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5-1 Hsun Tzu
追求幸福中国伦理史的学习心得
![追求幸福中国伦理史的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4a331d9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52.png)
追求幸福中国伦理史的学习心得通过这门学科的网上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无论是对自己或者对于这个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孟子的幸福观在于乐”,君子之乐。
杨朱的幸福观在于“轻物重生”。
老子的幸福观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庄子的幸福观“,安于天命、时命,充分发挥其天赋本性”。
中国是一个严重匮乏人才的国家。
人才匮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危害极大的,正如韦老师谦虚之言,她站在清华的课堂上,是一种小材大用。
更深一步思考,人才缺失是因为我们有着一种"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思想。
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作为一名安康学院的学生,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我很惭愧也很内疚,因为我以前有过这种想法,颓废过。
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生目标注定一生平庸,我们不可以得过且过,该要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因为我们终会到达那一刻。
对于一个人的目标的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自身的的要求。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个大家,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成不了大家的,永远只能是一个学术上的东西,只有跟道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又有言之“隔行不隔道”有在学好自己专业基础上领悟道才能更上一个境界。
幸福有很多种,每种幸福的定义与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初中学过陶渊明《桃花源记》,在哪里虽然一切都是自力更生,但那里的人们都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没有名利和金钱的争端,而如今的社会,人们每天担心的是食品安全、无边无尽的工作压力、各种情感纠纷。
幸福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有的人贫穷,但他的内心幸福的,有的人家产万贯,却觉得自己总是不快乐。
有些美好的记忆并不是因为你在其中得到了什么好处与利益,而是你在其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觉得那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它是痛苦的,但当过后你始终觉得它是你人生中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
高三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是存在的,我想那时候是起早贪黑,除了做题还是做题,但当现在我们回忆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35dc9bda76c66137ef061901.png)
【尔雅】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家的学说是秦始皇时代使用的统治思想。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答案: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答案:√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C)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B)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D)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B)A、毛泽东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
(×)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C)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A)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道家学说自儒家学说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成为过统治学说。
(√)颜真卿是什么朝代的名臣?(唐朝)古代文人四艺不包括()。
A、琴B、猎C、书D、画答案:B()是共家学派的鼻祖。
A、孙中山B、马克思、恩格斯C、斯大林D、列宁答案:B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共家学派的鼻祖是?(A)A、马克思、恩格斯B、斯大林C、列宁D、孙中山一般人在进入共家学派时最好掌握哪门语言?(D)A、中文B、英文C、德文D、以上都是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D)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共家学派创始者需要掌握的10门语言包括哪些?(A)A、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B、中、英、德、意、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C、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腊、拉、阿、梵D、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意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D)A、书B、画C、琴D、猎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
南开17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17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09fe77d9b6648d7c1c7466d.png)
17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9. 以下关于人性的幸福说法错误的是?
A. 它来源于痛苦。
B. 它是对人性欲望的满足。
C. 它是一种纯粹的幸福。
D. 它并不是幸福种类的全部。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C
2. 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不朽的是?
