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笔记
追寻幸福网络视频课笔记
![追寻幸福网络视频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00a224b4daa58da0114a2a.png)
第一节: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的需求层次由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依次提升。
只有5%的人才能真正享有幸福,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停留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层次。
韦老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特别,她对待那些一生为物质,为生存而劳碌奔波的人们,对于那些一直没有超越物质的东西,一直没有得到心灵净化的人们,充满了同情与惋惜,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悲哀。
这与我们通常的态度相差很大,在这种差异之下,我看到的是韦老师那种对于人,所有人的关怀,这种胸襟,对于一个社会科学的学习者,恰恰是我所缺少的。
第二节:“人生所有的追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追求幸福。
”韦老师举了马拉车的例子,有的人,睡了一路,是由马拉着走的,他的一生是马的一生,有的人,却能够醒过来,驾驭着马。
这让我想起了帕斯卡的一句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考”。
我再一次感觉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读过勒庞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之后,这种感觉就越加强烈。
如果自己没有独立的理性的思考,没有坚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容易就会沦落为勒庞所说的群体中的一员,冲动、易怒、偏执、保守,只会感性的形象化的思维,目光短浅,缺乏推理能力,等等。
没有理性的独立的思考,我们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全都会显露出来,何来优秀可言?个人尚且如此,若是一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是这样,何来文明进步可言?第三节:张飞打算跟着刘备的时候,完全是跟着关羽的,张飞很幸运,跟着刘备,站对了队伍。
我们出身社会的时候就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第四节:“让自己最后陷入到没有任何机会地步的人,就是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
”“公正无私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如果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身的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标准——我认为这属于伦理利己主义中的个人性伦理主义,即主张我应该为我自己的自身利益而行动,至于别人应该怎么办,我不管——那么,他最后会是怎样的呢?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韦正翔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角度
![韦正翔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角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117fe0482fb4daa48d4b0a.png)
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2.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社会欲望是需求;3.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追求幸福导论(一)~(八)幸福的定义1. 幸福是因为人有感觉-幸福的核心是欲望的满足{自然欲望/社会欲望}2. 自然欲望是吃喝玩乐,自然本性/ 社会欲望是需求的满足3. 承受枯燥的能力(走过这条路才能体会学习的快乐)-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持续的专注能力(读哲学著作,学术研究)承受繁琐的能力(填表)4. 大学学习的课程(无用是因为尚无需求),必修课相当于组装机器的零件—打基础有些东西用途在后面显现幸福就是对欲望的满足(先有欲望-满足欲望-幸福)1. 欲望未被满足表现为一种痛苦,痛苦是幸福的前提(请学生吃饭-先饿着学生-再满足他们吃的欲望-吃饭觉得很好吃)2. 欲望有好多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意识不到-无法满足-莫名其妙觉得痛苦(求爱被拒-不是因为这个人-而是因为自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感觉)3. 灭欲。
整理欲望仓库,把合理的,高尚的欲望留下,把其余的欲望清掉。
(学生立大志,少成器,心气高)幸福的分类(幸福是痛苦之源)1. 阅历丰富的人—经历了许多幸福与痛苦的方式,感觉丰满(道:善与恶/美与丑)(演员把握到位的演出,小沈阳唱歌的沧桑)2. 神性的幸福(无痛苦的纯粹幸福,没有欲望尤其是身体的欲望)与人性的幸福3. 追求幸福的过程是痛苦的(奋斗-执着-充实-成功设定目标-挺进-每走一段都有小收获-充实的过程-得到幸福感-达到目的)(高考:得到结果时是幸福的,落榜则产生更大的痛苦)4. 不设定过高过大的目标也不宜过小/接力赛式的目标,设定好自己完成目标的时间段;人一生要有远大的并能去完成的目标5. 欲望分为合理的欲和要灭的欲,不一定做创造者,可做欣赏者(普通人欣赏画作-实现不了则灭掉这个欲望)6. 实现不了的欲望不被消灭(大官腐败)-清理,审视自己的欲望,留下能实现的欲望,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7. 做好痛苦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就会减少痛苦-有希望(打针,做手术)经历极大痛苦后获得的幸福也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8. 希望可以激发人的承受力—豁达:舍欲而不是舍生9. 痛苦-绝望-痛苦不一定导致幸福,绝望导致自杀或精神病人人性的幸福是痛苦的幸福10. 有多少欲望/痛苦,就有多少幸福11. 天赋+努力+机遇=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12. 能力与欲望相配-不干坏事;能力与欲望不相配-走向歧途13. 托人帮忙做事,会使人产生心中不平的痛苦;请人帮助则不会感到痛苦感性的幸福与理性的幸福1. 感性幸福是有驱动的2.3. 小孩偷吃西瓜-嘴巴舒服-心理内疚不舒服—驱动带来的欲望满足不见得让人舒心4. 对于心灵欲望的满足5. 过程中不舒服的环节需要用意志去克服6. 社会认可与自我认可的重叠处-理性幸福(自己不想做哲学的哲学家/自己为成为艺术家而奋斗但不被父母认可的孩子)父母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为孩子安排道路,不见得是孩子喜欢的7. 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痛苦8. 劳动挣钱让人舒心,偷到的虽然能满足金钱需求,但违背道德与心灵—贼眉鼠眼,相由心生9. 感性与理性幸福可以相结合10. 穿衣服-从大家统一颜色到追求五颜六色及名牌-社会认可对人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广义的幸福和狭义的幸福1. 幸福不可被度量(种类繁多)2. 不需凡事思考太多(如买包-背着舒服就行,不需考虑背后的意义)。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后题目解析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后题目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aa35ad844769eae109ed1f.png)
