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家乡》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c2b1b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c.png)
大班社会精品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1.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著名景点;2. 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著名景点;2. 培养幼儿对家乡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著名景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乡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家乡风景图片、民间艺术作品、PPT课件;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地图,找出自己家乡的位置;(2)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著名景点。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2)教师介绍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如民间舞蹈、剪纸、泥塑等;(3)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家乡风景画,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中的内容;(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关于家乡的画作;(3)教师点评幼儿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创作一幅关于家乡的画作;(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2)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的著名景点家乡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关于家乡的画作,并描述画中的内容。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讲解、互动、创作等环节,让幼儿对家乡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著名景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0cba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1.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家乡的社会与文化》,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以及民间风俗,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以及民间风俗,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色,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故事书、地图、卡片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美景。
2. 讲解:讲述家乡的人文景观、特色物产和民间风俗,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丰富文化。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信息,互相交流。
4. 实践: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7.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填写“我的家乡”调查表。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家乡2. 内容:自然风光:山水、湖泊、田园等。
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特色建筑等。
特色物产:土特产、手工艺品等。
民间风俗: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和民间风俗。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澈的湖泊,还有美丽的田园风光。
家乡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古老的城墙、美丽的园林。
特色物产有香甜的蜜橘、美味的糕点。
民间风俗有热闹的春节、有趣的端午节活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cebb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0.png)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精选5篇)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单元共设计了“美丽的家乡”、“家乡面貌新”、“我未家乡做点事”三个活动主题。
通过教学要学生知道家乡在哪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单元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2、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课时建议:8—11课时1、美丽的家乡总第14课时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ca57ba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1.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景点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环境保护意识;4.综合运用课本及其他资源,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画等多种方式学习家乡知识。
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画关于家乡的基本词汇;2.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家乡的基本知识,形成对家乡的认识;3.通过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全面了解家乡;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让学生重视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1.课本《美丽的家乡》;2.地图、图片等相关配套教具;3.绘画工具(颜色笔、彩色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问学生:“你们都来自哪里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介绍今天的主题是“美丽的家乡”,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张关于家乡的简笔画,夸夸自己家乡的好处。
学习专题(30分钟)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地图,以省份为单位,介绍每个省份的特色和重要景点。
在介绍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说出自己对家乡的一些看法和经历。
学生还可以根据老师的介绍画图或涂色,添充地图内容。
归纳总结(10分钟)老师引领学生共同来总结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重要景点,通过思维导图等形式,归纳整理自己关于家乡的知识。
拓展延伸(15分钟)老师组织学生随意发挥,让学生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爱意和想法。
可以在白板上绘画、写作、口头表述等形式呈现自己的“家乡情结”。
反思(5分钟)老师让学生自评、互评自己这堂社会课的表现,同时分享自己学习此课程的感触,鼓励学生在平时注意了解家乡发展情况,同时教师呼吁大家爱护家乡环境,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每个孩子的参与情况,根据他们的回答和发言给予评价;2.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绘画或涂色作品,进行个性化评价;3.教师在学生所做的思维导图中进行评估;4.教师根据课程反思和学生给予自评、互评的结果进行评价。
反思本次教学,我认为对学生的帮助在提高了课外知识的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1b7d0b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d.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乡》,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以及家乡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家乡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以及家乡的变化。
难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地图、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引导他们表达对家乡的喜爱。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水、气候等。
(2)介绍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名胜古迹、民间艺术等。
(3)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如小吃、特产等。
(4)介绍家乡的变化,如城市建筑、交通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家乡。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介绍家乡的特点。
