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与心情情绪的关系

合集下载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冠心病是一种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常常与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焦虑和忧郁等心理问题相关联。

在中医中,有一种理论认为,冠心病是由于肝火上攻,气滞血瘀导致的。

因此,通过疏肝理气、解郁舒展可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脏健康。

首先,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有心境低落、焦虑和疲惫等情绪问题。

这些负面情绪状态会引发体内肝火上攻的现象,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因此,通过调节情绪状态,疏肝理气可以减轻患者的冠心病症状。

其次,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气滞血瘀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气机,如果气机不畅,肝气就会郁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加剧冠心病的发展。

因此,疏肝理气可以疏通气机,促进血液循环,减缓冠心病的进展。

同时,中医药理论认为,冠心病也与体内肝阳亢盛、肝阴不足有关。

肝阳亢盛会导致血管痉挛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肝阴不足则会影响心脏的营养供应和功能。

因此,通过疏肝理气,舒展肝阳、滋养肝阴,可以有助于缓解冠心病带来的不适。

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常采用的药物包括柴胡、郁金、茯苓等。

柴胡有疏肝解郁、调气和疏肝理气的作用;郁金能够舒展肝脏、疏散郁火,缓解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茯苓具有清利水湿的功效,通过调理肝脾,排除体内湿气,改善冠心病的症状。

除了中药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可以尝试中医的针灸疗法。

针灸可以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和气血,平衡脏腑功能。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针灸可以疏肝理气,解除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除了药物和针灸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

中医建议冠心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积极面对压力。

此外,适量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心脏功能。

饮食上,应注意控制盐和油脂的摄入量,避免肥腻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此外,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休息也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健康。

综上所述,冠心病的治疗可以通过疏肝理气、解郁舒展来改善患者的病情。

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及干预方法

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及干预方法

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因素及干预方法摘要:心血管常见疾病中冠心病具有极高的发生率,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上述因素会导致血流缓慢,且血液废物会附着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导致管腔逐渐变窄,从而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临床一般是通过药物治疗方式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但是大部分研究资料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控制病情以及改善不良情绪方面也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本文对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冠心病;住院患者;不良情绪;心理护理方法一、前言冠心病对人类身体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导致冠心病发病主要是来自心理因素以及生物学因素等方面,由于患者躯体症状较为明显,常会发生抑郁、焦虑等心理[1]。

抑郁、焦虑等心理不但会导致冠心病发展进程、发生进程明显加快,对疾病康复、治疗也会产生影响,同时还是造成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危险因素[2]。

因此,本文分析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并重点分析心理干预方法。

二、造成冠心病住院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因素(一)性格因素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得知,相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来说,性格外向的患者其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主要是由于性格内向患者不会主动表达心理压抑的情况,极少获得他人的支持以及关注,需要承受较大的身心压力,因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二)经济状况冠心病住院患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是需要自费的,患者会由于自费治疗费用而担忧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3]。

加上冠心病患者为老年人群,已经没有经济收入或者退休金较低,而冠心病治疗费用以及检查费用较高,加上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要求患者长期住院接受治疗以及服用药物,上述原因均会冲击着家庭或者个人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思想负担,从而出现抑郁的心理。

(三)生活自理程度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心理产生不良情绪与生理自理能力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且以正相关呈现。

从“玄府郁闭”角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

从“玄府郁闭”角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

从“玄府郁闭”角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玄府郁闭是中医学上的概念,主要指心理压抑、情绪不畅、气机不畅所引起的身体不适状况。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合并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冠心病患者长期受到心脏病的困扰,日常生活受到严格限制,情绪压抑难以排解,这都容易导致患者患上抑郁症。

因此,从玄府郁闭的角度探讨冠心病合并抑郁的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心理疏导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主要是因为患者情绪压抑,心情不畅所致。

因此,对于这类患者,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一步。

医生和治疗师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内心状况,即时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摆脱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转换心态,建立自信,增加积极情绪。

二、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但需要遵循医嘱正规用药。

在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禁忌症等。

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一种相对于药物治疗更加温和,可持续、细致的治疗方式。

可以通过患者与治疗师的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找到抑郁的根源,调整患者对自己、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看法,以及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收集阴暗刻板印象。

心理治疗可以具有更加深层的陪伴作用,帮助患者重新启动积极的生命力和能量。

四、生活调节定期参与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睡眠质量,避免熬夜,都是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预防和缓解抑郁的重要措施。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家庭生活,积极与家人沟通,让自己生命的目标不侷限于对疾病的消极反应中。

