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知识点运动解剖学是运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关于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它是理解运动和运动相关伤害的基础,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准备考试。
一、骨骼系统1. 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部分:颅骨、躯干骨、肢体骨。
2. 骨骼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 骨骼的结构:骨头、骨膜、红骨髓、黄骨髓。
4. 骨骼的功能:支持身体、保护内脏、运动辅助。
5. 常见骨折类型:完全骨折、不完全骨折、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2. 骨骼肌的结构:肌纤维、肌肉细胞、肌节、肌原纤维。
3. 肌肉与骨骼的连接:肌腱、肌肉腱膜。
4. 肌肉的收缩类型:等长收缩、等张收缩、等速收缩。
5. 肌肉的动作类型:主动肌、被动肌、拮抗肌、协同肌。
三、关节系统1. 关节的分类: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滑膜性关节。
2. 骨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腔、关节囊、关节盘。
3. 关节类型:无轴关节、旋转关节、滑动关节、球窝关节。
4. 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韧带、肌肉、软骨。
5. 常见运动损伤:脱位、扭伤、滑膜炎、韧带拉伤。
四、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结构:细胞体、轴突、树突。
2. 神经传递:兴奋、抑制、突触传递。
3.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脊髓。
4.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
5. 运动神经元:下行神经元、上行神经元。
五、运动解剖学应用1. 运动员训练:掌握肌肉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优化训练方法。
2. 运动损伤康复:了解运动相关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制定康复计划。
3. 运动技巧提升:通过了解肌肉收缩方式和关节稳定性,优化运动技巧。
综上所述,大一运动解剖学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关节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将为你在运动科学领域中的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大一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机制的学科,它结合了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知识,通过对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的研究,揭示了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下面将对大一学期中所学的运动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骨骼系统1. 骨骼的组成与分类:- 骨骼由骨组织、关节、韧带等组成。
- 根据形状和结构的不同,骨骼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 骨骼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骨骼系统提供人体的支撑和保护。
- 骨骼系统参与人体的运动,并通过肌肉和关节的配合实现各种动作。
3. 骨骼的构造和生长:- 骨骼由骨骼单位组成,每个骨骼单位包括骨小体和骨细胞。
- 成骨细胞通过分泌骨基质,使得骨骼得以不断增长和修复。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的组成和分类:- 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肌肉纤维又由肌原纤维构成。
- 根据肌肉纤维的类型和形状的不同,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 肌肉的功能和作用:- 肌肉是人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能够产生力量和运动。
- 肌肉通过与骨骼的连接实现运动,并参与保持姿势和平衡。
3. 肌肉的组织结构和调节:- 肌肉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内部有肌纤维和肌节。
- 肌肉的收缩和松弛通过神经冲动和肌兴奋传导来调节。
三、关节系统1. 关节的分类和结构:- 关节分为不动关节、半动关节和可活动关节。
- 可活动关节由骨头、关节囊、滑膜、韧带等组成。
2. 关节的功能和作用:- 关节连接了不同骨骼,并允许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
- 关节通过滑液的润滑和肌肉的协调完成各种复杂运动。
3. 关节的运动范围和限制:- 关节的运动范围由骨头的形状、韧带的紧张度等决定。
- 关节的过度使用或受伤可能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或疼痛。
综上所述,运动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研究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和促进运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骨骼、肌肉和关节等结构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从而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治疗的实践。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运动解剖学是运动科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结合,研究人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的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解剖结构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作为大一学生,学习并掌握运动解剖学知识对于理解运动机能和提高运动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总结归纳的方式,介绍大一学生应该掌握的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结构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参与运动和运动调节。
