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治指南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以及神经肌肉接头等部位的各种疾病,常见的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脑积水等。
为了规范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过程,各国学会和组织提出了相应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
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之一是《急性缺血性中风诊疗指南》,它是由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卒中协会联合制定的,供临床医生参考。
指南对中风的诊断、评估、急救、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它提醒医生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的3小时内尽快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提高中风的急救效果。
《癫痫诊疗指南》是由中国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制定的,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癫痫。
指南明确了癫痫的定义、分类、病因、流行病学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了不同类型癫痫的治疗策略。
指南还对癫痫的发作急救和长期治疗进行了规范,提醒医生遵循先用单药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来选取合适的抗癫痫药物。
另外,《帕金森病诊疗指南》是由欧洲神经学会、美国运动障碍学会等机构联合制定的,用于指导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
指南针对帕金森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具体建议。
指南强调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鼓励医生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
除了诊疗指南,神经内科疾病的技术操作规范也非常重要。
例如,腰穿是常用于诊断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化学性质等的方法。
腰穿时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包括选择穿刺点和刺激点、选用合适的穿刺针、控制穿刺深度、注意穿刺速度、注意液压力检测等。
此外,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如脑电图、核磁共振等。
这些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包括操作步骤、图像采集参数、图像解读等内容,旨在提高精确度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在规范临床实践、提高诊疗水平、保障患者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隐袭起病,表现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持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可伴有各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未明。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疑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医院。
二级医院1.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治疗;2.已确诊的阿尔茨海默病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3.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无其它严重合并症仅需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4.符合以下条件患者,转诊至三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的初步诊断及治疗困难;②中、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有其它严重合并症患者。
三级医院1.所有阶段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治疗;2.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氏病、抑郁症、焦虑症等阿尔茨海默病多学科的评估及治疗;3.合并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毒性损害、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等阿尔茨海默病的评估和治疗;4.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5.符合以下条件患者,可转下级医院:①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及治疗明确;②合并症已有效控制需长期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患者。
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是一组疾病,以大脑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
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
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
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SE)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
长时间癫痫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第二章短暂脑缺血发作第三章脑梗死第四章脑出血第五章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六章急性脊髓炎第七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第八章帕金森病第九章重症肌无力第十章癫痫第十一章面神经炎第十二章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第二部分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腰椎穿刺术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
常有家族史。
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在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一、无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5次下述2~4的发作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的治疗)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1)一侧性(2)搏动性(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4)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的1项(1)恶心和或呕吐(2)畏光及畏声5、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的疾病在时间上无关二、有先兆的偏头痛1、至少2次下述2的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先兆的症状表明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时间可按比例延长)(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3、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和-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第二章短暂脑缺血发作第三章脑梗死第四章脑出血第五章蛛网膜下腔出血第六章急性脊髓炎第七章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第八章帕金森病第九章重症肌无力第十章癫痫第十一章面神经炎第十二章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第二部分神经内科技术操作规范腰椎穿刺术神经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偏头痛偏头痛(migraine)就是一种反复发作得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双侧疼痛,常伴恶心或呕吐,对光或声音刺激敏感,少数典型者发作前可出现各种视觉、感觉、运动等先兆。
