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第三章2.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具有以下好处:(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屋。

(3) 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制。

(4) 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1)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屮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报文);报文传送到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申i 元(分组);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顿数据链路层的巾贞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

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时,再从物理层开始逐层上传,每层对各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目的结点的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 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2. 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

3. 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

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4.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

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

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5. 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

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

2、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3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

语法: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即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语义: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如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

3、TCP/IP协议模型分为几层?各层的功能是什么?每层又包含什么协议?答:TCP/IP共有4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包括了能使用TCP/IP与物理网络进行通信的协议,TCP/IP标准并没有定义具体的网络接口协议,而是旨在提供灵活性,以适应各种网络类型,如LAN、MAN和WAN。

网际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将分组形成数据包(IP数据包),并为该数据包进行路径选择,最终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

简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简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简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种通信协议模型,它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送、传输和接收。

在OSI参考模型中,这三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层次来负责。

1. 发送阶段在发送阶段,数据从应用层开始向下传输。

应用层将数据打包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APDU)并传输到表示层。

表示层将APDU转换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Presentation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PDU)并传输到会话层。

会话层将PPDU转换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Session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SPDU)并传输到传输层。

传输层将SPDU转换成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TPDU)并传输到网络层。

在传输层,数据被分割成多个TPDU,每个TPDU都被分配一个序号。

传输层使用可靠的传输协议(如TCP)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每个TPDU都被封装在传输层协议头中,这个协议头包含序号、确认号、校验和等信息。

2. 传输阶段在传输阶段,数据从网络层开始向下传输。

网络层将TPDU封装成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Network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NPDU)并传输到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将NPDU封装成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Data Link Protocol Data Unit,简称DPDU)并传输到物理层。

在数据链路层,数据被分割成多个DPDU,每个DPDU都被分配一个帧序号。

数据链路层使用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如HDLC)来控制帧的传输。

每个DPDU都被封装在数据链路层协议头中,这个协议头包含帧起始标志、帧序号、帧类型、校验和等信息。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一章习题(概论)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广域网2. ______ 城域网3. ______ 局域网4. ______ 通信子网5. ______ ARPAnet6. ______ 计算机网络7. ______ 分布式系统8. ______ 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B. 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C.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D.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G.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H.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单项选择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A. 10Mb/sB. 100Mb/sC. 2Gb/sD. 10Gb/s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___ 。

A. 结构关系B. 主从关系C. 接口关系D. 层次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 _______ 。

网络复习题

网络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A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

A. APPANETB. OCTOPUSC. DA TAPACD. Newhall2. 目前,计算机网络是根据 B 的观点来定义的。

A.广义 B. 资源共享 C. 狭义 D. 用户透明3. 在计算机网络中处理通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D 。

A.通信线路 B. 终端 C. 主计算机 D. 通信控制处理机4.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B 拓扑。

A.网状 B. 环型 C. 星型 D. 总线型5. 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网络的 C 。

A.拓扑结构 B. 控制方式 C. 作用范围 D. 传输介质6. X.25网是一种 D 。

A.局域网 B. 企业内部网 C. 帧中继网 D. 公用分组交换网7. 如果要将一个建筑物中的几个办公室进行连网,一般应采用 B 技术方案。

A.互联网 B. 局域网 C. 城域网 D. 广域网8.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B 。

A.双绞线 B. 光纤 C. 同轴电缆 D. 无线信道9. 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 D 。

A. 绝对调相B. 振幅键控C. 相对调相D. 移频键控10. 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 A 。

A.调制解调器 B. 网卡 C. 中继器 D. 集线器11. C 这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

A.非归零码 B. 脉冲编码 C. 曼彻斯特编码 D. 二进制编码12. 在脉冲编码方法中,如果规定的量化级是64个,则需要使用 A 位编码。

A.7 B. 6 C. 5 D. 413. 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复用的方法有 A 。

A.频分多路复用 B. 数据报 C. 时分多路复用 D. 码分多路复用14. 当通信子网采用 B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线路。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第三版)课后习题1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第三版)课后习题1

