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单元教材分析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1.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
本节课直接拿出计算器,开门见山,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使学生在新课开始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2.注重开展自主学习。
别人说十遍不如自己做一遍,学生亲手操作演示的东西,由于有切身实践,往往体会深刻,有助于激发悟性,增强思维力度。
缘于上述原因,在每个板块的活动中,都积极为学生主动尝试、交流、讨论等创造条件,为学生探索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交流、总结、应用的过程,层层深入,让学生感受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乐趣,这样才会使课堂生动有趣。
此外还重视方法的总结,在学生会用规律写商后,让学生回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试着总结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计算器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今天的新课,我们请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计算器),有了它,我们的计算既快捷又准确,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发现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计算器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通过利用计算器的好处,让学生带着“特殊功能”这个疑问进入新课。
⊙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建立猜想。
出示例9中的前两题:1÷11 2÷11(1)使用计算器。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1÷11的结果。
(2)根据结果猜想。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得出1÷11=0.0909…,如果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11不变,被除数乘2,得到的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提出猜想:0.0909…×2=0.1818…,因为除数11不变,被除数1扩大到了原来的2倍,得到的商也应该扩大到原来的2倍。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对数学规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方面,学生的经验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和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关注这些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数学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提高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设计好教学课件,包括实例、问题、练习等。
3.准备一些关于数学规律的素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篮子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3个苹果。
请问,这一篮子苹果有多少个?”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实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解释规律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实践操作,探索更多的数学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方法:计算、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
教学准备:师:计算器、多媒体。
生: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2.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互动新授1.出示教材第35页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2÷11=0.1818…3÷11=0.2727…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7÷11=8÷11=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3.检验:同学们写出的规律对不对?用计算器来检验一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的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并利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循环小数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概念、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循环小数的识别和操作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规律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小数运算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循环小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利用计算器探索循环小数的规律。
3.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循环小数的识别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计算器。
2.教学PPT。
3.循环小数的相关案例。
4.小组讨论的模板。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基本知识,如小数的定义、性质等。
然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循环小数,让学生初步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循环小数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循环小数的特征。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验证循环小数的规律。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循环小数的计算,并要求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观察循环小数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数列中的规律,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方面,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计算器和相关的教学素材,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探索。
另外,我还准备了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和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例如:“小明用计算器计算了1+2+3+...+10,想知道结果是多少。
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助小明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对数列中规律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我将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数列的前n项和,并观察计算结果之间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1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2)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2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3)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3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通过这种引导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规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探索规律的例子,如探索平方数、立方数、等差数列等。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来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计算,对于计算器的一些高级功能,如求平方根、立方根等,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利用计算器来进行数学探索。
此外,学生在探索规律时,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平方、立方等运算,并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探索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示所发现的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通过计算器探索出数学规律,以及如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计算器、多媒体课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索规律:教师给出几个探索规律的例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所发现的规律。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简介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通过计算器的应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的计算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并能够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学会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中的规律;3.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本单元将首先向学生介绍常见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将学会如何进行基本的数值输入、运算、输出,并能够灵活应用计算器进行各种数学计算。
2. 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问题,学生将运用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寻找其中的规律。
学生将学会如何通过计算器来验证数学问题,并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还将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将学会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数据的输入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应用: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2.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问题中的规律;3.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操作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2.如何通过计算器进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问题中的规律;3.如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方法1.学生的日常表现:包括上课参与、完成作业情况等;2.小组合作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互动情况和问题解决能力;3.实际问题解决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方案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方案