(2)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5. 情感升华(5分钟)通过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让幼儿感受家乡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家乡自然风光:山水、气候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民间艺术特色美食:小吃、特产家乡的变化:城市建筑、交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家乡。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
2. 作业题目:介绍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
答案:幼儿用语言描述家乡的一种特色美食,如小笼包、红烧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让他们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01098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1.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乡》,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以及民间艺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图、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
(2)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美食和民间艺术。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
(2)教师讲述家乡的一个民间故事,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文化。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特色进行介绍。
(2)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幼儿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地理位置(2)家乡的自然风光(3)家乡的人文景观(4)家乡的特色美食(5)家乡的民间艺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并简单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的家乡美景是春天的油菜花田,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阳光下格外美丽,还有蝴蝶和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色彩鲜艳,描述简洁明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家乡的了解程度,适时进行引导和补充,使幼儿能够全面认识家乡。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点。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b5b6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a.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乡》,详细内容为《美丽的家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家乡的名称,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2. 能够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家乡的美,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家乡的美。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家乡风光图片、绘画材料、手工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家乡的自然风光,让他们说说自己眼中的家乡。
2. 讲解(10分钟)(1)教师结合图片,详细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2)让幼儿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相关知识。
3. 实践(1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
(2)教师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有关家乡的手工作品。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进行情感教育。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乡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发挥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的环境保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可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我心中的家乡”主题活动,让幼儿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c0b2b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c.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美丽的家乡》,主要围绕第一章“家乡的风景”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以及动植物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风景,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创作等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表达和创作家乡的美丽风景。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投影仪、画纸、画笔、彩泥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乡风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幅家乡风景画为例,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观察到的家乡风景,进行绘画创作。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家乡风景的彩泥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和同伴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美丽的家乡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动植物资源3. 教学目标: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审美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家乡的风景画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彩泥创作一幅家乡风景作品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表达、创作等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家乡的美丽风景,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家乡的美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366fb4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b.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美丽的家乡》。
教材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家乡的自然风光、家乡的人物、家乡的建筑、家乡的文化和家乡的变化。
本节课将学习第二章《家乡的人物》,内容包括介绍家乡的名人、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以及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人、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认识到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和欣赏家乡的人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家乡的名人、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以及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人物的了解,并举例说明。
2. 教学讲解:通过PPT、图片和视频,介绍家乡的名人、英雄人物和普通人物,以及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3. 例题讲解:分析几个有关家乡人物的案例,让学生理解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位家乡人物,介绍他的事迹和贡献。
5. 小组分享:各组派代表分享他们选择的家乡人物及其贡献。
7.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家乡的人物1. 名人2. 英雄人物3. 普通人物4. 贡献与事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家乡的人物及其贡献。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介绍家乡的人物,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家乡人物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等,深入了解家乡人物的事迹,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https://img.taocdn.com/s3/m/1e68ee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1.png)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2.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美丽。
