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材料物理性能总复习

材料物理性能总复习

奈曼-柯普定律
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
杜隆珀替定律
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等于25J/(K.mol)。
经典热容理论:模型过于简单,不能解释低温下热容减小的现象
1
2
3
4
5
6
2、经典热容理论
• 爱因斯坦热容理论假设:每个原子皆为一个独立的振子,原子之间彼此无关。
高温部分符合较好,但低温部分的理论值比实验值下降得过快。
磁性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物体以至于宇宙间的天体都存在着磁的现象。 磁性是磁性材料的一种使用性能,磁性材料具有能量转换、存储或改变能量状态的功能。
材料的磁学性能
01
02
1、基本磁参量的概念与定义以及影响因素
磁矩
磁化强度
磁导率
方向与环形电流法线的方向一致,其大小为电流与封闭环形面积的乘积IΔS,与电流I和封闭环形面积ΔS成正比
6、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及其电阻率 本征半导体 本征载流子浓度与温度T和禁带宽度Eg 有关: 随温度增加,载流子浓度增加; 禁带宽度大时,载流子浓度小; μn 和μp 分别表示在单位场强下自由电子和空穴的平均漂移速度(cm/s),称为迁移率。 杂质半导体 多子导电
温 度 升 高
半导体载流子浓度、迁移率及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n -- 单位体积内载流子数目 q -- 为每一载流子携带的电荷量
E -- 为外电场电场强度
μ为载流子的迁移率,其含义为单位电场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
J -- 为电流密度
2、导电性本质因素
决定材料导电性好坏的本质因素有两个:
载流子浓度
载流子迁移率
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以及键合、成分等材料因素都对载流子数目和载流子迁移率有影响。任何提高载流子浓度或载流子迁移率的因素,都能提高电导率,降低电阻率。

武汉理工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

武汉理工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第二章晶体结构2.1 结晶学基础1、概念:晶体晶胞晶胞参数七大晶系晶面指数晶面族晶向指数晶向族2、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计算2.2 结合力与结合能按照结合力性质不同分为物理键和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物理键包括范德华键氢键晶体中离子键共价键比例估算(公式2.16)离子晶体晶格能2.3 堆积(记忆常识)1、最紧密堆积原理及其使用范围:原理略适用范围:典型的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原因:该原理是建立在质点在电子云分布呈球形对称以及无方向性的基础上的2、两种最紧密堆积方式: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 密排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AB系统中:每个球周围有6个八面体空隙 8个四面体空隙N个等径球体做最紧密堆积时系统有2N个四面体空隙N个八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体积大于四面体空隙3、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要学会计算)两种最紧密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74.05﹪(等径球堆积时)4、影响晶体结构的因素内因:质点相对大小(决定性因素)配位数(概念及计算)极化(概念,极化对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外因(了解):同质多晶类质多晶同质多晶转变2.4 单质晶体结构(了解)2.5 无机化合物结构(重点每年必考)分析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晶胞分子数,何种离子做何种堆积,何种离子添隙,添隙百分比,正负离子配位数,正负离子电价是否饱和,配位多面体,添隙半径的计算(刚好相切时),隙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NaCl型:4个NaCl分子 Cl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Na离子填充八面体空隙,填充率100﹪,正负离子配位数均为6,电价饱和。

【NaCl6】或【ClNa6】八面体结构与性能:此结构在三维方向上键力均匀,因此无明显解理,破碎后呈颗粒状,粒为多面体形状。

离子键结合,因此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2、立方ZnS结构:4个ZnS分子S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Zn离子填充四面体空隙填充率50﹪,离子配位数均为4,电价饱和,【ZnS4】四面体会画投影图(图2.26)注意:一定要画虚线,一定要标高,一定要有图例(白球黑球代表什么离子)3、萤石(CaF2)结构:(唯一正离子做堆积的结构)4个CaF2分子 Ca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F离子填充四面体空隙,填充率100﹪。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考试重点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考试重点

记得把精英资料上的两套题背过1。

0 退火的定义和过程:Annealing, in glassblowing and lampworking, is the process of heating, and then slowly cooling glass to relieve internal stresses热处理退火过程中,退火是消除或减少玻璃的热应力至允许值的热处理过程。

Annealing is to heat treat glass near the softening point to relieve stresses.Then to cool more slowly back through the transition region so as to not reintroduce thermal stresses。

Annealing takes time and temperature:1.Thicker glass anneals more slowly, has larger stresses2。

Thinner glass anneals more quickly, has smaller stresses3.Glass with large thermal expansion requires more annealing2.0 材料的力学性质: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s the behavior of materials deformed by a set of forces。

Strength强度、硬度 Hardness、韧性 Toughness、2.1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的化学成份:(氧化物成份+矿物成份)There are four major minerals in Portland cement clinker(熟料):C3S—3CaO+SiO2 (硅酸三钙)C2S—2CaO+SiO2 (硅酸二钙)C3A—3CaO+Al2O3(铝酸三钙)C4AF—4CaO+Al2O3+Fe2O3 (铁铝酸四钙)Atten. C = CaO, S = SiO2, A = Al2O3, F = Fe2O32.2 物相的定义:a phase is a state of aggregation of matter that has a distinctive structure。

武汉理工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武汉理工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基本概念1.塑性形变及其形式:塑性形变是指一种在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晶体中的塑性形变有两种基本方式:滑移和孪晶。

2.蠕变: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压力σ0时,其应变随时间而增加,这种现象叫做蠕变。

弛豫: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应变ε0时,其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小,这种现象叫弛豫。

3.粘弹性:一些非晶体,有时甚至多晶体在比较小的应力时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称为粘弹性,所有聚合物差不多都表现出这种粘弹性。

