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乌克兰是欧洲大陆东部的一个国家,位于东欧平原的西部边缘,毗邻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
它的地理位置特征对于该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政治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进行详细的描述。
1. 地理位置与疆界乌克兰位于欧洲大陆的东部,东经22°8′至41°15′,北纬44°20′至52°20′之间。
乌克兰的疆界线长达6,992公里,其中包括与俄罗斯的疆界共2,295公里,与白俄罗斯的疆界共1,084公里。
此外,乌克兰还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等国家相邻。
2. 地形与地势乌克兰地形多样,包括高原、平原、山脉和河流。
乌克兰的地势大致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其中最显著的地形特征是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山脉(乌克兰加尔帕特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
此外,乌克兰还拥有众多的河流,包括著名的多聚利河、第聂伯河和顿涅茨河等,这些河流为国家的灌溉、农业和水运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3. 气候特征乌克兰的气候呈现地大气候大的特征,从北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到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气候差异明显。
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相对凉爽,降水量适中;而南部地区的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相对少。
这种气候差异对农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天然气、石油和农产品等。
这些资源的丰富性对乌克兰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煤炭和铁矿石的开采促进了乌克兰的工业化进程,而天然气和石油的出口则为国家的外汇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来源。
此外,乌克兰的农业产品如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也对国家的经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地缘政治关系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对其地缘政治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作为欧洲大陆的东部边缘国家,乌克兰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体现在了其与俄罗斯的深厚联系和西方国家的吸引力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乌克兰局势分析

形势与政策乌克兰局势分析乌克兰局势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自2024年爆发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乌克兰政治与地缘政治的形势一直在持续变化。
本文将从乌克兰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形势以及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乌克兰政治形势复杂多变。
乌克兰政治经历了多次政府更迭,冲突激化等问题。
2024年,在总统选举中,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当选为新总统,取代了前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
泽连斯基上台后,乌克兰政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腐败问题、内部分裂等。
与此同时,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亲俄势力依然存在,并与乌克兰政府产生摩擦与冲突。
因此,乌克兰政治稳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其次,乌克兰经济形势疲弱。
乌克兰是一个农业国家,但经济结构并不健康。
乌克兰在冲突爆发前的经济增速已经较低,冲突爆发后更是雪上加霜。
乌克兰的经济受到了战争、腐败和政治不稳定等因素的严重影响。
乌克兰政府在努力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但进展缓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等机构向乌克兰提供了财政援助,但这远远不足以解决乌克兰的经济问题。
因此,乌克兰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第三,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形势复杂。
乌克兰位于俄罗斯和欧洲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紧张,特别是在克里米亚危机后,乌克兰与俄罗斯的争端不断升级。
乌克兰希望加入欧洲联盟和北约,但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
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顿巴斯等地区的冲突与对峙,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形势,并导致国内分裂。
乌克兰政府试图寻求西方的支持,以在地缘政治竞争中保持平衡,但目前并未取得明显的进展。
最后,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局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表示支持,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制裁。
然而,由于国际社会的立场分歧,对乌克兰冲突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不同意见,导致政治解决乌克兰冲突的进展缓慢。
此外,乌克兰冲突还引发了难民危机,导致了人道危机。
乌克兰_世界四大权力中心地缘政治的角力场_岳西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政治理论与政治建设·2014年第5期乌克兰———世界四大权力中心地缘政治的角力场岳西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北京100089)【摘要】2014年5月25日乌克兰大选落下帷幕,但乌克兰社会的政治危机并未消除,乌克兰分裂的因素反而增多。
自2013年底乌克兰再次爆发颜色革命以来,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大洗牌重复上演。
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罗斯兵不血刃地得到了克里米亚,成为最大的地缘政治赢家。
与此同时,中国则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在外交上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关键词】乌克兰四大权力中心地缘政治政治角力克里米亚乌克兰注定是一个分裂的国家。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早在20世纪末就分析说,一条伟大的历史界限将西方基督教各民族同穆斯林和东正教民族分开,这条分界线从欧洲北部的芬兰与俄罗斯的边界向南,在中部穿过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第聂伯河),再向南穿过前南斯拉夫的巴尔干半岛地区,这条界限以西是欧洲和西方政治经济的边界,以东则是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1]。
现实不幸被亨氏言中,当下的乌克兰正好成为这条分界线上的焦点,西方和俄罗斯正在此地为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角力、厮杀,乌克兰正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战争的前沿。
从2004年乌克兰的颜色革命开始,到2013年底和2014年初的又一轮颜色革命,乌克兰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这个国家政治发展的又一个轮回,国家的发展轨迹又回到十年前的原点,这就使国家发展目标迷茫,政局动荡不休。
民选总统下台,街头抗议者执政,国家分裂,而且这种状态看来只有间歇,没有结局。
美国、欧洲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和外交的角力才刚刚开始,俄罗斯明显占上风,借此机会“收复了”克里米亚;西方在中东、北非和东欧屡屡得手的“颜色革命”,在乌克兰却遭到“滑铁卢”。
本文试图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角度对此做一探析。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使乌克兰没有形成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乌克兰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地理环境优越,然而正是这一优势却使乌克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乌克兰背景缘起反思

