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481d5e87101f69f319566.png)
《爱护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学习水资源污染及防治。
(2)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爱护水资源、热爱生活,注意环保的强烈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节水意识和爱护水资源的强烈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水资源的现状、分布;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突破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课:情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两张清澈美丽的水资源风景照片,一幅是我们美丽的汉江河,一幅是谷城的田河,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生命之源泉。
教师抓住时机说:清清汉江河,岸边柳絮飞,同学们看到这清澈美丽的水资源,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出示课题-------爱护水资源老师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同时播放课题《爱护水资源》,课题的背景是青山绿水美景衬托。
本课题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播放视频------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视频内容是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大气、生物体等中都含有水,可以说地球是水球,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淡水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到1% 且分布不均。
现在我们来看看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2、图片展示------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3、走向社会联系实际教育学生问题:党和政府是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我国政府目前正在新建的解决北方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工程,大家知道是什么工程吗?教师检查评讲: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我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非常关心我们国家大事,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为有你们这样的有志青少年而骄傲自豪。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课题1 水资源及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1d660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5.png)
课题1水资源及其利用第1课时水资源及其保护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题内容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一级学习主题“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物质的多样性”以及“常见的物质”的内容。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围绕“水”从学科到人文,从生活到技术,多方位、多视角地带领学生认识水资源,学习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本课题作为单元的开始,从宏观上介绍了水资源的特征,以较多的图表内容直观地展示了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现状,补充学生的感性认知,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通过学习本课题,可以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使学生了解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在八年级的地理课程中学生已经对我国的水资源概况有所了解,但由于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水体污染程度也各有差异,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体污染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本课应重点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思考关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体污染的状况,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责任意识。
核心素养1.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及社会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的意识,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水资源状况的分析,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难点:节约用水和水体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水的净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了解水的处理方法及活性炭、明矾等净水剂的作用;了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的气体后开始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物质——水,体现了知识间的连贯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b30655f12d2af90242e6ac.png)
第四单元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初步学会写调查报告,围绕课题制作学生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及情况报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但我们看这样一段话: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败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拉稀生癌到了现在实在无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如何应对这样的状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视频播放:水的存在从视频中我们可知水的分布。
请大家谈一下,水主要分布于哪些地方?[海洋、冰山和冰川、湖泊、河流、土壤和地下岩石、大气层、生物体等。
]地球上海洋水、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等各种形态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
读表格:我国渤、黄、东、南海,海水所含主要化学元素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化学元素有80多种,作为一种化学物质,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
视频:生命现象离不开水,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从视频中我们可知:生命的孕育和维系离不开水,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还有水力发电、水运和风景等都离不开水,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水是生命之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20b27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b.png)
3.介绍水资源保护的途径与方法,如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4.讲解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水资源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2.讨论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让学生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
针对这一课题,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调查身边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讨论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观看水资源保护的纪录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树立起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通过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身边的水资源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更多爱护水资源的建议,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2.提问:“你们知道水资源的宝贵性吗?为什么我们要爱护水资源?”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珍贵。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如水的净化、水污染的原因与防治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2.创设生活情境,如家庭用水、工业用水等,让学生思考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水资源保护工作者,提出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4.组织学生参观水资源保护设施,如污水处理厂、节水灌溉系统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3799bb14e852458fb5795.png)
课题1爱护水资源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难点】水资源和水污染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师准备】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状况的示意图等.【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调查或收集本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调查自己家的用水情况,收集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导入一:【展示】图1:灌溉的水田已经干涸,灌溉用的罐子成了摆设图2: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南水北调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导入二:【提问】如果让大家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形容?【回答】重要,不可或缺……(1)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否则将不能存活.(2)水在人体内起着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3)我们每天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水,比如洗衣、洗澡等等.若没有水,世界将是一个肮脏的世界.(5)各种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6)一句话,“离开水,万物都不能存活”,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过渡语]没有水,春天就没有绿意,夏天就没有鲜花,秋天就没有收获,冬天就没有美丽的冰雪世界,也就是说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水对于我们人类更是无比的重要.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但有位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危机.”