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双小小手》](https://img.taocdn.com/s3/m/aedb05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7.png)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曲和活动认识人类的五官,特别是手。
2. 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并帮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室里摆放一些与身体部位相关的图片和道具。
2. 准备《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原版及伴奏。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歌曲1. 教师将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的原版播放给学生听。
2. 学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动作来回摆动自己的手。
活动二:认识五官1. 教师展示与身体五官相关的图片和道具,让学生一起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学生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说出相应的身体部位名称。
活动三:认识手的重要性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平时会用到手做些什么事情。
2. 教师提问学生,如果没有手,我们平时会做什么事情变得很困难?3. 学生们讨论并得出结论,手的重要性。
活动四:保护自己的身体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列举一些可能伤害到自己身体的事物,如火、刀子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如何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如不乱跑、不乱摸陌生物品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和讨论,学生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学生们通过歌曲和活动加深了对手的了解,明确了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并且学到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学生们充分参与了课堂活动,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认识自己的身体。
总体来说,本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符合小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幼儿园一双小小手教案10篇
![幼儿园一双小小手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18ca7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3.png)
幼儿园一双小小手教案优秀10篇幼儿园一双小小手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唱歌的快乐。
2、理解歌曲内容,知道双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动手劳动的乐趣。
3、在教师帮助下尝试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歌曲CD(MP3格式)、课件。
活动过程一、入室:听二拍子的音乐,幼儿脚走交替步,按2/4拍节奏拍手入室。
二、了解我们的手。
1、猜谜语,说说小手: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边,五个在右边,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大家有。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拍拍手,互相拍拍手等,引导幼儿分清左右手。
3、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手能够做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这双手啊,本领可真大,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来,会梳头。
三、学习新歌。
1、感受音乐的性质。
这有一首《我有一双小小手》的音乐,你们先来听听它是几拍子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有节奏地拍手,感受2/4拍的节奏。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感受歌曲节奏。
(可以拍一下手跺一下脚)2、感受音乐的内容。
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师清唱,幼儿回答)1、学习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清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唱歌。
教师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唱歌。
多种形式练唱:坐着唱、站着唱、分组唱。
四、创编歌词。
教师提示幼儿,除了像歌曲中唱的那样,小手可以洗脸、漱口、穿衣、梳头外,还可以做什么,将内容创编为歌词,按照歌曲旋律进行表演。
活动应变本次活动可以分成两次进行,第一次学习歌曲,第二次为歌曲创编动作和仿编歌词。
活动延伸1、将小手改为小脚,仿编歌词。
2、开展手、脚的印画活动。
区角活动益智区:提供小沙包、小绳子,让幼儿学习抓石子和翻花绳等游戏。
美工区:为幼儿提供纸张和颜料,供幼儿创作手掌或指纹画。
环境创设将幼儿用手掌印画作品制作成吊饰,布置活动室。
家园同步1、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歌曲表演,鼓励幼儿仿编儿歌。
2、家长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98da3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e.png)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案名称:《我有一双小小手》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通过亲手制作,让幼儿体验到手的力量;3.增强幼儿对自己手的认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4.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活动道具:彩纸、剪刀、胶水、颜料、刷子等;2.班级墙面或手工板;3.录音机。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播放一段和双手相关的音乐,如《两只老虎》,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老师引领幼儿一起做手指操活动,鼓励幼儿动起自己的双手。
活动展开:1.老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双手,引发幼儿的讨论,询问幼儿对自己的双手有什么感受。
2.老师播放一段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引导幼儿一起唱歌。
3.老师向幼儿展示活动道具,告诉幼儿接下来将进行一项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制作一幅自己的手印画。
制作手印画:1.老师向每位幼儿递送一张白纸和一盘彩料。
2.老师向幼儿示范手印画的制作方法:将手浸入彩料中,然后用手在纸上印出自己的手印。