五、注意心理健康冠心病患者通过加强心理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调适,积极应对并化解心理压力,也能在反复的诱发因素面前,加强防御力,有效预防和缓解合并抑郁的症状。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从玄府郁闭的角度出发,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调节和注意心理健康等措施,都是可以帮助控制和预防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有效方式。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常常对其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至关重要。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面对疾病的不确定性、治疗的复杂性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会过度担心自己的病情,害怕疾病突然恶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担忧。

2、抑郁长期的疾病折磨、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对家庭和工作的影响,容易使冠心病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3、恐惧冠心病发作时的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对手术和介入治疗的恐惧,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这种恐惧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治疗效果。

4、愤怒有些患者可能会对自己患上冠心病感到愤怒,认为命运不公,或者对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产生愤怒情绪。

二、心理问题对冠心病的影响1、加重病情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2、影响治疗依从性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按时服药、不遵守医嘱,影响治疗效果。

3、降低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和社交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三、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1、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减轻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

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2、心理支持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关心和鼓励。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不是独自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陪伴和支持。

3、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例如,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过度担忧和灾难化思维,引导他们以更积极、理性的方式看待病情。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冠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方法。

一、认知疏导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感到抑郁、焦虑,以及对疾病的恐惧和不安。

在心理疏导中,帮助患者进行认知疏导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解答患者对疾病的疑虑,告诉他们冠心病是可以控制和管理的,帮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疾病。

二、情绪释放冠心病患者常常感到沮丧和情绪低落,这时他们需要有适当的方式来释放情绪。

建议冠心病患者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通过写日记、绘画、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情绪的宣泄,从而减轻压力,提升情绪。

三、支持与鼓励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能够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通过和亲友的交谈,患者能得到理解和关爱,缓解负面情绪。

四、积极的生活态度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尽量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轻松的、能够愉悦心情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心情,比如听音乐、看电影、和朋友一起游玩等。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辅导课程来学习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五、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合理安排饮食,戒烟和限制饮酒。

这些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状况,提升心情。

六、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抑郁和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的冠心病患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情绪,学会更好地面对和应对。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对于他们的康复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医生、家人和患者本人都应该关注并积极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快乐与希望。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

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心理反应及护理措施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总结其心理护理对策,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对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以便为更多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护理服务。

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356名冠心病患者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反映了四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出。

结果: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再其次是心理恐惧和否认;而且这四个方面的心理反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

结论:用正确的心理护理及措施,从而减少和避免病情的发展,这将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及早日康復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标签:冠心病;心理反应;护理措施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冠心病是指供应心脏本身的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所致心脏病变。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程度的不同,其症状也有不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心脏骤停。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

⑤心律失常。

国内外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变化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及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116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56人中,用随机方法抽取116例,其中:男52例,女64例,40~50岁27人,51~60岁37人,61~75岁52人。

1.2方法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

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及医学心理学,此调查设计了20个问题反映冠心病患者常见焦虑、忧郁等4个方面的心理特征,用百分比统计。

表211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2结果从表2中可以显示出,心理焦虑是冠心病患者最易出现的心理反应,其次是心理忧郁、心理恐惧和否认。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疾病,它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和猝死。

除了遗传和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冠心病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孤独和敌对等。

这些因素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如冠心病。

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被压力和焦虑激活。

这些生物学反应可以引起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使冠状动脉痉挛和斑块破裂风险增加。

此外,长期的抑郁和孤独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发现,抑郁症状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加强,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和动脉硬化。

另外,孤独和社交隔离也可能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敌对是另一个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社会心理因素。

敌对的个体可能会采用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以及减少运动和采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导致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风险因素的增加。

研究指出,敌对的个体患心脏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此外,研究表明,在同样的风险因素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冠心病的发病率不同。

例如,低收入、低教育和住在贫困社区的人们易感冒病的风险增加,更可能暴露在不健康的环境中。

同时,缺乏社交支持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可能会导致心理不稳定和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例如吸烟和缺乏运动等,这些行为习惯可能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针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干预。

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措施有很多,例如情感治疗、心理咨询、锻炼、恢复社交网络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

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

而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情绪压抑、肝气郁结有关。

因此,在治疗冠心病的过程中,疏肝理气解郁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

疏肝理气解郁,即通过调理肝气,舒缓情绪,缓解压抑,从而提升心血管系统功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下面将分别从疏肝、理气、解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疏肝疏肝是指调节肝气的运行状况,促进血液的畅通循环,舒缓肝脏的功能。

