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两课时设计说明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喜爱。
2. 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讨论。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一段关于童年的回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 写作练习法: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分组讨论,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一段关于童年的回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参与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和表现。
3. 学生写作内容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八、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课时(40分钟)的教学。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悟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1.2 教学内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色。
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来理解课文。
二、教学准备2.1 教材准备准备《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文文本。
准备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和资料,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
2.2 教学设施准备准备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图片。
准备音频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音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冬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氛围。
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
3.3 主题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案例分析4.1 课文案例分析教师选取课文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片段进行解读和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2 相关文学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的文学作品中类似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5.2 拓展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课堂互动与讨论6.1 课堂提问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掌握骆驼队的相关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骆驼队在冬阳、童年中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资料等。
3.2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骆驼队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4.3 合作探究4.4 课堂讲解讲解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惯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重点阐述骆驼队在冬阳、童年中的特殊地位。
4.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骆驼队观察活动,了解骆驼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关于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画作。
3. 家长协助孩子拍摄一段关于骆驼队的视频,分享骆驼队在家庭生活中的趣事。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6.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环节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拓展8.1 开展骆驼队主题活动:组织一次骆驼队知识竞赛、骆驼队图片展等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骆驼队。
8.2 参观骆驼基地:安排学生参观骆驼基地,近距离接触骆驼,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
九、教学计划调整9.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2
《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独特描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增长学生的科普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的学习。
3. 探讨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骆驼队的情感表达。
4. 骆驼在自然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5. 小组讨论、写作等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掌握骆驼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骆驼队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 如何在小组讨论、写作等环节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运用写作训练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5.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文本材料。
2. 收集关于骆驼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准备小组讨论、写作等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
4. 安排课堂活动空间,确保学生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骆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骆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3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优秀3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2、通过情境教学法,提高发散思维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追忆童年的感情。
2、难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品读赏析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接触过的关于思念家乡的文学作品;教师引导:中国现代作家多有恋乡情结的作品。
恋乡源于生命中曾经的苦痛与欢乐、苦难与幸福。
尤其是回忆童年故乡题材的创作,更是饱蘸着作者的情与爱,是唱给童年故乡的生命咏叹曲。
我们今天一起走近林海音看看她眼中的老北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复习生字词,给诗歌断句,标出重读字词,并且明确诗歌总体结构。
诗人从我怎样相信未来到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呼吁人们相信未来。
这是整体感知的第一步,通过自己的诵读体验。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文件,注意朗读者节奏、语气、语调的变化,从而体会诗人当时的特殊情感。
3、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讨论作者笔下一共写了几幅童年的画面。
明确:第一幅画面:“骆驼队停留在我家门口”,当爸爸和拉骆驼的人在讲价钱时,“我”在看骆驼吃东西。
第二幅画面:“我”和爸爸关于骆驼“为什么脖子上带铜铃”的对话。
第三幅画面:“我”在追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里去了”。
第四幅画面:作者在回忆中重温了童年的生活画面,最后点明创作《城南旧事》的心灵体验。
回顾四个画面,尤其前三个画面,作者勾勒了老北京城一个普通平民家庭的生活场面:冬天购买烧煤,这在许多北方人家是多么平常普通的场景,然后作者却抓住了这一生活画面,给我们带来了细腻温馨又带有寂寞感伤的情感体验,这样在开篇就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使学生了解并感受作者林海音的童年生活,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概述:《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主要描绘了作者在冬天里与骆驼队的邂逅,以及与骆驼队相关的一系列趣事。