大一学生应熟悉下列骨骼知识点:1. 人体骨骼总数及其分类:人体成人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分为躯干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2. 主要骨骼:掌握头颅、脊柱、肋骨、肢体骨骼的名称及位置,了解关节的构成和功能。
3. 骨骼发育与脆骨病:了解骨骼发育的过程,以及脆骨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二、肌肉系统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源,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1. 骨骼肌和平滑肌:了解两类肌肉的特点和主要功能,重点关注骨骼肌的结构和运动机制。
2. 肌肉命名及功能:熟悉一些重要肌肉的名称、位置和功能,包括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
3. 肌肉协同作用:学习不同肌肉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配合,了解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制约和协调运动。
三、关节和运动范围关节是骨骼连接的地方,通过关节的运动,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大一学生应该了解以下关节相关的知识点:1. 关节分类及特点:研究关节的分类、结构及各自的运动范围,如球窝关节、滑动关节等。
2. 配对运动和自由度:掌握关节的相互作用和配对运动,如屈曲与伸展、旋转与外展等。
3. 关节受伤与保护:了解运动中关节受伤的原因和常见的损伤类型,学习如何保护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
四、神经系统和运动控制神经系统是控制运动的中枢,了解神经与运动的关系可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1. 神经系统结构:学习神经系统的分类和主要组成部分,如脑部结构、脊髓等。
2. 运动神经元和神经传导:了解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和神经信号的传导过程,理解神经冲动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绪论1. 运动解剖学——2. 动作分析法——3.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4. 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5.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1. 细胞的结构——2. 组织及组织的分类——3. 皮组织的分类——4. 结缔组织及分类——5. 腺体——6. 软骨组织——7. 透明软骨——8. 软骨——9. 骨组织——10. 神经组织和神经元—— 11. 运动终板—— 12. 哈佛氏系统——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1. 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按形态分类2. 关节内软骨和关节面软骨——3. 运动环节——4. 肌肉的运动单位——5.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6. 骨的构造——7. 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8. 骨的发生方式 9. 骨龄及其意义——10. 体育运动对骨的形态结构的影响——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的骨的影响—— 12. 关节及其分类——13. 关节的主要构造及其辅助结构—— 14. 关节的分类—— 15. 联合关节——16. 关节的运动幅度——17. 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18. 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 上肢骨的组成——20. 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 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 下肢骨的组成—— 23. 髌骨及其意义—— 24. 骨盆构造—— 25. 耻骨联合—— 26. 男女骨盆差异——27. 骨盆的作用原理——28. 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 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 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 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 躯干骨的组成—— 33. 椎间盘——34. 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 颅骨的组成——36. 听小骨——37.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39. 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意义——40. 在活体上内触摸到的上肢骨和下肢骨以及躯干骨的一些骨性标志—— 41. 骨盆的力学特点和功能—— 42. 男女骨盆的比较——43. 胸廓的组成,正常形态以及功能,并说明影响胸廓形态的因素——第二节1. 肌肉的主要构造——2. 肌肉的辅助结构——3. 筋膜——4. 腱鞘——5. 滑膜囊——6. 滑车——7. 籽骨——8. 肌肉的分类—— 9. 肌肉的物理特性——10. 原动肌定义和分类及其如何确定—— 11. 对抗肌——12. 固定肌于中和肌—— 13. 肌肉的初长度—— 14. 胸骨角—— 15. 提携角—— 16. 腹股沟韧带—— 17. 腹直肌鞘——18. 腹白线—— 19. 脐环——20. 固有呼吸肌—— 21. 腹股沟三角—— 22. 肌肉的工作性质—— 23. 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24. 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25. 支持工作固定工作和固定工作—— 26. 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27. 肌肉初长度——28.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及举例说明——29. 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30. 三角肌的起止点以及功能—— 31. 冈上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32. 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3.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4. 肩袖——35. 