能力目标1.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2.增强幼儿的归属感;3.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1.《我的家与美丽的故乡》图画书;2.彩色地图、卡片、画板、颜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引导幼儿观察班级墙上的图片展板,感知不同地方的美景和特色;2.教师出示彩色地图,引导幼儿找到自己家所在的位置,让幼儿了解自己家乡的大概位置。
第二步:了解家乡1.教师出示《我的家与美丽的故乡》图画书,让幼儿边看边听;2.询问幼儿对家乡的印象和了解,教师引导幼儿集思广益,把所有想到的都说出来;3.让幼儿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探究:•家乡有哪些建筑物?•家乡有哪些自然景观?•家乡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第三步:认识家乡的文化和历史1.教师出示家乡文化与历史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2.引导幼儿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探究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如:•家乡有哪些历史名人?•家乡曾经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家乡有哪些传统手工艺?第四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家乡的美丽1.教师出示一张画板,呈现幼儿所描述的家乡美景和特色,让幼儿仔细观察;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语可以口头描述、或通过绘画展示,讲述家乡的美丽。
第五步:课堂总结1.对于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2.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引导幼儿热爱家乡;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化对家乡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活跃度,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和提问;2.在展示自己家乡时,幼儿需要注意措辞得体,语言简洁,联系实际来描述;3.导入新课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境,注重先后次序、层层递进,保证课堂活动的连贯性和顺利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我的家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家乡,认识家乡的文化和历史,通过绘画或口语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美好印象,使幼儿感知到家乡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感。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4d10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3.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美丽的家乡》,涉及章节为第二单元“家乡的风景”。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建筑;学习用绘画形式表现家乡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风景,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家乡的美,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重点: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绘画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建筑,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讲解:以PPT为辅助,讲解绘画家乡风景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颜色、构图等。
3. 实践:引导幼儿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家乡风景进行绘画创作。
4.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绘画家乡风景,讲解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练习:幼儿根据所学,独立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大家共同欣赏、评价,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山、水、树、花等。
(2)家乡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传统节日等。
(3)家乡的特色建筑:民居、桥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以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美丽家乡。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建筑,色彩丰富,构图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家乡的美?2. 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3. 是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建筑。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3c0af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5.png)
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五篇模版)第一篇: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课件章丘地图)二、基本部分:1、复习土特产: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简介: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
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e094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a.png)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家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美丽家乡》选自大班社会教材第三章“家乡特色”,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引导幼儿认识和解自己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以及家乡人们日常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解自己家乡特色,激发他们对家乡热爱之情。
2. 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对家乡文化、风土人情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自己语言描述家乡特色。
教学重点:认识和解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和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地图、实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我国各地美丽风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家乡名称。
2. 新课导入通过观看家乡风光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家乡自然美景。
3. 例题讲解①请幼儿观察视频中出现景观,说出它们名称和特点。
②引导幼儿讨论家乡人文景观、特色物产、日常生活等。
4. 随堂练习①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进行介绍。
②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美丽家乡》2. 内容:自然风光:山、水、公园等人文景观:建筑、名胜古迹等特色物产:美食、工艺品等日常生活:节日习俗、地方特色活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家乡”为主题,画一幅画,展示家乡特色。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和想象,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认识和解家乡美丽和特色。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简洁明语言表达,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家乡风景名胜,深入解家乡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热爱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美丽家乡》这节课中,我特别关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
我选择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物产和日常生活四个方面,这些内容既贴近幼儿生活,又能激发他们兴趣和探究欲望。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d03a3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f.png)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2.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
3.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
