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技术
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
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对工作在未知环境中的机器人,在其位置控制和运动控制中引入视觉反馈信息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利用视觉传感器得到的图像作为反馈信息,构造机器人的位置和运动闭环控制,即视觉伺服[1]。
本文主要研究手部摄像机视觉机器人的控制问题,采用基于图像的直接视觉伺服。
它的控制算法不需要求解逆像问题以及机器人运动学,同时它的结构不依赖于机器人惯量以及科里奥利矩阵。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物理结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结构可分为摄像机固定和手部摄像机两种。
在摄像机位置固定的机器人系统中,有多个摄像机安装在机器人周围的环境中,可同时获得机器人和周围环境的图像,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控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运动直至触碰到期望目标。
而手部摄像机机器人的摄像机安装在机器人手部,只能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这种方法的目标是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使运动或静止的目标在摄像机图像平面上到达期望位置。
摄像机固定的安装方式可获得固定的图像分辨率,并同时获得机器人和机器人周围环境的信息,便于将视觉系统集成到控制中。
但在机器人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图像特征遮盖现象,观察灵活性差。
而手部摄像机方式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不存在图像特征遮盖问题。
同时,随着手爪接近目标物体,可获得较高的图像分辨率,从而提高图像精度。
本文建立的机器人系统采用较低的运动速率,避免了因摄像机运动引起的图像的模糊,同时能够保证目标处于摄像机视场范围内,故采用手部摄像机的安装方式[2]。
视觉伺服的方式根据反馈信号表达方式,分为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
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其反馈信号在三维任务空间中以直角坐标形式定义。
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图像特征的抽取,并结合已知的目标几何模型及摄像机模型,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对目标位姿进行估计,然后以机械手当前位姿与目标位姿之差作为视觉控制器的输入,进行轨迹规划并计算出控制量,驱动机械手向目标运动,最终实现定位、抓取功能。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设备、图像处理单元、目标识别与定位模块 、伺服控制器和机器人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02
视觉伺服系统的关键技术
图像获取
相机选择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相机类 型,如CCD或CMOS,以及相应 的分辨率。
照明条件
确保足够的照明以获得清晰、对 比度高的图像,并考虑使用红外 或紫外光谱的特殊照明。
图像处理
预处理
包括噪声去除、对比度增强和图像缩放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
特征提取
利用算法检测和提取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如边缘、角点或纹 理。
目标识别与跟踪
目标检测
利用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技术检测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目标跟踪
连续帧间跟踪目标,处理目标运动、遮挡等问题。
姿态估计与控制
姿态估计
通过分析图像特征和相机参数,计算 机器人与目标之间的相对姿态。
拓展应用领域
将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应用到更多领域,如 医疗、农业、工业等。
未来趋势
深度学习技术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高机器人视觉伺 服系统的识别和分类能力。
多模态融合
将图像信息与其他传感器信息融合, 提高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感知能力 。
强化学习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训练机器人视觉伺 服系统,使其能够自主适应不同环境 和任务。
特点
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特 点,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视觉伺服 控制,提高机器人作业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水平。
工作原理
工作流程
图像采集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 图像采集、图像处理、目标识别与定位、 伺服控制等步骤。
通过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目标物体的 图像。
图像处理
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研究
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方向。
视觉伺服系统是一种通过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实现自动控制的机械系统,包括传感器、图像采集卡、处理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部分。
本文将介绍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的研究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系统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追踪、定位和控制等功能。
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1. 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处理算法是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等多个方面。
其中,特征提取是关键的一步,需要根据不同的目标物体选择不同的特征提取算法。
