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考 .让他们 在认真思 考后 产生对新知识的感 悟 自主学 习并不是放任不管 . 而是要在正确
指导与全面掌握的基 础上放手“ 让权 ” 教师
松地进人探索学习中去 当学生完成 了探索 与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在
学生 能力范 围内的“ 再创 造” . 让学 生获得新
数还是不是 3 的倍数 学生惊奇地发 现 : “ 奇
学生进行引导 的过程 中.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 学生学 会利用 已有 的知识去 对未 知的世界进 行探索 . 帮助学 生树立 主体思 想 . 形成主体意
7 3 0 6 1 5 )
纸下 面 . 然后 用铅 笔把硬 币拓 印下 来 . 也得 到 了一个 圆 这样 . 学生在动手 、 动脑 的过程
独立思考 . 并试着对知识进行概括 和总结 . 逐
思考后概括 出的知识结构不仅 促进了学生认 知的深化 . 而且还从 中挖掘 了学生认知潜力 ,
促进了学生思 维的主动发展 .推动 了学生 的 自主探索
四、 加强意志力
步发现数 学学习的规律 .构建 自己专属的知 识 结构 教师要多给予学生鼓励 . 让他们在探 索 过程中能够信 心百倍 当学 生在探索过程 中产生了畏 难心理 时.教师要 做通学生的心 理工作 , 鼓 励他们大 胆前进 , 不怕 困难 , 勇于
中完成 了 自主探 索 . 也对 新知识 有了一个 全
面的认识
学学 习的兴趣 自 然而然就会 缺失 了 没有了 兴趣 . 成绩也很难升上去 . 就 这样 形成了一种 恶性 循环. 他们越来越不喜欢数学 了。 因此. 为了激发起学 生的学 习兴趣 。 为学 生的 自主学习打下 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做的 就是讲好课 。课前 , 教 师要认 真备课 . 为课堂 教学做好 准备 : 课中, 教师 的讲解要 生动 , 深 入浅 出地完成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逐步进入 数学 的世界 中去 . 对数学产生浓厚 的兴趣 : 课
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而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具有深厚的学习兴趣,他就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去积极地探求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与祖国的巨大科技成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大意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自己所学知识还有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
这样,我们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一种“我想学”的心理冲动。
学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效果自然会好些。
2.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指明读书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指明的方法尝试着去做,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去体会,领略知识。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使学生养成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看书时,要求学生从标题的内容中掌握学习的中心;通过边读边想、边写边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读概念、定律、法则的形成过程;读例题时,要注意分清步骤,探求每一步骤的解题根据等。
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时,只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3.要引导学生勤思善思,勇于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想不停、思不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勤思善思的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大胆质疑问难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追根求源,勇于提出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
通过师生、生与生之间讨论,相互启发、补充,最后总结出正确的理论。
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有很大好处。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
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简单的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溵发兴趣,积极学习当一个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能做到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迅速掌握所学知识。
1.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首先我们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敢于问,不但要多说多问,还要会说会问,产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学生们共同探讨问题。
尤其对学困生和腼腆的学生,多给发言机会,哪怕答错了我也让他把话说完。
这样学生没有太大的思想压力,想说就说,在数学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会高涨。
2.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想,多看,多问。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了胜利,由此,对学习数学也会产生兴趣。
3.建立奖励机制合理的奖励办法会让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和鞭策。
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我們要善于巧妙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和上进心。
比如以加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毎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要按等级加分,学期结束将各项分数汇总,公布结果。
这样对学生有很大的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培养自信心,努力学习1.现代教育观倡导的是对学生的鼓励我们要建立小学生的自信心,就要适时、适地和适当地鼓励孩子去想、去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本领,对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哪怕是一点努力和克服微小的困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当场表扬,教师要尽可能让他们尝试成功,因为成功感是建立自信心的动力,比如鼓励学生“你比上次进步了”、“你能做好”等等。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们介绍我国的一些巨大科研成果与学生目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密切相连,如原子弹爆炸、人造卫星上天、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等都离不开严密的数学数据,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把学习数学知识同建设祖国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完成这项任务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就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而言,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探求精神。
因此数学应当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仍创造才能作为指导思想,培育新的素质观,在教学过程中从多个方面加以引导。
一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人如果对所学的学科没有兴趣,只是被动地学,那么即使教师本事再大,讲得再好,效果也不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比如,有的小学生喜欢打球,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夏日炎炎都不以为苦,因为喜欢。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份兴趣就会推动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去积极地探求知识。
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才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和集中的注意。
但是,而学生兴趣的泉源往往隐藏在深处,需要教师努力寻找它,挖掘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与祖国的巨大科研成果联系起来,如原子弹爆炸、人造卫星上天、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成功等都离不开严密的数学数据,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把学习数学知识同祖国的兴衰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堤坝土百分计算,建筑物的结构”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不足,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由一种“要我学”的心理变为自学行动,形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质疑教师拿过一道题来,不应让学生盲目地去做,而应是让学生按照“读、思、疑、议”四步法去做,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数学自学能力是以独立性为核心的多种优化的心理机能参与的,主动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综合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的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呢?1 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
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
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
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