他是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呢?大家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水资源的有关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思路一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教材68页图4 - 1,阅读教材68页内容.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提问】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回答】海洋.【教师】对,是海洋.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大家谁能说出我国都有哪些海洋?【指导阅读】教材第69页资料卡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水中所含主要化学元素.【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介绍】海洋里繁衍着无数的生物,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教师】据表中资料可知,海洋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化学资源,如能把这些化学资源加以利用,那将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提问】地球上的海水如此丰富,这些海水能被我们直接利用吗?【回答】不能.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很高,我们直接利用的应该是淡水.【追问】那全球的淡水资源储量情况如何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 m3.【总结】地球上尽管储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极度短缺.从资料上查到,淡水总量只占总水量的2.53%,而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还不足总水量的1%,现状不容乐观.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69页图4 - 2、图4 - 3.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介绍】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请大家看图表并进行分析.【活动】观察教材70页图4 - 4、图4 - 5.【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048 m3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思路二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提问】(1)地球的表面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回答】(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水球”.(2)海洋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3)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分析】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提问】联合国在1977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危言耸听吗?【回答】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提问】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多少?【回答】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巴西.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二、爱护水资源思路一【讲解】我们知道,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方面——节约用水.1.节约用水【介绍】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教师】课前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大家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用水情况,现在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下调查情况如何?【学生活动】学生讲述调查过程与结果,对比分析讨论哪些生活方式可以节约用水.【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调查与分析讨论可以看出: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传递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2.防治水体污染【介绍】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提问】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呢?【阅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0~72 页的内容,并找出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学生活动】举行一个有关“爱护水资源”的记者招待会: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在小组的角色讨论该如何去爱护水资源.第一小组:爱水宣传组;第二小组:护水文明村;第三小组:环保局;第四小组:节水模范家庭代表组.[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丰富社会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安排】主持人:教师.出席的嘉宾代表:爱水宣传组长、护水文明村的村长、环保局局长、节水模范家庭代表.各大媒体记者:剩余的所有同学.各组代表针对水资源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措施,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有关爱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丰富学生爱护水的措施和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对话时将真情实感融入到演讲中,从而让爱水情感得到升华.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认识,让知识点更加清楚、更加系统化.【总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业、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思路二【展示】教材70~71页图4 - 6、图4 - 7.【结论】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能节约大量的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1.节约用水【展示】(1)国家节水标志、节水产品认证标志,学生讨论节水标志的寓意.(2)公益广告:“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水情感,达成爱水共识,达到爱水情感高潮.【分析】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视,还颁发了节水标志.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1994 年起, 中国水周改为每年3月22日至3月28日.[过渡语] 除了浪费水资源,我们知道水污染也是水资源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2.防治水体污染【展示】水污染的一组图片.【讲解】水体污染源:(1)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提问】针对以上污染来源,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回答】(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总结归纳】爱护水资源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1)洗澡擦肥皂时关闭水龙头.(2)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淘米水用来浇花.(3)在洗脸池上方贴上“浪费水可耻”,警示大家.(4)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5)家里用的马桶设计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按钮,大便用大按钮.(6)洗手、洗脸、刷牙时随手关闭水龙头.【课外活动一】每位同学用纸和绿色笔画出直径为5 cm的节水标志两枚,课后贴在家中水龙头上方墙上.【课外活动二】以六至七人为一组完成教材72页调查与研究后,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办一张小报及一张节水卡,以板报形式配合学校进行全校节水教育.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状况,知道地球上尽管总储水量很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富裕,很多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而且由于人们的一些坏习惯和不合理做法,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更呈现出了一种严重缺水的局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爱护我们的水资源.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且分布也不均匀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解析: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故答案为B.2.(衢州中考)“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解析: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工业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工业污水应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牲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和牲畜的健康带来危害,会造成环境污染,应适当处理后再施用.故答案为B.3.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答案为D.4.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服或刷牙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解析:用长流水来洗衣服、刷牙,浪费水;节约每一滴水,使水资源有可持续性;地球储水量很丰富,但淡水储量有限;水龙头漏水不修理,会严重浪费水.故答案为B.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表约71%被水覆盖.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的1、2、3题.【选做题】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的4、5、6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2.第16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涉水卫生”.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向河里倾倒污水B.向河里投掷杂物C.定期清洗家用饮水机D.在河边洗衣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4.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应该大力倡导的是 ( )A.用流水洗碗、洗菜B.少喝水以节约用水C.使用节水龙头D.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B.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C.将洗过菜、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D.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凭借水体自净能力重复使用6.地球上的总储水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如图所示.在横线上填上对应的物质名称.【能力提升】7.