共家学派(一)已完成1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2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3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A4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C5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A、毛泽东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正确答案:B6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答案:D7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A8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正确答案:B9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正确答案:×10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正确答案:C11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正确答案:√12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正确答案:√13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正确答案:×14秦始皇统治时期采用了哪种学说治理国家?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正确答案:C15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正确答案:×16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正确答案:×共家学派(二)已完成1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借鉴了很多中华传统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研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以下不属于练习颜体书法所具备的特性是?A、正B、大气C、长寿D、坚忍正确答案:D4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A、书B、画C、琴D、猎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关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它包括对中外哲学经典的阅读B、它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阅读C、它不要求掌握古代汉语知识D、它要求对格律诗、书法的掌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大道只存在在那个学科里A、数学B、物理C、哲学D、文学正确答案:C7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的特性不包括A、正B、圆C、大气D、长寿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框架来整合中国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让中国的传统重新复活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下列哪些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A、颜真卿楷体书法B、篆刻C、格律诗D、网络语言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追寻幸福_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
![追寻幸福_中国伦理视角最全整理出来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7c03cc3da38376baf1faeb5.png)
讨论做人要大气,就是心中有天下、民族或国家的概念,这样看任何事情都不会偏激。
要衡量一个人大气与否,就需要看他除了自身之外是否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
在道德上只有零分和一百分的区别。
一种行为如果推广之后对社会造成好的影响就是道德的事情,反之是不道德的事情。
时间观念不重的人不会得到重用。
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共家学派(一)1 共家学派的倡立,是2010.2.28韦老师想出来的。
2 为什么要来倡导这个东西?各行各业普遍缺乏大才。
大才是可以小用的,而小才不可大用。
为什么又导致普遍缺乏大才呢?我们的国家老是走一步算一步;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我们要远虑呢?因为我们的要做大事必须要有各种基础。
3 为什么我们要追寻幸福呢?因为我们不幸福。
不幸福到底来源于什么呢,又怎么来解决它呢?我们可以来反观一下历史做一个借鉴和比较。
4 汉初为什么用黄老之学来作为当时的统治哲学呢?秦始皇时期极端用法家思想,汉初用道家思想,但是当之后儒家思想被用了之后为什么其他思想派别都没有站起来?儒家思想在还没有站起来之前它就一直在中国的传统政治里(如周礼),儒家思想其实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政治给学术化的形式而已。
汉初用道家是因为恢复经济的需要而已,但是当经济发展起来后社会的一些弊病就显现了。
当经济发展起来了,人民能够在物质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如果没有一种高尚的道德,人民的精神就要出问题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也就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儒家思想一起来之后总体上就一直走好。
我们国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了,但是人民的精神上却面临一种危机。
怎么来解决呢?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和政策联系在一起的,当政策上犯错误的时候,人们会否定政策的同时也会否定马克思主义学术化的东西。
这也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要成立一种共家学派,以此来区别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
