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第一课时)说课稿(无答案) 鲁教版
元素优质课说课稿
![元素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aa8ac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f.png)
元素优质课说课稿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知识是教材“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构成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化学终生学习和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须的。
本节内容较抽象,但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后,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认识统一起来已经显具有很大必要。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2、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3、认识元素的简单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元素概念。
物质的组成和构成重点突破:“元素”概念比较抽象,概念中“一类原子”的定义,在学生不具备同位素知识时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采取学生先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完善,适当给以几组同位素进行适当的引导,即便于学生理解元素概念也给高中同位素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其实就是对“元素”与“原子”概念的把握不准,“元素”在运用时很多学生容易与“原子”混淆,所以在对二者进行比较时采取了打比方的方法从生活实际让学生进行理解,加上从多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最后辅助“当堂训练”使之得以突破。
元素符号本节只涉及到按偏旁分类的方法,在教材中是安排在元素符号和含义之后进行,本次教学将其提到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前让学生自主了解,再来讨论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使学生现学现用,将这两部分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加上辅助的思考题使之得以突破。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难点突破:“元素”概念比较抽象,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不具备同位素知识时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在这里采取学生先自学,再适当给以几组同位素原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即便于学生理解元素概念也给高中同位素知识打下一个基础,最后辅助“当堂训练”使之得以突破。
元素第一课时一等奖说课稿3篇
![元素第一课时一等奖说课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ec0e3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eb.png)
1、元素第一课时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这一课题中的第一课时。
我说课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设计前的一些思考元素概念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新课标中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这一部分内容虽然学习要求不高,但在化学启蒙教育中却是不可或缺的。
本节课的设计应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概念建构的重要作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分析、讨论建立元素概念,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初步形成元素观。
第二,教学背景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分析:初中阶段关于元素的教学主要分为3个课题展开,元素第一课时建立元素概念,第二课时认识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在水的组成这一课题中利用元素种类守恒确定化合或分解反应中物质的元素组成,最后在质量守恒定律中深入研究与应用元素守恒。
本课时以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为基础,结合微粒观,初步形成认识世界、认识物质的思想方法,既能促使学生对已学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整合,又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学生情况分析。
已有知识技能。
障碍点。
发展点。
第三、确定本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教学重难点是知道元素含义,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唯冠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第四、依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三个环节,两条主线,活动线,知识线。
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上课的三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
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情境一、根据不同比例调配三原色组成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情景二、6种基本笔画组成超过了8万个汉字,提出问题: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接下来通过老师对古代、近代组成物质基本成分发展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物质组成认识的不断发展的曲折性以及科学家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
初三化学元素说课稿
![初三化学元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95434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d.png)
初三化学元素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初三化学元素》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内容位于教材的第四章,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系统性介绍元素及其特性的章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之前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具体的元素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等打下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内容展开:1. 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物质世界中的地位;2.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本性质;3.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4. 我国元素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元素的定义,掌握常见元素的符号及其书写;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能够简单应用周期表查找元素信息;3. 能够列举几种我国特有或丰富的元素资源,并说明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2.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提高学生分类、比较、归纳的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在元素资源方面的优势。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元素的概念及符号的掌握;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3. 我国特有或丰富元素资源的了解。
(二)难点1. 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周期表进行元素性质的推断;2. 学生对元素资源的实际应用场景的理解,如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元素的存在形式和作用;3.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元素?”“为什么我们需要元素周期表?”等,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元素说课稿[1]
![元素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c6fed61aa1c7aa00b42acb52.png)
《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第一课时。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作出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
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二、说学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49f13d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2.png)
初中化学_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元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3.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分类,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教学难点】: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温故而知新:1、一个氧气分子由构成。
2、水分子由构成。
一个水分子由构成。
3、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探究新知:探究一:元素()()1、分子原子离子2、元素:具有相同的的。
决定元素的种类,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有密切的关系。
