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学复习材料(课后习题+知识点)解析
机织学复习材料(课后习题+知识点)

机织学复习材料准备篇第一章络筒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络筒的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工艺要求:①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②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
③筒子的形状和结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
④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
⑤纱线接头小而牢2、筒子成形有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1)筒子成形由导纱运动和回转运动组成。
(2)①摩擦传动卷绕机构②锭轴传动卷绕机构3、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tanα= V2 / V1, V2为导纱运动的速度,V1为回转运动的速度。
4、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1)适度的络筒张力的作用:①能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
②纱线的弱节发生断裂,可为后道工序消除隐患,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
(2)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5、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有:①退绕每个层级②管纱退绕时直径③纱线特数④导纱距离⑤络筒速度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6、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气圈:管纱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
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退绕点:在管纱卷装表面上纱线受到退绕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7、常见络筒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机织复习提纲

准备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络筒1、画出本色坯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图答案:原纱(绞纱)——经纱—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纬纱—络筒—定捻—卷纬—————织造—后整理—坯布2、络筒的主要作用。
答案:(一)1.接长纱线,提高后道工序生产效率2.清除纱疵,提高纱线外在质量(二)络筒的要求1、筒子卷装应坚固、稳定,成形良好2、卷绕张力的大小要适当而均匀3、尽可能地清除纱线上影响织物外观和质量的有害纱疵4、筒子卷装容量尽可能增加并满足定长要求5、纱线连接处的直径和强度要符合工艺要求6、尽可能降低在络筒过程中毛羽的增加量3、在1332MB槽筒式络筒机的纱路上有哪些主要装置,并说出各装置的作用。
答案:(2)、气圈破裂器:控制气圈形状,减少退绕张力波动。
(3)、导纱器:改变纱线的前进的方向。
(4)、张力装置:控制络筒张力(5)、清纱器:清除纱线上的杂质疵点(6)、导纱杆:同3(7)、断纱自停探杆:纱线发生断头或管纱退完,断纱自停装置使筒子抬起,筒子脱离槽筒而停止卷绕。
(8)、槽筒:摩擦传动筒子作圆周运动,引导纱线作往复运动,使纱线均匀地卷在筒子上。
4、槽筒的作用有哪些?答案:槽筒:摩擦传动筒子作圆周运动,引导纱线作往复运动,使纱线均匀地卷在筒子上。
5、影响络筒时张力大小有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的?均匀络筒张力有哪些措施?答案:(一)影响因素:(1)导纱距离d对退绕张力的影响➢导纱距离为50mm时,纱线张力波动较小(短)➢导纱距离为200mm时,张力变化幅度达到4倍以上(中)➢导纱距离大于250mm时,纱线张力波动也较小(长)(2)络筒速度对张力的影响:络筒速度↑→纱线张力↑;(3)纱线特数对张力的影响:纱线特数↑→纱线张力↑。
