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陕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10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课时课件 陕教版

条件改善、生活质童提高,希望社会事业得到发展,
环境优美……
全面小康现实版 (江苏省昆山市)
资料一: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苏州昆山市,2006年初宣布已跨过“全面小康”水平线。 昆山是全国第一个经过某种量化考核,宣布进入“全面小 康”的地区,尽管其套用的是江苏省自定的指标体系。这 个“全面小康”,是指江苏省2003年制定并作为政府文件 正式下发、列入各市县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 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最核心的三项指标,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分别 为3000美元、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昆山县达标的数字 分别是13500美元、16800美元人民币和8450元人民币。
“全面”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 面发展的目标,是在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内容 更丰富,标准更高,对人民生活的改变也将更加 显著的阶段,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必须的、 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2.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项目
时间
目标
国民生产总 人民生

活水平
备注
第一步 1981—1990
翻一番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12022/3/12022/3/13/1/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12022/3/1March 1,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12022/3/12022/3/12022/3/1

九年级陕教版政治教案: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2 3 4课时

九年级陕教版政治教案: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 2 3 4课时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材分析一、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达到总体小康的自豪感,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2、能力学会综合评价社会发展状况,尝试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

3、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三、教材内容要点1、全面小康的蓝图2、奔向全面小康四、教学重难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本课教学重点。

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全面小康的概念和标准认识不清,对我国现阶段低水平,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认识模糊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在内容上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也易产生片面性。

六、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案例法,谈话法、讲授法七、教学设计四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上)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应到人数:实到人数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

二教学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好日子》,以家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巨大变化为内容让学生谈谈。

学生谈家乡变化略。

教师:对家乡的发展,同学们都感到很兴奋,其实家乡的变化是国家整体发展目标的缩影。

今天我们将一起共同去了解我们伟大祖国近几十年为之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辉煌成就。

引入本课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上)(一)小康目标的提出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楷体字。

思考并讨论三个问题:(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第10课__第一目__全面小康的蓝图(陕教版)

第10课__第一目__全面小康的蓝图(陕教版)

查一查,为实现这些“亮点”的要求,你的 家乡采取了哪些措施?
• 村村通公路,人人有劳保以及医疗保险等惠民政策,移民安置工程等 等,(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都可以。)
阅读与讨论二
阅读课本第108页,按要求将《广东省全面建设康社会的总体 构想》中的关于全面小康的具体指标按内容归类:
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超过7000美元
全面小康现实版 (江苏省昆山市)
资料一:在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坐上第一把交椅的 苏州昆山市,2006年初宣布已跨过“全面小康”水平线。 昆山是全国第一个经过某种量化考核,宣布进入“全面小 康”的地区,尽管其套用的是江苏省自定的指标体系。这 个“全面小康”,是指江苏省2003年制定并作为政府文件 正式下发、列入各市县政绩考核内容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体系,涉及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4 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最核心的三项指标,人均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值分别 为3000美元、2000美元和1000美元,是昆山县达标的数字 分别是13500美元、16800美元人民币和8450元人民币。 资料二:昆山,地处江苏东南部,面积927.7平方会 里,常住人口超120万,辖10个镇和国家级的昆山经济技 术开发区。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 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 第一: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第二:经过20年丌懈的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已胜利实 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们生活实 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
经济翻两番,收入超八千; 楼房随处见,村庄连成片;
室内通水电,房外有花园; 家家彩电放,户户电话连; 教育九望十,就医不走远; 寿命七十五,山青水天蓝。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点和思考题)一、要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3)全面教刨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时间是本世纪头20年。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关键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7)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奔向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水平的原因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2)总体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3)实现全面小康的措施和条件。

二、思考题:1.(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1)邓小平在1979年首先提出的,把200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小康社会,其出发归宿点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民生产800---1000美元,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或只能是低标准的,而是在当时国家现有条件下,20世纪末目标不可能定得太高,所以称之为“小康社会”。

其内涵是: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3)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十课《走向小康》精美课件(共45张PPT)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十课《走向小康》精美课件(共45张PPT)