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6. 肱三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7. 下肢肌的组成——38. 髂腰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9. 臀大肌的起止点及其组成—— 40. 梨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41.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2. 股四头肌的组成,起止点及其功能—— 43. 缝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4. 阔筋膜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5. 股二头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6. 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7. 股后肌群—— 48. 大收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9. 长收肌和短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0. 小腿三头肌的组成,各自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1. 背肌的组成——52. 斜方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3. 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4. 菱形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5. 胸大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6. 胸小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7. 前锯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8. 腹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9. 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60. 腹内斜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1. 腹横肌起止点及其功能——62. 腰方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3.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4. 发展各块肌肉的相关力量练习——65. 发展各块肌肉柔韧性的相关练习——66. 环节受力分析法定义及其三种情况的分析—— 67. 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_ 68. 引体向上的解剖学打字分析——69. 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0. 立定跳远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1. 正脚背踢足球的解剖学分析—— 72. 仰卧起坐的解剖学分析+—— 73. 双杠直角支撑的解剖学分析——第三章内脏第一节1. 内脏+——2. 内脏的分类及其构造——3. 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4. 消化系统——5. 消化管——6. 口腔——7. 咽峡——8. 口腔腺—— 9. 咽——10. 咽淋巴环—— 11. 味蕾—— 12. 回盲瓣—— 13. 嗅粘膜—— 14. 声门裂—— 15. 食管—— 16. 胃——17. 小肠—— 18. 小肠绒毛—— 19. 大肠—— 20. 消化腺—— 21. 肝的构造—— 22. 肝小叶——23. 肝内的血液循环—— 24. 肝脏的功能——25. 肝内胆汁的分泌途径—— 26. 胰腺—— 27. 呼吸系统——28. 呼吸系统的构造—— 29. 呼吸道——30. 鼻——31. 鼻旁窦—— 32. 喉—— 33. 气管—— 34. 肺—— 35. 肺小叶—— 36. 肺门—— 37. 气血屏障—— 38. 肺内血液循环—— 39. 憋气和屏气的比较—— 40. 泌尿系统—— 41. 肾—— 42. 肾门—— 43. 肾蒂——44. 肾的位置和大体构造及其功能—— 45. 肾窦——46. 肾单位—— 47. 肾小体——48. 滤过屏障—— 49. 原尿—— 50. 终尿—— 51. 膀胱三角—— 52. 肾内血液循环—— 53. 肾小管—— 54. 集合管—— 55. 输尿管——56. 膀胱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57. 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8. 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9. 胸膜——60. 纵隔—— 61. 腹膜——62. 体育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63. 体育运动会呼吸系统的影响—— 64.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65. 中空性器官与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的比较——66. 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途径和功能——67. 空气如何进入肺内?为什么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换气,为什么用鼻腔吸气好—— 68. 泌尿系统的组成——69. 尿液的产生和排除途径——70. 比较肝、肺、肾内血液循环特点—— 71. 比较肝肺肾内的血管分布特点——第四章脉管系统绪论1. 运动解剖学——2. 动作分析法——3.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4. 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5.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1. 细胞的结构——2. 组织及组织的分类——3. 皮组织的分类——4. 结缔组织及分类——5. 腺体——6. 软骨组织——7. 透明软骨——8. 软骨——9. 骨组织——10. 神经组织和神经元—— 11. 运动终板—— 12. 哈佛氏系统——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与骨连结1. 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按形态分类2. 关节内软骨和关节面软骨——3. 运动环节——4. 肌肉的运动单位——5.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6. 骨的构造——7. 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8. 骨的发生方式 9. 骨龄及其意义——10. 