(二)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1)正确选择导纱距离:长或短(100mm以下或250mm以上)(2)使用气圈破裂器(3)加大纱管管底直径6、比较两类电子清纱器。
答案:类型:光电式、电容式。
不同点:A.光电式:检测信号与纤维种类、温湿度无关,但灰尘易积聚,对扁平纱疵容易漏检。
机织学复习资料

1.半开梭口(混合梭口):继续留在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继续留在上层的经纱稍微向下降,然后在形成下次梭口时上升到原来的位置。
特点:与全开梭口比较,降低上层经纱张力差异。
与中央闭合梭口比较,下层不动,降低能耗。
应用:复动式多臂或提花开口机构。
2.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梭口前半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特点: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
3.非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特点:各页综框动程差距缩小,经纱张力比较均匀;但是梭口有效空间小,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
4.半清晰梭口: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特点: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整度。
5.小双层梭口: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
这样可使第一、二页综框的综平位置与第三、四页综框的综平位置错开,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
特点: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高支高密平纹织物。
减少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减少织疵影响拉伸变形的因素。
6.梭口高度H :经纱变形几乎与梭口高度的平方成正比。
在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 ,减少断头。
7.梭口的后半部长度2l :在H 不变的情况下,后半部长度愈长,经纱变形量愈小。
丝织机上,为减少综丝变形和张力,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
织制高密织物时,为开清梭口,适当增加梭口的后部长度。
8.后梁高低d (相对胸梁位置而定):后梁过高,开口不清(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后梁过低,下层经纱张力不足,对梭子运动不利。
9.综框运动角: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开口周期。
综框运动角=开口角k α+闭合角b α.10.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a.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b.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c.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
(完整版)机织学复习

准备篇第一章络筒络筒的目的:1、接长纱线,做成容量大、成形良好的筒子2、清除杂质、纱疵、提高纱线条干均匀度P2影响筒子卷绕密度的因素:筒子卷绕形式、络筒张力、纱线种类和特数、纱线表面光洁程度、纱线自身密度、纱线卷绕角及筒子对滚筒的压力等。
P10络筒张力:络筒张力是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
张力适度,能使络成的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P17构成络筒张力过程的因素:1、纱线从附着于管纱表面过渡到离开管纱表面所需克服的摩擦力和粘附力;2、纱线从静止状态过渡到动态所需克服的惯性力;3、由于做气圈运动而引起的纱线张力;4、纱线通道中各种导纱部件和张力装置的作用所引起的纱线张力。
P17退绕点:管纱卷绕表面上受到退绕过程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P18退绕点张力:退绕点之后的纱线在管纱上处于静平衡状态,它的张力称为静平衡状态或退绕点张力。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称为分离点。
