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

合集下载

涡扇10与涡扇10c参数对比表

涡扇10与涡扇10c参数对比表

涡扇10与涡扇10c参数对比表涡扇10和涡扇10c是两种常见的飞机发动机型号,它们在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这两种发动机型号的参数对比,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以便全面理解它们的异同以及适用场景。

一、性能参数对比1. 推力比较涡扇10和涡扇10c在推力方面有何不同?涡扇10c相较于涡扇10是否具有更大的推力?这对于飞机的飞行性能和载重能力有何影响?2. 燃油效率对比燃油效率是衡量飞机发动机重要的指标之一,涡扇10和涡扇10c在燃油效率方面有何异同?使用涡扇10c是否可以更加节省燃油成本?3. 噪音水平对比航空发动机的噪音水平直接关系到飞机的环保性和乘客的舒适度,涡扇10c相较于涡扇10在噪音水平上是否有所改善?二、技术参数对比1. 材料与结构对比涡扇10和涡扇10c在材料和结构方面是否有新的突破和改进?这对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有何影响?2. 温度适应性对比在特殊气候条件下,涡扇10c是否具有比涡扇10更好的温度适应性?这对于飞机的可靠性和航班正常运行有何帮助?三、市场适应性对比1. 成本对比涡扇10c相较于涡扇10的成本如何?从长期使用角度考虑,选择涡扇10c是否更加经济合算?2. 维护便捷性对比涡扇10c在维护和保养方面是否更加便捷?这对航空公司的维护成本和航班准点率有何影响?总结与观点通过以上对涡扇10与涡扇10c参数的全面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涡扇10c在推力、燃油效率、噪音水平、材料与结构、温度适应性、成本、维护便捷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选择飞机发动机时,航空公司可以更加综合地考虑两者的性能参数,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在我看来,涡扇10c作为新一代的航空发动机,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改进,也更加符合当前航空行业对于环保、节能和实用性的需求。

未来,涡扇10c有望成为航空发动机的新宠,为航空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即为对涡扇10与涡扇10c参数对比的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

中国国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系列汇总

1、xxxx南方公司:【WS11】(仿乌克兰AI25),小推力不加力涡扇,推力16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K8/JL8、无人机。

【WS16】(引进乌克兰AI-222-25F),小推力加力涡扇,加力推力42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L15/JL15系列。

【WZ8G】★(引自法国-WZ8A改),小功率涡轴,功率560千瓦,2005已年批量生产,用于Z9系列、Z11系列升级。

【WZ6】(仿法国TM-3C),中功率涡轴,功率1160千瓦,2000年批量生产,用于Z8系列。

【WZ9】★(仿加拿大普惠PT6C),中功率涡轴,功率1200~1450千瓦,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Z10、Z15(6吨机)、Z8F系列。

【WJ6C】★,中功率涡浆,功率3600千瓦,2006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9(国产6桨机)系列。

【WJ9】(WZ8核心),小功率涡浆,功率550千瓦,199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12系列。

【WJ5E】(东安动力-通用),中功率涡浆,功率2000千瓦,1990年已批量生产,用于Y7系列。

2、xx燃气涡轮院(预研基地):【WS500】★,小推力涡扇,推力5~10千牛,2005年已批量生产,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

【WS15】★,高推重比大推力涡扇,加力推力达180千牛,在研,用于未来四代战机。

3、xxxx航发公司:【WS9秦岭】(仿改英国斯贝202),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92千牛,2002年已批量生产,用于JH7A(飞豹)系列。

-------【QC260】★(引自乌克兰DA80),大功率燃气轮机,功率25000千瓦,2007年已批量生产,用于052B/C(双发6000T)大驱系列等。

4、xxxx航发公司:【WS12泰山】★(中推核心),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80千牛,2008年批量生产,用于J7、JL9和J8系列升级换代及双发型J10C。

【WS12B】(WS12加大涵道比加力改型),中推力涡扇,加力推力100千牛,预计2009年批量生产,用于JH7B(飞豹)。

国产军用涡喷发动机发展揭秘(组图)

国产军用涡喷发动机发展揭秘(组图)

国产军⽤涡喷发动机发展揭秘(组图)来源:现代兵器已经交付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枭龙战机国产涡喷-7发动机与当时世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相⽐还是落后很多国产飞豹战机已经装备了国产化涡扇9发动机国产新型昆仑涡喷航空发动机20世纪80年代的中华⼤地百废待兴,⼈民空军的装备技术⽔平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歼6早已不能满⾜新⼀代主战装备的要求,⽽歼7也在缓慢改进之中,即使是当时国内引以⾃傲的歼8战⽃机也远远不是F⼀16和F⼀15的对⼿。

⽽就此时国内的军⽤航空动⼒装置来看,也是两⼿空空。

⾯对巴基斯坦提出的歼7⼤改要求,中国有什么发动机可以满⾜需要呢?当家花旦——涡喷7该型发动机的仿制原型是前苏联的P—11F⼀300。

P⼀11是前苏联图曼斯基设计局50年代前期研制的双转⼦加⼒涡喷发动机,也是前苏联第⼀种采⽤双转⼦结构的发动机。

该型发动机从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投⼊⽣产,压⽓机平均级压⽐达1.438,是当时世界上最⾼的,也是⽬前同类发动机最⾼的。

