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教学,在摸索中前行
探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
探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部分。
名著是文学的瑰宝,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浅出地导读名著,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名著内涵。
探索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名著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有时候可能难以理解名著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名著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名著的浓厚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名著中的有趣故事情节、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介绍名著的创作背景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去发掘名著的魅力,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名著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名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让学生通过交流、争辩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名著的内涵。
名著是汲取自民间文化的精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理解名著的内涵。
可以结合名著的具体情节和人物描写,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等方面去理解名著的内涵,使学生对名著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名著是文学的经典之作,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阅读方法。
教师在进行名著导读时,应该针对名著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分析名著的语言风格、结构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向学生介绍阅读名著的基本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品味名著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摸索中前行 在实践中成长
在摸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打开记忆的闸门,猛然发觉自己已经走过了一段很长的人生之路。
从幼稚无知的童年,走到青涩懵懂的少年,直至略明事理的今天,一路走来,酸甜苦辣,百般滋味。
先让时光回到我刚踏入教坛的第一年吧,那是1990年一个秋高气爽收获时节,我从福安师范毕业,怀着满满的喜悦与激情,开始了自己喜爱的教师生涯。
面对一张张可爱、稚嫩的小脸,享受快乐的同时,我才深感自己知识、技能的匮乏,于是就把提高学历水平作为教育生涯的第一个课题,立即行动,先拿了专科,又拿了本科,而后心里才略感踏实。
在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的同时,辅导学生成就又提上了日程,1993~1998这几年当中,我辅导的学生有十余篇习作陆续的发表、获奖……虽说聊感欣慰,但也诚惶诚恐,因为我深知自己的那碗水有多少。
于是我就把身边的出色人才,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与人为善、诚信做人、钻研业务、提升素养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就从这些方面去努力,好让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转瞬之间,20多个春秋便一晃而过。
参加海西网络学习,在顺利的平台和愉悦的心境中,我感觉自己又明显地成长。
因为,这种学习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种种灵活多样的探究性教学以及对自身业务素养的更高要求,都时刻警醒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必须注重学习和积累;要常用新的知识标准来要求自己,把新的教育理念尽量渗入到每一节课中去,向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质量;另外,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也使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平时应该如何更好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人生旅途就好像一本书,我边走边读,慢慢品味着其间的喜怒哀乐。
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不断地完善自我,去发现,去挖掘,一点一点地向目标靠近,希望能最终真正的“实现自我”。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导读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策略,通过导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下面将介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确定导读的目标和任务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前,首先需要确定导读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是明确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如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等;任务是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如预习、精读和复习等。
二、提前预习名著内容预习是名著导读的重要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前言、目录、封面简介等材料了解名著的作者、主题和情节,同时可以浏览一些章节,对故事情节有个大致的了解。
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导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三、精读名著章节精读名著章节是名著导读的核心环节。
在精读过程中,学生要逐段阅读,理解每一段的含义,掌握每一段的语言表达和情节发展。
可以采用分段注释的方式,标注出关键词、重要句子和需要解释的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受的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感受和思考。
四、引导学生分析名著的结构和风格在精读名著章节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整个名著的结构和风格进行分析。
可以从章节布局、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意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名著的艺术魅力。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辅导学生完成阅读作业导读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作业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阅读作业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形式,也可以是作文和阅读感悟等形式。
通过作业的完成,可以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导读效果,及时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六、复习和总结导读内容导读过程结束后,可以进行复习和总结。
可以进行名著导读的演讲和讲评,让学生展示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