体育运动对骨的形态结构的影响——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的骨的影响—— 12. 关节及其分类——13. 关节的主要构造及其辅助结构—— 14. 关节的分类—— 15. 联合关节——16. 关节的运动幅度——17. 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18. 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 上肢骨的组成——20. 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 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 下肢骨的组成—— 23. 髌骨及其意义—— 24. 骨盆构造—— 25. 耻骨联合—— 26. 男女骨盆差异——27. 骨盆的作用原理——28. 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 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 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 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 躯干骨的组成—— 33. 椎间盘——34. 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 颅骨的组成——36. 听小骨——37.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39. 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意义——40. 在活体上内触摸到的上肢骨和下肢骨以及躯干骨的一些骨性标志—— 41. 骨盆的力学特点和功能—— 42. 男女骨盆的比较——43. 胸廓的组成,正常形态以及功能,并说明影响胸廓形态的因素——第二节1. 肌肉的主要构造——2. 肌肉的辅助结构——3. 筋膜——4. 腱鞘——5. 滑膜囊——6. 滑车——7. 籽骨——8. 肌肉的分类—— 9. 肌肉的物理特性——10. 原动肌定义和分类及其如何确定—— 11. 对抗肌——12. 固定肌于中和肌—— 13. 肌肉的初长度—— 14. 胸骨角—— 15. 提携角—— 16. 腹股沟韧带—— 17. 腹直肌鞘——18. 腹白线—— 19. 脐环——20. 固有呼吸肌—— 21. 腹股沟三角—— 22. 肌肉的工作性质—— 23. 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24. 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25. 支持工作固定工作和固定工作—— 26. 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27. 肌肉初长度——28. 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及举例说明——29. 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30. 三角肌的起止点以及功能—— 31. 冈上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32. 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3. 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4. 肩袖——35. 肱二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6. 肱三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7. 下肢肌的组成——38. 髂腰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39. 臀大肌的起止点及其组成—— 40. 梨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41. 臀中肌和臀小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2. 股四头肌的组成,起止点及其功能—— 43. 缝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4. 阔筋膜张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5. 股二头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6. 半腱肌和半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47. 股后肌群—— 48. 大收肌起止点及其功能——49. 长收肌和短收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0. 小腿三头肌的组成,各自的起止点及其功能——51. 背肌的组成——52. 斜方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3. 背阔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4. 菱形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5. 胸大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6. 胸小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7. 前锯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58. 腹直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59. 腹外斜肌的起止点及其功能—— 60. 腹内斜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1. 腹横肌起止点及其功能——62. 腰方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3.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及其功能—— 64. 发展各块肌肉的相关力量练习——65. 发展各块肌肉柔韧性的相关练习——66. 环节受力分析法定义及其三种情况的分析—— 67. 解剖学动作分析的内容与步骤_ 68. 引体向上的解剖学打字分析——69. 原地侧向推铅球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0. 立定跳远的解剖学动作分析—— 71. 正脚背踢足球的解剖学分析—— 72. 仰卧起坐的解剖学分析+—— 73. 双杠直角支撑的解剖学分析——第三章内脏第一节1. 内脏+——2. 内脏的分类及其构造——3. 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4. 消化系统——5. 消化管——6. 口腔——7. 咽峡——8. 口腔腺—— 9. 咽——10. 咽淋巴环—— 11. 味蕾—— 12. 回盲瓣—— 13. 嗅粘膜—— 14. 声门裂—— 15. 食管—— 16. 胃——17. 小肠—— 18. 小肠绒毛—— 19. 大肠—— 20. 消化腺—— 21. 肝的构造—— 22. 肝小叶——23. 