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
【经典范文】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
![【经典范文】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2b87cad0d233d4b04e6904.png)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植物装饰纹样。
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历史装饰纹样中的重要篇章, 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装饰艺术史之中, 有上千年的历史, 宝相花纹样更是一种本土纹样融合外来纹样的典型代表。
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宝相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壁画、藻井等方面, 大都讨论佛教鼎盛时期的宝相花形态, 缺少对其形成过程以及变化的研究。
文章将从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 即原始时期到秦汉时期的本土莲花纹样、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结合外来宗教文化, 加入葡萄纹, 石榴纹等元素形成宝相花雏形、隋唐宝相花纹样正式形成、宋后宝相花纹样的成熟发展, 以及佛教东传这个时间节点来梳理宝相花的成因以及流变过程。
一、宝相花前身——莲花莲花也是许多世界文明中神圣的代表, 在古印度被看作是英雄气概的象征;在古埃及, 人们看到莲花天亮时开放, 天黑时闭合。
于是埃及人以为太阳是早晨从东方的莲花里出现, 夜晚太阳消失在西方的莲花里;伊朗的雅利安人则将蓝色的莲花当成“水中之光”来崇拜。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一) 佛教中的莲花莲花在印度佛教中代表了再生、纯洁和不受轮回之苦。
佛教创立之后, 也将莲花作为宗教圣物。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还有后来的藏传佛教当中, 对莲花形象的崇拜都十分明显。
在佛教中有四大莲花, 分别是代表菩萨慈悲心的芬陀利花、代表毒物变成美好事物的拘物头花、代表钵头摩地狱的表钵头摩花和代表庄严佛眼的优钵罗花。
莲花也是佛教的八瑞相(图1) 之一, 代表了一切活动的鼎盛时期, 莲花本身也有旺盛生命的内涵。
在佛教和佛教经文里, 莲花又被隐喻成神圣的子宫。
其与象征男性的“金刚”结合, 意味着“空”与“色”的结合, 也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契合以及大乐与空性的自然生成。
莲花也象征着西方红色阿弥陀佛“莲花部怙主”。
佛教中一般的莲花意象有四、八、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六十四、百、千瓣等;在手持器物中, 它一般有红色和粉红色两个颜色, 花瓣有八个或十六个;在其他的意象中, 它的颜色也有黄色、金黄色、蓝色、黑色或者白色。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蔓性植物纹饰研究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蔓性植物纹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a1333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0.png)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蔓性植物纹饰研究刘!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摘要在战国至东汉的设计艺术中,出现了一类含“三裂叶''的蔓性植物纹饰。
这类植物纹饰同出一脉、自成体系,由商周时期青铜器龙、凤的三尖状多齿冠饰和垂冠冠饰发展而来,其形态在战国、西汉、东汉三个时期既有延续性与相似性,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与较显著的差异。
蔓性植物纹饰的文化寓意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蔓性植物纹饰三裂叶在战国时期的刺绣中,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植物纹饰,它们具有细长的藤蔓,藤蔓上常有三裂叶(个别为五裂),有的还蕾、果实或点缀着其他装。
藤蔓、三裂叶为基本的统称为“蔓性植物”〔1〕纹饰。
它们完全不同于此前或同时代陶器、青铜器、漆器等设计艺术中常见的四叶纹、四瓣花纹形式的植物纹饰,在战国及其之后的西汉、东汉设计艺术中应用广泛,多见于帛画、壁画、刺绣和织锦中,可谓盛极一时。
以往的研究虽然也时常涉及这些蔓性植物纹饰,旦基本都是只针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纹饰,尚未有将战国、西汉和东汉的蔓性植物纹饰作为一类图像进行整体观照、予以系统考查。
已有的研究未能回答以下问题:在四叶纹、四瓣花纹多见的同一历史时期,是如何出现这种新的植物纹饰的?在战国至东汉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又有何不同特征,其文化寓意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蔓性植物纹饰承自商周青铜器龙、凤冠饰图1、图2、图3是战国至东汉时期所见的较有代表性的蔓性植物纹饰。
s B d y o faH〔1〕国马山的蔓性为。
(张潮:《马山图?》,《东南文化》1993年第2期,第162-167页)由于“蔓”扌的茎,更符合纹饰的:特,因此本文为蔓性。
从形态上看,它们都具有细长的藤蔓,藤蔓上的三裂叶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装饰元素。
这种具有三裂叶的蔓性植物纹饰可追溯到商末、西周早期青铜器中龙、凤的三尖状多齿冠饰和垂冠冠饰。
图1战国马山1号楚墓刺绣纹饰〔1"图3东汉新疆尼雅刺绣纹饰〔3"图2西汉马王堆1号墓帛画〔2"(一)蔓性植物纹饰的三裂叶与藤蔓源于商周青铜器龙、凤三尖状多齿冠饰和垂冠冠饰〔4"从图4可以看出,商代晚期青铜器“父丁上的凤鸟冠饰呈三尖状横向开裂,基部还有一对反向弯卷的双钩,冠上生一目。
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
![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https://img.taocdn.com/s3/m/c1a56c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9.png)
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一、本文概述《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一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的发展历程,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变迁。
植物装饰纹样,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古代植物装饰纹样的起源、发展、变化和传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文章的结构上,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从远古时期开始,逐步梳理植物装饰纹样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植物装饰纹样特点,探究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植物装饰纹样在不同艺术载体上的表现,如陶瓷、织物、建筑等,以揭示其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效果。