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第一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广义和狭义)P2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P3—5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P6—13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P14—17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审美教育(任务及要求)。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P22—37环境熏陶法、兴趣诱导法、暗示提醒法、活动探索法、榜样示范法(含义及其注意事项)。

第二章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1、学前儿童创造力的概念及特点;P32—342、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价值;P34—353、学前儿童家庭创造教育的活动;P41—46游戏活动的常用形式;通过科技活动开展创造教育的要求;绘画活动、体育活动、劳动活动、想象活动、制作活动、编排活动。

第三章学前儿童家庭的情商教育1、学前儿童情商的概念P542、提升学前儿童情商的价值P54—563、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任务P56—59第四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及能力1、学前儿童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教育素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P75—822、家长教养态度的类型及影响日本学者奥平洋子对母亲“育儿态度”的分类:细微的干预、垂直的亲爱、情动、水平的亲和。

P82—83美国学者帕特丽夏·斯普林科等人关于家长教养态度的分类:完美型家长、仆人型家长、圣人型家长、殉道型家长、补偿型家长、庇护型家长、旺盛型家长、退却型家长、懒惰型家长、特权型家长。

P83—843、家长教养态度的调整与矫正P86—89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P89—94第五章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1、20世纪80、90年代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及影响因素P101—1052、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P106—1073、家长如何增强了解孩子的能力P109—1114、家长如何提高观察孩子的能力P111—1135、亲子游戏的涵义、价值、种类及注意事项P118—1206、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种类和形式P1217、社会互动的概念;常人方法论、印象管理论、社会交换论、参照群体论、符号互动论、社会角色论创始人及其含义P147—152第六章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的合作活动1、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价值P162—1632、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原则P163—1643、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合作活动的方案设计一份活动方案(结构及其内容):家园(所)合作读书活动、家园(所)合作节庆活动、家园(所)合作游览活动、家园(所)合作教学活动。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学考试复习完整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学考试复习完整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得研究内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得对象p1(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得对象1、学前儿童就是指0~6岁儿童;2、学前儿童得家长指0~6岁儿童得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得祖辈老人、0~6岁儿童得非亲监护人;3、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得指导者与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与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得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与其她人员;4、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得组织管理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与其她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得组织与管理人员。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得具体过程p2包括学前儿童得发展过程、学前儿童得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得指导过程与家庭教育指导得组织管理过程。

(一)、学前儿童得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得生理与心理发展得过程;(二)、学前儿童得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得成长而展开得家长与子女之间得双向互动得过程;育指导得过程(目前我国主要就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得,发展方向就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得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得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得环境因素p3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指环绕着人类得外部世界,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得社会与物质条件得综合体。

从心理学得角度瞧,环境就是指对人得心理、意识得形成发生影响得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得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得运动与变化。

影响心理发展得体外环境,按其性质与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得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与家庭教育指导得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得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得环境因素与主观得环境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得家庭活动与家庭教育客观得环境因素指学前儿童在家庭内生活、游戏、学习得物质条件,家庭成员得组成结构,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得关系,家长得年龄、从事得职业与受教育得程度,家庭得政治经济地位等。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点复习材料(共五则范文)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点复习材料(共五则范文)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点复习材料(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重点复习材料填空题1、核心家庭主要的由父母和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统称为亲属关系。

3、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所进行的教育。

4、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主动性。

5、“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是讲家庭的外部或宏观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6、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认知、品行、审美。

7、朱庆澜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是《家庭教育》。

8、幼儿家庭教育是和幼儿的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的。

9、幼儿家庭教育的手段主要有玩具、读物、电视等。

10、“孺子牛”的故事告戒父母对孩子不能溺爱。

11、陈鹤琴先生关于家庭教育的专著是《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

12、“曾子杀猪”的故事强调家庭教育要注意使用榜样示范法。

13、幼儿家庭的教养态度主要有溺爱、专制、放任、民主等种类型。

14、《父母必读》一书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

15、幼儿家长的教育素质湖要是由修养、知识、义务感、威信、立志等几个因素所组成的。

16、幼儿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法、比较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观察法。

17、家庭的本质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

18、按照家庭成员完整的程度可将家庭分为健全家庭和残缺家庭。

19、沙袋育儿说明贫乏的家庭环境阻碍幼儿的发展。

20、钢琴世家说明家庭的微观环境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21、幼儿家庭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针对性、连续性、灵活性、权威性、亲情性。