A. 立德
B. 立功
C. 立言
D. 立行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28. 以下哪部著作中不能看到杨朱的思想?
A. 《孟子》
B. 《吕氏春秋》
C. 《韩非子》
D. 《论语》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30. 下列关于法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B. 它在秦朝曾被重用。
C. 它在现在仍有一定意义。
D. 它和儒家墨家没有任何相关。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5. 以下关于社会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社会舆论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B. 社会舆论都是积极正面的。
C. 社会舆论是一种多数人的看法。
D. 社会舆论影响人的幸福感。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04db2a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e.png)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属于向秀和郭象的幸福之路的是?()A、逍遥和至人B、顿门成佛C、轻物重生D、效法自然2.西方国家在科技上比中国发达的原因之一是它们重视逻辑学和数学。
()A.正确B.错误3.以下哪部著作中不能看到杨朱的思想?A.《韩非子》B.《论语》C.《孟子》D.《吕氏春秋》4.中国的理论学术是一种经验性的哲学。
()A.正确B.错误5.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在学习一种文化。
()A、错误B、正确6.以下关于社会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舆论具有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B.社会舆论都是积极正面的C.社会舆论是一种多数人的看法D.社会舆论影响人的幸福感7.“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句话源于?()A、《毛泽东选集》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德意志意识形态》8.社会的认可对人的幸福感没有任何作用。
()A、错误B、正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欲望B.社会认可会给人以安全感C.社会伦理秩序具有时空超越性D.欲望是一种不合理的社会存在10.一个远大的志向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幸福感。
()A、错误B、正确11.中国的等级制度建立在恩报关系的基础上。
()A、错误B、正确12.孟子的思想比荀子的更为完备。
()A、错误B、正确13.以下关于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独化是郭象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B、独化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C、独化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思想D、独化肯定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痛苦必然导致幸福B、绝望是不会给人幸福感的C、欲望必须全部实现才有幸福感D、经历大的痛苦才能体会大的幸福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六经?A.春秋B.尚书C.大学D.周易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关于董仲舒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秋繁露》是他的代表作B、他提出的“罢黜儒家,独尊儒术”得到了汉文帝采纳C、他提出了“天人感应”的理念D、他提出了“大一统”的思想2.中国哲学普遍缺乏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
中国伦理史查找幸福作业答案(全正确答案)
![中国伦理史查找幸福作业答案(全正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f48ff76c66137ef0619b9.png)
1以下哪些是成大事之人所要杜绝的是?A、B、C、D、2以下哪项不属于成功三要素?A、B、C、D、3有多少种欲望,就有多少种痛楚。
我的答案:√4以下哪项是立大志需要参考的?A、B、C、D、5关于我国如此一个人情社会,它最后真正靠的是A、B、C、D、6有一种感性的东西驱动的幸福称之为A、B、C、D、7下面那一项不是咱们设立的目标所要紧考虑的因素A、B、C、D、8有了大志以后就能够成大器我的答案:×9在有感性幸福的冲动后,人跟其他动物不同的是A、B、C、D、10历史上所有成大才的人都要经受枯燥的考验我的答案:√11幸福是一个进程,也是一种结果。
我的答案:√12幸福有很多分类方式,其中能够把它分为感性的幸福和()A、B、C、D、13成功=天赋+()+机缘A、B、C、D、14神经系统的执行能力受到疾病、睡眠和()的阻碍。
A、B、C、D、15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有理性的命令,会约束感性的欲望。
我的答案:√1感性的幸福通常只是一种局部的幸福。
我的答案:√2由社会和自我所认可的目标更能带来幸福感。
我的答案:√3以下关于理性的幸福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B、C、D、4以下关于感性的幸福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B、C、D、5人性的幸福是一种痛楚的幸福。
我的答案:√6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B、C、D、7所有挣钱的活动都会让人感到幸福我的答案:×8在追求幸福的进程中,碰到不喜爱的东西需要什么去客服A、B、C、D、9理性的幸福是一种什么欲望的知足A、B、C、D、10感性的驱动通常都是某一个部位的,是一种局部的享受我的答案:√11人的优势在于那个方面A、B、C、D、12一漂亮的电影演员往前一走,你的眼睛一亮,这时你要紧受那个部位的驱动A、B、C、D、13感官驱动的幸福只是一种局部享受,与心灵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14感性幸福是源于心灵的,是关于心灵欲望的知足。
我的答案:×15感性的幸福和理性的幸福是能够结合的。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cf0613a5e9856a57126021.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集笔记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个人简介:董仲舒。
西汉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西汉群儒之首被称为博士享年约岁出生于广州,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具体地点有争论《春秋》董仲舒后基本没有人提。
大同社会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共产主义考官的人都要学习的一本书董仲舒非常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对《春秋》的一些感想董仲舒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董仲舒被各派学者排斥原因: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光年,为今文经学的领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幸福观:伟大韦老师认为:中国就是像期待大同社会那样去期待共产主义。