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图像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通过深入挖掘古代文献和艺术作品,结合现代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本文将努力还原古代植物装饰纹样的真实面貌,揭示其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对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的发展源流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艺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关注和兴趣,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植物装饰纹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植物装饰纹样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定居生活,农耕文化逐渐兴起,植物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因此,在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上,出现了以植物为题材的装饰纹样,如简单的叶脉纹、果实纹等,这些都是植物装饰纹样的雏形。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发展,植物装饰纹样在商周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青铜器上出现了更为复杂和精致的植物纹样,如莲花纹、荷叶纹等,它们不仅形态生动,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变迁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19142bb2fd0a79563c1e72e4.png)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变迁荆、英丽(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摘要: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是世界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装饰风格的演化、装饰内容的演化两部分内容.阐述了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变化发展的规律。
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
得出了从简洁抽象到繁缛再到简洁.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到生活化。
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复杂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这一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的重要结论。
关键词:传统;装饰纹样;变迁引言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的艺术大国.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恢宏的成就。
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装饰纹样历经几千年的发展。
不仅造型优美而且风格各异、变化多样.即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的时代风格。
充分显示了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及各种不同的风俗民情.成为人类进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因其附着载体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陶器纹样、青铜纹样、织绣纹样、玉器纹样等:因其装饰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
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林林总总、千变万化.但从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角度来看.它大概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抽象到繁缛到简洁,从狰狞严肃、到活泼、刭生活化.从简单的动物植物到复杂的生活场景的描写这样一个历史发展演化的脉络。
1.装饰风格的演化1.1从简单抽象到纹样的繁缛多样到简洁纵观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主要的一条发展规律就是从原始时代的简洁抽象的几何纹样到繁缛的具象纹样.再到现代简约风格的发展。
原始时代早期可说是是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当时的人类仅仅满足于衣能蔽体。
食能果腹的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美的认识也只是下意识的。
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来表现对生活的赞美、追求和幻想。
这一时期人类的高级属性并没有发展起来。
思维简单。
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很低.对所出现的自然现象不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原始、混沌蒙昧是其主要特征。
植物纹样介绍
![植物纹样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fbf4bf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d.png)
植物纹样介绍植物纹样是指自然界中的植物,包括其花朵、叶子、枝条等部分形成的纹样。
因为自然界中植物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所以其形成的植物纹样也是多种多样的。
这些植物纹样早在古代就已被人们喜爱,并且在艺术与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会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纹样,以及它们在印花、织物等领域的应用。
1. 菊花纹菊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吉祥等意义。
因此,菊花纹是非常常见的纹样。
菊花纹可以用于印花、刺绣、织物等领域。
在服装设计中,菊花纹可以在衣领、袖口、裙摆等位置进行点缀,起到美化服装的效果。
2. 竹子纹竹子是一种寒性植物,生长速度快,树干直挺有力,叶子茂盛。
因此,竹子纹的特点就是线条简洁、条理清晰。
竹子纹可以用于印花、绣花、雕刻等领域。
在家居领域中,竹子纹既可以用于布艺沙发、窗帘等软装,也可以用于竹制品的设计上。
3. 梅花纹梅花纹源于中国古代,有着优美的寓意和历史内涵。
梅花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雅、坚强、独立等美德。
因此,梅花纹在中国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梅花纹可以用于绣花、印花、刺绣等领域。
在文化衫、礼品、工艺品等领域中,也可以看到梅花纹的运用。
4. 红豆纹红豆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种子呈红色,鲜艳明亮。
因此,红豆纹的特点就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红豆纹可以用于织物、印花、刺绣等领域。
在家居布艺领域中,红豆纹可以用于床上用品、靠垫、桌布等家居饰品。
5. 花卉纹花卉纹是指各种不同花卉形成的纹样。
因为花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所以花卉纹也是最常见且最复杂的纹样之一。
花卉纹可以用于织物、印花、绣花等领域。
在衣服上,花卉纹可以用于衣裙、围巾等位置点缀,增加服装的美感。
总之,植物纹样是一种非常独特、美丽的纹样形式。
这些纹样因其形态多样、色彩鲜艳而被广泛运用于设计、印花、织物等领域。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纹样也将会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应用。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20b71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e.png)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远至今。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都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创造了不同的装饰纹样,这些纹样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古代装饰纹样的起源、演变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起源于原始社会。