22、幼儿家庭教育要根据社会需要,为国教子。

23、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让幼儿知道一些紧急呼救电话号码。

24、终身教育使家庭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永久性活动。

25、《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出幼儿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26、《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多为选择、填空题1.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1-1四类对象学前儿童:0-6岁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1-2四个过程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1-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治经济地位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2.研究方法概念、过程、类型2-1情报研究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2-2调查研究类型:现状研究、相关研究、因果关系、发展研究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抽样、内容、手段、统计——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2-3经验总结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三个层次:具体经验总结家庭教育过程——教育效果——教育体会——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2-4实验研究变量: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概念: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研究设计类型、范围、数量、控制、观测、统计——研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2-5质的研究名词解释概念: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过程:界定问题——选择场地——进入现场——资料搜集——撰写报告2-6行动研究概念: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过程: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制订相应的行动步骤..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终身教育:日本和韩国颁布的两法P173-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3-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3-3创建学习型家庭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对学习型家庭的概念理解第二章家庭多为简答、选择、填空1.家庭的概述1-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1-1-1婚姻是家庭的起点1-1-2血缘是家庭的纽带1-1-3共同生活、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是家庭成立的必要条件1-2家庭的本质和特征1-2-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1-2-2社会发展的产物1-2-3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1-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选择、填空1-3-1血缘家庭1-3-2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家庭、团体婚姻1-3-3对偶家庭个体婚制1-3-4一夫一妻制家庭人类有史以来的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1-4家庭的生命周期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阶段——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孩子长大成人阶段——老年阶段2.家庭结构2-1概念: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包括家庭成员的分类家庭成员多少两方面的内容2-2类型:简答题较多2-2-1核心家庭: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和缺陷:A 有较强的内聚力;容易协调;有利于为子女创造和谐的氛围..B 父母与子女互动频率高;有利于达成一致的教育C 经济独立;有利于对孩子的物质投资D 经济压力大;无暇兼顾孩子的教育E 缺少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协助与补助2-2-2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教育的特点:A 弥补双职工家庭在料理生活、抚育孩子时间、经验和精力的不足B 代际差异造成家庭教育的矛盾C “隔代亲”造成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溺爱2-2-3残缺家庭:因父母离异或一方去世;与子女组成的不完整家庭教育的特点:A 丧父母学前儿童精神上形成创伤;产生心理偏差B 新家庭中形成的负面影响2-2-4隔代家庭: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教育的特点:A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隔阂B 老人精力不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C 老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利于培养孩子现代意识和现代社会适应能力2-2-5联合家庭: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2-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填空、选择小型化、核心化3.家庭关系3-1家庭关系定义: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2家庭关系的特点:A以婚姻血缘为纽带;B最持久、稳定;C连续性和承前启后性;D受法律保护和道德监督..3-3家庭关系的类型:A夫妻关系;B亲子关系;C祖孙关系;D婆媳关系3-4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内部因素:家庭规模结构和人员素质;家庭中的代际情况;家庭传统及背景..外部因素: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法律和道德风俗;宗教4.家庭的功能重点4-1家庭功能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4-2家庭功能的类别:固有功能与历史功能柏吉斯和洛克固有功能:生育、性生活、抚养赡养历史功能:情感交往、物质生产、教育、娱乐、宗教、政治4-3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法制;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生育观念4-4家庭功能变化:生育功能逐渐退化;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教育功能的分化;赡养功能的弱化第三章家庭教育重点章1.家庭教育的概述选择和简答1-1家庭教育概念:1-1-1定义: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家庭教育的这种教育和影响过程是双向的、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1-1-2性质: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1-1-3特点:内容包罗万象;形式无固定模式;教育因素复杂多样1-1-4作用: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1-5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物质环境的影响;精神环境的影响..1-1-6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2-2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2-2-1协调幼儿园与家庭教育A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工作重点;使家长了解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B 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处理学生发展中的问题C 努力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2-2-2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2-2-3指导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到实处2-2-4面向全体家长2-3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2-3-1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2-3-2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2-3-3热心幼儿园工作;充当幼儿园教育的参谋2-4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区别2-5传播媒介的作用及其家庭教育3.学习社会中的家庭教育重点3-1家庭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条件A家庭成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B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欲望和能力C塑造新的生活形态3-2学习型家庭选择、简答3-2-1概念: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3-2-2表现特征: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能正确评价学习成果..