在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信教的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二)与天地叁、天人合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的秩序(用天的秩序来论证人的秩序)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天命)层次的安排:人贵于禽兽,中民之性之人贵于斗菁之性之人,圣人之性之人贵于中民之性之人,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中民可为教为圣人人应依三纲行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以当时的经济结构相吻合)——与阴阳家的宇宙构架有关:阴阳家的宇宙构架以五行、四时、天干、地支、十二月、四方、五音、十二律、五色、数目等相配,阴阳流行于其中为基础来构成。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用来论证人的秩序的合理性阴阳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1.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唯物辩证法有关),而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2.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
3.阴阳家对皇家园林影响比较大。
而道家对民间园林的影响比较大。
韦老师:阴阳家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也有(金木水火土)——中医的发展是由于董仲舒把阴阳家的理论用来解说儒家的思想,使得中医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五”在儒家来说是比较好的数字,处于中央位置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五音逆行,始于金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
韦正翔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角度
![韦正翔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117fe0482fb4daa48d4b0a.png)
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2.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社会欲望是需求;3.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 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自然欲望/社会欲望}2. 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 社会欲望是需求的满足3. 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 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相当于组装机器的零件—打基础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满足欲望-幸福)1. 欲望未被满足表现为一种痛苦,痛苦是幸福的前提(请学生吃饭-先饿着学生-再满足他们吃的欲望-吃饭觉得很好吃)2. 欲望有好多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意识不到-无法满足-莫名其妙觉得痛苦(求爱被拒-不是因为这个人-而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感觉)3. 灭欲。
整理欲望仓库,把合理的,高尚的欲望留下,把其余的欲望清掉。
(学生立大志,少成器,心气高)幸福的分类(幸福是痛苦之源)1. 阅历丰富的人—经历了许多幸福与痛苦的方式,感觉丰满(道:善与恶/美与丑)(演员把握到位的演出,小沈阳唱歌的沧桑)2. 神性的幸福(无痛苦的纯粹幸福,没有欲望尤其是身体的欲望)与人性的幸福3.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痛苦的(奋斗-执着-充实-成功设定目标-挺进-每走一段都有小收获-充实的过程-得到幸福感-达到目的)(高考:得到结果时是幸福的,落榜则产生更大的痛苦)4. 不设定过高过大的目标也不宜过小/接力赛式的目标,设定好自己完成目标的时间段;人一生要有远大的并能去完成的目标5. 欲望分为合理的欲和要灭的欲,不一定做创造者,可做欣赏者(普通人欣赏画作-实现不了则灭掉这个欲望)6. 实现不了的欲望不被消灭(大官腐败)-清理,审视自己的欲望,留下能实现的欲望,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7. 做好痛苦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就会减少痛苦-有希望(打针,做手术)经历极大痛苦后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8. 希望可以激发人的承受力—豁达:舍欲而不是舍生9. 痛苦-绝望-痛苦不一定导致幸福,绝望导致自杀或精神病人人性的幸福是痛苦的幸福10. 有多少欲望/痛苦,就有多少幸福11. 天赋+努力+机遇=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12. 能力与欲望相配-不干坏事;能力与欲望不相配-走向歧途13. 托人帮忙做事,会使人产生心中不平的痛苦;请人帮助则不会感到痛苦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1. 感性幸福是有驱动的2.3. 小孩偷吃西瓜-嘴巴舒服-心理内疚不舒服—驱动带来的欲望满足不见得让人舒心4. 对于心灵欲望的满足5. 过程中不舒服的环节需要用意志去克服6. 社会认可与自我认可的重叠处-理性幸福(自己不想做哲学的哲学家/自己为成为艺术家而奋斗但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父母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为孩子安排道路,不见得是孩子喜欢的7. 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痛苦8. 劳动挣钱让人舒心,偷到的虽然能满足金钱需求,但违背道德与心灵—贼眉鼠眼,相由心生9. 感性与理性幸福可以相结合10. 穿衣服-从大家统一颜色到追求五颜六色及名牌-社会认可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广义的幸福和狭义的幸福1. 幸福不可被度量(种类繁多)2. 不需凡事思考太多(如买包-背着舒服就行,不需考虑背后的意义)。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81d7e9f910ef12d2bf9e705.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 44——57集笔记44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个人简介:董仲舒。
西汉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西汉群儒之首被称为博士享年约75岁出生于广州,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具体地点有争论《春秋》董仲舒后基本没有人提。
大同社会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共产主义考官的人都要学习的一本书董仲舒非常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对《春秋》的一些感想董仲舒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董仲舒被各派学者排斥原因: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光年,为今文经学的领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幸福观:伟大韦老师认为:中国就是像期待大同社会那样去期待共产主义。
在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信教的45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二)与天地叁、天人合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的秩序(用天的秩序来论证人的秩序)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天命)层次的安排:人贵于禽兽,中民之性之人贵于斗菁之性之人,圣人之性之人贵于中民之性之人,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中民可为教为圣人人应依三纲行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以当时的经济结构相吻合)——与阴阳家的宇宙构架有关:阴阳家的宇宙构架以五行、四时、天干、地支、十二月、四方、五音、十二律、五色、数目等相配,阴阳流行于其中为基础来构成。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用来论证人的秩序的合理性阴阳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1.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唯物辩证法有关),而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2.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