常有家族史。
在女性中多见,常在青春期起病,少数在成人期或儿童期起病。
根据不同得临床表现分为多种类型:普通型、典型、基底动脉型、眼肌麻痹型、偏瘫型、视网膜、偏头痛等位症等。
【诊断】偏头痛诊断标准(国际头痛学会)一、无先兆得偏头痛1、至少5次下述2~4得发作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无效得治疗)3、头痛至少具有下列2个特征(1)一侧性(2)搏动性(3)中等强度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4)上楼或其她类似得日常活动使之加重4、头痛中至少有下列得1项(1)恶心与或呕吐(2)畏光及畏声5、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2)病史,及-或体检,与-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3)有继发性头痛,但首次偏头痛发作与引起继发性头痛得疾病在时间上无关二、有先兆得偏头痛1、至少2次下述2得发作。
2、下列4项中至少有3项(1)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得先兆,先兆得症状表明局灶性大脑皮层与-或脑干功能障碍(2)至少1种先兆逐渐出现超过4分钟或多种先兆依次出现(3)先兆持续时间不超过60分钟(1种以上先兆,时间可按比例延长)(4)先兆后头痛与先兆间隔不定,少于60分钟(也可在先兆前或与先兆同时)3、至少有下列之一(1)病史、体检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显示非继发性头痛。
(2)病史,及—或体检,与—或神经系统检查显示为继发性头痛,但被进一步检查所否定。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人体神经系统的疾病诊治。
为了保证神经内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效果,需要遵守一系列操作规范。
下面将介绍神经内科诊疗指南中的技术操作规范,以供参考。
一、神经系统检查1. 神经系统检查是神经内科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
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应注意以下事项:(1)开放式交流。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解释检查过程的目的,使病人感到舒适。
(2)仔细观察。
应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肌肉、神经、深反射、浅反射等方面的检查,尽可能多地收集病史信息。
(3)操作规范。
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仔细的操作,遵循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神经内科的重要诊断检查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1)患者体位。
根据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体位;(2)检查前准备。
在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前,应将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记录下来,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3)检查过程。
操作时,应遵循医疗院内相关的操作规范,使用合适的检查设备将所需部位进行检查。
二、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1. 脑卒中(1)早期诊断和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包括脑卒中的急性期和恢复期。
治疗过程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血压、血糖等,以及控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治疗原则。
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血小板、抗凝、降压、改善血流等药物。
同时,还需开展康复治疗、针灸等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2.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导致肌肉无力等问题。
预防和治疗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药物治疗。
目前医学界广为认知的药物治疗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追踪随访,收集丰富的检查信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辅助检查神经内科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磁共振、CT 等。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操作规范。
神经内科疾病常规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疾病常规诊疗指南引言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
本指南旨在提供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规诊疗方法和策略。
一、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过敏史等,以及进行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检查、脑神经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二、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方法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等)、电生理学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电图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等)等。
三、常见疾病的诊疗策略1. 中风(脑卒中)- 早期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 降低危险因素的干预(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2. 癫痫- 抗癫痫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管理癫痫发作的急救措施3. 帕金森病- 药物治疗,如多巴胺类药物- 物理治疗,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手术治疗,如深部脑刺激术4. 多发性硬化症- 免疫调节剂的使用-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支持性治疗,如药物治疗症状5. 颅脑外伤- 急救措施,如清创、止血等- 颅内压监测及调控-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认知康复等四、专科诊疗对于一些特殊的神经内科疾病,如神经肌肉病、脊髓损伤等,可以转诊至相关专科进行进一步诊疗和治疗。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神经内科疾病常规诊疗的指导,但具体诊疗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进行个体化决策。
注:本指南仅为参考,具体诊疗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相关治疗指南。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中国神经内科杂志,20XX, XX(X): XXX-XXX.2. 王五, et al. 神经内科疾病的辅助检查及诊断. 中华神经科学杂志, 20XX, XX(X): XXX-XXX.。
(完整版)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序言本指南旨在提供神经科常见病的诊疗建议,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
请注意,该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制定。
帕金森病病因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和神经细胞损伤等有关。