第四章家长与子女重点章;简答1.父母职责1-1-1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母女、父女、兄弟姐妹;可人为选择的家庭角色夫妻、婆媳、翁婿1-1-2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社会地位、教育背景、性格、成长经历..简答题:A.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同导致其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差异..B.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的知识面比较广;常用说理的方式教育儿童..C.父母性格对子女最具影响力;无形中会影响孩子的社会角色..D.父母成长经历影响儿童的社会角色..1-1-3父母的作用:健康成长身心;第一任教师直接模仿的对象;心理学、脑科学证明婴幼儿时代是感受母爱最关键的时期..导致落后的原因是“缺乏母爱”..简答题:为什么说父母是第一任教师A.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决定其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B.幼儿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行为在孩子眼中都是对的;因此;父母的人格、道德修养等成了孩子的认知标准..C.模仿是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D.幼儿的可塑性很大;父母对孩子的发展起导向作用1-1-4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身体素质;道德品行、观念意识儿童观;文化修养;人生态度1-1-5父母的角色分工及教育责任传统角色分工:父亲赚钱供养家人;母亲在家养育子女、操持家务..当代新变化:父母亲共同承担教养子女的责任父亲的教养作用:传统形象与作用:严格、权威、不苟言笑父爱如山;为孩子制订目标;把握方向;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立足生活的本领;面对现实生活的坚强信念..现代观念:重视子女自主行为;提高子女成熟的行为;理解子女;用相应教育方式促进孩子改恶扬善;引向成功..父亲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很大作用;能培养男孩阳刚之气..父亲能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心理感受;增强孩子的兴趣与自信..母亲的教养作用:现代观念: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以了解孩子为基础管教孩子.. 2.祖辈的职责简答2-1祖辈家长的定义: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2-2祖辈家长家庭类型:隔代家庭、主干家庭、监护人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是主干家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一般说来;祖辈家庭类型以主干家庭、隔代家庭、留守家庭为主2-3祖辈家长的作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帮助子女解决后顾之忧;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望精力;弥补年轻父母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经验;将我国优秀的道德观念一代代传输下去..精神2-4祖辈家长的教育特点:优势:有充足的时间;有丰富的经验;有较好的继承性局限:教育条件不平衡;比较封闭成因:人生历程所致3.子女的职责3-1子女角色的地位:“高关爱;高期望”的核心地位简答题:如何理解当代子女角色处于“高关爱;高期望”的核心地位我国当代子女角色地位的特点..A.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点和家庭生活的主轴..B.家庭物质生活首先考虑子女的喜好C.精神生活方面父母给予子女很高的期望值;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子女角色的职责应该体现在对家庭、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上..3-2子女权利选择、填空: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子女的权利主要概括为:生存的权利、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受到尊重的权利、个人隐私包括自由通信等不受侵犯的权利..3-3子女角色在家庭中的作用:“反向社会化”:指子女对家长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4.亲子关系重点;简答题4-1亲子关系的概念:指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以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关系..4-2特点:一旦形成;无法改变;无法选择..婚姻法第29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夫妻婚姻破裂但子女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子女不论由哪一方抚养;另一方对子女仍有作为父母亲的权利义务..即使生命终结之后;亲子的名分也不能改变..4-3社会转型时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A.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强;亲子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B.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C.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直接、集中..4-4亲子间良性互动特征:A.首先应该表现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B.其次表现为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C.最后是彼此亲和、真诚地欣赏对方4-5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父母自身的因素:观念意识儿童观、生育观、教育观、文化程度、夫妻关系、父母性格子女方面的因素:环境因素:传统文化背景;时代风尚第五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重点章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概念与类别选择、填空、名词解释1-1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它规定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和行为..1-1-1在影响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1-1-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它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1-2费鲁姆激励公式: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P105情绪指数=实现值/期望值P105-1061-2-1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合理期望;本身带有一种“隐蔽的强化作用”..1-3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概念: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 1-3-1 1989年;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儿童权利公约..公约的基本精神体现为四条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尊重儿童观念和意见的原则..1-3-2 简答学前儿童家长应该树立的哪些儿童观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B.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C.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和培养他D.孩子与孩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1-4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概念: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养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它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其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4-1两种不正确的教育观:“树大自然直”、“教养分工”..理解1-4-2简答科学的教育观A.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在品德、智力、身体等方面的发展B.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C.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1-5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才的标准、人才的价值等.. 2.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对教育行为的影响简答;先说概念再说影响2-1儿童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2-2人才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2-2-1“皮格马利翁效应”2-3教育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简答3-1辈分的影响祖辈参与家庭教育的心理状态:慈幼心理、义务心理、补偿心理、享福心理、返童心理..