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OSI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网络称为WSN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由器组成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2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2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2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2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25.以下关于0SI参考模型7个层次划分原_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网中各主机可以有不同的层次26.以下关于物理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数据传输单元是字节27.以下是关于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B可以在释放物理连接后建立数据链路28.以下是关于网络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安全的功能29.以下是关于传输层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相邻的尚层是表层30.以下关于OSI环境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连接主机的物理传输介质包括在0SI环境中31.以下关于0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表示层只进行数据的格式交换,不増加协议头32.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协议数据单元是分组33.以下关于传输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答案【篇一: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吴功宜)】p class=txt>aa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面向终端计算机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广域网、局域网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internet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宽带城域网与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2.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系统”;连网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答: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局域网的广泛使用,使用大型机与中型机的主机-终端系统的用户减少,现代网络结构已经发生变化。

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过局域网连入城域网,而城域网、广域网之间的互联都是通过路由器实现。

4.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5.网络多媒体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性?请说明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要的通信带宽。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汇总) (1)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汇总)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复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 OCTOPUSB. ARPANETC. DA TAPACD. Newhall2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从的观点而来的。

A. 广义B. 狭义C. 资源共享D. 用户透明3 在计算机网络中完成通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

A. 通信控制处理机B. 通信线路C. 主计算机D. 终端4 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 )。

A. 总线型拓扑B. 环型拓扑C. 星型拓扑D. 网状拓扑5 ( )是指在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一个单位或部门)内,将各种计算机与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A. 广域网B. 城域网C. 局域网D. 公用数据网6. 在OSI参考模型中,( )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A. 网络层B. 传输层C. 数据链路层D. 表示层7.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对应的是( )。

A. 主机网络层B. 应用层C. 传输层D. 互联层8. 在TCP/IP协议中,UDP协议是一种( )协议。

A. 传输层B. 互联层C. 主机网络层D. 应用层10. ( )是指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A. 单工通信B. 半双工通信C. 全双工通信D. 同步通信11. 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 )。

A. 光纤B. 双绞线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12. 在数字数据编码方式中,( )是一种自含时钟编码方式。

A. 曼彻斯特编码B. 非归零码C. 二进制编码D. 脉冲编码13. 利用模拟通信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方法称为( )。

A. 同步传输B. 基带传输C. 异步传输D. 频带传输14. ( )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A. IEEE 802.3B. IEEE 802.4C. IEEE 802.5D. IEEE 802.615. 在共享介质的以太网中,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第1 章计算机网络概论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D 3.A 4.C 5.A 6.D7.C 8.B 9.D 10.B 11.C 12.A13.D 14.A 15.C 16.B 17.A 18.B19.D 20.C 21.B 22.D 23.C 24.A25.D 26.B 27.A 28.C 29.D 30.C31.B 32.A 33.B 34.C 35.A 36.A37.C 38.B填空题答案1.(1) ARPANET (2) 分组交换2.远程联机系统3.(1)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通信网络(3)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4.(1) 共享资源(2) 互联(3) 自治计算机系统5.(1) 硬件(2) 软件(3) 数据6.(1) 资源子网(2) 通信子网7.(1) 主机(2) 终端8.(1) 通信控制处理机(2) 通信线路(3) 传输(4) 转发9.(1) 网络体系结构(2) 开放系统互连或OSI10.(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或NII (2) 信息高速公路11.(1) 主从关系(2) 连网(3) 独立12.(1) 结点(2) 通信线路(3) 网络结构13.(1) 广播式(2) 点-点式14.(1) 局域网(2) 城域网(3) 广域网15.(1) 数据交换(2) 语法(3) 语义(4) 时序16.(1) 相邻层(2) 交换信息17.(1) 体系结构(2) 服务定义(3) 协议规则说明18.(1) 下层(2) 上层19.(1) 星型拓扑(2) 环型拓扑(3) 树型拓扑(4) 网状拓扑20,(1) 原语(2) 协议数据单元21.(1) 物理层(2) 数据链路层(3) 网络层(4) 传输层(5) 应用层222.路由选择23.(1) 通信子网(2) 传输介质24.(1) 报文(2) 分组(3) 帧25.(1) 应用层(2) 传输层(3) 互联层(4) 主机-网络层26.(1) 应用层(2) 传输层(3) 网络层27.(1) TCP 协议(2) UDP 协议28.(1) 面向连接(2) 无连接29.(1) TCP 协议(2) UDP 协议(3) TCP 协议和UDP 协议30.(1) Telnet (2) FTP (3) SMTP31.(1) 抽象(2) 功能32.(1) 易于实现(2) 有利于标准化33.(1) 几何关系(2) 结构关系(3) 点(4) 线34.(1) 分组交换(2) 公用分组交换网35.(1) 表示层(2) 会话层36.(1) TCP/IP 协议(2) 早37.(1) 通信子网(2) 路由器38.(1) 长度(2) 分组39.(1) 网络拓扑(2) 网络性能(3) 系统可靠性(4) 通信费用40.(1) 源(2) 目的(3) 路由选择41.(1) 协议数据单元或PDU (2) 协议控制信息或PCI (3) 服务数据单元或SDU问答题答案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发展可以划分为4 个阶段。