3、思考:①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②元素的种类由什么决定的?③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什么?④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⑤能不能说有2个氢元素?为什么?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二:元素符号5、元素符号:(1)书写规律:。
(2)意义:O ⑴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⑵表示________________思考:如何表示多个原子?探究三:物质分类6、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并举例说明。
思考: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当前的九年级的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人,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关金属的性质及检验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采用了先实验探究、再集体讨论的教学方法,通过对金属和酸的反应现象的分析,层层引导,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而通过练习,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九年级化学《元素》说课稿说课稿
![九年级化学《元素》说课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88558b7fd5360cbb1adb21.png)
九年级化学《元素》说课稿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二、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4节《元素》(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4节《元素》(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0b769ccf84b9d528ea7aee.png)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4节《元素》(第1课时)教案鲁教版学习目标:1.初步形成“元素”是基于不同原子中最基本的粒子——质子而对原子进行分类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2.通过对原子和元素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的实质是化繁为简;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4.能说出元素符号的意义。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①元素、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意义;难点:①元素概念的建立②元素符号的记忆实验准备:多媒体、分子模型、元素符号的卡片——元素”。
你认为小明和小丽的观点哪一个更合理?结论:原子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过渡语: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得到“原子才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成分”。
自然界中有无数的原子,为了更方便的研究这些基本成分,我们需要对原子进行分类,请同学们拿出盒子内的分子模型,把他们拆开,并把得到的“原子”进行分类。
完成的同学请举手示意。
[活动天地二]下面是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你如果把它们拆开能分成几类原子?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1.原子的类别①②③ .......2.你分类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分类和分类标准并介绍化学家的分类标准:原子是没有颜色的。
化学家也对原子进行了分类,你知道他们给原子分类的依据吗?化学家是按照原子核内的质子个数对原子进行分类的。
请看大屏幕化学家给每一类原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元素。
质子个数是1的一类原子为氢元素,质子个数是8的一类原子是氧元素,质子个数是6的一类原子叫一种是认为古人正确,一种是认为小丽的正确。
)拆分分子模型,并分类。
(每小组6——8个分子模型)并进行分类。
学生的回答:分三类分类的依据为①颜色②大小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表达思想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投影化学家对原子的分类标准8. “元素”的作用——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如:(1)二氧化碳(CO2)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2)甲烷(CH4)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
元素说课稿(1)
![元素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5c697160f111f18582d05a22.png)
《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课题三《元素》。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作出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分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实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理解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合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所以,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主要。
2、重点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
因为元素的概念较抽象,易跟原子混淆,我确定元素的概念为本节的学习难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初三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⒈知识与技能⑴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解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准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知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理解。
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三、教学方法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学辅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水平。
四、教学过程流程设计:先是简单导入、认定目标,接下来我把本部分内容分成两个模块实行学习:第一模块是元素的概念,第二模块是元素符号的书写、记忆和意义。
每个模块一个小循环,每个小循环都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讲点拨---巩固应用四个环节实行的,最后是达标测试,反思小结。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第一课时)说课稿(无答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第一课时)说课稿(无答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baf7eca26925c52cc5bf93.png)
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课标、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的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十分重要。
课时安排:本课时的内容安排为: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含义。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有了缺锌和补锌的生活经验和物质由元素组成、原子结构的知识经验。
但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元素是一种微粒或一种物质。
总之,学生的思维里已有了元素的影子,但对什么是元素却不知道,有好奇心、求知欲。
这便成为了本课时教学的起点。
三、说课程标准本节内容在新课标【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级主题下的【认识化学元素】二级课题里。
其中要求: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四、说教学目标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⒈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和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联系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物质观;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由于元素的概念较抽象,容易跟原子混淆,因此我确定元素的概念为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我校 (“自主学习—探究展示—感悟提升”“自学—展示—点拨—练习—小结”)的“三环五步”生本导学案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创设情境、讲解点拨的教学方法,让使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化学《元素》说课稿(精选5篇)
![化学《元素》说课稿(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30173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0.png)
化学《元素》说课稿(精选5篇)化学《元素》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元素》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元素》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为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打好了基础。
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元素周期律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二、说学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
《2.4元素_元素符号》说课稿
