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定义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可打印一、有理数。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3 + 5=8,( - 3)+(-5)= - 8。

-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即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例如:3+( - 5)= - 2,5+( - 3)=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如:0 + 3=3。

2. 有理数减法法则。

-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a - b=a+( - b)。

例如:5 - 3 =5+( - 3)=2。

3. 有理数乘法法则。

-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如:3×5 = 15,( - 3)×(-5)=15,3×(-5)= - 15。

-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 有理数除法法则。

-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 b=a×(1)/(b)(b≠0)。

-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 乘方的定义。

-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n中,a 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例如:2^3=2×2×2 = 8。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

- 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做单项式。

例如:3x,-5,a都是单项式。

-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在单项式3x^2中,系数是3,次数是2。

2. 多项式。

-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例如:2x^2+3x - 1,2x^2、3x、-1都是它的项,-1是常数项。

-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1.代数定理-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分配率:a×(b+c)=a×b+a×c。

-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a^m)÷(a^n)=a^(m-n)。

-幂的乘法:(a^m)×(a^n)=a^(m+n)。

2.平方根公式-设a≥0,则√a×√a=a。

-若a≥0,则√(a^2)=a。

3.线性方程- 设a ≠ 0,方程 ax + b = 0 的解是 x = -b/a。

- 形如 ax + b = cx + d 的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x = (d - b)/(a -c)。

4.角度定理-外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则这两个内交角互为同位角,两个外交角互为同位角。

5.平行线和三角形定理-同位角、内错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截割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定理: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中,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几何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它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各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7.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换分数: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数。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化为百分数。

-比例:设a:b=c:d,称a和b为比例的两个项,c和d为比例的两个对应项。

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1. 数学定义1.1 数集•有限集:指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记作A={a₁,a₂,…,an}。

•无限集:指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记作A={a₁,a₂,…,an,…}。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或{}。

•子集: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A为B的子集,记作A⊆B。

1.2 常用数系•自然数:正整数,记作N={1,2,3,4,…}。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集合,记作Z={…, -2,-1,0,1,2,…}。

•有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记作Q。

•实数:包含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记作R。

1.3 函数•函数:指定了集合A到集合B的一种关联规则,记作f:A→B。

•定义域:函数f中所有可能输入的集合,记作D(f)或Dom(f)。

•值域:函数f中所有可能输出的集合,记作R(f)或Ran(f)。

•逆函数:对于函数f:A→B,如果任意b∈B,都有唯一的a∈A,使得f(a)=b,则函数g:B→A称为f的逆函数,记作g=f⁻¹。

2. 数学定理2.1 代数定理•因式分解定理:每个整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素数的乘积。

•二次根定理:若在实数域上,对于方程ax²+bx+c=0,当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b²-4ac<0时,方程没有实根。

2.2 几何定理•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对应的角A、B、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对应的角A、B、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c²=a²+b²-2abcosC。

2.3 微积分定理•基本定理:若函数f在区间[a,b]上连续,并且F是f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a,b]f(x)dx=F(b)-F(a)。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数系及运算1.正数是比0大的数。

2.负数是比0小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5.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6.0的相反数是0。

7.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1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率:a*(b+c)=a*b+a*c13.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4.有理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15.16.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17.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计数法。

18.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19.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是正整数)20.积的乘方,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是正整数)21.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m、n是正整数,m>n)22.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等于1。

23.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n(n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