当前常用的特征提取算法有边缘检测算法、颜色直方图算法、形状匹配算法等。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的另一核心技术。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相机、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相机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具有高分辨率、图像鲜明等优点。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新型传感器的出现将极大地促进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
3. 控制算法视觉伺服系统的控制算法需要结合上述两个核心技术实现,包括控制平台的设计、PID控制算法的实现等多个方面。
当前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二、应用领域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应用领域:1. 工业制造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实现对生产过程中物件的位置、姿态、大小的检测与控制。
例如,在给瓶子打标签时,系统可以对瓶子的大小、形状进行检测,确保标签放置位置的准确性。
2. 视觉导航基于图像处理的视觉伺服系统可以应用于无人机、机器人等设备的视觉导航。
视觉伺服的分类和问题分析
本文将从伺服控制系统的分类和一些常见问题来分析介绍:一、分类目前,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按照摄像机的数目的不同,可分为单目视觉伺服系统、双目视觉伺服系统以及多目视觉伺服系统。
单目视觉系统只能得到二维平面图像,无法直接得到目标的深度信息;多目视觉伺服系统可以获取目标多方向的图像,得到的信息丰富,但图像的信息处理量大,且摄像机越多越难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当前的视觉伺服系统主要采用双目视觉。
按照摄像机放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手眼系统(eye in hand)和固定摄像机系统(eye to hand或stand alone)在理论上手眼系统能够实现精确控制,但对系统的标定误差和机器人运动误差敏感;固定摄像机系统对机器人的运动学误差不敏感,但同等情况下得到的目标位姿信息的精度不如手眼系统,所以控制精度相对也低。
(2)按照机器人的空间位置或图像特征,视觉伺服系统分为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系统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系统在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系统中,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计算出目标相对于摄像机和机器人的位姿,所以这就要求对摄像机、目标和机器人的模型进行校准,校准精度影响控制精度,这是这种方法的难点。
控制时将需要变化的位姿转化成机器人关节转动的角度,由关节控制器来控制机器人关节转动。
在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系统中,控制误差信息来自于目标图像特征与期望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
对于这种控制方法,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反映图像差异变化与机器手位姿速度变化之间关系的图像雅可比矩阵;另外一个问题是,图像是二维的,计算图像雅可比矩阵需要估计目标深度(三维信息),而深度估计一直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难点。
雅可比矩阵的计算方法有公式推导法、标定法、估计方法以及学习方法等,前者可以根据模型推导或标定得到,后者可以在线估计,学习方法主要利用神经网络方法。
按照采用闭环关节控制器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分为动态观察-移动系统和直接视觉伺服前者采用机器人关节反馈内环稳定机械臂,由图像处理模块计算出摄像机应具有的速度或位置增量,反馈至机器人关节控制器;后者则由图像处理模块直接计算机器人手臂各关节运动的控制量。
常见机器人与视觉标定的几种办法
a是旋转标准的角度
Mdx=X1-X0,即旋转后Mark坐标与训练模板 的mark坐标
1.相机非线性校正
2.相机与机器人做9点标定 3.计算机器人的旋转中心 4.相机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最终的输出结果
旋转中心标定说明
红色框为CCD FOV,黄色为工件
z
五星为Mark点
训练的标准位置
工件发生平移
y 工件发生平移和旋转
x Base Frame
所有 旋转中心方法用于
机器人与视觉配合场景
方法:计算工件实际发生的偏移量和旋转量,结合机器人的旋转中心进行二次补偿后,把补偿量 发送给机器人,然后机器人把补偿量补偿后进行抓取或放置即可;
下面介绍如何求解StDx和StDy
旋转中心标定—计算补偿
• StDx,StDy计算过程,首先Robot在拍照点旋转一定角度a(一定是Robot给出)
X0,Y0
X1,Y1
CDx= cos (a) * (Cx0-X0) - sin (a) * (Cy0-Y0) + X1 – Cx0 = (cos (a) -1) * (Cx0-X0) - sin (a) * (Cy0-Y0) + MDx = (cos (a) -1) * StDx- sin (a) * StDy+ MDx
CDy= cos (a) * (Cy0-Y0) + sin (a) * (Cx0-X0) + Y1 – Cy0
X’= cos (a) * (X0-Cx0) - sin (a) * (Y0-Cy0) + Cx0
(X0, Y0)
Y’= cos (a) * (Y0-Cy0) - sin (a) * (X0-Cx0) + Cy0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中, 往往需要对物体进行定量分析或对物体 完成精确定位的处理, 解决这一问题就不仅要了解成像的模型, 还需要知道模型中各种参数的精确值, 确定这一参数值的过程
[ ] ’ 包括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和手眼关系的标定 。如图 ( 所示。
( % # 图像滤波
对于基于位置控制的视觉伺服系统, 从二维图像平面提取 得到三维的目标位置, 必然是带有噪声的。图像的噪声表现为 图像上面出现各种形式的干扰斑点、 条纹等, 这些随机噪声把像 素的真值隐蔽起来, 严重影响对图像的处理和提取图像特征, 所 以系统必须对视觉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噪声的浓度与 其四周像素的浓度间, 存在着很大的浓度差, 平滑化就是利用噪 声的这种性质除去噪声的方法。但因图像的边界部分也存在着
在线标定将标定技术与控制理论方法结合形成自治系统任何系统冲击震动及外部干扰都被自动考虑能很好地消除离线标定引入的一些误差能够实时准确的标定参数且具有较好力学方程求解逆动力学方程然后采用一种控制理论目前多采用自适应控制对运动轨迹和目标进行控制同时实现了参数在线确定或实时校准完成了摄像机的标定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控制理论算法不同
其中: ! 为旋转矩阵; " 和# 分别是相应于! 的用欧拉角表示 !,
1 & ! #
的侧倾角、 俯仰角和旋转角; 1 ’ 为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
到; 在线估计法可以不进行标定, 但存在雅可比矩阵的初值选择 问题; 学习方法主要有离线示教和神经网络方法等。 标系之间的平移。
" $ 1 .