肝内的血液循环—— 24. 肝脏的功能——25. 肝内胆汁的分泌途径—— 26. 胰腺—— 27. 呼吸系统——28. 呼吸系统的构造—— 29. 呼吸道——30. 鼻——31. 鼻旁窦—— 32. 喉—— 33. 气管—— 34. 肺—— 35. 肺小叶—— 36. 肺门—— 37. 气血屏障—— 38. 肺内血液循环—— 39. 憋气和屏气的比较—— 40. 泌尿系统—— 41. 肾—— 42. 肾门—— 43. 肾蒂——44. 肾的位置和大体构造及其功能—— 45. 肾窦——46. 肾单位—— 47. 肾小体——48. 滤过屏障—— 49. 原尿—— 50. 终尿—— 51. 膀胱三角—— 52. 肾内血液循环—— 53. 肾小管—— 54. 集合管—— 55. 输尿管——56. 膀胱的主要构造及其作用—— 57. 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8. 女性生殖系统的构造—— 59. 胸膜——60. 纵隔—— 61. 腹膜——62. 体育运动对内脏器官的影响—— 63. 体育运动会呼吸系统的影响—— 64.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65. 中空性器官与实质性器官的一般构造的比较——66. 胆汁和胰液的产生途径和功能——67. 空气如何进入肺内?为什么快而浅的呼吸不利于换气,为什么用鼻腔吸气好—— 68. 泌尿系统的组成——69. 尿液的产生和排除途径——70. 比较肝、肺、肾内血液循环特点—— 71. 比较肝肺肾内的血管分布特点——第四章脉管系统。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运动解剖学知识点笔记一、骨骼系统1. 骨骼组成1.1 骨骼的结构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1.2 骨骼的功能提供支撑、保护内脏、储存矿物质、造血2. 关节2.1 关节的分类按结构分:纤维性、软骨性、类软骨性、滑膜性按功能分:固定型、半固定型、活动型2.2 常见关节类型齿状关节、滑动关节、摩擦关节、球窝关节2.3 关节的运动屈曲、伸展、旋转、外展、内收、外旋二、肌肉系统1. 骨骼肌1.1 骨骼肌的结构肌腹、肌腱、肌原纤维1.2 骨骼肌的功能运动、保护、稳定关节、体温调节2. 肌肉组织类型2.1 平滑肌2.2 心肌2.3 骨骼肌3. 肌肉收缩3.1 肌肉的激活神经冲动传导、肌动单位3.2 肌肉收缩的过程肌原纤维缩短、肌肉力量的生成三、神经系统1. 神经元细胞体、轴突、树突1.2 神经元的功能传递和接收神经冲动2. 神经传导2.1 神经冲动的传导动作电位、兴奋阈、传导速度 2.2 突触传递突触间隙、神经递质3. 运动神经系统3.1 运动神经元的结构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3.2 运动神经系统的功能控制肌肉的运动四、循环系统1. 心脏结构和功能心房、心室、心脏壁1.2 心脏的工作循环收缩期、舒张期、心脏瓣膜2. 血管2.1 动脉和静脉的区别动脉:离心型、高压、弹性静脉:靠心型、低压、有瓣膜 2.2 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五、呼吸系统1. 呼吸道结构1.1 上呼吸道鼻腔、咽部1.2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2. 呼吸过程2.1 顺应性和弹性2.2 肺活量和肺功能 2.3 外呼吸和内呼吸六、消化系统1. 消化道结构1.1 口腔、食管、胃1.2 小肠、大肠、直肠2. 消化过程2.1 摄食和咀嚼2.2 胃的消化作用2.3 小肠的吸收作用七、泌尿系统1. 肾脏结构和功能1.1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1.2 肾脏的功能滤过、重吸收、分泌2. 尿液的形成2.1 肾小球滤过2.2 肾小管的重吸收2.3 泌尿系统的调节以上是大一运动解剖学的知识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大一运动解剖考试重点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考试重点知识点运动解剖是运动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运动的结构、功能和机制。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运动解剖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一运动解剖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基础性系统,它提供了身体的结构支撑和运动的基础。
在考试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1 骨骼的分类和组成:了解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等骨骼的分类以及骨骼的组成结构,包括骨骼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1.2 骨骼的生理功能:了解骨骼的生理功能,包括支撑和保护内脏、参与血液造血、储存矿物质等。
1.3 骨骼的形成和发育:了解骨骼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包括软骨模型的形成、骨骺的生长等。
1.4 骨骼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骨骼的名称,包括头骨、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四肢骨等。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的运动系统,它负责产生力量并推动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在考试中,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2.1 肌肉的分类和结构:了解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肌肉的分类以及肌肉的结构组成,包括肌肉纤维、肌束、肌肉腹等。
2.2 肌肉的生理功能:熟悉肌肉的生理功能,包括产生力量、维持姿势、促进血液循环等。
2.3 肌肉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肌肉的名称,包括头部肌肉、颈部肌肉、躯干肌肉、四肢肌肉等。
2.4 肌肉的力学原理:了解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力学原理,包括肌肉的收缩、伸展和协同作用等。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是人体的连接系统,它负责连接和动作各个身体部位。
在考试中,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3.1 关节的分类和结构:了解球突关节、鞍状关节、滑膜关节等关节的分类以及关节的结构组成,包括关节面、关节囊、韧带等。
3.2 关节的运动学和力学:了解关节的运动学和力学原理,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外展、内收等关节运动。
3.3 关节的命名:熟悉人体各个关节的名称,包括颈椎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系统,它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号。