乌克兰背景缘起反思从较长期的角度来看,以下三方面的基本变化是乌克兰危机的深层背景。
首先,二十多年来,乌克兰国家政治发展方向不定,国内宪政体制多变,国家治理功能衰弱,社会经济长期波动,腐败盛行,民生艰难,这是造成本次动荡的一个长期的内部原因。
西方以所谓的“民主与威权”划分世界,企图将乌克兰纳入欧美势力范围的图谋,乃是导致乌克兰危机的重要背景。
其次,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结合部最西端的特定历史地理位置是危机的又一深层原因。
西欧的宗教与政治历史对乌克兰西部地区影响深厚,但基辅本身又是俄罗斯文明发祥地。
后冷战地缘政治的特殊背景下,北约与欧盟等西方势力的拓展、俄罗斯的传统影响以及当地传统犬牙交错,在乌克兰突出表现为东西方之间不可遏制的东拉西扯、相互冲撞,使该国成为大国纷争的漩涡。
乌克兰难以复制同处欧洲文明结合部地带的其他国家(如瑞士、奥地利等)的民族与区域建构路径。
难以规避的既定文明历史背景、西方基于意识形态对国际转型的总体战略设计,都为这场危机作了伏脉千里的铺垫。
反思:乌克兰就是过分相信美国等这些“善意”的国家能真心帮自己,但结果是这些国家不怀好意地害了自己。
不仅乌克兰被玩残了,国际社会的例子比比皆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哪一个国家享受到西方价值观带来的实惠?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是这些国家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美国只想在全球范围内制造混乱,在对手国家周边制造更多麻烦,如中国、俄罗斯等,让美国这个置身事外的国家能有强烈的被需要感,这就是夯实美国全球霸权的主观需求,至于这些帮助过美国的国家是死是活并不在美国人的考虑范畴。
如今,就连欧盟这个美国盟友都被美国忽悠得快四分五裂,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乌克兰乎!合则用,不合则弃,这就是没什么历史积淀的美国人的处事哲学。
一句话,不靠谱,靠不住。
初中地理乌克兰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乌克兰知识点总结乌克兰是位于东欧的一个国家,面积辽阔,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资源。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了解一下乌克兰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乌克兰位于欧洲大陆东部,北临白俄罗斯,东临俄罗斯,南与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接壤,西隔黑海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相望。
乌克兰地势低平,东西向略微倾斜,布列兹河、德涅斯特河和多涅茨河等河流纵贯全境。
约四分之三的土地被广袤的农田、森林和草地所覆盖。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
二、地形地势乌克兰地形地势多样,北部为丘陵和高原地带,南部为低洼平原。
高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最高点为哈萨克斯山。
乌克兰地势平坦,没有高海拔地区。
多河滨,河流纵横交错,是水网密布,其中最大的河流为德涅斯特河、德聂伯河和多涅茨河,并注入黑海。
乌克兰还拥有着许多湖泊,其中最大的为舍切恩湖和波克罗夫湖,它们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三、气候乌克兰气候较为温和,四季分明。
北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而南部地区则属于温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全年有充足的降水,春夏季节雨水较多,特别是南部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
乌克兰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四、土地利用乌克兰的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为主,耕地占土地面积的较大比例。
乌克兰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黑土地,因此该地区也被誉为“欧洲的谷仓”。
森林覆盖率也比较高,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乌克兰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煤炭、天然气等。
五、自然环境乌克兰境内的自然环境保护较好,具有多样的生物资源。
乌克兰境内有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尤其是湖泊和河流地区拥有着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
此外,乌克兰还拥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保护了众多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为乌克兰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乌克兰地理环境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为乌克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乌俄形势分析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为大家分析当前乌克兰局势,探讨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和应对策略。
乌克兰局势错综复杂,涉及国家利益、地缘政治、民族矛盾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乌克兰局势进行深入剖析。
一、乌克兰局势的背景1. 历史渊源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自公元前以来,乌克兰地区一直是东斯拉夫民族的重要居住地。
乌克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包括基辅罗斯、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帝国、苏联等。
2. 独立后的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宣布独立。
此后,乌克兰国内政治动荡,民族矛盾突出,经济困境不断。
乌克兰试图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平衡,但始终未能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二、乌克兰局势的现状1. 政治局势乌克兰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
2014年,乌克兰发生“广场革命”,亲西方的波罗申科政府上台。
然而,乌克兰政治体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腐败现象严重等。
2. 地缘政治乌克兰地处欧洲东部,是俄罗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
乌克兰局势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近年来,乌克兰在东乌克兰地区爆发冲突,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3. 民族矛盾乌克兰国内存在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两大民族。
两国族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民族矛盾长期存在。
在乌克兰独立后,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成为乌克兰局势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我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1. 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一贯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领土争端和分裂活动。
在乌克兰局势中,我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2. 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国坚决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任何国家以武力干涉乌克兰内政。
在乌克兰问题上,我国主张尊重各国合理关切,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分歧。
3. 促进乌克兰局势稳定我国支持乌克兰在尊重各国合理关切的前提下,实现国内政治稳定,推动经济恢复和发展。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乌克兰危机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涉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和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局势,首先需要对乌克兰危机的背景进行介绍。
乌克兰是欧洲的一个国家,曾经是苏联的一部分。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并成为独立国家。