最早的装饰纹样是原始人在石器、陶器、竹木器具上所刻画的一些简单的图形,这些图形多为一些具象图案,如太阳、月亮、星辰、动物、植物等。
这些图案反映了原始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依赖,也体现出他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开始在陶器、玉器、铜器等器物上刻画一些装饰性图案。
这些图案多以简单的线条、几何图形为主,如波纹、曲线、圆形、菱形、方块等。
这些图案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生命、祭祀、祈福、祈雨、庇护等内涵。
这些装饰纹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和丰富。
在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商代、周代、秦汉、唐宋等时期的装饰纹样演变。
商代是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萌芽期,商代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上所刻画的装饰纹样大多以动植物和几何图案为主,这些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
商代的装饰图案大多继承了原始图案的元素,融合了更多的象征性和神秘性,反映了当时社会信仰、生产、生活和宗教的需求。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整合时期,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多为龙、凤、花鸟、山水等为主题的图案,这些图案多为精美细致,富有象征意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繁荣和富裕。
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不仅在陶器、织物、建筑等领域有所体现,还在宫廷、宗教场所、礼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精髓时期,唐代的装饰纹样多为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题的图案,这些图案多为细腻、典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开放和自由。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bacf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0.png)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植物纹样是指以植物形态、纹理、花叶等元素为基础的图案和设计,它是一种充满自然生机和美感的装饰元素。
在室内空间装饰中,植物纹样的运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就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历程和运用进行探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历程。
植物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中,已经可以看到植物纹样的运用。
古埃及的壁画上常常出现莲花、棕榈树等植物纹样,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装饰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植物纹样的运用。
在中世纪欧洲,植物纹样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堂、宫殿和贵族府邸的装饰中,尤其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流行,更加推动了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革新。
从最初的传统手工制作,到后来的机械印刷技术,再到如今的数码化设计和3D打印技术,植物纹样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受到环保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装饰师开始关注植物纹样的设计和运用,倡导以自然植物元素为灵感,打造健康、环保、生态的室内空间。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植物纹样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装饰元素,它不仅可以用于墙面、地板、天花板等各种装饰面的设计,还可以用于家具、窗帘、地毯等软装饰品的图案设计。
植物纹样的运用可以带来室内空间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可以营造出自然、舒适和温馨的氛围。
在墙面装饰中,植物纹样常常被运用于壁纸、墙布、壁画等装饰材料的设计中。
无论是仿生设计的树叶图案,还是抽象设计的花朵纹样,都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生机和美感。
植物纹样也常常被用于地板、地砖和地毯的设计中,通过不同植物纹样的组合和搭配,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地面效果,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趣味和活力。
在家具和软装饰品的设计中,植物纹样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从沙发、床上用品、抱枕到桌布、窗帘、地毯,植物纹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生态、自然和舒适的追求。
中国古代纹样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纹样文化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d1082d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8.png)
中国古代纹样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其古代纹样文化的发展历程是其独特性的一部分。
古代的纹样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包含了丰富的图案、颜色和线条,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1. 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的早期,纹样文化并不像后来那样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这段时期的考古证据显示,先秦时期的篆书、金文和青铜器等物品上都有纹样装饰,这些纹样一般都比较简单,多为线条和几何图形组成。
此外,在这段时期的丝绸制造中也涌现了很多有纹样图案的丝绸品。
它们不但装点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当时国家和个人之间的重要交流物品。
2. 唐宋时期到了唐宋时期,纹样文化开始更为繁荣。
这个时期的纹样一般是存在于器物上、书画中以及宫廷服饰等领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唐宋时期的纹样有两种:一种是花卉纹样。
在唐宋时期,中国花卉纹样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不论是在陶瓷、金银器、书画或者织物中都能看到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如梅花、牡丹、菊花等。
另一种是动植物纹样。
唐宋时期,中国对于动植物的描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也反映在各种器物和书画作品上,如龙、凤、虎、鹿、猴等动物图案和葡萄叶、荷花等植物图案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纹样中,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观察。
