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学生实验报告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目的】1、观察沸腾时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2、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3、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烧杯、铁架台、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板、酒精灯、温度计、钟表、水、火柴【方法点拔】 1、想一想:如何缩短实验时间?2、记录数据时,同组同学要注意分工合作,一个以观察现象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

【实验步骤】1、按书14页图1-19组装实验器材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边观察边记录现象(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2min后为止,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2)仔细看仔细听,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①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②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移走酒精灯,沸腾(继续/停止)。

3、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数据分析】如右图所示,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即可得到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

观察水的沸腾图像,它有什么特点?水沸腾的条件是什么?用刻度尺测长度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和记录测量结果;2、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学习进行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一副三角板、铅笔、硬币、细铜丝、物理课本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2、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3、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4、测细铜丝的直径;(1)把细铜丝在铅笔紧密排绕若干圈;(2)测出细铜丝的总长度;(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5、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6、实验完毕,整理好器材;表2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练习托盘天平的使用2、测量液体和不规则的石块的密度。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怎么写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怎么写

初中学生演示实验、分组实验一览表
实验一:水的循环
实验目的:
1. 观察和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2. 理解水循环的重要性和意义。

实验器材:
1. 实验箱或透明塑料盒。

2. 干湿棉花球或纸巾。

3. 小型风扇或其他人工造风设备。

4. 温度计。

5. 镜子或透明玻璃板。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箱或塑料盒底部放置干湿棉花球或纸巾,模拟陆地和水域。