乌克兰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和民族分裂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乌克兰内部的混乱和不稳定局势。
2014年乌克兰爆发了乌克兰危机,导致了乌克兰政府的更迭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裂。
俄罗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支持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派势力,引发了乌克兰政府和亲欧盟势力的对抗。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也是影响乌克兰局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乌克兰危机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为后续对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提供基础。
2. 正文2.1 俄乌关系的历史背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2014年乌克兰爆发的“欧洲广场”抗议运动。
这场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了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的下台,并引发了克里米亚危机。
俄罗斯随后对克里米亚实施了“顿巴斯”模式,支持了亲俄派武装分子,并最终吞并了克里米亚。
这一系列事件加剧了俄乌关系的紧张。
除了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在内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走向也成为了俄罗斯的关注焦点。
俄罗斯认为,乌克兰的向西方靠拢会影响到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因此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行动来维护自己在乌克兰的影响力。
俄罗斯的干预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制裁,加剧了俄乌关系的紧张局势。
2.2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表现为对俄罗斯的支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
西方国家认为俄罗斯侵犯了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了国际法,因此强烈谴责俄罗斯的行为。
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纷纷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措施,限制俄罗斯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给乌克兰。
西方国家也通过外交途径,参与调解乌克兰危机,支持乌克兰的政治改革和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乌克兰 在政治和经济缝夹中求生存

乌克兰:在政治和经济缝夹中求生存本报驻乌克兰记者朱冬传近日,内阁向议会提交审议的有关重组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国家股份公司的第2937号法律修正案成为社会舆论焦点。
当地分析指出,这一法律修正案的实质折射出乌外交方向的选择——通过欧盟联系国资格进入欧盟,还是通过俄罗斯主导的关税同盟向俄罗斯靠近。
欧盟对乌克兰提出的是政治方面条件,要求政治民主化,建立公民社会,言论多元自由,特别是要求释放乌克兰最有影响的反对派领袖、前总理季莫申科。
4月底德国驻乌克兰大使克·瓦依列亚向基辅明确表示,关押季莫申科是乌克兰融入欧洲的一大障碍,是乌成为欧盟联系国进程中的一大绊脚石。
他认为,欧盟是将释放季莫申与同乌克兰签署联系国协议“挂钩的”。
今年11月维尔纽斯举行欧盟与东方伙伴峰会上将会讨论这一问题。
俄罗斯提出经济条件。
乌克兰要想得到廉价的石油天然气,就是加入关税同盟,只有在这一框架内,俄才有可能向一体化的伙伴提供优惠的能源,或是扩大双边能源合作形式,即建立乌克兰天然气过境运输管道体系的联合财团。
乌克兰向何处去,成为当局的一个不太容易作出的选择。
修正案的基本内容2013年4月26日乌克兰政府正式向议会提交审议第2937号法律修正案——《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国家股份公司重组相关法律修正案》。
政府根据宪法第93条提出立法倡议,委托能源、煤炭部拟定,并经由政府会议通过。
为了重组,政府提出要修改的法律有10多个,如2003年的《经济法》、1996年《运输管道法》、2001年《石油天然气法》、1997年《国有财产私有化法》、2006年《国有资产管理法》、1995年《国家及公有资产出租法》、《天然气市场运作基本原则法》、《股份制法》、《批准乌加入建立能源共同体条约备忘录法》、《禁止私有化的国有财产目录清单》等。
政府在提交的立法说明中指出,通过修改《经济法》第145条,允许依法对国有、公有财产私有化;修改《运输管道法》第7条,删除了对政府的“禁止”行为,改为由政府自行决定; 修改《石油天然气法》第44条,删除“国家的”三个字;修改《国家及公有资产出租法》,修改为可以“出租”。
俄乌战争的根源及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分析

俄乌战争的根源及其地缘政治影响力分析引言俄乌战争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影响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也对整个地区的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俄乌战争的根源,并分析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
一、历史渊源要理解俄乌战争的根源,我们需要回顾历史。
乌克兰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然而,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紧张。
这种紧张情绪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苏联时期,当时乌克兰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受到俄罗斯的控制。
二、民族认同与分裂民族认同是俄乌战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乌克兰人民渴望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而俄罗斯则试图维护其在乌克兰的影响力。
乌克兰东部的亲俄派与西部的亲欧盟派之间的分歧加剧了地区内部的紧张局势。
这种分裂导致了乌克兰政府的权威受到削弱,为俄罗斯干涉乌克兰提供了机会。
三、地缘政治竞争俄乌战争的背后也存在着地缘政治的竞争。
乌克兰地处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要地,控制乌克兰意味着在地缘政治上取得重要优势。
俄罗斯试图通过控制乌克兰来维护自己在地区的霸权地位,而西方国家则试图将乌克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以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
这种地缘政治竞争使得乌克兰成为了两个强权之间的博弈场。
四、经济利益与资源争夺经济利益和资源争夺也是俄乌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农业和工业资源,对欧洲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俄罗斯试图通过控制乌克兰来获取这些资源,并确保自己在能源供应方面的优势地位。
然而,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经济利益也很感兴趣,他们试图通过援助和投资来推动乌克兰的经济发展,并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五、地缘政治影响力分析俄乌战争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乌克兰的分裂导致了地区内部的不稳定局势,给周边国家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例如,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的威胁感到担忧,加强了与北约的合作。
其次,俄乌战争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导致了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
乌克兰地理位置特征

乌克兰地理位置特征乌克兰,是一个位于东欧的国家,其地理位置特征丰富多样。
乌克兰位于欧洲大陆的东部,面积达到603,628平方公里,是欧洲第二大国家。
本文将介绍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包括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国家和地形地势。
地理位置: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临俄罗斯,南接白俄罗斯,西部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北濒黑海和亚速海。