3.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纹样文化的鼎盛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纹样文化变得更加多样化、富有色彩、华丽奢华,充分发挥着作为艺术手段的作用。
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文人画,这些用笔墨系成的画作中,常常出现各种纹样,在简洁的笔触下表现出深刻的境界和艺术魅力。
另外,清代六朝时期,开封丝绸业繁荣发展,有“开封画绣”之美称,配上精致的纹样,丝绸品的美丽更为卓越。
此外,还有扇面、屏风、瓶罐、衣料、壁画以及各种玩赏工艺品等等,这些纹样形式相对多元,充分展示出了这个时期中国纹样文化的丰富性和发展程度。
4. 现代纹样文化进入现代以后,中国纹样文化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时尚化。
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
![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c2ab77e1711cc7931b71646.png)
第4卷第1期2005年6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 L O F Z H EJI ANG UN I VER SITY O F TEC HNOLOGY(SOC I AL SCIENCE)V o.l4N o.1June2005文章编号:1006-4303-(2005)01-0091-05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袁宣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出现较早,但一直未能充分发育,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流行。
唐代植物纹样以宝花和卷草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高度装饰化的特点,唐代以后植物纹样成为装饰主流,并向自然写生风格发展。
因此中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可以分为起源、勃兴和盛行三个阶段,特别是它在晋唐时期的大量出现,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
关键词:植物纹样;装饰艺术;历史;中国中图分类号:J509.9 文献标识码:A今天,以植物花卉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染织设计领域,简直就是植物花卉的世界。
无论是刺绣、提花、缂丝,还是印花、染缬、手绘,植物花卉向人们展示着千姿百态的美。
然而纵观我国古代装饰艺术,在魏晋南北朝前,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植物纹样虽然也有,但数量极少,一般只起到配衬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后,植物纹样才开始流行,与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平分秋色;唐代后期开始,植物纹样终于成为装饰艺术的主流,在建筑装饰、陶瓷、金银器、漆器、丝绸等领域得以大量应用。
本文将我国植物纹样的发展分为起源、勃兴和盛行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内在原因作一探讨。
一、起源阶段:作为陪衬的植物纹样正如里格尔在他的不巧名著《风格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迄今发现的史前文物表明,人类首先尝试描绘的是动物纹样而非植物纹样[1]。
比对我国史前文物也是如此。
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装饰纹样,然而从黄河流域的半坡彩陶到马家窑彩陶,从长江下游河姆渡陶器上的刻划纹样到良渚文化的玉器装饰,我们却似乎找不到植物花卉的多少踪迹。
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权威资料]
![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e28e42076a20029bc642d99.png)
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权威资料] 浅析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摘要:装饰纹样从一开始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就起到了记录生活经验和表达审美意识的作用,它是传承历史与文明一种特殊方式。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几千年时间的积淀中,经人类无数巧匠的创造,自然是种类繁多、精美绝伦,其显示出的民族气魄与传统风格的独创精神,在世界装饰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过程,阐述我国传统装饰纹样变化的过程,从形式和风格两方面总结出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规律,最终得出形式与风格的演化结论。
关键词:演化;装饰纹样;形式;风格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在我国古代纹样被称为“纹镂”。
我国的纹样,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已有八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是世界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发展有着恢宏的成就,其样式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具有庞大而独立的体系,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从石器时期图形符号式的简洁的原始纹样一直说到封建社会晚期种类繁复、分门别类的装饰纹样,这足见装饰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从原始社会开始装饰纹样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它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早在几千年前的陶器时代,先民们就知道运用纹样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来表达对生活的美的追求和美好向往。
装饰纹样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造型优美、风格各异且变化多样,反映着中华民族不同时代的风格特色,显示出创造者的聪明才智,成为人类进化发展的真实写照。
装饰纹样的按其内容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植物纹样、生活场景纹样等,按其装饰手法又可将其分为抽象纹样、具象纹样等。
事实上我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发展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比较发现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演化历程,有两个方主要方面,首先是形式上,由“简”到“繁”再回归到“简”的变化;其次是风格上,从“活泼”到“庄严”再到“生活化”的演变方式。
植物纹样在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植物纹样在装饰艺术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08b0550b4c2e3f5727637f.png)
视觉设计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植物纹样起源阶段的发展和应用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古埃及在古王国时期就利用莲花纹样和纸莎草纹样作为装饰。
和其他早期艺术一样,古埃及的莲花与纸莎草植物纹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后期也影响着古代西亚地区和古希腊的植物纹样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发展,植物纹样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宗教色彩逐渐褪去,装饰的审美性逐渐被人们重视。