文章以童真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童年的怀念。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详细描写,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童真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3. 课文讲解:a. 逐段讲解课文,分析作者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b.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如骆驼队的形象描写、作者与骆驼队的互动等。
c. 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童真的视角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4. 课堂练习:请学生选取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解读,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2.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童年为题材的短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质量和文学创作能力,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评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家乡的眷恋,培养对家庭、故乡的情感认同。
2. 学生能够领悟友情、成长等主题,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探讨。
教学难点:1. 理解骆驼队在不同场景下的象征意义。
2. 领悟作者对童年、家乡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基本内容,讨论交流收获。
3.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骆驼队在不同场景下的寓意。
4. 深入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童年、家乡、成长等主题。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童年、家乡、成长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对骆驼队象征意义的把握。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讨论、分享、表达等。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读后感、个人感悟等。
4. 通过家校沟通,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情感认同和生活体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历。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相关作品,拓宽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内容努力丰富人文内涵,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挖掘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语文课标》倡导自主、阅读感悟的学习方式。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时渗透“朗读——品味”的学习方法,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
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
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二)学情分析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心智发育都还不是很成熟,感受活泼激越的情绪还比较容易,而要体会这样悠远感伤的情绪就比较困难。
林海音的这篇文章虽好,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容易领悟。
教学时教师要多加引导。
三、教学目标1、基本读懂课文,感受童年的美好以及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五、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读讲议结合。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让我们回忆一下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个场景。
(生读回答,师出示板书内容,生齐答)师:本节课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林海音一起走进她的童年,感受她那充满稚气的往事吧!(二)请同学们认真的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哪个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勾画相关语句,并在旁边用一二句话或一二个词写出自己的体会。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作品中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分析。
2.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情感、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景。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冬阳·童年·骆驼队》。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讨论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4.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从自己的童年经历中提取素材,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关于童年的短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包括对主题、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把握。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的掌握程度,能否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学生写作练习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丰富程度、语言表达准确性和创造性等五、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2. 作者林海音的简介。
3. 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写作练习所需的相关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和难忘的经历,让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童年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年代的人对童年的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直观地了解骆驼的生活环境。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和心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学会珍惜童年时光,体会成长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能进行实际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骆驼队行进的描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骆驼的生活环境。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童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骆驼的特点。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发音。
3.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课文描述,想象骆驼队行进的场景。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理解。
4. 品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小结与拓展(2)学生发挥想象,以骆驼为题材,创作一个故事或画作。
六、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骆驼队行进时,为什么会有多的队伍?(2)课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对骆驼的行进产生好奇?(3)请描述一下骆驼的特点。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关爱动物的看法。
七、小组合作1.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骆驼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互相交流心得。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歌,以冬日的阳光、童年的回忆和骆驼队为主题。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通过骆驼队的形象,引导学生对于友ship和团队合作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学会理解和鉴赏《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首诗歌。