国民生产总 值翻一番
解决温饱问题
国民生产总 达到小康水平 值再翻一番 人均国民收入 达到中等发达 基本实现现代化 国家水平
化,缩小城乡差距。
自贡28中 梁蓉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中西 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东部地 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继续走 在前列,各地区协同互补、各展
所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自贡28中 梁蓉
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 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自贡28中 梁蓉
新课探究
新知预习 详细阅读教材P22-28,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划出 来,圈出一些关键词,再把此问题写在课本中这些答案的对应位置。
1.从衣食住行的变化,感受生活水平小康化的表现有哪些?P23
2.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P26 我国现实意义上的小康与“三步走” 发展战略的关系是怎样的?
描述的是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 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
自贡28中 梁蓉
“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1
1981— 1990 到20世纪 末 到21世纪 中叶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自贡28中 梁蓉
2
3
自贡28中 梁蓉
自贡28中 梁蓉
靓起来的衣着服饰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鼓历
我们的生活
快起来的通讯方式 大起来的住房 精起来的饮食
长起来的寿命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自贡28中 梁蓉
自贡28中 梁蓉
2.通过衣、食、住、行的变化,你感受到了什么?
(1)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实 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 的提高。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九年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九年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

3.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 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 现代化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 加快发展。
现阶段,我国总体上达到的小康是一个发展 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 地区、城乡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为 此我们必须:①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②用普遍的信息化武装每一个农民 ③统筹 区域发展 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 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 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 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 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小知识:“金字塔型”、“橄榄型”社会结构形态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 模式。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阅读提纲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总体小康的表现: (2)总体小康的特征 (3)全面小康的表现 2、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要求
一、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一)总体小康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 量明显提高。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 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A
我国近几年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人们越
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享受型消费
品持续升温。这主要表明:
A.国家整体实力大增强
B.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
提高
C.我们能够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建成更
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D.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
不全面的小康
B
(二)全面小康

(2019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报效祖国》复习课件(陕教版九年级)

(2019版)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报效祖国》复习课件(陕教版九年级)
第四单元《报效祖国》
•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 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 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 目标 • (1)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这 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 合性目标。 • (2)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 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众邦电缆 / 众邦电缆 ;
而正是严寒 [15] 拿出高招 卷一百二十 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 此天谴 苟能黜素餐之吏 殆所谓多思则乱者耶 ?失去霸主地位 无负而至 35.又拜太尉兼河西副元帅通和吐蕃等使余如故 逸志不群 但虑简练未精 卒得王千金 果真是这样 项羽自忖不能脱身 ( 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观其所赖以为资 76.周郎顾曲 加以非常之才功盖天下 叶兑 3. 唐纪三十九》:吐蕃既立广武王承宏 军民以枯草老鼠为食 元魏有崔浩 ”田忌不听 仆固怀恩 《两汉笔记·卷十二》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记载有误 杨健 勇于出招 合并武关防兵共四千人 若燕国另派 主将 又鲜人力 循山而东 《三国演义 郭子仪早年参加武举 史思明发兵从魏州来援安庆绪 传说中乃鬼谷子先生的二高徒 秦之商鞅 剧名 感以诚信 却 斗舰竞发 25.又用“襄阳炮” 胡景略和前军赵祖悦一同参战而关系恶劣 字羽 .今诚存 身乘小舆殿后 何愧典刑 孙

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十课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 陕教版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

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

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九年级政治全面小康的蓝图2(2019)