因此,在后期的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以玫瑰、棕榈叶、莨苕、忍冬或葡萄等作为装饰的植物纹样。
结合我国装饰纹样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装饰艺术以动物纹样为主,添加一些不同的几何纹样为辅,两者作为主流纹样,延续的时间较长。
在商代,青铜器上就出现了饕餮兽面纹,其通过雄键的线条、对称的构图以及神秘而怪异的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对其所认为的神灵世界强大力量的敬畏,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
在此时期还出现了以龙、夔、凤、牛、羊、象等动物为装饰素材的青铜制品,其上还利用不同的云纹、雷纹、涡旋纹等几何纹样进行意境的渲染。
随着时代的变迁,到西周时期,装饰纹样从一些兽面、兽形纹样,转化成窃曲纹、环带纹、鱼鳞纹等几何图纹装饰式样,严厉、庄重的风格转变成朴实、闲适的生活风格。
不过在当时,大自然中的植物仍未能被运用到青铜制品的装饰设计中。
真正利用自然植物进行装饰设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装饰设计及其工艺也不断进化,其表现形式更加凸显出自由的气息。
人们对装饰图案的选择,从原有的动物逐渐转变成了宴饮、渔猎、采桑、祭祀、战争等一些场景,使其装饰艺术的特征更加趋向于自由、活泼、清新。
正是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植物纹样应运而生。
在此阶段,植物纹样发展的特点主要可以作以下归纳:首先,由于是起步阶段,纹样的设计仍以动物为主,植物纹样的设计只是作为陪衬,数量较少;其次,祥禽瑞兽仍然是装饰的主体,而植物纹样仅仅表现出了其具有的相应意义;最后,植物纹样的设计主要结合我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d4cc3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b.png)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植物纹样的运用不仅能够增添室内空间的自然气息,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本文将对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进行探讨。
一、植物纹样的发展历程植物纹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将植物的图案应用于建筑和装饰品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纹样在不同文化和时代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大量植物纹样的运用,如唐代的彩绘壁画和宋代的青瓷器等。
在近现代,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
无论是在墙纸、地毯还是家具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植物纹样的身影。
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植物纹样的制作和应用变得更加简便和灵活,设计师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植物纹样运用于更多的装饰领域。
1. 墙面装饰墙面是室内空间中最为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而植物纹样的运用可以为墙面增添自然的元素,使室内空间显得更加舒适和宜人。
墙纸是植物纹样在墙面装饰中的常见应用方式,不同种类的植物图案可以为不同风格的房间增添不同的韵味。
淡雅的花朵图案适合用于客厅和卧室,而叶子和枝干的图案则更适合用于书房和办公室。
3. 家具装饰家具是室内空间中最为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而植物纹样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可以为家居增添更多的雅趣和趣味。
植物纹样的沙发、椅子和床品可以使整个房间显得更加生动和有活力,让人们在家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趋势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化随着设计师们对植物纹样的不断创新和探索,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也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不仅有传统的花朵和叶子图案,还有一些抽象的植物纹样,甚至还有一些植物的结构和纹理图案。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2c7c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8.png)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也日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纹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当时建筑和室内装饰中最受欢迎的图案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植物纹样图案线条精细、造型优美,呈现出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并成为了当时宫廷和贵族们室内装饰的重要元素。
近现代以来,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也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植物纹样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从传统的壁画、挂毯到现代的壁纸、地毯、软装配饰等,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体现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室内装饰设计中,植物纹样的运用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图案形式,而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颜色和形状来进行创新和运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方式:1. 壁纸:壁纸是室内装饰中常见的一种墙面装饰材料,植物纹样的壁纸可以适用于客厅、卧室、书房等各种空间,不仅能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装饰性,还能为人们营造出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
2. 地毯:地毯是室内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植物纹样的地毯则能够使空间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和自然韵味。
可以在客厅、餐厅、卧室等空间中进行应用,将植物的美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 软装配饰:除了壁纸和地毯外,植物纹样还可以运用在沙发套、窗帘、靠垫等软装配饰中,通过这些小细节的处理来增加空间的整体性和美感。
4. 家具设计:植物纹样还可以运用在家具设计中,通过向家具表面进行雕刻、印花、绣制等工艺技术来展现植物纹样的美丽和韵味,使其成为空间中的焦点。
三、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未来发展趋势1. 融合新材料和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植物纹样也将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
新材料的运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生动。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96569c65ce05087732131f.png)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宝相花纹样是中国植物装饰纹样。