管纱轴向退绕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1、退绕一个曾级时纱线张力波动小且周期短,可被消除;2、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满管时,张力极小,出现不稳定的三节气圈。
随着退绕的进行,纱线张力逐渐增加,退绕到一定时候,出现两节气圈,此时,分离点张力和管纱退绕张力突然增加;继续退绕,出现单节气圈,此时两种张力又一次突增。
3、导纱距离等于50mm和大于250mm时,络筒张力可保持较小波动。
4、络筒速度与络筒纱线退绕张力成正比。
5、纱线特数增大,使纱线退绕张力增大。
P19管纱轴向退绕时均匀纱线张力的措施:1、正确选择导纱距离(70mm以下短导纱距离或500mm以上的长导纱距离);2、使用气圈破裂器:气圈破裂器的作用是当运动中的纱线和它摩擦碰撞,可使纱管退绕到底部时,原来将出现的单节破裂成双节气圈,通过抑制摩擦纱段增长的途径,避免管底退绕时纱线张力陡增的现象发生。
(整理)机织学习题及思考题

《机织学》习题及思考题概述1、织物的种类有哪些?什么叫机织物?2、织造工艺流程如何?3、织物使如何形成的(即织机的“五大”运动)?第一章络筒1、络筒工序的目的和工艺要求是什么?2、络筒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3、筒子卷绕的方式有哪几种?各种卷绕方式的特点是什么?4、筒子成形由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5、试述圆柱形和圆锥形卷绕的基本原理。
6、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7、何谓纱路?何谓传动点、传动半径?8、在1332型槽筒式络筒机上,计算当锥形筒子大小端直径82/45、102/65、122/85(单位:mm)时的传动半径和平均半径的大小,并求其差值,根据实际差值的变化写出结论。
9、槽筒对筒子作摩擦传动时,若槽筒的表面线速度为600m/min,计算当筒子大小端直径为200/170、100/70、60/30(单位:mm)时。
圆锥形筒子大小端圆周速度与筒子半径的关系。
10、络筒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11、槽筒对筒子作摩擦传动时,圆柱形筒子和圆锥形筒子的卷装特征(纱圈卷绕角、纱圈节距等)随筒子直径的增加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12、筒子卷绕密度及其影响因素。
13、络筒时纱线为什么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组成如何?张力不当有何不利?14、络筒时产生菊花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5、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16、何谓气圈、导纱距离、摩擦纱段、分离点、退绕点?17、何谓束缚层、卷绕层?18、说明退绕管纱的一个层级和整只管纱退绕时的张力变化规律。
造成管底退绕张力突增的原因是什么?19、常见络筒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20、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简述其理由。
21、何谓纱圈位移角?22、简述纱圈产生重叠的原因,说明槽筒络筒机的防叠方法、重叠筒子对后道工序的影响。
23、简述清纱器的形式和工作原理,对比几种电子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
机织学复习材料(课后习题知识点)南京廖华

机织学复习材料(课后习题知识点)南京廖华3、按筒子架外形:V形筒子架:片纱张力均匀、占地面积大矩形筒子架:占地面积大,片纱张力不匀2、常用筒子架单式筒子架与复式筒子架的区别每根纱线是由一只筒子供给,筒子上的纱线用完时,必须停车进行换筒。
特点:筒子退绕直径相同,整经时全片经纱张力均匀;换筒停车时间长,效率低,要求络筒要定长适用:细特纱,批量小,品种多的产品。
复式筒子架:二个筒子对应一个导纱眼。
每根纱线是由两只筒子供给,工作筒子和预备筒子交替供应使用,换筒时无需停车。
特点:换筒不停车;占地面积大;易引起片纱张力不匀。
适用:质量要求不高的中,粗特纱线的大批量整经。
附:活动式筒子架:机械换筒,停车时间较短分为循环链式筒子架、分段旋转式筒子架、组合车式筒子架与复式筒子架相比较的优点:利于高速整经;减少翻改品种产生的筒脚纱;有利于减少筒子架占地面积;有利于均匀整经片纱张力;有利于提高整经机械效率3、整经张力装置目的:给纱线附加张力以使经轴获得良好成形和较大卷绕密度;调节片纱张力,使全片经纱张力均匀垫圈式:通过张力圈重量来调节纱线张力——张力波动大双柱压力盘式:通过改变张力柱的位置来改变纱线包围角,从而调节纱线张力——张力波动大双张力盘式:采用弹簧加压, 第一组张力盘减震, 第二组张力盘控制纱线张力——张力波动小,尽量避免了倍积导棒式:倍积法工作原理——调节整排经纱张力,不调节单根经纱张力电磁张力装置4、断头自停装置目的:当经纱断头时,立即向整经机车头控制部分发信号,有车头控制部分立即发动停车。