2. 在盒子顶部放置小型风扇或其他造风设备,模拟风力。

3. 用镜子或透明玻璃板放在盒子顶部,以便观察水蒸气的形成和移动。

4. 开启风扇,观察棉花球或纸巾的变化。

5. 使用温度计测量盒子内部温度,观察温度变化。

6.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如水蒸气的形成、风的流动等。

实验结果与结论:
1. 观察到棉花球或纸巾逐渐变湿,说明水蒸气在降温后凝结为水滴并落下。

2. 观察到镜子上有水滴,说明水蒸气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冷凝形成水滴。

3. 温度计显示温度下降,说明水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
低。

实验中注意事项:
1. 注意安全,避免风扇和其他实验器材对人体的伤害。

2. 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避免外部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要准确、详细,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实验安全须知:
1.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实验,防止触电等危险。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组、演示实验名称明细(最新)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组、演示实验名称明细(最新)
人教版物理实验名称明细(分组实验)
册别 章别 机械运动 序号 实验名称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 用停表测量时间 3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4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 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 10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3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 14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5 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6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7 测量滑动摩擦力 18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9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20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纸张吹气 21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2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3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4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5 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6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7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28 热机的原理(酒精灯加热水) 29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0 练习使用电流表 31 探究串流电路各处电流的关系 32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33 练习使用电压表 34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35 探究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36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7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38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9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0 伏安法测电阻 41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42 研究磁场的方向 43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44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备注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必做
物态变化 八上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质量与密度 力 运动和力 压强 浮力 功和机械能 杠杆 内能 内能的利用 电流和电路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及其效果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及其效果
学具有更好 的教学效果 。此时就没有必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 以避 免人力 、物力 的浪 费。多媒体 教学用 多媒体 计算机 辅 助教 学 ,是 指其作 为一种 现代化 教学手 段 的多媒体 ,主要 是 利用计 算机或 其他媒 介,解 决一些传 统教 学中不 易解决
问题 向教师提 问。这一 网络教 学平 台能有效 提高课 余学 习
效 率 ,增 强 单 元 练 习 、测 试 等 阶 段 性 的 评 测 环 节 。
在多媒体 教学 中仍应保 持教师 的主导 地位和 学生 的主
体地 位 在授课 过程 中,教师应 及时捕捉 、观 察学生 的情 感 变化 。根据学 生的学 习情况 ,适时调 整教 学 内容 、授 课 布 置、教 学节奏 等。通过 多媒体 课件 的灵活性 、趣 味性、 直观性等 特征调 动学生 学 习的积极性 ,教师 只作为 引导者 参与教学活动 中,与学生进 行必 要的互动,活跃教学氛围,
1学生分组
对 于学 生实验 大都 要进行 分组 。科 学合理 的分组 建立 在对 学生 的基础 知识水 平、动手 操作 能力、 自我控制 能力 的充 分 了解和 掌握 的基础之 上 。一般 情况 下,要优 等生 、 中等生 、学 困生 交叉分 组,避 免有 的组都是 优等 生,而有
作者 :张伟 ,唐 山市 丰润 区沙 流河 镇 中学 ( 0 6 4 0 0 6 )。
力 强的学 困生崭 露头角 ,教师要给 予恰 当的鼓励 ,并在 基 础知 识上 多多点拨 ,从而增 强他们 的学 习信心 ,把 此作 为 学 习奋起直追 的起 点。
2做好 实验前 的准备 工作
学生分 组实验 的难度远 远大于 教师 的演示 实验 。首 先 体现 在课 前准备 上。教师演 示实验 时 ,只要有足够 的知 识 储备 , 只需要在课前准备一套实验器材 , 在课前先操作一次 , 提 前发现 问题、解 决 问题 ,整个过 程完整 流畅 ,就 可 以准 备上课 了。而学生分组实验就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准备工作。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完整版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完整版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初中物理试验目录物理实验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苏教版)引言: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1、哪一支蜡烛先灭器材:玻璃罩、蜡烛活动:2、分组:探究磁铁隔着不同材料对铁钉吸引的变化器材:磁铁、细线、铁钉、各种金属片、塑料片、纸、硬币、玻璃、布、海绵等拓展活动:哪来的气泡器材:水槽、注射器第一章:声现象活动:1、分组:探究声音的产生器材:树叶、吉它、口琴、音*等各种乐器,活动: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空气、真空中传播器材:衣架、细绳、水槽、石块、电子钟、玻璃钟罩、抽气机、泡沫塑料活动:3、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乒乓球、活动:4、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器材:卡片、木梳、钢尺活动:5、辨别声音器材:各种乐器、活动:6、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器材:卷尺、小铜锣和小槌、数字式秒表、温度计活动:7、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器材:闹钟、纸盒、泡沫塑料盒活动:8、测一测你听觉的顺序范围器材:音频发生器和扬声器一台拓展活动: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器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弦乐器、四根长约1米粗细相同的尼龙线,一根长短\粗细与尼龙线相同的钢丝,直尺一把,纸杯两只,质量相同的弹子若干第二章:物态变化活动: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冰块活动:2、分组:练习使用温度计器材:温度计、烧杯冰块、水、热水活动:3、观察蒸发现象器材:温度计、酒精活动:4、分组:观察水的沸腾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秒表、铅笔、热水活动:5、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器材:圆锥瓶、蒸发皿、烧杯、温水、冰块活动:6、探究冰、松香的溶化特点器材:酒精灯、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冰块、松香活动:7、人工造“雪”器材:碘锤、酒精灯、滴管、水活动:8、认识水循环器材:搜索水循环和水资源的有关资料拓展活动:探究沸腾前水温的变化规律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水第三章:光现象活动:1、分组:分解太阳光器材:三棱镜、平面镜、白色的光屏、带缝的挡光板、光源活动:2、观察色光的混合器材: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光源、图片活动:3、分组:颜料的混合器材: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水等活动:4、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器材:三棱镜、温度计、带缝的挡光板、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如有荧光标志的人民币)、白屏活动:5、做几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器材:手电筒、玩具激光笔、水槽、橡皮、白色光屏等活动: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活动: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拓展活动:探究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带学生观察树阴下的光斑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活动:1、分组: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活动: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具座、光屏、光源活动:3、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器材:圆规、凸透镜、白纸、直尺活动:4、分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器材:光源、光屏、凸透镜活动:5、视力的矫正器材:视力表、红绿双色测试图活动:6、