乌克兰地处欧洲大陆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其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周边国家:乌克兰与许多国家接壤,这使得它在地缘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乌克兰东部和南部与俄罗斯相邻,两国之间的边界线长达2,295公里,构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边界之一。
乌克兰西部则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相连,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欧洲东部和中东欧各国。
地形地势:乌克兰的地形地势多样,包括平原、山脉和河流。
乌克兰东部和北部是广阔的东欧平原,这片平原被称为“乌克兰草原”,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位于西部和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山脉之一,山脉中的胡卡尔希山是乌克兰最高峰,海拔达2061米。
此外,乌克兰还拥有丰富的河流资源,包括著名的第聂伯河和顿涅茨克河,这些河流为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赋予了这个国家许多优势。
其丰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为农业提供了极佳的环境,乌克兰成为欧洲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此外,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在能源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成为欧洲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也为乌克兰自身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总结:乌克兰的地理位置特征使其成为欧洲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
其周边国家的接壤使得乌克兰成为欧洲东部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重要交流纽带,地形地势的多样性为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地位独特,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丰富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乌克兰独立苏联解体的重要节点

乌克兰独立苏联解体的重要节点乌克兰独立:苏联解体的重要节点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进程的加速,乌克兰独立成为了解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这一事件对乌克兰及整个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乌克兰独立在苏联解体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分析其对乌克兰及国际局势的长远影响。
一、乌克兰独立的政治背景乌克兰位于东欧,是苏联最重要的加盟共和国之一。
在苏联解体前夕,乌克兰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压力。
苏联体制下的中央集权和资源分配不均使得乌克兰经济发展缓慢,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二、乌克兰独立的经济动因乌克兰作为农业和重工业大国,其资源富饶、人口众多,并且拥有战略地理位置。
这使得乌克兰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
然而,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严峻挑战。
为了实现经济独立和自主发展,乌克兰选择了独立道路。
三、乌克兰独立对内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乌克兰的独立与苏联解体密切相关,同时也对乌克兰的内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乌克兰独立打破了苏联的垄断地位,使得乌克兰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机构并进行独立决策。
其次,乌克兰独立导致了一系列的内政转型,包括宪法的制定、选举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等。
此外,乌克兰的独立还引发了与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国家之间复杂的地缘政治争端。
乌克兰国内存在着亲俄派和亲西方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形成了乌克兰政治体系的两个主要势力。
这些分歧不仅对乌克兰的政治稳定产生了挑战,也对乌克兰与俄罗斯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复杂的影响。
四、乌克兰独立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乌克兰的独立对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乌克兰的独立引起了其他前苏联国家的反应,激发了它们对独立和自主决策的愿望。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他国家的独立运动,成为了苏联解体浪潮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乌克兰的独立改变了国际格局,使得欧洲地缘政治的平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乌克兰成为了欧洲大陆上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角力中的能源资源争夺

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角力中的能源资源争夺乌克兰危机是近年来地缘政治格局的焦点之一,该危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能源资源争夺。
作为欧洲重要的天然气和石油传输通道,乌克兰一直是俄罗斯和欧洲之间能源资源角力的关键地区。
本文将探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能源资源争夺,从中分析各方的利益和战略。
乌克兰是一个能源资源非常重要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核能资源。
这些能源资源不仅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还可以通过乌克兰的管道输送至欧洲。
因此,掌握乌克兰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能源供应国。
乌克兰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几乎大部分天然气都通过这些管道进入乌克兰。
然而,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关系一直不太稳定。
乌克兰在过去几年多次与俄罗斯发生天然气供应危机,经济和政治利益的矛盾使得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能源争夺变得更为复杂。
欧洲国家也对乌克兰的能源资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欧洲国家希望通过乌克兰将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引入欧洲市场,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然而,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一计划变得更加困难。
乌克兰政府的不稳定和俄罗斯的军事干预使得能源供应中断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能源资源争夺进一步成为了各方的焦点。
俄罗斯试图通过与乌克兰政府的能源合作来加强对乌克兰的控制。
同时,俄罗斯还试图通过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和LNG(液化天然气)输送终点,来减少对乌克兰天然气管道的依赖。
这样一来,俄罗斯就可以更加灵活地控制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
欧洲国家则希望通过与乌克兰的能源合作来打破俄罗斯的能源垄断。
欧洲国家试图通过与乌克兰建设新的天然气管道,来实现多元化的能源供应。
此外,欧洲国家还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减弱俄罗斯能源对其影响力。
乌克兰自身也希望通过加强能源合作来实现自身的能源安全。
乌克兰政府试图通过引入外国能源公司的投资和技术,提高国内能源产能和能源效率。
同时,乌克兰也希望通过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从而提高国家的独立性和地缘政治地位。
从政治、社会和经济角度探讨乌克兰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乌克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涉及到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从这些角度对乌克兰问题的探讨及改善建议:政治角度:领土争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存在领土争端,这是导致乌克兰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外交途径加强调解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