4.滞弹性: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作用应力会立即引起弹性应变,一旦应力消除,应变也随之消除,但对于实际固体这种弹性应变的产生与消除需要有限时间,无机固体和金属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

二、基本理论1.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1产生滑移机会的多少取决于晶体中的滑移系统数量。

○2对于金属,金属键没有方向性,滑移系统多,所以易于滑移而产生塑性形变。

对于无机非材料,离子键和共价键有明显的方向性,同号离子相遇,斥力极大,只有个别滑移系统才能满足几何条件与静电作用条件。

晶体结构越复杂,满足这种条件就越困难,所以不易产生滑移。

○3滑移反映出来的宏观上的塑性形变是位错运动的结果,无机材料不易形成位错,位错运动也很困难,也就难以产生塑性形变,材料易脆断。

金属与非金属晶体滑移难易的对比金属非金属由一种离子组成组成复杂金属键物方向性共价键或离子键有方向性结果简单结构复杂滑移系统多滑移系统少2.无机材料高温蠕变的三个理论○1高温蠕变的位错运动理论:无机材料中晶相的位错在低温下受到障碍难以发生运动,在高温下原子热运动加剧,可以使位错从障碍中解放出来,引起蠕变。

当温度增加时,位错运动加快,除位错运动产生滑移外,位错攀移也能产生宏观上的形变。

热运动有助于使位错从障碍中解放出来,并使位错运动加速。

当受阻碍较小时,容易运动的位错解放出来完成蠕变后,蠕变速率就会降低,这就解释了蠕变减速阶段的特点。

如果继续增加温度或延长时间,受阻碍较大的位错也能进一步解放出来,引起最后的加速蠕变阶段。

(完整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课件

(完整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期末复习课件

fx
Mx EI
; x
Qx EI
第二部分
复杂变形部分
三向应力分析
o 3
max
2
1
1 2 3
max
1
2
3
平面应力分析
x
2
y
x
2
y
cos 2
xy
sin 2
x
2
y
sin 2
xy cos 2
平面内的主应力
max min
x
y
2
x
2
y
2
2 xy
3
主 单元体
tan 2 0
2 xy x
y
1
0
变形能的应用: 求位移和解决动载问题
(1) 自 由 落 体:
2h
Kd 1
1 j
△j:冲击物落点的静位移
(2) 水 平 冲 击:
Kd
v2 gj
材料试验
1、容许应力: jx
n
2、极限应力: jx s , 0.2 , b
3、安全系数:n
三个弹性常数
G
E 2(1
)
E
G
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
k
8DP
d 3
;
其中:
k 4C 1 0.615 ; C D 为弹簧指数
4C 4 C
d
64PR3n Gd 4
P K
其中: K
Gd 4 64R3n
非对称截面梁发生平面弯曲的条件 P
(1)外力必须作用在主惯性面内,
z
(2)中性轴为形心主轴,
o
(3)若是横向力,还必须过弯曲中心。
y
x
积分法求挠曲线方程(弹性曲线)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材料物理性能总复习(⽆材⼀)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 5个*3分,共15分;2 简答 7个*5分,共35分;3 计算 2个*10分,共20分;4 论述 2个*15分,共30分。

考试时间:2013-1-14. 考试重点1 材料的受⼒形变不同材料应⼒应变曲线的区别A (A 点):⽐例极限; E (B 点):弹性极限; P (C 点):屈服极限; U (D 点):断裂极限;E ,可逆线性正⽐例关系,当应⼒在 E 和 P 之间,外⼒去除后有⼀定程度的永久变形,即发⽣塑性变形陶瓷材料⼀般没有塑性变形,发⽣脆性断裂应⼒:单位⾯积上所受内⼒。

ζ=F/A由于材料的⾯积在外⼒作⽤下,可能有变化,A 就有变化,有名义应⼒和实际(真实)应⼒ P4. 应变:描述物质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名义位移的应变:实际应变和L0有关,可以通过公式推导获得由于材料的不同⽅向的应变,因此考虑可以采⽤和应⼒分解的办法来解决,具体看教材第6-7页虎克定律:σ=E ε⽐例系数E 成为弹性模量(Elastic Modulus ),⼜称弹性刚度相关概念:应⼒应变虎克定律弹性模量001L L L L L ?=-=ε三种应变类型的弹性模量杨⽒模量E ;剪切模量G ;体积模量B 弹性模量:原⼦间结合强度的标志之⼀两类原⼦间结合⼒与原⼦间距关系曲线弹性模量实际与曲线上受⼒点的曲线斜率成正⽐结合键、原⼦之间的距离、外⼒作⽤也将改变弹性模量的值温度升⾼,原⼦之间距离变⼤,弹性模量下降弹性模量的本质特征;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晶粒、异相、⽓孔、杂质等,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及⽅法;把材料看成材料的串联或者并联,我们可以得到其上限模量和下限模量,如下⾯的公式表⽰:(P13)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及应⼒的计算。

陶瓷材料弹性常数和⽓孔率关系多⽓孔陶瓷材料可以看成⼆相材料,其中⼀相的刚度为0 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随⽓孔率变化的表达式是:b 是与制备⼯艺有关常数.当泊松⽐0.3,f1和f2分别是1.9和0.9,和教材上p13公式1.21⼀样粘弹性:⼀些⾮晶体,有时甚⾄多晶体在⽐较⼩的应⼒时同时表现出粘性和弹性。