下列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我国淡水资源缺乏C.凡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纯水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拓展探究】8.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治”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1)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用水.①地球的存水量很大,但是大部分是含盐量高的.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等.(2)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建化工厂D.任意排放生活用水【答案与解析】1.B(解析:水中动植物的过度生长有时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加以控制,但不需要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废水中的杂质有难溶的和可溶的,无色透明的废水还可能溶有有毒有害的物质,需要检测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2.C(解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等,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定期清洗家用饮水机,这属于饮水卫生问题,符合“涉水卫生”.)3.D (解析:淋浴擦肥皂时关上喷头,符合节约用水要求;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符合节约用水要求;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符合节约用水要求;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会造成水的浪费. )4.C(解析:用流水洗碗、洗菜浪费水资源,不应该大力倡导;不能因为节约用水而少喝水,所以不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应该大力倡导;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浪费水资源,不应该大力倡导.)5.C (解析:要节约用水,但是不能通过减少饮水量来节约用水;应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大量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回到了大气中;将洗过菜、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实现了水的再利用,能够节约用水;不能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因为水体的自净能力毕竟是有限的.)6.①陆地淡水②陆地咸水③海水(解析:①陆地淡水约占2.53%;②陆地咸水约占0.97%;③海水约占96.5%.)7.C(解析: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纯水,可能溶有其他的物质;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8.(1)海水;冲厕所(合理即可) (2)A、C(解析:(1)对于生活污水,我们首先可以通过静置、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浇花等,以实现循环使用.(2)A、C两项能使水体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保护水资源;B.水生的鱼类等生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故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不合理;D.任意排放生活用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本节课的内容难度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在课前要适当对各小组的组长予以培养,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练习与应用(教材第73页)1.解: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61.93%.工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23.69%.生活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12.30%.答:农业用水约占61.93%,工业用水约占23.69%,生活用水约占12.30%.示意图如下:2.(1)常用方法是把植物的一部分放入试管内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水珠出现. (2)解:每天从人体内排出的水的总量为:1700 mL+500 mL+400 mL+150 mL=2750 mL.每天需要补充的水的总量为:2750 mL-350 mL-750 mL=1650 mL=1650 cm3.4 ℃时水的密度为1 g/cm3,所需补充的水的总质量为:1 g/cm3×1650cm3=1650 g.=1.65 kg.答: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1.65 kg水.3.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4.解:一昼夜:24 h×3600 s/h=86400 s.漏水的体积为:mL/s×86400 s=4320 mL.从中得到的启示:应随手关闭水龙头,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节约每一滴水.5.提示:此题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调查题.节水措施:用喷壶浇花,而不是漫灌;洗脸水、洗衣服水用来冲厕所;洗菜水、淘米水用来浇花等(措施很多,只要符合节水要求即可).6.如下表.年份世界水日主题中国水周主题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2012年水与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2013年水合作态文明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2014年水与能源明水体的自净能力广义的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过程.水体自净可以发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释、扩散和生物化学分解等;可以发生在水与大气界面,如酚的挥发;也可以发生在水与水底间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等.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这是由水自身的理化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然界赋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水的自净功能,就可以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特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研究和正确运用水体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同时,在确定允许排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时,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水体自净大致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混合和沉淀等过程而降低浓度.污水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在水流紊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悬浮体、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释,浓度逐渐降低.污水稀释的程度通常用稀释比表示.对河流来说,用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表示.污水排入河流经相当长的距离才能达到完全混合,因此这一比值是变化的.达到完全混合的距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稀释比、河流水文情势、河道弯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湖泊、水库和海洋中影响污水稀释的因素还有水流方向、风向和风力、水温和潮汐等.(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降低浓度.流动的水体从水面上和大气中溶入氧气,使污染物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氧化,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难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质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物,随水流移动或逐渐沉降.(3)生物净化,又称生物化学净化,是指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产生分解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消耗于腐生微生物的繁殖,转化为细菌机体;另一部分转化为无机物.细菌又成为原生动物的食料.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得到净化.如果有机物过多,氧气消耗量大于补充量,水中溶解氧不断减少,最终由于缺氧,有机物由耗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于是水体变黑发臭.。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 爱护水资源-教案(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 爱护水资源-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9e00b454b35eefdc8d33394.png)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较直观,言简意赅。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以图代文。
弥补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染力、震撼力极强。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了解常用节水方法和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3)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数据、网上搜索、交流合作、转换角色演讲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信息能力,和交流合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5)能具体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例子,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及关心社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由于淡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所以我把让学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我把如何激发学生爱水情感,重视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生活在北方城市中的中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有感性认识。
但对水的污染缺少理性认识,没看见过被严重污染的河水或湖水。
另外,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其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爱水情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本节课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习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 课题1爱护水资源第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单元 课题1爱护水资源第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284107eefdc8d376ee323a.png)
新授:
2、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下问题,引导孩子自学课本69-70
(1)地球上水资源总储量是多少?