临床表现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和平衡障碍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非运动症状,如睡眠障碍和抑郁。
诊断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部核磁共振成像、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等。
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是缓解和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依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左旋多巴。
癫痫病因癫痫是一种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先天因素、脑外伤、感染和遗传等。
临床表现癫痫的临床表现因患者年龄和病情程度而异。
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抽搐、意识丧失和肌肉强直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行为和认知异常。
诊断癫痫的诊断基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核磁共振成像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癫痫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控制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首选,常用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
结语本文档提供了神经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
请注意,该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
神经科疾病的诊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和其他因素,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神经内科专家共识指南
神经内科专家共识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神经内科专家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共识指南,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神经内科专家通过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总结了以下指南。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意见决定。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类和诊断1. 神经系统疾病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两大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和脊髓相关的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根、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等的疾病。
2.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病史、身体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脑电图、核磁共振等。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1.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阶段确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2. 药物治疗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应选用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疗程进行治疗,同时要重点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3. 物理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可帮助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4. 手术治疗适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需要仔细评估手术风险和潜在益处。
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1. 神经内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应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和专业标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益。
2.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3. 预防措施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管理非常重要,包括合理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惯和定期体检等。
结论本指南总结了神经内科专家的共识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体的治疗方案仍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意见进行决定。
这份指南仅供参考,为医生提供指导。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一、引言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的疾病,包括神经、脑、脊髓、神经节和神经肌肉接头等组织的异常。
此疾病常见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并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本文将全面介绍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优化病患的生活质量。
二、神经内科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
2. 炎症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
3. 代谢性疾病:如脑血管痉挛、脑炎症等。
4. 肌肉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无力等。
5. 神经损伤:如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
三、神经内科疾病诊断1. 详细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病情的发展过程等。
在体格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部触诊。
2.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例如血液检查、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3. 生物组织检查:有时,医生需要进行生物组织检查以确定诊断,如肌肉活检、脑脊液检查等。
四、神经内科疾病治疗1. 药物治疗:根据神经内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医生可以开具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高血压药物。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用于改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例如,对于肌无力患者,医生可以开具物理治疗计划来增强肌肉力量。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神经内科疾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例如,对于脑瘤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手术切除来缓解症状。
4. 心理支持:神经内科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因此,心理支持和咨询在治疗过程中同样重要。
五、神经内科疾病预防预防神经内科疾病的关键是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定期进行体检,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适量的营养素。