3.阴阳家对皇家园林影响比较大。
而道家对民间园林的影响比较大。
韦老师:阴阳家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也有(金木水火土)——中医的发展是由于董仲舒把阴阳家的理论用来解说儒家的思想,使得中医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f2abe67c1cfad6195fa72f.png)
15春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单选题1. 以下哪些是成大事之人所要杜绝的是?A. 耐得住枯燥B. 与时俱进C. 眼高手低D. 知己知彼?正确答案:C2. 下列对庄子的齐物说法正确的是?A. 齐物是达到逍遥境界的一种方法B. 齐物打破了看待事物的自我中心意识C. 齐物认为万物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具有特殊性D. 齐物能够使人免除羡欲之累?正确答案:C3. 以下不属于道家思想的是?A. 天人合一B. 克己奉公C. 清心寡欲D. 顺其自然?正确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成功三要素?A. 天赋B. 自信C. 努力D. 机遇?正确答案:B5. 以下哪部著作中不能看到杨朱的思想?A. 《孟子》B. 《吕氏春秋》C. 《韩非子》D. 《论语》?正确答案:D6. 韦正翔教授研究中国伦理主要从哪方面入手?A. 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B. 伦理与幸福的关系C.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D. 在道的意义上审视中国文化?正确答案:D7. 以下属于孟子学说中的幸福之路的是?A. 勤劳B. 高贵C. 勇敢D. 忠心?正确答案:B8. 下列关于大乘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它对中国影响不大B. 它认为可以有无数的佛同时存在C. 大乘佛教不包括禅宗D. 大乘佛教即南传佛教?正确答案:B9. 下列对社会所认可的幸福说法错误的是?A. 它是一种被祝福的幸福。
B. 它不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
C. 它会因地域差别而表现不同。
D. 它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正确答案:B1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道德的好坏影响人的幸福感B. 才能和道德是一个人核心的品质C. 道德具有社会和历史超越性D. 公平和正义是健康的社会所追求的?正确答案:C11. 以下不属于儒家的三种形态的是?A. 政治形态B. 学术形态C. 民间形态D. 经济形态?正确答案:D12. 以下对痛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痛苦是无法解脱的B. 痛苦是幸福的一个前提C. 痛苦只属于肉体D. 痛苦的种类是有限的?正确答案:C13. 以下关于矛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B.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 矛盾等同于中国的阴阳D.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确答案:C14. 在中国的佛教流派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及最为外国人知晓的是?A. 天台宗B. 禅宗C. 法相宗D. #密宗?正确答案:B15. 关于庄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庄子具有相对主义的思想B.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C. 庄子提出“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D. 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D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的欲望都是合理的欲望。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网课答案最新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网课答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075710e45c3b3567ec8bc6.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网课答案最新版1. 单选题当时和孔子并称的大师是()。
墨子2.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的是()。
自视甚高3. 单选题惠能受学于()。
成都4. 单选题人生如梦的依据是()。
庄周梦蝶5. 单选题下列()与杨朱出于同一时代。
孟子6. 单选题“然人之所患正在于,不能安其性,不能绝羡欲之累”出自()。
《齐物论住》7. 单选题中国的学术之辩往往在()。
门户之外8. 单选题“痛苦的生活,不如死亡”是()学派的观点。
道家9. 单选题幸福有很多分类方法,其中可以把它分为()和神性的幸福。
人性的幸福10. 单选题 ()继承了原始共产主义。
中国人1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中国的道德评判标准?()12. 单选题中国有着()的传统。
道德至上13. 单选题 ()讲究施恩与他人。
儒家14. 单选题更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是政治,还是学术?()学术15. 单选题我们练书法的目的是在练我们的()。
意志力16. 单选题孟子的理念中,不能做官、平天下之后我们还来学习儒家学说是为了追求()。
合天之乐17. 单选题天赋+机遇+()=成功努力18. 单选题汉初之后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的原因是()。
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19. 单选题引导行为的冲动的是()。
没搜到哦~20. 单选题 ()认为天干地支属于宇宙构架。
阴阳家21. 单选题向秀是今天哪个省的人?()22. 单选题中国人追求一切的目的在于()。
获得幸福23. 单选题关于痛苦与幸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幸福必然没有一点痛苦24. 单选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没搜到哦~25. 单选题羞恶之心随着成长会演变成哪种德?()义26. 单选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源自于()的思想。
儒家27. 单选题禅宗的第一义是()。
不可说28. 单选题孟子道德论最主要的思想是()。
仁义29. 单选题谶书、纬书最盛行的时代是()。
西汉末东汉初30. 单选题 ()是共家学派的鼻祖。
最新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最新期末考试答案(韦正翔)
![最新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最新期末考试答案(韦正翔)](https://img.taocdn.com/s3/m/ea3c4047bd64783e08122b09.png)
8以下关于顿悟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类似于一声棒喝
B、
它是量变达到质变在禅宗中的体现
C、
禅宗北宗重视顿悟
D、
它是佛教的术语
我的答案:C
9“学而优则仕”学术版的解释是为了
A、
权利
B、
名利
C、
功利
D、
平天下
我的答案:D
10法家比较讲
A、
诡辩
B、
算计和得
C、
仁义
D、
利害
我的答案:B
11禅宗的第一义谛是
A、
它有利于经济发展
B、
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
C、
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
D、
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
我的答案:D
6以下不属于墨家的主张的是?