(2)地球最大的处水库?
(3)世界缺水的原因是什么?
(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现状是什么?
学生:相互讨论、自学课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归纳孩子们总结的规律并板书
(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现状是:总量第6,人均很少
三、爱护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
(1)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的净化能力。
(2)水体污染的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3)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处理污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一水多用、加大宣传、提高意识。
教学
反思
(3)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学生:相互讨论、自学课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归纳孩子们总结的规律并板书
(1)水体污染: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中,超过水的净化能力。
(2)水体污染的影响:工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3)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处理污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一水多用、加大宣传、提高意识。
(1)地球上水资源总储量是1.39x1018m3
(2)地球最大的处水库是海洋
(3)世界缺水的原因是淡水占总量的2.53%;水不同程度的污染
(4)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现状是:总量第6,人均很少
二、爱护水资源的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下问题,引导孩子自学课本70-72页
(1)水体污染的定义?
(2)水体污染的影响?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培养孩子自我学习的学习习惯。
2、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简单学习培养孩子的节约用水的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47ae990c69ec3d4bb7553.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教学重点】1.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2.通过研究性式学习,得出切实可行的爱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对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
【教法与学法】1.小组协作研究学习;2.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课前准备】1.向学生明确活动意义,制定计划,小组自主选择研究主题2.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污水处理厂,调查前山河整治前后并写成研究性调查报告3.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并写成问卷调查报告4.学生将自主获得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并相互学习5.带领学生创设微信公众号,传播节水意识。
【教学设计】【导入】新闻视频引入2019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火星表面有液态水存在”,有评论称未来人类有可能移居火星。
[学生思考]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设计意图]利用新闻将话题引到水资源上来。
让学生体会水的重大意义。
课前各小组已自主选择了水资源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边思考边听取大家的研究汇报:【活动1】第一小组用PPT讲解方式展示《水资源自然分布现状》[展示] 出示问卷调查结果---相对世界其它国家,你认为我国水资源现处于何种状态?(认识各不相同)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在不同区域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带来他们的研究调查报告: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现状。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全球、全国的水资源现状【活动2】第二小组用微课展示《水污染》[过渡]水资源可用的、人均水量是如此的稀少,那人类在利用的过程中状况是怎样的呢?第二组同学选了水污染作为调研课题[思考]针对第二组的调查和大家提出的现象,大家先提建议【活动3】第三小组针对第二小组的水污染情况进行防治污染的汇报第三小组对水污染进行防治,简单介绍污水处理流程,用珠海前山河作为实例说明。
该小组采用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亲身参观污水处理厂感受污水处理流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爱护水资源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1 爱护水资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bb938998fcc22bdd10d3e.png)
七、展示反馈
八、课堂小结和质疑
学生小结,教师评价与补充
课后思考: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社会危机?我们能为我们的“家园”做些什么呢?
九、课堂检测和展示反馈
十、课外作业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教学重难点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难点:学生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预习布置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参阅课本
[提问]:为什么地球又称“水球”?
地球表面的水很丰富,为什么又常常缺水?
三、出示课题并示标
四、预习检测
五、达标教学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想一想]1、为什么水资源如此丰富,还会出现图片中干旱的场景呢?
调整与反思
2、人为原因(1)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生加活的用水量不断增(2)水体污染严重(3)森林破坏严重
二、爱护水资源
[讨论]1、水体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
2、鉴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和水体的污染,我们应以何种态度看待水源?
[交流归纳]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保护改善水质,如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提倡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建立污水处理厂,让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怎样的?