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伽俐略望远镜模型活动:7、自制水滴显微镜器材:凸透镜、水活动:8、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器材:光的折射演示器或者玩具激光笔、玻璃水槽、白色光屏、清水、牛奶、蚊香活动:9、分组:观察光通过玻璃砖的折射情况器材:玻璃砖、激光笔拓展活动:试管透镜实验1、亮线和黑影器材:试管、水、白纸2、“凸透镜”也能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器材:水槽、硬币、试管、橡皮塞3、直线变曲线器材:试管、水、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红、蓝双色线条,并互相垂直、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活动:2、观察刻度尺器材:几种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活动:3、分组: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器材:刻度尺、书本、细线、硬币活动:4、学会使用秒表器材:秒表或停种活动: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器材:与课本差不多的纸张两张活动:6、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器材:课本大小的纸两张、米尺一把、秒表一块活动: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器材: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红线)、清水、红墨水、坐标纸、铅笔拓展活动:怎样根据人的脚印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活动:1、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器材:天平、砝码、橡皮泥、冰块、烧杯活动:2、分组: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器材:天平、砝码、一盒大头针活动:3、测量水的质量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盐水活动:4、分组: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铁块、三组体积不同的铁块、塑料块、铝块、松木块几种、硬币几种活动:5、分组: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砝码、量筒、量杯、石块演示器材:50ml、100ml、250ml等规格量筒活动:6、比较物质的硬度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铅笔心、铜钥匙等拓展活动:猜一猜我分类的理由器材:一个塑料盘、多种硬币、多种纽扣、多种文具、黑色笔一支、白纸若干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活动:1、选择一种模型器材:素描炭笔、白纸、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清水、烧杯、玻璃管、酒精等、活动: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器材:烧杯、红墨水、冷水、热水、二氧化氮气体活动: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器材:内聚力演示器、大砝码、四角拴有绳子的玻璃板、弹簧秤、活动:4、磨擦起电器材:塑料尺、塑料笔管、毛皮、丝绸、纸屑、气球拓展活动:为气体建军立一个模型器材:布朗运动演示器、气球、第八章:力活动: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器材:两个等到高的木块、重物、塑料板、弹簧、钩码三只、铁架台、插有毛细管的大红墨水瓶活动:2、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两只活动:3、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器材:泡沫塑料、橡皮泥、弹簧测力计、钩码、槽码活动:4、判断重力的方向器材:支架一套、细线、小球、玻璃水槽、三角板、铁架台、重锤活动:5、探究改变磨擦力大小的方法器材:木块、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多支圆珠笔心等活动:6、研究自行车的磨擦器材:自行车、钢丝钳、螺丝刀、润滑油等活动:7、分组: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器材:塑料刻度尺、重物、细线、钢锯条活动:8、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吗?器材:铅笔一支、小车和条形磁铁各两个、透明胶带纸、旱冰鞋等拓展活动:探究橡皮筋的伸长特性器材:小橡皮筋圈若干、1元硬币40-50枚、刻度尺、回形针、细线、支架、小塑料袋一个、红色签字笔等到第九章:压强与浮力活动:1、观察与作用活动: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器材:的钉子作为桌腿的小桌、泡沫塑料、重物、木板,装有黄沙的水槽、气球、排钉板等活动;3、利用体重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器材:方格纸、体重计活动:4、分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器材:塑料袋、可乐瓶、液体对器壁压强演示器一套、帕斯卡球一只、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活动:5、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器材:易拉罐、铁架台、酒精灯、橡皮泥、熟鸡蛋、广口瓶、酒精棉花、大号注射器、玻璃杯、硬纸片、水活动:6、估测大气压的值器材:50ml的注射器一支、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活动;7、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器材:薄纸条、园柱纸筒、绳子、带有橡皮管的漏斗、乒乓球活动: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器材:弹簧秤、烧杯、金属块、石块、水活动:9、分组:浮力的大小器材:塑料袋、弹簧秤、盐水或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潜水艇浮沉演示器拓展活动:有趣的虹吸实验1、用注水法及抽气法产生虹吸2、用加热法产生虹吸3、借助毛细管产生虹吸4、间歇虹吸装置5、马特里奥容器第十章:力与运动活动:1、分组:怎样使物体上浮和下沉器材:烧杯、水、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带盖的小玻璃瓶、自备各种小物体活动:2、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器材:浮沉子演示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针、线、抹布等活动:3、观察与思考器材:小车、木块活动:4、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器材:铁架台两面三个、小卡车、线、钩码三个、滑轮等活动:5、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器材:斜面、棉布、木板、玻璃板、小车活动:6、观察惯性现象器材:塑料板、鸡蛋、水、杯子拓展活动:研究运动鞋与桌面间的磨擦力器材: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鞋,最大刻度为5NT20N的弹簧测力计各一个、天平、砝码、胶带、大号回形针等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活动:1、做一做:拔图钉器材:木板、图钉、钳子、锤子、起子活动:2、分组: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器材:杠杆、钩码、弹簧称、铁架台活动:3、如何把木料运上楼器材:定滑轮、动滑轮、木块活动:4、分组: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器材:定滑轮、动滑轮、钩码、弹簧称、活动:5、探究斜面器材:木板、木块、小车、钩码活动:6、估测人的功率器材:自备活动:7、再探动滑轮器材:木块、弹簧称、动滑轮、钩码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器材:杠杆、定滑轮、动滑轮、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活动:1、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重物活动:2、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器材:卡片、橡皮筋活动:3、模拟打桩器材:沙子、铁钉做的桌子、木块活动:4、分组: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器材:摆球、铁架台活动:5、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器材;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活动:6、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器材:塑料盒、电火花发生器、酒精、活动:分组: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料时放出的热量器材:烧杯、温度计、燃烧皿、酒精、碎纸片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活动:1、分组:观察手电筒器材:手电筒活动:2、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3、怎样使两边个小灯泡亮起来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4、分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5、分组:观察电流表器材:电流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6、分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器材:电流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7、分组: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8、分组:学习使用电压表器材:电压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9、自制水果电池器材;一只橙子、铜片、铁片、活动:10、分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器材:电压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11、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器材:小灯泡、电线、电源、电铃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干电池两节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电阻定律演示器活动:3、分组:用?铅笔心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铅笔心活动:4、分组: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器材:滑动变阻器、干电池两节、小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活动:5、分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器材:滑动变阻器、干电池两节、电压表、开关、电流表、导线活动:6、分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活动:7、分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综合实线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电灯器材:直流电源、灯泡、灯座、开关、各种铅笔、导线、金属回形针、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各种工艺材料和工具。