3. 做适度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4.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一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一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40篇指南共识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由全国范围内的神经外科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共同编写而成。
这些指南涵盖了神经外科领域的各个疾病和治疗方案,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这些指南共识进行一览,以期为广大医务人员和病患提供参考。
1. 颅脑外伤诊疗指南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其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脑外伤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急性期处理、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
2. 颅内动脉瘤诊疗指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危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诊疗建议。
3. 脑动脉瘤诊疗指南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具有一定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脑动脉瘤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系统的诊疗指南。
4. 颅内动静脉畸形诊疗指南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少见但危重的疾病,对于其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
5. 脑积水诊疗指南脑积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一定的致残和致命性。
本指南从脑积水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诊疗建议。
6. 颅内感染诊疗指南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外科疾病,对于其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从颅内感染的病原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抗感染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医务人员提供了规范、系统的诊疗指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内肿瘤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内肿瘤
一、疾病相关情况
原发或继发于颅内的肿瘤统称颅内肿瘤,习称脑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来源于颅内各种组织成分如脑膜、脑组织、脑神经、脑血管、垂体腺、胚胎残余组织等。
继发性颅内肿瘤则由身体其他部位如肺、乳腺、子宫、消化道、肝脏等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或由临近器官的恶性肿瘤由颅底侵入颅内。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稳定,颅内高压缓解,可转二级医疗机构门诊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有或没有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与视力障碍、精神症状、癫痫;和/或神经系统定位症状与体征的患者,经二级医院辅助检查如腰椎穿刺、脑电图、颅骨平片、脑血管造影、CT、MRI等辅助检查提示颅内肿瘤者。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确诊的颅内肿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及病情相对稳定,可转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继续康复治疗。
常见周围神经疾病诊疗指南_
指南与共识常见周围神经疾病诊疗指南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1089(2009)11-0074-05d o i:10.3969/j.i s s n.1008-1089.2009.11.0271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 I D P)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
又称吉兰-巴雷综合征(G B S)。
1.1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病前1~4周有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四肢完全性瘫痪及呼吸肌麻痹。
瘫痪可始于下肢、上肢或四肢同时发生,下肢常较早出现,可自肢体近端或远端开始。
呈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部分患者在1~2天内迅速加重,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
发病时多有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可先于瘫痪或同时出现,呈手套袜套样分布,震动觉和关节运动觉障碍少见,约30%患者有肌肉痛。
可有K e r n i g征和L a s e g u e征等神经根刺激症状。
颅神经麻痹可为首发症状,双侧周围性面瘫最常见,其次是延髓麻痹,眼肌及舌肌瘫痪较少见。
可有皮肤潮红、出汗增多、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
单相病程,多于发病后4周左右肌力开始恢复,恢复中可有短暂波动,但无复发缓解。
1.2 辅助检查1.2.1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即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起病之初蛋白含量正常,至病后第3周蛋白增高最明显。
1.2.2 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 在发病早期可见F波或H反射延迟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正常或轻度异常等。
病情严重可有远端波幅减低甚至不能引出。
1.2.3 腓肠神经活检 发现脱髓鞘及炎性细胞浸润可提示G B S。
1.3 诊断 ①根据病前1~4周有感染史;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感觉障碍、颅神经受累;③常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④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及C M A P波幅下降等电生理改变。
完整版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完整版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背景神经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负责诊断和治疗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神经科常见病指南是指对于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基于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诊断和治疗建议的指南。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科常见病,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二、常见病1. 脑卒中- 定义:指因脑血管发生急性缺血或出血而造成的脑功能损害的一组疾病。
- 诊断:以临床表现、头颅CT或MRI等检查为依据进行诊断。
- 治疗:包括血栓溶解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重点在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 癫痫- 定义:指因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的脑功能紊乱。
- 诊断:根据病史、脑电图、脑MRI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有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3. 脑炎- 定义:指脑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的一组疾病。