手眼关系的标定是指机器人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 与摄像机
$ 像机标定
机器人手眼系统的标定包括机器人内部参数标定, 摄像机 内部参数标定以及机器人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 (手眼) 关系的 标定。机器人内部参数的标定主要指应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基 于模型的识别方法辨识出机器人本体的主要参数, 在这方面已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与校准方法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与校准方法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机器人的视觉系统是其实现智能感知和环境感知的关键技术之一。
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和校准对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对象识别和目标跟踪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与校准方法,为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下实现高效精准的视觉感知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1. 选择合适数量的摄像头: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首先要确定所需的摄像头数量。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单个摄像头或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能够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更全面的视野。
同时,要考虑摄像头的分辨率、帧率和接口类型等因素,以满足对图像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
2. 安装和固定摄像头:在选择合适数量的摄像头后,需要将摄像头正确地安装到机器人上。
首先要确定摄像头的安装位置,通常需要在机器人的头部或身体上选择一个适合的位置,以便摄像头能够获得最佳的视野。
其次,需要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将摄像头牢固地安装在机器人上,以避免在移动和操作过程中产生抖动和影响图像质量。
3. 连接和配置摄像头:完成摄像头的安装后,需要将摄像头与机器人的计算系统进行连接。
常见的连接方式是使用USB或网络接口进行连接。
接下来,对摄像头进行配置,包括设置分辨率、帧率和图像格式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确定,以保证视觉系统能够提供足够清晰和平滑的图像。
4. 编写视觉系统软件: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构建还需要编写相应的软件来处理和分析摄像头获取的图像数据。
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平台包括C++、Python和ROS等。
视觉系统的软件可以用于进行对象检测和识别、运动跟踪和目标定位等功能。
在编写软件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方法,以提高识别和跟踪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机器人视觉系统的校准方法1. 相机标定:相机标定是机器人视觉系统校准的基础工作,它主要用于确定相机的内部参数和外部参数。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2014-2-18 15:28:29 浏览:112目前,在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机器人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工作,机器人不但要有更好的控制系统,还需要更多地感知环境的变化。
其中机器人视觉以其信息量大、信息完整成为最重要的机器人感知功能。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是机器视觉和机器人控制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系统,其内容涉及图象处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理论等研究领域。
随着摄像设备性能价格比和计算机信息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有关理论的日益完善,视觉伺服已具备实际应用的技术条件,相关的技术问题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机器人视觉伺服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程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系统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系统。
对机器人视觉所涉及的前沿问题做了概括,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视觉伺服的定义:人类对于外部的信息获取大部分是通过眼睛获得的,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制造出智能机器,这种智能机器首先具有人眼的功能,可以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和理解。
人脑中有很多组织参与了视觉信息的处理,因而能够轻易的处理许多视觉问题,可是视觉认知作为一个过程,人类却知道的很少,从而造成了对智能机器的梦想一直难以实现。
随着照相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具有视觉功能的智能机器开始被人类制造出来,逐步形成了机器视觉学科和产业。
所谓机器视觉,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 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 robot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的自动化视觉分会给出的定义是:“机器视觉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
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相机标定技术研究
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相机标定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视觉系统是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相机标定技术作为视觉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机器人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对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相机标定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相机标定技术的概念及意义相机标定是指确定摄像机内部和外部参数的过程。
其中,摄像机内部参数包括焦距、主点位置、畸变等;外部参数则包括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等。
相机标定的目的是为了求取摄像机在真实三维世界坐标系下的位置和姿态,从而实现三维物体的准确测量和定位。
相机标定技术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的应用极其重要。
首先,机器人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环境中物体的信息,需要通过相机标定来获取准确的世界坐标系信息,从而实现精确的机器人操作。
其次,在机器人操作中,需要对物体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定位。
相机标定技术通过相机的准确测量和定位,为机器人操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三、相机内部参数标定方法相机内部标定是指确定摄像机内部参数值的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直接法直接法是通过摄像机拍摄一组已知大小的校准板图像,校准板上包含若干个特征点,通过测量特征点在图像中的坐标和在实际校准板上的坐标,可以计算出摄像机内部参数,包括焦距、主点位置和畸变等。