课后习题汇总讲解

课后习题汇总讲解

课后习题汇总讲解习题⼀、术语解释OSI参考模型⽹络体系结构波特率⽐特率捎带确认误码率冲突虚拟局域⽹⽣成树协议CIDR 路由汇聚熟知端⼝号三次握⼿死锁端⼝号URL DNS DOS DDOS 对称加密防⽕墙⾮对称加密⼊侵检测系统⽊马程序数字签名⼆、选择题(请从4个选项中挑选出1个正确答案)1. 以下关于⽹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A. 协议表⽰⽹络功能是什么B. 语义表⽰要做什么C. 语法表⽰要怎么做D. 时序表⽰做的顺序2. 以下关于⽹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A. ⽹络体系结构是⽹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B. 所有的计算机⽹络都必须遵循OSI体系结构C. ⽹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实现⽹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D. ⽹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精确定义1. 设⽴数据链路层的主要⽬的是将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对⽹络层⽆差错的. BA. 物理链路B. 数据链路C. 点-点链路D. 端-端链路2. 帧传输中采取增加转义字符或0⽐特插⼊的⽬的是保证数据传输的. CA. 正确性B. 安全性C. 透明性D. 可靠性5. 0⽐特插⼊/删除⽅法规定在数据字段检查出连续⼏个1就增加1个0?BA. 4B. 5C. 6D. 77. 如果G (x)为11010010,以下4个CRC校验⽐特序列中只有哪个可能是正确的?DA. 1101011001B. 101011011C. 11011011D. 101100119. PPP帧的链路最⼤帧长度的默认值是. DA. 53BB. 536BC. 1200BD. 1500B8. 以下对于Ethernet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 Ethernet协议标准中规定的冲突窗⼝长度为51.2µsB. 在Ethernet中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冲突窗⼝可以发送512bit数据C. 64B是Ethernet的最⼩帧长度D. 当主机发送⼀个帧的前导码与帧前定界符时没有发现冲突可以继续发送9. 以下对于随机延迟重发机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A.Ethernet协议规定⼀个帧的最⼤重发次数为16B. Ethernet采⽤的是截⽌⼆进制指数后退延迟算法C. 后退延迟算法可以表⽰为:τ=2k·R·aD. 最⼤可能延迟时间为1024个时间⽚10. 以下对于Ethernet帧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A. 802.3标准规定的“类型字段”对应Ethernet V2.0的帧的“类型/长度字段”B. DIX帧中没有设定长度字段,接收端只能根据帧间间隔来判断⼀帧的接收状态C. 数据字段的最⼩长度为64B,最⼤长度为1500BD. ⽬的地址为全1表⽰是⼴播地址,该帧将被所有的节点接收11. 以下关于Ethernet帧接收出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A. 帧地址错是指接收帧的物理地址不是本站地址B. 帧校验错是指CRC校验不正确C. 帧长度错是指帧长度不对D. 帧⽐特位错是指帧长度不是8位的整数倍12. 以下关于⽹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A. ⽹卡覆盖了IEEE 802.3协议的MAC⼦层与物理层B. ⽹卡通过收发器实现与总线同轴电缆的电信号连接C. ⽹卡通过接⼝电路与计算机连接D. ⽹卡实现与其他局域⽹连接的⽹桥功能13. 以下关于Ethernet物理地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A. Ethernet物理地址⼜叫做MAC地址B. 48位的Ethernet物理地址允许分配的地址数达到247个C. ⽹卡的物理地址写⼊主机的EPROM中D. 每⼀块⽹卡的物理地址在全世界是唯⼀的15. 以下关于交换机基本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 建⽴和维护⼀个表⽰MAC地址与交换机端⼝号对应关系的映射表B. 在发送主机与接收主机端⼝之间建⽴虚连接C. 完成帧的过滤与转发D. 执⾏RIP路由协议17. ⼀台交换机具有24个10/100Mbps的端⼝和两个1Gbps端⼝,如果所有端⼝都⼯作在全双⼯状态,那么交换机的总带宽最⼤为. DA. 4.4GbpsB. 6.4GbpsC. 6.8GbpsD. 8.8Gbps19. 以下MAC协议中对正确接收的数据帧进⾏确认的是.DA. CDMAB. CSMAC. CSMA/CDD. CSMA/CA20. 以下关于IEEE 802.11⽆线局域⽹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A. IEEE 802.11在有基站的情况下⽀持两种基本的结构单元: BSS与ESSB. BSS的⼀个AP就是⼀个基站,覆盖范围的直径⼀般⼩于100mC. 