2.通过诗歌中的骆驼队形象,培养学生的友ship和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讲解:通过教师解读诗歌的意境和主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2.诗歌朗诵:学生分组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于诗歌的感受。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骆驼队的形象和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课文讲解1.教师将诗歌《冬阳·童年·骆驼队》进行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用意。
2.教师逐段解释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一些比喻和修辞手法的使用,帮助学生培养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二步:诗歌朗诵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朗诵。
2.学生进行朗诵练习,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掌握,以表达诗歌的美感。
3.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朗诵,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第三步:分组讨论1.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讨论诗歌中的骆驼队形象。
2.学生共同讨论骆驼队的象征意义,以及对于友ship和团队合作的启示。
3.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准备小组展示。
第四步:小组展示1.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互动,共同探讨骆驼队形象的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骆驼队形象的象征意义和与友ship、团队合作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诗歌朗诵的评价:评价学生朗诵的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小组讨论的评价:评价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骆驼队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骆驼队的图片,了解骆驼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1.3 教学方法观察图片、讨论交流。
1.4 教学步骤步骤1:展示骆驼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步骤2:介绍骆驼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骆驼队在运输、文化等方面的作用。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骆驼队与家乡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步骤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骆驼队的重要性。
第二章:诗歌欣赏2.1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关于骆驼队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并欣赏一首描绘骆驼队的诗歌。
2.3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欣赏。
2.4 教学步骤步骤1:展示诗歌,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歌内容。
步骤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骆驼队的魅力。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步骤4: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章:骆驼队的故事3.1 教学目标通过讲述骆驼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2 教学内容讲述一个关于骆驼队的生动故事。
3.3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创作。
3.4 教学步骤步骤1:讲述骆驼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步骤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故事情节。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步骤4:让学生创作自己的骆驼队故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骆驼队的歌曲4.1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关于骆驼队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唱一首描绘骆驼队的歌曲。
4.3 教学方法学唱、讨论、表演。
4.4 教学步骤步骤1:展示歌曲,让学生学唱并理解歌曲内容。
步骤2: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
步骤3: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歌曲《送别》简单制作课件课前思考:1自学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围绕童年生活,作者写了哪几个片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导语: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1)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2)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使学生了解骆驼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骆驼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骆驼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骆驼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骆驼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作者情感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导入(5分钟)1. 图片展示:骆驼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骆驼的外貌特征。
2. 问题引导:你们知道骆驼有哪些特点吗?它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2.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骆驼队的哪些趣事?骆驼有哪些特点?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骆驼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1. 骆驼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骆驼的耐旱、耐热、耐寒等特点。
2. 骆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骆驼在运输、旅游、科研等方面的作用。
四、情感教育与讨论(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对骆驼有着深厚的感情?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教师总结,强调尊重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骆驼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提醒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5分钟)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深入阅读与理解。
2. 掌握骆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冬阳童年骆驼队》备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冬阳童年骆驼队》备课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骆驼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讨骆驼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推理和想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骆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骆驼的了解。