大学《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核心知识点、习题库及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大学《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核心知识点、习题库及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大学《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核心知识点、习题库及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目录《材料物理性能》习题库(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计算题) (1)《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核心知识点 (15)清华大学《材料物理性能》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25)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性能》期末考试试题 (31)《材料物理性能》习题库(填空、判断、选择、简答计算题)一、填空1.相对无序的固溶体合金,有序化后,固溶体合金的电阻率将。

2.马基申定则指出,金属材料的电阻来源于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对应于声子散射与电子散射,此部分是与温度的金属基本电阻,另一部分来源于与化学缺陷和物理缺陷而与温度的残余电阻。

3.某材料的能带结构是允带内的能级未被填满,则该材料属于。

4.离子晶体的导电性主要是离子电导,离子电导可分为两大类,其中第一类源于离子点阵中基本离子的运动,称为或,第二类是结合力比较弱的离子运动造成的,这些离子主要是,因而称为。

在低温下,离子晶体的电导主要由决定。

5.绝缘体又叫电介质,按其内部正负电荷的分布状况又可分为,,与。

6.半导体的导电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金属,。

在讨论时要考虑两种散射机制,即与。

7.超导体的三个基本特性包括、与。

金属的电阻8.在弹性范围内,单向拉应力会使金属的电阻率;单向压应力会使率。

9.某合金是等轴晶粒组成的两相机械混合物,并且两相的电导率相近。

其中一相电导率为σ1,所占体积分数为φ,另一相电导率为σ2,则该合金的电导率σ = 。

10.用双臂电桥法测定金属电阻率时,测量精度不仅与电阻的测量有关,还与试样的的测量精度有关,因而必须考虑的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11.适合测量绝缘体电阻的方法是。

12.适合测量半导体电阻的方法是。

13.原子磁矩包括、与三个部分。

14.材料的顺磁性来源于。

15.抗磁体和顺磁体都属于弱磁体,可以使用测量磁化率。

16.随着温度的增加,铁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

17.弹性的铁磁性反常是由于铁磁体中的存在引起所造成的。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重点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重点

1.热容:热容是使材料温度升高1K所需的热量。

公式为C=ΔQ/ΔT=dQ/dT (J/K);它反映材料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的能力,与材料的质量、组成、过程、温度有关。

在加热过程中过程不同分为定容热容和定压热容。

2.比热容:质量为1kg的物质在没有相变和化学反应的条件下升高1K所需的热量称为比热容每个物质中有两种比热容,其中c p>c v,c v不能直接测得。

3.摩尔热容:1mol的物质在没有相变或化学反应条件下升高1K所需的能量称为摩尔热容,用Cm表示,单位为J/(mol·K)4.热容的微观物理本质:材料的各种性能(包括热容)的物理本质均与晶格热振动有关。

5.热容的实验规律:1.对于金属:2.对于无机材料(了解)1.符合德拜热容理论,但是德拜温度不同,它取决于键的强度、材料的弹性模量、熔点等。

2.对于绝大多数氧化物,碳化物,摩尔热容都是从低温时一个最低值增到到1273K左右近似于3R,温度进一步升高,摩尔热容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3.相变时会发生摩尔热容的突变4.固体材料单位体积热容与气孔率有关,多孔材料质量越小,热容越小。

因此提高轻质隔热砖的温度所需要的热量远低于致密度的耐火砖所需的热量。

6.经典理论传统理论不能解决低温下Cv的变化,低温下热容随温度的下降而降低而下降,当温度接近0K时热容趋向于07.量子理论1.爱因斯坦模型三个假设:1.谐振子能量量子化2.每个原子是一个独立的谐振子3.所有原子都以相同的频率振动。

爱因斯坦温度:爱因斯坦模型在T >> θE 时,Cv,m=3R,与实验相符合,在低温下,T当T << θE时Cv,m比实验更快趋于0,在T趋于0时,Cv,m也趋于零。

爱因斯坦模型不足之处在于:爱因斯坦模型假定原子振动不相关,且以相同频率振动,而实际晶体中,各原子的振动不是彼此独立地以同样的频率振动,而是原子间有耦合作用,点阵波的频率也有差异。

温度低尤为明显2.德拜模型德拜在爱因斯坦的基础上,考虑了晶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原子间的作用力遵从胡克定律,固体热容应是原子的各种频率振动贡献的总和。

材料物理性能考试重点、复习题

材料物理性能考试重点、复习题

材料物理性能考试重点、复习题1.格波:在晶格中存在着角频率为ω的平面波,是晶格中的所有原子以相同频率振动而形成的波,或某一个原子在平衡附近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晶体中传播形成的波2.色散关系:频率和波矢的关系3.声子:晶格振动中的独立简谐振子的能量量子4.热容:是分子或原子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5.两个关于晶体热容的经验定律:一是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K*mol);另一个是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

6.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热膨胀7.固体材料热膨胀机理:材料的热膨胀是由于原子间距增大的结果,而原子间距是指晶格结点上原子振动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

材料温度一定时,原子虽然振动,但它平衡位置保持不变,材料就不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膨胀;而温度升高时,会导致原子间距增大。

8.温度对热导率的影响:在温度不太高时,材料中主要以声子热导为主,决定热导率的因素有材料的热容C、声子的平均速度V和声子的平均自由程L,其中v 通常可以看作常数,只有在温度较高时,介质的弹性模量下降导致V减小。

材料声子热容C在低温下与温度T3成正比。

声子平均自由程V随温度的变化类似于气体分子运动中的情况,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实验表明在低温下L值的变化不大,其上限为晶粒的线度,下限为晶格间距。

在极低温度时,声子平均自由程接近或达到其上限值—晶粒的直径;声子的热容C则与T3成正比;在此范围内光子热导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晶体的热导率与温度的三次方成正比例关系。