A、
兼爱非攻
B、
尚贤尚同
C、
自在自为
D、
非命非乐
我的答案:C
7下面关于庄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对主义的思想
B、
辩证法的思想
C、
著有《齐物论》
D、
生活在战国时期
C、
舍欲而不舍身
D、
关注自己没有的
我的答案:C
42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我的答案:B
43以下关于三统说不正确的是?
A、
三统说由董仲舒提出。
B、
三统说属于神秘主义的历史观。
C、
夏代以寅月为正月,是黑统。
D、
商朝尚赤,是赤统。
我的答案:D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后题答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2dfc6d770bf78a652954a5.png)
共家学派(一)已完成1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2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3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A4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C5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A、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正确答案:B6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答案:D7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A8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正确答案:B9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正确答案:×10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正确答案:C11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正确答案:√12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正确答案:√13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正确答案:×14秦始皇统治时期采用了哪种学说治理国家?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正确答案:C15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正确答案:×16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正确答案:×共家学派(二)已完成1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借鉴了很多中华传统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研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以下不属于练习颜体书法所具备的特性是?A、正B、大气C、长寿D、坚忍正确答案:D4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A、书B、画C、琴D、猎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关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它包括对中外哲学经典的阅读B、它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阅读C、它不要求掌握古代汉语知识D、它要求对格律诗、书法的掌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大道只存在在那个学科里A、数学B、物理C、哲学D、文学正确答案:C7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的特性不包括A、正B、圆C、大气D、长寿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框架来整合中国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让中国的传统重新复活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下列哪些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A、颜真卿楷体书法B、篆刻C、格律诗D、网络语言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202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考试答案
![202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a6fc3b90d6c85ed3ac6d8.png)
2021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法家把儒家的思想当做什么来用?(1.0分)1.0分A、术B、法C、势D、度我的答案:A2道家思想认为:痛苦的生活不如()o (1.0分)1.0分A、生存B、死亡C、重生D、活着我的答案:B3《列子•杨朱篇》是谁所作的?(1.0分)0.0分A、列子B、杨朱C、魏晋人D、列子和杨朱合著我的答案:A4下面哪一个不是幸福会变化的因素。
(1.0分)1.0分A、定义B、时期C、地域D、个人我的答案:A5世称禅宗六祖的是?(1.0分)1.0分A、达摩B、慧可C、惠能D、道信我的答案:C6五行中的木是要和那个季节联系在一起的。
(1.0分)1.0分A、秋天B、冬天C、春天D、夏天我的答案:C7下列关于竹林七贤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1.0分A、他们生活在魏晋时期B、他们喜道C、他们有相同的政治立场D、他们大都有很高的文艺造诣我的答案:C8以下关于秦始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0.0分A、他首次统一了华夏B、他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君主C、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他重视儒生的文化价值我的答案:A9以下哪项对孟子成为“亚圣”起到更大作用?(1.0分)0.0分A、取义B、人性善C、养浩然之气D、民贵君轻我的答案:D10下列关于大乘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分A、它对中国影响不大B、它认为可以有无数的佛同时存在C、大乘佛教不包括禅宗D、大乘佛教即南传佛教我的答案:B11五祖后禅宗分南北二宗,其中北宗以谁为宗?(1.0分)1.0分A、神会B、神秀C、慧可D、惠能我的答案:B12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1.0分)1.0分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我的答案:A13以下关于涅槃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分A、涅槃是道教用语B、涅槃一词来自古埃及C、涅槃是每个人都能进入的境界D、涅槃也即成佛我的答案:D14儒家的处事方式是?(1.0分)1.0分A、用心B、无心C、空心D、费心我的答案:A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A、暴力秩序是与伦理秩序是对立的。
南开20秋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041
![南开20秋学期《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尔雅)》在线作业答案0041](https://img.taocdn.com/s3/m/3715b540941ea76e59fa04a1.png)
(单选题)1: 以下属于幸福的研究视角的是?