可以进行名著导读的测试和考核,检验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同时可以进行名著导读的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对导读效果的感受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下提出了一条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路径。
第一步:选取适合的名著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选取适合的名著。
名著的选取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既要有经典作品,又要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作品。
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都是初中生可以尝试的名著。
名著选取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确保学生在导读过程中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第二步:细化导读目标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前,教师需要细化导读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目标既包括文本外的知识和技能(如背景知识、字词的理解等),也包括文本内部(如人物特征、情节、主题等)的理解和运用。
细化导读目标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第三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对作品产生好奇心和想象力;或者通过名著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描写,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美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和积极性。
第四步:合理组织导读内容和方法名著导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对名著文本的解读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合理组织导读内容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讲解文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或者通过问题导读、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还可以通过导读活动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延伸和拓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反思和情感体验名著导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或者通过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让学生产生共情和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渠道。
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时,有以下几个有效路径。
要精心选择名著导读的内容。
名著导读是学生接触经典文化的桥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
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与冲突等因素来确定教学内容。
要注重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考。
名著导读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和思考其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名著导读。
名著是对人生、社会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思考与探讨,教师可以将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看到名著内容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名著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名著中的文学修养,如修辞手法、形象描写、人物塑造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美。
第五,要注重名著导读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名著导读可以和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和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名著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通过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来帮助学生分析名著中的问题;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给学生创设名著情景,增强学生对名著的感知和体验。
要注重名著导读与实际教学的结合。
名著导读不仅仅是为了学生阅读名著,更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将名著中的经典片段与课文内容进行关联,通过对比和类比,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素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结合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通过这些有效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导读是指在学生读名著之前,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和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解读、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名著之前能够对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对于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那么,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如何才能够设计出有效的导读路径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深入理解名著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首先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名著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名著所描绘的时代背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等都对学生理解作品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名著背后的历史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更有共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或者通过古代文献、历史事件等来展示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一些相关的活动中,比如走访博物馆、参观历史遗迹、观摩历史重现表演等,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他们对名著的兴趣和理解度。
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与意义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与意义。
每部名著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道德,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感态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与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进行思辨、进行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与意义。