理解;P118-1193-2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更倾向于“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倾向于“只要孩子快乐;父母作出一切牺牲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比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将来接受大学教育..3-3不同职业的影响第六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重点中的重点章1.教养方式的含义与类型选择、填空;重在理解1-1概念: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1-2类型:1-2-1以教养方式因素划分:“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向度西蒙兹;P127“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向度施艾弗;P128“以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向度马丁与麦考伯;P1291-2-2 以家长人格特点划分:专制型、溺爱性、放任型、民主型鲍尔特温母亲性格“细致的干预”型、“垂直的亲爱”型、“情动型”森重敏1-2-3 以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划分:1-2-4利用“关爱”与“权威”两个向度交互组成四种类型民主权威型:中等程度的关爱与限制;态度温和;接纳孩子合理意见;亲子间采取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进行沟通;平等、尊重、鼓励独立与树立个人特质..绝对权威型:很少关爱;最大限制;控制与服从;不尊重孩子的看法;要求过高;态度粗暴..娇惯溺爱型:较多关爱;较少限制;具有过度保护倾向;以幼儿为中心;无原则宠爱;处处袒护、事事包办..忽视冷漠型:很少关爱;放纵孩子;缺乏交流;不予关注..2.教养方式对其教育行为及幼儿发展的影响简答、论述、案例分析2-1民主权威型的影响:儿童有独立性、积极性、态度友好、情绪安定等性格2-2绝对权威型的影响:儿童适应性差、神经质、依赖性强、反抗性强、情绪不稳定2-3娇惯溺爱型的影响:儿童幼稚、神经质、依赖性强2-4忽视冷漠型的影响:儿童冷酷、攻击、情绪不安、社会性和创造性强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简答3-1家长本身特点3-1-1夫妻关系的影响3-1-2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父母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采用溺爱型、否定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教育方式3-2孩子本身的特点3-2-1孩子性格中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孩子的自我态度——自信或自卑3-2-2影响最突出的第二方面是孩子的情绪特征3-3孩子的年龄第七章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重点中的重点章;选择、简答、论述1.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类别概念名词解释: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与技巧..类别选择、简答:1-1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重点了解儿童精神需要:安全感需要、交往需要、被信任的需要、创造探索的需要、成功的需要..如何了解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在游戏活动中、在劳动活动中、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孩子的需要..1-2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1-2-1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向1-2-2评价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社会认知水平:游戏规则法;故事难题法社会情感水平:投射测验法;移情测验法社会行为水平:自然测验法、情景测验法、等级评定法1-2-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委婉真诚、表达希望、表达失望、表达异议1-2-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2.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论述2-1了解幼儿需求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孩子的精神需要首先是安全感孩子安全感从何而来A.来自父母的和睦B.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C.来自对自己的信心2-2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2-3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2-4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3.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因素论述3-1影响了解儿童需求能力的因素家长的主观随意性;忽视沟通;拒绝沟通;轻信、胡猜3-2影响评价能力的因素A.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B.缺乏依据;贬低孩子C.带有过重的感情色彩D.错误归因3-3 影响协调亲子关系能力的因素亲子关系没有一定的宽容和松弛度;家庭教育没有规约3-4 影响处理儿童问题能力的因素A.片面了解、掌握情况B.未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第八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原则选择、填空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1-1家庭教育的目的:人的社会化1-2家庭: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简答:为什么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A.通过家庭教育最早获得最基础的生活技能和知识B.通过家庭教育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C.通过家庭教育懂得一些基本社会规范1-3反向社会化重点:后喻文化米德提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1-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概念: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完整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学考试复习资料完整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p1(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1.学前儿童是指0~6岁儿童;2.学前儿童的家长指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0~6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3.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4.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p2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p3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一)(第一、二、三章,附练习题)第一章导论1.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1-1四类对象学前儿童:0-6岁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1-2四个过程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1-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治经济地位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2.研究方法2-1情报研究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2-2调查研究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抽样、内容、手段、统计)——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2-3经验总结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资料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p1(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1.学前儿童是指0~6岁儿童;2.学前儿童的家长指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0~6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3.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4.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p2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p3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大题复习资料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大题复习资料

