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视角”看“教学智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儿童视角”看“教学智慧”

作者:蔡香梅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5年第12期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蔡香梅

【摘要】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由于课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的改变,愈来愈要求教师有“灵动”“智慧”的表现与能力。“教学智慧”频繁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同行们热议与研究的焦点话题。教学智慧是有层次高低之分的,本文从两个教学案例入手,基于“儿童的角度”对“教学智慧”一些思考。

【关键词】

教学智慧层次思考

一、缘起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教者对“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理而鼓掌,为教者“灵动”的处理、巧妙的“生成”而喝彩。“教学智慧”成为我们听课老师“万分期待”,上课老师“妙手天成”的一个“看点”。然而,有些教师被“教学智慧”所迷惑,将上课者的一些“小聪明”“急转弯”归解为高超的“教学智慧”而大加赞赏。孰不知,“教学智慧不仅是用来对付教学中的‘意外’和‘不测’的‘技艺’,更应是一个无形的按钮和机制,巧妙地牵引达成师生之间的对话——理解——深化”,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完整有序”。

二、对比

案例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假如你是一位摄影师,你会重点拍摄几个场景?

生:拍归林与夕阳照在灰椋鸟身上的。

师:我们去看看归林的场景。我配上音乐,请同学们美美地去读。(音乐没响)没关系,我们可以假想音乐在响起。(生读了一半的时候音乐响起)

师:孩子们,你知道吗?是你优美的朗读,把音乐给唤醒了。(听课教师鼓掌)

教者设计一个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阅读体验,结果出现了“意外”,教者“机智”地将原本属于自己的“错误”转化为对学生阅读水准的评价,全场教师为教者的“教学智慧”而喝彩。

案例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多复杂的心情啊,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生默读)

生:树木不断减少,土地不断扩大。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大。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大树倒下了,绿色在消退。

师:同学们,这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生齐读)

师:还有哪些变化?

生: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语调上扬的、轻快地读)

师:日子越来越好,是吗?我司以这样读……(师模仿刚才学生读的语气)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毁灭大自然。(听课教师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们也该响起掌声了。他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你再来读……

这一片断的精彩之处,当学生读“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时,表达出了幸福的情感,这与文本所表达出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面对孩子们错误解读,教者“没有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积极的思维”和“进行情感活动”,使学生在与“文本的深度对话”中,获得了正确的情感体验。教者这样的处理,是充满“教学智慧”的,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以“儿童的视角”来激发学生思维“审美”,形成了正确的“文本解读”,此时听课教师的掌声不仅是送给孩子的,也有对教者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真实的”“充满活力”的“智慧”课堂”而喝彩。

三、思辨

两个片断,两次情不自禁的喝彩,都源于教者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教学智慧”。然而,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诚然,在案例一中,背景音乐不响,这个“偶发情况”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如何化教学危机,是需要“智慧”的,教者用急中生智的语言(让学生想象着音乐的存在)促进教学活动继续前行,然而音乐又在学生全神贯注的“品读”中响起,教师又以“喜剧性”的语言(是你优美的朗读,把音乐给唤醒了)“取悦”了学生,也“取悦”了听课老师。这样的“教学智慧”是基于“教师”的,可是学生的真实感受是什么?课后我就此和一些学生做了交流,他们的回答是:老师可能是操作失误。是啊,孩子的想法是真实的。此时,教者的“小聪明”虽化解了教学中的“窘境”,却把孩子的“态度、价值观”带向了另一个“窘境”。语文课程总目标第4条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基于此,这也正如陈桂生先生所讲的,这“是教师的差错或疏忽”,是教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王鉴教授界定为:这只是教学智慧当中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教学智慧属于较简单的层次,是基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聪明机智的反应就可以掌握和展现的。

我们到底期待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该为什么样的教学智慧而喝彩呢?正如教学智慧研究的专家马克斯·范梅南所讲的:“一位智慧的教育者认识到要跨过街道走过来的不是学生,而

是教师。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 ‘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教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身边,帮助孩子要认识跨越过去的地方,为孩子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在案例二中,教者的“智慧”处理,正是基于“儿童的视角”,“站在孩子的身边”,采用了一个有效的“策略”(模仿孩子的语气读),激发了孩子从内心深处结合文本来审视自己的思维,帮助了孩子形成正确的解读,获得了情感启迪。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智慧”,也正如王鉴教授总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将教学活动中的所谓小事变得有意义,这样教学就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就有可能产生教学中的奇迹。后来学生用那如泣如诉的语调去朗读的时候,让现场听课的教师为之动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