政治体制:乌克兰的政治体制存在缺陷,导致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国际社会应该鼓励乌克兰政治家和各方力量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改善建议:加强国际调解: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外交努力,通过多边机构和外交渠道推动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国际社会应该支持乌克兰政治家和各方力量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公正、透明和稳定的政治体制。
社会角度:民族问题:乌克兰境内存在多个民族,民族关系复杂,导致社会不稳定。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
社会不公:乌克兰社会存在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改善建议:促进民族团结: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包括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尊重民族差异和多样性。
改善民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经济角度:经济困境:乌克兰经济面临困境,通货膨胀率高,财政赤字严重。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稳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外援依赖:乌克兰经济高度依赖外援,国际社会应该增加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和支持。
改善建议: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包括鼓励国内外投资,促进出口等措施。
同时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民生等重要领域提供有力保障。
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进入乌克兰市场。
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历史原因。
乌克兰经历了多年的入侵,曾被沙皇俄国、纳粹德国、波兰等国家殖民。
这在许多方面构成了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记忆、各自文化和语言的乌克兰现状。
二是地缘政治原因。
经历多年冷战后,乌克兰被苏联和北约两个对立阵营包围,西部和中部语言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而南部语言受到北约的影响,这种语言和政治差异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紧张局势。
三是外国介入因素。
在乌克兰政局动荡期间,外国国家时常介入,加剧乌克兰的紧张局势。
如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等外力的冲突。
美国与欧洲国家则试图支持乌克兰而抗衡俄罗斯,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情况。
总的来说,乌克兰问题的演变一方面源于内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又受到外部国家的强力介入,加大了乌克兰的压力,导致乌克兰情况复杂且不断变化。
俄乌战争中的地缘政治背景与影响

俄乌战争中的地缘政治背景与影响引言俄乌战争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对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俄乌战争的地缘政治背景以及其对相关地区和国际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俄乌战争的地缘政治背景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独立。
乌克兰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地缘优势的国家,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重要桥梁。
然而,乌克兰的独立并没有带来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乌克兰的政治局势长期不稳定,内部分裂且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这为俄乌战争埋下了伏笔。
二、地缘政治利益争夺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密不可分。
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其重要的战略利益区域。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军事基地和资源,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意义至关重要。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与俄罗斯的关系则涉及到其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存亡问题。
因此,俄乌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成为俄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三、民族和历史纠葛俄乌战争的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民族和历史纠葛。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包括乌克兰人、俄罗斯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
乌克兰的东部地区人口主要由俄罗斯人组成,而西部地区则以乌克兰人为主。
这种民族分裂和历史纠葛使得乌克兰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和对立。
俄乌战争的爆发正是这种民族和历史纠葛的结果,也加剧了乌克兰国内的分裂和对立。
四、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俄乌战争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乌克兰的分裂和俄罗斯的干预使得乌克兰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紧张。
西方国家对俄乌战争持谴责态度,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
这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陷入了冷战状态,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次,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冲突导致了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给乌克兰和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最后,俄乌战争的爆发也对国际社会的秩序和规则产生了冲击,使得国际社会对地缘政治冲突的应对和解决提出了新的挑战。
乌克兰形势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近年来,乌克兰局势一直备受关注。
从克里米亚事件到顿巴斯冲突,乌克兰的命运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作为一名关心国际局势的普通公民,我对此深感忧虑,也对乌克兰人民表示同情。
在此,我想结合自身感悟,谈谈对乌克兰形势的一些看法。
一、乌克兰危机的根源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乌克兰国内政治势力争夺权力、外部势力干预以及民族矛盾等因素。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 国内政治势力争夺权力:乌克兰国内政治势力长期存在分歧,主要分为亲俄派和亲欧派。
在乌克兰独立后,两派势力为争夺政权,不断发生政治斗争,导致国家陷入动荡。
2. 外部势力干预:乌克兰地处欧洲东部,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
美国、俄罗斯等外部势力在乌克兰问题上各有利益诉求,纷纷介入乌克兰内政,加剧了乌克兰局势的复杂性。
3. 民族矛盾:乌克兰国内存在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两族之间存在着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民族矛盾时有发生。
在乌克兰危机期间,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成为冲突的重要导火索。
二、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乌克兰危机对乌克兰国内、地区乃至全球产生了深远影响:1. 国内影响:乌克兰危机导致国内政治动荡,经济发展受阻,民生疾苦。
此外,乌克兰政府军与亲俄武装在顿巴斯地区的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严重破坏了乌克兰的和平与稳定。
2. 地区影响:乌克兰危机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导致乌克兰地区安全形势恶化。