3.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料,变换手印的位置和方向,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在幼儿完成手印画后,老师可以帮助幼儿画一些细节,如眼睛、嘴巴等,使手印画更加生动有趣。
展示与分享:1.老师协助每位幼儿将手印画固定在班级墙面或手工板上,组成一个大型的手印画展示区。
2.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手印画的特点和不同之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
3.幼儿可以用录音机录制一段关于自己手印画的描述,包括颜色、形状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感觉。
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通过制作手印画,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手印画,幼儿对自己的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手印画,幼儿得到了赞扬和肯定,激发了他们进行团队合作的动力。
不过,在教学中需要提醒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的清洁,并引导幼儿在制作手印画时注意使用彩料的正确方式,避免弄脏衣物和沾污其他物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d098f2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案主题:《我有一双小小手》年龄段:幼儿园小班(3—4岁)教案时间:4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将会:1. 认得本身的身体部位——手。
2. 学会表达“我有一双小小手”。
3. 学习使用双手操作物品,加深对手的了解。
教学内容:1. 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2. 绘本故事:《一起玩耍》。
3. 手工制作:手印画。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1 讲解本节课的主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1.2 生动地诵读韵律流畅的歌谣:《我有一双小小手》,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认得手的名称和功能。
1.3 引导幼儿讨论手的作用,比如握笔、握球、揉面团等等。
Step 2:学习(15分钟)2.1 呈现绘本故事《一起玩耍》。
故事叙述了宠物狗和小伙伴之间玩球的情景,引导孩子们通过故事了解手的作用,并激发他们的参加热诚。
2.2 引导幼儿们亲自体验使用双手操作不同物品的过程,如用双手搓泥、揉面、捏泡泡等等,培育孩子们动手本领和感官探究的爱好。
Step 3:创作(10分钟)3.1 搭配《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给孩子们供给彩色纸和颜料、印台,让他们完成手印画创作。
3.2 激励孩子们发挥本身的想象力,自由描绘本身的手印画,加强他们的制造性思维和表达本领。
Step 4:共享(5分钟)4.1 精选几位孩子,让他们依次呈现本身的手印画,并共享制作过程和创作心得。
4.2 老师引导孩子们相互称赞和赏识,加强班级之间的凝集力和友情感。
Step 5:总结(5分钟)5.1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珍惜双手,珍惜本身的身体。
5.2 老师激励孩子们多多使用本身的双手,从动手实践中提高运动本领和认知水平,实现全面进展。
反思:本节课主题是《我有一双小小手》,培育幼儿对本身身体部位的认得和了解,同时激发动手本领与制造性思维。
结合歌曲、绘本故事、手工制作等形式,吸引孩子们参加课程,激发他们的爱好和古怪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4dce8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0.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我有一双小小手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到手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工具。
2.引导幼儿了解手的不同功能和用途。
3.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手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教室环境需要布置成温馨亲切的氛围。
2.课堂中的道具:绘本《我有一双小小手》、图片、娃娃、工具模型等。
3.教具:洗手液、肥皂、瓶子、盆子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唱《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同时做出对应的手势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2.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绘本《我有一双小小手》,让幼儿猜测书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展开讨论教师针对绘本内容进行提问和引导,例如:(1)我们的手有什么用途?(2)用手可以做哪些事情?(3)你们平时都如何使用双手?(4)我们怎样保护好我们的双手呢?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幼儿进行回顾和总结。
4.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们依次动手操作,强调保持手卫生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锻炼手部协调能力。
5.情感培养教师分享一些在生活中使用双手的经历,鼓励幼儿也分享自己的经历。
教师以娃娃为例,让幼儿观察娃娃没有手时的感受,引导幼儿体会没有手的困难和不便,并呼吁大家要珍惜自己的双手。
6.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幼儿回答以下问题:(1)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2)我们的双手有哪些用途?(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双手?四、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将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反思分享给家长,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起进行手部保健的实践活动。
2.延伸活动(1)观察家庭成员的双手,绘制画作,分享家人双手的特点和用途。
(2)参观工厂、医院等场所,观察工人和医生是如何使用双手的。
(3)进行科学实验,用盆子装满水,让幼儿将瓶子装满水,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歌曲、绘本、实践操作等,使幼儿在听、说、读、写、做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3344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9.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来认得本身的手以及手的作用。
2. 能够正确使用纸板、剪刀等工具,磨练手部协调本领。
3. 能够通过手指操纵细小物品,磨练手的快捷性和精细动作本领。
4. 能够通过游戏,加强孩子对手的认得,培育探究精神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与孩子们打拍子,一边打拍子,一边唱歌,让孩子们进入欢乐的音乐状态。