2、间接法间接法是基于多幅图像之间的匹配关系,通过计算每个像素点在不同图像中的反投影误差,来确定摄像机的内部参数。
其中常用的间接法有Tsai等提出的标准模型法和Zhang等提出的张氏标定法。
标准模型法利用多幅图像之间的重合度来计算摄像机的内部参数。
张氏标定法则是在标准模型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基于角点的校准方法。
四、相机外参标定方法相机外参标定是指确定摄像机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单目标定方法单目标定方法是指只通过一颗摄像机来确定物体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方向。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技术手册
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技术手册1. 引言机器人视觉系统是现代机器人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使得机器人能够感知和理解环境,并基于此做出决策和执行任务。
本手册旨在介绍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技术,包括其原理、功能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
2. 视觉系统基本原理2.1 光学传感器机器人视觉系统通过光学传感器来获取环境中的光线信息。
光学传感器的种类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它们能够将光线转换为数字信号,供机器人系统处理和分析。
2.2 图像处理机器人视觉系统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光学传感器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和提取特征。
图像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图像去噪、边缘检测、图像增强等,通过这些步骤,机器人可以得到更清晰、更有用的图像信息。
2.3 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特征提取是机器人视觉系统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从图像中提取出有用的目标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目标识别则是根据提取到的特征来确定目标的类别和位置。
2.4 三维重建和定位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获取的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空间中的模型。
同时,机器人可以通过定位算法确定自身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从而更好地与环境进行交互和运动规划。
3. 视觉系统功能3.1 目标检测和跟踪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和跟踪环境中的目标物体。
通过目标检测和跟踪,机器人可以实现对特定物体的追踪和定位,为后续的任务执行做好准备。
3.2 环境建模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通过获取的图像和三维模型来建立环境的模型。
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对环境进行理解和规划,例如避障、路径规划等。
3.3 视觉导航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辅助机器人进行导航和定位。
利用环境地图和定位信息,机器人能够实现精确的导航和运动控制,以完成各类任务。
3.4 视觉交互机器人视觉系统可以实现与人类的交互。
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机器人可以识别人类的表情和动作,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交互方式。
4. 视觉系统实际应用4.1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中,机器人视觉系统广泛应用于装配、质检、物料处理等方面。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研究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研究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利用计算机和机械等技术实现无人操作或自主操作是其主要应用之一。
在机器人技术应用中,视觉伺服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和研究。
视觉伺服控制技术是利用视觉信息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已成为机器人技术和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传统机器人控制方法通常是基于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结合,但是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复杂的算法和控制机制,导致其不稳定性和误差较大。
而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就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获取机器人的运动和姿态信息,将其反馈到机器人控制器中进行处理和调整,实现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控制操作。
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中,利用机器人自身装备的摄像头、光学传感器等设备获取环境信息和机器人状态。
通过对图像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方向和速度等信息,从而实现机器人位置姿态的控制。
二、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应用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在机器人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主要的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起初主要是用来实现物体的精准处理和组装等作业,而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应用则将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和速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其可以更加精准、高效地完成装配、加工等工作。
此外,视觉伺服控制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医疗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
智能安防领域中,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和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视频监控和入侵检测等功能;在智能家居领域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完成物品清理、家庭安全监测等任务;在医疗机器人领域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和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实现手术、治疗等工作;在无人驾驶领域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伺服控制技术获得道路和交通信息,实现车辆的自动操作。
三、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
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实现对机器人图像的自动处理和识别的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机器人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识别、分析和反应,进而转化为行动或控制信号,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操作。