同时,乌克兰危机也影响了俄罗斯与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的关系。
3. 全球影响:乌克兰危机对全球能源市场、国际政治格局等产生了影响。
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可能引发新一轮能源危机;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对全球政治秩序产生了冲击,引发了对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思考。
三、对乌克兰危机的感悟1.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乌克兰危机再次提醒我们,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各国应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摒弃冷战思维,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2. 地缘政治博弈风险:乌克兰危机表明,地缘政治博弈风险依然存在。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乌克兰危机是自2013年起一场涉及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危机,其起源于乌克兰前总统尤甘诺夫的亲俄政策以及反对其的抗议活动。
随着这场危机的逐渐升级,在国际社会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地缘政治解读。
本文将从多个视角探讨这场危机的地缘政治影响。
从俄罗斯视角看,乌克兰危机是西方反俄心态的体现。
乌克兰地缘位置重要,具有北约向东扩展和渗透俄罗斯支配地区的潜在威胁。
2014年,西方的反俄情绪在乌克兰欧亚争夺战中达到了顶峰,导致了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地区的干涉。
在俄罗斯看来,这场干涉是为了捍卫其利益和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
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加深了俄罗斯与欧盟和北约之间的分歧。
从欧洲视角看,乌克兰危机是其与俄罗斯之间特殊关系的终结。
欧洲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联盟之一,其与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就乌克兰危机而言,欧洲的立场是支持乌克兰的独立和民主化。
特别是,在2016年英国脱欧之后,欧洲联盟试图找到一个新的方向,挑战一些激进的国家民族主义运动。
从美国视角看,乌克兰危机是美国的战略利益之一。
美国一直试图挑战俄罗斯在亚欧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
它通过在国际舞台上通俄罗斯关系而实现其战略利益。
乌克兰危机在美国政府中引起了一系列反应,例如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对乌克兰的贸易支持。
鉴于此,美国试图协调与欧洲和北约之间的关系,以增强其影响力并达到其战略目标。
从乌克兰视角看,危机源于其政治领导层错误的政策,尤其是当其尝试向欧洲靠拢时,它在地缘政治上受到了多重打击。
此外,乌克兰的领导阶层也存在腐败问题,较少的民主和透明度已让社会变得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境内的抗议活动和外部力量的干涉都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危机。
从亚洲视角看,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将在以后的发展中凸显。
亚洲国家不久前曾经体验过地缘政治的冲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和韩国之间的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亚洲国家的政治领导层以及普通民众都会对乌克兰危机产生重视,亚洲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发生改变。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

多视角下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解读乌克兰危机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备受关注的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影响深远,给世界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小的波动。
针对乌克兰危机,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有着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如何从多个视角去解读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意义,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乌克兰危机的多视角解读中,不同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往往有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
主要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乌克兰自身、俄罗斯、欧盟、美国、中国以及其他周边国家。
下面将从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来解读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意义。
从乌克兰自身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危机是乌克兰政治体系长期积聚的矛盾引发的政治危机。
乌克兰的政治体系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等问题,导致了政府的无效管理和社会的动荡。
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有着明显的文化、宗教和语言差异,这种地区之间的分歧也一直是乌克兰政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乌克兰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乌克兰自身政治体系的问题,需要通过政治改革和国家治理的深化来解决。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危机也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
俄罗斯认为乌克兰是其传统的势力范围,乌克兰的安全和稳定对于俄罗斯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在乌克兰政局动荡的时候,俄罗斯还面临着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干涉,以及乌克兰内部的亲俄派和亲西派的对立,这让俄罗斯感到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俄罗斯对乌克兰危机的态度是强烈干涉和介入,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维护自身在乌克兰的利益和势力范围。
从欧盟和美国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危机也对其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欧盟和美国认为乌克兰是其在东欧地区的战略利益所在,乌克兰的稳定与安全对欧盟和美国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乌克兰政权的倾向也会直接影响欧盟和美国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和战略部署。
欧盟和美国对乌克兰危机采取了强烈的干涉和介入,试图通过支持乌克兰的改革和民主化来扩大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和势力。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乌克兰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地缘政治意义。
俄乌战争的地缘政治影响与后果研究

俄乌战争的地缘政治影响与后果研究引言俄乌战争是近年来引起全球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不仅在军事上对乌克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在地缘政治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后果。
本文将探讨俄乌战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1. 俄罗斯的地缘政治野心俄罗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强大地缘政治野心的国家。
乌克兰作为其邻国,一直被俄罗斯视为其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俄乌战争的爆发,使得俄罗斯进一步展示了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强势姿态。
这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扩张主义行为的担忧。