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作者通过作品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有何深刻之处?”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名著导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要素,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导读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路径和方法。
一、准备充分的课前导读名著导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自主完成阅读,而课前导读就是要帮助学生完整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和基础情节,以此为基础深入剖析文本细节,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和意义。
因此,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前,教师需要准备充分,细心阅读文学作品,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和主要情节,为学生提供清晰而有序的导引。
在课前导读时,可以引入背景知识、文化常识或者重要人物人事等内容,通过小组或者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在听完导读后愿意主动去阅读,同时也方便开展后续的导读教学。
二、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名著导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包括课外阅读、口头阅读、视觉阅读和写作阅读等。
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深刻掌握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1.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名著导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导读教师的要求,完成某一段或者整个文学作品的阅读,通过读书笔记、读书心得等方式记录阅读的体会和感受,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提高阅读交流能力。
2. 口头阅读口头阅读是指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朗读文学作品的某一段或者整篇。
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语音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 视觉阅读视觉阅读包括绘制思维导图、情节图示以及创意海报等,这种阅读方式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展现文学作品的主旨和关键人物、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
4. 写作阅读写作阅读包括作文、作品鉴赏、读书笔记等。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掌握文学作品的关键要素,提高自己的文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名著导读_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名著导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为了更好地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我校于XX年XX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名著导读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 深入挖掘名著内涵,丰富教学内容。
3. 探索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对《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教学观摩:安排优秀教师进行名著导读示范课,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并进行课后研讨,交流教学心得。
3.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名著导读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名著内涵,提升教学水平。
4. 案例分析:组织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 经验交流: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名著导读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
四、活动过程1. 准备阶段:学校成立名著导读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实施阶段:- 集体备课:教师们对名著进行深入研读,讨论教学设计,形成初步的教学方案。
- 教学观摩:组织观摩课,课后进行集体评课,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 专题讲座:专家讲座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和方法。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教师们学会了如何处理名著导读中的难点问题。
- 经验交流: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
3. 总结阶段: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为今后的名著导读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的认识得到提升,教学理念得到更新。
2. 名著导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得到体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文学名著导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经典的教学实践
文学名著导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学经典的教学实践导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名著。
通过导读,学生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索文学经典,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情感世界。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文学名著导读,并分享一些实践经验。
一、了解文学名著的背景知识在进行文学名著导读之前,先要对该名著的背景知识进行了解。
这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意义。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文学作品与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联系,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导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背景、富有悬念的片段或者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测,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对作品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三、探究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文学名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内涵。