为满⾜前线超⾳速歼击机要求发动机推重⽐⾼的特点,设计时采⽤了中等流量、低总压⽐、⾼涡轮进⼝温度和加⼒温度。

为减轻重量,所有机匣均为钢制薄壁构件,并⼤量采⽤了焊接⼯艺。

P⼀11主要型别有P⼀11-300、P⼀11F、P⼀11s。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格⼀21,为其配套的P⼀11F ⼀300发动机也⼀并引进,国内编号涡喷7。

但由于材料原因,中国仿制的涡喷7⼀直⽆法达到前苏联原装P—11F⼀300的性能⽔平。

60年代中后期,歼8计划已经启动,提⾼P⼀11F⼀300的推⼒以作为新机动⼒成为横亘在中国航空动⼒⼈⾯前的⼀道难关。

当时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家容科提出了⼀个⼤胆的想法:要增⼤发动机推⼒必须提⾼涡轮前温度,⽽提⾼涡轮前温度的关键在解决涡轮叶⽚的耐⾼温问题,其最佳途径就是将当时的涡轮实⼼叶⽚改为空⼼叶⽚,⽤强制冷却提⾼叶⽚耐⾼温性能。

随后,容科会同沈阳发动机⼚总⼯程华明、中国科学院沈阳⾦属所所长李熏和设计室主任师昌绪⼀起制定了设计⽅案,并在⼀年内研制成功9孔成型精确的⾼温铸造合⾦空⼼叶⽚。

涡扇-10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20年磨一剑,打造机械工业皇冠工程总投资:10亿元以上工程期限:1987年——2007年2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机械工业的皇冠”,它的研制难度绝不亚于核武器。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飞机的国家有十几个,但具备独立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国。

其他如日本产的F-2战斗机一直买美国发动机,瑞典研制的JAS-39"鹰狮"战斗机使用的则是英国发动机,德国狂风战斗机同样采用英国发动机。

同核武器一样航空发动机也属于战略性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研制航空发动机的能力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7年1月,配装WS-10“太行”发动机的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方面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的跨越;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的跨越;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对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这一天,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努力了整整20年,这其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

20年足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20年足以把初出茅庐的小伙儿锤炼成支撑大厦的顶梁柱,20年足以使风华正茂的科研人员变成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前辈。

完成一个发动机型号研制要用20年,航空发动机研制为什么这么难?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难点航空发动机是所有动力装置中技术含量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产品。

二战末期出现的喷气式发动机将人类航空事业推入了超音速时代。

通俗一点讲,喷气式发动机就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通过圆筒中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的工作,将前端吸入的空气压缩、燃烧,推动涡轮驱动压气机工作,最后高温、高速的燃气从后端喷射出去,产生向前的推力。

要让流动的空气经过几米长、直径不到两米的发动机产生几千公斤甚至上万公斤的推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喷气发动机中,最关键的是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组成的发动机核心机。

详解航空涡轮发动机

详解航空涡轮发动机

详解航空涡轮发动机(一)【字体大小:大中小】引言古往今来,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从来没有中断过。

古人羡慕自由飞翔的鸟儿,今天的我们却可以借助飞机来实现这一理想。

鸟儿能在天空翻飞翱翔,靠的是有力的翅膀;而飞机能够呼啸驰骋云端,靠的是强劲的心脏——航空涡轮发动机。

航空涡轮发动机,也叫喷气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等几大类,是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个核心部件以及进气装置、涵道、加力燃烧室、喷管、风扇、螺旋桨和其它一些发动机附属设备比如燃油调节器、起动装置等组成的。

其中,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这三大核心部件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核心机"。

每个部件的研制都要克服巨大的技术困难,因而航空涡轮发动机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结晶,其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俄、法、英等少数几个国家能独立制造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涡轮发动机。

2002年5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的航空涡轮发动机——"昆仑"涡喷发动机正式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查,它标志着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航空发动机设计生产国。

"昆仑"及其发展型完全可以满足今后若干年内我军对中等偏大推力涡喷发动机的装机要求,将来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还可以满足我国未来主力战机的动力要求,是我国航空涡轮发动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要了解航空涡轮发动机,首先要从它的最关键部分--核心机开始。

核心机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个部件,它们都有受热部件,工作条件极端恶劣,载荷大,温度高,容易损坏,因此航空涡轮发动机的设计重点和瓶颈就在于核心机的设计。

详解航空涡轮发动机(二)【字体大小:大中小】压气机压气机的作用是将来自涡轮的能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提高其压力后送到燃烧室参与燃烧。

因为外界空气的单位体积含氧量太低,远小于燃烧室中的燃油充分燃烧所需的含氧量。

航空航天知识竞答试题库

航空航天知识竞答试题库

航空航天知识竞答试题库明天考卷的题型:选择题30 X2分填空题10X2分简答题2X10分所有的题都会从题库中抽取,部分题没有答案,请同学们自己查找,可能作为压轴题出现1.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