经停片式电器接触式自停钩式分类光电式电子式电容式三、整经张力要求:单纱张力应适度,片纱张力应均匀1、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及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纱线退绕张力:摩擦力;退绕纱圈的运动惯性力、空气阻力;气圈引起的离心力)①纱线线密度:↑——→纱线张力↑②整经速度:↑——→纱线张力↑③退绕点:退绕点在大端——→退绕张力为极大值;退绕点在小端——→退绕张力为极小值④筒子尺寸:满筒时,角速度小,摩擦力大;中筒时,角速度↑,摩擦力下降;小筒时,气圈张力↑(不稳)⑤导纱距离:过大,退解气圈纱线质量大,惯性大;过小,退解摩擦严重。
机织复习

机织复习讲义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ˊ* 10)、填空题(1ˊ* 30)、选择题(2ˊ*10)、问答题(30ˊ)工作圆图:1.捻接原理及指标空气捻接:高速气流将纱头吹散,再由高速旋流捻接机械捻接:靠两个转动方向相反的搓捻盘将两根纱线搓捻在一起。
衡量捻接质量的指标有捻接处粗度、捻接长度、捻接处强度。
上浆工艺参数的分析(即相关质量指标的定义、高低影响、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调节方法等)看另一份① 上浆率:反映经纱上浆量的指标经纱上浆率为浆料干重与原纱干重的百分比。
上浆率=(浆纱干重-原纱干重)/原纱干重X100%;② 伸长率:反映浆液浸透特性以及浆纱过程中纱线的拉伸情况。
拉伸过大,纱线弹性损失,断裂伸长下降,脆断头;拉伸过小,纱线弹性损失小,断裂伸长下降不明显,出现意外伸长。
伸长率=(浆纱长度-原纱长度)/原纱长度X100%;③ 回潮率: 反映浆纱烘干程度。
回潮率=(浆纱含水重量-浆纱干重)/浆纱干重X100%;④ 增强率和减伸率增强率=(浆纱断强-原纱断强)/原纱断强X100%减伸率=(原纱断伸-浆纱断伸)/原纱断伸X100%⑤ 浆纱的耐磨次数——纱线耐磨试验仪上测定。
耐磨性、强力、断裂伸长⑥ 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纱毛羽指数表示单位长度浆纱的单边上,超过某一投影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它由纱线毛羽测试仪测定。
毛羽降低率=(原纱毛羽指数-浆纱毛羽指数)/原纱毛羽指数X100%2.织造断头的原因、解决措施(1)原纱质量,原纱条干不匀,强力低,会使经纱断头增加,应采用质量好的原纱(2)络筒质量,络筒张力过大会损伤纱线物理机械性能,使经纱断头增加,应采用适当的络筒张力(3)整经质量,整经片纱张力不匀,部分经纱张力过大,会造成经纱断头,应采取均匀整经片纱张力的措施,如分区段配置张力,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4)浆纱质量,将夜配方不合理,上浆工艺不合理,上浆率过小,都会导致浆纱质量下降,造成织机经纱断头增加,应审核浆液配方和上浆工艺,检验上浆率,并作相应的调整,使之符合工艺要求(5)织造工艺配置是否合理.上机张力过大、开口时间过早,开口高度过大和后梁过高等,都会造成经纱断头增加,应逐一检查并作相应调整。
织造原理与设备习题解答

第一章第一节1、解释下列概念:卷绕角交叉角锥形筒子的传动点卷绕密度自由纱段答: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的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交叉角: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角称为交叉角,数值上等于来回两个卷绕角之和。
传动点:在摩擦传动络卷圆锥形筒子的过程中,由于筒子两端的直径大小不同,因此筒子上只有一点的速度等于槽筒的速度,这个点称为传动点。
卷绕密度: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cm3)自由纱段:络筒时纱线离开导纱器控制点(或槽筒沟槽的导纱控制点)到筒子卷绕点(纱线刚接触和稳定在筒子表面的一点)间的纱段。
2、纱圈重叠的不良影响有哪些?如何防止纱线的重叠?答:重叠的不良影响:1、筒子表面凹凸不平,凸起处过度磨擦,产生断头、起毛等。
2、引起密度不匀,筒子卷绕量小。
3、纱线退绕时,由于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退绕阻力增加,产生脱圈或乱纱。
4、染色等化学处理和水洗不匀防叠的措施:1、用槽筒磨擦传动筒子的防叠措施。