同时,老师也可以询问孩子们都能做什么?有哪些动作是需要操控手的呢?二、引入新知(10分钟)老师为孩子们介绍一首新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老师放唱,指着本身的手,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引导孩子们渐渐感受歌曲带给本身的乐趣。
三、乐器制作(20分钟)1. 准备材料:纸板、画笔、剪刀、胶水。
2. 老师向孩子们呈现如何在纸板上画出本身的手的形状。
3. 孩子们拿起画笔,仿照老师的动作,画出本身的手的形状。
4. 老师使用剪刀,为孩子们剪出他们本身的手的形状。
5. 孩子们使用胶水,将本身的手贴在纸上,制作出本身的小小手乐器。
他们可以相互呈现本身的小小手乐器,一起唱歌,做简单的合奏。
四、手指操纵游戏(20分钟)1.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揣揣玩具”游戏。
孩子们将几个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玩具放在桌上,老师会数到三,孩子们就可以一起用手去揣本身喜爱的玩具。
同时,老师也可以给孩子们一些提示和挑战,如使用单手抱起玩具,尝试把玩具放到不同位置等。
2. 老师使用陶土、串珠等小玩具,让孩子们使用手指操纵这些小物品,让他们感受到手指的快捷性和精细动作本领。
五、小结教学(5分钟)老师让孩子们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回应,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今日所学的学问。
同时,老师也可以激励孩子们相互表演本身的小小手乐器,加强孩子们的自信念和表演技巧。
教学反思:首先,这次活动我感到孩子们对于形体表现有了肯定了解,明白了音乐本身所蕴含的表达形式。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173bb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f.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针对幼儿园小班儿童的社会课程,主要学习内容为“我有一双小小手”,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到自己的双手是多么的重要,能够感知到自己的五官和身体的变化,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拥有一双重要的手,并认识到手是用来做事的。
2.让幼儿感知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卫生。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设计1. 导入(5分钟)在教学开始前,让幼儿先自由活动10分钟,之后老师出示一张“手”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一下自己的手,问问幼儿:“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自己的双手?”幼儿会说:“有!”老师问道:“我们的双手有什么用?”幼儿会说:“用来拿东西!”老师讲解说:“我们的双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拿东西,还可以帮我们洗脸、刷牙、穿衣服。
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的双手。
”2. 学习(25分钟)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图片和动态演示来认识双手的作用,同时,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卫生和健康。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方便地感受和理解。
(1)相互握手首先让幼儿选出自己的手,和同桌相互握手说:“你好!”老师提示:“我们握手时,要注意洗手的重要性,因为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手上沾了什么脏东西。
”(2)猜一猜接下来,老师出示了几张被遮盖住的图片,让幼儿猜一猜里面有什么东西,图片里有洗手液、牙膏、肥皂等一些和卫生有关的东西。
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幼儿对健康的关注和认知。
(3)洗手歌让幼儿跟着老师学习洗手歌,学习如何用洗手液洗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演唱。
(4)眼保健操通过简单的眼保健操,巩固幼儿对自身身体的感知和关注。
3. 达成(5分钟)通过刚刚学习的知识,老师向幼儿强调了手的重要性,再次鼓励幼儿好好珍惜自己的双手,并在下一步活动中实践。
4. 应用/实践(30分钟)(1)班级游戏老师组织班级游戏,让幼儿分为两组,比赛谁先完成折纸鸟,让幼儿动手完成任务,巩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手的掌控。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一双小小手》3篇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一双小小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e5b4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2.png)
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一双小小手》小班社会领域教案《一双小小手》精选3篇(一)教案主题:《一双小小手》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双小小手》,使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一双小小的手,可以用手参与社会生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用手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尊重他人。
2.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学准备:1. 《一双小小手》故事书2.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纸张、颜色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双小小手》的封面,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一双小小手》是什么故事吗?让学生简单回答。
步骤二:阅读故事(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述《一双小小手》的故事,让学生仔细听故事。
步骤三:学习歌曲(10分钟)教师播放《一双小小手》的歌曲,让学生跟着唱。
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模仿歌曲中歌词的动作。
步骤四: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
2. 每个小组给一张纸和一些颜色笔等材料。
3.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想象自己有一双小小的手可以做什么事情,然后在纸上用颜色笔画出来。
可以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帮助他人的事情等。
4. 完成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步骤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 在故事中,小朋友们用手做了哪些事情?2. 你们在小组活动中想到了哪些可以用手做的事情?3. 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别人以及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帮助?步骤六:课堂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动手尝试,与人合作,互相帮助,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家人和朋友。