中医认为,情绪不稳定、郁闷压抑会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引发冠心病。

因此,疏肝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方面,可以选用柴胡、枳壳等具有疏肝作用的草药,通过草药的温度、气味、味道,刺激肝经,排除郁结。

在饮食方面,可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柠檬、橙子等,维生素C有助于疏肝解郁。

此外,适量运动也是疏肝的一种方式,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舒缓情绪,缓解肝气郁结。

二、理气理气是指调节气机的运行,增强气血的流动,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动力。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有关,气血不畅通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的下降,进而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中药方面,可以使用青皮、香附等草药,具有理气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

此外,调节饮食也是理气的一种方式,可以少食油腻、辛辣等食物,多食新鲜蔬果,有助于气血畅通。

三、解郁解郁是指缓解情绪压抑,舒缓心理状态,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支持。

情绪不良、压抑会导致心功能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中药方面,可以选用柴胡、川芎等草药,具有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冠心病。

在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如听音乐、读书、交流等,有助于缓解情绪压抑,舒缓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冠心病疏肝理气解郁是一种综合治疗的方法,通过调节肝气、理顺气机、缓解情绪,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然而,在治疗前还是应该就医,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指导,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冠心病患者常常担心疾病的发作、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

2、抑郁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身体功能的下降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抑郁的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食欲不振等。

3、恐惧对疾病的恐惧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他们害怕疾病突然恶化、死亡的威胁,这种恐惧可能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

4、心理应激患病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经济负担、家庭关系变化等都可能成为患者的心理应激源,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评估方法1、心理量表评估常用的心理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临床访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情绪变化、应对方式等,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评估。

3、观察法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言语等,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4、家属提供信息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绪状态,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信息。

三、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1、疾病本身冠心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从而影响心理状态。

2、治疗过程手术、药物治疗等可能带来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3、个人性格性格内向、敏感、神经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社会支持良好的家庭支持、朋友关怀和社会关爱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则可能加重心理问题。

浅谈冠心病患者情志的自我调节护理

浅谈冠心病患者情志的自我调节护理

浅谈冠心病患者情志的自我调节护理(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情志;自我调节异常的情志活动,如暴怒、过于激动、恐惧等都可诱发或加重病情,祖国医学很早就强调“七情过激”致病的观点,因此,冠心病病人注重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不仅可以控制病情复发,尤其能够修复病理损害,从而达到形神康复的目的。

作为一名心血管的护理人员,做好冠心病情志护理工作,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喜乐和怒气调节,使性情怡然舒畅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情绪,使气血和调,心情舒畅。

但是喜乐太过又容易使心气涣散,精神不能专一,而影响心神的正常功能。

《三国演义》中司马昭灭蜀后扶子称帝,过度兴奋而死,这就是“乐极生悲”的例子。

怒本是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若怒气过度,可使心神无主,机体紊乱而致气血失调,血管经络阻塞形成疾病,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使其在盛怒之下,愤然离开人间。

古代养生家说:“和喜怒”是智者养生之道,要做到如此,就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做到喜有度、怒有节,不为一事过喜,不为小事成怒,不能任性,纵情发作,当要“勃然大怒”或“欢喜若狂”之时,可先做点别的事,以防止激烈情感的爆发,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埋在心里,而应敞开胸怀向亲人、朋友倾吐,以此减轻不快情绪,从而使心情得以舒畅。

2 思虑调节,使心神安然用脑想事是人的特有本能之一。

开动脑筋,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但是,凡事都要有限度,倘若思虑过度,则会有伤身体。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大脑高度紧张的知识分子,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体力劳动者高,这与劳心思虑过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冠心病患者,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看书学习,思考问题,应当适度有节,劳逸结合,这样方能使心神得养,而且不断地促发自身生机,逐渐达到康复的目的。

3 消除忧愁郁闷,使闲情逸致忧愁,是思虑不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情志表现,患有冠心病的人,由于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而身体常有不舒服的感觉故心境常陷入忧愁之中,因此,我们要用高雅的兴趣、爱好来陶冶自己的性情,以创造良好的心境,消除忧愁、郁闷的方法,有好琴棋者,有好作画者,有好古玩者,有好禽鸟者,有好花木者,各以嗜好寻求,自得其乐,充实的业余生活,精神有了寄托,能乐以忘忧,对于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是颇有益处的。