5 共家学派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化形式,是立足长远;而政治上的马克思主义是立足当下。
6 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共产主义是什么?◇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7 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培养学术大师、大科学家、大工程师、艺术大师、治国大才、管理大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https://img.taocdn.com/s3/m/e57cf80f376baf1ffc4fade2.png)
共家学派:各行各业普遍缺乏大才。
大才可以小用,而小才不可大用。
走一步算一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培养学术大师,大科学家。
大工程师,艺术大师、治国大才,管理大师。
隔行不隔到,大道与胸,万事豁达。
古今贯通,中外融会。
文道理术,以道化术修齐治平。
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马恩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
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
10门语言: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
练习颜真卿楷体书法需要具备的三种特征:正,大气,长寿新弟子规急景流年,但求以学术为本,以谦诚为道,谦能纳新,能达事,能容人,诚能入芝兰之室,闻先生之嘉训,不望文生义,求析心破理,文约事丰,不追浮华缥缈之事,不做孤陋寡闻之人,不为心傲衰馁之徒,为人以善为本,情不逾规,理不越轨,通权达变,为学纳人之识,持己之见,采百家之萃,入学派之流,不发无基之建言,行文不浮雕,不洋化,以简词巧搭配为美,任思想外溢,为业立乎其大,贵事不贵名,显功隐己,心视泰山小,行视沙粒大,形容婉悦,风骨道逸,无可言而言必真,探天道,立人道,持公正,求天下之福,终身不渝,有大志者,有道德者,有智慧者,有毅力者,有勇气者,事竟成。
学术与政治:政治实践与时俱进。
学术研究长远前瞻。
修道方法:培养毅力,要耐烦。
每天一字。
每天一诗。
每天一语。
每周一书泛读。
每周一书精读。
可进可退,共同的归属。
追寻幸福导论儒家的三种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民间形态。
如何追寻幸福?幸福原理:生活质量,人际关系,领导力,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
研究视角: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慧能:638-713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祖师,世称禅宗六祖康德:1724-1804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沉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追寻幸福”听课笔记格式一(按集)
![“追寻幸福”听课笔记格式一(按集)](https://img.taocdn.com/s3/m/6dabd53310661ed9ad51f38e.png)
第20集11
第21集11
第22集12
第23集12
第24集13
第25集13
第26集13
第27集14
第28集14
第29集14
第30集15
第31集15
第32集16
第33集16
第34集16
第35集17
第36集17
第37集17
第38集18
第39集18
第40集19
第42.我们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阅读马克思《青年在择业时的考虑》
介绍自己。……
马克思与圣王,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的结合。要把握这课的指导思想。
……
1.心理学需要伦理学作为价值导向。比如责任分散原理,这是客观的,为什么会这样?个人主义的问题。见死不救就不是什么不道德了,“小悦悦”事件就不应该受到谴责了。
2.我们读书学习思考的方法。要联系起来。
格式一:按集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学史的视角”听课笔记
班编号:学号:姓名:
(编辑目录操作:右键点击目录部分,“更新域”——“更新整个目录”)
第1集4
第2集4
第3集4
第4集6
第5集6
第6集6
第7集6
第8集7
第9集7
第10集7
第11集8
第12集8
第13集8
第14集9
第15集9
第16集10
第17集10
第18集10
第44集20
第45集20
第46集21
第47集21
第48集22
第49集22
第50集22
第51集23
第52集23
第53集23
第54集24
第55集24
第56集25
追寻幸福 学习总结
![追寻幸福 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3d5aa2fd0a79563d1e721d.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程学习总结院系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班级名称: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学号:2011222430姓名:薛挺《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课程学习总结通过这门学科的网上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无论是对自己或者对于这个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孟子的幸福观在于“乐”,君子之乐;杨朱的幸福观在于“轻物重生”;老子的幸福观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庄子的幸福观“,安于天命、时命,充分发挥其天赋本性”;中国是一个严重匮乏人才的国家。
人才匮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危害极大的,正如韦老师谦虚之言,她站在清华的课堂上,是一种小材大用;更深一步思考,人才缺失是因为我们有着一种”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思想。
古人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作为一名安康学院的学生,说实话听到这句话我很惭愧也很内疚,因为我以前有过这种想法,颓废过。
没有一个确定的人生目标注定一生平庸,我们不可以得过且过,该要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因为我们终会到达那一刻。
对于一个人的目标的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自身的的要求。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我觉得如果真的想要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一个大家,仅仅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成不了大家的,永远只能是一个学术上的东西,只有跟道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又有言之“隔行不隔道“,只有在学好自己专业基础上领悟道才能更上一个境界。