[讨论交流]1、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海水形式存在,而淡水大部分以冰山、冰川形式存在。
2、淡水约占总水量的2.53%
3、可利用的淡水约占总淡水的30.4%,不到总水量1%,即为1.07×1016m3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爱护水资源》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5c1b6a482fb4daa58d4b4a.png)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能力目标:了解谁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阅读课本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世界水资源概况1.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①世界水资源概况:地球上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
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冰川和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可见,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0.77%。
②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048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于世界第八十几位,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
学生讨论交流:能否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获得淡水?海洋有无利用价值?师:不能。
海水含盐量很高,淡化海水的成本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但海洋有利用价值。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是一个聚宝盆。
据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洋中不仅含有陆地上没有的一些元素,如溴、碘,同时还含有一些贵重的金属,如金、银、钛等。
教师总结: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并且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储量为2.7×1012m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m³。
目标导学二:阅读课本有关内容1.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工业污染,例如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任意排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036e00c20975f46526d3e12f.png)
爱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重大意义和它的分布、现状。
2.了解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现状、分布;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实验准备】一杯清水、一杯污水、金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通过谈话、活动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初步懂得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迫切性,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学案例】引入:大家喜不喜欢看《幸运52》,主持人是谁?喜不喜欢看《开心辞典》?主持人是谁?除此之外还有《综艺大观》,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
今天老师也来客串一下这些栏目的主持人。
大家有没有兴趣?好!欢迎大家走进我们的演播现场。
栏目一:幸运大闯关——谁来比划谁来猜教师活动:讲解规则、展示词汇:地球、海洋、冰川、节约用水关键词:你幸运、我快乐、谁来比划谁来猜、谁都会有机会学生活动:竞猜老师展示的词教师引导:这些词语与我们今天的主题爱护水、保护水有关。
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水的知识呢?【点评】四个主题词通过学生的愉快游戏,把学生的思维送进了今天学习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积极性极其高涨。
栏目二:开心竞猜教师活动:教师展示竞猜卡片关键词:请听题、确定吗、恭喜你学生活动:学生竞猜竞猜内容:1.地球上的水约有其表面积的多少?A.51% B.61% C.71% D.81%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3.淡水只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A.2.23% B.2.33% C.2.43% D.2.53%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A.50多种 B.60多种 C.70多种 D.80多种5.中国湖河水资源量居世界第几位?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A.1/2 B.1/3 C.1/4 D.1/5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哪个省?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A.3月22日 B.4月22日 C.6月4日 D.7月4日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省?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A.1亿 B.3亿 C.5亿 D.7亿12.南水北调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制约,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点评】这里教师的引导有两大亮点,其一是12个题从基本常识性问题到增强学生“责任感”的问题,能把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层层推进;其二是教师的关键词是“请听题、确定吗、恭喜你”,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还有什么包袱,学习真是愉快的事情。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5c67ca10a6f524cdbf858d.png)
爱护水资源一、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关于水资源概况,教材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关于水资源保护,教材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识入手展开对水的学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健康正确的生活理念。
学生对辩证看待“水资源丰富”和“水的短缺”会存在一定的思维困惑。
另外城市的学生对缺水几乎没有切身经验,很多人对水的污染情况知之甚少,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出现。
三、学习目标:1.认知与技能(1)了解世界以及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及环境状况;(2)知道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自然资源;(3)初步掌握节约用水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水资源及其污染状况,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材料等信息处理的能力;(2)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正确地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3)通过参观访问,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的学习,了解水资源的丰富和淡水资源的短缺,感受到淡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遥远,节约用水迫在眉睫;(2)通过设计家庭的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坚定信念;(3)通过对水资源与文明起源之间关系的介绍,让学生深刻感受“地球是人类家园”的美好情感。
四、目标分析: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使学生提高关注社会问题、自觉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辩证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水污染的防治,节约用水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5分钟)【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图片[引言]:有人说我们生活的地球应当叫做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71%的地表被水覆盖。
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星球。
地球上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如果离开了水将不复存在。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9f7fb84254b35eefd34b4.png)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PBL教学的本质内涵是以学习者为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以学生真实的内心感受和心理体验、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为基础创设一个统整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或完整的事情,且该情境或事情又蕴含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或做事情中学习即可称作项目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来介绍。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
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辩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
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和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知识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学习。
◆思路说明本课题较为简单,主要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质——水,开始说起,包括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1 爱护水资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998de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3.png)
爱护水资源知识与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3.了解如何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
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难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探究活动的开展。
关于水的相关图片以及影像、文字材料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师: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生:节约用水的图标。