通过路由器可以将多个AP组成的BSS互联起来,构成⼀个ESSD. Ad hoc中不存在基站,主机之间采⽤对等⽅式通信D1. 以下不属于⽹络层的协议是.A. ICMPB. IGMPC. ARPD. DHCPC2. 如果⽬的⽹络、⽬的主机都对,但是IP分组携带的是TCP报⽂,⽽⽬的主机使⽤的是UDP协议,那么⽬的主机在丢弃该分组之后,向源主机发送的ICMP报⽂的类型是.A. ⽹络不可到达B. 主机不可到达C. 协议不可到达D. 端⼝不可到达C3. 以下属于全局IP地址的是.A. 10.0.0.1B. 127.32.0.1C. 172.32.0.1D. 192.168.255.1C4. ⽹络155.25.0.0/20的⼴播地址是.A. 155.25.0.255B. 155.25.255.128C. 155.25.15.255D. 155.25.255.255D5. 假如⼀个公司有⼀个A类IP地址,原来内部有700个⼦⽹,公司重组之后需要再建450个⼦⽹,⽽且要求每个⼦⽹最多可以容纳4092台主机,合适的⼦⽹掩码是.A. /16B. /17C. /18D. /19C6. ⼦⽹掩码为255.255.255.240时,以下属于同⼀个⼦⽹地址的是.I. 200.120.15.18II. 200.120.15.42III. 200.120.15.49 IV. 200.120.15.61A. I、IIB. II、IIIC. III、IVD. I、IVB7. 某个⽹络的IP地址空间为201.1.5.0/24,采⽤⼦⽹划分,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络的最⼤⼦⽹数与每个⼦⽹最多可以分配的地址数为.A. 32, 8B. 32, 6C. 8, 32D. 8, 30C8. 如果⼦⽹掩码为255.255.192.0,那么下列地址的主机中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够与主机128.2.144.16通信的是.A. 128.2.191.33B. 128.2.159.22C. 128.2.192.160D. 128.2.176.222D9. 使⽤RIP协议的⾃治系统中,如果路由器R1收到邻居路由器R2发送的距离⽮量中包含〈net1, 16〉,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6B. 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C. 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D. R1不可以经过R2到达net1C10. 路由表中路由表项包括.A. ⽬的⽹络和到达该⽹络的完整路径B. ⽬的主机和到达该⽬的主机的完整路径C. ⽬的⽹络和到达该⽬的⽹络下⼀跳路由器的IP地址D. ⽬的⽹络和到达该⽬的⽹络下⼀跳路由器的MAC地址D11. 以下哪种情况需要发送ARP请求报⽂?A. 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没有分组的源IP地址与MAC地址B. 主机需要接收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分组源路由的记录C. 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路由表中没有⽬的主机路由表项D. 主机需要发送数据分组,但是没有与分组⽬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A12. 某企业分配给⼈事部的IP地址块为10.0.11.0/27,分配给企划部的IP地址块为10.0.11.32/27,分配给市场部的IP地址块为10.0.11.64/26,那么这三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是.A. 10.0.11.0/25B. 10.0.11.0/26C. 10.0.11.64/25D. 10.0.11.4/26D13. 某公司拥有IP地址201.12.77.0/24,其中201.12.77.16/28与201.12.77.32/28已经分配给⼈事部门与财务部门,现在技术部门需要100个IP地址,可分配的地址是.A. 201.12.77.0/25B. 201.12.77.48/25C. 201.12.77.64/25D. 201.12.77.128/25C14. R1与R2是⼀个⾃治系统中采⽤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6-72(a)所⽰。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课后习题答案1-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讲解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9.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__ _面向连接___ __的协议,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__面向无连接_____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