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爱动脑的小强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B )A.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C.应该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方向D.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2.据悉,“嫦娥一号”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材料──铝锂合金板材。

这种材料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诸多优点,是现代航天事业的首选材料。

那么,在“嫦娥一号”中选用这一材料与它的哪个物理性质无关(C )A.密度小B.硬度大C.导电性好D.延展性强3.关于嫦娥一号的多次变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嫦娥奔月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重力也不变B.经过变轨,卫星的惯性会发生变化C.每一次变轨,卫星动能都会增加D.在地球附近变轨时,发动机的动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同;在月球附近变轨时,发动机的动力方向与卫星运动方向相反4.下面的哪个措施不能帮助“嫦娥”度过发生月食时的黑暗时光( B )A.提高蓄电池的性能B.通过与空气摩擦生热C.节约用电D.加强保温措施5.七子之歌》是当代著名作曲家李海鹰根据爱国诗人闻一多所写的《七子之歌》组诗的第一首谱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愿望。

我们一听就知道是童声演唱的,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进行辨别的( C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6.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科技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下列是关于航天员在“神舟”号机舱内的生活描述,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D )A.他不能喝水,因为在失重状态下肾脏无法形成尿液B.他不能说话,因为在失重状态下声带无法振动发声C.他一直漂浮在机舱内,因为在太空中他的质量很小D.他可以写字记录,因为在太空中摩擦力还是存在的7.航天,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中国航空发动机简述

中国航空发动机简述

自上世纪40年代涡轮喷气发动机诞生以来,大大促进了飞机飞行速度、高度航程的增加,获得了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世界上的航空发达国家执行了一系列航空发动机技术基础研究计划,推出一代又一代先进军民用发动机,跨上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新台阶。

在短短不到60年的时间内,表征涡轮发动机综合性能水平指标的推重比已由当初的2提高到10一级,军、民用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提高。

航空发动机行业已成为世界航空强国的军事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航空发动机不仅仅是性能与结构的堆砌,更反应出一个国家航空动力产业的科研基础和工业实力,期中涉及到研制思想的转变,工艺材料的进步,设计方法和设计平台的改进以及航空发动机型谱体系构建方法等等并没有在航空发动机单个型号上直接体现出来的潜在因素才是决定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产业扬帆驶向何方的灯塔。

笔者在业余关注航空发动机,尤其是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科研论文,慢慢了解到了航空发动机研制背后的故事。

本文就是对大量涉及到第四代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展专业资料的重新整理,归纳和总结,并加入了笔者一点点浅薄的观点,为了不使个人的观点影响到论述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展的客观性,笔者尽量只是对科研资料进行重新归纳和整理,保持了科研资料在客观事实和观点上的完整性。

特此代表业余关注,热爱祖国航空动力事业的朋友们,向这些科研资料的作者,整理者,收集者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

在现代战斗机设计中,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发动机的推力级别、推力曲线特性和推重比,因为发动机的性能决定了战斗机的设计概念和性能用途。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装备和性能指标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型号通常都会对战斗机设计和装备产生致命性的影响,从而导致整个空军的战术体系不完整和效能低下,而一款性能先进可靠性优秀的航空发动机也可以让战斗机性能“化腐朽为神奇”。

大推力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是所有军用航空发动机中推力级别最高,研制技术难度最大和在型谱发展中最核心的发动机类型。

制约我国发动机发展的关键因素讨论

制约我国发动机发展的关键因素讨论

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因素摘要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之花,又被誉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其是一种高度复杂精密的热力机械,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

在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竞赛中,中国是处在世界二流的水平的。

且距离世界一流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正式拉开序幕。

从开始仿制苏联的发动机,到后来自主研发。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步步走来,命途多舛。

虽然如今我国研发的“太行”已装备部队,但问题不断,可靠性不高。

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的瓶颈到底在哪。

以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为背景,以及目前世界发动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我认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经费以及人才和管理。

关键词:中国,航空发动机,制约因素,经费,人才,管理目录引言 (1)1.1研究背景 (1)2.1因素概况 (2)2.2因素分析 (3)2.2.1经费 (3)2.2.2人才 (3)2.2.3管理 (3)3.1因素综合分析 (5)3.1.1经费+人才的不足性 (3)3.1.2经费+管理的不足性 (3)3.1.3管理+人才的不足性 (3)总结与展望 (6)参考文献 (7)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航空发动机是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世界上拥有最顶尖技术的莫过于美国。

世界上三家顶尖航空发动机公司,GE,罗罗,普惠。

其中GE,普惠均在美国。

且能够生产大涵道大推力高性能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公司只有GE,罗罗和普惠,能生产的国家就只有美国和英国。

可见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先进程度。

世界上拥有制造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的还有俄罗斯。

苏联未分裂之前,其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可与美国一较高下。

但因为苏联的分裂,其航空产业也被瓜分。

大部分分给了乌克兰和俄罗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虽然目前航空发动机技术进步速度较慢,但其掌握的技术依然属于世界顶尖。