(a≠0,n是正整数)。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初中数学78个公式

初中数学78个公式

初中数学78个公式以下是初中数学常见的78个公式(按照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类):1. 平方差公式:$a^2 - b^2 = (a - b)(a + b)$2. 比例相等:$\frac{a}{b} = \frac{c}{d}$3. 二次根式:$\sqrt{a} \cdot \sqrt{b} = \sqrt{ab}$4. 平方根的开平方:$(\sqrt{a})^2 = a$5. 次方公式:$a^n \cdot a^m = a^{n + m}$6. 分指数:$\frac{a^n}{a^m} = a^{n - m}$7. 平方和分解:$a^2 + b^2 + 2ab = (a + b)^2$8. 平方差分解:$a^2 - b^2 = (a + b)(a - b)$9. 平方差和分解:$a^2 + b^2 - 2ab = (a - b)^2$10.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11.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12. 一元三次方程:$ax^3 + bx^2 + cx + d = 0$13. 直线方程:$y = kx + b$14. 平行线的性质:$k_1 = k_2$15. 垂直线的性质:$k_1 \cdot k_2 = -1$16. 直线的截距式:$\frac{x}{a} + \frac{y}{b} = 1$17. 圆的标准方程:$(x - a)^2 + (y - b)^2 = r^2$18. 圆心坐标公式:$(a, b)$19. 圆的半径:$r$20. 弧长:$L = 2\pi r$21. 扇形面积公式:$S = \frac{\theta}{360^\circ} \pi r^2$22. 正方形的周长:$P = 4a$23. 正方形的面积:$S = a^2$24. 长方形的周长:$P = 2(a + b)$25. 长方形的面积:$S = ab$26. 三角形的周长:$P = a + b + c$27. 三角形的面积:$S = \frac{1}{2}bh$28.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2 + b^2 = c^2$29. 等腰三角形的斜边:$2l = b$30. 锐角三角形的高:$h = b\sin A$31. 五边形的内角和:$(n - 2) \cdot 180^\circ$32. 正多边形的内角和:$(n - 2) \cdot 180^\circ$33. 两角之和的三角函数:$\sin(A \pm B) = \sin A \cos B \pm\cos A \sin B$34. 两角之差的三角函数:$\cos(A \pm B) = \cos A \cos B \pm\sin A \sin B$35. 两角之和的正切函数:$\tan(A \pm B) = \frac{\tan A \pm\tan B}{1 \mp \tan A \tan B}$36. 同角三角函数之商:$\tan A = \frac{\sin A}{\cos A}$37. 逆三角函数关系:$\sin^{-1} (\sin A) = A$,$\cos^{-1}(\cos A) = A$,$\tan^{-1} (\tan A) = A$38. 二项式定理:$(a + b)^n = \binom{n}{0} a^n + \binom{n}{1} a^{n - 1}b + \binom{n}{2} a^{n - 2}b^2 + \ldots + \binom{n}{n - 1} ab^{n - 1} + \binom{n}{n} b^n$39.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cdot q^{n - 1}$40.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 = a_1 + (n - 1)d$4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 = \frac{n}{2}(a_1 + a_n)$42. 任意项数列求和公式:$S_n = \frac{a_1 + a_n}{2} \cdot n$43. 数列首项:$a_1$44. 数列公差:$d$45. 直角坐标系中两点之间的距离:$d = \sqrt{(x_2-x_1)^2 +(y_2-y_1)^2}$46. 连续整数的和:$S_n=\frac{n}{2}(a_1+a_n)$47. 无穷等差数列的和:$S = \frac{a_1}{1 - q}$48.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P = 2(a + b)$49.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 = bh$50. 梯形的面积:$S = \frac{1}{2}(a + b)h$51. 梯形的内角和:$(n - 2) \cdot 180^\circ$5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 + B + C = 180^\circ$53. 三角形外角和定理:$A' + B' + C' = 360^\circ$54. 三角形的内心:$(x, y)$55. 三角形的外心:$(x, y)$56. 三角形的重心:$(x, y)$57. 三角形的垂心:$(x, y)$58. 反比例函数:$y = \frac{k}{x}$59.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360^\circ = 2\pi \ rad$60.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sin x = \frac{y}{r}$,$\cos x =\frac{x}{r}$,$\tan x = \frac{y}{x}$61. 负数的平方:$(-a)^2 = a^2$62. 模的性质:$|x| = \begin{cases} x, &x \geq 0\\ -x, &x < 0 \end{cases}$63. 绝对值基本不等式:$|a + b| \leq |a| + |b|$64. 定义域:$x$65. 值域:$y$66. 最大值:$y_\text{max}$67. 最小值:$y_\text{min}$68.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S = \frac{1}{2}ab$69. 多边形的外角和:$360^\circ$70. 多边形的内角和:$(n - 2) \cdot 180^\circ$71. 渐进线:$y = ax + b$72. 正数的倒数:$\frac{1}{a}$73. 反函数的定义:$f(f^{-1}(x)) = x$,$f^{-1}(f(x)) = x$74. 递增函数:$x_1 < x_2, f(x_1) < f(x_2)$75. 递减函数:$x_1 < x_2, f(x_1) > f(x_2)$76. 弧长的比例:$\frac{S}{L} = \frac{\theta}{360^\circ}$77. 圆周角的比例:$\frac{\theta}{360^\circ} = \frac{L}{2\pi r}$78. 英寸与厘米的换算:$1 \text{ inch} = 2.54 \text{ cm}$这些公式在初中数学中是最常见和最基础的公式,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 $(a+b)(a-b)=a^2-b^2$② $(a\pm b)^2=a^2\pm 2ab+b^2$③ $(a+b)(a^2-ab+b^2)=a^3+b^3$④ $(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2.幂的运算性质① $a^1=a$⑥ $a^{-n}=\frac{1}{a^n}$② $a^{\frac{1}{n}}=\sqrt[n]{a}$③ $(a^m)^n=a^{mn}$④ $a^m\times a^n=a^{m+n}$⑤ $\frac{a^m}{a^n}=a^{m-n}$⑦ $a^0=1(a\neq 0)$特别地:$a^{\frac{1}{2}}=\sqrt{a}$3.二次根式① $\sqrt{a^2}=a(a\geq 0)$② $|\pm a|=|a|$③ $\sqrt{ab}=\sqrt{a}\sqrt{b}$④ $\sqrt{a+b}=\sqrt{a}\sqrt{b}(\text{其中}a>0,b\geq 0)$4.三角不等式a|-|b|\leq |a\pm b|\leq |a|+|b|(\text{定理})$;加强条件:$||a|-|b||\leq |a\pm b|\leq |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a+b|\leq |a|+|b|$;$|a-b|\leq |a|+|b|$;$|a|\leq b\iff -b\leq a\leq b$;a-b|\geq |a|-|b|$;$-|a|\leq a\leq |a|$;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1+2+3+4+5+6+7+8+9+\cdots+n=\frac{n(n+1)}{2}$;1+3+5+7+9+11+13+15+\cdots+(2n-1)=n^2$;2+4+6+8+10+12+14+\cdots+(2n)=n(n+1)$;1^2+2^2+3^2+4^2+5^2+6^2+7^2+8^2+\cdots+n^2=\frac{n(n +1)(2n+1)}{6}$;1^3+2^3+3^3+4^3+5^3+6^3+\cdots+n^3=\frac{n^2(n+1)^2} {4}$;1\times 2+2\times 3+3\times 4+4\times 5+5\times 6+6\times 7+\cdots+n(n+1)=\frac{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frac{-b\pm\sqrt{b^2-4ac}}{2a}$,其中$\Delta=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定义定理公式
一、定义
1、数:由数字表示的量或标志符号,用来代替实物,并用来计算、比较和研究事物的结果或关系。