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2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古人曾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可见,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直接动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越细致,反应越敏捷,思维、记忆等多方面的智力活动也越有成效。
因此,数学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活动课是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的一个主战场。
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的优势,对学生及时进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引导和强化,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现在知识日新月异,只有终身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方可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再加上人的一生中接受教师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可以说人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来自吸取外界的信息进行自学。
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
”“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即管用一辈子。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1、“引”。
在课堂上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教师要遵循因势诱导的原则,适时提出问题,如:在新知识出现时提出问题;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设问,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设问,创设一个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
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重要的一方面。
并且创设的问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问题要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跨度适当,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简单。
(2)所设问题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所设问题要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启发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特别是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离开教师的“引”是不可能的。
“引”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①教师的启发性语言;②一些富有思考性的自学思考题;③一些思维性较强的练习题,④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自学的兴趣进入自学的境地。
2、“放”。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把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从大变小,最后消失”。
数学学科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论文之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才能的培养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才能是广大老师谈论的中心。
所谓自学才能,确实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才能。
假如学生自学才能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明显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老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老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才能,他就能够主动学习,独立考虑下面,我就在小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自学才能要从低年级做起自学才能不是一朝一夕构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
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非常多彩色套版,确实是吸引小学生看的,许多知识是用图来说明,因而要先启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怎么样看图,引导怎么样思维,怎么样分析图意,从而进展思想教育,最后,联络数学做到四个字。
“看、想、议、说”,看确实是引导观察,想确实是启发考虑,议确实是互相谈论,说确实是指导口述。
老师及时总结,重点讲解:例如我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在备课时,予先选择了几幅合适儿童观察、考虑、分析的名画:讲课时,我把名画展示在学生面前,由于这些画色彩艳丽,人物形象生动,非常受学生欢迎,如此学生对看图有了浓重的兴趣,然后,教会学生怎么样看数学书上的图。
看数学书上的图,跟看小人书上的图不一样,看小人书上的图,主要是看故事,看数学书上的图,是看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看图上画的什么,数一数有几个,边看、边想、边说。
看不明白的能够咨询老师。
这确实是培养一年级学生自学才能的最初的做法。
如此做,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和表达才能。
通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自学才能逐步提高了。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才能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
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开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才能,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爱学习,主动学习。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它会使学生更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的真谛。
为此我在学生自学的培养上有几点认识与大家斟酌。
一、激发自学动机,提高自学兴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经无非有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而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往往会记得更牢。
并且,学生通过自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在一般学习中是不可能体会到的。
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兴趣,是比较关键的,让学生战胜自我,投入进去,坚持到底,争取成功。
可通过一些科学家的例子来说服学生。
我介绍了曾被人称“低能儿”的爱迪生,他通过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发明大师;著名数学大师华庚,出身贫寒,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凭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数学的高峰。
这些典型实例,使学生受到启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师在实施时不可操之过急,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自学,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他们的疑虑。
教师还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鼓励,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让学生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大力宣传倡导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
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学,让他们产生自学的愿望,以便形成正确的自学动机。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时,一方面要对学生说明进行自学数学的意义,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自学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成功后有了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
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二、进行自学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
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
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索篇誗课改论坛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张惠云(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独店镇吊街中心小学,甘肃平凉)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逻辑能力锻炼有着重要作用。
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终身学习为核心。
而传统教学理念无法达到该教学效果,且实现终身学习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自我阅读、独立思考来获取知识、解答问题,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可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通过良好引导,使学生进行自学,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学习现状(一)数学课堂互动性较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较差传统课堂采用灌输教学方式,教师将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后布置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但每位学生接受、理解知识的程度不同,掌握程度也有所差异。