在导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细节,让学生发现作品所探讨的问题和思考的价值观。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作品,拓展他们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名著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导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欣赏作品,如情感层面、审美层面、文化层面等。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美学特点、语言特色以及艺术手法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作文、小说、诗歌等,培养他们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相关活动和资源的引入为了更好地辅助文学名著导读,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活动和资源。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心理;举办文学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评论,组织文学讨论会等。
教学工作体会:在摸索中前行
教学工作体会:在摸索中前行
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在摸索中前行”的重要性。
首先,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尝试的过程。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习惯、理解力和表达方式,而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而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尝试,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某种教学方法并不起作用,或者遇到学生的学习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自我反省,寻找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进。
只有克服困难,才能继续前行。
最后,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教学是一个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而作为教师,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理念。
保持学习的态度,可以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保持开放和积极的心态,不断摸索和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在摸索中前行,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摸索中前行 前行中成长
摸索中前行前行中成长——浅谈张家砭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我县各个学校都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我校更是不甘落后,积极投身于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之中。
2012年春天,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新校长上任后,首先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询问,了解了我校的有效教学课堂改革停留在想法阶段后,便走进课堂,聆听、指导。
当发现我们的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还很模糊,并未深入探索有效教学策略方法时,校长坐不住了,他找来其他相关领导,反复讨论,希望能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分阶段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有了这个想法,大家行动了,反复的听课、评课、研讨、座谈……最终立足课堂,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根本要求,于2012年上半年确定了有效教学三年行动计划,为了使其有序、有效进行,特制定了《张家砭中学有效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即第一阶段,有效教学推进年阶段(2012年4月—2013年1月);第二阶段,有效教学完善年阶段(2013年2月—2014年1月);第三阶段,有效教学提升年阶段(2014年2月—2015年1月)。
计划形成后,我们积极组织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开始了新的课堂实践。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新学期开始后,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我们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结合,还需观摩学习,让老师们真正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由此,学校决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实行“走出去、学回来、再实践”的方式推进课堂教学工作。
有了新思路,马上就付诸行动,9月份,我们请来了县教研室的耿主任为我们做了“少教多学”专题报告,有了专家的指导,老师们找到了方向。
我们将七年级确定为实验年级,将贺宝银、雷巧霞、杨海军等8位老师确定为实验教师,随后老师们走进我县辛店中学的“6+1”课堂,回来后8名实验教师和教研组长不得不感叹我们的教研改革迈步太小,借鉴兄弟学校的方法,我们试着改变过去的陈旧教学方法,似乎还有些不那么得心应手。
校长在随教育局赴河南永威学校学习归来后带回的一些教案和影像资料派上了用场,学校组织各学科老师分组进行了教案分析和课堂影像观摩。
在摸索中前行——分享我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法
2 0 1 3 年 2 月 8日
课 改 研 究
摸 索 中前 i
— —
分 享我 的单元整体 教学的做法
文/ 张 海 光
一
、
实施单元的必要性
:
3 . 知识点检测和课后练习处理课
新课标要求教师根据课程 的总体 目标并结合教学 内容 , 创造 -
课 堂的前半部分是 对上节课所讲知识点 进行检测 , 形式 可以
即朗 渎课 文熟练流利 , 翻译理解文 章通顺准 确 ; 然 后再进行 知识 :时, 整体性教学原则可 以提高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 符合 点 的讲解 、 归纳和拓展 , 学生 听得 有兴 趣 , 记 忆也牢 固 , 教师讲解 目前 的国情 、 校情 、 学情 , 具 有灵 活性 和易操作性等特点 。
性地优化 、 设计贴 近学 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有力地说 明了 多种 多样 , 可以对往年 的高考题进行变式训练 , 也 可英 汉互译 , 让
让学生整 体 、 全 面地去学 习某一学科 , 有 利于学生 更加融会 贯通 学生复述文章 、 短文填空等等 。 后半部分是处理课后 比较 重要 的练
我改变 了原来的先教授词汇 的方法 , 改为让学生 自己拼读单 查缺补漏 , 也让老师更加 明确和弥补教学过程中的遗漏之处 。
探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
探析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名著内容的讲解和教学,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开阔视野。
但由于名著内容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寻找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第一,深入解读名著内涵。
对于初中生而言,诸如《红楼梦》、《西游记》这类名著的内涵十分复杂,只有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阅读、学习,才能真正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在深入讲解名著内容时,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案例、比喻、象征、细节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内涵和魅力,使学生对名著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将名著中所蕴含的道理、哲理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例如,当讲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女性角色,以王熙凤和身边的女性角色为切入点,探讨女性在现实中的角色和地位问题,使学生明白名著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第三,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
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例如,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分析原因、评价优缺点等。