如何追寻幸福?幸福有很多种,每种幸福的定义与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记得初中学过陶渊明《桃花源记》,在哪里虽然一切都是自力更生,但那里的人们都是幸福的,因为那里没有名利和金钱的争端,而如今的社会,人们每天担心的是食品安全、无边无尽的工作压力、各种情感纠纷。
幸福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有的人贫穷,但他的内心是幸福的,有的人家产万贯,却觉得自己总是不快乐。
有些美好的记忆并不是因为你在其中得到了什么好处与利益,而是你在其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觉得那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它是痛苦的,但当过后你始终觉得它是你人生中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
追寻幸福笔记
![追寻幸福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c6496ccaa00b52acfc7cab3.png)
第一课1、寻找一座有意义的山——寻找正确的目标。
2、人的心灵是需要进化的,人的心灵进化才能够获得一些特别的幸福。
3、心灵进化的高度:A、从头开始——进化的起点B、从最高点开始——进化的起点C、文化的高度和起点的高度——决定心灵进化的高度D、作为工具的知识和心灵的刻画——需要学习的知识4、中国的需要层次:金钱、权力、名望、自我确认、友爱。
第二课1、有死亡的预期,所以会一种对恒的追求。
2、人是由身体(容器)和生命,身体包容生命。
3、人很多不快乐了都是因为与他人的比较。
4、我们一生的目标可归结为追寻幸福。
5、幸福与生活质量、领导力、人际关系、幸福指数第三课1、人总是喜欢和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一起。
2、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相对来说,伦理学是比较基础的)。
3、学会思考,不要只是觉得对就把那句话记下来,要明白为什么,明白记下来的那几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第五课1、公正(怎么对自己公正,怎么对别人公正)、无私(不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2、要做一个真诚的人,首先心灵是要洁净的。
第六课1、幸福是一切事情的终点。
2、人的一切是和需要结合在一起的,需要得到满足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人是否快乐幸福。
3、心理调整,调整的就是需要。
4、当幸福成为人的一种目标,人有意识地去追求幸福时,就会产生出各种问题,从而产生了道德。
第七课1、自尊要求我们被其他人尊重,要求我们自己不能被贬低,要求我们自己是被看成同等重要。
2、虚荣是人对尊严追求的一种变种。
3、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对快乐的追求。
4、阻碍社会发展的东西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东西。
5、道德是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的,当道德受到批评时,人的价值就被贬低,自尊受到伤害。
6、虚荣的人为什么会空虚是因为虚荣本身并不指向外界对人本身的肯定。
追寻幸福
![追寻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bcce9cc484254b35eefd34d3.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角》课程心得土木1304 张婧瑶 20130605233这学期我选修了《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这门选修课,选修课是通过尔雅通识课平台方式授课,演讲师是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原理组副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外语课组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专家韦正翔教授。
共家学派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复活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最终形成的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中国共产主义学派,这是韦正翔教授最先倡立的概念。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角》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墨佛道法等各家的幸福观,并与共家学派的思想进行了比较。
旨在使学生在中国伦理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下理解先人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感悟。
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
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
幸福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幸福是人们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幸福观都各有千秋。
韦正翔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和多年生活经验,从中国伦理学角度为我们阐释什么是幸福,幸福与伦理的关系,各个学派的幸福观又是什么,而我们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对。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他与幸福存在何种关系,我们如何理解理性的幸福,这些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在这门课中韦正翔教授都给了很透彻、很深刻的见解。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
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
幸福有很多种,每种幸福的定义与意义都是不一样的。
道家的幸福观在于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崇尚返归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儒家的幸福观在于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佛家的幸福在于观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
追求幸福对每一集内容的理解
![追求幸福对每一集内容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f2f9a1b52ea551810a68742.png)
对每一集内容的理解【第一集】中韦老师谈到儒家思想为什么一起来以后就没有跌倒过,后来虽有一些弊病,但总的来说,它是一直走好的。
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也正是这造就了我们的很多大家。