A: 伦理学
B: 心理学
C: 精神病学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是哪一个民族的谚语?A: 希腊
B: 犹太
C: 阿拉伯
D: 罗马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3: 生存的需要使人们首先关注以下哪个方面?
A: 金钱
B: 权利
C: 名望
D: 自确认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下列关于法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B: 它在秦朝曾被重用。
C: 它在现在仍有一定意义。
D: 它和儒家墨家没有任何相关。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以下哪些是成大事之人所要杜绝的是?
A: 耐得住枯燥
B: 与时俱进
C: 眼高手低
D: 知己知彼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什么是广义的幸福?
A: 感性幸福与理性幸福之和
B: 感性幸福
C: 理性幸福
D: 所有欲望的满足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以下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实政治的自然趋势是?
A: 尊君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7. Tung Chung-shu
Company Logo
Mencius, however, tended to emphasize Confucius’s virtue, whereas Hsun Tzu emphasized his learning. Although Hsun Tzu thus honors Confucius, he sharply attacks Mencius.
荀子(fl.298-238 B.C.,主要活动 于此60年),名 况,字卿,赵人 (现山西和河北 一带)。
Company Logo
When he was 50 years old, he first came to spread his teachings abroad in Ch’i (Qi) (in present Shandong province). The Yin-yang school was already prevalent at that time.
50岁时,游学于 齐(现山东一 带)。当时阴阳 学派成为显学。
Company Logo
It was just during this age of superstition that the Confucian school, which after Mencius had lacked eminent scholars, became rejuvenated with Hsun Tzu, who was the most skilled of all 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ers in criticizing other philosophical schools,
孟子死后, 儒者无杰出 之士。在当 时的中国哲 学家中,荀 子最善于批 评哲学。
Co remarkable learning and erudition contributed greatly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studies that were carried on later during the later Former Han dynasty.
2. One Hundred Schools8. Neo-Taoism
3. Comfucius , Mencius 9/10. Buddhism (1) (2)
4. Lao Tzu, ChuangTzu 11. Neo-Confucianism
5. Xun Tzu, MoTzu, Han Fei
12. Marxism in China
孟荀均拥护周 制。
Company Logo
Confucius, when he upheld the early Zhou institutions, often made references to King Wen and the Duke of Zhou, the men who had been so important in founding it.
6. The sole dominating position of
13. Islam and Christianity in China (TBD)
Confucianism
一、荀子之为学 Hsun Tzu as a Scholar
Company Logo
Hsun Tzu (Xun Zi) (fl. 298-238 B.C., mainly active during the 60 years), whose given name was K’uang (Kuang), and whose cognomen was Ch’ing (Qing), born in the State Zhao (in present Shanxi and Hebei province).
不过孟子较重孔 子之德,而荀子 较重孔子之学, 对于孟子攻之甚 力。
Company Logo
三、荀子对于周制之意见 Attitude toward the Chou (Zhou) Institutions
Company Logo
Hsun Tzu, like Mencius, paid honor to Confucius and believed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Zhou institutions.
西汉经师,多 得其传授。他 用力极勤,学 问极博。
Company Logo
二、荀子对于孔子、孟子之意见 Attitude toward Confucius and Mencius
Company Logo
Hsun Tzu regarded his contemporaries as men who were clear-sighted on some points, but blind on others. In contrast to such men of ‘perverted knowledge’, Confucius ‘was benevolent and wise and was not blind’.
孟子与荀子皆尊 孔子。荀子认为 孔子为最能“全” 能“尽”能“粹” 者。他认为当时 诸家,皆有所见 同时有所蔽。
Company Logo
孔子仁智且不蔽, 知“道”之全体。
Company Logo
On this point Hsun Tzu was in full agreement with Mencius, who had said: “In Confucius we have what is called a complete harm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