2、集合:按照其中一种特征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元素的有序统一体。

3、元素:又称成员,是组成集合的基本和最小单位。

4、空集: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表示为∅。

5、并集: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结合体。

表示为A∪B,即A和B的“或”集合。

6、交集: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表示为A∩B,即A和B的“且”集合。

7、补集:指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相对应的集合,表示为A-B。

8、差集:指两个集合A和B中不同时属于两个集合的元素的集合,表示为A\B。

9、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指标。

10、函数:在其中一变量与另一变量之间关系的函数用等号表示,叫做函数。

二、公式
1、交集的公式:A∩B={x,x∈A且x∈B}
2、并集的公式:A∪B={x,x∈A或x∈B}
3、差集的公式:A\B={x,x∈A且x∉B}
4、补集的公式:A-B={x,x∈A且x∉B}
5、阶乘的公式:n!=1×2×3×4×…×n
6、数列求和的公式:Sn=a1+a2+a3+…+an
7、有理数的乘法的公式:(m/n)×(r/s) = (mr)/(ns)
8、有理数的除法的公式:(m/n)÷(r/s) = (ms)/(nr)。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

初中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一、幂的运算:①同底数幂相乘:ma ·na =nm a+;②同底数幂相除:m a ÷n a =nm a-;③幂的乘方:nm a )(=mna;④积的乘方:n ab )(=n a nb ;⑤分式乘方:n nn ba b a =)((注意:凡是公式都可以倒用)二.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平方差公式 22b a -=(a+b )(a-b ) (注意:凡是公式都可以倒用) 三.算术根的性质:2a =a ;)0()(2≥=a a a ;b a ab ⋅=(a ≥0,b ≥0);ba ba=(a ≥0,b >0)四.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0(02≠=++a c bx ax1、求根公式:)04(24222,1≥--±-=ac b aac b b x2.根的判别式:ac b 42-=∆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反之亦然.<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当ac b 42-=∆<0时,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没有的实数根. 反之亦然.3.根与系数的关系:ac x x a b x x =⋅-=+2121, 逆定理:若n x x m x x =⋅=+2121,,则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02=+-n mx x 。

4.常用等式:2122122212)(x x x x x x -+=+212212214)()(x x x x x x -+=-5.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 1、x 2的对称式的值,特别注意以下公式:①2122122212)(x x x x x x -+=+ ②21212111x x x x x x +=+ ¥③212212214)()(x x x x x x -+=- ④21221214)(||x x x x x x -+=-⑤||22)(|)||(|2121221221x x x x x x x x +-+=+ ⑥)(3)(21213213231x x x x x x x x +-+=+ ⑦其他能用21x x +或21x x 表达的代数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大全)