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

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
九下第八章
第二周
第十一周
14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九上第三章
第三周
15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九上第四章
第四周
16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九上第五章
第五周
17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九上第五章
第六周
18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九上第六章
第八周
19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九上第七章
第十一周
20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新课标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所在册次章节
大致时间进度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八上第一章
第二周
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八上第二章
第四周
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八上第四章第八周4 Nhomakorabe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八上第四章
第九周
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上第四章
第十周
6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八上第五章
第十二周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八上第五章
第十三周
8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八上第六章
第十四周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八上第六章
第十五周
10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八下第七章
第二周
11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八下第七章
第三周
12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下第十章
第九周
1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八下第十一章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

学生分组实验教案初中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物理实验教程》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2. 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原理: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 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实验器材:1. 天平;2. 量筒;3. 细线;4. 棉花;5. 物体(如石头、铁块等)。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3人,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2. 各组领取实验器材,并在实验桌面上摆放整齐;3. 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4. 将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取体积V1,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5. 用细线将物体系住,放入量筒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取体积V2,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6. 计算物体的体积:V = V2 - V1;7.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ρ = m/V;8. 将计算结果填写在实验报告纸上;9. 各组互相交流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0. 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桌面。

注意事项:1. 测量质量时,要确保天平平衡,准确读取质量值;2. 测量体积时,要确保量筒内水位稳定,准确读取体积值;3. 物体放入水中时,要完全浸没,避免气泡产生;4. 计算体积时,要准确无误;5.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纪律。

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物体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密度大小;2. 探讨影响物体密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失误,如读取体积值不准确等,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强指导。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内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密度及相关知识。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