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是指获取外部物体或场景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信息,并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
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包括摄像头、光源、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等组成部分。
当机器人运行时,摄像头会通过稳定的平台将物体的图像采集下来。
二、图像分析处理图像处理是指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出其中的信息。
机器人视觉系统将采集下来的图像传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分析。
图像分析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特征提取、直方图分析等步骤。
三、特征提取图像特征处理是指从图像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信息,通常包括色彩、纹理、形状等,用于识别物体。
机器视觉系统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提取出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信号,送到模式识别系统进行处理。
四、模式识别模式识别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数字模型,通过模型匹配和分类来识别物体或场景。
机器人视觉系统将提取出的特征和模型进行匹配,进而识别出物体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五、思维控制思维控制是指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机器人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和决策,以完成智能化自主操作。
利用模式识别结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机器人应该采取何种操作,包括自我定位和运动路径规划。
六、执行控制执行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向机器人发出操作信号,完成相应的动作。
利用思维控制确认机器人需要采取何种操作后,通过动作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的指令,使机器人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操作。
总之,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像处理技术采用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判断、决策和反应来实现自主智能化操作。
机器人视觉系统、模式识别系统、人工智能算法和运动控制系统是该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共同实现机器人图像的自动处理、识别和反应,实现自主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操作。
视觉伺服控制原理
视觉伺服控制原理视觉伺服控制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来实现物体精确定位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该控制方法是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传统伺服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
它能够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中实现很多任务,如自动化装配、机器人导航和质量检测等。
视觉伺服控制的核心原理是依靠计算机视觉技术来获取复杂的视觉信息,并以此控制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精确位置和运动。
视觉伺服控制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
图像采集系统可以是相机、激光测距器、扫描器等设备,它能够采集物体的图像信息。
图像处理系统负责从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体信息,如物体位置、形状和大小等。
运动控制系统根据所提取的物体信息和指令,实现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控制算法为视觉伺服控制的核心,利用PID控制方法来根据图像处理系统提供的物体信息对物体进行控制。
视觉伺服控制的原理是基于反馈控制的思想。
它实现了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实时跟踪和位置控制。
通过视觉反馈,一旦运动偏离预定轨迹或目标位置,视觉伺服系统即可及时发出控制信号,调整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控制机器人或自动化设备的方向和速度,使其重新回到目标设定位置,从而实现目标物体的精准定位。
视觉伺服控制主要应用在自动化装配中,如汽车、电子设备的组装线。
此外还可以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其优点是精度高、速度快、适应性强、可扩展性好等。
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图像噪声影响、系统复杂性、时滞带来的控制问题等。
总的来说,视觉伺服控制在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也可以应用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伺服控制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是指利用视觉系统采集对象信息,通过反馈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使机器人能够完成预定的运动轨迹并保持一定的精度的一种智能控制系统。
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中,机器人的动作是由伺服控制系统驱动的。
伺服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由比例、积分、微分三个部分组成,控制器的作用是使伺服系统输出与输入信号之间的误差最小。
在建模和仿真过程中,机器人视觉系统的侦测器和伺服系统的控制器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模块。
由于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十分复杂,因此建模和仿真的精度和可靠性成为了建模与仿真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中建模时,我们要建立完备的机器人动力学模型,掌握机器人运动状态和变形的规律。
同时,在伺服控制器的设计中,我们还需考虑到信号延迟,与受扰动的抑制作用,以及多种不同动态状态的响应能力等多种因素。
基于上述因素,要使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更加准确,我们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机器人运动学的建模。
机器人的动力学和运动状态与时间有关,因此机器人的理论运动模型应包含时间变量。
我们在建模时,可以采用拉格朗日、牛顿-欧拉等方法来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Simulink 等)来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完成机器人的动态仿真。
第二,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建模。
机器人视觉系统主要包含采集、图像处理和识别三个部分。
我们可以采用机器视觉的基本原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机器人所感知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或图像特征,在机器人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环境的感知和掌握。