第一篇数与代数第一节数与式一、实数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 3, ,0.231,0.737373…, , 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 如:π,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如:丨- _丨= ;丨3.14-π丨=π-3.14.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 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1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14.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 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为64的算术平方根;(2)的平方根是士,误认为平方根为士 2,应知道=2.15.二次根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次根式.16.二次根式的化简:17.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18.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9.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20..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2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2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为任意有理数)加法结合律:(a+ b)+c=a+(b+c)(a, b,c为任意有理数)二.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从初一到初三)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从初一到初三)

一、初一数学公式1.1 二次根式的性质① 非负性:若a≥0,则√a≥0② 开平方的乘法性:√a×√b=√(a×b)③ 开平方的除法性:√(a/b)=√a/√b (b>0)1.2 整式化简公式①(a+b)²=a²+2ab+b²②(a-b)²=a²-2ab+b²③(a+b)×(a-b)=a²-b²1.3 分式的运算① 加法:a/b+c/d=(ad+bc)/bd② 减法:a/b-c/d=(ad-bc)/bd③ 乘法:a/b×c/d=ac/bd④ 除法:a/b÷c/d=ad/bc2.1 二次函数① 一般式:y=ax²+bx+c (a≠0)② 顶点坐标:( -b/2a , c-b²/4a )③ 判别式:Δ=b²-4ac若Δ>0,则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若Δ=0,则二次函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Δ<0,则二次函数无实根2.2 三角函数① 正弦函数:y=Asin(Bx-C)+D② 余弦函数:y=Acos(Bx-C)+D③ 正切函数:y=Atan(Bx-C)+D2.3 同底数幂的运算aⁿ×aᵐ=aⁿᵐaⁿ÷aᵐ=aⁿ⁻ᵐ(a≠0)三、初三数学公式3.1 等差数列① 通项公式:aₙ=a₁+(n-1)d② 前n项和公式:Sₙ=n/2(a₁+aₙ)3.2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① 和差化积公式: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② 二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²α-sin²α3.3 平面几何图形①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底×高② 圆周长公式:C=2πr, 圆面积公式:S=πr²初中数学公式包括初一到初三阶段的各类公式,涵盖了整式化简、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差数列、三角恒等变换、平面几何图形等内容。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特点,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π+8/3等;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xxxxxxxx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

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

若|a|=a,则a≥0;若|a|=-a,则a≤0.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2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七年级数学定义与公式

七年级数学定义与公式

七年级数学定义与公式有理数(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正分数有理数 0分数负整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a (a>0),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 0(a=0)–a(a<0)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2)若|a|=|b|,则a =b或a =-b.(3)若|a|+|b|=0,则|a|=0,且|b|=0.相关结论:(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 1a .有理数的运算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sin A =∠A 的对边cos A =∠A 的邻边① ∠A 是 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tan A = ∠A 的对边斜边 ,∠A 的余弦: 斜 边 ,∠A 的正切:∠A 的邻边; 并且 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 ∠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② 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铅垂高度=ℎ ℎ③ 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④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l .设坡角为 α,则 i =tan α=l . l二、二次函数: y = ) 1.定义:一般地,如果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 ℎ,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 0。

y = ax 2 + bx + c = a(x + b )2 + 4ac ‒ b2(‒ b , 4ac ‒ b 2) x = ‒ b(1)公式法:2a4a,∴顶点是 2a4a,对称轴是直线2a(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 a (x ‒ ℎ)2+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 = ℎ(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y ) (x ,y ) x = x 1 + x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 、 2 (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2 4.抛物线y = ax 2 + bx + c 中,a ,b ,c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b a y = ax 2 + bx + c x =‒ bb = 0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2a ,故:① 时,对b > 0a b< 0 a称轴为 y 轴;②a (即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a (即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 0时,y=c ,∴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 =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 0,与 y 轴交于负半轴b < 0α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2.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ab)n=nnab;⑥a-n=1na,特别:()-n=()n;⑦a0=1(a≠0)。

3.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

4.三角不等式|a|-|b|≤|a±b|≤|a|+|b|(定理);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a+b|≤|a|+|b|;|a-b|≤|a|+|b|;|a|≤b<=>-b≤a≤b ;|a-b|≥|a|-|b|;-|a|≤a≤|a|;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其中△=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1.数的概念和运算-自然数(N):正整数,包括0。