大一运动解剖学必考知识点

大一运动解剖学必考知识点运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科学,探索运动过程中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必考知识点将为我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大一运动解剖学的必考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它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了解以下骨骼系统的基本知识十分重要:- 人体骨骼的分类和命名:人体骨骼由躯干骨、肢体骨和小骨组成,了解其命名和特点,包括:颅骨、脊柱、肋骨、骨盆、上肢骨、下肢骨、手骨和足骨等。
- 骨骼的构造:了解骨骼由骨头、骨髓、骨膜和骨组织等构成的细节。
- 关节的分类和功能:熟悉关节分为不可动、微动和活动关节,并了解关节的主要功能。
- 韧带的结构和作用:了解韧带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组织,起着稳定关节、限制关节活动和保护关节的作用。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主动组织,对于实现运动至关重要。
了解以下肌肉系统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 肌肉的分类和命名:熟悉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并了解部分重要肌肉的命名及其所在位置。
-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肌纤维、肌束、肌肉腹等部分的结构,以及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所产生的力量和协调运动。
- 肌肉的协同作用:认识到肌肉不是单独行动的,而是依赖于肌肉间的协同作用,包括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协调运动。
3.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控制运动的关键系统,了解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人体运动的调控过程:-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了解神经元的构成和特点,包括轴突、树突和突触等,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传递的基本过程。
- 运动神经元:认识到运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特化的神经元,负责肌肉的控制。
- 运动单位:了解运动单位的概念,即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调控的肌纤维群,以及运动单位的招募原理。
4. 力学与运动学力学与运动学是运动解剖学中关于力和运动的重要学科,包括以下知识点:- 力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力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包括引力、摩擦力、弹力和肌肉力等。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第四章骨1.作用:主要起保护脏器和支持的作用2.人体206块骨,中轴骨80(颅骨29,躯干骨51),附肢骨126(上肢骨64,下肢骨62)3.长骨,一体两端,有骨髓腔,其余骨没有,骨分布。
4.籽骨,由肌腱或韧带钙化而成,分类中属于例外,如髌骨、拇指内收肌籽骨5.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
二者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成骨细胞为主,产生新骨质,外致密,胶原纤维束,内疏松。
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破骨细胞为主,造骨,破骨,位于骨松质间隙6.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1)外环骨板(2)内环骨板(3)哈弗氏系统(4)间骨板构成,支持、保护。
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板,即骨小梁,排列方向与承受压力,张力方向一致,使骨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
7.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股骨骨松质网眼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8.血管:骨外膜,骨密质(哈弗斯骨板)淋巴管:骨膜9.神经:内脏运动神经:骨质哈弗氏管的血管壁躯体感觉神经:骨膜10.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决定弹性韧性):无机质(决定硬度)=3:711.骨的生长,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12.躯干骨:26椎骨,1胸骨,12对肋骨。
13.椎骨,椎体,椎弓,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14.颈椎特征性结构:横突孔胸椎:上下肋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板状。
15.颅骨,成对,不成对。
第五章骨连结1.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2.软骨连结包括透明软骨结合(胶原原纤维)和纤维软骨联合(弹性纤维)二者具有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韧性3.关节面及关节软骨的形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囊外层纤维层,内层滑膜层;关节腔内为负压,稳固关节。
4.韧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限制关节朝反向运动。
关节内软骨,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半月板,加深关节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第四章骨1.作用:主要起保护脏器和支持的作用2.人体206块骨,中轴骨80(颅骨29,躯干骨51),附肢骨126(上肢骨64,下肢骨62)3.长骨,一体两端,有骨髓腔,其余骨没有,骨分布。
4.籽骨,由肌腱或韧带钙化而成,分类中属于例外,如髌骨、拇指内收肌籽骨5.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
二者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成骨细胞为主,产生新骨质,外致密,胶原纤维束,内疏松。
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破骨细胞为主,造骨,破骨,位于骨松质间隙6.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1)外环骨板(2)内环骨板(3)哈弗氏系统(4)间骨板构成,支持、保护。
