)。
25
(3) 从发展看,赶上发达国家、基本实现现
(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P149.
36
“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 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 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
因为差距大,而且它们也还在发展中,所以短期内是不可能 赶得上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26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理论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出了明确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是: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
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本实现现代化。
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实现人民温饱。 第二步,从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从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
(1)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是党制定路、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避免我国在今
后的发展中犯“左”或右的错误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 21世纪中叶。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由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
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
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十七大报告》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就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邓小平理解的小康社会 主要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 衣足食,即衣食足而富裕不够。 联合国粮农组织用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 费支出的比重)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为: 60%以上为贫困, 50%——60%为温饱, 40%——50%为小康, 40%以下为富裕。 2005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6.7%,农村居 民为45.5%,分别达到和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小康标 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 已经达到富裕程度,农村居民生活也已达到小康水平。
2、当代意义的小康社会 小康应包含三层意思: 物质生活富足,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 等物质条件。 生活环境优越,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 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
社会环境祥和,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 道德风尚等状况。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主要是文化娱乐设施齐全,文化 娱乐产品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
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
五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有很大发展, 但总体上,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 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2)由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决定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后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 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科技、生产力不发达 农业人口占多数、主要靠 手工劳动的农业国 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占很 大比重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
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懂得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
3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 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 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 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 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 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 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 国家。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 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 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
基本实现现代化
逐步转变为工业国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 的阶段 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 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建立和完善民主和法制
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 教育文化落后
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 民社会水平比较低 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民主法制不健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认识 2、列宁、斯大林的相关认识和实践 3、毛泽东的相关认识实践
4、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