(3)简介课文作者和课文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骆驼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为什么骆驼在冬天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特别温暖?5. 总结与拓展(1)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3)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骆驼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讨骆驼的生活习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课文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续)6. 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2
冬阳童年骆驼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骆驼队的相识、相处过程,表现了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骆驼队的深深怀念。
本章将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文章背景,把握文章主题。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1.3 教学内容1.3.1 文章梗概《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北平生活的一段经历。
文章以骆驼队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1.3.2 骆驼队的来历骆驼队原是北方草原上的牧民交通工具,后来传入北京。
作者童年时,骆驼队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1.3.3 骆驼队的特点骆驼队具有耐力强、能吃苦耐劳的特点。
在作者的童年记忆中,骆驼队承担着运输、耕作等重要任务,成为她心中勤劳、可靠的象征。
第二章:朗读与理解2.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2 教学内容2.2.1 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把握。
2.2.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讨论骆驼队在作者童年生活中的意义。
2.2.3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骆驼队的喜爱。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3.1 教学目标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3.2 教学内容3.2.1 骆驼队与童年生活讨论骆驼队在作者童年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时光,珍惜美好生活。
3.2.2 骆驼队的消失分析骆驼队逐渐消失的原因,让学生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四章:拓展与提高4. 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4.2 教学内容4.2.1 写作练习4.2.2 骆驼队的现状了解骆驼队现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五年级语文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批注、想象等方法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留恋童年的复杂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初步了解作品的语言特点。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读中体会童年的美好,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思念。
教学难点:了解描写方法,感受语言特点教学预设:一、导读——回顾画面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作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随机板书)2.这四个场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看了这样一组镜头,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二、批注——感悟画面过渡:读着这样的童年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耐人寻味的童年写出来的呢?需要同学们认真读书,用心品悟词句。
请你从这四个场景中选择一个使你印象最深的,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作批注。
你可以点点、圈圈,也可以画波浪线,在旁边注明自己的理解、感受、疑问等。
1.学生自主选择语段批注,教师巡视指导2.说一说你给哪个场景作批注?怎么批的?注了些什么?学咀嚼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注:细致、特点鲜明、看得入神)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注:看傻了,傻得可爱)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注:小作者为什么这样?)(1)说一说你针对哪些词句作了批注?预想:样子——丑、长、安静;动作——磨来磨去、冒、沾;呆(2)由这些词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孩子?读出天真幼稚的小傻孩。
不同读法:轻声读,读出安静、缓慢,表现呆住;重读,读出骆驼神情、动作,表现作者好奇。
(3)小作者看得入神,写得更生动,这么好的语言,大家试着背一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阳童年骆驼队》设计教材分析:《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
本单元的主要训练重点是通过读书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利用好教材课文作为引子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而此课文是林海音在小说《城南旧事》的一篇序言,作者以朴实纯真的语言,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与爸爸谈论关于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怎样想为骆驼修剪不整齐的毛,怎样好奇得去问妈妈夏天骆驼的行踪等童年中琐碎的小事。
这些淡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魂牵梦萦,对已经远去的童年生活的依依留恋。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主要容已经能基本把握。
但对抓住重点的语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还有待提高。
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并不太熟悉,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
设计理念: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
教学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采用倒叙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全文主要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抓重点片段进行品读感悟,拓展对比,领悟作者的场面描写方法;读写并行,结合生活实际,修改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活场面,写活细节,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咀嚼”的字音字形。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梳理层次,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品读“学骆驼咀嚼”片段,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积累精彩的场面描写,了解文章的描写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特点,修改自己的习作片段,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习作能力。
教学重点:梳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通过重点段落的品读理解,读写并行,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引入想象场景:童年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在你的记忆深处有哪些有趣的记忆呢?刚才我们交流对自己童年的感受和记忆(板书童年)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全部,生齐读课题。
)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林海音的童年和什么连在了一起?你仿佛看到怎样的场景?二、交流信息,了解背景1、默读“资料袋”(过渡:是呀,要真正了解一位作者和他的作品,首先要了解他写作时的背景,请大家翻到127页,默读资料袋。
)交流:2、你收集到了有关作者的那些资料?3、重点点拨:序言4、随机出示《城南旧事》书本,课件出示课文中最后两段。
(抽读)你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作者写《城南旧事》时怎样的心绪?随机理解“重临”5、随机交流:作者在时最难忘的是什么片段?(板书学咀嚼)6、教学咀嚼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书空)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通过预习,课文除了写学骆驼咀嚼这件事,还会回忆了和骆驼之间的什么事?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能否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1、默读全文,思考写上标题批注。