师:我们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生: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
师: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师: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
我国人均水资源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
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
二、推进新课(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68~70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2.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3.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4.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5.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7.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哪个?8.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9.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2.海洋水:(1)储量约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二)爱护水资源师:爱护水资源,首先要做到的是节约用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 课题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 课题1](https://img.taocdn.com/s3/m/92b696fde87101f69f3195e8.png)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知道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加强节水和爱水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重点】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
【难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知识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填空:1.世界水资源概况:(1)地球上的水总储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__71__%被水覆盖着,__海洋__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__80__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氧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钠__。
(2)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__少__,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__2.53__%,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冰川和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__30.4__%,可见,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约占全球水总储量的__0.77__%。
2.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__六__位,但人均水量很__少__,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__四分之一__,居世界第__八十几__位,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区已经出现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__生活__、制约__经济发展__的局面。
【合作探究】你如何理解“人类如果不珍惜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答: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人类的活动要消耗大量的水,但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造成了有限淡水资源的污染。
所以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否则,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87b35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5.png)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资源的宝贵性、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方法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2.强调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爱护水资源的短文。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掌握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爱护水资源的实际行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概况、水污染的途径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节约用水。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深入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水污染的危害,掌握防治水污染的方法,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爱护水资源。
5.反思与评价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3.设计实验情境,如模拟水污染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污染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ab09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1《爱护水资源》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这一课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水资源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但不一定了解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以及如何具体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数据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让学生掌握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分析水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水资源数据和实例。
2.准备投影仪和投影材料。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我国水资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美丽和宝贵。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水资源的重要性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价值。
2.呈现(10分钟)讲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通过数据和实例,展示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每组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型卫浴产品、收集雨水等。
4.巩固(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爱护水资源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2.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3.掌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难点】水资源和水污染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师准备】水资源状况和水污染状况的示意图等.【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调查或收集本地区的水资源情况,调查自己家的用水情况,收集历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导入一:【展示】图1:灌溉的水田已经干涸,灌溉用的罐子成了摆设图2: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最终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建设时间约需40~50年.建成后将解决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南水北调通过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导入二:【提问】如果让大家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水和我们的关系,我们该如何形容?【回答】重要,不可或缺……(1)我们每天必须喝一定量的水,否则将不能存活.(2)水在人体内起着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3)我们每天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它们的生长都离不开水.(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用到水,比如洗衣、洗澡等等.若没有水,世界将是一个肮脏的世界.(5)各种动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6)一句话,“离开水,万物都不能存活”,没有水,就没有我们身边的一切.[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讨论中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过渡语]没有水,春天就没有绿意,夏天就没有鲜花,秋天就没有收获,冬天就没有美丽的冰雪世界,也就是说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水对于我们人类更是无比的重要.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但有位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人类社会的危机.”他是不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呢?大家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水资源的有关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思路一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教师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教材68页图4 - 1,阅读教材68页内容.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提问】世界上储水量最多的是海洋、湖泊还是河流?【回答】海洋.【教师】对,是海洋.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大家谁能说出我国都有哪些海洋?【指导阅读】教材第69页资料卡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水中所含主要化学元素.