步骤七:作业布置(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用手做了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并讲述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通过《一双小小手》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一双小小的手,可以用手参与社会生活。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合作能力,认识到互相帮助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361c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0.png)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案名称:我有一双小小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手是干什么用的,学会正确使用手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
2.CD或磁带《我有一双小小手》。
3.卡通图片、玩具等道具。
4.大型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5分钟)老师拿着一块玩具,用手移动它,引起幼儿的注意。
然后询问幼儿:“我们的手能做什么?”引导幼儿积极回答。
2.引入歌曲(5分钟)老师播放CD或磁带《我有一双小小手》,带领着幼儿一起听歌曲。
然后,指着自己的手,唱歌,幼儿跟着老师进行动作。
可重复几遍。
3.手势学习(10分钟)老师利用卡通图片或手势表演,教导幼儿使用手的方法,如捏、握、搓等。
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
4.集体合作(10分钟)老师说:“我们一起做个游戏,看看谁的手最快最灵活。
”让幼儿站成一个圈,伸出双手,老师在中间拿着一块玩具依次移动到每个幼儿的手上,幼儿迅速传递给下一个幼儿。
如果传递过程中玩具掉落,需要从头开始传递。
当玩具回到老师手里时,游戏结束。
并称赞表现优秀的幼儿。
5.音乐游戏(15分钟)老师说:“我们一起唱一首歌,看谁能唱得最好。
”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唱《我有一双小小手》。
然后继续进行集体合作,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如摇摆、扭转、舞蹈等。
结束后,鼓励幼儿表演自己发明的动作。
6.小组分工(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幼儿代表。
让他们从一堆玩具中找到不同种类的玩具,然后带到黑板前贴上相应的图片,然后在图片下面用手描绘玩具的姿态。
7.反思(5分钟)老师引导幼儿回忆、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进行小结。
同时,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听大家的意见,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回家,观察自己的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方法,并画出来。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f95b8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a.png)
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听懂和仿照搭配动作,加强与他人合作意识和同步动作本领。
2.同学能够通过手指手势练习手眼协调,提高手部操作技能。
3.同学能够运用英文单词表达本身的手指和手掌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搭配动作的训练,培育孩子的同步感。
2.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育其社交技能。
3.同学学习英文单词练习,有效提高其英语词汇量。
三、教学过程(一)开场:1.引导孩子自我介绍,让孩子先呈现本身的手,大家一起用手拍手兴奋欢迎今日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小伙伴。
2.通过唱儿歌和玩手势游戏的形式,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喜好。
(二)课程活动1:动作搭配游戏1.老师指挥,全体同学站在一起。
首先,老师举起双拳示意大家前进,全体同学步伐齐整跟着老师前进。
2.接下来,老师举起右手,全部同学都跟着举起右手,再举起左手,同学跟着举起左手。
3.最后,老师用手划出一个大圆圈,全体同学一起用双手围成圆圈,齐声高呼“圆圈”。
4.以上是简单的手势搭配动作,帮忙同学培育同步感。
5.让孩子跟着乐曲跳动积极搭配,如猫咪和鼠咪之间的互动,需要合作的动作。
6.同学依照老师的提示通过动作搭搭配作,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和同步感。
(三)课程活动2:手指游戏1.老师呈现手指表示,用中文宝宝一起仿照,使用hand action games手指游戏的方式,拓展孩子的手掌运动技能。
2.由单指到双指,从左边开始数,同学跟随指令学习“数字”中英文对应,练习手法良好,对于指尖的灵敏程度有所提升。
3.练习不同动作同时指令不规律,培育手指的连贯操作模式。
4.让圆圈代表“完美”,呼吁大家圆圈重叠。
圆圈叠起来,人的节奏感和协调性,更简单表现出来。
(四)总结1.通过今日的活动同学们更加谙习了手指和手掌的名称,同时学习了英文数词,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的英语本领。
2.搭配动作课程可以帮忙同学加强同步感,培育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
3.手指游戏可以助力同学手脑协调本领的磨练,对于小伙伴的细节认知本领提升有很大帮忙。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108d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e.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教案目标:1.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双手,了解手的用途和功能。
2.培养幼儿的手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绘本《我有一双小小手》、实物道具(如水杯、餐具、书本等与手相关的物品)。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所。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问好,询问学生今天心情如何,并分享自己今天的心情。
2.唤醒幼儿兴趣:出示绘本《我有一双小小手》,引导幼儿观察封面,问他们这是什么书,猜猜书里会讲些什么内容。
二、讲故事(20分钟)1.读绘本: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拿着绘本,给幼儿展示绘本里的图片,并朗读故事内容。
2.提问引导:在故事过程中,加入适当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你们知道手有什么用吗?”“你们都会用手做些什么呢?”“你们观察一下自己的双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你们能想象一下没有手会是什么样子吗?”等。
三、活动探索(30分钟)1.手部感知:带领幼儿进行手部感知活动,引导他们用手去触摸、拍打、揉搓、按压等动作感知手的功能,提醒他们手的五个手指有不同的功能。
2.探索手的用途:教师放置几个物品(如水杯、餐具、书本等),让幼儿用双手去触摸、拿取、抓住等动作,让幼儿发现手的用途和功能。