2. 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选择俄乌战争之前,乌克兰一直处于俄罗斯与西方势力之间的夹缝中。
然而,这场战争使得乌克兰更加倾向于西方。
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选择对整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乌克兰的西方倾向可能会加强与欧盟和北约的联系,从而改变地区力量对比。
3. 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俄乌战争使得地缘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除了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对抗之外,还有其他国家和组织参与其中。
例如,欧盟、北约、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俄罗斯的盟友如白俄罗斯、中国等对俄罗斯的支持。
这些复杂的关系使得地缘政治格局更加难以预测。
二、地缘政治影响1. 地缘政治势力对抗的加剧俄乌战争使得地缘政治势力之间的对抗加剧。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了地缘政治势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这种对抗可能会导致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调整,以及全球关系的动荡。
2.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俄乌战争有可能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乌克兰的西方倾向可能会加强与欧盟和北约的联系,进一步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可能会导致地缘政治格局的重新分布,以及地区力量对比的调整。
3. 地缘政治的区域影响俄乌战争对地缘政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乌克兰和俄罗斯。
它还可能对整个地区产生连锁反应。
例如,俄乌战争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地缘政治冲突,进一步加剧地区不稳定。
这种连锁反应可能会扩大地缘政治影响的范围。
乌克兰地理知识点高考

乌克兰地理知识点高考乌克兰,是位于欧洲东部的一个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在高考中,乌克兰地理知识点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将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临俄罗斯,南接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西邻波兰、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
它是欧洲大陆的边缘国家,也是连接东欧和西欧的桥梁。
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乌克兰多元化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
其次,乌克兰的地形地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乌克兰高原、黑海低地和喀尔巴阡山脉。
乌克兰高原位于国家中部,是东欧最大的高原之一,其平均海拔为200至300米。
黑海低地位于乌克兰南部,是一个沼泽、湖泊和河流交错的地带。
而喀尔巴阡山脉则位于乌克兰西部和南部,是欧洲最大的山脉之一,其最高峰背盖达格山海拔为2061米。
这些地形地貌的复杂性给乌克兰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乌克兰的气候特点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和多变的天气特征。
夏季气温高,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变化较为明显。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北部和沿黑海地区较为湿润,而南部则干燥较少。
乌克兰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被誉为“欧洲的谷仓”。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和农业资源。
乌克兰是农业大国,是欧洲最大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国之一。
另外,乌克兰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锌矿、铜矿和天然气等。
这些自然资源的丰富为乌克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乌克兰在地理上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如多样化的生物多样性。
乌克兰是一个拥有众多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国家,许多稀有濒危物种居住在这里。
乌克兰也是多个重要的迁徙鸟类的中途站。
总之,乌克兰的地理知识点在高考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自然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国家。
同时,乌克兰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节点国家,对于世界格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缝与支轴──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与选择姜长斌,孙景民2011-2-24 20:54:30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 2000年第2期一乌克兰的地缘政治意义20世纪初,英国牛津大学地理教授、现代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麦金德(H.Mackinder)警示世人:“政治的进程是驱动和导航两种力量的产物。
这种驱动的动量源于过去,它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特质和传统的历史之中。
而今天则是通过经济的欲求和地理的机遇引导政治的动向。
政治家与外交家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是否认识到了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1。
他以自信的口吻推出了一个著名的三段式警句,这个警句在20世纪初几乎掀起一阵狂潮,直到现在其余音还响在许多政治家的耳畔:“谁统治东欧谁便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2。
这里所说的“世界岛”,是指欧洲、亚洲和非洲,这片大陆拥有最大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是世界历史主要舞台之所在。
所谓“心脏地带”,麦金德的界定有点捉摸不定,但大致是指从西伯利亚冰冻的平坦海岸,一直伸展到俾路支斯坦和波斯的酷热的陡立海岸,到海上不能到达的地带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纳粹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家豪斯浩弗把“心脏地带”描绘成“破碎地带”,他声称位于这个“破碎地带”的林立的小国往往妨碍大国的成长,因此生机盎然的大国应该“吸收”周围那些尚无能力发展成熟的政治结构的小国4。
豪斯浩弗的观点为希特勒入侵东欧、苏联所处的这片“心脏地带”提供了理论依据。
乌克兰恰好处在“心脏地带”的中心位置,因此,历史上欧亚大陆强大的民族或力量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向乌克兰。
大约从14-15世纪起,当乌克兰人开始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出现的时候,乌克兰就遭到了蒙古鞑靼人、日尔曼人和土耳其人的入侵。
从14世纪开始,乌克兰处于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等国的统治之下。
1654年东乌克兰归并俄罗斯。
18世纪90年代,西乌克兰再次归并俄罗斯。
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乌克兰被德国军队占领。
1944年重新解放。
直到1991年,乌克兰宣布独立,持续几百年的被控制状态才宣告结束,并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
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把“心脏地带”撕成多个战略碎片,但是这些战略碎片的作用并不是微不足道的。
由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使得乌克兰在新的形势下有可能甚至有机会成为欧亚大陆举足轻重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
美俄等大国的政治家用复杂的眼光盯着乌克兰,心里焦虑地估测着乌克兰的地缘战略前景及意义,并悄悄而强劲地开始了在乌克兰的争夺。
冷战结束以后,由于在军事、经济、技术和文化四个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方面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美国便成为一个惟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美国自信地制定着全球体系的蓝图。