植物纹样是中国传统历史装饰纹样中的重要篇章, 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装饰艺术史之中, 有上千年的历史, 宝相花纹样更是一种本土纹样融合外来纹样的典型代表。
已有的文献资料对宝相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敦煌壁画、藻井等方面, 大都讨论佛教鼎盛时期的宝相花形态, 缺少对其形成过程以及变化的研究。
文章将从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 即原始时期到秦汉时期的本土莲花纹样、秦汉时期到魏晋南北朝结合外来宗教文化, 加入葡萄纹, 石榴纹等元素形成宝相花雏形、隋唐宝相花纹样正式形成、宋后宝相花纹样的成熟发展, 以及佛教东传这个时间节点来梳理宝相花的成因以及流变过程。
一、宝相花前身——莲花莲花也是许多世界文明中神圣的代表, 在古印度被看作是英雄气概的象征;在古埃及, 人们看到莲花天亮时开放, 天黑时闭合。
于是埃及人以为太阳是早晨从东方的莲花里出现, 夜晚太阳消失在西方的莲花里;伊朗的雅利安人则将蓝色的莲花当成“水中之光”来崇拜。
宝相花纹样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探析(一) 佛教中的莲花莲花在印度佛教中代表了再生、纯洁和不受轮回之苦。
佛教创立之后, 也将莲花作为宗教圣物。
在印度原始佛教中还有后来的藏传佛教当中, 对莲花形象的崇拜都十分明显。
在佛教中有四大莲花, 分别是代表菩萨慈悲心的芬陀利花、代表毒物变成美好事物的拘物头花、代表钵头摩地狱的表钵头摩花和代表庄严佛眼的优钵罗花。
莲花也是佛教的八瑞相(图1) 之一, 代表了一切活动的鼎盛时期, 莲花本身也有旺盛生命的内涵。
在佛教和佛教经文里, 莲花又被隐喻成神圣的子宫。
其与象征男性的“金刚”结合, 意味着“空”与“色”的结合, 也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契合以及大乐与空性的自然生成。
莲花也象征着西方红色阿弥陀佛“莲花部怙主”。
佛教中一般的莲花意象有四、八、十六、二十四、三十二、六十四、百、千瓣等;在手持器物中, 它一般有红色和粉红色两个颜色, 花瓣有八个或十六个;在其他的意象中, 它的颜色也有黄色、金黄色、蓝色、黑色或者白色。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53d24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9.png)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植物纹样是指以植物为形象、构图元素的纹样。
它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如古埃及、古罗马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纹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了多种变化。
在现代,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的装饰中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装饰元素。
植物纹样的发展历程在古代文明时期,植物纹样的设计和运用主要是在建筑和壁画中。
在古埃及,莲花、葡萄、棕榈等植物在金字塔、墓穴、神庙等场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古罗马时期,橄榄、葡萄、麦穗等植物在浴池、庭院、石柱和墙壁等地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植物纹样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植物的崇高礼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纹样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在中世纪,植物纹样被广泛用于宗教绘画、玻璃窗、织物、珠宝等艺术品中。
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纹样在宫殿、教堂、城堡等场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运用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植物纹样的运用技巧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植物纹样的色彩和材质要与空间整体的风格搭配。
例如,在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空间中,可以运用黑白、灰色等简洁的色调,以突出植物图案的线条和形状。
其次,植物纹样的大小和比例也需要考虑。
在大面积的墙面或地面装饰中,应该选择较大的植物图案,以便突出视觉效果;而在较小的局部装饰中,应该选择较小的植物图案,以不至于让空间显得过于繁琐。
最后,植物纹样的运用需要考虑与其他装饰元素的协调,如家具、灯饰、画作等。
植物图案和其他装饰元素的材质、风格应该相互搭配,形成整体的视觉效果。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它可以运用在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窗帘等多个方面中。
在装饰墙面时,植物纹样可以用来修饰墙面、营造氛围、减少空间压抑感。
在装饰地面时,可以突出空间的设计主题、增加整体的艺术性。
在家具、窗帘等包装材料中,植物纹样可以被用来强调空间中的自然元素,辅助整体的装饰效果。
纹样的演变发展历程
![纹样的演变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8a4b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f.png)
纹样的演变发展历程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上拥有悠久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原始部落文化到现代的艺术作品,纹样不仅展示了人类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本文将就纹样的演变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纹样艺术的丰富内涵。
纹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洞穴壁画,这些壁画以简单的几何图案为主,如直线、弧线、点等。
这些纹样是原始人们表达自己的感觉和记忆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与环境交流的手段。
随着原始人类社会的发展,纹样逐渐进化为更丰富多样的形式。
在古代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纹样开始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点。
古埃及的壁画和神庙上的纹样表现了宗教信仰和宫廷权力,希腊和罗马的柱子上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几何图案和人物形象的纹样。
这些纹样充满了神秘和艺术的魅力,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世纪是纹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堂和宫殿的墙壁上绘制着复杂的纹样,这些纹样通常以植物、动物和人物为主题,与宗教和骑士文化相互交织,展现出宏伟和庄严的气势。
此外,伊斯兰教也对纹样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穆斯林建筑和手工艺品上的各种几何纹样,以及阿拉伯字母的装饰性应用,成为了伊斯兰文化的独特标志。
随着时间的推移,纹样的发展逐渐复杂多样。
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运用透视法和人物比例等技巧来创作纹样,使得纹样艺术更加接近真实的生活。
同时,东方文化中的纹样艺术也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如中国的青花瓷纹样和日本的和纸纹样,展现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现代的纹样艺术已经多样化到极致,艺术家们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和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从抽象纹样到自然主题的细腻描绘,从严肃的几何图案到活泼的卡通风格,纹样艺术呈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