情绪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与防治

情绪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与防治
学 术 探 讨
中 国民族 民间医药
C ieejun lo tnmeiiea d e np amay hns ora fe o dcn n t oh r c h h ・9 ・ 7
情 绪 因素对 冠 心 病 的影 响 与 防治
叶裕 良
广 东省东莞市横沥人 民医院 ,广东 【 摘 要】 东莞 5 3 6 240
量 表测 试均 在 心情 平稳 时进行 ,无 原则 要 求 , 自愿合 作 , 无 环境 因素干扰 。调 查者 均经 过培训 ,在统一 的指 导条件 下 ,用 统一 指导用语 对受 试者 进行说 明,然后 让他们 自行 填 写问卷。 13 监测指 标 监 测 并记 录 正 常时 期 ,播 放 前 ,播 放 即 . 刻 ,诱 导 后 1 、3 、4 mi 5 0 5 n时 收 缩 压 ( B 、舒 张 压 S P) (B) D P 、心率 ( ) 详见表 1 HR 。( )
3 讨 论 同 时通 过 对 于 两 组 病 人 各 时 点 V S值 比 较 ( 见 表 A 详
2) 。 表 1 诱 导 期 B 、HR变 化 ( P x±5 ,n= 0) 6
表 2 两 组 病 人 各 时 点 V S值 ( ) A x±
薛一涛 、迟松 、PooP 医生 曾在情 绪对 于心 血 rl 管疾病 中做过研究 ,而本研 究是从 现代 医学 分子 生物学 角 度探讨 情绪因素与冠 心病 的发病 的相关性 及作 用机制 ,目 的 是 为 治疗 冠 心 病 提 供 新 方 法 。 因 为 不 同情 绪 生 理 唤 醒 本 身的复杂性 ,按照 E I P 变化 方式 ,情绪 分类 ,志愿 者性 别 分析 ,2组志愿者 的情绪诱 导是成功 的。3种情 绪 中喜悦 刺 激是积极情绪 即正 性刺 激 ,其 结果 N O升高 ,其 余 指标 没 有 变 化 。 因 为 N 有 扩 张 血 管 作 用 , 而 且 有 抑 制 血 小 板 聚 O 集 ,平 滑肌 细胞 增生 ,单 核 细胞黏 附和 黏附分 子表 达 的作 用 ,从 而 可 防止 血 管 壁 发 生 粥 样 硬 化 和 血 栓 形 成 。 而 恐 惧 和悲伤两种 情绪 刺激均 属 于消极 情绪 ,即负性刺 激 。实 验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情绪调节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一旦发生冠心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和情绪调节来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问题: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许多心理问题。

首先,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恐惧。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源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次,患者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表达内心的痛苦。

这样做只会加重心理负担,对心脏病的康复没有帮助。

还有一些患者会感到失去了自信心和希望,对人生产生怀疑。

面对这些种种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和情绪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教育,了解冠心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

心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增加对治疗的参与度,减少焦虑和恐惧情绪。

其次,医护人员应该倾听患者的心声,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给予情感支持。

只有当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时,他们才能够积极面对疾病,增强康复信心。

此外,定期进行心理评估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情绪调节:冠心病患者的情绪调节也是关键。

首先,患者可以通过身体活动来缓解负面情绪。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强心脏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释放出内啡肽等物质,改善心情。

其次,患者可以尝试一些放松和调节注意力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和瑜伽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减少焦虑和压力。

还有,社交支持也是情绪调节的重要途径。

患者可以与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分享他们的困扰和快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认知和行为方法来积极应对负面情绪。

比如,他们可以学会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疾病本身转移到其他积极的事物上,如家庭、工作、爱好等。

冠心病病人心理特点及治疗

冠心病病人心理特点及治疗

冠心病病人心理特点及治疗作者:段雪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7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75-01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

身体健康的改变、不良因素使神经一精神系统发生改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痉挛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

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加强对冠心病的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是对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保障。

对心血管疾病只有加强临床治疗紧密配合心理治疗才能是病人达到身心健康,提高治愈率。

我们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总结以下五种类型及相应心理治疗对策。

1 紧张焦虑心理及治疗 :这类病人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担心不能治愈或产生并发症,心理压力很大,易烦躁不安,多见于初次发病的病人、知识分子,医护人员患病后表现更甚。

治疗上首先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快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要做好保护性治疗。

病情控制后,对病人掌握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过程,增加安全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焦虑与紧张,还可给与疏导、暗示、催眠引导患者学会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 抑郁消极心理及其治疗 :这类病人表现为抑郁、悲观,怀疑自己的病好不了,愁眉不展,对人冷漠,脾气很大,总感到身体不适,多见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性心肌埂塞、反复心衰发作的病人。