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板,即骨小梁,排列方向与承受压力,张力方向一致,使骨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
7.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股骨骨松质网眼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8.血管:骨外膜,骨密质(哈弗斯骨板)淋巴管:骨膜9.神经:内脏运动神经:骨质哈弗氏管的血管壁躯体感觉神经:骨膜10.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决定弹性韧性):无机质(决定硬度)=3:711.骨的生长,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12.躯干骨:26椎骨,1胸骨,12对肋骨。
13.椎骨,椎体,椎弓,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14.颈椎特征性结构:横突孔胸椎:上下肋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板状。
15.颅骨,成对,不成对。
第五章骨连结1.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2.软骨连结包括透明软骨结合(胶原原纤维)和纤维软骨联合(弹性纤维)二者具有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韧性3.关节面及关节软骨的形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囊外层纤维层,内层滑膜层;关节腔内为负压,稳固关节。
4.韧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限制关节朝反向运动。
关节内软骨,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半月板,加深关节窝。
关节唇,纤维软骨环,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
滑膜襞,向腔内突出,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滑膜囊,向腔外膨出可减少运动时骨面之间的摩擦。
6.运动环节:能绕关节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简称环节。
关节的运动7.关节的分类:(1)依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单轴关节滑车圆柱,双轴关节椭圆鞍状,多轴关节球窝平面(2)依据构成关节的股的数目分类:单关节、复关节(3)依据关节的运动方式分类:单动关节、联合关节8.关节运动幅度:一个动作开始到结束,在某一关节处的两个运动环节之间的极限范围。
即指运动环节围绕某轴进行转动的最大活动范围。
9.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两关节面的面积差,关节囊厚度与松紧度,关节周围韧带的多少与强弱,关节周围的骨结构,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体育运动,年龄,性别10.椎间盘:23个,由中央的髓核合周围的多层纤维环构成。
承重,传递力,缓冲震动,使脊柱弯曲的作用。
占脊柱全长的1/4前纵韧带,后纵韧带11.关节突关节:平面关节,联合关节12.韧带连结: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横突间韧带13.人体四个生理弯曲:颈,胸,腰,骶。
13后天,24先天。
14.关于骨盆:(1)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以及连结他们的韧带和软骨构成的环状结构(2)大骨盆:第五腰椎和髂骨翼构成小骨盆:骶骨和髂骨,耻骨,坐骨围成。
分界:骶骨岬和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及耻骨联合上缘为界。
(3)作用:支持体重,缓冲震动,传导重力,参与运动,保护脏器,肌肉附着,分娩通道(男50~55,女60)的作用。
(4)运动:前倾,后倾,侧屈,回旋第六章骨骼肌大致位置,毗邻关系肌纤维,包肌内膜形成肌束,包肌束膜集合成肌腹,包肌外膜。
肌腱,胶原纤维束构成,没有收缩力,有坚韧性和抗张力性能。
运动单位1. 筋膜:包在肌肉周围的结缔组织膜,分为深筋膜和浅筋膜。
(1)浅筋膜:皮下筋膜,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内涵脂肪,血管,神经。
保护肌肉,维持体温。
(2)深筋膜:固有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裹肌肉或肌群,形成肌鞘约束肌肉牵引方向。
2.腱鞘:包在长肌腱周围的结缔组织鞘,分为内外层,外层纤维鞘,内层滑膜鞘。
滑膜鞘又可分为壁层,脏层。
分别贴附于纤维层,肌腱表面。
二者移行处有腱系膜,且形成腔隙,内有滑液,可减少摩擦,固定肌腱。
供应腱的血管,神经由腱系膜出入。
手足等部位。
滑膜囊,结缔组织小囊,内含滑液,减少摩擦。
籽骨,肌腱骨化,增大肌拉力角。
滑车,骨性滑车,腱性滑车,防止肌腱移位,改变拉力方向。
3.起点,止点始终不变,定点动点可互相转化。
4.肌肉的物理特性:(1)张力可变性(2)伸展性(3)弹性(4)粘滞性:肌肉收缩或被拉长时受到阻力作用,并额外消耗一定的能量。
粘滞性随温度升高降低。
5.膈肌上有三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主动脉裂孔6.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前外侧壁三块扁肌的腱膜构成,分前后壁。
具有保护,固定腹直肌,以及提供肌肉附着面积等作用。
7.腹白线:腹正中线上,左右腹直肌鞘的分隔,由两侧腹外斜肌、腹横肌的纤维交织而成,上起胸骨剑突,下止耻骨联合。
可为腹前外侧的肌肉提供附着面积。
坚韧少血管,中有脐环,为薄弱点,形成脐疝。
8.腹压肌:膈肌,盆底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
任何一块收缩都可导致腹压变化,故称腹压肌。
功能:协助完成咳嗽,呕吐,排便和分娩等生理功能,憋气时均收缩。
意义:腹压肌群收缩时对腹腔脏器产生压力,而脏器对这种压力产生反作用力,由此形成腹压。
对于固定脏器正常位置,排出脏器内含物十分重要。
9.固有呼吸肌:专司呼吸,不参与其他运动;膈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胸横肌。