3.尝试动手实践:让幼儿进行一些与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握笔绘画、剪纸、玩玩具等,培养他们的手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小结复习(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幼儿手的用途和功能。
2.通过互动问答或手势动作,检查幼儿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五、延伸拓展(20分钟)1.手影戏剧: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手的形状,用手做一些动作,例如做动物、传递消息等,让幼儿进行手影戏拓展。
2.手工制作:提供一些与手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剪纸、折纸、塑料泡泡纸等,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精选13篇)
![《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a195c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d.png)
《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精选13篇)《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五水共治的详细内容。
2.能对五水共治的详细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3.让节省用水的观念深化内心,渗透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同学节省用水的乐观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五水共治 ;节省用水。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猜谜语: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向上升起像轻烟,遇冷结成小冰点。
2.你觉得水是怎么样的?你会用什么词语形容它?3.师: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就没有生命。
一旦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整个世界一片死沉沉,冷清清。
(呈现图片)4.说一说:水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小组争论)5.集体争论。
预设:喝水、洗衣服、洗澡、游泳、浇灌、水力发电 (适当预设后,图片与文字一同消失)设疑激趣、发散思维1.师:小伴侣们,既然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用处,假如有一天世界上没有水了,会变成什么样呢?(小组争论:假如世界没有水,会变成怎样呢? )2.(呈现图片,老师配文字解说)地面由于没有水,干得裂开了;全部植物都会由于没有水浇灌,枯萎而死;全部动物都会由于没有水喝,渴死3.深度探讨:假如没有了水,人类还能生存吗?引入五水共治,深化理解1.: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2.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教学反思。
其中比较严峻缺水城市有110个。
3.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身边的水资源1.反思:我们身边有哪些铺张水的现象?(1)沐浴洗头抹肥皂时,不关水。
(2)刷牙时不关水。
(3)浇花不用水桶装水。
(4)洗车时让水任凭流。
(5)洗米洗菜用太多水。
(6)桑拿、洗澡消耗大量水;不用水时,也开着水。
(7)学校寝室水房用水不节俭比如拖布放到水槽里长时间用水冲;停水后水龙头不关,再来水时用无人问津;4、园林工的疏忽常见到不少园林处。
(8)还有一些小伴侣喜爱玩打水枪的嬉戏,也铺张水。
(9)用流淌的`水洗东西。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96d81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0.png)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这是优秀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活动目的:1、复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巩固幼儿对手心手背的认识。
2、欣赏手指彩绘,巩固红、黄、蓝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手掌作画的兴趣,获得愉悦的艺术体验。
活动准备:1、玩具手掌与幼儿人数相等。
2、自制CAI课件,欢快音乐磁带。
3、幼儿作画材料、抹布等。
活动过程:(一)幼儿手拿玩具手掌在老师的带领下伴随着欢快节奏的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复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1、教师:“小手在哪儿呀?”(幼儿伸出双手并回答)2、教师:“我们都有一双小小手,(伸出左手)这是哪只手呀?”(伸出右手)这是哪只手呀?(幼儿回答)3、教师:“手心在哪里呀?”(幼儿回答)4、教师:“手背在哪里呀?(幼儿回答)5、教师:“我们还学过很多关于小手的歌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下吧!教师和幼儿一起复习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三)欣赏手指彩绘,增强幼儿对手的作用的了解教师:“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手不仅可以做事情,还可以在上面绘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发CAI课件并让幼儿说出图片内容)(四)幼儿作画1、教师:刚才的小动物好看吗?你们一定也想试一下吧?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颜料,想请小朋友们用你们的小手掌给大树添上漂亮的树叶呢!来,看一下都有一些什么颜色?(分别出示不同颜色的颜料,要求幼儿说出颜色)教师:“你们可以挑自己喜欢的颜色,好吗?”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五)教师对幼儿的作品做简单点评并结束活动教学反思:幼儿能了解认识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并能说出每个手指头的名称,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延伸活动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儿园小班社会主题教案《递接物品》含反思《小班社会主题教案《递接物品》含反思》这是优秀幼儿园小班社会主题教案《递接物品》教案文章,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79754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4.png)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双手。
2.学习通过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喜好。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力。
4.培养幼儿保护自己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双手。
2.学习通过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喜好。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我有一双小小手》幼儿图画书。