长期“灌输式”教学无法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具体掌握程度,课堂的枯燥乏味还会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抽象严谨,在教学过程中,应按照学生认知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转变教学方式,以提高课堂活跃度。
传统课堂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低沉,教学效率低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而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与公式知识点的复杂性会使其感到困难,可能会出现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现象。
若注意力无法集中,则开展自主学习难度更甚。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数学对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复杂、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若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将会产生畏难心理,导致数学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数学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熟练运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但小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重视理论教育而非实践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公式原理与推导过程,应用公式解题较困难,且课堂传授的固定解题模板大大限制学生思维,使其对教师、家长依赖性更强,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探究,并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1.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教给学生“一看,二划、三批注”的方法,重点看例题的有关说明,解题分析,思考过程的旁注,书写的格式,有插图的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自学课本前特别注重设计好指导语或自学提纲,使学生不盲目看书。
如苏教版数学课本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提纲:① 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② 我们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③ 除尽与整除的区别与联系?④ 两个数在什么情况下才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⑤ 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这是什么意思?⑥ 倍和倍数的区别?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学生阅读时一定会边读边思考,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体现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的学习过程。
2. 扶着学生尝试自学。
这个阶段的自学能力培养,教师应该有的放失,区别对待。
如果学生在初始阶段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自学方法,教师就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自学。
如果学生在经历了初始阶段后仍然没有形成自学的方法,教师就应该继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老师的自学提示下尝试完成自学任务。
例如自学《商不变性质》,我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划出自认为重要的知识,并加以理解,确实有困难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然后完成“做一做”。
学生在自学提示的帮助下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自学任务。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和现状入手,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等。
结论部分强调了加强培养意识的重要性,指出培养自学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且提升自学能力将带来终身受益。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全面提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茁壮成长,实现个人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重要性、现状、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学习兴趣、有效学习方法、意识、教育任务、受益终生1. 引言1.1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教育领域备受重视。
小学生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而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则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深入学习知识点,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有助于他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自学,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值得我们加强培养和关注。
1.2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现状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多数时候是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许多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论文浅析小学学生学习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柯曾鸿(贵州省赫章县结构彝族苗族乡毛姑小学553200)《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育理念,这就充分表明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对全面发展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而且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但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小学生刚入学,有的还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
对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都仍处于迷茫状态,更不要说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具体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就自身的教学经历谈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生对数学自学的现状1、对学科兴趣不高,自学人数少。
小学数学是一门相对于其它学科较抽象的学科,数学术语相对多,这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抽象性。
对于一些刚入学不久、学法还没掌握的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较大,再加上小学生的学习意志不够坚强,导致他们去该学科的兴趣不大。
具体表现在自学人数较少,及时有个别学生在课前有自学的习惯,也没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2、自学任务不明确。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学对学生的自学培养不是很关注,具体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明确自学任务,没有给学生预习的题目,一般都只是在上完每一小节之后,告诉学生明天的自学任务。
没有结合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自学任务。
3、题目设计过难。
自从新课改提出以后,很多教师也有开始意识到自学的必要性,但很多教师也只是走形式主义路线。
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设计相应的预习题目。
一般给学生预习的题目基本都是例题,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大部分学生即使想去预习,也无从下手。
4、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监督不到位。
当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觉得,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效果不大。
所以对小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不是很关注,很多时候布置学生回去提前预习也只是口头上布置,真正有去落实检查的教师很少。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育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念书、一辈子受用。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都能获取不一样的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
所以,数学自学能力的培育,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课改革的目标之一。
自学能力是一种特别的学习能力,是以独立为中心,多种心理机能参加的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术的多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学习者独立掌握知识,获取技术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学生的数学自学活动是综合性的心智活动。
这类心智活动能够培育学生的数感,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虑能力,能够培育学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评论、自我教育能力。
实践意义:跟着教育改革局势的不停发展,传统的教课模式已不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特别是在学生怎样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尤其突出。