此外,英国与法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也是世界一流,其中罗罗公司就是属于英国。

目前世界上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日前,美国GE公司公布了在俄亥俄州Evendale实验室进行的第五代发动机演示画面。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涡扇10 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太行发动机,也叫涡扇10 系列发动机。

太行发动机的研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2005 年12 月28 日完成设计定型审查考核,历时18 年。

太行发动机是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它结束了国产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空白。

太行发动机由中国606 所研制,是国产第三代大型军用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

采用大推力函比及全自动数字化控制系统,最大推力不超过12000 公斤。

目前主要用于装备中国第三代高性能歼-10 战斗机。

简介[ 转自铁血社区/ ]2005 年12 月28 日,在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摇篮———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诞生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太行发动机。

正像诗中描绘的那样,“将登太行雪满山” ,现实中研制“太行”的难度更是超乎想象,以张恩和为总设计师的“太行”研制团队,历经18 载艰苦攻关,突破了数十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克了200 多个重大障碍和技术难题,终于在世纪之初研制出了先进的航空动力,一颗强健的“中国心” 。

太行,号称" 天下之脊" ,中国第一台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取名太行,其意义不言启明。

主要型号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 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 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 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 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 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 年试车成功的624 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典型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典型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2013-7-31
30
一、军用发动机--- АЛ-31Ф
2013-7-31
31
一、军用发动机--- АЛ-31Ф
2013-7-31
32
一、军用发动机--- АЛ-31Ф
2013-7-31
33
一、军用发动机--- РД-33
支承方案
LP 1-1-1, HP 1-0-1(中介支点)
结构
4+9---1+1
典型航空涡扇发动机结构分析
总体结构设计 F100、F404、АЛ-31Ф、PД-33
2013-7-31
1
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
内容包括:
支承方案 承力框架
(进气机匣,进口导叶,中介机匣,燃烧 室,涡轮级间机匣,涡轮后轴承机匣)
中介支点
2013-7-31
2
第三、四代发动机性能参数
性能参数 加力推力(daN) 加力耗油率 (kg/daN·h) 不加力推力(daN) 不加力耗油率 (kg/daN·h) 推重比 总增压比 涡轮前温度(K) 涵道比 用途 2013-7-31 F119 15570 2.40 9790 0.62 EJ200 9060 1.73 6000 0.79 M88-2 7500 1.80 5000 0.89 8.8 25 1850 0.3~0.5 阵风 F100-PW100 111240 2.59 6670 0.69 8 1672 0.7 F15、F16 3
2013-7-31
20
一、军用发动机---- F119
F119-PW-100
① 空心宽弦风扇叶片 ② 整体叶盘
风扇、压气机
③ 高压比压气机 ④ 弯曲静叶
高压压气机

涡扇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航空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流的压缩、
燃烧和推进来产生动力,推动飞机飞行。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但简单来说,它是通过气流的动力来推动飞机的。

首先,涡扇发动机通过进气口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内部。

这些空气经过压缩机的
作用,被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进入燃烧室。

在燃烧室内,燃料被喷入高压气体中,并在点火的作用下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这些燃气被喷射到涡轮上,使得涡轮转动。

涡轮的旋转驱动压缩机,同时也驱动飞机的风扇。

风扇产生的气流经过涡扇发
动机的喷口,产生向后的推力,推动飞机前进。

这就是涡扇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有所不同,它在风扇部分增加
了叶片,使得风扇产生的气流更大,推力更强。

这种设计使得涡扇发动机的效率更高,噪音更小,推力更大,因此在现代航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表现出了高效稳定的特点。

它不仅推动了现代民航飞机的发展,也为军用飞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同时,涡扇发动机的不断改进也为航空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燃烧和推进来产生动力,推动
飞机的飞行。

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使得它成为了现代航空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航空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航空发动机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涡扇-10涡扇-10A发动机

涡扇-10涡扇-10A发动机

涡扇-10/涡扇-10A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推力、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作为第三代主战机种的动力,肩负着解决我国航空动力长期受制于人的艰巨任务,是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重点项目。

“太行”发动机从验证机研制开始走过了18年的研制历程,一航动力所广大科研人员按照型号规范要求,进行了系统、大量、复杂的设计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一航动力所在前期预研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太行”发动机风扇、加力燃烧室、低压涡轮等部件,完成了发动机气动设计,各部分性能远远超出了自行研制的涡扇6发动机,有的达到国际当代先进水平,设计和研制技术实现了一次巨大的飞跃。

与自行设计接踵而至的是一次次挑战和考验。

当年新设计的风扇装上发动机进行性能调试时,发动机突发喘振;停车后检查发现,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叶尖全部严重磨损,不能继续使用。

损失巨大,令人痛心。

在以后的调试过程中,设计和试验室的参研人员夜以继日,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制定种种方案,提出了一个个“提前喘振模型”,先后有9台试验件进行了13项探索重要结构形式变化的试验,使发动机喘振裕度步步提升;两台试验件分别参加了发动机调试,实现了两次达标。

热门作战飞机:歼20战斗机, 歼15战斗机,轰-6战神, 歼31战斗机, 枭龙多少个夜晚,试验台上设计人员为一次次失败而痛心疾首。

在攻关的日日夜夜,不少同志夜以继日,苦苦寻求攻关良策。

一航动力所领导、技术老总们都率先垂范,深入现场,与设计人员一起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参加技术方案讨论、制定和重大试验方案及进行结果分析。