*********************************************************************** 肌群分类1.使脊柱屈的肌群特点:长轴均从脊柱额状轴前方跨过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胸锁乳突肌,髂腰肌锻炼:力量;仰卧起坐,悬垂举腿,仰卧两头起,负重体侧屈,负重转体。
伸展;下桥2.使脊柱伸的机群特点:长轴均从额状轴的后方跨过包括: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臀大肌锻炼:力量;杠铃硬拉、负重体屈伸、背向抛铅球、俯卧臂腿上振伸展;屈体运动,仰卧举腿3.使脊柱侧屈的机群特点:长轴均从脊柱矢状轴的侧方通过包括:同侧屈、伸脊柱的肌群;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斜方肌,夹肌,竖脊肌,肩胛提肌,横突棘肌,腰方肌,髂腰肌锻炼:力量;侧卧台上体,直立负重侧屈伸展:坐姿/站姿体侧屈,侧屈振腰4、使脊柱回旋的肌群特点:长轴均从脊柱垂直轴的侧方跨过包括:同侧腹内斜肌,肩胛提肌,夹肌,斜方肌上部肌束;对侧腹外斜肌,胸锁乳突肌等在下固定时同时收缩锻炼:力量:负重转体,下斜仰卧起坐转体伸展:坐姿/站姿转体牵拉5.使肩胛骨上提的肌群包括: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锻炼:力量;负重侧上举,提杠铃耸肩,肩上推举伸展:肩胛骨向下拉伸6.使肩胛骨下降的肌群包括:斜方肌下部,胸小肌,前锯肌下部肌纤维锻炼:力量;滑轮下拉,下斜卧推,引体向上。
伸展:使肩胛骨向上提7.使肩胛骨前伸的肌群包括:前锯肌,胸小肌锻炼:力量;平板卧推,仰卧飞鸟,蝴蝶肌夹兄,仰卧撑伸展;使肩胛骨后缩,扩胸,单手握肋木向对侧转体8.使肩胛骨后缩的肌群包括:斜方肌,菱形肌锻炼:力量;负重侧上举,俯立划船伸展;前伸;含胸抱肩,单手握肋木同向转体9.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群包括:斜方肌上下部肌纤维,前锯肌下部肌纤维锻炼:力量,负重侧上举,肩上推举伸展,使肩胛骨下回旋10.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群包括:菱形肌,胸小肌,肩胛提肌锻炼:力量;滑轮下拉,爬绳,引体向上伸展:悬垂吊肩16.使肩关节屈的肌群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喙肱肌锻炼:力量;卧推,负重前平举,俯卧撑,伸展;后拉肩17.使肩关节伸的肌群包括: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锻炼:力量;卧拉,俯立划船,负重扩胸伸展;含胸抱肩,向前压肩18.使肩关节外展的肌群包括:三角肌,冈上肌锻炼:力量;负重侧平举,杠铃直立划船,肩上推举伸展;直臂做向前内、后内侧转肩19.使肩关节内收的肌群包括: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喙肱肌锻炼:力量;滑轮颈后下拉,爬绳,宽握距引体向上伸展:悬垂吊肩20.使肩关节旋外的肌群包括: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小圆肌锻炼:力量;上臂旋外拉弹力带伸展;含胸抱肩21.使肩关节旋内的肌群包括;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大圆肌锻炼:力量;上臂旋内拉弹力带伸展:旋外挺胸22.使肘关节屈的肌群包括: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前圆肌锻炼:力量;负重弯举,引体向上伸展:后压臂23.使肘关节伸的肌群包括:肱三头肌、肘肌锻炼:力量;杠铃颈后弯举,俯立臂屈伸伸展:屈肘臂上举24.使肘关节旋外的肌群包括:旋后肌,肱二头肌,肱桡肌锻炼:力量;前臂旋外拉弹力带伸展:后拉肩加前臂旋内25.使肘关节旋内包括: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肱桡肌锻炼:力量;前臂旋内拉弹力带伸展:后拉肩加前臂旋外26.使手关节屈的肌群包括: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伸屈肌锻炼:力量;屈腕缠重锤,屈腕弯举哑铃伸展:手掌伸位下压27.使手关节伸的肌群包括: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锻炼:力量:伸腕缠重锤,伸腕弯举哑铃伸展:手背屈位下压28.使手关节外展的肌群包括: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示指伸肌锻炼:负重腕外展伸展:内压腕29.使手关节内收的肌群包括: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锻炼:力量;负重腕内收伸展:外压腕30.使髋关节屈的肌群包括: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锻炼:力量;悬垂举腿,仰卧举腿,负重高台腿伸展;后压腿,弓箭步压腿,跪撑后倒31.使髋关节伸的肌群包括: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大收肌锻炼:力量;负重后摆腿,俯卧背腿、后蹬跑伸展:正压腿、仰卧屈髋32.使髋关节外展的肌群包括: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上部、梨状肌锻炼:力量;负重侧摆腿,侧卧举腿伸展:体侧屈33.使髋关节内收的肌群包括: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臀大肌下部、股薄肌,耻骨肌锻炼:力量;抗阻力压腿,抗阻力内摆腿伸展:侧压腿、横劈叉34.使髋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包括: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臀中肌后部、缝匠肌锻炼:力量;大腿旋外拉弹力带伸展:侧卧前压腿35.使髋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包括: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阔筋膜张肌锻炼:力量;大腿旋内拉弹力带伸展:侧卧后压腿36.使膝关节屈的主要肌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缝匠肌、股薄肌、腓肠肌锻炼,力量;俯卧抗阻屈小腿、后蹬跑伸展:正压腿37.使膝关节伸的主要肌群包括:股四头肌,腓肠肌远固定时辅助锻炼:力量;负重蹲起、坐姿蹬腿、腿举伸展;俯卧反弓展体,跪撑后倒,后压腿38.使膝关节旋外的主要肌群包括: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锻炼:力量;屈膝位小腿旋内拉弹力带伸展:屈膝位小腿旋外39.使膝关节旋内的主要肌群包括:缝匠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腓肠肌内侧头锻炼:力量;屈位小腿旋内拉弹力带伸展:屈膝位小腿旋外40.使足关节屈的肌群包括: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指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锻炼:力量;负重提踵,跳绳,脚掌蹬拉弹力带伸展;勾脚正压腿41.使足关节伸的肌群包括:拇长伸肌,趾长伸肌,胫骨前即锻炼;力量;脚掌勾拉弹力带伸展:跪坐压足背42.使足关节外翻的肌群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锻炼,力量;足外翻勾拉弹力带伸展:内翻压足背43.使足关节外翻的肌群包括:拇长屈肌,指长屈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锻炼,力量;足内翻勾拉弹力带伸展:外翻压足背**********************************************************************第七章骨骼肌的运动原理1.骨骼肌均跨过两个及以上的关节,且每一个肌群都有与之功能相反的肌群,关节运动轴两侧,额状轴前屈,后伸;矢状轴内内收,外外展;垂直轴(自身长轴)内前内旋,外后外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