![《2.4元素_元素符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8d464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4.png)
《元素元素符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第一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元素及符号是化学的灵魂。
这节课是学生在前面学了原子的概念后,第一次接触到的重要化学用语,也是后面学习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好本节内容既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又是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知识与能力目标⑴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⑵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元素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用周期表获取一些简单信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元素知识的研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选取生活中某些物质元素含量信息,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心自然,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及符号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能从元素周期表正确获取一些简单信息;会说元素符号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学习了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对原子有一定的认识,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给出定义也有了知识基础和认知上的准备,可以把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概念比较抽象,也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面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利用希沃白板采用讲授法、自主阅读法、列表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一)图片导入课件依次展示矿泉水矿物元素含量标签和水、二氧化碳、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并设问:这三种分子有什么共同点?什么是元素?元素与前面学过的原子有何关系?元素与物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通过图片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问聚焦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了新课学习。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1070c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c.png)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元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元素》这一课题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2。
元素是化学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变化具有关键作用。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课题先介绍了元素的概念,然后通过元素周期表介绍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简单分类,为后续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同时,元素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化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和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但对于元素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探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规范书写能力和记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2、教学难点(1)元素概念的建立。
(2)理解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等重点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元素》说课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元素》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3e1d3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7.png)
元素
(课时一)
说课环节
1 2 3 4 5 6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板材书分设析计
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
《元素》是鲁教 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的 第二单元第4课题的 内容,是上一课时 《原子的结构》知识 的延伸。
2
同时该课题 又是课题《水分 子的变化》的结 论的深化。更是 学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的基础。
知识延伸,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 主思考、合作讨论,集 中智慧得出元素的概念。
五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1.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质 子数)相同的原子。 2.元素是原子的统称,是个宏观 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质子数。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以下三种原子是同一种元素吗?
自主学习, 拓展思维
五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音乐 元素
化学 元素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流行音乐 出发提出音乐元素,进而过渡到化 学上的元素,激发学生求知欲。
知识延伸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知识延伸,深化认识
知识延伸,深化知识
不是
五、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过渡揭题
合作探究,集中智慧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知识延伸,深化认识
1、单质与化合物 2、元素的散布 3、元素的书写 4、元素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
课题4 元素
元素的意义
元素的 概念
元素的书写
元素
元素的散布
单质 化合物
从认知基础看
学生已能记住一 些常见物质的名 称及物质的分类 等,这为本节课 的学习奠定了基 础。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
![初中化学《元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8b898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76.png)
〈<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初中化学组1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根据化学课程标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论,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
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本节课分为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
本节课是化学的“工具性”课程,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他是以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和工具。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延伸和后续,而且是学习以后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重要基础。
在正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教学目标在钻研课程标准,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之上,懂得学生在学完本节课后要掌握怎样的知识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技能、技巧,据此我确定一下一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书写,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归纳、总结获得信息,并能够应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化学用语对信息进行描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化学爱化学的情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以上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身心发展特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元素概念的形成和书写,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
将难点确定为:元素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二: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曾经说过“人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被装满水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依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特点,我将确定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热情、活泼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启发教学法、分析教学法、集体讨论法。