“太行”发动机设计经历了两代人,设计手段从图板设计、手工操作,更新、飞跃到电脑绘图、计算机辅助(二维、三维)设计,并已经形成了大量的配套设计软件。

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注重维修性品质,采用单元体结构设计技术,设置齐全的状态监控手段,提供方便的保障设施。

“太行”发动机几大关键部件重大设计中,既有原始创新,也有消化吸收再创新,或者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集成创新。

航空发动机为何那么难

航空发动机为何那么难

航空发动机为何那么难?腾讯网·军事频道2014-02-11 15:06我要分享4389航空涡扇发动机技术含量极高,被誉为“工业王冠”。

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井喷式发展,近年来,每当有一款国产新型战机首飞,网友们最关心的往往已不是飞机的性能,而是这款飞机是不是采用国产发动机。

就目前来说,答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航空发动机为何那么难?中国人就造不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吗?我们先认识一下现代的先进航空发动机,现代战斗机、军用运输机、民航干线客机等采用的都是涡轮风扇发动机。

简单来说,涡扇发动机有2个同心圆涵道,由风扇、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喷管等5部分组成。

其中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又往往被合称为发动机的核心机。

战斗机用涡扇发动机,与运输机、民航客机的区别主要在于风扇,客机的发动机一般采用大直径风扇,可降低耗油率;战斗机的发动机风扇直径一般较小,以进行超音速飞行。

空气从涡扇发动机的进气口流入,经过压气机压缩后,在燃烧室与煤油混合燃烧,高温高压燃气经由涡轮、喷管膨胀,最后高速从尾喷口喷出。

涡扇发动机的推力一部分来自喷出燃气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另一部分是涡轮驱动风扇,风扇旋转驱动空气,经由发动机外涵道喷出的反作用力。

涡扇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为何那么难?想象一下,苏27的AL-31涡扇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是12.5吨,2台AL-31可推动20多吨的苏27以超过2倍音速飞行。

但AL-31的风扇直径不到900毫米,涡轮直径不到300毫米;基本物理学原理,力是相互作用的,也就是说这么小尺寸的风扇、涡轮反过来要时刻承受着12.5吨的力。

形象一点说,大家应该都看过壮汉用喉咙顶着钢枪推动汽车的表演,涡扇发动机也大概如此,只是壮汉推汽车是慢慢挪动,而涡扇发动机要推动飞机以2倍音速飞行,各部件要承受住异常严酷的高温高压考验。

另外,一台用于超音速战机的涡扇发动机直径一般仅1米左右、长度4米左右。

以AL-31为例,这么小的一个圆筒状物体,要塞进4级风扇、9级压气机、2级涡轮、可收敛-扩张喷管、燃烧室、加力燃烧室,还要在之间安排冷却空气通道,周围安装燃油控制系统等的。

涡扇-10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

涡扇-10发动机——20年磨一剑,打造机械工业皇冠工程总投资:10亿元以上工程期限:1987年——2007年2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机械工业的皇冠”,它的研制难度绝不亚于核武器。

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飞机的国家有十几个,但具备独立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能力的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国。

其他如日本产的F-2战斗机一直买美国发动机,瑞典研制的JAS-39"鹰狮"战斗机使用的则是英国发动机,德国狂风战斗机同样采用英国发动机。

同核武器一样航空发动机也属于战略性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研制航空发动机的能力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007年1月,配装WS-10“太行”发动机的国产歼11B重型战斗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方面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的跨越;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的跨越;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跨越,对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这一天,中国航空科研人员努力了整整20年,这其中的艰难是难以想象的。

20年足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朝气蓬勃的青年,20年足以把初出茅庐的小伙儿锤炼成支撑大厦的顶梁柱,20年足以使风华正茂的科研人员变成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前辈。

完成一个发动机型号研制要用20年,航空发动机研制为什么这么难?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难点航空发动机是所有动力装置中技术含量最高、制造难度最大的产品。

二战末期出现的喷气式发动机将人类航空事业推入了超音速时代。

通俗一点讲,喷气式发动机就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通过圆筒中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的工作,将前端吸入的空气压缩、燃烧,推动涡轮驱动压气机工作,最后高温、高速的燃气从后端喷射出去,产生向前的推力。

要让流动的空气经过几米长、直径不到两米的发动机产生几千公斤甚至上万公斤的推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喷气发动机中,最关键的是由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组成的发动机核心机。

飞机发动机涡喷-涡扇发动机技术简介

飞机发动机涡喷-涡扇发动机技术简介

飞机发动机---涡喷/涡扇发动机技术简介—航空发动机技术;燃气轮机技术——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定义与概念:涡喷发动机---在单个流道内,涡轮出口燃气直接在喷管中膨胀,使燃气可用能量转变为高速喷流的动能而产生反作用力的发动机称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核心机出口燃气在低压涡轮中进一步膨胀做功,用于带动外涵风扇,使外涵气流的喷射速度增大,剩下的可用能量继续在喷管中转变为高速喷流的动能。