初中物理试验目录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初中物理试验目录物理实验八年级上应做分组、演示实验:苏教版引言: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1、哪一支蜡烛先灭器材:玻璃罩、蜡烛活动:2、分组:探究磁铁隔着不同材料对铁钉吸引的变化器材:磁铁、细线、铁钉、各种金属片、塑料片、纸、硬币、玻璃、布、海绵等拓展活动:哪来的气泡器材:水槽、注射器第一章:声现象活动:1、分组:探究声音的产生器材:树叶、吉它、口琴、音等各种乐器,活动: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空气、真空中传播器材:衣架、细绳、水槽、石块、电子钟、玻璃钟罩、抽气机、泡沫塑料活动:3、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器材:音、乒乓球、活动:4、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器材:卡片、木梳、钢尺活动:5、辨别声音器材:各种乐器、活动:6、估测声音传播的快慢器材:卷尺、小铜锣和小槌、数字式秒表、温度计活动:7、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器材:闹钟、纸盒、泡沫塑料盒活动:8、测一测你听觉的顺序范围器材:音频发生器和扬声器一台拓展活动:探究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器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弦乐器、四根长约1米粗细相同的尼龙线,一根长短\粗细与尼龙线相同的钢丝,直尺一把,纸杯两只,质量相同的弹子若干第二章:物态变化活动: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三角架、冰块活动:2、分组:练习使用温度计器材:温度计、烧杯冰块、水、热水活动:3、观察蒸发现象器材:温度计、酒精活动:4、分组:观察水的沸腾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秒表、铅笔、热水活动:5、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器材:圆锥瓶、蒸发皿、烧杯、温水、冰块活动:6、探究冰、松香的溶化特点器材:酒精灯、温度计、烧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冰块、松香活动:7、人工造“雪”器材:碘锤、酒精灯、滴管、水活动:8、认识水循环器材:搜索水循环和水资源的有关资料拓展活动:探究沸腾前水温的变化规律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铁架台、水第三章:光现象活动:1、分组:分解太阳光器材:三棱镜、平面镜、白色的光屏、带缝的挡光板、光源活动:2、观察色光的混合器材:各种颜色的玻璃纸、光源、图片活动:3、分组:颜料的混合器材:各种颜色的颜料、调色盘、水等活动:4、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器材:三棱镜、温度计、带缝的挡光板、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如有荧光标志的人民币、白屏活动:5、做几个有趣的影子游戏器材:手电筒、玩具激光笔、水槽、橡皮、白色光屏等活动:6、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器材: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活动: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拓展活动:探究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带学生观察树阴下的光斑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活动:1、分组: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活动:2、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具座、光屏、光源活动:3、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器材:圆规、凸透镜、白纸、直尺活动:4、分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器材:光源、光屏、凸透镜活动:5、视力的矫正器材:视力表、红绿双色测试图活动:6、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器材:凸透镜和凹透镜、伽俐略望远镜模型活动:7、自制水滴显微镜器材:凸透镜、水活动:8、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情况器材:光的折射演示器或者玩具激光笔、玻璃水槽、白色光屏、清水、牛奶、蚊香活动:9、分组:观察光通过玻璃砖的折射情况器材:玻璃砖、激光笔拓展活动:试管透镜实验 1、亮线和黑影器材:试管、水、白纸 2、“凸透镜”也能成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器材:水槽、硬币、试管、橡皮塞 3、直线变曲线器材:试管、水、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红、蓝双色线条,并互相垂直、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活动:1、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活动:2、观察刻度尺器材:几种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活动:3、分组: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器材:刻度尺、书本、细线、硬币活动:4、学会使用秒表器材:秒表或停种活动:5、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器材:与课本差不多的纸张两张活动:6、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器材:课本大小的纸两张、米尺一把、秒表一块活动:7、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器材:秒表、刻度尺、玻璃管、橡皮塞、橡皮筋红线、清水、红墨水、坐标纸、铅笔拓展活动:怎样根据人的脚印长度来判断人的身高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活动:1、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器材:天平、砝码、橡皮泥、冰块、烧杯活动:2、分组: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器材:天平、砝码、一盒大头针活动:3、测量水的质量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盐水活动:4、分组: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器材:天平、砝码、长方体铁块、三组体积不同的铁块、塑料块、铝块、松木块几种、硬币几种活动:5、分组: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砝码、量筒、量杯、石块演示器材:50ml、100ml、250ml等规格量筒活动:6、比较物质的硬度器材: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铅笔心、铜钥匙等拓展活动:猜一猜我分类的理由器材:一个塑料盘、多种硬币、多种纽扣、多种文具、黑色笔一支、白纸若干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活动:1、选择一种模型器材:素描炭笔、白纸、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清水、烧杯、玻璃管、酒精等、活动:2、收集分子运动的实验证据器材:烧杯、红墨水、冷水、热水、二氧化氮气体活动:3、支持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证据器材:内聚力演示器、大砝码、四角拴有绳子的玻璃板、弹簧秤、活动:4、磨擦起电器材:塑料尺、塑料笔管、毛皮、丝绸、纸屑、气球拓展活动:为气体建军立一个模型器材:布朗运动演示器、气球、第八章:力活动:1、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器材:两个等到高的木块、重物、塑料板、弹簧、钩码三只、铁架台、插有毛细管的大红墨水瓶活动:2、分组:观察弹簧测力计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