对美国来说,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
乌克兰正处于中东欧“中心地带”,因此被美国认为是取得欧亚大陆主宰地位的重要跳板。
美国的战略部署是,在巩固了西欧这个“民主桥头堡”之后,接着便可以向东挺进。
待美国势力在中亚地区立稳脚根之后,以中亚为中心,向南可控制印度和印度洋,向东可到达中国,向北可牵制俄罗斯。
而要达到控制中亚和俄罗斯的目标,乌克兰是不可逾越的战略地带5。
乌克兰在欧洲版图的出现与德国的统一比较起来更具地缘战略上的意义。
德国的统一使之在欧洲的西部取得支配地位,而乌克兰的出现则在欧洲东部产生巨大影响,这样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地缘政治结构。
这种战略的重组直接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未来。
第一是波兰。
波兰是一个前线国家,它面对着来自东方和西方大国势力的威胁,乌克兰的出现增加了波兰的安全感,减轻了传统势力对波兰的压力。
其次是罗马尼亚和土耳其,这两个国家由于有了乌克兰的依托而自信起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四个国家的连体能切断俄罗斯面向地中海的通道。
乌克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影响最为广泛而且深远的当数俄罗斯。
没有乌克兰,俄罗斯就不再是一个欧亚大国。
少了乌克兰,俄罗斯的战略前沿向后萎缩了上千公里。
同等重要的是,乌克兰拥有潜在富裕的工农业经济和在种族与宗教上同俄国人极为接近的5200万人口,还拥有极具战略价值的黑海出海口,这些天然资源都是俄罗斯崛起和对抗任何大国势力的资本。
然而,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家的出现不仅迫使俄罗斯领导人要重新考虑他们自己的政治和民族特性的性质,而且也使俄国在地缘政治上遭受重大挫折,因为丧失乌克兰使俄国的地缘战略选择受到极大限制。
即使失去了波罗的海三国,一个仍然控制着乌克兰的俄罗斯仍是欧亚大陆不可抗拒的大国,但是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再想崛起成为原苏联一样的超级大国,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面的情景:遭受西方势力的强大阻挡,陷入与非斯拉夫民族的持久冲突之中。
目前的车臣战争就是例证。
另外,俄国人出生率日益下降,而中亚地区人口激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在亚洲分布的增加,俄罗斯的欧洲化色彩将会日趋减弱。
1991年以前,黑海是俄罗斯海军力量进入地中海的出发点,到了90年代中期,俄国在黑海仅剩一条狭长的沿岸地带。
俄罗斯曾就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的基地问题与乌克兰发生过激烈争论。
但是,北约--乌克兰的联合军事演习和土耳其在该地区影响的不断扩大,说明俄罗斯在黑海地区的主导地位已经因为失去了乌克兰而基本丧失。
二美国在乌克兰的战略渗透当乌克兰宣布脱离俄罗斯而独立的时候,美国人并没有觉得异样。
但是,当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者凝视欧亚大陆的地图时,他们感到十分吃惊。
这是一个地缘政治十分重要的国家,而这一点恰恰被忽视。
美国要在黑海地区占据优势,乌克兰是最重要的据点及合作伙伴。
从1993年春季以后,美国政府一改此前的漠视态度,把“参与”和“卷入”政策推到了美对乌克兰政策的首位。
这个政策推行的直接后果便是1994年1月14日美、俄、乌三国在莫斯科签订的关于乌克兰解除核武器问题、经济及安全的三边协议。
美国签署该协议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该协议从原则或实践上奠定了三国未来关系的构架。
如果该地区仅存在俄乌关系而没有美国和西方的加入,那么,俄乌双边关系的发展必定会脱离美国的战略轨道。
美国力量的存在则会保持该地区的战略平衡。
其二,一俟乌克兰政府宣布为无核国家,美国、俄罗斯、英国则应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
同时最迟至1997年俄乌两国应缔结边界条约。
各大国许诺不对乌克兰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不对乌进行经济制裁,不对乌使用核武器等。
美国认为,所有这些都是美国为发展双边关系送给乌克兰的高价礼物。
其三,美国借机可以向乌克兰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
克林顿总统答应扩大援助。
1994年3月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访问华盛顿,美国政府把许诺给乌克兰的1.7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再增加相同的数目,总数达到3.5亿美元。
美国在发展与乌克兰的关系时跨越了两个主要障碍:一个是俄乌关系的现状,二是欧洲其它国家的认识误区6。
实际上,莫斯科与基辅之间的关系远比分析家预料的牢固。
在两国政府的高层存在着一种意愿,那就是化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要么签订协议,要么推迟某些行动来维持两国间的关系。
1997年5月,两国元首最终签署了搁置许久的黑海舰队协议,并就两国友谊达成谅解。
两国还许诺就贸易问题共同提供方便条件。
对于欧洲,乌克兰的独立在最初的几个月也同样没有引起足够注意。
乌克兰仍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它对欧洲稳定与前景所起的作用以及地缘政治意义也同样受到忽视。
只有德国在发展对乌关系上表现得积极而且主动。
可以说,几乎从各个方面,德国称得上是乌克兰的挚友。
1996年12月两国在基辅举行高峰会议,这次会议留给乌克兰12份贸易协定。
德国还答应帮助乌克兰实现首都机场的现代化。
在欧盟组织内,德国积极促成乌欧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收效不十分明显,但德国的苦心却使乌克兰政府感激不尽。
美国人看得更远些。
在对乌关系上,美国政府并没有开空头支票。
首先,美支持乌的国内改革,即私有化过程,这是美国最为关注的。
背离美国意图的国家,地理位置越重要,只能是美国的负担。
其次,敦促欧洲其它国家及日本加强与乌克兰的联系。
欧洲可就丰富的钢铁、化工及农产品与乌克兰合作。
在乌克兰消除武器的费用上,日本要承担部分资金。
此外,由美国搭桥,IMF、世界银行、政府银行甚至个人向乌克兰提供“改革”所必需的资金。
乌克兰已经在新的东欧、中欧开始发挥作用。
对于美国来说,问题是如何在下列方面来界定自身的安全利益:核武器、削弱和转移俄罗斯的力量、乌克兰的独立以及地区稳定。
美国对乌克兰的“卷入”政策既不能把乌克兰推进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轨道,又不能使自己在俄乌关系中间陷得太深。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乌克兰是西方的一部分,它不是俄罗斯的敌人,又不是俄罗斯的挚友,它的存在是地区稳定的因素,又是对俄罗斯的牵制,同时,美国及西方的利益还要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三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争夺乌克兰的独立在俄罗斯人看来是“天大的悲剧”7。
要俄罗斯接受这个事实极为艰难。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我遇见过众多俄罗斯人,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乌克兰能够独立”8。
乌总统库奇马也承认,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俄可以给乌主权,但不给乌“独立”。
乌现在及今后仍将是俄的势力范围9。
成千上万的俄罗斯人坚信,假如没有乌克兰,不但不会有所谓的大俄罗斯,就连任何形式的俄罗斯也不可能存在10。
乌克兰的地位问题,不仅涉及到俄罗斯,简直就是俄罗斯的问题。
直到今天,大部分俄罗斯人,包括政界和文化界,仍然把乌克兰人视为完整的俄罗斯民族的一部分。
1997年秋,一家调查机构在俄搞了一个全国性的民意测验,其结果是,被调查的人中56%认为乌与俄是“一个民族”11。
叶利钦总统在1997年11月发表的一次演说中再次强调:“要想把我们的心脏乌克兰分离出去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的尊严--我们共同的尊严”12。
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人至上而下的乌克兰情节。
这样,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几个问题上的争夺就可以理解了。
首先是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这是个核心问题,其它两个问题即塞瓦斯托波尔主权归属、黑海舰队分割问题都是从属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核心问题的组成部分。
俄罗斯为什么就克里米亚问题与乌克兰争夺如此激烈呢?首先,除了俄罗斯认为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组成部分和固有领土以外,黑海舰队就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塞瓦斯托波尔,该地区对于俄罗斯有着军事和地缘政治的双重意义。
其次,克里米亚是原苏联领土的一部分,1954年2月,最高苏维埃通过协议,克里米亚的行政权由乌克兰共和国负责管理。
苏联解体不久,俄罗斯相当一部分人借口该决议是由共产党作出而对该决议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再次,虽然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行政区,而绝大多数居民则是俄罗斯人。
据1989年统计,俄罗斯族人占居民人数的67%,乌克兰人仅占25.8%,况且绝大多数人把俄语视为自己的母语,其中包括47.4%的乌克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