第三,伺服系统的建模。
机器人的伺服系统主要包含比例控制、微分控制和积分控制三个部分。
我们在建模时,可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通过对控制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分析来建立伺服系统模型。
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
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器人在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是机器人实现自主导航、环境识别、目标追踪等关键技术之一,其发展不仅提升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也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首先,机器人的视觉感知是机器人获取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关键能力。
通过视觉感知,机器人可以利用摄像头等设备捕捉到的图像信息,对环境进行识别和理解,从而实现自主导航、避障等功能。
在视觉感知方面,图像处理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机器人的决策和行动提供支持。
在机器人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中,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使机器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看”和“理解”图像或视频数据。
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可以实现识别各种物体、场景和人脸等复杂任务,进而完成高级的决策和控制。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为机器人智能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除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外,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还涉及到图像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图像传感器技术是机器人进行视觉感知的基础,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器人获取图像信息的质量和准确度。
目标检测和跟踪技术则是机器人实现目标识别和追踪的关键环节,通过检测和跟踪目标,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行为和控制。
在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中,自主导航是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自主导航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能够通过视觉感知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环境信息,规划出合适的路径并实现自主行走的能力。
通过自主导航技术,机器人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各种任务,如巡检、运输、服务等,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的应用价值和效率。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探讨
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探讨作者:邱启华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6期摘要: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是将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控制技术,其学术基础涵盖了机器人运动学、图像处理、控制理论等研究领域。
本文从视觉伺服系统中基于图像的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入手,在实验条件下,探讨了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在机器人作业系统中的应用,并就视觉伺服控制机器人作业系统的实验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机器人视觉伺服作业系统中图分类号:TP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002-02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79年,首先由HILL提出了视觉伺服(visualservoing)的概念,并随之出现了多种伺服控制方式,被逐步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系统之中。
视觉伺服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机器人更具类人化、智能化的特点,使其对周围多变环境的自适应能力也大大提升。
1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2 视觉伺服在机器人作业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在实验条件下,将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技术在切割、焊接、涂漆等领域中的应用抽象和概况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机器人作业系统,并对其系统构成和应用情况加以分析。
2.1 作业系统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在实验条件下构建视觉伺服的机器人作业系统,其主要由摄像系统、图像采集卡、作业平台、工业机器人、控制计算机及其软件系统等构成,如图2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摄像机图像采集系统采集作业对象的图像之后,由软件系统平台控制图像采集卡获取摄像机采集的作业对象图像,并经过图像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和细化等处理环节,之后进入图像信息分析处理和重建环节,经过分析、处理之后获得的数据信号由软件平台进行实时计算,而获得图像中与作业对象有关的特征点位置信息,针对这些作业对象的特征点位置信息,软件平台系统通过调用MOTOCOM32的库函数并和机器人进行通信,从而完成对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实时控制,使其按照控制指令完成各项制定作业。
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
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也迅速发展。
本文将阐述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是通过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指令输出三大模块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检测与定位。
1. 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是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基础,它将目标物体的图像采集并传输给图像处理系统。
目前常见的图像采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CCD相机采集图像,另一种则是使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采集。
2.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目标物体的轮廓、形状、颜色等特征信息,然后再对比与数据库中保存的目标物体信息,以确定目标物体的种类、位置和数量等信息。
3. 指令输出指令输出是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重要环节。
根据图像处理系统的判断结果,机器人需要执行不同的动作,例如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分拣或切割等操作。