两只活动:3、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器材:泡沫塑料、橡皮泥、弹簧测力计、钩码、槽码活动:4、判断重力的方向器材:支架一套、细线、小球、玻璃水槽、三角板、铁架台、重锤活动:5、探究改变磨擦力大小的方法器材:木块、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多支圆珠笔心等活动:6、研究自行车的磨擦器材:自行车、钢丝钳、螺丝刀、润滑油等活动:7、分组: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器材:塑料刻度尺、重物、细线、钢锯条活动:8、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吗器材:铅笔一支、小车和条形磁铁各两个、透明胶带纸、旱冰鞋等拓展活动:探究橡皮筋的伸长特性器材:小橡皮筋圈若干、1元硬币40-50枚、刻度尺、回形针、细线、支架、小塑料袋一个、红色签字笔等到第九章:压强与浮力活动:1、观察与作用活动: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器材:的钉子作为桌腿的小桌、泡沫塑料、重物、木板,装有黄沙的水槽、气球、排钉板等活动;3、利用体重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器材:方格纸、体重计活动:4、分组: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器材:塑料袋、可乐瓶、液体对器壁压强演示器一套、帕斯卡球一只、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器活动:5、体验大气压的存在器材:易拉罐、铁架台、酒精灯、橡皮泥、熟鸡蛋、广口瓶、酒精棉花、大号注射器、玻璃杯、硬纸片、水活动:6、估测大气压的值器材:50ml的注射器一支、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活动;7、探究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器材:薄纸条、园柱纸筒、绳子、带有橡皮管的漏斗、乒乓球活动: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器材:弹簧秤、烧杯、金属块、石块、水活动:9、分组:浮力的大小器材:塑料袋、弹簧秤、盐水或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潜水艇浮沉演示器拓展活动:有趣的虹吸实验1、用注水法及抽气法产生虹吸2、用加热法产生虹吸3、借助毛细管产生虹吸4、间歇虹吸装置5、马特里奥容器第十章:力与运动活动:1、分组:怎样使物体上浮和下沉器材:烧杯、水、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带盖的小玻璃瓶、自备各种小物体活动:2、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器材:浮沉子演示器、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针、线、抹布等活动:3、观察与思考器材:小车、木块活动:4、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器材:铁架台两面三个、小卡车、线、钩码三个、滑轮等活动:5、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器材:斜面、棉布、木板、玻璃板、小车活动:6、观察惯性现象器材:塑料板、鸡蛋、水、杯子拓展活动:研究运动鞋与桌面间的磨擦力器材:三种不同类型的运动鞋,最大刻度为5NT20N 的弹簧测力计各一个、天平、砝码、胶带、大号回形针等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活动:1、做一做:拔图钉器材:木板、图钉、钳子、锤子、起子活动:2、分组:探究杠杆的平衡的条件器材:杠杆、钩码、弹簧称、铁架台活动:3、如何把木料运上楼器材:定滑轮、动滑轮、木块活动:4、分组:探究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器材:定滑轮、动滑轮、钩码、弹簧称、活动:5、探究斜面器材:木板、木块、小车、钩码活动:6、估测人的功率器材:自备活动:7、再探动滑轮器材:木块、弹簧称、动滑轮、钩码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器材:杠杆、定滑轮、动滑轮、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活动:1、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器材:斜面、木块、小车、重物活动:2、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器材:卡片、橡皮筋活动:3、模拟打桩器材:沙子、铁钉做的桌子、木块活动:4、分组:观察摆球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器材:摆球、铁架台活动:5、研究做功能否改变物体的内能器材;铁丝、空气压缩引火仪活动:6、演示点火爆炸——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器材:塑料盒、电火花发生器、酒精、活动:分组: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料时放出的热量器材:烧杯、温度计、燃烧皿、酒精、碎纸片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活动:1、分组:观察手电筒器材:手电筒活动:2、怎样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3、怎样使两边个小灯泡亮起来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4、分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器材:电池、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活动:5、分组:观察电流表器材:电流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6、分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器材:电流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7、分组: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器材: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8、分组:学习使用电压表器材:电压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9、自制水果电池器材;一只橙子、铜片、铁片、活动:10、分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器材:电压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若干活动:11、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器材:小灯泡、电线、电源、电铃第十四章:欧姆定律活动:1、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器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不同材料的金属丝、干电池两节活动:2、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电阻定律演示器活动:3、分组:用铅笔心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铅笔心活动:4、分组: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器材:滑动变阻器、干电池两节、小灯座、开关、电流表、导线、活动:5、分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器材:滑动变阻器、干电池两节、电压表、开关、电流表、导线活动:6、分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活动:7、分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导线综合实线活动: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电灯器材:直流电源、灯泡、灯座、开关、各种铅笔、导线、金属回形针、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各种工艺材料和工具。