难点: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二、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
(教师)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课件及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1.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
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1)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2)教师课件演示: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
(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美景,并通过画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风景具有不同美感。
)2.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
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
从这些风景画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2)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画家用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
(3)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3.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你知道怎样才能画好风景画吗?(了解风景画的构图特点。
)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感受。
教师举例分析:①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写实的风景画,如《干草车》、《村口》;②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都市情怀》;③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3df227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8.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美丽的家乡》,涉及章节为第一章节“家乡的风景”。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乡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景;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家乡的美景。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家乡风景图片、画纸、画笔、彩泥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家乡风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上的内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乡的美景,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家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教师示范如何用画笔和彩泥表现家乡的美景。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家乡的景观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或手工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2)教师点评幼儿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景:山、水、树、花等。
(2)家乡的人文景观:建筑、民俗、人物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要求:幼儿用画笔和彩泥表现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家长协助完成。
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家长可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品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描述和创作家乡的美景,达到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在用语言描述家乡美景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五篇范例)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1657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0.png)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这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家乡的特点,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表现力。
3、通过认识家乡,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家乡的某一特点。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家乡景物的图片,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乡,你喜欢自己的家乡么?!.快思.教案网出处!为什么?你最喜欢哪?2、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地方,要求要说出它的特点。
3、请幼儿把自己家乡最美丽的地方画下来。
要求幼儿先构思好:我想画哪里,都画什么,怎么安排画面,用哪重颜色?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想好后再下笔,注意画面的构图安排,注意颜色的搭配。
5、结束: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以画面内容丰富、构图合理为主要标准。
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家乡》这篇文章共1063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美丽的小伞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材料和工具由中心向四周装饰伞面。
2、增强幼儿对色彩美和对称美的感受。
活动流程:参观“小花伞”展——介绍装饰小花伞的几种方法——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评价——布置主题墙饰。
活动准备:色彩鲜艳、有对称纹样的小花伞实物若干把,并撑于活动室内;粘贴的、水笔画的、蜡笔画的、手指点画的伞面装饰范例各一张;工具材料:腊光纸、浆糊、蜡笔、水笔、圆形纸等等。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参观“小花伞”展,激发幼儿装饰伞面的兴趣。
1、师:你们看到的这些小花伞是什么样的?这些颜色是怎么搭配的?伞面上有什么花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2、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看到的伞有红的、有黄的……;花纹有圆形、长条形等。
《美丽的家乡》教案(精选17篇)
![《美丽的家乡》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d10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2.png)
《美丽的家乡》教案(精选17篇)《漂亮的家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培育幼儿喜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引导幼儿了解和熟识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使幼儿知道家乡是自己诞生和生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
(省、市、区县)活动预备:山东地图;请幼儿搜集反映家乡的图片、故事等,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土特产实物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么?(家乡是我们自己诞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
2、出示山东地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名称。
3、请幼儿以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出示自己预备好的图片)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它有什么特点,最闻名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
4、以小小广播站的形式,出示图片,为幼儿介绍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5、结束:组织幼儿争论对家乡的熟悉,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漂亮。
《漂亮的家乡》教案篇2活动目标:1.学习用毛线蘸颜料拖画弧线,表现蚕宝宝漂亮的蚕茧。
2.感受毛线拖画活动的乐趣。
3.增进参加环境布置的爱好和力量,体验胜利的欢乐。
4.培育幼儿的观赏力量。
案例背景:小班的孩子还没有什么绘画的技巧,甚至个别的孩子还不太情愿拿蜡笔或水彩笔作画,但是他们对于艳丽的颜色比较感爱好,于是我想通过玩色活动来培育孩子们对于美术活动的爱好。
毛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材料,于是我把两者结合设计成一个小班玩色:毛线拖画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用毛线蘸色进行画圈。
活动难点:用手腕带动毛线进行重复画彩色圈圈。