三、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和机械手臂的设计。
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的设计决定了图像采集的效果和传输速度。
为了提高效率,图像采集与传输系统需要选用高效的硬件设备和合理的设备布局。
此外,应该保证设备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机械手臂的设计要考虑机械手臂的工作空间、载荷能力和精度等因素。
机械手臂的工作空间需要根据目标工件的大小和数量来决定。
载荷能力则需要根据目标工件的重量来确定,精度则应该满足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要求。
2. 软件设计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算法的设计和指令输出程序的编写。
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等功能。
在设计图像处理算法时需要考虑图像噪声、光照不均等问题,通过合理的预处理方法,使得图像处理效果更加准确。
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
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机器人的众多应用中,视觉伺服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定位并跟踪目标对象,实现高效、精确的自动化操作。
本文将对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我们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目标对象的图像信息,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出目标对象的特征信息。
然后,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这些特征信息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使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定位并跟踪目标对象。
本文将分析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技术特点。
我们将探讨其与传统视觉伺服系统的区别和优势,并详细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实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本文将展望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我们将分析当前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还将预测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二、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基本原理基于图像的智能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图像处理、机器人技术和控制理论的高级机器人控制系统。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图像获取与处理:通过安装在机器人上的摄像头获取环境的实时图像。
这些图像随后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算法,如滤波、增强、分割和特征提取等,以提取出对机器人运动控制有用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图像滤波
对于基于位置控制的视觉伺服系统, 从二维图像平面提取 得到三维的目标位置, 必然是带有噪声的。图像的噪声表现为 图像上面出现各种形式的干扰斑点、 条纹等, 这些随机噪声把像 素的真值隐蔽起来, 严重影响对图像的处理和提取图像特征, 所 以系统必须对视觉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噪声的浓度与 其四周像素的浓度间, 存在着很大的浓度差, 平滑化就是利用噪 声的这种性质除去噪声的方法。但因图像的边界部分也存在着
$ 像机标定
机器人手眼系统的标定包括机器人内部参数标定, 摄像机 内部参数标定以及机器人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 (手眼) 关系的 标定。机器人内部参数的标定主要指应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基 于模型的识别方法辨识出机器人本体的主要参数, 在这方面已
[ ] & 有学者展开研究 。本文重点对后两方面展开论述。
坐标系之间位置关系的标定, 手眼关系的标定就是为了确定式 ( ) 中的平移 " 和旋转变换矩阵! 中的参数。而手眼关系的标 ’ 定依赖于机器人内部参数的标定和摄像机内部参数的标定, 手 眼关系标定的误差对整个系统模型的精度影响很大。许多学者 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 比较典型的标定方法可以分为以下 !类: % /离线标定。 [ ] " ! & 离线标定是最简单直接地对摄像机的标定方法 , 主要 利用成像几何性质将需要标定参数分解, 建立方程组, 然后将离 线测量一些特殊点的位置坐标和方向带入, 反解出需要标定的 参数。文献 [ ] 通过一个设计的标定工具空间位置和几何结构 & 的特殊性测量计算实现标定; 文献 [ ] 仅测量一个点, 利用一个 0 已知几何参数的物体和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标定参数; 文献 [ ] ( ) 采用一种测量目标相对于相机的位置和姿态的封闭算法确定参 数; 文献 [ ] [ 、 ] 通过改变眼在手上系统摄像机的位置, 分别 ( ( ( ’ 确定一个恒定变换矩阵和恒定旋转矩阵来简化参数, 从而实现 标定。但离线标定容易引入测量误差, 受人为因素和环境稳定 性影响较大。 & /在线标定。 在线标定将标定技术与控制理论方法结合, 形成自治系统, 任何系统冲击、 震动及外部干扰都被自动考虑, 能很好地消除离 图( 小孔摄像机模型 线标定引入的一些误差, 能够实时准确的标定参数, 且具有较好
[ ] ! 保持边界的平滑化方法 。消除噪声没有完美无缺的方法, 只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第! "卷
第(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像划分
图像划分有!种方法: 一种是基于区域的方法; 另一种是基
[ ] " 于边缘检测的轮廓方法 。基于区域的方法两个最基本的原则
是数值相似性和空间接近性。常用的方法有灰度阈值分割法和 区域生长法。灰度阈值分割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基于区域的技
收稿日期: ! # # = ’ # > ’ ! % 资助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 # # ! > # =
[ ] " 的数目与机器人的自由度相同 , 也可选取更多的特征, 即冗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称为摄像 , 分别为像素的宽度和高度。 , , , ), ) * () (()( ) 机的内参数, 考虑畸变还包括透镜畸变系数。 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标系有如下关系:
作者简介: 刘小力 ( , 男, 湖北房县人,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 " $ A = ’)
" " $
’ ) ) #年( )月 急剧变化的浓度差, 所以将这类边界部分与噪声的部分恰当地 分离开, 只把噪声除去, 是研究的重点。 移动平均法是最简单的噪声去除法, 主要是冲淡了图像的 浓度, 从而看不到细小的噪声, 但这样会把图像边界和噪声一起 冲淡。中值滤波是既可除去噪声又能保存图像边缘的十分优秀 的方法。此外还有去除二值图像噪声的膨胀、 收缩处理方法和
图中给出 了 一 个典 型 的 小孔 摄像 机 模 型 示 意 图。其 中,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基于图像的控制方式则需要根据所选的图像特征来构造图 像雅可比矩阵, 计算图像雅可比矩阵的方法有经验法、 在线估计
[ ] % 法和学习方法等 。经验法主要通过标定和先验模型知识得
其中: ! 为旋转矩阵; " 和# 分别是相应于! 的用欧拉角表示 !,
1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侧倾角、 俯仰角和旋转角; 1 ’ 为从世界坐标系到摄像机坐
到; 在线估计法可以不进行标定, 但存在雅可比矩阵的初值选择 问题; 学习方法主要有离线示教和神经网络方法等。 标系之间的平移。
" $ 1 .