在较低温度时,声子的平均自由程L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声子的热容C 仍与T3成正比,光子热导仍然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此时与L相比C对声子热导率的影响更大,因此在此范围内热导率仍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变化率减小。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材料总复习[1]

武汉理工大学,工程材料总复习[1]

可切 焊削 性加
工 性
Tuesday, 26 November 2019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7
工程材料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esday, 26 November 2019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5
工程材料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4)掌握表面淬火和渗碳的基本原理工艺、目的应 用、表面和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15) 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16)掌握碳钢的牌号,知道它们的用途; (17)熟悉合金钢的编号原则和方法,会从钢号判断 出它的种类、大致化学成分、主要用途性能特点、及 应该进行的热处理; (18)懂得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常用铸铁的 分类、牌号,主要用途。
塑性变形(单晶体、多晶体)
热处理(普通热处理四把火、表面 热处理)
加工工艺
化学成分 组织结构 性能
应用
非合金钢、合 金钢
含石墨铸铁
纯金属 合金
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
有色金属及 其合金
Tuesday, 26 November 2019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四、学习(复习)要点 重点章节: 第2.1 ~2.2章为第2.2章铁碳合金相图奠定基础,(第2.2 章为前两章节的应用和拓展——重点内容)、第2.4章( 钢的热处理,其中四把火及应用——重点内容)、第3 章[其中各种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 的编号原则,常用材料的热处理特点,使用状态的组织 及应用——重点内容]、第8~10章(工程材料的合理选 用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尤其是热处理工艺在整个 加工路线中位置的设计——重点内容) 其中第3章和第8~10章可以看作是第2.2章和第2.4章知 识的综合应用,因此第2.2章和第2.4章的知识对整个课 程的学习和把握尤为重要。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复习资料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X射线一、X射线的产生?热阴极上的灯丝被通电加热至高温时,产生大量的热电子,这些电子在阴阳极间的高压作用下被加速,以极快速度撞向阳极,由于电子的运动突然受阻,其动能部分转变为辐射能,以X射线的形式放出,产生X射线。

二、 X射线谱的种类?各自的特征?答:两种类型:连续X射线谱和特征X射线谱连续X射线谱:具有从某一个最短波长(短波极限)开始的连续的各种波长的X射线。

它的强度随管电压V、管电流i和阳极材料原子序数Z的变化而变化。

指X射线管中发出的一部分包含各种波长的光的光谱。

从管中释放的电子与阳极碰撞的时间和条件各不相同,绝大多数电子要经历多次碰撞,产生能量各不相同的辐射,因此出现连续X射线谱特征X射线谱:也称标识X射线谱,它是由若干特定波长而强度很大的谱线构成的,这种谱线只有当管电压超过一定数值Vk(激发电压)时才能产生,而这种谱线的波长与X射线管的管电压、管电流等工作条件无关,只取决于阳极材料,不同元属制成的阳极将发出不同波长的谱线,并称为特征X射线谱三、什么叫K系和L系辐射?当k层电子被激发,L、M、N。

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X射线的过程叫K系辐射,发出的X射线谱线分别称之为Kα、Kβ、Kγ…谱线,它们共同构成了k系标识X射线。

当L层电子被激发, M、N。

壳层中的电子跳入L层空位时发出X射线的过程叫L系辐射,发出的X 射线谱线分别称之为Lα、Lβ…谱线,它们共同构成了L系标识X射线。

四、何谓Kα射线?何谓Kβ射线?这两种射线中哪种射线强度大?通常X射线衍射用的是哪种射线?Kα是L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的X射线,Kβ射线是M壳层中的电子跳入K层空位时发出的X射线,Kα比Kβ强度大,因为L层电子跳入K层空位的几率比M层电子跳入K层空位的几率大。

Kβ波长短,X射线衍射用的是Kα射线,另加:Kα射线是由Kα1和Kα2组成,它们分别是电子从L3和L2子能级跳入K层空位时产生的。

且K α1和Kα2的强度比是2:1。

(完整word版)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题库

(完整word版)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题库

材料物理性能习题与解答材料的热学性能2-1 计算室温(298K )及高温(1273K)时莫来石瓷的摩尔热容值,并请和按杜龙-伯蒂规律计算的结果比较。

(1) 当T=298K ,Cp=a+bT+cT —2=87。

55+14.96*10-3*298—26.68*105/2982=87.55+4.46-30。

04=61.97 *4。

18J/mol.K(2) 当T=1273K,Cp=a+bT+cT -2=87。

55+14.96*10-3*1293—26.68*105/12732=87.55+19。

34-1。

65=105.24*4。

18J/mol 。

K=438.9 J/mol 。

K据杜隆—珀替定律:(3Al 2O 3.2SiO 4)Cp=21*24。

94=523。

74 J/mol.K2—2 康宁1723玻璃(硅酸铝玻璃)具有下列性能参数:λ=0.021J/(cm.s.℃); α=4。

6*10-6/℃;σp=7.0Kg/mm 2.E=6700Kg/mm 2,μ=0.25。

求第一及第二热冲击断裂抵抗因子。

第一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 R f αμσ)1(-= =66610*8.9*6700*10*6.475.0*10*8.9*7-=170℃ 第二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 R f αμλσ)1(-='=170*0.021=3.57 J/(cm 。

s)2-6 NaCl 和KCl 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它们在低温下的Debye 温度θD 分别为310K 和230K ,KCl 在5K 的定容摩尔热容为3。