本节课我们将依托教材第七章《计算器与数学探究》第三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规律的探索。具体内容包括:
1.探索平方数和立方数的规律;
2.运用计算器计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项数、和等特征;
3.探索数的阶乘以及与幂的关系;
-难点四:数学建模,如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如计算贷款的每月还款额,能够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器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生动的案例、互动的提问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器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学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表达与问题解决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平方数和立方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计算器验证其规律;
(2)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运用计算器计算其项数、和等特征;操作;
(4)将数学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数学建模能力。
举例:
-难点一:平方数和立方数在数轴上的分布,如平方数是间隔递增的,而立方数增长速度更快,通过计算器找出规律;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
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显然积的变化规律研究范围比较窄(只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不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商不变的规律研究范围比较宽(既研究被除数和除数乘同一个数,也研究除以同一个数)。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在积的变化规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要理解规律的内容,还要学习探索规律的方法,并运用这些学习活动经验继续研究商不变的规律。
把积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范围缩小一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
二是应用这两条规律学习小数和分数知识,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只需要因数乘几这种情况,商不变的规律则需要被除数、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数两种情况。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 提供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提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通过计算在若干个实例中归纳运算规律。
积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又指什么都要学生经过探索自己得出。
教材编写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对学生而言,教材是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极目标。
(1)第83页例题只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积的变化情况。
研究活动先在教材提供的36times;30=1080这个实例上进行,并把因数和积的变化记录在表格里。
然后由学生自己找一些例子,进行类似的实验。
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想想做做让学生继续体会积的变化规律并初步应用。
第1题有两条解题思路:一条是先算出变化了的那个因数是多少,再求积;另一条是根据一个因数乘了几,把原来的积20也乘几。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教材概述第十单元《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这一单元中,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使用计算器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和特性。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体验和实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可以拓展自己对于数学的认识和思维方式。
此外,本单元还重点讲述了整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认读和排序等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可以通过计算器来完成简单的数学运算。
- 学会通过使用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和特征,从而进一步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
- 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规律,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 学会读懂小数的基本形式,并且能够排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数字的输入、操作符的使用、清零等。
- 通过使用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和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整数的加减乘除规律,特别是乘法和除法的运算。
- 小数的认读和排序,以及和整数的关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主要在于: - 如何通过使用计算器来完成数学运算的具体步骤。
- 如何通过使用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和特征,并且如何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如何从整数的加减乘除规律中发现其特点和规律。
- 如何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基本形式,以及如何对小数进行排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数字的输入、操作符的使用、清零等。
2. 数学规律和特征的探索:通过使用计算器来寻找数学规律和特征,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整数的加减乘除规律:介绍整数的基本特性,并且对加减乘除的规律进行详细的解析。
4. 小数的认读和排序:讲述小数的基本形式,以及如何对小数进行排序和比较大小。
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示范性教学:教师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和特征。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比赛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
谁赢了?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规律。
(补充课题)(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x30的积。
请大家注意,现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行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获得成功的体验。
说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说教学难点:能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商。
说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小明将要参加一个夏令营活动,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带密码的旅行箱。
他很高兴,但又担心把密码忘记,可怎么办呢?设什么密码好呢?这时爸爸说;”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做完游戏,你就知道设什么密码最好了,即使忘了,也能很快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想一起玩这个游戏吗?(想)那好,这个密码箱上的密码是由四位数字组成的,我们就写出4个不同的数字。
师问:你来说说写的是什么数字?可以吗?如果有同学写的是3、6、9、12,这样写行不行?为什么?(这样就有5个数字了)还有什么疑问?数字中有0行不行?(出示游戏规则)规则: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先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再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看哪组写出的算式又对又多。
(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比赛:一个报算式,填结果;另一个同学用计算器算。
)2、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疑惑:你们怎么了?为什么都停笔不算了?(就是那几个数字,来来回回的。
)师:重复,不停地重复。
怎么算都是7641-1467=6174,大家都这样吗?(对)有这样疑问的同学请举手。
师:佩服!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个四位数的密码,它就是6174.即使你忘了也能找到!(介绍数字黑洞)3、揭题:数学是不是很神奇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1÷11 2÷11 3÷11 4÷11 5÷11(1)请同学们独立用计算器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第7课时“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来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的使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往往只局限于基本的计算功能,对于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等,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使用实例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应用。
3.采用合作交流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相关的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探索。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例如:“请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计算器算出1+2+3+…+100的和吗?”让学生思考并尝试使用计算器解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例子,如“请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计算器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吗?”让学生观察并理解计算器在探索规律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探索性问题:“请问同学们,你们能用计算器找出100以内的勾股数吗?”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使用计算器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九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第九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单元先教学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同一个数。