让学生自己思考,不断输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名著背后的思想,在思考过程中更清晰地认识各个人物角色,深化对名著的理解,并且在思维上得到提高。
第四,开展名著分析课堂。
通过开展名著分析课堂,逐一深入分析名著的内容、结构、风格、人物等方面的问题,也是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
这种课堂需要注重互动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到主动思考、发表言论,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对文学知识的掌握。
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分析阐述,加深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名著导读可以说是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切入点,通过寻找有效途径提高名著导读教学效果,可以充分发挥名著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使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在 探 索 中 前 行
在探索中前行——对新学期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春去秋来,送走一个个期满毕业的莘莘学子,又迎来一张张可爱稚嫩的小巧面容——初一新生来了,他们把我从刚刚送别的失落中唤醒,顿时滋生了一种清新快活的感觉!相识是愉快的,匆匆相识,新鲜过后,就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环节。
这时,和谐的教学中不时会有尴尬出现。
初一,本身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问题逐一呈现:一、识字教学已不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生字的学习对于很大一部分孩子来说,仍困难很大,不可轻视。
二、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孩子们刚刚步入初中,认知有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全面,所以教学中的“度”很难把握。
三、写作教学中,由于孩子们的见闻、感受、想法大同小异,导致了所写文章千篇一律。
再加上他们置身于新学校、新学段中,知识跨度很大,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表现出对作文的排斥之状,老师的指导也显得苍白无力。
诸如以上种种现状,再加上教材内容有所改变,我深感压力很大,但我是教师,教书育人之路纵有千般艰难,我也不可放弃。
所以我只能在教学中摸索,摸索中实践,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前行。
一、了解学生,钻研教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有思维、有见识的活生生的个体。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
所以身为教师,我必须了解学生的共性和差异,以便教学中因材施教,各得其所。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更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
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对学习产生情感,是首要问题。
所以我去钻研教材。
深入研究之后,我发现初一新教材对知识的要求不明确,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思想的培养尤为重视,并且偏重于提高学生素养。
比如:预习习惯的养成,边阅读边思考习惯的培养,以及利用各种方法阅读理解,并注重学生对文章的独特感受等等,皆成为重点。
如此一来,我便可以在教学中扬长避短,结合学生实际,课内外教学互相结合,互为补充,使教材的利用更加完善,更加合理。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名著的深入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充分准备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名著本身进行深入研读,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和语言特点等。
同时还要对名著的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进行规划,确定教学要点和重点,以及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名著的背景知识、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小组讨论、展示精彩片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名著,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收获。
三、注重情感体验名著是文学艺术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而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情感体验,是名著导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再现、角色扮演、情感倾诉、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名著中的情感内容,使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感受情感冲击,从而深入理解和思考名著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
四、拓展知识视野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通过名著导读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名著导读中不仅能够领略文学的魅力,还能够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和哲理内涵往往需要通过深入思考和探讨才能得以揭示,而作为名著导读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展开争辩、设计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名著中的问题和主题,帮助他们发现并理解名著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六、注重实践应用名著导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还应该注重实践应用。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的探索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对历史人文的理解。
一、整体把握,明确目标。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划和设定,确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确定教学重点,突出思想性。
名著导读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性为重点,通过对名著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名著作者的思想和主题,培养学生对文化、历史和人性的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体验名著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
三、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进行名著导读教学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四、注重材料选择,突出经典性。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材料选择应该注重经典性,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高文学价值的名著作为教学材料。
通过对经典名著的导读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丰富文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六、注重情感体验,塑造人文情怀。
名著导读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名著作者思想的理解和解读,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情怀。