【思考讨论】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介绍】海洋里繁衍着无数的生物,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教师】据表中资料可知,海洋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化学资源,如能把这些化学资源加以利用,那将是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提问】地球上的海水如此丰富,这些海水能被我们直接利用吗?【回答】不能.因为海水的含盐量很高,我们直接利用的应该是淡水.【追问】那全球的淡水资源储量情况如何呢?【学生看书后回答】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 m3.【总结】地球上尽管储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极度短缺.从资料上查到,淡水总量只占总水量的2.53%,而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还不足总水量的1%,现状不容乐观.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69页图4 - 2、图4 - 3.缺水造成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介绍】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请大家看图表并进行分析.【活动】观察教材70页图4 - 4、图4 - 5.【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讲解】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 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048 m3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许多地区已出现因水资源短缺影响人民生活、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思路二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提问】(1)地球的表面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回答】(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水球”.(2)海洋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3)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冰川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层中,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即1.07×1016m3.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分析】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资源极度缺乏.【提问】联合国在1977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危言耸听吗?【回答】这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水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提问】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哪个?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多少?【回答】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巴西.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二、爱护水资源思路一【讲解】我们知道,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首先我们来介绍第一方面——节约用水.1.节约用水【介绍】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教师】课前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大家调查一下自己家的用水情况,现在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下调查情况如何?【学生活动】学生讲述调查过程与结果,对比分析讨论哪些生活方式可以节约用水.【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调查与分析讨论可以看出: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把这种风尚不断地传递给别人,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2.防治水体污染【介绍】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体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提问】水污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呢?【阅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0~72 页的内容,并找出爱护水资源的措施.【学生活动】举行一个有关“爱护水资源”的记者招待会: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在小组的角色讨论该如何去爱护水资源.第一小组:爱水宣传组;第二小组:护水文明村;第三小组:环保局;第四小组:节水模范家庭代表组.[设计意图]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丰富社会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安排】主持人:教师.出席的嘉宾代表:爱水宣传组长、护水文明村的村长、环保局局长、节水模范家庭代表.各大媒体记者:剩余的所有同学.各组代表针对水资源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措施,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有关爱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丰富学生爱护水的措施和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在对话时将真情实感融入到演讲中,从而让爱水情感得到升华.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认识,让知识点更加清楚、更加系统化.【总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业、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思路二【展示】教材70~71页图4 - 6、图4 - 7.【结论】由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能节约大量的水,所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并向周围的人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爱护我们的水资源.1.节约用水【展示】(1)国家节水标志、节水产品认证标志,学生讨论节水标志的寓意.(2)公益广告:“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水情感,达成爱水共识,达到爱水情感高潮.【分析】为了使整个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好风尚,我国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8年7月1日在全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了引起每一位公民的重视,还颁发了节水标志.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1994 年起, 中国水周改为每年3月22日至3月28日.[过渡语] 除了浪费水资源,我们知道水污染也是水资源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2.防治水体污染【展示】水污染的一组图片.【讲解】水体污染源:(1)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提问】针对以上污染来源,我们应该如何防治水体污染?【回答】(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总结归纳】爱护水资源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1)洗澡擦肥皂时关闭水龙头.(2)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淘米水用来浇花.(3)在洗脸池上方贴上“浪费水可耻”,警示大家.(4)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滴灌、喷灌.(5)家里用的马桶设计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按钮,大便用大按钮.(6)洗手、洗脸、刷牙时随手关闭水龙头.【课外活动一】每位同学用纸和绿色笔画出直径为5 cm的节水标志两枚,课后贴在家中水龙头上方墙上.【课外活动二】以六至七人为一组完成教材72页调查与研究后,以爱护水资源为主题,办一张小报及一张节水卡,以板报形式配合学校进行全校节水教育.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状况,知道地球上尽管总储水量很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富裕,很多国家和地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缺水状态;而且由于人们的一些坏习惯和不合理做法,使本已短缺的水资源受到污染,更呈现出了一种严重缺水的局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爱护我们的水资源.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且分布也不均匀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解析: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故答案为B.2.(衢州中考)“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解析: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工业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工业污水应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牲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虫卵和其他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人和牲畜的健康带来危害,会造成环境污染,应适当处理后再施用.故答案为B.3.水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B.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C.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析: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水对调节地球温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能溶解许多物质,在生物体内起着运送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答案为D.4.通过化学课的学习,成语“细水长流”可理解为( )A.在家用细细的长流水洗衣服或刷牙B.节约每一滴水,形成“细水长流”的水资源C.地球淡水储量丰富,可供人类永久使用D.水龙头漏水可让其“细水长流”,方便使用解析:用长流水来洗衣服、刷牙,浪费水;节约每一滴水,使水资源有可持续性;地球储水量很丰富,但淡水储量有限;水龙头漏水不修理,会严重浪费水.故答案为B.课题1 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1.地表约71%被水覆盖.2.淡水资源极度缺乏.3.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二、爱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2.防治水体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的1、2、3题.