观看完所有视频后,我觉得这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可总结为品质道德追求,儒家把道义放在第一位,追求的是一种大幸福,讲一个人如果有平台去付出,付出以后证明了你身上有优秀的品质,通过这品质你能获得大幸福,所以我们需要有道德的欲望,一种符合伦理的欲望。
总的来说,儒家维系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对于一个社会尤其中国这样的社会,儒家的精神倡导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十分必要第二集中韦老师说古代人退休跟现代人退休的区别,老师说,古人有大道,所以退休并不怕,退休后可以做学问带弟子,而现代人退休后什么也做不了,所以退休前就焦虑开始腐败,贪。
所以是否现代人有了大道,他是否也会不害怕退休?是否贪污腐败现象会减少?在第四集中,韦老师中国格条化的思想会导致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还举了《论语》这个例子来论证她的观点。
的确,在中国很多的读物中,或者即使是我们上课的教科书中,都只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而从没有说出为什么,只是要求我们记住答题格式,记住规律。
我认为这就从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并没有让学生们经过自身理性化的推演来获取对自身有用的知识。
第五集中韦老师提到【沉思】,她说思考是随时可以拥有的,当学会了思考人就不会孤独了。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人类作为高级动物这个物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关键就是因为人类有思想,会思考。
我觉得如果人类缺乏了思考,那就像是一个会工作的机器,别人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更无幸福可言。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很无聊,生活无趣,这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思考,不会思考,所以当他们静下来时就会觉得很空虚,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
当我们学会思考,我们才能判断对错,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找到自我,才能让自己不再空虚无聊,让自己的大脑充实有所寄托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观的感悟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观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acaa725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f.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观的感悟
这学期我选修了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观这门课。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然而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幸福观都各有千秋。
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和多年生活经验,从东方伦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什么是幸福,幸福与伦理的关系,董仲舒的幸福观又是什么,而我们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
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它与幸福存在何种关系,我们如何理解理性的幸福,秩序与幸福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平时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加深了对幸福的理解。
让我对一直困扰我的几个问题有了深刻地了解,解脱了我的一些迷惑。
什么是幸福?大家对幸福的定义大概是:幸福是指人们在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
也就是说幸福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
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
亦是教授所说的幸福是来自对内心欲望的满足。
我上了这门课让我理解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
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幸福需要用心发现和体验用心体会好好
珍惜身边的幸福,这是我对这门课的体会。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期末考试+答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1d80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4.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韦正翔-期末考试+答案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期末考试(成绩82分,我不是100%都对的哦~)课程介绍共家学派即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框架中复活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最终形成的古今贯通、中西融合的中国共产主义学派,这是韦正翔教授最先倡⽴的概念。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学视⾓》这门课程探讨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墨佛道法等各家的幸福观,并与共家学派的思想进⾏了⽐较。
旨在使学⽣在中国伦理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视域下理解先⼈对幸福的根本看法,并由此产⽣⾃⼰的感...“幸福”介绍选择题(60分)1、向秀和郭象认为怎样去追求幸福(2.00分)A.独化B.逍遥C.⾄⼈D.要逍遥,称为⾄⼈2、做了坏事,去寺庙求⼼灵的安慰,属于那个学派的⾏为(2.00分)A.法家B.墨家C.道家D.佛家3、以下关于三统说不正确的是?(2.00分)A.三统说由董仲舒提出。
B.三统说属于神秘主义的历史观。
C.夏代以寅⽉为正⽉,是⿊统。
D.商朝尚⾚,是⾚统。
4、以下对墨家的“仁”“爱”说法正确的是?(2.00分)A.“仁”和“爱”是不同的5、“⽣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是以下哪位作家的名⾔?(2.00分)A.普鲁斯特B.⽶兰·昆德拉C.乔伊斯D.萨特6、共家学派要在什么的层次上去宽容其他学派的学术版本的⼩幸福观(2.00分) A.法理B.精神C.术D.物质7、幸福是对什么的满⾜(2.00分)A.⽣存B.欲望C.⼼理D.⼈⽣8、孔⼦学说中的幸福之路是?(2.00分)A.学⽽优则仕B.修⾝齐家C.⼈尽其⽤D.随⼼所欲不逾矩9、⽼⼦认为幸福的原则就是要(2.00分)A.治国B.效法⾃然C.平天下D.修⾝养性10、以下关于孔⼦的说法错误的是?(2.00分)A.他出⽣于春秋战国时期。