(1)周期性改变槽筒的转速当具有重叠条件时,改变条件,避免重叠。
a、电子式无触点可控硅防叠装置:电机周期性断电。
b、变频电机。
c、计算机程序控制。
(2)筒子(筒子架)周期性轴向移动或摆动(3)利用槽筒的特殊结构防叠:a、沟槽中心线左右扭曲。
b、虚纹及断纹:无回槽或用间断回槽,利用张力回到中心点。
c、沟槽边缘离中心线忽远忽近。
d、改V形槽口为直角槽口。
2、筒子由滚筒摩擦传动、导纱器独立运动时采取的防叠措施改变导纱器往返的频率。
3、筒子由锭轴直接传动的防叠措施:卷绕比i=筒管转速/导丝器往复频率,卷绕比i的小数部分称为防叠小数(a),正确选择a,可以防叠。
第一章第二节1、解释下列概念络筒张力气圈退绕点分离点答:络筒张力:是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气圈:纱线从固定不动的管纱顶高速引出时,在空间产生旋转和上升运动。
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把纱线抛离管纱轴芯,在管纱至导纱器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旋转的弧圈形曲面,称为气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织学复习材料准备篇第一章络筒1、络筒工序的目的及工艺要求络筒的目的:(1)改变纱线的卷装,增加纱线卷装的容纱量,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率(2)检查纱线直径,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改善纱线品质工艺要求:①卷绕张力适当,波动小,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②筒子卷绕容量大,成形良好,利于储存和运输。
③筒子的形状和结构应保证后道工序的顺利退绕。
④染色用筒子结构均匀。
⑤纱线接头小而牢2、筒子成形有哪两种基本运动组成?完成两种运动的方式是什么?(1)筒子成形由导纱运动和回转运动组成。
(2)①摩擦传动卷绕机构②锭轴传动卷绕机构3、何谓纱圈卷绕角?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卷绕角α: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
tanα= V2 / V1, V2为导纱运动的速度,V1为回转运动的速度。
4、络筒时纱线为何需要具有一定大小的张力?张力不当有何不利?(1)适度的络筒张力的作用:①能使筒子成形良好、具有一定的卷绕密度且不损伤其物理机械性能。
②纱线的弱节发生断裂,可为后道工序消除隐患,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
(2)张力过大,将使纱线弹性损失,织造断头增加;张力过小,则引起筒子成形不良,造成筒子疵点。
5、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均匀管纱退绕张力?管纱退绕时影响张力的因素有:①退绕每个层级②管纱退绕时直径③纱线特数④导纱距离⑤络筒速度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①正确选择导纱距离②使用气圈破裂器6、何为气圈、导纱距离、分离点、退绕点?气圈:管纱退绕时纱线一方面沿纱管轴线上升,同时又绕轴线作回转运动。
由于纱线的这种运动,形成一个旋转曲面,称为气圈。
导纱距离: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的距离。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卷装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
退绕点:在管纱卷装表面上纱线受到退绕影响的一段纱线的终点。
7、常见络筒张力装置的作用及对张力装置的要求。
累加法、倍积法、间接法的原理及各自的特点。
作用: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提高张力均匀程度,以满足筒子卷绕成形良好、密度适宜的要求。
对张力装置的要求:结构简单,张力波动小,飞花、杂物不易堆积堵塞。
①累加法原理:纱线从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通过,由摩擦而获得纱线张力增量。
优点:在适当增加纱线张力均值的同时,不扩大张力波动的方差,从而降低了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使不匀率下降)。
缺点:接头或粗节通过压板时会发生动态张力波动。
(导纱速度越快,波动越大)②倍积法原理:纱线绕过一个曲面(通常是张力装置或导纱部件的工作面),经过摩擦,纱线得到一定的张力增量。