手眼关系的标定是指机器人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 与摄像机
[ ] ! 它是否超过该阈值而将该像素归于两类中的一类 , 该方法的
视觉伺服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机器视觉, 视觉伺服是以实现 对机器人的控制为目的而进行图像的自动获取与分析, 是利用 机器视觉的原理, 从直接得到的图像反馈信息中, 快速进行图像 处理,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给出反馈信号, 构成机器人的位置闭环 控制。正是由于系统以实现某种控制为目的, 所以视觉伺服系 统中的图像处理过程必须快速准确。而把摄像机获得的图像平 面坐标信息转化到机器人所在的坐标系, 就需要准确的标定。 现在对图像处理和标定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 各种数学模 型和算法也层出不穷,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普遍适用和有效的 方法, 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和要求, 进行试验比较和选择。本文 主要针对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要求快速准确的特点, 为了项目 研究的需要, 查阅大量文献著作和近年论文, 对适用于视觉伺服 系统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比较, 并对该领 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 # & 1 / & ! # ! #
( ) ’
特征。从控制的观点看, 用冗余特征可抑制噪声影响, 提高视觉
[ ] # 伺服的性能 。
几何特征是局部特征, 而其容易受光照、 遮挡等情况的影 响, 因此选用全局图像特征, 如傅立叶描述子、 几何矩、 光流等的
[ ] $ , 鲁棒性更好。 方法
’ ,! ’ / 0 1 ’
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技术
刘小力, 田梦倩, 罗 翔, 史金飞 )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系, 江苏 南京 ! " # # $ % 摘要: 针对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的特点, 对适用的图像处理和标定方法做了研究和总结。首先对图 像处理的过程和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 然后着重对系统标定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对典型的标定算 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 最后对图像处理和标定方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关键词: 视觉伺服; 图像处理; 系统标定 中图分类号: ! " # $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术, 这种方法是把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与一个阈值进行比较, 根据
[ ] ( ! ! ( & 的鲁棒性 。现在大部分方法都是将手眼标定关系代入动
在计算机视觉中, 往往需要对物体进行定量分析或对物体 完成精确定位的处理, 解决这一问题就不仅要了解成像的模型, 还需要知道模型中各种参数的精确值, 确定这一参数值的过程
[ ] ’ 包括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和手眼关系的标定 。如图 ( 所示。
# ! # * ( ) ( ) ) ( ! # ! #$
有尽力选择与目的相吻合的方法。在确定采用何种方法前, 应 当实际试验几次观察效果如何, 可能是捷径。
% ) , ) * ) ) ) )
! " # 图像特征提取
图像处理的首要任务是选取图像特征点, 特征点应对物体 运动后位置、 姿态的变化具有敏感性。一般取图像几何特征点
# $ % 为摄像机坐标系, !("& !’"( )为 ’ 为图像平面坐标系, 以像素点为单位的图像平面坐标系, 为光学中心, 轴与光轴 ! %
重合, 在 ! "# ( , , , $ % 为摄像机坐标系下, !( 坐标为 ) ) *) *为 摄像机的焦距, 同时 !( 在 !’"( (( ,)) 。 ) 下的坐标为 )) 设在摄像机坐标系下的任意一点 + 的坐标为 (#, , 其 $, %) 投影在 !("& 下的坐标为 ( , ) 。 根据小孔成像原理有: () ’
关键和难点是阈值的恰当选取。区域生长法从若干种子点或种 子区域出发, 按照一定的生长准则, 对领域像素点进行判别并连 接, 直到完成所有像素点的连接, 主要有区域增长法和分裂 ’ 合 并区域法, 但由于区域生长技术计算复杂费时, 而很少应用与对 实时要求高的场合, 只有当阈值分割或边缘检测技术无法产生 满意的效果时, 才考虑应用。 边缘检测算法是一种基于点相关的分割技术。在一幅图像 中, 边缘有方向和幅度两个特性, 垂直于边缘走向的灰度变化剧 烈, 边缘点的一阶微分幅度大, 而且是二阶微分的零交叉点, 因 此利用梯度最大值或二阶导数过零提取边界点。传统的边缘检 测方法大都依据这种特征, 如( 、 ) * + , . / ) * + 0以及 1 2 0 2 4 5 2 6微分 3 算子等。目前在经典边缘算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缘检测算子 可以分为 &大类: ( ) 最优算子是根据信噪比求得检测边缘的最 " 优滤波器, 一种是 7 另一 2 , ,和 8 5 0 9 , + :提出的 1 ; < 算子方法, 种方法是局部曲面最小二乘拟合法。最优算子可以实现保留边 缘细节又能抑制噪声, 但忽略了实际图像中存在着多种干扰边 缘, 往往影响边缘的正确检测和定位。 ( ) 多尺度方法处理信号 ! 不仅能辨识出信号中的重要特征, 而且能以不同细节程度来构 造对信号的描述, 在高层次视觉处理任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 自适应方法是利用一个通用算子对信号进行平滑, 该算子能 & 使其本身与信号的局部结构相适应, 即锐化了边缘又使区域内 部得到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