B.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任私⼈教师。
C.他曾周游列国。
D.孟⼦是他的弟⼦。
11、以下对向秀和郭象的⽞学说法正确的是?(2.00分)A.切中了儒家的不⾜之处B.为佛学的兴起提供了思想条件12、对我国,影响最⼤的佛学派别是(2.00分)A.菩提达摩的佛学B.慧可的佛学C.北佛学D.惠能的禅宗13、以下不属于古代⽂⼈四艺的是?(2.00分)A.书B.画C.琴D.猎14、下列对修道的说法正确的是?(2.00分)A.修道的“道”指的是道家B.修道要求⼈们有毅⼒,耐烦C.修道⽆法在⼩事上体现D.修道的见效快15、⽼⼦讲任何的事物当中都有阴阳,这个在辩证法⾥对应的是(2.00分) A.太极B.⼋卦C.正反D.⽭盾16、佛学中什么宗与道家思想的相互作⽤导致了禅宗的兴起(2.00分) A.中道宗B.华严宗C.成实宗D.地论宗17、中国⼀般的百姓还是看重(2.00分)A.利B.益C.物质D.精神18、中国神话故事中第⼀个顶天⽴地的⼈物是?(2.00分)A.夸⽗B.刑天19、以下关于欲望的说法错误的是?(2.00分)A.欲望可以分为⾃然欲望和社会欲望。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网课新版答案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网课新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6e5dc9856a561252d36f6f.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1.11【判断题】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答案:×2【单选题】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参考答案:C3【判断题】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参考答案:√4【判断题】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参考答案:×5【单选题】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参考答案:B6【单选题】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参考答案:D7【单选题】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A、毛泽东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参考答案:B8【判断题】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参考答案:×9【判断题】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参考答案:√10【判断题】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11【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参考答案:A12【单选题】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参考答案:C13【判断题】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1.21【判断题】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参考答案:√2【单选题】共家学派的鼻祖是?A、马克思、恩格斯B、斯大林C、列宁D、孙中山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一般人在进入共家学派时最好掌握哪门语言?A、中文B、英文C、德文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4【单选题】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参考答案:D5【单选题】共家学派创始者需要掌握的10门语言包括哪些?A、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B、中、英、德、意、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梵C、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腊、拉、阿、梵D、中、英、德、法、俄、希(希伯来)、希(古希腊)、拉、阿、意参考答案:A6【单选题】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参考答案:A7【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B、画C、琴D、猎参考答案:D8【判断题】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
追寻幸福
![追寻幸福](https://img.taocdn.com/s3/m/107aebde172ded630b1cb6f6.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觉29. 韩非子认为:君主进行分守,设官分职,并明定其所应管之事—中国官文化的来源。
30. 韩非子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大受道家影响。
31. 小幸福:得;大幸福(儒家):付出为幸福之来源秦始皇的幸福观l 让人们在道德下幸福地生活-心理平衡—统治者要公正l 秦始皇的法中不设任何的特殊性(抛弃道德,完全利用法制)-但下面的差别性大,尤其是合法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很难处理。
l 因为有特殊情况,所以需要设公平的,通权达变的官。
--将特殊情况公布出来,看人们是否赞同(大家公认) l 一般百姓还是看“利”—秦(完全用法家)始皇不合人情,引起人民的愤—汉初(完全用道家,修养生息,要有基本的物质保障),黄老之学董仲舒的幸福观1. 董仲舒-西汉群儒之首-《春秋繁露》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 董仲舒设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 大同社会的想法是共产主义在中国获得民心的历史基础5. 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观念,为今文经学的理论。
(对日后观念有影响)6. 中国较容易接受唯物辩证法--中国学术传统基础。