国外概况:涡喷/涡扇发动机是军用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教练机和民用客机的主要动力。

半个多世纪以来,涡喷/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很大。

服役中的战斗机发动机推重比从2提高到7-8,正在研制中的达9-10,并即将投入使用。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已超过40000daN,巡航耗油率从50年代涡喷发动机1.0kg/(daN/h)下降到0.55kg/(daN/h)。

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发动机可靠性和耐久性也有很大改善。

军用发动机空中停车率一般为0.2-0.4/1000发动机飞行小时,民用发动机为0.002-0.02/1000发动机飞行小时。

军用发动机热端零件寿命为2000h,民用发动机为20000-30000 h。

美国在80年代初组织有关专家对2000年航空技术预测的结果,认为在气动热力学、耐高温轻重量材料和新结构设计以及控制技术方面已取得的和将要取得的巨大进步,为在保持已经达到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水平上大幅度提高航空发动机性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后来,美国空军发起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计划。

空军、海军、陆军、美国国防部预研局、NASA和七家主要发动机制造商都参与了这项计划。

计划总的目标是到2003年使航空推进系统能力翻一番,即推重比或功率重量比增加100%-120%,耗油率下降30%-40%。

生产和维修成本降低35%-60%。

为了同美国竞争,以英国为主,意大利和德国参与共同实施了先进核心军用发动机计划的第二阶段(ACME-Ⅱ),英国和法国又联合实施了先进军用发动机技术(AMET)计划。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参数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参数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参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是我国军工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战斗力。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在飞行速度、航程、载荷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我国几款主要的军用飞机发动机参数。

首先我们来介绍国产舰载机歼-15的发动机-涡扇-15。

该发动机由西安航空发动机院自主研发,是我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舰载机发动机。

它采用了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先进性能。

涡扇-15采用了双转子、双轴布局,具有高涵道比和高推重比,整机性能优越。

涡扇-15的参数为最大输出功率为125kN,燃油消耗率为0.785kg/(kgf·h),最大飞行速度为超音速,最大航程为2000km,最大升限为18000m。

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在技术水平和性能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

未来,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飞机的性能和战斗力,为我国军事实力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1999】第二篇示例:我国军用飞机发动机是当今国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性能和作战能力。

我国近年来在军用飞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推出性能先进的发动机,为我国的国防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来介绍一下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军用飞机发动机。

目前我国军用飞机主要使用的发动机包括涡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是目前主要使用的军用飞机发动机之一,具有推力大、节能、供油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一些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上。

涡扇发动机被广泛认为是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最新发展方向,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涡喷发动机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军用飞机的一种发动机,具有推力大、燃油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一些大型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涡喷发动机在我国的军用航空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的军事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涡扇发动机是目前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涡扇发动机是目前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涡扇发动机是目前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结构十分复杂,一台现代发动机拥有上万各零部件,需要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交变负荷的极端恶劣条件下长时间可靠工作。

全球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

航空发动机是一国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历经一百多年发展,航空发动机主要分为涡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涡轴发动机、涡浆发动机四类,其中涡扇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战斗机、运输机、客机、无人机,占比在95%以上,是目前最为核心的航空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大量应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高强度金属材料,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性能;其中,涡扇发动机的各类叶片(包括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涡轮叶片)所处恶劣,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且结构日趋复杂,制造难度较大,是涡扇发动机制造的瓶颈。

各类叶片的制造占据整个发动机制造30%以上的工作量。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历经“引进—仿制—自主研发”,目前已全面进入涡扇阶段。

中国的涡扇发动机目前处于发展期,WS-10历经多年发展,已较为稳定,是战斗机自主可控的动力源;WS-15、WS-20仍处于研发中,列装后有望显著改善现有飞机的性能。

根据空军“到203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战略空军”的战略目标,空军未来各型飞机需求量较大,从而带动涡扇发动机的需求增长。

《2019-2025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专项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产量快速增长,从2011年的1069台增长到2018年的6126台,如下图所示:2011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规模为166.47亿元,2018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规模为506.17元,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航空发动机叶片具有技术难度大、认证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其初始投入资本较高,而在产品批量化生产之前产生的现金流较低。

目前,随着国内企业技术逐步突破,部分产品已经通过下游客户的认证,进入放量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涡扇10航空发动机内幕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因七十年代上马的歼九、歼十三、强六、大型运输机等项目的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马,令人扼腕,而此时中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面对中国航空界的严峻局面,国家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

依据装配对象的不同,涡扇10系列有涡扇10、涡扇10A、涡扇10B、涡扇10C、涡扇10D等型号,其中涡扇10A是专门为中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上马的新歼配套的。

中国为加快发展涡扇10系列发动机,采取两条腿走路方针。

一是引进国外成熟的核心机技术。

中美关系改善的八十年代,中国从美国进口了与F100同级的航改陆用燃汽轮机,这是涡扇10A核心机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二是自研改进。

中国充分运用当时正在进行的高推预研部分成果(如92年试车成功的624所中推核心机技术,性能要求全面超过F404),对引进的核心机加以改进,使核心机技术与美国原型机发生了较大变化,性能大为增强。