2.学习资料:手的图片、儿童手部动作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手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询问幼儿有哪些动作需要用到手。
2.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双手,如颜色、大小等。
二、情感互动(10分钟)1.教师出示儿童手部动作示意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2.教师示范一些手的动作,如拍手、握手等,并请幼儿跟随模仿。
3.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做出其他不同的手的动作。
三、主体活动(3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我有一双小小手》,逐句解读内容,引导幼儿理解。
2.教师出示图画书,指导幼儿观看图画,回答问题:图画中有哪些手的动作?可以通过手做哪些事情?3.通过讨论,帮助幼儿认识和描述自己双手的特点和功能。
4.分组活动: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己的手的动作和表情,其他幼儿猜猜代表的是哪种动作。
四、延伸拓展(15分钟)1.分组活动:给每组发放不同的手工材料,如颜色纸、剪刀、胶水等,引导幼儿用双手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2.幼儿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介绍自己的手工艺创作。
3.鼓励幼儿互相观察和赞赏彼此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欣赏能力。
五、总结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现在对双手的认识有什么变化?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和体会,并和幼儿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收集建议。
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幼儿自己的双手展开,激发幼儿兴趣,通过观察、动作模仿、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通过手工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欣赏能力。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https://img.taocdn.com/s3/m/be8ba6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手”为人体器官之一,了解手的形态和功能;2.帮助幼儿认识并体验“手”的多功能性;3.培养幼儿爱护身体器官的意识;4.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题为《我有一双小小手》,内容包括:1.认识“手”的形态和功能;2.感受“手”的多功能性;3.实际操作体验。
三、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手工材料:纸、颜料、笔、剪刀、胶水等;3.幼儿亲戚家照片(待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顾生活中使用过的手的场景,如吃饭、洗手、写字、画画等,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用手吗?”通过搜寻、探究等方式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手”这一身体器官。
2. 感受“手”的多功能性(10分钟)播放PPT幻灯片,呈现手的不同功能图片,如握笔写字、搭积木等,引导幼儿模仿,并逐一展开以下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用手呢?•手的功能有哪些?•我们平时有哪些事情是靠手来完成的?3. 实际操作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为幼儿准备麻布、颜料、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动手制作苹果、橙子等图案,让幼儿体会手的多功能性,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互动交流(15分钟)把幼儿家人的照片交给每个孩子,让他们和同桌分享欣赏照片,并问问自己的家人喜欢做什么,哪些事情需要用到手。
引导幼儿练习表达和交流,让幼儿对身体器官有新的认识。
5. 总结(5分钟)设计一个小测试,让幼儿复述手的形态、功能和使用场景,并就“我们为什么要用手”话题展开简短讨论。
五、教学要点•注意安全,儿童使用剪刀时需要教师指导;•引导幼儿探究、发现、创造;•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了解了“手”的形态和功能,感受到“手”具有多功能性。
幼儿通过制作手工等实际操作来体验手的多功能性,并练习了表达、交流等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注重幼儿的体验式学习,引导幼儿探究、发现、创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2)3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140f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b.png)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2)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关注自己的手,并了解手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积极分享、合作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我有一双小小手》儿歌、道具(手形卡片、手表、手套等)、幼儿绘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1. 游戏时间(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操:“伸伸手指、捏捏鼻子、拍拍自己的腿”等,引导幼儿关注手的灵活性和功能。
2. 儿歌引入(5分钟)播放《我有一双小小手》儿歌,唱歌教唱,并根据歌词指挥幼儿活动手指,激发幼儿对手的兴趣。
3. 故事导入(10分钟)用手形卡片做出不同动物形状的手,讲述相关故事,例如:小鸟用爪子筑巢,猫用爪子抓老鼠等,引导幼儿猜测不同动物手的作用。
4. 观察活动(10分钟)教师将不同物品(手表、手套、绘画纸等)放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鼓励幼儿合作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5. 多种表达活动(15分钟)分发绘画纸和彩笔给每位幼儿,并引导幼儿用手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然后利用问答的方式向幼儿倾听他们绘画背后的故事。
6. 游戏合作(10分钟)老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坐成一个圈,进行“传递手套”游戏。
每个幼儿将手套传递给旁边的幼儿,直到所有幼儿都传递了一次。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7. 结束活动(5分钟)播放《我有一双小小手》儿歌,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手指操,同时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