8*10-2J/(K 。

mol ),试计算NaCl 在5K 和KCl 在2K 的定容摩尔热容。

2-7 证明固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因为含均匀分散的气孔而改变.3 材料的光学性能3—1.一入射光以较小的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通过一透明明玻璃板,若玻璃对光的衰减可忽略不计,试证明明透过后的光强为(1-m)2解:ri n sin sin 21=W = W’ + W'’ m WW W W m n n W W -=-=∴=⎪⎪⎭⎫ ⎝⎛+-=1'1"11'22121其折射光又从玻璃与空气的另一界面射入空气则()21'"1"'"m W W m W W -=∴-= 3-2 光通过一块厚度为1mm 的透明Al 2O 3板后强度降低了15%,试计算其吸收和散射系数的总和。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总复习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力学总复习

使惯性积为零的坐标轴称为主轴。平面图形对主轴的惯性
矩称为主惯性矩。 主轴过形心时,称其为形心主轴。平面图形对形心主轴之 惯性矩,称为形心主惯性矩。 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则对称轴就是形心主惯性轴。
一、弯曲正应力公式
M y Iz
M z
x
max
二、最大正应力 y
M max Wz
三、抗弯截面系数 矩形 实心圆 空心圆
1、若q=0,则FS=常数,M是斜直线; 2、若q=常数,则FS是斜直线,
dM ( x ) FS ( x ) dx
dM 2 ( x ) q( x ) 2 dx
四、简易作图法
M为二次抛物线;
3、M的极值发生在FS=0的截面上。
利用内力和外力的关系及特殊点的内力值来作图的方法。 特殊点:端点、分区点(外力变化点)和驻点等。
C

w
C1
F x

dw dx
二、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
M ( x )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w EI z
EIw M ( x )
EIw M ( x )dx C
EIw ( M ( x )dx )dx Cx D
积分常数C、D由边界条件确定。
三、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F
八、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剪切的实用计算
FS ≤ A
挤压的实用计算
F bs ≤ bs Abs
一、 扭转的特点
受力特点: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平面内作用有力偶。
变形特点:杆件各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Me
Me
二、扭转时的内力——扭矩
Me
Me
T
x Me Me
T
构件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为力偶,称为扭矩,记作“T ”

材料物理性能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非常全-可缩印)

材料物理性能期末考试复习重点(非常全-可缩印)

word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热容是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它反映材料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的能力。

是分子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

不同环境下,物体的热容不同。

热容是随温度而变化的,在不发生相变的条件下,多数物质的摩尔热容测量表明,定容热容C和温度的关系与定压热容有相似的规律。

(1)在高温区:定压热容Cv的变化平缓;(2)低温区:Cv与「3成正比;(3)温度接近0K时,Cv与T成正比;(4)0K时,Cv=0;热容的来源:受热后点阵离子的振动加剧和体积膨胀对外做功,此外还和电子贡献有关,后者在温度极高(接近熔点)或极低(接近OK)的范围内影响较大,在一般温度下则影响很小。

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和经典理论:(1)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一珀替定律:热容是与温度T无关的常数。

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k・mol);(2)化合物的热容定律一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该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

德拜模型:考虑了晶体中原子的相互作用。

晶体中点阵结构对热容的主要贡献是弹性波振动,波长较长的声频支在低温下的振动占主导地位,并且声频波的波长远大于晶体的晶格常数,可以把晶体近似为连续介质,声频支的振动近似为连续,具有0〜smax的谱带的振动。

可导出定压热容的公式:Cv,m二12/5兀4R(T/6)3D由上式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1)当温度较高时,即处于高温区定压热容=3Nk=3R,即杜隆—珀替定律,与实验结果吻合;(2)当温度很低时,小于德拜温度时,定压热容与「3成正比,与实验结果吻合。

(3)当T-0时,C V趋于0,与实验大体相符。

但「3定律,与实验结果的T规律有差距。

德拜模型的不足:(1)由于德拜把晶体近似为连续介质,对于原子振动频率较高的部分不适用,使得对一些化合物的热容的计算与实验不符。

(2)对于金属类晶体,没有考虑自由电子的贡献,使得其在极高温和极低温区与实验不符。

(3)解释不了超导现象。

武汉理工材料物理学8

武汉理工材料物理学8
2mv 2 n有效 e
马基申定则
上面所讨论的都是不合杂质又无缺陷的纯金 属理想晶体。实际上金属与合金中不但含有 杂质和合金元素,而且还存在晶体缺陷。传 导电子的散射发生在电子—声子、电子—杂 质原子以及与其他晶体点阵静态缺陷碰撞的 时候。在铁磁体和反铁磁体中还要发生磁振 子的附加碰撞。
理想金属的电阻对应着两种散射机制(声子散射 和电子散射),可以看成为基本电阻。这个电阻 在绝对零度时降为零。 第三种机制(电子在杂质和缺陷上的散射)在 有缺陷的晶体中可以观察到,是绝对零度下 金属残余电阻的实质,这个电阻表示了金属 的纯度和完整性。
D
研究表明,在各自的温区有各 自的电阻变化规律:
(T ) (T / D ) ,当T D时 ( D ) (T / D ),当T D时
5
式中 ( D ) 为金属在德拜温度时的电阻。
实验表明,对于普通的非过渡族金属,德拜温 度一般不超过500k。当 T 2 时,电阻和温度 3 成线性关系,即
5.3.2.1.一般规律
图5.3-2 杂质和晶体缺陷对金属低 温比电阻的影响
在绝对零度下化学上纯净又无缺陷的金属,其 电阻等于零。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电阻也在 增加。无缺陷理想晶体的电阻是温度的单值函 数,如图5.3-2中曲线1所示。 如果在晶体中存在少量杂质和结构缺陷,那未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将要变化,如图5.3-2 中曲线2和3所示。在低温下微观机制对电阻的 贡献主要由 残 表示。缺陷的数量和类型决定 了与缺陷有关的电阻。
2个学时
2个学时
4个学时 10个学时 4个学时
5.3金属电导I
5.3.1金属导电机制与马基申定则
5.3.2温度对金属电阻的影响
5.3.1金属导电机制与马基申定则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重点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重点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重点经典⾃由电⼦理论推导推导各向同(异)性材料的体膨胀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的关系⼆、计算题在500单晶硅中掺有的硼,设杂质全部电离球该材料的电阻率,(设u= ,硅密度2.33g/cm^3,硼原⼦量为10.8)假设X射线⽤铝材屏蔽,如果要是95%的X射线能量不能透过,则铝材的厚度⾄少要多少?铝的吸收系数为0.42cm-1三、名词解释马基申定则:总的电阻包括⾦属的基本电阻和溶质浓度引起的电阻(与温度⽆关)。