《元素_元素符号》说课稿
![《元素_元素符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4905d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9.png)
《元素_元素符号》说课稿《元素元素符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节第一课时《元素元素符号》。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所必需的。
所以,本节教材对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不可少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⑵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⑶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对生活中一些物质元素含量的确定,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单质和化合物。
二、学况分析1.知识基础: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非智力因素: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它比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以理解。
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再加上前面学生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新教材作了一定的调整,降低了教学要求,不过分要求把握概念的严谨性,只要求初步形成概念既可;也不必一步到位,只要学生能结合实例正确使用概念,理清他们的区别就行。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与元素符号 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第四节 元素与元素符号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f88ce76e518964bcf847ca3.png)
并展示氧原子和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提问:氧离子属于氧元素吗?引出元素的离子性内涵。
综合以上分析,让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我会加以点评。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结合新课改要求,我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单质与化合物的定义,学会书写元素符号。
过程与方法目标: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元素符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宏观、微观以及符号之间的联系,体会化学中三维表征的思想。
研读教材,本节课教学重难点是: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环节三:交流总结
我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绘制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并进行展示,然后结合板书加以点评。
环节四:检测及作业
本着分层的原则,我会设计两道当堂检测题,并布置同步学习上对应习题,达到巩固基础,提高能力的目的。
最后谈谈我的板书,主要采取提纲式、总分式、表格式……可以35
然后介绍元素的分类,并展示氢气、氧气以及水、二氧化碳的微观图片,让学生观察异同点,引出单质、化合物的定义,并列举一些物质让学生进行区分。
渗透分类的思想,逐步建立分类观。
展示外国学生走进我们的实验室的情景。引出“元素符号”,并介绍元素符号的书写: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要大写,如:氧0。用两个字母表示的,要一大一小,如:钠Na。强调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某种元素。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当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时,只表示微观。让学生了解宏观、微观以及符号之间的联系,体会化学中三维表征的思想。
元素说课稿
![元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c909e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c.png)
元素说课稿元素说课稿元素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初中化学组第5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源自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为以后学习化学式和化合价起到了铺垫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① 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以及表示意义,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②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③ 培养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3.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确定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是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法学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对教材的分析,我将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为了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打造高效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回顾旧知,导入课题提问:水分子和氢分子中都含有哪种原子?学生会回答是氢原子。
继续提问:怎么给所有的氢原子一个群体性称呼呢?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通过对就知识的回顾,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
(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元素概念:首先我用多媒体呈现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然后我给学生几个单质、化合物的例子,让学生试着分类,小组交流讨论后得出结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我用多媒体出示地壳中元素分布图,让学生自己总结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氧、硅、铝、铁、钙…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认识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比例。
《元素》说课稿范文
![《元素》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b57f7e4a7302768e9939b0.png)
《元素》说课稿范文《元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二《元素》第一课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内容作出说明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元素》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引领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十分重要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离子》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发现史的教育体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元素周期表探究元素之间规律性联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二、说学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对于化学知识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已经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还没有太深入的认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三、说教法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讲解法、谈话法、指导发现法四、说学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自学辅导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确立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五、说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我校教学模式:1、3、6教学模式即一个教学理念:创设有效课堂;三个案:预习案、教学案、巩固案;六个教学环节: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环节(一)预习案版块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明确主干知识基本掌握简单知识以便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以此完成以下预习目标:1、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法及目标;2、引导学生完成预习思考题3、鼓励学生提出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应了解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些问题并期待教师解决(二)教学案版块具体流程包括: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个环节自学质疑:指导学生围绕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尝试知识建构基本解决预习、自学中的学习问题比较学生熟悉的几种物质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化学符号O这种成分引导学生认识它们都含有氧原子但是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由此引出对元素的概念的质疑交流展示:课堂讨论交流解决学习问题共享成果教师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具有类似原子和元素的例子帮组理解元素的概念如可以组合无数英文单词的26个英文