教学延伸:幼儿可在家与家人分享《我有一双小小手》儿歌和学到的知识,一起参与手部运动和手工制作。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 (2)精选3篇(二)教案标题:《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类型: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手是身体的一部分,能够用手做很多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fe67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b.png)
幼儿园小班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教案标题:《我有一双小小手》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双手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工具。
2.培养幼儿用手勤劳努力的意识。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唱歌活动:学唱《我有一双小小手》。
2.视听活动:欣赏名画《水仙秀色》。
三、教学准备:1.《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CD及播放设备。
2.《水仙秀色》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老师拿出手套,问幼儿:“你们瞧瞧这是什么呀?”幼儿回答:“手套。
”老师说:“对,这是一副手套,那你们知道手套有什么用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将手套穿在自己的手上:“看,我穿上手套后,手舒服多了。
”幼儿再次回答:“手套能保护手,让手舒服。
”老师再次强调:“对,手套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手,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手。
”2.教唱歌曲教师播放《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让幼儿跟着唱。
反复多次,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3.欣赏名画4.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队长。
小队长带领组员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每天都通过什么方式使用双手?”“你们最喜欢用双手做什么?”小组讨论完毕后,小队长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5.艺术创作教师给幼儿分发一些彩纸和色笔,引导幼儿用手在彩纸上按压,然后向纸上涂抹色彩,让幼儿在彩纸上亲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画作。
6.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反思。
教师问幼儿:“你们通过这次活动,有何收获?有什么新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幼儿总结学习过程,并引导幼儿发现自己在活动中的努力和成长。
五、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要求幼儿晚上和家长一起进行手指操活动。
2.德育延伸:组织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植物园参观,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3.艺术延伸:让幼儿在家中利用手指、手掌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通过唱歌、欣赏名画、讨论和创作,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双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00323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6.png)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含反思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本篇文章将分享一堂小班幼儿园健康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的设计与反思。
教案名称:《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双手是特殊的,可以用来进行各种活动。
2. 培养幼儿正确的洗手习惯,保持手部清洁。
3. 培养幼儿认识自己的手部是神奇的,可以用来创造、感知和表达。
教案环节:引入环节:老师问幼儿:“你们有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双手?”然后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双手,讲述自己的手可以做什么。
知识讲解环节:1. 老师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要经常洗手。
2. 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介绍使用手的场景,例如画画、写字、做手工等。
游戏活动环节:1. 手部运动游戏: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手指操,例如伸缩、转动等,锻炼手部灵活度。
2. 洗手游戏: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洗手液,并播放洗手歌曲。
幼儿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培养正确的洗手习惯。
3. 创作活动:每个幼儿用彩笔在纸上印上自己的手掌,并在手掌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于自己的双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手部运动游戏,展示出较高的手指灵活性。
在洗手游戏环节,幼儿都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进行洗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创作活动中,幼儿通过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展示了创造力和对手部的理解。
然而,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有部分幼儿在洗手时并不认真,只是随意地擦拭。
这说明他们对于洗手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其次,在创作活动中,有些幼儿只是机械地按照要求进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决定在之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
例如,在洗手游戏环节,我会介绍更多洗手场景,让幼儿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并通过互动问答形式加深他们对于洗手的认知。
在创作活动环节,我将提供更多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引导性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精选10篇)
![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5fe1f1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0.png)
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公开课优秀教案《我有一双小小手》篇1活动目标:1、了解双手的作用,知道手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