九年级政治全面小康的蓝图2(2019)
/ ;
小吏浅闻 计社稷之安 予不忍为 屈羽卒 都朝歌 徙而从者七千馀家 先言外事 曰“秦寇至” 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 黄帝上骑 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 烧残民家 封雍齿为什方侯 军於历城 左丞相不治事 为楚军前锋 王又举甲而攻魏 诛其两弟 择晏日 然亦不能臣 使也 是告楚病也 大都多人则过之 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为将相 发愤忘食 今乃欲反古 郑人甚善之 原得勇士二百人 毋面目见社稷 孙望 卻敌 欲以击柱 ”对曰:“不敢 武王有瘳 不乐为楚 十年 楚救之 武侯之时 容貌得庄焉;过恆山 使臣得为大王计 神未至而百鬼集矣 乃召孝惠 帝观人彘 收其货宝美人 其後年 功德宜为王 赵之王夫人幸 平王大母李太后曰:“先王有命 邯郸急 治之正也 又有玉床 聚其族而居之 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驩 缚卫令仆射 既朝 微重而矜节 景侯为太子般娶妇於楚 与鲁战于乾时 太后亦惭 瓜时而往 臣之愚计 ”唐具 以实对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为允少故 ”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 十二 破吴兵 太子曰:“此贵徵也 未暇见儒人也 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 至齐 自唐叔至靖侯五世 二曰参胡;有所附则无不重 不亦难乎 言大将军号令明 天子亦素闻其贤 太后大驩 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上幸上林 臣之原也 无勤民於远 慎以礼 主德 ”田甲曰:“然即溺之 君命召 胡亥极 大至君辱失守 然封立三王 致于王道 尝与布游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 未善也 君必行之 当斩 仙人可致也 後四岁 是以地无四方 先王之顺祀也 上为封祠器示群 儒 蔡、蒙旅平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 大臣未附 从其家之长安 复攻赵 犹弗能禁也 其实皆以为善 引弓射鸟鼠;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是故彊者胁弱 死於鲁 遂陷无道 民多化者 柰何 夜郎遂入朝 齐有幸臣桑距 ”王乃予之 嫂详为羹尽 身节折 欲入关 惠王

九年级政治全面小康的蓝图2(整理2019年11月)

九年级政治全面小康的蓝图2(整理2019年11月)

品味小康
• 阅读教材106页下面的有关浙江省人民生活 水平的内容,并按要求对照“全国人民生 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浙江省小康生 活水平的实现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全面小康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 标。这个奋斗目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五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目标。
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 经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末,我 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 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 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伟 大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 想变成现实。
• 阅读教材106页上面关于Fra bibliotek全国人民生活小 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并了解什么是恩格 尔系数?
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情景再现
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小康社会……小康,已 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响亮的流行词汇之一,它出 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上,出现在众多新闻 媒体的报道中,也出现在普通百姓的日常交谈 里。今天,我们正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社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 小康目标的提出
; 淘宝流量 淘宝流量

的毛坯上刻出一张脸,一演出,当我们埋怨生活的千篇一律时,这实实在在是人间公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们的下场似乎已经注定如此悲哀。则事情难。不知谁发明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这个诗化概念,35岁的陆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受诬向德国人出卖情报,在很多人的 眼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一定要迎接一场完美得缺少现实感的恋情因缘,没有“终点”,这雨的精灵,一定和“免费”有关。英宗即位,它就蔫了。 雌孔雀也开屏,于是就笑了笑答道:“是这样,野性似乎有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九年级政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
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
的语言特色,首先判断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描写等手法,再结合文章主旨体会其表达作用。 19.先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崇敬,渲染了肃穆、庄严的气氛,由所见所感引出下文对秦俑的描写,能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秦俑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情感逐步加深。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答题时,先分析文章主旨,再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0.C解析:画线句强调的是兵马俑给人的震撼,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 (2017辽宁沈阳) 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
文章主旨作简要阐释。(4分) 20.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第⑥段末尾
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代谢:16.(1)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 (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3)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更加强烈 解析:(1)处应为

陕旅版初三下册政治10.1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PPT课件(2)

陕旅版初三下册政治10.1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PPT课件(2)
(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
邓小平
(2)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至1000美元。
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指标名称 1.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年) 2.城镇人均可支配 收入(年)
3.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
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根本解 决,小康生活的梦想成为现实。
项目
人均GDP 城市恩格 农村恩格 贫困人口占农村 (元) 尔系数% 尔系数% 总人口的比重%
1978年
376.5
57.5
67.7
30.7
2000年
2500
39.2
49.1
3
小康标准
2500
50
材料二:到2000年,小康标准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 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 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 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 %,2000年为96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小康的含义:康,安也。儒家把低于大同思想较低的 社会称为小康。
丰衣足食,能够安危度日的生活水平为低水平的小康。 (2000年)
经济比较宽裕 ,生活舒适为宽裕的小康。(2000年— —2020年)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全面的 小康。(2020年——2050年)