2、交流板书:议铃铛剪驼毛问去向四、品读片段,体会趣事(过渡):学习课文不仅要学会概括,梳理出要点,还要学会咀嚼语言文字,让我们首先聚焦第一个作者的回忆片段《学骆驼咀嚼》出示“学咀嚼”:指名读一读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1)你觉得那里最有趣?看骆驼我居然看呆了?什么让我看呆了。
指名回答并读一读。
老师小结:是骆驼的吃相让我看呆了。
再读。
老师小结:这一段话中除了骆驼的吃相让我看呆,还有什么也让我看呆了?(骆驼的样子。
)(2)那样——,那样——,那样——,你们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指读。
那样的长相,那样的吃相,我怎能不看呆呢?(3)你们知道那时的小英子几岁吗?五岁有多高?比划一下。
这么个小不点儿啊,别说骆驼,就算是一只小鸡一个蚂蚁都会让她兴奋不已呢。
一起来看看林海音女士在《城南旧事》中回忆自己五岁时的另一段趣事。
(出示语段)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一个破藤箱子里,养了最近买的几只刚孵出来的小油鸡,那柔软的小黄绒毛太好玩了,我和妞儿蹲着玩弄箱里的几只小油鸡。
看小鸡啄米吃,总是吃,总是吃,怎么不停啊!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这回看到的不是小油鸡而是骆驼,再联系课文中的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此时,英子不仅仅觉得好玩,而是一下子看“呆”了。
你能想象得出小英子看“呆”了的情形吗?(请学生表演。
)(4)的的确确,骆驼的这般模样,骆驼的这般吃相怎能不让我看呆呢?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呆的意思差不多,你能找得到吗?(傻)(5)呆和傻和咱们平常所说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小结:呆的可爱,傻的纯真(6)同学们,这是五岁时的小英子。
出示图片语句。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这是成年以后的小英子,出示图片和语句“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儍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小结:看来这呆,这傻,只属于童年。
(6)背诵:小作者看得入神,写得更生动,这么好的语言,大家试着背一背。
(过渡)今天,老师想挑战大家,想让你们试着学习林海音这种抓细节描写,写活场景的方法来修改自己的《童年趣事》中的某一个片段。
五、读写并行运用写法作者通过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把自己对童年的思念刻画得栩栩如生,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作者的写法来修改完善我们自己写的童年趣事。
1、出示修改要求2、5分钟自由修改3、现场点评互动交流;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童年“趣”劲“傻”劲。
是否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写活场景。
六:回顾总结,作业布置1、作者林海音不仅善用场景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还很善于用直接抒情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出示《苦念北平》片段朗诵)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跟着林海音的娓娓动听的描述走进她的童年。
课外推荐两本书。
出示书名)第二课时一、回顾画面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作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场景?(随机板书)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问去向2.这四个场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那么,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3、出示画面欣赏:请看,冬阳下的骆驼队正缓缓地走来,响着悦耳的铜铃声。
这一幅画面定格成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所说出示:“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我的心头”。
二、感悟画面过渡:这几件童年的往事我们已经交流了第一件,剩下的三件你最喜欢哪一件?请你认真地读一读,反复地品味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画一画,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一两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1、学生自主选择语段批注,教师巡视指导2、你对哪件事情感兴趣?为什么?小组交流。
4、谈驼铃:刚才有很多同学说对和父亲讨论驼铃这件事很感兴趣,是吗?那读一读看一看,关于驼铃这件事,爸爸和女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1)议一议:面对一个问题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对于驼铃的作用,你更喜欢谁的看法?说一说你的理由。
(2)小结:你么的发言很丰富。
我觉得在这段话中父亲说的有道理吗,小英子的似乎也——?因为孩子本身就是诗人,所以小英子说的似乎更有趣一些。
(3)同桌合作分角色读,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4)指名同桌读。
——男女生读。
5、剪驼毛过渡:的确,孩子的想法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
咱们再来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出示。
(略)(1)交流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注:在小作者眼中骆驼就是人,甚至是她的好伙伴)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注:多着急呀!)因为太不整齐了。
(注:幼稚,在作者心中骆驼象人一样需要理发)(2)人脱下了棉袄,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了。
为什么拿拉骆驼的人和骆驼来比?在五岁的小英子眼里,她最注意的是,她最关心的也是,骆驼是最重要的,人反倒次要了。
这就是孩子的眼睛,这就是孩子,这就是五岁的孩子看世界的眼睛,有趣儿吗。
6、问去处(1)读读看这件事也挺有趣,咱们读读看。
出示这段话。
(2)师生分角色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妈”“哎”“夏天它们到哪里去?” “谁?” “骆驼呀““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呀”(3)总是问,还会问那些问题?从课文中找找看。
指名说(4)都是关于骆驼的问题。
这么多的问题,当妈的怎么能回答的上来呢?这就是孩子,孩子的脑海中有着问不完的问题。
在,在城南,我的童年是多么有意思呀,可是——出示: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
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三、体会情感1、你们知道林海英写这篇文章几岁吗?42岁,和老师差不多大。
所以她会说,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何止是这件事,和爸爸一起议论驼铃的事我也不会再做。
想去剪驼毛这样的事、也不会在想,不会再做了。
总是问总是问,问妈妈那么多的问题这样的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因为童年一去不还了。
(随机将板书童年的趣事逐一擦拭干净)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的那些景物和人啊。
这是怎样的想念你知道吗?咱们让林海音自己说说好吗。
2、出示:指读。
不能忘怀的北平!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了根一样。
童年、少女、妇人,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
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往,我是如何熟悉那里的季节啊!3、师:是啊,那个古城留下了我所有的情感,我怎能忘怀呢?不能忘怀的北平,我一生的一半生命都在那里度过,快乐与悲哀,欢笑与哭泣,那个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所以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书《城南旧事》。
它记录下我童年时最美好的时光,——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蓝姨娘是我童年当中一个命运坎坷的女性)《爸爸的花落了》。
爸爸的花落了,我的童年也结束了。
就这样我默默地想啊想啊,就这样我默默地写呀写呀,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出淡淡的感伤,深深地回忆四、拓展提升1、播放:(《送别》在舒缓的音乐中,书的封面,书的目录一行行呈现,孩又子们轻轻地读目录,仿佛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进那些童年往事。
)2、推荐阅读《城南旧事》3、作业:《学习乐园》板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怀念)学咀嚼呆(样子动作)议驼铃剪驼毛问去向教学反思:享受课堂上课是一种享受!每每和学生在一起时,忧愁烦恼都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