2、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丰富幼儿语言,喜欢乐意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老师课前照一些幼儿的小手做事的图片,预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
2、会表演唱《我有一双小小手》歌。
3、小手掌加工成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1、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小手,同时出示小手图片)瞧!这是什么?你们有吗?(有)有一首歌唱的就是我们这双小小手,记得吗?那我们一起举起我们的小手,来唱一唱《我有一双小小手》,师弹琴与幼儿同演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二)学习儿歌1、出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不仅是一首歌它还是一首优美的诗呢!想不想听?(想)请听老师朗读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认真听一听,想一想:"你有那两只小手?会干什么?"师朗读儿歌,然后提出上边的问题,幼儿回答解决问题,同时逐句出示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会吃饭,会穿衣,真是我的好朋友。
2、逐句学习儿歌,教幼儿念儿歌。
3、听录音机里念儿歌。
听完指名学一学。
(三)引导幼儿创编儿歌:(小手的故事讲完了,哎,别急,小手还会编故事呢!请看屏幕)播放影像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说一说:"我的小手会……"孩子的话:"我的小手会跳舞" "我的小手会画画""我的小手会折衣服" "我的小手会看书""我的小手会吃饭" "我的小手会拿报纸"(四)小结:噢!宝宝们的小手不仅能干许多事情,还会变魔术呢!想不想知道怎么变?(想)请看黑板(逐一展出在手掌添画成的图片)(五)哇!我们的小手真了不起,老师忍不住想唱歌跳舞了,你们想不想唱?(想)<听录音演唱小手歌>(六)结束语:我们的小手太能干了,做的也事情太多了,说不完也数不清,宝宝们可以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小班《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
![幼儿园小班《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b3b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4.png)
幼儿园小班《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身体部位“手”并认识它的功能。
2.通过歌曲和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注意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用具:立体模型手、图片、活动策划。
2.教具:CD、卡片。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触摸自己的手,让幼儿们感受手的温度和触感,
引起幼儿对手的关注。
2.导入歌曲
通过播放《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歌曲,让幼儿们跟着音乐舞动手指,
体验手的灵活性。
3.引导讨论
教师手持立体模型手,向幼儿展示并引导讨论手的外形和功能。
例如:手可以握东西,可以触摸,还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等。
4.游戏活动
a.找手指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或图片上有手指的图案,让幼儿们观察并找出相应的手指,例如:“请找出大拇指,小拇指”,并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
b.做手势游戏
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们模仿一些简单的手势,如:挥手、比个大拇指、扭一扭手腕等,让幼儿们体验手的灵活性和多样化的动作。
c.绘画活动
教师分发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画出自己的手,
并引导幼儿们互相展示。
5.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做手部伸展运动,以放松手部的紧张感。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歌曲、游戏和手势,让幼儿们了解手的外形和功能,培养
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和引导幼儿的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
好奇心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社会《我有一双小小手》教案
活动设计:我有一双小小手邹平县韩店镇中心幼儿园
赵小花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的名称
及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录有《我有一双小小手》的磁带、录音机;手的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我有一双小小手》。
十个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个在左,五个在右。
只会干活,
不会开口。
二、认识自己的手。
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教师提问:小朋友的手是什么样子的?哪儿是手心?哪儿是
手背?哪儿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几只手?每只手有几个手
指头?2、认识并学说手指名。
(1)师:“(伸出双手)小
朋友你们也和老师一样都有一双手。
它们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帮助,还帮我们做了许多好事。
(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听一听它们在说什么(做倾听状)。
噢!它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2)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们看它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它大
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
拇指的旁边,在点数和拿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就叫它食
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间,又是个子最高的,
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
指!”“(伸出无名指)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可名字都让它们几个占去了,没有名字了。
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么我们就叫它无名指吧!”(3)教幼儿学读儿歌《手指歌》,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3、做“玩手指”游戏。
(1)教师伸出手指或出示图片,请全体幼儿或个别幼儿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启发幼儿联想手还有什么用?用“我们的手做什么?”说一句话。
四、活动延伸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活动,鼓励幼儿学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