这里说句题外话,网上有人说涡扇10是在F404 基础上放大而成,性能直逼F414,似乎也不无道理,因为核心机技术来源较多,不能单纯说由那一家发展而来结构:涡扇10/10A是一种采用三级风扇,九级整流,一级高压,一级低压共十二级,单级高效高功高低压涡轮,即所谓的3+9+1+1结构结构的大推力高推重比低涵道比先进发动机。

黎明在研制该发动机机时成功地采用了跨音速风扇;气冷高温叶片,电子束焊整体风扇转子,钛合金精铸中介机匣;,挤压油膜轴承,刷式密封,高能点火电嘴,气芯式加力燃油泵,带可变弯度的整流叶片,收敛扩散随口,高压机匣处理以及整机单元体设计等先进技术。

涡扇10A的制造工艺与F100、AL-31F相似,十分先进,外涵机匣利用中推部分先进技术采用高性能的聚酰亚树脂复合材料,刷式密封,机匣所用材料与美制F414相似,电子束焊接整体涡轮叶盘,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风扇导流叶片,钛合金宽弦风扇空心叶片,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短环燃烧室,收扩式喷口,全权限电子控制技术,结构完整性设计,发动机制造和设计十分先进,不亚于世界同时期先进水平。

其中涡轮叶片采用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先进材料,无余且精铸和数控激光打孔等先进工艺,以及对流、前缘撞击加气膜"三合一"?的多孔回流复合冷却先进技术,使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提高了二倍,而且耐5000次热冲击试验无裂纹发生。

涡扇10的涡轮叶片虽然是定向结晶的DZ125,但采用了我国独创的低偏析技术,其综合性能可以和第一代的单晶高温合金媲美。

涡扇10的性能为:空气进量100kg/sec,涡轮前温度为1700-1750k,涡扇10加力风扇的性能的一些主要数据为如下:高、低转子的转速分转别是13 kr/min,16.2 kr/min,涵道比0.5,總增压比30,323 m/s和334 m/s,空氣流量M=100 kg/s,主燃烧室及加力燃烧室供油量分别为2.6 kg/s,2.85 kg/s。

最大推力73.5kn,加力最大推力110kn。

涡扇10装有无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研制的FADEC。

涡扇10涡轮装置DD3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是确定的事,7.5末期的DZ-4是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藉由柱状晶的同方向凝固,将细长的柱状晶朝凝固方向平行涡轮叶片运转产生的离心力。

但其最大缺点是,涡轮叶片有中空部分,某些部位壁薄,在凝固时柱状界面之间容易产生裂缝,使得制造上受到限制。

至于镍基单晶合金,在镍的Gamma固溶态中,有大量分散结晶构造稍为不同的Gamma基本态,只要将这种结晶单晶化,在定向凝固合金中,增加Gamma基本态,提高高温强度。

镍基单晶合金基本上消除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限制。

F119的涡轮叶片是用第三代单晶作的,DD3可能是第一代。

由于运用了高推预研的先进成果,涡扇10A的三级低压压比甚至比AL—31F的四级低压部分还要高,九级高压,压比12,效率85%,总压比、效率、喘震余度高于AL—31F,总压比与F110相似,达30以上,涡轮前温度为1747K,推质比为7.5(国际标准,非俄式标准),全加力推力为13200千克,重量比AL—31F要轻。

相比之下,AL—31F涡轮前温度只有1665K,推质比7.1(国际标准,俄式标准为8.17),全加力推力12500千克;F110的涡轮前温度为1750K,推质比为7.57(国际标准),全加力推力为13227千克。

总体比较,涡扇10A性能要远高于AL —31F,与F110相似。

其定型时间为2003年,服役时间为2005年。

先说明一部高性能涡轮扇喷射引擎应俱备的条件:目前军用涡轮扇喷射引擎几乎都是双轴(dual-pool stage),有四大部分:(1)双轴系压缩机(dual-axial compressor)由低压压缩机(LPC)及高压压缩机(HPC)组成、(2)燃烧机、(3)双轴系涡轮,即高压涡轮(HPT)及低压涡轮(LPT),(4)后燃器。

设计高性能涡轮扇喷射引擎必须要注重以下三大问题:1、避免压缩机叶片因转速过,快造成压缩机后部各级堆积空气,或进气道气流畸变而导致的失速(compressor surge),故须有各种纠正措施。

举例说明,J79-GE-15涡喷发动机依赖调整高低二级压缩机转速比,让压缩机在任何情况下能够匹配。

当后部阻塞时,应用前6级可变倾角静子叶片,调整角度以疏导气流。

气流依序通过2级风扇、6级低压压缩机及7级高压压缩机,获得总压比17。

千万记住,如何以最少的级数获得高压缩比,才是判断喷射发动机设计技术的重要指标。

2、减轻压缩机重量,以使离心力及大量施功于空气所生的机械负荷,不超过制造压缩机叶片所用合金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机械强度。