- 诊断:通过病史、体检、脑脊液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 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并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4. 头痛- 定义:指头部疼痛的一种症状。
- 诊断:根据头痛特点、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 治疗:除了缓解症状的药物治疗外,还要通过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综合治疗。
三、指南及建议1. 诊断- 了解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特点等。
- 足够的检查:根据病情进行头颅CT、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等。
- 综合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检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 治疗与管理-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多学科合作:神经科常见病常需要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进行合作治疗。
- 长期管理: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要建立良好的随访和管理机制。
四、总结完整版神经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是神经科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参考工具。
本指南对神经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 HDI CVD C.O P.D. 下呼吸道感染 肺癌 道路交通事故
近30年我国主要死亡原因
•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这5个 主要死亡原因每年占所有死亡的比 例超过85%。
• 在城市男性人口中恶性肿瘤死亡率 占首位,女性为脑血管病排首位。
卒中的负担
• 全球第3大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TIA 缺血性脑卒中
外周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坏疽 坏死
有缺血性事件史的患者 进一步发生事件的风险增加
与一般人群比较风险增加
心肌梗死
卒中
缺血性卒中
2–3 倍(包括心绞痛和
9倍
猝死*)1
心肌 梗死
外周 动脉疾病
5–7 倍 (包括死亡)3
4 倍 (只包括致命性MI和 其它CHD死亡†)4
卒中的危险因素
重度
(RR ≥ 4) 年龄 高血压
酗酒
中度
轻度或有争议
(RR 2-4)
(RR < 2)
吸烟
胆固醇
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口服避孕药 感染、CRP 男性性别
纤维蛋白原、 FVII 偏头痛 肥胖 缺乏身体活动
家族史
打鼾、 睡眠呼吸 暂停
卒中预防水平
靶向: 卒中病人 靶向: 有危险因素 但没有卒中的人群 靶向: 整个人群
2、临床表现:肌阵挛、动作不协调、 反射亢进、易激动
5羟色胺综合征
• 临床三联征:精神状态改变,自主 神经机能亢进和神经肌肉异常。
• 临床表现: • 轻度:震颤、腹泻、反射亢进、静
坐不能。 • 中度: 心动过速、高血压、高热。
5羟色胺综合征
3、诊断标准:①有明确的药物治疗史,症 状随给药或剂量增加而出现。②至少具 有以下症状中的3个:智能改变、激动、 肌阵挛、反射亢进、出汗、震颤、腹泻、 动作不协调、发热、寒战。③可除外其 它原因(如感染、戒断综合征等)。
马西平、扑米酮。 • 2、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氟西汀需停药
5周才能换用MAOIs,其它SSRI需2周。 MAOIs停用2周后才能换用SSRI类。
5羟色胺综合征
• 血清素综合征(serotonin syndrome) 或5HT综合征:
1 、 SSRI 和 MAOI 或 二 种 SSRI 联 合 用 药时易发生。
二级预防
卒中具有相当高的复发率
TIA病人每年发生卒中的概率为35%
缺血性卒中后复发概率为每年6-9%
房颤脑栓塞复发率为12%
首次卒中后5年内的累计复发率为3040%。
中国卒中防治工作进展
• 2013年主要工作进展: • 1、构建覆盖全 国的卒中防控网络体系,
3–4 倍 (包括 TIA)1
2–3 倍 (包括 TIA)2
*猝包括致命性MI和其它CHD死亡;不包括非致命性MII
1. Kannel WB. J Cardiovasc Risk 1994; 1: 333–339. 2. Wilterdink JI, Easton JD. Arch Neurol 1992; 49: 857–863. 3.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 Circulation 1994; 89: 1333–1363. 4. Criqui MH, et al. N Engl J Med 1992; 326: 381–386.
前言
•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致残 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 趋势。
• 2010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三个六 分之一。全世界每6个人中有1人可 能 在一生中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 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 中而致残。
美国也仍承受心脑血管病重荷
• 2012年12月12日,美国心脏病学会 (AHA)在线发表了心脏病和卒中 统计数据更新版,数据显示:每19 例死亡中就有1例是由卒中所致,每 4分钟就有1例死于卒中。
TCA或MAOI换SSRI需间隔14天,从氟西 汀换MAOI至少5周。
恶性综合征
neuroleptics malignant syndrome
NMS:
1、长期性应用抗精神病药所致。 2、临床主要表现:肌僵直、发热、自主神
经功能紊乱及意识障碍。 3、诊断标准:①主要特征:发热(大于
39℃)、肌僵直、意识改变、CPK升高。 ②次要的:心动过速、血压异常、呼吸 急促、意识变化、多汗、白细胞增高。
• 2009年心血管病和卒中的直接和间 接总费用估计为3,126亿美元。
全球最常见的6大死亡原因
1990年 (以百万计数) 1 – 缺血性心脏疾病(6.3) 2 – 脑血管疾病(4.4) 3 – 下呼吸道感染(4.3) 4 – 腹泻性疾病(2.9) 5 – 围产期疾病(2.4) 6 – COPD (2.2)
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
•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 无论药物或手 术, 只能改善症状, 不能阻止病情的 发展, 更无法治愈。
• 左旋多巴是现有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最为有效的药物。
• 坚持 “ 细水长流、 不求全效” 的用药 原则; 用药剂量应以“ 最小剂量达到满 意效果” ;
脑卒中防治指南
(综合本)
长海医院神经内科 陶沂
5.1 6 9.1
12.6
17.8
28.7
5
10
15
20
25
30
死亡率(%)
*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感染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WHO各成员国通过的世界性的定义 (非洲、美洲、中东、欧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
1. 世界卫生报告, 2002, WHO Geneva, 200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以不同表现形 式影响动脉血管
• 后天性残疾的第1大原因
• 痴呆的第2大原因
• 脑卒中后有50%出现抑郁
• 个人和家庭的巨大痛苦
• 天文数字的社会经济学代价
•
卒中预防的目标是
- 处理危险因素
- 抗血小板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 肺疾病
创伤
癌症 感染和寄生虫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0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诊 治指南
神经系统用药原则
• 1、早期、足量、足疗程。 • 2、药物相互作用:抗癫痫药、抗抑
郁药. • 3、治疗帕金森的药物。 • 4、抗血小板的药物治疗。
2、药物相互作用
• 1、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 • 丙戊酸为肝酶抑制剂。丙戊酸可与华法
令蛋白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 • 代谢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