计算机⽹络(第三版)第⼀到第六章课后问答题答案整理第⼀章计算机⽹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商务、电⼦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络、电信通信⽹与电视传输⽹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射频标签、⽆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与⼈、⼈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络、⼴播电视⽹、电信⽹的三⽹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络通信平台,以语⾳、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规模的⽤户接⼊提供⾼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线个⼈区域⽹络技术的例⼦。

答:家庭⽹络、安全监控、汽车⾃动化、消费类家⽤电器、⼉童玩具、医⽤设备控制、⼯业控制、⽆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法的描述,举出⾝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机、智能家电、⽆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章⽹络体系结构与⽹络协议1.请举出⽣活中的⼀个例⼦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的语⾔就是⼀种⼈与⼈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中⽂还是其他语⾔,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不同⽽⽆法阅读三要素:语法:⽤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特流的每⼀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络采⽤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络概述...计算机⽹络概述...4)同⼀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计算机系统中的应⽤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层时,加上应⽤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层2)表⽰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期末测试习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期末测试习题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附答案)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主要的功能在于( D )。

A.扩充存储容量B.提高运算速度C.传输文件D.共享资源2.根据计算机网络覆盖的范围的大小、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和( A )。

A.WAN B.LAN C.Internet网D.互联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基本结构分为( D )。

A.4层B.5层C.6层D.7层4.在网络的各个结点上,为了顺利实现OSI模型中同一层次的功能,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叫做(A )。

A.协议B.TCP/IP C.Internet D.以太网5.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 C)。

A.比特B.字节C.帧D.分组6.对等层实体之间采用( C )进行通信。

A.服务B.服务访问点C.协议D.上述三者7.区分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依据是( D )。

A.网络用户 B.传输协议C.联网设备 D.联网范围8.学校的校园网络属于( A )。

A.局域网B.广域网 C.城域网 D.电话网9.在TCP/IP 参考模型中TCP协议工作在:( B )。

A.应用层B.传输层C.互连层D.主机-网络层10.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称为(B )。

A.体系结构B.协议C.网络拓扑D.模型11.网络系统以通信子网为中心,通信子网处于网络的( A ),由网络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其他通信设备、通令线路和只用作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组成。

A.内层 B.外层C.中层D.任意位置12.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定义为(A )。

A.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B.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协议标准C.执行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软件模块D.一种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实现方法13.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由( C )组成系统。

A.计算机—通信线路—计算机B.PC机—通信线路—PC机C.终端—通信线路—终端D.计算机—通信线路—终端二、填空题1.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在前面我们学习了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以及各层在其体系结构中的主要功能等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传输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中交换数据,首先由发送端的发送进程将数据交给应用层,应用层在数据的前面加上该层控制和识别信息,并将其传送到表示层。

该过程一直重复到物理层,并由传输介质把数据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进程所在计算机中,信息向上传送,各层的控制和识别信息逐层去掉,最后数据被送到接收进程。

如图2-3所示,为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过程。

图2-3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在图2-4中,实线表示数据的实际传递,虚线表示数据的虚拟传递。

如果主机A需要将数据从其应用进程发送到主机B的的应用进程,其数据传输过程如下:在主机A的发送进程中,首先需要将数据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AH(AH表示应用层控制信息),形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传到表示层,形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加上表示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H(PH表示表示层控制信息),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传到会话层,形成会话层的服务数据单元,加上会话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SH(SH表示会话层控制信息),形成会话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依次类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形成帧;将帧传到物理层,不再加任何控制信息,转换成比特流,并通过传输介质将其传送到主机B的物理层。

各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因协议和传送内容不同,分别有不同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主机B 的物理层将比特流传给数据链路层,将帧中的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去掉,形成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然后,去掉网络层协议控制信息NH(NH表示网络层控制信息),形成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依次类推,直到数据传送到主机B的应用进程。