同时,纹样设计也逐渐应用于建筑、时装、家居以及工艺品的设计中,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纹样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进化。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fe435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d.png)
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及运用植物纹样是一种常见的装饰元素,它在室内空间装饰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
植物纹样的运用可以使室内空间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植物纹样在室内装饰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充分展现了植物的美丽之处,更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表达与敬畏。
本文将从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发展历程、运用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植物纹样在装饰中的运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植物纹样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雕塑和建筑中,成为当时装饰艺术的重要元素。
在现代设计中,植物纹样的运用更是多种多样,不仅出现在墙面壁纸、地毯地板、窗帘布艺等装饰材料中,还出现在家具、灯具、陶瓷等家居用品中,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运用特点1. 自然美感:植物纹样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表达与赞美,其设计多以植物的形态、叶脉、花朵等元素为主题,呈现出自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在室内空间中运用植物纹样可以为房间增添一份自然的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与温暖。
2. 艺术张力:植物纹样的设计常常充满着艺术张力,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能够为空间增添一份动感与活力。
无论是古典风格的植物纹样还是现代风格的植物纹样,都能为空间增加一份艺术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的用心与智慧。
3. 超凡脱俗:植物纹样设计常常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平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在室内空间中运用植物纹样可以为人营造出一个清新、自然、舒适的环境,让人能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到一份情感上的慰藉。
三、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植物纹样在室内空间装饰中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1. 结合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将为植物纹样的设计与运用提供更多可能。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为植物纹样设计打开新的创意空间,将植物的形态、纹理等元素以更加立体的方式展现在室内空间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第1期2005年6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URNA L O F Z H EJI ANG UN I VER SITY O F TEC HNOLOGY(SOC I AL SCIENCE)V o.l4N o.1June2005文章编号:1006-4303-(2005)01-0091-05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袁宣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32)摘要: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出现较早,但一直未能充分发育,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流行。
唐代植物纹样以宝花和卷草为主要表现形式,具有高度装饰化的特点,唐代以后植物纹样成为装饰主流,并向自然写生风格发展。
因此中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可以分为起源、勃兴和盛行三个阶段,特别是它在晋唐时期的大量出现,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密切相关。
关键词:植物纹样;装饰艺术;历史;中国中图分类号:J509.9 文献标识码:A今天,以植物花卉为主题的装饰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染织设计领域,简直就是植物花卉的世界。
无论是刺绣、提花、缂丝,还是印花、染缬、手绘,植物花卉向人们展示着千姿百态的美。
然而纵观我国古代装饰艺术,在魏晋南北朝前,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始终占据主流地位,植物纹样虽然也有,但数量极少,一般只起到配衬作用;魏晋南北朝以后,植物纹样才开始流行,与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平分秋色;唐代后期开始,植物纹样终于成为装饰艺术的主流,在建筑装饰、陶瓷、金银器、漆器、丝绸等领域得以大量应用。
本文将我国植物纹样的发展分为起源、勃兴和盛行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及内在原因作一探讨。
一、起源阶段:作为陪衬的植物纹样正如里格尔在他的不巧名著《风格问题》中所指出的那样,迄今发现的史前文物表明,人类首先尝试描绘的是动物纹样而非植物纹样[1]。
比对我国史前文物也是如此。
我国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已经出现了大量装饰纹样,然而从黄河流域的半坡彩陶到马家窑彩陶,从长江下游河姆渡陶器上的刻划纹样到良渚文化的玉器装饰,我们却似乎找不到植物花卉的多少踪迹。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表面装饰着大量以 圆点、曲线、涡纹、弧线、三角涡纹、方格纹组成的繁杂而富于变化的图案 [2],与其说是自然界的某种花卉,不如说更可能是动物纹样的一种变形。
先民们缘何对漫山遍野的植物与盛开的花卉视而不见,其重要原因是,在人类的史前社会,人的主体意识尚未觉醒,主客体浑然一体,纯粹为 审美 而制作的艺术是不存在的,它总是表现为原始巫术礼仪的一部分。
万物有灵,但与植物相比,显然动物与人类的生存关联度更大,以某种动物为图腾加以崇拜是史前文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动物的生与死、动物的快速运动等,也更容易引起人类的高度关注。
世界上最早大量出现植物纹样的是古埃及,从古王国时期起,莲花与纸莎草就成为最常见的装饰母题。
正如一切早期艺术一样,埃及艺术是具有高度象征性的艺术,莲花与纸莎草具有鲜明的宗教意义,严格地说也不是 纯粹 的装饰纹样。
此后在古代西亚和古希腊发展起来的植物纹样,与古埃及的植物纹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形式不断发生变异,同时宗教的象征意义逐渐收稿日期:2004-09-18作者简介:袁宣萍(1963-),女,浙江舟山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从事中国艺术设计史研究。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卷减弱,而装饰的审美意义逐渐增强,比如玫瑰饰、棕榈叶、莨苕饰、忍冬饰甚或葡萄饰等等。