特点:动态张力波动较小,张力波动成倍数增加,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得不到改善。
③间接法原理:纱线绕过一个可转动的圆柱体的工作表面,依靠摩擦阻力矩,间接地对纱线产生张力。
特点:a.高速条件下纱线磨损少,毛羽增加少。
b.在纱线张力均值增加的同时,张力不匀率下降。
c.张力装置所产生的张力增量与纱线的摩擦系数、纱线的纤维材料性质、纱线表面形态结构、颜色等因素无关,便利色织、毛织生产的工艺管理。
d.对圆柱体产生阻力矩的外力F可以是各种可控制的力,如弹簧力、电磁阻力等,有利于实现纱线张力的自动控制。
e.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是其缺点。
8、简述纱圈产生重叠的原因,说明槽筒络筒机的防叠方法、重叠筒子对后道工序的影响。
原因:在摩擦传动络筒中,随着筒子直径的增大,筒子转速逐渐降低。
当筒子绕到某特定直径时,在一个或几个往复导纱周期中,筒子每层绕纱圈数恰好为整数或接近整数时,筒子上的纱圈就会前后重叠起来。
槽筒络筒机防叠措施:①周期性改变槽筒的转速②周期性的轴向移动或摆动筒子握臂架③利用防叠槽筒重叠筒子对后道工序的影响:①使筒子与滚筒接触不良。
②凸起部分的纱线受到过度摩擦损伤,造成后加工工序纱线断头,纱身起毛。
③引起筒子卷绕密度不匀,筒子卷绕容量减小。
④纱线退绕时,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退绕阻力增加,产生脱圈和乱纱。
⑤妨碍染液渗透,以致染色不匀。
9、简述清纱器的形式和工作原理,对比两种电子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
Ⅰ、清纱器的形式有:机械清纱器和电子清纱器Ⅱ、工作原理:(1)电子清纱器:a.光电式电子清纱器:检测纱疵的侧面投影b.电容式电子清纱器:检测单位长度内纱线质量的变化。
(2)机械式清纱器:纱线通过与之直径相配应的隙缝,粗节被卡断,杂质、尘屑、飞花等被剥落,从而达到清纱目的。
Ⅲ、对比两种电子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电容式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对扁平纱疵不会漏切,不怕震动;检测准确率与回潮率有关。
光电式清纱器的主要工作性能:对扁平状的纱疵可能漏切,灰尘积聚对检测准确率有影响,怕振动;受回潮率影响较小或无关。
10、络筒工序的工艺参数有哪些?确定各工艺参数的依据是什么?主要工艺参数:被加工纱线线密度、络筒速度、导纱距离、张力装置形式及工艺参数、清纱器形式及工艺参数、筒子卷绕速度、筒子卷绕长度及长度修正系数或者筒子卷绕直径、接头规格、管纱长度,以及防叠装置参数、槽筒启动特性参数、空气捻接器的工作参数、自动速度控制参数等项。
依据:络筒工艺要根据纤维材料、原纱质量、成品要求、后工序条件、设备状况等诸多因素来统筹制订。
合理的络筒工序设计应能达到:纱线减磨保伸,缩小筒子内部、筒子之间的张力差异和卷绕密度差异,良好的筒子卷绕成形,合理的去疵、去杂和毛羽减小作用。
第二章整经1、整经工序的目的和工艺要求是什么?目的: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设计要求的长度,配列成一定幅宽,平行地卷绕到整经轴或织轴上,为构成织物的经纱系统作准备工艺要求:①全片经纱张力和排列要均匀;②保持张力恒定,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③整经根数、整经长度、纱线配列要符合工艺要求;④接头质量头符合规定标准2、常用的整经方法有哪几种?试述其特点、工艺流程和应用场合。
(1)分批整经 (轴经整经)特点:①整经速度快,生产效率高②经轴质量好,片纱张力较均匀工艺流程:筒子架(张力器、导纱部件)-> 伸缩筘-> 导纱辊 -> 整经轴应用场合:主要用于原色或单色织物生产(2)分条整经 (带式整经)特点:①两次卷绕成形(逐条卷绕、倒轴), 生产效率低, 各条带之间张力不够均匀;②花纹排列十分方便, 不需上浆的产品可直接获得织轴, 缩短了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整经:筒子架-> 后筘-> 分绞筘-> 定幅筘(倒轴)应用场合:广泛应用于毛织厂、丝织厂、色织厂,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3)分段整经特点:生产效率高,运输和操作不方便,比较经济,能适应多品种多色纱的要求。
适用于有对称花型的色纱整经(4)球经整经适用于牛仔布等高档色织物生产3、造成整经片纱张力不匀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
因素:纱线退绕张力、张力装置产生的纱线张力、空气阻力和导纱部件引起的纱线张力均匀片纱张力的措施:①、间歇整经,集体换筒②、合理设置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③、纱线合理穿入伸缩筘④、适当增大筒子架到整经机机头的距离⑤、加强管理, 保持良好的机器状态4、分条整经机上定幅筘、分绞扣的作用是什么?定幅筘:对织物上机幅宽有确定作用。