本征半导体:纯净的⽆结构缺陷的半导体单晶介质损耗:电介质在电场作⽤下,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消耗的能量成为电介质的介质损耗磁化:任何物质处于磁场中,均会使其所占有的空间的磁场发⽣变化,这是由于磁场的作⽤使物质表现出⼀定的磁性,该现象称为磁化(单位体积的磁矩称为磁化强度)本征磁矩:原⼦中电⼦的轨道磁矩和⾃旋磁矩构成的原⼦固有磁矩称为本征磁矩⾃发磁化:在铁磁物质内部存在着很强的与外磁场⽆关的“分⼦场”,在这种分⼦场作⽤下,原⼦磁矩趋于同向平⾏排列,即⾃发的磁化⾄饱和,磁畴:居⾥点下,铁磁体⾃发磁化成若⼲个⼩区域,称为磁畴磁晶各向异性:在单晶体的不同晶向上,磁性能是不同的,称为~形状各向异性:不同形状的试样磁化⾏为是不同的,该现象称为~磁致伸缩:铁磁体在磁场中被磁化时,其形状和尺⼨都会发⽣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技术磁化:在外磁场作⽤下铁磁体从完全退磁状态磁化⾄饱和状态的内部变化过程双光束⼲涉:两束光相遇后,在光叠加区,光强重新分布,出现明暗相间,稳定的⼲涉条纹(条件:频率相同振动⽅向⼀致,并且有固定的相位关系)衍射: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在⼀定程度上能绕过障碍物进⼊⼏何阴影区。

⾊散:材料的折射率随⼊射光的波长⽽变化折射率的⾊散:材料的折射率随⼊射光的频率减⼩⽽减⼩的性质双折射:由⼀束⼊射光折射后分成两束光的现象。

符合折射率的是寻常光,不然是⾮常光⼆向⾊性: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不仅能产⽣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双折射),⽽且能产⽣吸收率的各向异性四、问答题1.经典⾃由电⼦理论与量⼦⾃由电⼦理论异同同:⾦属晶体中,正离⼦形成的电场是均匀的,价电⼦是⾃由的,异:经典理论认为没有施加外电场时,⾃由电⼦沿各个⽅向运动的⼏率相同,不产⽣电流?量⼦理论认为每个原⼦的内层电⼦基本保持着单个原⼦时的能量状态,所有价电⼦有不同的能级。

武汉理工材料概论重点-推荐下载

武汉理工材料概论重点-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0艺料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2下卷,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2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可地护1以缩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5试要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4置底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3敷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资料第⼆章材料的热学性能热容:热容是分⼦或原⼦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变化的物理量,其定义是物体温度升⾼1K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热容不⼀定相同,所以在温度T时物体的热容为:物理意义:吸收的热量⽤来使点阵振动能量升⾼,改变点阵运动状态,或者还有可能产⽣对外做功;或加剧电⼦运动。

晶态固体热容的经验定律:⼀是元素的热容定律—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热容为25J/(K?mol);⼆是化合物的热容定律—奈曼-柯普定律:化合物分⼦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热容之和。

不同材料的热容:1.⾦属材料的热容:由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两部分组成,即式中和分别代表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的热容;α和γ分别为点阵振动和⾃由电⼦运动的热容系数。

合⾦的摩尔热容等于组成的各元素原⼦热容与其质量百分⽐的乘积之和,符合奈曼-柯普定律:式中,n i和c i分别为合⾦相中元素i的原⼦数、摩尔热容。

2.⽆机材料的热容:(1)对于绝⼤多数氧化物、碳化物,热容都是从低温时的⼀个低的数值增加到1273K左右的近似于25J/(K·mol)的数值。

温度进⼀步增加,热容基本⽆变化。

(也即它们符合热容定律)(2)对材料的结构不敏感,但单位体积的热容却与⽓孔率有关。

⽓孔率越⾼,热容越⼩。

相变可分为⼀级相变和⼆级相变。

⼀级相变:体积发⽣突变,有相变潜热,例如,铁的a-r转变、珠光体相变、马⽒体转变等;⼆级相变:⽆体积发⽣突变、⽆相变潜热,它在⼀定温度范围逐步完成。

例如,铁磁顺磁转变、有序-⽆序转变等,它们的焓⽆突变,仅在靠近转变点的狭窄温度区间内有明显增⼤,导致热容的急剧增⼤,达转变点时,焓达最⼤值。

3.⾼分⼦材料热容:⾼聚物多为部分结晶或⽆定形结构,热容不⼀定符合理论式。

⼀般,⾼聚物的⽐热容⽐⾦属和⽆机材料⼤,⾼分⼦材料的⽐热容由化学结构决定,它存在链段、链节、侧基等,当温度升⾼时,链段振动加剧,⽽⾼聚物是长链,使之改变运动状态较困难,因⽽,需提供更多的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基本概念1.塑性形变及其形式:塑性形变是指一种在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晶体中的塑性形变有两种基本方式:滑移和孪晶。