【选做题】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的4、5、6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2.第16个世界水日,其主题为“涉水卫生”.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向河里倾倒污水B.向河里投掷杂物C.定期清洗家用饮水机D.在河边洗衣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4.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下列做法应该大力倡导的是 ( )A.用流水洗碗、洗菜B.少喝水以节约用水C.使用节水龙头D.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5.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B.减少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水C.将洗过菜、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D.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凭借水体自净能力重复使用6.地球上的总储水量约为1.39×1018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如图所示.在横线上填上对应的物质名称.【能力提升】7.下列关于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B.我国淡水资源缺乏C.凡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纯水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拓展探究】8.化学课上,张老师展示出《你们都来污染我》的图片,引起全班同学的深思.课后,同学们围绕“水的污染与防治”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1)生活污水的再利用,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节约用水.①地球的存水量很大,但是大部分是含盐量高的.②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浇花、等.(2)同学们提出了下列预防和治理水污染的建议,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A.科学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B.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C.禁止在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建化工厂D.任意排放生活用水【答案与解析】1.B(解析:水中动植物的过度生长有时会造成水体污染,应加以控制,但不需要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废水中的杂质有难溶的和可溶的,无色透明的废水还可能溶有有毒有害的物质,需要检测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2.C(解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等,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定期清洗家用饮水机,这属于饮水卫生问题,符合“涉水卫生”.)3.D (解析:淋浴擦肥皂时关上喷头,符合节约用水要求;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符合节约用水要求;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符合节约用水要求;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会造成水的浪费. )4.C(解析:用流水洗碗、洗菜浪费水资源,不应该大力倡导;不能因为节约用水而少喝水,所以不应该大力倡导;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应该大力倡导;用大量自来水冲厕所,浪费水资源,不应该大力倡导.)5.C (解析:要节约用水,但是不能通过减少饮水量来节约用水;应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因为植物生长需要的大量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回到了大气中;将洗过菜、洗过衣服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实现了水的再利用,能够节约用水;不能将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因为水体的自净能力毕竟是有限的.)6.①陆地淡水②陆地咸水③海水(解析:①陆地淡水约占2.53%;②陆地咸水约占0.97%;③海水约占96.5%.)7.C(解析:地球上水储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我国淡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澄清、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纯水,可能溶有其他的物质;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带来灾难.)8.(1)海水;冲厕所(合理即可) (2)A、C(解析:(1)对于生活污水,我们首先可以通过静置、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浇花等,以实现循环使用.(2)A、C两项能使水体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保护水资源;B.水生的鱼类等生物是水体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故禁止在所有水域内养殖不合理;D.任意排放生活用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本节课的内容难度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得多.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在课前要适当对各小组的组长予以培养,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练习与应用(教材第73页)1.解: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61.93%.工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23.69%.生活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所占百分比:×100%≈12.30%.答:农业用水约占61.93%,工业用水约占23.69%,生活用水约占12.30%.示意图如下:2.(1)常用方法是把植物的一部分放入试管内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水珠出现. (2)解:每天从人体内排出的水的总量为:1700 mL+500 mL+400 mL+150 mL=2750 mL.每天需要补充的水的总量为:2750 mL-350 mL-750 mL=1650 mL=1650 cm3.4 ℃时水的密度为1 g/cm3,所需补充的水的总质量为:1 g/cm3×1650cm3=1650 g.=1.65 kg.答: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补充1.65 kg水.3.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手掌和地球变形而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中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4.解:一昼夜:24 h×3600 s/h=86400 s.漏水的体积为:mL/s×86400 s=4320 mL.从中得到的启示:应随手关闭水龙头,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或更换,节约每一滴水.5.提示:此题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调查题.节水措施:用喷壶浇花,而不是漫灌;洗脸水、洗衣服水用来冲厕所;洗菜水、淘米水用来浇花等(措施很多,只要符合节水要求即可).6.如下表.年份世界水日主题中国水周主题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2012年水与粮食安全粮食安全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2013年水合作态文明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2014年水与能源明水体的自净能力广义的水体自净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受污染的水体逐渐自然净化,水质复原的过程.狭义的水体自净是指水体中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净化的过程.水体自净可以发生在水中,如污染物在水中的稀释、扩散和生物化学分解等;可以发生在水与大气界面,如酚的挥发;也可以发生在水与水底间的界面,如水中污染物的沉淀、底泥吸附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分解等.自然界各种水体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这是由水自身的理化特征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然界赋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水的自净功能,就可以降低水体的污染程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特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研究和正确运用水体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同时,在确定允许排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时,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水体自净大致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它们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共同作用.(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混合和沉淀等过程而降低浓度.污水进入水体后,可沉性固体在水流紊动较弱的地方逐渐沉入水底,形成污泥.悬浮体、胶体和溶解性污染物因混合、稀释,浓度逐渐降低.污水稀释的程度通常用稀释比表示.对河流来说,用参与混合的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表示.污水排入河流经相当长的距离才能达到完全混合,因此这一比值是变化的.达到完全混合的距离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稀释比、河流水文情势、河道弯曲程度、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形式等.在湖泊、水库和海洋中影响污水稀释的因素还有水流方向、风向和风力、水温和潮汐等.(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和吸附凝聚等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而降低浓度.流动的水体从水面上和大气中溶入氧气,使污染物中铁、锰等重金属离子氧化,生成难溶物质析出沉降.某些元素在一定酸性环境中,形成易溶性化合物,随水漂移而稀释;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某些元素形成难溶化合物而沉降.天然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质微粒,吸附和凝聚水中污物,随水流移动或逐渐沉降.(3)生物净化,又称生物化学净化,是指生物活动尤其是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污染物质的浓度降低.工业有机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域后,即产生分解转化,并消耗水中溶解氧.水中一部分有机物消耗于腐生微生物的繁殖,转化为细菌机体;另一部分转化为无机物.细菌又成为原生动物的食料.有机物逐渐转化为无机物和高等生物,水便得到净化.如果有机物过多,氧气消耗量大于补充量,水中溶解氧不断减少,最终由于缺氧,有机物由耗氧分解转为厌氧分解,于是水体变黑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