(完整)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

(完整)初中物理分组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
电压表、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16.3电阻
27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阻定律实验器、干电池、学生电流表
16.4变阻器
28
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9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流表、电压表、电池、定值电阻、开关、导线
30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3汽化和液化
5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计时器、水、火柴
4.2光的反射
6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激光笔、光的反射演示器
4.3平面镜成像
7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或两支相同的蜡烛、玻璃板、刻度尺)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
8.3摩擦力
14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棉布
9.2液体的压强
15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微小压强计、透明水筒、水
10.1浮力
16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弹簧测力计、钩码、烧杯、水、食盐
12.1杠杆
17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带支架)、钩码
12.2滑轮
18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及器材清单
分组实验
课题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刻度尺、铅笔、三角尺、硬币、细铁丝
2
用钟表测量时间
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1.4测量平均速度
3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实验操作步骤4. 数据处理与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光的传播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通过示例和动画,讲解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3. 介绍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定律的内容,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4.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实验器材(玻璃棒、水、酒精、测量尺等),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将玻璃棒垂直插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2)改变玻璃棒的角度,重复步骤1,记录多组数据。

(3)利用折射定律计算水的折射率。

(4)重复步骤1-3,分别用酒精和玻璃作为另一种介质,计算它们的折射率。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分析折射率与介质性质的关系。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折射率与介质性质有关?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并记录数据。

2. 学生能运用折射定律计算折射率,并分析实验结果。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展示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玻璃棒、水、酒精、测量尺、实验桌等。

2. 教学软件:动画、示例图片等。

3. 参考书籍:物理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建议1. 实验前,教师应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确保学生安全。

2. 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避免主观臆断。

3.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5.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研究,如探究其他光的折射现象。

初中物理实验分组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分组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分组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本节课采用分组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涉及的基本原理。

2. 实验器材:明确实验所需器材及作用。

3. 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

4. 实验注意事项:强调实验安全,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关键事项。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安全。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实验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3.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

4. 实验讲解: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

5. 实验操作:各小组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实验总结: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熟练程度。

2. 学生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人身安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

4. 注重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

初中物理小组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小组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小组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原理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分析4. 结论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敲击一个铃铛,铃铛发出声音,是因为铃铛振动产生了声音。

2.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它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形成声波,从而产生声音。

3. 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准备一个实验器材(如一个铃铛、一个鼓等)。

学生通过敲击、摩擦等方式使器材振动,观察并记录产生的声音。

4. 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中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等因素对声音的影响。

例如,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5. 结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得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幅度和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声音传播的条件,如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学生能熟练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 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铃铛、鼓等。

2. 实验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数据。

3. 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六、教学建议1. 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分组实验教案全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分组实验教案全

分组实验教案授课人课题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内容与过程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1.学生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正确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记录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在记录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4.用毫米刻度尺和铅笔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紧密地緾在铅笔上,数出细铜丝在铅笔上的圈数,用刻度尺测量出总圈数的长度,在记录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重点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如何使用时间的测量和正确读写难点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如何使用时间的测量和正确读书,误差授课方式分组实验授课时间2021.9.17 课时1课时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说明:内容与过程部分应根据教师教案内容填写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过程小结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分组实验教案授课人课题 用温度计测水温内容与过程目的 练习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1.学生检查实验器材。

2.在测量水的温度前,思考下面哪些做法和读数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错在哪里。

3.使用温度计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热水和冷水)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测量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量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

4.用温度计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测量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水中,不要碰到玻璃杯底或容器壁,要竖直放置。

5.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水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过程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过程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过程
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 分组:每组成员2~3人最为合适。

人员过多会使实验室噪声过大,影响实验和学习;人员过少,受学校器材设施条件限制,且达不到协作交流,共同研究的目的。

每组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的实验动手操作水平,进行优、差结合。

2. 分工:每组选一名责任心强的作为组长,负责全面、接管实验前仪器的领取登记,和破损登记工作。

要求学生填写实验登记卡。

3. 实验前必须用的器材、从质量和数量上给予保障。

教师要事先协同实验员进行抽查检测,同时要亲手预作实验,测出每组的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优良作风。

4. 对于分组实验要充分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仪器的准备工作,同时考虑实验的拓展。

如在“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实验中,学生做完实验后,可提出如何称出一颗大头针的质量。