.实验研究终身教育.家庭教育方法.非期望行为.亲子关系调查研究隔代家庭亲子互动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儿童社会化“反向社会化”.暗示提醒法.行动研究.核心家庭家庭角色榜样示范法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家长教育观念民主型教养方式家长教育能力自然后果法学前儿童家长家庭功能胎教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质的研究(方法)亲子关系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法祖辈家长学习型家庭家庭功能非期望行为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行为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早期阅读教育情报研究联合家庭亲子关系自然后果法经验总结主干家庭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简答题1.简述家庭功能的变化所说明的问题。

2.简述影响亲子关系的各因素。

3.简述如何提高学前儿童家长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

4.简述学前儿童家长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

5.简述影响孕妇情绪的主要因素。

6.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7.简述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

7.简述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类型。

8.简述乳婴儿的家庭教育内容。

9.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

10.家庭教育的特点。

11.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

12.亲子间的良性互动表现特征。

13.儿童的安全感从何而来14.“常规”培养遵循的法则。

15.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

16.简述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17.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的因素。

18.简述儿童心理学家史培曼和威廉斯提出的教孩子做家务的方法。

19.简述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

20.学习型家庭的表现特征。

21.我国亲子关系新特点。

22.学前儿童家长的科学教育观。

23.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任务。

24.采用批评惩罚方法须注意的问题。

25.家庭关系的特点。

26.祖辈家长家庭教育的优势。

2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任务。

28.婴幼儿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培养。

29.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

30.简述我国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的基本特征。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复习必看资料.一、填空1、在家庭中人们进行学习或娱乐活动的形式,我们称作家庭娱乐方式2、南北朝时的文学家、教育学家颜之推所著的家庭教育的名著《颜氏家训》3、欧洲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用“问答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求真理4、表扬奖励是对孩子上进愿望和积极行为的一种正面强化,而批评惩罚则是一种反面强化5、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最普遍运用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有情感陶冶法、实践养成法、规范约束法、表扬奖励法和批评警示法6、家庭教育运用书信对子女进行说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效的方式方法我国称之为诫子书7、我国当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教育先哲的“身教”升华到更高的理论层次,将“以身作则”概括为做父母的第一条原则8、德国的儿科医生内特尔总结了他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研究经验,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论著《独生子女及其教育》。

指出了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原因,在于家庭的溺爱及独生子女本身的孤独9、优婚的基本条件是:选择血统远,身体健康,个性协调,志趣相投的配偶它包含了两核心家庭是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10.种最主要的家庭关系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11、以血缘关系及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称为亲子关系12、家长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因13、家长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14、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可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是主张在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条件下进行启发15、良好的性格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同时又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条件16、家庭是社会的细胞17、受社会经、文化、科技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功能呈现弱公和强化的发展趋势18、原始社会的家庭教育是以社会性、终身性为特征的教育19、要做到优生就必须把住优婚、优孕、优娩几个重要环节20、由祖父母、父母、子女三代人组建的家庭称主干家庭21、优生是一门学问,1865年美国的人类学家法西斯戈尔登创立了优生学22、家庭是社会文化的载,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播社会文化23、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孩子的照管和教养将成为公众的事情,社会将同等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和未婚生的”24、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心家庭的结构叫做联合家庭25、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超常儿童的数量约占人口的3%左右儿童的品行是内在动因和外部动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产、26.生和发展变化的27、目前,我国独生子家庭教育较多的属于娇惯型和支配型28、“教育孩子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放在他们眼前,一旦你把他们素质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他们为什么漂亮或为什么陋,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都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在学前阶段获得全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1. 图片识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看一些图片,让他们识别其中的物品或动物。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图片中找到指定的物品,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2. 数字认知:可以通过玩具或卡片上的数字,让孩子学习认识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数。

可以通过数数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字的顺序和数量的概念。

3. 形状和颜色:可以通过给孩子展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品,让他们学习认识和区分。

可以通过让孩子找出相同形状或颜色的物品,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情感能力的培养1. 情感表达: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通过问孩子的感受或让他们描述自己的心情来促进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爱。