再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这些变化规律在前面的教学里有过渗透,现在作为一个数学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应用于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的是关于运算的规律,势必涉及较大数的计算,为了不把大量教学资源消耗在计算上,所以用计算器作为工具。
1、学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2、利用计算器探索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安排这些联系题并不是教学更多的有关积、商的变化规律的基础知识,而是增加学生探索规律的题材,激发研究规律的兴趣,培养数学活动的能力。
教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过程,不要突出结论。
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教材的意图。
发现的规律不要强化、不求记忆、不必应用,不能作为基本教学要求考查。
二是不必在积、商的变化规律方面继续扩展,不要增加新的探索题材,不能削弱了本单元着重教学的两条规律。
学情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我们班共有44人。
学生多来自镇内12行政村,只有1名学生是外学区学生。
从大的方面来说,同学整体水平比较平均,尖子生比较少。
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有不少同学厌倦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书写不规范,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二、学习情况分析1、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
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
2、学生不爱动手动脑。
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文章的理解不深;阅读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中,已经给出了两个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器验证一些数学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也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通过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验证数学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器探索规律。
2.教学手段:使用计算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计算器发现数学规律。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通过计算器探索给出的数学规律。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索结果,讨论并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如何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6.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3.实践:学生分组实践,探索给出的数学规律。
4.展示:学生展示探索结果,讨论验证规律的正确性。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8课时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教案)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8课时_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层次不齐,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提高学生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发现和总结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
2.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器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
例如,计算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和。
学生通过计算器得到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材分析要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普通计算器。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计算器的键盘设置也会有所不同。
首先要让学生清楚自己所用的计算器上的“开机键”“关机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的位置。
例1研究的是卡片组数中的加法规律。
(1)由于采用的是卡片组数,已经使用的卡片不能再用,这样两个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均不重复。
(2)如果使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组数的规律是:要选择十个数字中较大的八个数字,即O和1两张数字卡片不能使用。
②最大的两张数字卡片分别要放在千位上,次大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百位上,较小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十位上,最小的两张数字卡片要放在个位上。
③千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确定后,由于百位、十位、个位上的卡片都可以互换,所以摆法一共有2×2×2=8(种)。
也就是说,类似于2+1和1+2,如果仅仅是交换加数的位置,看成是同一个算式的话,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的算式可以组成8个。
在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研讨:(1)如果使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大,分别需要选用哪八张卡片?(2)千位上、百位上、十位上和个位上分别需要摆哪两张数字卡片?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十张数字卡片,选出其中的八张卡片组成两个四位数,用计算器计算它们的和,用打擂台的形式比较和的大小,直到得出几个和最大的算式,再研究其中的规律。
例2研究的是卡片组数中的乘法规律。
用四张不同的数字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乘积最大的规律是:(1)十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必须是两个较大的数字,个位上的两张数字卡片必须是两个较小的数字。
在这种情况下,所组成的两个乘法算式(a×b和b×a看成是同一个算式),其因数的和相等。
(2)在两个因数的和相等的前提下,这两个因数越接近,积越大。
对于卡片组数中的乘法规律,四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复习“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面积的变化规律”(三年级下册教材第50页),即:当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数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方法,发现数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规律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数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PPT、黑板。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PPT展示一个数序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几个简单数值,让学生感受计算器在数学探究中重要作用。
2. 例题讲解1×1=1,2×2=4,3×3=9,4×4=16,5×5=25,…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找出规律。
(2)讲解规律,并进行拓展:平方数规律。
3. 随堂练习1+2=3,2+3=5,3+4=7,4+5=9,5+6=11,…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进行讲解。
(2)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其他数规律。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规律:平方数:1×1=1,2×2=4,3×3=9,4×4=16,5×5=25,…连续奇数:1+2=3,2+3=5,3+4=7,4+5=9,5+6=1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使用计算器计算1×2,2×3,3×4,4×5,5×6,…,并找出规律。
(2)使用计算器计算1+3,2+4,3+5,4+6,5+7,…,并找出规律。
2. 答案:(1)规律:每个乘积比前一个数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等内容。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能够将这些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会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价值,逐步形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进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能够将这些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要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借助计算器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更加关注规律的发现过程。2.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不完全归纳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3.在应用规律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会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四则运算及一些运算规律,学会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分三段安排:先通过例1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再通过例2探索商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例3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
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为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作好准备。
课时设计
1探索规律……………………1课时
3.练习七…………………………………1课时
4.一亿有多大……………………………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