2.蠕变: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压力σ0时,其应变随时间而增加,这种现象叫做蠕变。

弛豫: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应变ε0时,其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小,这种现象叫弛豫。

3.粘弹性:一些非晶体,有时甚至多晶体在比较小的应力时可以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称为粘弹性,所有聚合物差不多都表现出这种粘弹性。

4.滞弹性:对于理想的弹性固体,作用应力会立即引起弹性应变,一旦应力消除,应变也随之消除,但对于实际固体这种弹性应变的产生与消除需要有限时间,无机固体和金属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

二、基本理论1.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1产生滑移机会的多少取决于晶体中的滑移系统数量。

○2对于金属,金属键没有方向性,滑移系统多,所以易于滑移而产生塑性形变。

对于无机非材料,离子键和共价键有明显的方向性,同号离子相遇,斥力极大,只有个别滑移系统才能满足几何条件与静电作用条件。

晶体结构越复杂,满足这种条件就越困难,所以不易产生滑移。

○3滑移反映出来的宏观上的塑性形变是位错运动的结果,无机材料不易形成位错,位错运动也很困难,也就难以产生塑性形变,材料易脆断。

金属与非金属晶体滑移难易的对比金属非金属由一种离子组成组成复杂金属键物方向性共价键或离子键有方向性结果简单结构复杂滑移系统多滑移系统少2.无机材料高温蠕变的三个理论○1高温蠕变的位错运动理论:无机材料中晶相的位错在低温下受到障碍难以发生运动,在高温下原子热运动加剧,可以使位错从障碍中解放出来,引起蠕变。

当温度增加时,位错运动加快,除位错运动产生滑移外,位错攀移也能产生宏观上的形变。

热运动有助于使位错从障碍中解放出来,并使位错运动加速。

当受阻碍较小时,容易运动的位错解放出来完成蠕变后,蠕变速率就会降低,这就解释了蠕变减速阶段的特点。

如果继续增加温度或延长时间,受阻碍较大的位错也能进一步解放出来,引起最后的加速蠕变阶段。

○2扩散蠕变理论:高温下的蠕变现象和晶体中的扩散现象类似,并且把蠕变过程看成是外力作用下沿应力作用方向扩散的一种形式。

○3晶界蠕变理论:多晶陶瓷中存在着大量晶界,当晶界位向差大时,可以把晶界看成是非晶体,因此在温度较高时,晶界粘度迅速下降,外力导致晶界粘滞流动,发生蠕变。

第二章一、基本概念1.裂纹的亚临界生长:裂纹除快速失稳扩展外,还会在使用应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展,这种缓慢扩展也叫亚临界生长,或称为静态疲劳。

2.裂纹扩展动力:物体内储存的弹性应变能的降低大于等于由于开裂形成两个新表面所需的表面能,反之,前者小于后者,则裂纹不会扩展。

将上述理论用于有裂纹的物体,物体内储存的弹性应变能的降低(或释放)就是裂纹扩展动力。

3.相变增韧:利用多晶多相陶瓷中某些相成分在不同温度的相变,从而增韧的效果,这统称为相变增韧。

4.应力场强度因子:应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场理论对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进行分析K=cY ,得到的与外加应力σ、裂纹长度c、裂纹种类和受力状态有关的系数K,称为应力场强度因子,它反映了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强度。

(P49)5.蠕变断裂:多晶材料一般在高温环境中,在恒定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形变不断增加而断裂,这称为蠕变断裂。

(高温下主要的形变是晶界滑动,因此蠕变断裂的主要形式是沿晶界断裂。

蠕变断裂明显地取决于温度和外加应力。

温度愈低,应力愈小,蠕变断裂所需的时间愈长。

蠕变断裂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属于亚临界扩展,是一种高温下,较低应力水平的亚临界裂纹扩展。

)二、基本理论1.格里菲斯裂纹理论:Griffith认为实际材料中总是存在许多细小的裂纹或缺陷,在外力作用下,这些裂纹和缺陷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当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裂纹开始扩展而导致断裂。

所以断裂并不是两部分晶体同时沿整个界面拉断,而是裂纹扩展的结果。

2.Griffith微裂纹理论(裂纹产生和裂纹扩展):材料的断裂强度不是取决于裂纹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裂纹的大小,即由最危险的裂纹尺寸(临界裂纹尺寸)决定材料的断裂强度。

一旦裂纹超过临界尺寸就迅速扩展使材料断裂。

因为裂纹扩展力G=πcσ²/E,c增加,G变大。

而dW/dc=2γ是常数,因此,裂纹一旦达到临界尺寸开始扩展,G就越来越大于2γ,直到破坏。

所以对于脆性材料,裂纹的起始扩展就是破坏过程的临界阶段。

防止裂纹扩展的措施:○1首先应使作用应力不超过临界应力,这样裂纹就不会失稳扩展。

○2其次,在材料中设置吸收能量的机构也能阻止裂纹扩展。

○3此外,认为的在材料中造成大量极微细的裂纹(小于临界尺寸)也能吸收能量,阻止裂纹扩展。

提高强度的措施:○1提高晶体的完整性,微晶、高密度、高纯度;○2提高抗裂能力与预加应力;○3化学强化(离子交换);○4相变增韧(利用多晶多相陶瓷中某些相成分在不同温度的相变,从而增韧的效果,这统称为相变增韧);○5弥散增韧(在基体中渗入具有一定颗粒尺寸的微细粉料,达到增韧的效果,这称为弥散增韧)裂纹模型根据固体的受力状态和形变方式,分为三种基本的裂纹模型:张开型 错开型 撕开型掰开或拉伸 划开或面内剪切 外剪切1)应力场强度因子及几何形状因子将σ换为σA r K I π2=A σ=c rσρπ22=c Y σKI 是反映裂纹间断应力场强度的强度因子,Y 为几何形状因子,他和裂纹形式,试件几何形状有关。