实践证明,跨世纪的人材不可以不过被动受知的两脚书厨,而应当是主动学习,在知识和能力双方面都获取健康发展的宏大集体。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就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论知识陈旧周期怎样缩短,社会发展怎样快速,他都会经过自学追上时代的步伐。
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育形成的。
一、怎样让学生在?n 前预习中培育自学的能力目前,大多半学生不会阅读课本,对马上学习的新内容心中无数。
大多半学生只把课本看作习题集,我们有的老师在讲堂教课中也是照书讲书,频频讲,多半讲,多半重复,不注意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阅读课外书本,学生在被动的听课,而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质上重视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前预习,指引学生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存心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前预习呢?好奇心是人的本性,所以,在课前,教师可提出一些令学生好奇并有兴趣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预习。
(完整版)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
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
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
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
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知探微194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赵广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第六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ʌ摘要ɔ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更是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和健全完善数学知识体系途径之一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策略ʌ中图分类号ɔG623.5ʌ文献标识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3-9619(2019)30-0194-01为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努力㊁探索㊁创新工作的方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道路的基石,我们要大力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自思考㊁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知识,提高学习成绩㊂1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意义1.1有利于减轻数学教师负担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教师的依赖㊂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不是求助教师,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查阅辅导资料㊁上网寻求帮助等㊂这样,不仅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㊁学习积极性被激活,而且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会大幅度减轻㊂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其对教师的依赖性就强,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不仅要详细㊁生动地给学生讲解,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个知识点还要反复讲解,导致教师身心俱疲,教学热情不断下降㊂因此,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减轻数学教师负担㊂1.2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目标学生数学素养参差不齐,学习能力㊁学习兴趣不尽相同㊂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有的学生会感觉太难而吃不消,而有的学生会感觉简单而吃不饱㊂但是在大班制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很难全面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㊂如果数学教师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课后巩固或补充学习,学生无论学习能力差还是学习能力强都能做到自我调节,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能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㊂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目标㊂2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2.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能力㊁性格㊁成绩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达到合作共赢.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促进小组内部有效合作.我们在分组时,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保证每名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互相学习㊂2.2以循序渐进为前提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学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升,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㊂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尚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反思和探索㊂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勤于反思㊁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可敷衍了事㊂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学生讲授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找出学习当中的重要环节和步骤,了解自己解决问题时的过程和方法㊂教师在讲述知识时,无论教学内容是简单的公式还是复杂的性质等,都不能直接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而应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学习当中积累学习方法和操作经验,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㊂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寻找可供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更快地了解乘法公式,之后通过移动小数点,找出其中的变换规律,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小数的乘法转化成整数的乘法㊂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探索,最终解决问题㊂2.3提供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的探究学习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学生首先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的概念和原理才能应用这些基础的知识解决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也能为今后更具挑战性的知识的掌握,具备前提条件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需要打造出一些具体的情境,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在对情境进行整合理解综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问题的认识,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主动性的有效发挥㊂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如何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也让情境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也让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㊂在情境的构建中,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多采取一些比较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最好是可以给学生减少进行动手操作的环境支持,让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以及同伴的解题思路的启发之下㊂特别是对于一些图形知识的学习,这样的合作的方式,更有助于每个学生建构对情境的理解,从而激活知识和经验,进一步促进更深入的探索学习㊂3结束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特点出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㊂参考文献[1]薛美云.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44+47.[2]吴传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205-206.[3]奚智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推动数学改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01.(上接第193页)法律应严格控制技术的实施,以防止滥用技术㊂但是一旦该技术形成,我们很难通过法律禁止来完全禁止其应用,更不用说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㊂由于争议无法阻止技术的发展,因此我们不妨退出这场道德战争,并合理解决该技术带来的结果㊂根据各国的立法和惯例,在确定人工繁殖的亲子身份时,基本原则应是保护孩子利益,并努力让父母共同生活抚养孩子㊂当然,人工生殖技术涉及很多事情,需要通过法律加以澄清㊂在人工生殖技术下,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利益㊂即使实施者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条款,出生的孩子也无法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㊂我们应该从孩子和利益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㊂弄清他的身份,让他像其他自然出生的孩子一样享有权利和平等待遇㊂参考文献[1]施晓玲,王平荣.论辅助生殖子女的亲权关系认定[J].证据科学,2006,13(4):279-283.[2]石纪虎,廖友媛.论人工生殖子女亲子关系的认定[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S1).[3]刘娟,吴芳.浅析人工生殖的法律问题 人工受精的亲子关系的认定[J].才智(20):14.。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当今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标签:小学生;学习学习;自学能力;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自学能力,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以“教的目的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