通过对名著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名著中的情感价值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情感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名著导读教学过于古典和枯燥,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如何设计有效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路径成为了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
因为只有学生对名著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去阅读和理解名著。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名著的故事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名著的一些精彩段落来进行朗读和解说,让学生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二、选取适合的教材在进行名著导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名著教材。
比如在初中阶段,可以选取一些篇幅适中,内容丰富的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这些名著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和语言表达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注重情感体验名著导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名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对名著产生共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情感上去体验名著,让学生通过名著中的人物情感和命运的波折来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感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对名著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四、结合生活实际名著虽然是古代的文学作品,但是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道理却是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借鉴的。
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名著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就名著中的思想和情感展开讨论,或者让学生通过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来认识社会中的各种人物类型等。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名著,并增强名著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五、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朗读、分组讨论、小组演绎、课外阅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名著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教学在摸索中前行北京学习的反思范文
语文教学在摸索中前行北京学习的反思范文语文教学在摸索中前行北京学习的反思范文早期的会议议程似乎有些乏味。
但是,本次北京之旅,我最深的感受还是一个词:“震撼!”一种对自我教育欠缺之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地方的反观和思考,一种对外界视野冲击造成的心理落差,对外界学生表现出来的那种悠游自然的应答态势与能力的鉴赏和感叹。
还有对刘校长那一句“不学小术,方成大器。
”的解读和深思。
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孩子们的博闻广智,机敏聪慧,让我这个老师都自愧不如。
在一楼大厅等候休息的过程中,一个个走马莲台般随意而来,弹奏一曲,然后再尽兴而去的孩子让我钦羡不已。
当然,常态的课堂我们也看了很多,不足之处显而易见。
但是,你从每一面展示墙看到的都是软实力,没有重金打造的奢华,却是智慧与精力的结晶。
你从每一个孩子与人交流的体态与神情中,看到的是自信和张扬,而不是躲闪和逃避。
环境造英雄。
一如刘宪华校长所言,这里都是精英家庭的孩子。
那么,精英父母的耳传目染,高端教育设计的人才培养定位,再加上具体严密的组织落实,使得这里的孩子一开始,就占据了比我们的孩子多得多的资源。
然而,站在这样的学校,看着这些孩子,我一方面深深感受到震撼,体会到差距,同时也看到了希望,看到我们的教育有多大的空间需要我们去努力提升,以改善我们自己的教育。
新英才的刘宪华校长是本次大会自始至终的主持人。
刘校长在会议议程的第一天便以互动的形式,搭建了一个自主阅读与共同研讨的平台,让我们走进了“主题阅读”的框架里。
什么是“主题阅读”呢?我的理解是,首先,这是一种理念,其理念的核心是在语文教学开展中,拟定一个主题,然后借助教材的“一主”与“两翼”共同支撑,撑起“主题”的框架;其次,它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教学技巧与操作方法。
而“大单元”教学法体系使“一主”和“两翼”获得了开展与落实。
在对作为“大单元”教学法体系的课型安排解读过程中,你能更加突出地体会到“主”对“翼”的阅读方法指导与技能策略培养,和“翼”对“主”的拓展实践应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教学,在摸索中前行“名著导读”是人教版《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学生阅读名著的状况以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都令人堪忧。
本文以新课标为准绳,以学生“读情”为研究起点,反思初中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困惑,积极寻求实践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兼备的导读策略,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阅读活动为主载体的名著导读策略。
标签:名著导读调查分析导读策略一、调查缘起当前,初中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方面主要表现为:初中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小;课外阅读时间较少;阅读量小,阅读程度较浅。
家长教师方面:名著阅读“功利化”,家长不重视,甚至有教师不提倡;名著导读教学板块被“过场化”“边缘化”。
然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名著阅读的“量”与“质”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阅读教学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调查分析笔者就某一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情况做了一份问卷调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现状一:阅读保障有调查中显示72%的学生表明家庭支持他们阅读名著,支持度较高,其中不支持主要原因是家长怕影响学生学习,其次怕孩子看不健康的书籍。
另外,七八年级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九年级而言较轻,他们有比较多的阅读时间。
现状二:阅读意识淡在“你经常阅读课外名著吗”这项调查中,分别有58%和16%的学生只是“偶尔”甚至“从不”阅读名著。
可见,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意识较弱。
在“你喜欢阅读文学名著吗”一项调查中53%的学生选择不喜欢阅读,并指出主要原因是内容不吸引人;其次阅读需要时间,和课业时间起冲突。
现状三:阅读习惯缺大多数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只动笔不动手,只有少数学生会做些批注、摘抄,写读后感之类的。
可见,学生尚未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也并未掌握一定的阅读名著方法。
调查中呈现出另一种现象,学生也不愿意自己阅读“读而无法”,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渴望得到教师的阅读指导,少数“不渴望”学生主要是认为文学名著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不多;其次是怕麻烦。