与同时期的西方装饰艺术相比,我们发现,在中国的装饰艺术中,动物纹样始终显得极为重要,加上几何纹样,两者作为主流纹样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从商代青铜器看,被称为 饕餮 的兽面纹,其雄键的线条、对称的构图、神秘怪异的形象,强烈地体现着神灵世界无所不能的力量,其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
此外,龙、夔、凤等想象的动物和牛、羊、象等现实的动物也是青铜艺术经常表现的主题,并以密布的云纹、雷纹、涡旋纹等几何纹样加以衬托。
周代青铜器上,威严的兽面纹退居次要地位,窃曲、环带、鱼鳞等几何纹成为主角,显示出一种质朴疏朗的风格。
然而,大自然的花草植物仍然无法进入青铜礼器的装饰世界。
我国在装饰艺术中明确出现植物主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活跃,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伟大时代,人的意识开始觉醒,而工艺技术的进步使装饰的表现形式变得更为自由。
宴饮、渔猎、采桑、祭祀、战争等成为人们的描绘对象,装饰纹样也开始部分摆脱象征意义,透进了清新活泼的审美气息。
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植物纹样开始出现。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青铜器:一是器物造型上出现植物形象,如河南新郑出土的著名的青铜莲鹤方壶,盖上有双层向外展开的莲瓣,莲瓣中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鹤。
这一清新瑰丽的造型成为春秋时代艺术精神的象征。
二是装饰纹样上出现植物题材。
如战国时期的宴乐水陆攻战铜壶,其中最上面一组纹样表现的是妇女采桑的场面,桑树枝条舒展,妇女体态优美。
有研究认为,由于桑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性, 桑 可能是我国装饰艺术中最富象征意义的植物,其意义不亚于西方装饰艺术中的 生命树 。
莲花盛开在庄重的青铜器上,错金银镶嵌出妇女在桑树下劳作的身姿,这是何等的美丽!瓦当:瓦当是建筑上实用的一种陶制品,同时也增加建筑的美观。
一般呈半圆形,用印模印有装饰花纹。
战国时期的瓦当上出现了风格化的树木、植物叶子,以及树下两两相对的动物,呈对称形式排列。
漆器:在战国时期的少量漆器上,可以见到柳树、桑树、树纹、四瓣花纹等几种植物纹样。
一般在动物与人物场景中起衬托作用。
特别是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大冢的漆奁,描绘了王室贵族纳聘迎送的场面,车马人物、大雁低飞,背景中出现了五株随风摇摆的杨柳[3]。
染织:较多采用植物纹样的是战国时期的丝绸与剌绣。
我们看到,植物藤蔓主要以线条形式表现,作为龙、凤和各种动物的配衬,它们互相纠缠,加上灵动的流云,让人难分彼此。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植物纹样主要是茱萸。
茱萸果实是一种香料,古代风俗中,人们在九月九登高佩茱萸寄托心愿以辟邪消灾。
王维著名的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的便是,可见茱萸纹样也具有吉祥寓意。
从这一时期出现的植物纹样看,笔者认为有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少,动物纹样仍然是装饰纹样表现的主题,而植物仅仅是一种陪衬;二是风格化,我们几乎找不到一朵着意刻画的花卉,其形象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相距甚远;三是象征性,与云纹配合的祥禽瑞兽是这一时期装饰艺术的主题,植物纹样也同样反映了人们避凶趋吉的强烈愿望;四是本土化,从纹样的形态看完全是中国式的,几乎看不出与外来文化的任何联系。
作为农业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应该是植物纹样发育最早、发展最丰富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与此同时,在绘画艺术中也长期以神灵动物、圣贤人物、风俗故事等占据绝对地位,山水和植物只是作为陪衬,偶然出现在故事的背景中。
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中国装饰艺术强烈的象征性有关。
二、勃兴期:作为转折标志的植物纹样植物纹样真正进入中国装饰领域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并在隋唐发育得相当成熟。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大一统的政权解体,两汉以来经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松驰,佛教等外来宗教开始在中国传播,特别是大量波斯、粟特等西域来的 胡人 进入内地,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直接的碰撞与融合。
与此同时,在装饰纹样史上也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其显著特征便是,以莲花和卷草为主的植物纹样大量出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在时代的大潮中,商周以来基本以动 92第1期 袁宣萍:论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 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一统天下的局面终于被打破了。
这一时期的植物纹样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花卉:自魏晋以来,流行以莲花作为装饰,并与佛教的宗教意义结合起来,在瓷器、铜器、金银器、建筑中的砖瓦、柱础以及洞窟艺术中的藻井和边饰中都能大量见到。
瓷器中莲花的造型如江苏南京萧梁大墓中出土的大莲花纹尊,尊体以腹为中心,下部塑饰向上的莲花瓣三层,上部塑饰向下的莲花瓣三层,层层相接,十分华丽。
这一时期青瓷碗、盘和钵的外壁和内壁,也常常雕出莲花图案。
唐代金银器也出现大量花卉装饰。
花瓣形的造型,器物底部的团花,加上边缘的装饰,如果从上往下附视,正如一朵正面盛开的大团花,可能这正是大唐之花 宝相花 的由来。
所谓 宝相花 ,是唐代装饰艺术中的代表性纹样,其母题以莲花为主,也揉合了牡丹等多种花卉的特征,一般以团花的形式出现,表现花卉的全正面,从内向外,层层花瓣向外展开,色彩绚丽,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
另一种唐代常用的花卉装饰是花环纹,一般由四至六朵花卉组成,称为 簇四 或 簇六 ,环内填上两两相对的鸟兽。
丝绸纹样中也常见宝相花[4]。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莲花图案表现得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藻井、人字披和平基等部分。
以藻井为例,魏晋时期的藻井中心方井内是一朵盛开的正面的莲花,结构简洁,风格质朴;隋代开始,花叶渐趋卷曲,色彩变得富丽,显得生动活泼;而唐代的藻井,中心莲花纹样变得繁复华丽,结构紧凑,色彩绚丽,加上叠晕层次的处理,使莲花高度装饰化,在石窟中放射出辉煌鲜艳的光采。
藻井与平基的莲花都表现花的正面,而人字披与边饰中的莲花也表现花的侧面,亭亭可爱[5]。
树与叶:在西方的装饰纹样中,一直有圣树,或曰生命树的母题,我国早期也出现过桑树的造型,但数量很少,且表现极为简练。
魏晋南北朝开始,树与树叶的题材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在染织纹样中常见。
如新疆吐鲁番出土过北朝时期的树叶锦,表现树叶的正面,有叶有梗,呈二方连续的形式排列,极富装饰性。
至唐代则表现为华丽的花树。
一棵高大的花树是纹样的中心,树冠亭亭如盖,花叶茂盛,果实累累,树下有对称骑马对射的人物,两两对立的动物,或者是展翅欲飞的禽鸟,给人以繁华如梦的感受。
果实:果实纹样也是这一时期常见的题材。
如上所述,我国早期果实纹样以茱萸为主,而这一时期则多见葡萄纹。
著名的海兽葡萄纹铜镜流行于初唐,至盛唐仍为一个重要品种。
铜镜镜背饰以繁密的葡萄图案,花纹间点缀以海兽,满花布局。
一般多为浮雕形式,镜体厚重,制作极为精巧。
出土染织品中以葡萄为母题的也不少,如新疆民丰出土过葡萄纹毛织物,同一地点还发现过唐代葡萄动物纹锦,日本正仓院所藏相当于盛唐时期的丝织品中也有葡萄纹饰。
唐代诗人施肩吾曾有诗云: 夜裁鸳鸯绮,朝织葡萄绫 ,说明了当时葡萄纹的流行。
此外在一些墓室壁画与石刻中,也出现了葡萄纹样,太原隋代虞弘墓的汉白玉石石椁浮雕中甚至有酿造葡萄酒的场景[6]。
卷草:卷草是一种在古代世界中普遍流行的纹样,在西方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以莨苕、棕榈、葡萄、忍冬作为主体,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在伊期兰纹样中则称为阿拉伯藤蔓,通常用于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