7. 董仲舒的幸福之路:与天地参(平等)8. 天人合一:儒家研究自然但更关注社会秩序的建立;人类社会要按天道进行社会秩序(借助人们公认的权威,通过天的秩序论证人的秩序);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9.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10. 阴阳家的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道家对皇家园林的建设影响比较大*阴阳家对民间园林11. 儒家注重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注重其象征意义12. 五行的相生相克;五音不全;礼崩乐坏;(土黄色在正中央,所以黄色最好,5数字最好)十二律13. 通过模仿和练习形成自己的“范“14. 天干地支五行搭配15. 董仲舒认为:木,火,金,水各主四时之一气,土居中以策应之,四时之气的盛衰因阴阳使然16. 董仲舒认为:自然由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人这十者组成17. 天人之间紧密相关,若人之行为有不当,则阴阳之气受感应而有非正常的现象出现,此现象为灾异。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课后题完整版汇总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课后题完整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a8c7fd5f61fb7360b4c656e.png)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最新尔雅课课后习题答案共家学派(一)已完成1毛泽东思想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正确答案:√2儒家思想自秦始皇起就在中国社会占据统治地位。
正确答案:×3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A4汉初“文景之治”的出现主要采用了哪一家的学说?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正确答案:C5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A、毛泽东B、韦正翔C、马克思D、葛兰西正确答案:B6汉初之后为什么采用了儒家的思想作为统治的思想A、它有利于经济发展B、它有利于安抚劳动人民C、它有利于构建等级社会D、它当中倡导着一种很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答案:D7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A、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共产主义B、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如何快速实现共产主义C、共产主义是什么D、如何实现共产主义正确答案:A8秦始皇时代使用那家的学说作为统治思想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正确答案:B9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小才大用没有问题正确答案:×10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A、学术大师B、治国大才C、天才儿童D、艺术大师正确答案:C11我国当前仍然是严重的缺乏人才正确答案:√12汉初的统治者采用了道家学说治理国家。
正确答案:√13物质上的富足定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正确答案:×14秦始皇统治时期采用了哪种学说治理国家?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正确答案:C15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正确答案:×16共家学派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正确答案:×共家学派(二)已完成1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借鉴了很多中华传统文明。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研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以下不属于练习颜体书法所具备的特性是?A、正B、大气C、长寿D、坚忍正确答案:D4以下不属于古代文人四艺的是?A、书B、画C、琴D、猎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5下列关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它包括对中外哲学经典的阅读B、它包括对马恩原典著作的阅读C、它不要求掌握古代汉语知识D、它要求对格律诗、书法的掌握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大道只存在在那个学科里A、数学B、物理C、哲学D、文学正确答案:C7我们练书法是在练我们的A、字B、为人C、品行D、意志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8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的特性不包括A、正B、圆C、大气D、长寿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9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不包括A、马克思作和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阅读B、马克思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C、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D、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10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的奠基人,共家学派只需要研究马克思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框架来整合中国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中,让中国的传统重新复活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下列哪些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A、颜真卿楷体书法B、篆刻C、格律诗D、网络语言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3古汉语是共家学派知识结构的内容之一。
追寻幸福听课笔记
![追寻幸福听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e9585c7da38376bae1fae05.png)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学视角观看笔记第一集:一开始老师放了一个倒霉熊的动画,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第一:有目标的话,为目标奋斗的过程也会是幸福的。
第二:幸福的最终实现必须要看奋斗的目标是否值得,如果一开始追寻的目标、意义就是不正确的,那么即使去追寻了,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也得不到幸福。
之后我也悟出了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知识,这是有形的翅膀;也需要心灵的塑造,这是无形的翅膀。
只有有形的翅膀和无形的翅膀都完善了,人才能真正达到幸福的境界并且不停地往高处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表明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的。
成熟的人并不是说知识比其他人一定要丰富,而是他心灵上的起点高。
第二集:老师从自我介绍开始,表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她自身虽然“心虚”,但是她是用勤奋弥补了她的缺点,而且她的心态特别好,所以她觉得自己很快乐很幸福。