现状四:阅读品质低从九年级的的調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阅读率普遍偏低,他们中大部分人喜欢阅读故事情节性较强,篇幅短小的作品,许多经典之作,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四大名著”,相对《城南旧事》《格列佛游记》等,阅读率都相对较低,学生的阅读品质存在一定程度的肤浅性。
三、导读策略学生阅读名著方法极其单一,甚至有学生读名著也就“三分钟热度”。
因此在学生阅读活动的安排上注重激发兴趣、指导方法、规范行为,并有意识地把学生的阅读过程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阶段。
1.“三引”倾心,开启阅读之门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如是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学生名著阅读亦是如此,教师若能让学生对名著一见倾心,名著阅读的效果便能成功一半。
因此,在学生阅读名著之始,教师通过开设名著阅读指导课、观看相应影视作品、介绍名家鉴赏文章和介绍成语俗语等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掌握名著阅读方法。
1.1引趣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写道:“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以下是导读课札记:还记得在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这本名著的时候,一些学生表示很不屑,“如何让学生愿意去读这样一本电视剧化的名著”成了我的一件心事,我专门开设一节课让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让学生讨论交流原著与电视剧中“三打白骨精”的异同。
学生们各个兴趣高涨,一番探讨交流之后,发现电视剧与原著是不能随意画上等号。
最后,在重新布置《西游记》阅读摘抄卡的任务:寻找《西游记》原著与电视剧的不同之处。
摘抄本上的成果显示这次的名著阅读可真是“读”劲十足。
1.2引法虽说阅读无定法,但对于正处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黄金时段的初中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名著阅读方法无疑是极其有益的。
名著阅读主要有下列方法:①先读前言、目录、后记。
②精读与略读相结合③作好读书笔记。
④借助网络查阅资料。
⑤遇到疑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与同学交流。
以《繁星》《春水》为例,批注式阅读方指导课设计:1.21介绍批注阅读类型㈠大意理解㈡美句赏析㈢内涵把握㈣个性批注:学生可以随意“漫话”和“漫画”,表达内心。
1.22运用方法,批注诗句选取《繁星春水》中“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诗句进行批注。
1.23交流学生的精彩批注学生们在积极地感受纯美文字的过程中,体会这字里行间的哲理,我想这言简义丰的小诗所要告诉我们的真谛就在这一点一滴慢慢地品味中慢慢习得。
1.3引行在学生名著阅读之初,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使学生自主阅读落到实处,为最终实现阅读成效打下基础。
比如:制定三年大计划和学期小计划。
2.“三表”定心,初尝阅读本味学生是名著阅读的主体,因此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笔者设计了《名著阅读卡》和以阅读小组为单位的《阅读交流情况表》及《阅读小组名著阅读评价表》,以此监督与激励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定下心来阅读名著。
2.1自读表该表中每个组成部分的填写都需要学生在真实且认真阅读的基础之上方能完成。
并且表格内容的设计上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主要内容概括、语句赏析和内涵感悟的能力。
2.2交流表让学生之间加强阅读交流,把每班学生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阅读小组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尽量做到各组水平上的均衡。
每两周会安排一次小组的组内阅读交流,每次交流时间的长短根据实际交流需要而定。
2.3评价表在以上两个表格的作用之下,结合名著阅读卡的完成情况、课堂阅读交流情况以及阅读研究性学习情况,按照实际分数在每学期评选出3个名著阅读优秀小组,进行表彰和奖励。
3.“二为”入心,汲取名著精髓学生一次自读过程的完成,并不等于名著阅读活动的完全终结。
“好书不厌百回读”,只有反复品尝、咀嚼、玩味名著,才能汲取其更多的精神营养。
较之自主阅读而言,“二次阅读”应是更高层次的阅读。
为此我们主要安排“名著阅读赏读课”和“学生研究性阅读”两种活动方式。
3.1赏读名著赏读课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反复品尝、咀嚼、玩味的名著导读重头课型,为的是让学生从经典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因此为学生而设的名著赏读课的“课眼”的选择理应以学生的“读情”为依据。
所谓读情,指的是学生基于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在阅读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阅读情况,包括学生的阅读好恶、阅读困惑和阅读障碍等等。
比如:《朝花夕拾》的赏读课案例:八年级上册教材推荐学生阅读《朝花夕拾》,不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映:《朝花夕拾》太难懂了,我们都不怎么喜欢读。
听了这话我陷入了深思,其实鲁迅的文章别说学生觉得难读,我自己常常也是对其退避三舍。
然而,我清醒地知道鲁迅以及他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举足轻重的,我有责任让学生认识鲁迅及其作品的价值。
于是我自己再次潜心阅读了《朝花夕拾》,并查找了大量的关于鲁迅的资料,经过近半个多月的准备,我设计了一个旨在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及《朝花夕拾》价值的赏读课。
课后,有些学生在当周的随笔上就写了关于这次上课的认识,有些同学在随笔中感叹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受尊崇程度,有些同学则反省了自己曾经对鲁迅文章的畏惧心理,还有些同学则说通过这一堂课觉得《朝花夕拾》变得既可爱又可敬了!3.2研究“研究性阅读”与正处在求知欲很强年龄段的初中生喜欢探究问题,喜欢“当家作主”的思维特点十分吻合。
名著导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去对材料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挥学生获求知识的主动性。
名著的研究性阅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整体性研究:主要指对一本名著整体情节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研究性阅读。
例如针对《骆驼祥子》一书,组织学生在自主阅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开展辩论: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原因:社会原因还是性格?片段性研究:指的是对一本名著的某个情节片段或某一人物或某一类描写开展的研究性阅读。
例如阅读《西游记》一书,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论题:“真假美猴王”中死的到底是谁?大多数人都认为真假美猴王里死的是美猴王,活下来的是悟空,但有人却认为死的根本就是悟空,活下来的是六耳猕猴!同学们,你认为呢?研究性阅读通过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阅读方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策略,培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名著导读是一项极具意义的教学活动,名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真心希望我们语文教师不要再冷落“名著导读”教学,充分发挥我们教师“导”的能量,在摸索中前行,让学生真正走进并热爱名著阅读。
参考文献[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5.[2]金菊. 《进学致和行方思远——浅谈数字化环境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指导与实践》[J].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6):6.[3]卞生和《乡镇初中生文学名著阅读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与实施》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