图2-4 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2),吴功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有: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请描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6.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

一.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二.多路复用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三种类型: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在一条通信线路设计多路通信信道,每条信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各个载波频率是不重叠的,相邻信道之间用“警戒频带”隔离波分多路复用:光的频分多路复用,同时传输很多个频率很接近但波长不同的光载波信号时分多路复用:通过为多个信道分配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来实现多路复用,更适用于数字数据信号的传输,可分为同步时分多路复用和统计时分多路复用二种三.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5类每个IP地址又可分为两部分。

即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网络号表示其所属的网络段编号,主机号则表示该网段中该主机的地址编号。

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IP地址可以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是三种主要的类型地址,D类专供多目传送用的多目地址,E类用于扩展备用地址。

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地址范围从1.0.0.0 到126.0.0.0。

可用的A 类网络有126个,每个网络能容纳1亿多个主机。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号不能为127,这是因为该网络号被保留用作回路及诊断功能。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 课后问答题 答案整理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 课后问答题 答案整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请参考本章对现代Internet结构的描述,解释“三网融合”发展的技术背景。

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基于对等结构的PSP网络、3G/4G与移动Internet的应用,使得Internet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2.请参考本章对Internet应用技术发展的描述,解释“物联网”发展技术背景。

物联网是在Internet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射频标签、无线传感与光学传感等感知技术自动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构建覆盖世界上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信息系统,促进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融合。

3.请参考本章对于城域网技术特点的描述,解释“宽带城域网”发展技术背景。

宽带城域网是以IP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电信网的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城市区域的网络通信平台,以语音、数据、图像、视频传输与大规模的用户接入提供高速与保证质量的服务。

4.请参考本章对WPAN技术的描述,举出5个应用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技术的例子。

答:家庭网络、安全监控、汽车自动化、消费类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医用设备控制、工业控制、无线定位。

5..请参考本章对于Internet核心交换、边缘部分划分方法的描述,举出身边5种端系统设备。

答:PDA、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无线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视频监控设备。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概述...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在计算机网络中,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和理解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

该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被称为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负责不同的功能,共同协作完成数据传输的全过程。

1.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底层的一层,其主要任务是在物理媒介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转换成电信号、光信号或无线信号,通过物理连接传输到目标设备。

在物理层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传输介质、接口规范、传输速率等。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组,并添加位置区域信息,以便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能够准确识别目标设备。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封装成帧(Frame),并进行差错检测和纠错,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路由和转发。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封装成数据包(Packet),并添加目标设备的位置区域信息,以便在网络中找到最佳的传输路径。

网络层使用路由器等设备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4. 传输层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核心层之一,主要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封装成段(Segment),并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恢复。

5.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不同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封装成会话数据单元(SDU),确保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正确交互和同步。

6.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处理。

在这一过程中,数据被封装成表示数据单元(PDU),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加密解密的操作,以保证数据能够正确解析和理解。

7. 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最高层的一层,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的接口和数据交换功能。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简答题答案1.2 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那几个主要特征?答: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3)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

1.4 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线路交换。

线路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通信过程分为三步:线路连接,数据传输和线路释放。

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但存在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也没有差错控制能力。

还有一类就是存储转发交换。

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进入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受、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2.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其划分层次的主要原则是:(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了服务。

(5)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同等层之间的通信。

2.5 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

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

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

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1.OSI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应用层
当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表示层。

2)表示层
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

表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会话层
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

会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4)传输层
传输层接收到会话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传输层报头组成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网络层。

传输层协议数据单元成为报文
5)网络层
网络层接收到传输层报文后,由于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需要将长报文分成多个较短的报文段,加上网络层报头组成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成为分组
6)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接收到网络层分组后,按照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的帧格式封装成帧,再传送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帧
7)物理层
物理层接收到数据链路层帧之后,将组成帧的比特序列(也称为比特流),通过传输介质传送给下一个主机的物理层。

物理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比特序列
2. .OSI环境中数据接收过程
当比特序列到达主机B时,再从物理层依层上传,每层处理自己的协议数据单元报头,按协议规定的语意、语法和时序解释,执行报头信息,然后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进程A的数据准确传送给主机B的进程B
OSI环境中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