以她自身的情况告诉我们,幸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态。
的确,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就比如说同样是失恋,有的人会觉得是解脱了,分手快乐,但有的人会觉得好痛苦,无法自拔。
第三集: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影响幸福,我们愿意和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人在一起。
我们自己要有幸福的能力的同时,也要有给予别人幸福的能力。
领导人能带给组员的幸福与领导人本身的素质有关,尤其是道德,领导是否公正,关系到人们的幸福感。
国家也是一样,公正对于幸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幸福的三种视角是伦理学,心理学,精神病学。
本课程是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幸福。
我们需要一种思考的能力,不要只根据前人的经验来看,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偶然性不等于必然性。
第四集:老师放了《三国演义》的片段,从刘备因叹气被张飞鄙视,关羽分肉给大家来说明要为社稷、为大众着想才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幸福。
而且,三人结义,有了适合自己的团队,为着共同的目标好好奋斗,这也是幸福的体现。
第五集:老师提到了在应聘的过程中,公正无私是十分重要的。
公正无私的人才能称得上的是优秀的人,而不是优秀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视角——集笔记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个人简介:董仲舒。
西汉儒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西汉群儒之首被称为博士享年约岁出生于广州,现在的河北省境内,具体地点有争论
《春秋》董仲舒后基本没有人提。
大同社会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共产主义
考官的人都要学习的一本书
董仲舒非常遵循儒家思想中的礼
主要作品:《春秋繁露》对《春秋》的一些感想
董仲舒设立五经博士,立太学,由博士授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
董仲舒被各派学者排斥原因:
董仲舒首次采用阴阳家的学说解释儒家学说,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光年,为今文经学的领袖。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董仲舒的幸福观:伟大
韦老师认为:中国就是像期待大同社会那样去期待共产主义。
在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国人是没有信教的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二)
与天地叁、天人合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合理的秩序(用天的秩序来论证人的秩序)
人按天的秩序而享有不同层次的幸福(天命)
层次的安排:人贵于禽兽,中民之性之人贵于斗菁之性之人,圣人之性之人贵于中民之性之人,王接天命以教化中民,中民可为教为圣人
人应依三纲行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以当时的经济结构相吻合)——
与阴阳家的宇宙构架有关:阴阳家的宇宙构架以五行、四时、天干、地支、十二月、四方、五音、十二律、五色、数目等相配,阴阳流行于其中为基础来构成。
阴阳家的创始人邹衍:战国时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用来论证人的秩序的合理性
阴阳家学说与道家学说的区别:
1.道家的天是自然的天(唯物辩证法有关),而阴阳家的天可以是有认知能力和有意识的天
2.道家去规则,阴阳家立规则。
3.阴阳家对皇家园林影响比较大。
而道家对民间园林的影响比较大。
韦老师:阴阳家理论:五行相生相克——中医理论也有(金木水火土)——中医的发展是由于董仲舒把阴阳家的理论用来解说儒家的思想,使得中医得到了皇家的认可。
“五”在儒家来说是比较好的数字,处于
中央位置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音逆行,始于金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
水。
礼崩乐坏(说明音乐有秩序在里面)
音与十二律联系在一起,二十二律与季节联系在一
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三)
五行木火土金水
数搭配在一起
天干、地支搭配一起就有阴阳之气:阳气:氧,阴气:二氧化碳
.韦:什么东西拿到了意识形态高度、主流文化上,这种东西对国家的影响就很大。
历史上数学没有拿到这个高度,所以说中国的科技不够发达,但是西方从柏拉图就开始把数学拿到了意识形态的高度。
.如果没有董仲舒把阴阳家的思想拿到儒家来,现在中国有两大东西都会不存在:一是我们建不出现在的这种皇宫的这种风格来,二是中医不会有发展。
.董仲舒拿阴阳家的思想目的是来构建社会秩序
.董仲舒认为:自然由天、地、阴、阳、木、火、土、金、水、人这十者组成。
木、火、金、水各主四时之一气,土居中以策应之,四时之气的盛衰因阴阳使然。
天和人是同类。
.董仲舒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用天来威胁人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德福一致
在西方:基督教设立一个天堂在中国:天报
.中国学的儒家第一个版本都是董仲舒的版本,对政治和民间影响大
.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紧密相关,若人之行为有不当,则阴阳之气受感应而有非常的现象出现,此现象则为灾异。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
小者谓之异,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遣也;异者,天之威也。
.社会伦理与个人道德:道德(个体)就是一种规范,一种行为规范。
伦理(群体)是一种群体规范,一种关系的规范。
.凡物必有合。
合必有上下。
阴阳之合。
阳主阴辅,故有君臣、父子、夫妻之三纲,对应有忠、孝、贞节之德。
集董仲舒的幸福观(四)
1.董仲舒认为这个社会应该用王来治之
2.董仲舒认为:人之性未能全善,故需王以治之。
王承天意以治。
(用天来讲君主的合法性)
3.董仲舒认为:王字中的三画为天地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4.人主之喜怒哀乐、庆赏刑罚,应以四时为法。
庆副暖而当春,赏副暑而当夏,罚副清而当秋,刑副寒
而当冬。
5.设官之职,均应法天之数。
应均贫富,因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
6.三统与红:历史的变化亦随天道之规律。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封建社会制度不变
来提供依据)。
(韦老:把唯物辩证法融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历史按三统或称三正周而复始地循环变化。
三统有黑统、白统赤统,就实际的历史而言,夏为黑统,以寅月(一月)为正月,色尚黑。
商为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