求KI 的关键在于求Y : 大而薄的板,中心穿透裂纹,π=Y 大而薄的板,边缘穿透裂纹,π12.1=Y三点弯曲切口梁 s/w=4时,()()()()[]432/8.25/07.25/5.14/07.393.1w c w c w c w c Y +-+-=2)按断裂力学的观点,裂纹是否扩展取决于应力场强度因子的大小,当K 值达到某一极限值时,裂纹就扩展,即KI < KIc极限值KIc 称为断裂韧性,他是反应材料抗断性能的参数。

因此,应力场强度因子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即KI ≤ KIc ,所以设计的构件才是安全的。

这一判据考虑了裂纹尺寸。

三、基本计算1.断裂时的临界应力 P452.经典强度理论与断裂力学强度计算 2.2节&.2.3节第三章一、基本概念1.热传导: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比另一端高时,热量会从热端自动地传向冷端,这个现象就称为热传导。

2.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所以又称为抗热震性。

3.热应力:由于材料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

4.柯普定律:化合物分子热容等于构成此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之和。

杜隆-珀替定律:恒压下元素的原子热容为25J/(K·mol)。

二、基本理论1.提高无机材料的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1提高材料强度σ,减小弹性模量E,使σ/E提高。

这意味着提高材料的柔韧性,能吸收较多的弹性应变能而不致开裂,因而提高了热稳定性。

○2提高材料的热导率λ,使R提高。

λ大的材料传递热量快,使材料内外温差较快地得到缓解、平衡,因而降低了短时期热应力的聚集。

○3减少材料的热膨胀系数α。

α小的材料,在同样的温差下,产生的热应力小。

○4减小表面热传递系数h。

为了降低材料的表面散热速率,周围环境的散热条件特别重要。

○5减小产品的有效厚度Υm 。

2.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比热模型的热容理论爱因斯坦模型:假设每一个原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振子,原子之间彼此无关,并且都是以相同的角频率ω振动。

高温下,C v≈3Nk ,与经典公式一致;低温下,C v=3Nk(θE/T)²exp(-θE/T),C v按指数律随温度而变化,而实验值是按T³规律在变化,这就使得在低温区域,按爱因斯坦模型计算出的C v值与实验值相比,下降太多,存在一定的偏差。

(根源在于假设有问题)德拜比热模型:晶格中对热容的主要贡献是弹性波的振动,也就是波长较长的声频支在低温下的振动占主导地位。

声频波的波长远大于晶体的晶格常数,可以把晶体近似为连续介质,所以声频支的振动也近似地看作是连续的,具有从0到ωmax的谱带。

高于ωmax布置声频支而在光频支范围,对热容贡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假设可推出C v=3Nkf D(θD/T),当温度较高时,C v≈3Nk;当温度很低时,C v=2.4π4Nk(T/θD)3,,当T→0时,C v与T3成比例。

(德拜模型解释不了超导现象)3.无机材料的热容与材料结构的关系:无机材料的热容与材料结构的关系是不大的。

所有晶体在多晶转化、铁电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等相变情况下,由于热量的不连续变化,热容出现会突变。

单位体积的热容与气孔率有关,多孔材料因为质量轻,所以热量小。

在较高温度下固体的摩尔热容大约等于构成该化合物各元素原子热容的总和c=∑n i C i。

对于隔热材料,需采用轻质隔热板,便于炉体迅速升降温,同时降低热量损耗。

4.不同材料热导率特征及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因素特征○1非等轴晶系的晶体热导率呈各向异性,温度升高时,不同方向的热导率差异减小。

○2对于同一种物质,多晶体的热导率总是比单晶小,由于多晶体中晶粒尺寸小,晶界多,缺陷多,晶界处杂质也多,声子更易受到散射,它的平均自由程小得多,所以热导率小。

○3低温时多晶的热导率与单晶的平均热导率一致,但随着温度升高,差异迅速变大。

○4非晶体的导热系数(不考虑光子导热的贡献)在所有温度下都比晶体小;晶体和非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在高温时比较接近;非晶体导热系数曲线与晶体导热系数曲线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前者没有导热系数的峰值点。

○5不同组成的晶体,热导率往往有很大差异。

○6低温时有较高热导率的材料,随着温度升高,热导率降低;而低热导率的材料正相反。

○7玻璃体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缓慢增大。

○8某些建筑材料、粘土质耐火砖以及保温砖等,其热导率随温度升高线性增大。

影响因素:○1温度;○2显微结构;○3化学组成;○4气孔。

5.热应力及固体材料的热膨胀的本质由于材料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内应力称为热应力。

固体材料的热膨胀本质,归结为点阵结构中的质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基本计算1.热容计算 3.1节P1102.热应力计算 3.4节P150第四章一、基本概念1.光的双折射:光进入非均质介质时,一般都要分为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等的两个波,它们分别构成两条折射光线,这个现象称为光的双折射。

2.光的色散:材料的折射率随入射光的频率的减小(或波长的增加)而减小的性质,称为折射率的色散。

3.镜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反射。

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称之为漫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