2. 同理心培养: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或观看动画片等方式,让他们学习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他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3. 情绪管理: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如何冷静下来、自我安慰和寻求帮助。

同时,家长也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三、社交能力的培养1. 合作与分享: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进行合作的活动,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合作和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2. 社交技巧:教会孩子与他人进行基本的交流和互动。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打招呼、询问对方的情况和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社交技巧。

3. 人际关系的培养: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是( )。

A.提高家长的素质B.促进家庭的和谐C.增进父母与子女的交往D.促进孩子的学习2.下面不属于群婚制的家庭形式是( )。

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D.团体婚姻家庭二、3.家庭中的第一关系是指( )。

A.亲子关系B.婆媳关系C.祖孙关系D.夫妻关系4.纵观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两个明显的走向是( )。

A.小型化、综合化B.大型化、核心化C.小型化、核心化D.大型化、综合化5.家庭教育是一种( )。

A.正规教育B.非正规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6.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孙辈组成的家庭称为( )。

A.隔代家庭B.核心家庭C.监护人家庭D.留守家庭7.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规定着学前儿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方向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

A.教育观念B.教育方法C.教养方式D.教育能力8.马丁与麦考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其划分所依据的两个维度是( )。

A.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B.接受—拒绝和限制—允许C.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D.“关爱”和“权威”1.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A.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B.自然环境因素和非自然环境因素C.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D.主体性因素和客体性因素2.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A.现状研究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3.从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最早出现的教育类型是()。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社区教育D.学校教育4.在新世纪,青少年见识广、开化早,他们会把他们的文化传递给自己的父辈,社会学学者把这一影响作用称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0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考试复习重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中的对象p1
(一).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
1. 学前儿童是指0~6 岁儿童;
2. 学前儿童的家长指0~6 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0~6 岁儿童的非亲监护人;
3. 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指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工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4. 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主要指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媒机构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p2
包括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过程。

(一).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指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二).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
指导的过程(目前我国主要是幼儿园等机构组织的,发展方向是由社区牵头幼儿园支持)。

(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直接影响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p3
对人类来说,环境是指环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影响心理发展的体外环境,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
就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来说,对儿童发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客观的环境因素和主观的环境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的家庭活动和家庭教育客观的环境因素指学前儿童在家庭内生活、游戏、学习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的组成结构,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的关系,家长的年龄、从事的职业和受教育的程度,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等。

主观的环境因素包括家长自身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和期望值、家庭的心理氛围和家庭作风等。

家庭环境的主观因素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方法
一.情报研究
(一).情报研究的概念p5
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情报研究的基本过程p6 专题情报的收集,包括查找目录索引、查找情报资料—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专题情报目录索引、专题情报内容摘要、专题情报研究综述。

(三).情报研究的作用是:1.为确定研究课题服;2.为设计研究方案服务;3.为认识研究、提高理性认识服务。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研究的概念p6
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调差研究的基本过程p6
确定调查的课题—判断调查研究所属的类型—提出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案,调查内容的设计方案,调查的手段和调查资料的统计方案—安排并实施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结果—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提高调查内容的设计质量是关系到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水平的关键。

(三).调查研究的类型p7
1. 现状研究:
现状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 或“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么样的。


2.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两种特征之间有没有联系”
3. 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
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具有某一种特征的对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 发展研究发展研究一般要解决的问题是“某一种现象或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特征是怎样随着
时间的延伸或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

三.经验总结
(一).经验总结的概念p8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
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家庭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二).经验总结类别与基本过程p9
1.基本过程:具有详实的事实材料—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提炼家庭教育经验
的主题—揭示家庭教育经验的内在机制
2.经验总结的类别:分为具体经验、一般经验和科学经验三个层次
四.实验研究
(一).实验研究的概念p9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
试得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得一种研究方法。

(二)实验研究的基本过程p10
实验研究计划—按照计划由执教者实施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观测实验效果—对通过实验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研究结果,分析后撰写报告。

(三).实验研究的两种类型:一般采用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不采用轮组实验。

五.质的研究
(一).质的研究的概念p11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也称为参与观察研究法。

(二).质的研究的过程p12 界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场地—进入现场并维持关系—资料搜集与检核—资料分析与整理—撰写并提出研究报告。

90 年代质与量的研究并重,采用质与量的途径进行教育研究成为趋势。

六.行动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