除药物治疗外,采用解释性指导性心理治疗,说话少时用术语,安慰并开导鼓励患者,减轻抑郁心情,帮助他们认识多发的诱因,学会预防措施。

3 安定积极心理及其治疗:这类病人病情相对稳定,病程较长,对冠心病有较多了解,掌握了一些常规治疗方法。

这类病人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有更好的方法来防治疾病,以便恢复正常工作。

治疗上用解释性心理治疗稳定病人的情绪,向他们介绍新近的简单有效的自我治疗方法,如穴位按摩,介绍有关注意事项,保持安定积极心理。

4 敏感多疑心理极其治疗:这类病人对冠心病惧怕而且很严重,把书上的症状想想象成自己的症状,稍有不适就认为是冠心病加重了。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情绪管理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情绪管理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情绪管理方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治疗身体病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情绪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

一、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身体上的折磨和心理压力会相互影响,从而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

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恐惧和焦虑,提高心理抵抗力,增强治疗效果,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二、心理干预的方法1. 提供信息与教育冠心病患者往往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感到恐惧与焦虑。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提供准确的信息与教育,使患者了解病情、治疗与预后,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合作性。

2. 情绪支持与安慰在患者面对冠心病这一严重疾病时,情感支持和安慰尤为重要。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耐心倾听、理解与鼓励,帮助患者缓解情感压力,建立积极的心态。

3. 心理疏导与认知行为疗法冠心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情绪。

通过心理疏导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消极的情绪和思维,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4. 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家庭环境与社会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必要的援助和帮助。

三、情绪管理的方法1. 放松训练与调节放松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情绪管理技术,有助于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紧张与焦虑。

常用的放松技术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

2. 运动与健康饮食适量的运动和健康饮食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措施有助于释放紧张的情绪,增强患者的心理抵抗力。

3. 积极应对与排解冠心病患者面临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压力,积极应对和排解这些压力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参加兴趣爱好、阅读书籍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总结: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情绪管理对于全面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信息与教育、情绪支持与安慰、心理疏导与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综合干预,冠心病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冠心病有什么症状

冠心病有什么症状

冠心病有什么症状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应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它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了解冠心病的症状对早期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常见症状和相关信息。

1. 胸痛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症状。

患者常常感到一种压迫、闷痛或紧缩感,位于胸骨后,向左肩、颈部、背部甚至下颌部放射。

这种疼痛往往持续数分钟到几十分钟,并可随着体力活动的增加而加重。

严重时,患者可能会感到窒息和呼吸困难。

2. 呼吸困难冠心病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肺循环淤血或左心衰竭。

患者在努力呼吸时可能感到气短或无法深呼吸。

3. 心悸心悸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常感觉到心跳加快、有规律或不规律的心律异常感。

这是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细胞异常兴奋所致。

心悸可能会伴随着头晕、眩晕和乏力等症状。

4. 乏力冠心病患者往往会感到持久的身体疲劳和乏力。

这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下降,使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产生疲劳的感觉。

乏力可能会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

5. 恶心和呕吐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还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这些症状常常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波动有关。

患者可能会出现厌食、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6.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冠心病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不太常见但也值得警惕的症状。

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慌、失眠、焦虑、体重下降、心律失常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提示冠心病病情的进展或合并其他并发症。

总结起来,冠心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恶心和呕吐等。

这些症状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对于出现这些症状的人群来说,及早就医、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健康饮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也是预防和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

护理论著CHINESE C 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5年第3卷第期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急,患者病死率极高[1]。

它的发生与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其治疗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2]。

冠心病作为身心性疾病,其发生及进展受患者情绪的影响,而焦虑、抑郁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状况,不良的情绪可影响患者血压及心功能,从而加重病情[3]。

有研究指出[4],通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不良行为及习惯,提高患者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将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旨在为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资料与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龄48~78岁,平均(58.2±3.8)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3.8±1.2)年。

病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检查确诊;③病程>3个月;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沟通障碍、视力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方法:①一般调查量表: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收入状况等。

②焦虑抑郁量表:分别采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估,HAMA 、HAMD 评分>18分为阳性。

③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该量表于2009年编制。

目前国内已有多名研究者证实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本研究采用经过修正及调整过的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共包括7个维度(症状管理、不良嗜好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生活管理、情绪认知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共26个条目,修正后量表Cronbach's a 系数为0.789。