并同时要求实验后依据科学探究七个环节,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对于有些实验,实验前也必须作这样的准备。

二、实验操作前
1. 阐明中心,引入实验。

在学生动手之前,把学生课。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目录及器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目录及器材


92 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

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学生电源、导线、开关 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学生电源、导线、开关、铁芯、电磁铁 学生电源、导线、开关、带导轨的磁场
93 演示磁场对线圈的作用

强磁体、导线、学生电源
94 演示线圈不能连续转动

强磁体、线圈、学生电源
95 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磁可以生电)3
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实验目录及所需器材
一、八年级物理上册共35个实验,16个必做演示实验,4个必做分组实验。
年 级
章节
序号
实验名称
演示30个 分组5个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16个 14个 4个 1个
所需器材
1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怎样?

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带瓶塞)、铁夹,水、烧杯
2 会跳舞的小人
28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第五章 29 演示投影仪
3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
31 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3
32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3
第六章 33 量筒的使用方法1
34 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35 纸风车1
演示30个 分组5个
必做 选做 必做 选做
所需器材
16个 14个 4个 1个

74 75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3 测小灯泡的电阻3

76 小灯泡亮度为什么不一样2 77 用铅笔芯控制小灯泡亮度2
√ √ √ √
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演示悬挂插板 变阻器、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演示悬挂插板 变阻器、小灯泡(两个不一样)、电池、导线、开关、演示悬挂插板 小灯泡、电池、导线、开关、电流表、铅笔心、演示悬挂插板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现状与实验教学组织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现状与实验教学组织

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现状与实验教学组织一、引言物理实验作为初中物理教学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效率。

本文将探讨当前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现状,以及实验教学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二、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现状1. 实验内容多样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内容多样,既包括理论物理实验,如力学、光学、电学等,也包括实用物理实验,如声音、热学等。

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有着更多的选择空间,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2. 学生参与度高分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主动探究物理现象,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学生交流互动多学生在分组实验过程中能够充分交流和互动,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实验效率,增进实验成果的质量。

三、实验教学组织探索与实践1. 分组规则的制定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老师需要认真制定实验分组的规则,包括分组人数、分组方式、以及分组主题等方面的考虑,以保证每个小组的平衡和合理性。

2. 分组手段的选择分组实验时既可以采用老师分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由分组的方式。

老师分组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组,而自由分组则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主动性。

3. 实验内容的设计分组实验的实验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验能力。

4. 实验环境的整理在进行分组实验时,老师需要整理好相应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的进行顺利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

5. 实验结果的展示分组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精神。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目录九年级(人教)

初中物理实验分类目录九年级(人教)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实 验 类 型 演示 分组 必做 选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滚摆、单摆实验)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现象 探究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 演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演示热机的原理 演示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 自制太阳能集热器
可用录像代替实验
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纸间吹气两纸 √ 合拢、管口吹气管中水上升)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探究功的原理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 √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演示85分组32必做91选做课外9
序 号 年 级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初中物理实验目录演示85分组32必做91选做课外9
序 号 年 级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九年级

天平的使用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初中八个分组实验

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练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集气瓶、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坩埚钳、药匙;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小木条、火柴、棉花。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根据什么现象判断集气瓶里已经集满氧气?2.氧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如何验满?3.为什么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实验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2.学会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木条、火柴;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蒸馏水。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实验过程:在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然后用带有导管的橡皮问题与讨论: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检验雪碧等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板;酒精、棉花、塑料、滤纸、蜡烛。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

(侧面观察,注意安1.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将酒精和水换成硫粉和细铁丝后完成该实验,会发生什么现象?原因是什么?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能灭火的原因是;将白磷置于60℃的热水中,白磷;原因是。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初中物理必做分组实验目录
序号
实验名称
所在册次章节
大致时间进度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八上第一章
第二周
2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八上第二章
第四周
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八上第四章
第八周
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八上第四章
第九周
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八上第四章
第十周
6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八上第五章
九下第八章
第二周
第十二周
7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八上第五章
第十三周
8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八上第六章
第十四周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八上第六章
第十五周
10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八下第七章
第二周
11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八下第七章
第三周
12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下第十章
第九周
1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八下第十一章
第十一周
14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九上第三章
第三周
15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九上第四章
第四周
16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九上第章
第五周
17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九上第五章
第六周
18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九上第六章
第八周
19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九上第七章
第十一周
20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