活动预备:毛线若干,示范画;红、黄、绿,三种颜料;5个颜料盘;湿抹布5条;蚕宝宝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蚕宝宝要睡觉了我们给它画一个美丽的房子吧!二、老师示范讲解1.出示范例,让幼儿猜猜这画是怎样画出来的,上面都有哪些颜色。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21d958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5.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质教案《美丽家乡》含反思《美丽家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第四章《可爱家乡》。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特色建筑、民俗文化等,通过观察、体验、创作,让幼儿深入解和表达对家乡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家乡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热爱之情,增强他们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家乡地理位置,以及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表达对家乡热爱。
重点:认识家乡自然风光、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培养幼儿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家乡地图、PPT、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组一张家乡地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去过地方,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美丽。
(2)出示家乡地图,让幼儿观察并指出家乡位置。
2. 新课导入(10分钟)(1)通过PPT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看法。
(2)讲解家乡地理知识,让幼儿解家乡地理位置。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以家乡自然风光为例,引导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创作一幅美丽家乡风景画。
(2)教师示范操作,讲解创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根据家乡地图,选择一个地方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每组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家乡地图,标注出重要地理位置。
2. 在地图旁边展示家乡自然风光、特色建筑和民俗文化图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美丽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和体验,创作一幅美丽家乡风景画。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8922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4.png)
大班社会优质教案《美丽的家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园》,详细内容为“美丽的家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他们为家乡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家乡的美,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地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家乡风光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的美。
2. 讲解:引导学生观察PPT上的图片,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文化。
3. 实践:(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美。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4. 例题讲解:(1)出示题目:请你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美丽家乡。
(2)教师示范,讲解绘画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家乡2. 板书内容:(1)家乡的自然风光(2)家乡的人文景观(3)家乡的特色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美丽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美丽家乡我的家乡在,这里风景如画,有许多美丽的景色。
比如,那里有高高的山,绿绿的水,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那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充满了历史的气息。
我最喜欢的是,那里有许多好吃的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描述了家乡的美,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活动,让学生为外来游客介绍家乡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家乡》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家乡》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
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
(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课件章丘地图)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土特产:
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
(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
简介:
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
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
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
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
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
(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小结:白云湖在明水西北边,空气清新,湖中种有大片的莲藕,还养着大量的鹅、鸭、鱼、鳖、虾等,是天然的水上乐园。
(2)(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这是哪里?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的发原地,以黑陶著名,对科学家考古有很大意义。
(3)(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我们现在到哪了?(百脉泉公园)百脉泉公园里有什么?(泉水、清照园、龙泉寺)都有什么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这些泉水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小朋友一起欣赏(课件)。
小结:
百脉泉公园:就在明水,公园里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好多的泉水,还有清照园、龙泉寺等建筑。
①百脉泉:池底涌出数不清的水泡,慢慢地浮上水面,好象滚动的珍珠,诗人赞美为“百脉寒泉珍珠滚”。
②梅花泉:在“清照园”内,泉水从很久以前钻出的5个钻孔中喷涌出来,水花四溅,五个泉一齐喷涌,就像一朵盛开的梅花,又叫梅花泉。
这个泉喷涌旺盛,水气蒸腾。
③漱玉泉:由于受压不匀,它的特点是左右摇摆,像在跳舞一样。
因为李清照常到这里来观泉,并且漱过口洗过玉,所以才叫漱玉泉。
④墨泉:水像是从很深的古井里涌出,颜色很深,黑黝黝的。
⑤清照园: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
⑥龙泉寺: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是章丘佛教文化的一处名胜景点。
(4)危山:在XX市西部圣井镇,四周是山前平原,孤山独立,发掘汉墓兵马俑。
(5)胡山林场:是省级森林公园,四季分明,交通便利。
(6)朱家峪:在明水东南边的官庄乡,有“齐鲁第一古村”的称号。
传说明朝时,一个姓朱的人家,从河北搬过来的,经历了数十代人,形成一个名叫朱家峪的村落。
村里的房子,像梯子一样,一层一层的,旋转上下,村内清泉长流,景色古朴、优美。
(7)锦屏山:在西南边文祖镇,山色锦绣,美如画屏,康熙皇帝给他取名为锦屏山。
锦屏山上有好多种植物,甚至还是一些原始植物。
(8)齐长城:穿山越岭、弯弯曲曲,被称为中国的长城之父,是山东的一山、一水、一胜人之后的又一大游览胜地。
(9)七星台:在南部的垛庄,自然风景优美,森林茂密,溪流常年不断,山上古老的齐长城,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夏季避暑的绝佳去处。
3、看到了哪些景点?(课件总结)这么多景点,你最喜欢那个地方?
4、小朋友认真欣赏更多的风景(录像):一会儿告诉老师
你都看到那些景点?你最喜欢那个景点?为什么?(逐一提问幼儿讲出更多的景点)
5、游戏:猜一猜
教师利用课件来描述某一景点的特点,请幼儿猜景点。
6、游戏:我当小导游
请幼儿互相讲一讲自己熟悉的景点;
请个别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熟悉的风景点,(播放相应的课件)教幼儿怎样当小导游: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首先,游览xxx,介绍这个景点的特点。
请讲得好的幼儿当小导游,到自己喜欢的景点,来给小朋友们讲解。
其他幼儿当游客,游戏开始。
三、结束部分:
1、情感教育:小朋友们玩的高兴吗?你都到哪里去玩
了?(……)我们章丘好玩的地方多不多?我们章丘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发展建设特别快,一座座高楼不断建成,一条条马路越来越宽敞,大大小小的广场到处都是,每一个地方都是一处风景,祖国各地游人不断,大家都在夸章丘呢?小朋友,生活在章丘高兴吗?你喜欢我们的家乡吗?现在咱们就来夸一夸我们美丽的章丘(听音乐“章丘娃娃夸章丘”)
2、结束:把这首儿歌唱给更多的人听吧!(唱着儿歌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