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教师利用这一特点,把竞争引进课堂,比谁学得又快又好。
注意力的持久性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持久性有所增强,在同一课堂上的注意力可持续10—20分钟,这为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自学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
数学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
小学生思维活跃,常标新立异,想人未感想,思人未感思。
根据小学生好奇、爱动的特点,在自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数学《摸球统计》一课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具体的演练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自学的能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第一课堂是重要的,它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但它有局限性。
而第二课堂以其“活、新、全”的特点成为第一课堂的继续和补充,是同学们自由活动,发展个性,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成立“小数学家协会”,“数学难题咨询小组”,“数学趣题解答小组”等,以培养他们自学活动能力,并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加以肯定,引导他们不断完善。
二、培养个性化学习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是要弘扬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
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教学理念。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运用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后,自觉、主动地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一种能力。
自学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获得各种知识,而且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丰富知识。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一、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
因此把自学引进课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
1.理解教材,列出自学提纲法。
数学课本上的语言精练,叙述严谨,逻辑性强,而且,数学课本中的符号、公式、图形图表以及文字等学习材料是小学生不易理解的。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告诉他们阅读的方法,在指导时要注意:在低年级时,教师在自学前要给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细致认真的逐句读教材中的文字算式,看教材中的插图。
对于不理解的词,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思考,不能跳过去不阅读。
到中年级时可以在老师的指导由下列出自学提纲,再进行自学。
而到高年级时,则可完全由学生自己列出自学提纲。
2.根据内容,分类自学法。
数学教材中每单元内容各不相同,有例题、法则、应用题等。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中,教师要根据其内容进分类指导学生行自学。
对于概念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会从文字表面深入思考,读懂它。
对于例题,指导学生先动手尝试做一做,再看书本比较。
针对应用题,要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反复审题,了解数量关系,理清思路。
通过以上环节,使学生真正深入地进行自学。
3.抓住疑难,合作讨论法。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作者:王冬杰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01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对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97-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8.01.061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一)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做到学会自学才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更有帮助,学生通过自学能真正掌握自己所学内容,整个过程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享有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从小学生开始,让他们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完全理解自学的真正内涵,学会学习。
(二)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小学数学自学能力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打下基础,同时还会促进学生的创新。
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和教学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必须是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因此,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不断探索。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策略(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其感兴趣,才能做好。
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教育家都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经过努力才取得成功的。
学习更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小学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会主动探索问题,寻找答案,自学数学的能力也会提升。
因而,要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 不同的人在数学 学教学 的 目标 之一 。因此 , 预习时必须 论 。教师在 日常教学中 , 再有意识地 强
上获 得 不 同 的发 展 。 数 学 自学 能力 的培 让学生试着找 找生活 中的原型 , 拉近数 化“ 4 、 组” 的集体荣誉感 , 组内就会 出现 养, 是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的目标之 学与生活的距离 。 如“ 循环小数 ” 在预习 “ 互帮互助 , 扶 携共进” 的 良好氛 围 , 达
( 1 ) 创设 合 作 的机 会 学生充分体验学 习过程 , 也能增强学生 课 堂 教 学 中有 不 少 地 方 如 果 能 适 的学习兴趣和 自信心 , 提高学习效率。 例
三、 指导课堂合作, 提高 自学效率 师要承认 学生 的个体差异 , 也要相信 自 合 作 交 流 是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重 要 己的 学 生 , 已经 具 备 了 自学 的能 力 。 因
” 在小学阶段 , 学生的可塑性 较强, 时, 可 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 循环” 的 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 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 , 发展智力 现象 , 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 3 ) 提 高合 作 的效 果
一
。
的良好时期 。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 圣 陶先 生 提 出的 “ 教是 为 了不 用教 ” 为目
浅谈小学 生小学 数学 自学 能力 的培 养
河北 省 张北县 大 囫囵镇 中心小 学 徐 发
, 尽可能先对知识“ 知其然” , 经 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 , 学会学 习 , 学会求知是 当代人要适 画葫芦” 通 应社会 发展所必 须具 备的最重要 的能 由课堂 , 再达到“ 知其所以然 ” 。 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 四人小组 ” , 部 分 力。 《 数学新课程标 准》 明确指 出: “ 数学 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 第三 , 寻找生活数学 人数 不合适 的 , 可建 立若干个 “ 六人 小 引导学生学 习生活 中的数学是 数 组” ,这样 分组便于学生 进行合作 、 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
试做“做一做”。
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
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
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
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
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
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
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赘還?。
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