量表采用Likter 5级评分法进行测量,分数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越好。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

冠心病的心理影响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除了身体上的影响外,冠心病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1. 亚健康心理状态冠心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首先,他们对于疾病的恐惧和不确定性会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

其次,症状的持续出现可能会使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产生动摇,使得抑郁情绪进一步加重。

此外,冠心病的发作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度的恐惧,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甚至会产生死亡的念头。

2. 自我认同和自尊感的降低冠心病的患者往往需要经历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例如体力减退、强烈的疼痛感、不适应药物等。

这些变化会对患者的自我认同和自尊感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变得脆弱和无能,失去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能力,进而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3. 生活质量下降冠心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限制体力活动,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这限制了他们的生活范围和活动能力。

长期以往,患者可能感到生活乏味和无聊,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

4. 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受损冠心病的患者面临着家庭和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压力。

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而对方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或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种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纠纷和不和谐,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

此外,为了避免诱发症状的发作,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外出和参与社交活动,限制了与他人的交流,导致社交关系的疏远。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1. 心理咨询和支持冠心病患者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惑,寻求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增强对疾病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理压力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
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脂代谢,导致血脂升高
心理压力可能影响血管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波动
心理压力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心理应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心理应激的定义和类型
心理应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
心理应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证据
心理健康的改善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
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机制:心理健康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导致血压、心率、血管壁弹性等发生变化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情绪、压力、睡眠、人际关系等
心理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理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下,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理应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03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教育: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放松训练: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04
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保持积极心态,预防心理问题
保持积极心态:积极面对生活,避免消极情绪
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提高心理素质
保持社交活动:保持社交活动,增进人际关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预防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避免恶化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互相关心、支持和帮助。

心脏病患者需保持好心情

心脏病患者需保持好心情

心脏病患者需保持好心情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而心脏病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如何让心脏病病情得以缓解?保持良好的心情尤为重要!对此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胸腔镜中心主任程云阁表示:心脏病患者需保持好心情,心怀感激如同康复治疗。

类似爱、感激和满足这样的情感会刺激脑下垂体后叶激素的分泌,它会使神经系统放松,减轻压抑感,体内各组织的含氧量也会显著增加。

情绪与健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人员在已婚夫妇的手臂上安装了能产生水泡的抽气装置(模拟伤口),并对他们进行测试:当他们被问及曾有不同意见并激烈争吵过的问题时,“伤口”比正常情况下的康复速度慢了40%。

这因为情绪会引起*免疫细胞因子变化,如果该细胞因子水平长期偏高就会导致炎症、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好的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

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分明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病人的病情。

更重症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引发致死性的心律变态,导致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心脏病患者的忌讳中医学以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发生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乳房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

重症者则会发生冷汗不止,四肢不温,脉微欲绝及心悸、乳房闷、乳房痛等心阳欲脱的症状。

此种变化类似于冠心病心律变态、心源性休克等。

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局是不通,不通则痛。

大怒引发的一系列反响,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

由此可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

专家提醒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心脏病患者需保持好心情,同时对自身疾病的治疗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院。

病人对待自己疾病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并最终影响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冠心病心中的“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你还在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吗?那么请注意了,医学专家提示,消极情绪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虽然我们都觉得偶尔生个气、郁闷一下无关紧要,殊不知这种消极的心理有可能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近日,卫生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发生心绞痛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消极情绪会带来一种可致病的化学物质——炎症蛋白。

炎症蛋白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导黏附分子和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加重血管炎症反应,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而血管内皮损伤既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始动环节,也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恶化的基础。

医学专家分析,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身上,可发现较高的炎症蛋白含量,这种连续的、涉及整个心脏系统的炎症状况对诱发冠心病心绞痛有重要影响。

由此看来,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易损斑块是防止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的关键。

由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开展的通心络胶囊剂量依赖性增强易损斑块稳定性:与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生理杂志》。

该研究证实中药通心络胶囊稳定易损斑块的确切作用,为患有易损斑块将来有可能发生血管事件的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同时,通心络胶囊能够清除血液中增高的脂质,保护血管内皮,修复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原因引起的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冠脉痉挛,有效稳定易损斑块、防止血栓形成。

因此,在临床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消极情绪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甚至成为了导致内皮损伤、诱发心绞痛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小浪漫,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愉悦,遇到事情的时候尽快从悲伤、低落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跨过消极的“坎”,从容看待世事积极地看待人生,时常为自己减负,并且要科学服药,幸福就会很快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