-整数(Z):由自然数和负数组成的集合。

-有理数(Q):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实数(R):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

-加法运算:两个数相加的操作。

-减法运算: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操作。

-乘法运算:两个数相乘的操作。

-除法运算: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操作。

2.整数运算-绝对值:一个数去除符号得到的非负数。

-相反数:与一个数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数。

-加法逆元:满足两数相加为0的数。

-加法消去律:对于任意整数a,有a+(-a)=0。

-乘法逆元:满足两数相乘为1的数。

-乘法消去律:对于任意非零整数a,有a×(1/a)=13.分数-分数:由一个整数(分子)和一个非零整数(分母)组成的表达形式。

-分数化简:将分子和分母约简到互质的形式。

-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带分数: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表达形式。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比例与比例常用的计算-比例:两个数之间的比关系。

-同比例:两个比例相等。

-比例的倒数:两个比例的倒数相等。

-比例的逆比例:两个比例的乘积为1-直接比例:当一个数的增加(减少),另一个数也相应地增加(减少)。

-反比例:当一个数的增加(减少),另一个数相应地减少(增加)。

-比例方程:一个包含比例的等式。

-比例常用的计算方法:已知三个量中任意两个,求第三个。

5.小数、百分数与含括号的计算-小数:用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的数。

-小数化分数:将小数改写为分数的形式。

-百分数:百分之一的意思,百分数=小数×100%。

-百分数化小数:将百分数除以100。

-去括号:根据分配率去除含括号。

-分配率:a×(b+c)=a×b+a×c。

-合并同类项: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或相减。

6.平行线与比例尺-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最新版)

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第二版逻辑与命题1.仅凭实验、观察、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是不深入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2.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3.如果条件成立,那么结论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4.条件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的,也就是说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5.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数系及运算1.正数是比0大的数。

2.负数是比0小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5.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6.0的相反数是0。

7.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9.有理数加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10.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12.有理数乘法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分配率:a*(b+c)=a*b+a*c13.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4.有理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15.16.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17.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称为科学计数法。

18.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最全面的初中数学概念定义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式总结一、基本知识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定义、定理、公理、公式汇编寇本义老师直线、线段、射线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两点决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4.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5.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垂线段最短)平行线的判断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简: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角的关系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4.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判定性质: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2.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4.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判定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1.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旋转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5.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6. 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成中心对称.7.平移或旋转前后的图形是不变的.中心对称是旋转的特殊形式。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①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n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1.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2.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3.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4.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平行四边形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矩形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abs21=菱形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判定1.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判定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①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②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1bal+=,S=Lh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相似三角形判定1.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4.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5.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性质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形式。

位似比等于相似比。

圆1.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5.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垂径定理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5.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①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 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③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它是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它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直角三角形三边为a 、b 、c ,c 为斜边,则外接圆的半径2c R =;内切圆的半径2c b a r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L 和⊙O 相交 d <r ②直线L 和⊙O 相切 d=r ③直线L 和⊙O 相离 d >r切线的判定: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切线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①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 ②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①两圆外离 d >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 <d <R+r(R >r) ④两圆内切 d=R-r(R >r) ⑤两圆内含d <R-r(R >r) 正多边形和圆①依次连结各等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 边形 n(n≥3):②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 边形 .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80)2(1n nα定理 正n 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 边形分成2n 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面积243a s =, a 表示边长. 扇形弧长: 180r n l π=扇形面积: 213602==r n s πr rn 180πlr 21=圆拄的侧面积rh s π2=圆拄的表面积222r rh s ππ+=圆锥的侧面积rl rl s ππ==2.21圆锥的表面积2r rl s ππ+=幂的运算:①a ≠0时a 0=1,a -p =pa 1 ②a m a n = a m+n ;(a m )n = a m n ③0的0次幂没有意义 平方差:a 2-b 2=(a+b)(a-b) 完全平方:a 2+2ab+b 2=(a+b)2 a 2-2ab+b 2=(a-b)2 推广:a 2+b 2=(a+b)2-2ab (a-b)2=(a+b)2-4ab一次函数y=kx+b (k ≠0) 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 正比例函数y=kx (k ≠0)①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y=kx 经过(0,0),(1,k ), 经过第一、三象限②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少,直线y=kx 经过(0,0),(1,k ),经过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xky =(k ≠0)①k>0,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x 的增大而减少.②k<0,双曲线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b 2-4ac ≥0)根为a acb b 24x 21-+-=aac b b 24x 22---=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根的判别式.b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 2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方程没有实根. 二次函数y=ax 2+bx+c (a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