分绞筘:进行分绞工作,使织轴上的经纱排列有条不紊,保持穿经工作顺利进行。
5、分条整经机上为何需要导条机构和织轴横动机构?△(参见课本P61—P62)6、筒子架的作用是什么?筒子架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点?作用:放置整经所用的筒子、纱线张力控制、断纱自停与信号指示等功能。
类型:(1)、按筒子退绕方式分固定式:轴向退绕,容量大,适宜高速整经,广泛采用。
回转式:经向退绕,用于有边筒子,不利于高速整经,很少采用。
(2)、筒子补充方式分单式:一只筒子供给纱线,用完后,停车换筒,间歇整经。
复式:两只筒子(工作、预备)交替供给纱线,连续整经,减少停台。
(机械化集体换筒的单式筒子架有如下优点:①有利于高速整经;②减少翻改品种产生的筒脚纱③减少筒子架的占地面积④有利于均匀片纱张力⑤有利于提高整经机效率;)(3)按筒子架外形分V形筒子架:片纱张力均匀矩形筒子架:与上述相反。
7、分批整经和分条整经有哪些主要工艺参数(了解这些工艺参数的确定及计算)(1)分批整经整经张力:张力均匀、适度,合理配置张力装置的工艺参数,以及伸缩筘穿法。
整经速度:最大设计速度1000m/min左右。
实际中,新型高速整经机600m/min 以上。
一般整经机400m/min。
整经根数:原则:多头少轴,各轴根数尽量相等,并小于最大容筒数。
存在最佳整经根数m, 与整经速度、整经断头率有关。
整经产量:单位时间内整经机卷绕的纱线重量。
(2)分条整经:整经张力整经速度: 设计速度800 m/min,新型分条整经机为300 ~ 500 m/min,国产分条整经机为87 ~ 250m/min。
整经条数:n = M/Mt Mt:每条经纱根数,M: 总经根数整经条宽:定幅筘中所穿经纱的幅宽,宽=织轴幅宽/整经条数(1+条带扩散系数)定幅筘的筘齿密度:筘齿密度=每条经纱根数/(整经条宽╳每筘穿入数(4-10根/筘))条带长度(整经长度)斜板锥角产量8、分批整经:将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几批(每批约400-600根),分别卷绕到宽度与织轴相近的经轴上,每一批的宽度都等于经轴的宽度,每个经轴上的纱线根数基本相等,最后通过合并做成织轴。
9、分条整经:根据配色循环和筒子架容量, 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相等的几份条带, 按规定的幅宽和长度一条挨一条平行卷绕到几个整经滚筒上, 最后将全部经纱条带倒卷到织轴上。
10、分段整经: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尽可能相等的几份, 每份经纱以一定长度卷绕到一个狭窄的整经轴上, 经轴上纱线排列密度与织轴相同。
第三章浆纱1、浆纱的目的及要求目的: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作用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
要求:1)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2)粘着剂、助剂来源充足,成本低,易退浆,不污染环境;3)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4)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浆纱质量、提高浆纱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2、上浆作用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耐磨性改善②、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光滑③、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④、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⑤、具有合适的回潮率⑥、获得增重效果⑦、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3、黏着剂、助剂黏着剂——主浆料,是一种具有黏着力的材料,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它决定。
主要包括天然黏着剂、变性黏着剂、合成黏着剂助剂——是用于改善黏着剂某些性能不足,使浆液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的辅助材料。
促进黏着剂发挥作用.提高和改善浆液,浆膜的工艺性能,提高浆纱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