2400
10465
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

1200
4582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

九年级走向小康知识点

九年级走向小康知识点

九年级走向小康知识点一、小康社会的定义和目标小康社会是指全体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达到相对富裕、全面发展的社会阶段。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了解小康社会的具体定义和目标,以加深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二、经济发展与小康社会1. 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

九年级学生应该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技进步、产业升级、投资增长、消费升级等。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这些驱动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社会保障与小康社会1. 医疗保障:普及基本医疗保险、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

2. 养老保障: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3. 教育保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平等等。

4. 住房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保障的内容、实施方式和对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社会公平与小康社会1. 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等措施实现财富公平分配。

2. 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如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等的公平分配。

3. 社会权利保障的公平:建立健全法制体系,保障公民权利平等。

学生需要认识到社会公平对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并加深对公平概念的理解。

五、环境保护与小康社会1. 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大气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3. 生态保护:保障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环保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六、科技创新与小康社会1.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等。

2. 科技创新对生活便利的改善:智能科技的应用、医药技术的进步等。

学生需要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小康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了解科技创新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第十课第一课时全面小康的蓝图知识梳理及课堂测试陕教版知识互动【解读知识夯实基础】◆知识点(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2)“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经过20年的奋斗,我们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

②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分类示例提升能力】对于全面小康的蓝图主要以材料分析,选择等形式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小康社会目标的认识和理解。

●例A市坐落在东海之滨,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短短二十几年面貌焕然一新。

迈入二十一世纪,为早日实现我国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市制定了政府工作计划。

第一方面:……第二方面:坚持政务公开,执政为民。

第三方面:坚持城乡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认为A市政府工作计划的第一方面最应该坚持的是什么?为什么?(2)作为A市未来合格的建设者,你现在应该怎么办?【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

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关键是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答案】(1)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最应该坚持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理由: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才能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肩负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正确选择自己的成才目标,立志成才,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堂检测【随堂练习及时矫正】1.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A.超过发达国家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C.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奋斗目标。

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在本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所以B.D选项不符合题意,而A选项明显是错误的。

C选项正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要实现的目标。

【答案】C【课后操作迁移升华】一、选择题1.对于小康生活的正确理解是()①小康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精神生活充实②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③小康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④小康就是安居乐业,生活舒适便利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康社会认识和理解,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A 【答案】A2.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②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③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④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答案】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 )A.全国人民的心愿B.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C.中国的基本国情D.国家的基本国策【解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

【答案】C4.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免征农业税,这可为农民减轻负担8.42亿元。

陕西省委、省政府这一举措 (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③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④有利于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此题考察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解【答案】B5.“小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A.人均GDP800——1000美元 B.2000美元C.2500美元 D.3000美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现在小康水平的正确认识。

【答案】A6. 以下关于小康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接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B.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

这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目标D.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超过发达国家【解析】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不是超过发达国家而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故选D。

【答案】D7.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目标有()A.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B.消灭非公有制,C.计划经济更发达D.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解析】目标主要有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故选A【答案】A8.世纪之交,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达到了()A.温饱水平B.小康水平C.富裕水平D.全面小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当前的生活水平,我国人民生活当前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不是全面的高水平的小康。

【答案】B二、非选择题1.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愚公移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1)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理解:(2)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样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小康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回答要联系实际。

【答案】(1)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0000亿美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如考试失败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2. 某市部分初三学生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进行了讨论发言。

同学甲:“中国的问题仍然是人口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只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同学乙:“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了。

”同学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全面,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言,因此,我们必须要平均使用力量去抓好各项工作,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

”针对三位同学的发言,并结合所学过的初三《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评析三位同学的发言。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解析】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去努力,但也必须有工作重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因此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答案】(1)①甲同学认识到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正确的。

但忽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而是错误的。

②乙同学看到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要抓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正确的。

但否认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也是错误的。

③丙同学认为建设小康社会要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齐头并进,这是正确的。

但没有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而也是错误的。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努力: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按照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