字母、由有限的几个积件可以搭建很多不同形式建筑的儿童玩具积木等等由此说明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由此引出目前已发现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丰富多彩、形态万千的物质世界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图44“地壳中的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得出结论: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多或少差异很大氧、硅、铝、铁含量相对较多而与生物关系密切的氢、氮、钾等相对较少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记忆位于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并指出跟生物关系密切的元素不足有必要适当施加化学肥料以提高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保证人类生存的需要互动探究: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质疑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将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P71讨论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发生变化,而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通过此种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元素概念的了解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课本75页、76页资料引入元素符号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议一议:为什么要采用元素符号它的书写规则由此让学生体会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练习、记忆元素符号的书写并强调元素符号书写时的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做准备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有层次性;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少而精突出主问题设计;问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聚合性、批判性、深刻性精讲点拨:针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及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精讲点拨要注意解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式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由超市中物品的分类引出元素周期表学生初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表中各个数字的意义、了解化学家门捷列夫的贡献了解化学周期表对于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成课本76页的活动1来练习使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科学探究史通过呈现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还要应讲究科学诚信矫正反馈:矫正学习存在问题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训练方法多样学生大面积参与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
说课稿(无答案)鲁教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元素》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课标、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的内容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水的组成、原子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课为今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
同时元素作为“双基”知识,是构成学生化学素养的基本要素。
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十分重要。
课时安排:本课时的内容安排为: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含义。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有了缺锌和补锌的生活经验和物质由元素组成、原子结构的知识经验。
但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元素是一种微粒或一种物质。
总之,学生的思维里已有了元素的影子,但对什么是元素却不知道,有好奇心、求知欲。
这便成为了本课时教学的起点。
三、说课程标准
本节内容在新课标【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级主题下的【认识化学元素】二级课题里。
其中要求:1.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四、说教学目标
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⒈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和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⒉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联系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建立科学物质观;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重点: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由于元素的概念较抽象,容易跟原子混淆,因此我确定元素的概念为本节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借助多媒体,采用了我校 (“自主学习—探究展示—感悟提升”“自学—展示—点拨—练习—小结”)的“三环五步”生本导学案课堂模式,以学生的学为主,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采用了图片展示、创设情境、讲解点拨的教学方法,让使学生借助导学案在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先是课题导入(2分钟)、展示自学目标(2分钟);接下来是课堂探究(40分钟,按“自学-展示-点拨-练习-小结”五步进行),最后是课后作业(1分钟)。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三精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广告,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
(二)展示自学目标(2分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努力方向。
﹙三﹚课堂探究(40分钟)
1.自学(10分钟)
请同学们围绕探究案上提出的问题:
①什么是元素,元素与原子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②地壳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那些?
③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造字规律对元素进行分类?
④怎样表示两个氧原子?(O2和2O的区别)
自学教材45-46页,勾划自学过程中的疑问,不明白的组内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导学案渗透了自学的学法指导。
2.展示(10分钟)
学生根据自学的情况,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逐一上台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不断的暴露问题。
3.点拨(1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交流的情况对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点拨指导,力求精要。
教师应该进行点拨预设。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精要点拨,大多数学生能够解决展示阶段暴露出的问题。
点拨预设1:元素的概念
预设意图:将水、氢气和氧气中原子进行归类,让学生思维从有个数的微观粒子到只有种类的宏观元素跨越。
再引出归类原因是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最后一个表格表明,决定元素种类的不是中子数而是质子数,进而突破元素的概念。
点拨预设2:元素的分类
预设意图:元素名称的造字规律的分析,顺利突破元素的分类。
点拨预设3:元素符号的书写
预设意图:通过观察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顺利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重点还要点出Si、Cl、Al中l和i的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
点拨预设4:元素符号的意义
预设意图:通过两组图片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氧原子的区别以及一个氢分子和两个氢原子的区别,进而顺利突破元素符号宏观与微观意义。
4.练习(9分钟)
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分为元素部分练习(1-3题),元素符号部分练习(4-6题),部分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把自学、展示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巩固练习。
5.小结(1分钟)
知识小结,科学评价。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本学点的知识,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
(四)课后作业(1分钟)
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案。
设计意图:学习完一节课的内容后,及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提高。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清晰、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学习内容。
第四节元素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一)元素(二)元素符号
1.概念:质子数总称 1.书写:一大二小
①金属元素①宏观:表示一种
2.分类②非金属元素 2.含义元素
③稀有气体元素②微观:表示该元素
3.地壳中元素含量:的一个原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