故前部压缩机叶片可用钛合金,后部压缩机叶片因温度升高必须用其他耐高温合金。

3、使涡轮工作更有效,以带动压缩机更快旋转。

所以必须要产生让涡轮运转更快的高温气体,同时减轻涡轮自身重量。

于是就须要提高涡轮进气温度,及应用高强度及更耐来制造叶片。

对涡轮叶片性能影响最大的是高温合金的铸造技术。

当然那根涡轮轴的加工精度也很重要,否则摩擦热会烧毁引擎。

先谈一些技术指标的意义1、旁通比(BPR)= 旁通的气体质量/ 流进核心机的气体质量。

高BPR意味著更少的空气流过核心机,所以提高总压缩比就越容易,这是涡扇喷射引擎的基本想法。

根据推进效率,涡轮扇引擎在亚音速飞行中,BPR越大,燃油耗油率越低。

另一方面,低BPR说明更多的空气流过核心机,在超音速飞行中,在加力状态下,低BPR能使单位流量推力增加,燃油耗油率降低。

2、总压缩比(TPR)= 压气机后出口压力/ 压气机前进口压力。

高总压缩比使压气机和进气装置的调节成为必要,且越来越复杂。

高总压缩比也使涡扇引擎的压气机稳定性裕度面临极大考验,压力越大越容易造成失速。

所以远程轰炸机或民航机因为不须作激烈的机动,不需极复杂的调节装置,可由提高TPR,来降低燃油耗油率,增加航程。

但对于战斗机,提高TPR 必须有节制。

例如F119的TPR = 25,EJ200 TPR = 26。

B ?1引擎的TPR > 30。

F100-PW-229受限于基本设计,将TPR从原来的25提高到34,推力增加但重量也增加,推重比不变。

与其一味提高TPR,不如以最少的压缩级数来达到所需的压缩比。

3、前涡轮进气温度(TIT),战机引擎的发展是通过提高TPR与TIT,来增加推力,降低燃油耗油率。

TIT的提高,加上良好涡轮效率,高温气体足够有效带动涡轮的运动,所以涡轮级数可降低。

在研制时,AL-31F超重,将均为二级的高低涡轮,各改为单级,导致涡轮效率比设计值低4%,通过提高TIT从1350C到1392C来补偿。

BPR的选择与TIT的极限有密切关系,在相同的TIT限制下,例如1600~1700K的极限下,战斗机的BPR应选择0.15~0.5之间,TPR = 20~30。

由于军用引擎设计参数不容易取得,但通过几个特徵约可一窥全貌:推重比(T/W),TIT,TPR,BPR第一代涡轮喷射引擎的特征(用于Mig-17,Mig-19):TIT ~ 1150K,TPR = 4~6。

第二代涡轮喷射引擎的特征(用于Mig-21):TIT = 1200~1250K,TPR = 8~10。

第三代涡轮喷射引擎的特征(用于Mig-23):TIT = 1400~1450K,TPR = 13~15,T/W = 5.5~6.5。

第四代涡扇喷射引擎的特征(用于F-16或Su-27):TIT = 1600~1700K,TPR =20~25,BPR ~ 0.6,T/W ~8。

WS-6G(在1982年试验达设计指标)的参数:TIT = 1473K、TPR = ~19、BPR = 0.62、T/W ~7。

可见WS-6G的性能劣于第四代涡扇喷射引擎,但比第三代涡轮喷射引擎要好。

WS-9的BPR=0.78,TPR=16.8 (compressor: 4 low pressure + 12 high pressure)。

从设计指标看来,WS-6G比WS-9先进。

与西方第四代涡扇喷射引擎相比,WS-6G设计之主要差距,表现在压缩机效率与涡轮叶片合金的性能。

WS-6G是典型缺乏市场观念,中央计划经济的产物。

上面一声令下,科研人员只负责把东西研制出来。

首先最大138kn推力量级本就与现实不符合,WS-6G 的最大推力应该是90~110kn量级才是,无论是单发或双发都适合。

发动机的好坏对飞行性能有极大影响。

高BPR发动机高空高速性能不好,F100-PW-100的BPR为0.71,到了F100-PW-129 的BPR~0.6,到了F100-PW-229其各部件得到强化,BPR变成0.33,总压比达到34,改善高空高速性能及降低耗油率。

以飞机持续转弯率来说,与速度成反比,与(n**2-1)**0.5成正比,n为过载因子。

提高过载必须(1)低翼载,(2)高推力,(3)低零升阻力(简言之,非升力产生的阻力)与低诱导组力(因升力产生的阻力)。

因为发动机推力与高度、速度有关,飞机能否飞出大过载,实际上受限于发动机的高空高速性能,这在超音速机动中尤其重要。

涡扇10性能如何?对其设计可说一无所知。

但燃气涡轮研究院有几篇研究报告,提到三级压气机,应指LPC。

至于级压缩比未知,608所研制的WJ9用来取代Y-12上P&W的PT-6A-27涡桨发动机,其单级轴流压缩比是1.51。

以此水准计算,三级LPC可获得3.44的压缩比,AL-31F四级LPC获得3.6(级压缩比1.377),印度GTX-35VS三级LPC为3.2(级压缩比1.4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