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数学过桥教案

幼儿园数学过桥教案

幼儿园数学过桥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桥的形态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了解桥的基本知识,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让幼儿穿着舒适的衣服,准备好相关的玩具。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向幼儿介绍桥的形态和功能,让幼儿了解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桥的不同样式和用途。

2. 操作环节。

(1)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桥的制作。

可以使用各种材料,如纸板、积木、橡皮泥等,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桥。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让他们一起制作一座大型的桥。

可以让幼儿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搭建桥身,有的负责绘制桥面,有的负责装饰桥墩等。

3. 游戏环节。

(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桥的游戏。

可以设置桥上的障碍物,让幼儿通过桥来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桥的比赛。

可以设置不同的评分标准,让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桥的质量来进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 总结环节。

教师带领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制作桥的经验和感受。

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加深对桥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对桥的形态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在制作桥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幼儿对数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5 过桥 一、教学要求_教案教学设计

15 过桥 一、教学要求_教案教学设计

15 过桥一、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雷锋关心爱护小同学,帮助小同学的好品质。

2.理解和掌握生字组成的7个新词语。

学会课文中7个生字,掌握4个新部首:“西、走、月、攵。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认识雷锋关心爱护小同学的高贵品质。

掌握7个生字词。

三、教具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解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过桥”。

(板书)读题目,谁能说说“过桥”是什么意思?(从桥上走过去)这个“过”就是“通过”“走过”的意思。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过桥的事呢?在过桥时做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音,粗知课文内容。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朗读课文,在读中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3.出示生字卡片,抽查生字。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过桥的事?他在过桥时做了什么事?使学生知道课文主要讲雷锋小时候上学过桥时帮助小同学的事,粗知课文的大意。

三、学习第一段。

1.这句话讲的是谁?(雷锋)他什么时候要过什么地方?(他在小时候上学时要过一座小桥)使学生理解句子内容时,受到句子训练。

2.“小桥”是怎样的桥?(很小的桥)看图理解小桥的意思,为理解第二段内容打下基础。

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一、学习第二段。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这一段共有几句话?(5句) 3.读第一句话。

这句话讲的是什么人?他们做什么?(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他们一起去上学)“小同学”是什么意思?(年龄比雷锋小,年级比他低的学生)他们上学时的天气怎样?(下着大雨)“大雨”是怎样的雨?(雨点很大,下得又急又猛)天下大雨后会怎样?(会引起发大水等) 4.他们走到小桥边看见了什么?读第二句回答(河水漫过小桥)“漫过小桥”是什么意思呢?(河水把小桥淹没了,水从桥上流过)河水为什么会漫过桥呢?引导学生联系前文的桥“小”和“雨大”,弄清因为雨很大使河水上涨,桥很小很容易被水淹没,所以水才会漫过桥。

《过桥》教学设计

《过桥》教学设计

《过桥》教学设计《过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包括一篇课文、一幅插图、七个生字、七个词语、四个新消失的部首和课后练习。

课文叙述了雷锋小时候热心关心同学的一件事。

全文分两个自然段。

第一段只有一句话,讲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需经过一座小桥。

其次段共有五句话,讲由于下雨,河水漫过了小桥,小同学上学遇到了困难,雷锋主动关心小同学过桥。

教学重点是其次自然段。

难点是按汉字结构分析字形,理解、把握新词(放在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关心同学理解把握词义)。

二、教学要求1.学会七个生字,理解把握七个新词语,学会四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叔叔热心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

三、教案(一)课时内容支配。

第一课时: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提示生字词,学习熟悉七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初步理解词义。

其次课时:巩固复习生字词,分析讲解课文,指导朗读,复述,完成课后作业。

(二)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学会七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初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挂出雷锋的画像(或放投影片)。

老师提问(以下“问”):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位叔叔吗?知道他是谁?同学回答(以下“答”):雷锋叔叔。

老师板书(以下“板书”):“雷锋”,接着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

(二)放录音(或老师范读课文)。

(三)借助拼音,让同学读文。

(每个人都自读,读后老师提问题,同学回答,从回答中老师提示诞生字词)问:第一自然段里有几句话?答:一句话。

问:这句话告知我们一件什么事?答: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需经过一座小桥。

板书:go yo过(走过) 要问:其次自然段里有几句话?答:有五句话。

(请五名同学各读一句话)同学每读完一句话,让同学用笔做个记号,五句全读完了,再让同学一句一句地仔细读,读中老师板书诞生字词:板书:qǐ biān fng yu bēi 起(一起) 边(桥边) 放(放学)又背(背过去)(背过来)(四)教同学认读生字词。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过桥优质教案及反思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过桥优质教案及反思

中班数学优质教案过桥优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数学活动手册》第四章“比较与排序”,详细内容为“过桥”活动。

通过让幼儿在虚拟的过桥情境中,运用比较、排序的方法,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过桥的方法,能够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序。

2. 能够运用比较、排序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过桥的规律,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排序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过桥情景图、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小白板笔。

学具:每组一张过桥情景图、一套数字卡片、磁性小白板、小白板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兔子过桥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过桥的方法和顺序。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过桥情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物品。

(2)教师提出问题:“小兔子要过桥,我们要怎么帮助它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过桥问题为例,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过桥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结与分享(5分钟)(1)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过桥情景图2. 过桥规律: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高到低、从低到高3. 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过桥问题,并拍照至班级群。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过桥排序,拍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过桥问题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排序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过桥问题,并与同伴分享,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过桥教案设计

幼儿园过桥教案设计

幼儿园过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过桥的概念和过桥的基本要领。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提升幼儿的平衡感和大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过桥的基本要领:保持平衡、注视前方、迈步稳健。

2. 团队合作练习:幼儿分组配对,两人手牵手一起过桥。

3. 观察力训练:过桥过程中,幼儿观察桥的结构和材料。

三、教学准备:1. 过桥道具:一条宽大的纸板或几块陆地砖块。

2. 分组标志:颜色不同的带子或手帕,用于组间区分。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幼儿做几分钟的舒展运动,准备好身体。

2. 引入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桥梁,让幼儿了解过桥的概念。

3. 讲解过桥要领: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幼儿介绍过桥的基本要领,包括保持平衡、注视前方、迈步稳健。

4. 团队合作练习:a. 幼儿分组配对,每组两人,两人手牵手。

b. 每组站在开始线,并手持过桥道具。

c. 教师指令开始,幼儿一起迈步过桥,保持平衡。

d. 到达终点线后停下,教师评价每组的表现。

e. 继续练习过桥,每次增加难度,如加入一些小障碍物。

5. 观察力训练:a. 幼儿继续分组配对,两人手牵手。

b. 每组站在开始线,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桥。

c. 教师让幼儿记住桥的结构和材料,并展示给他们观看的时间。

d. 幼儿闭眼,教师拿走展示物,然后幼儿一起迈步过桥。

e. 幼儿到达终点后,睁眼观察,判断桥的结构和材料是否有变化。

6. 游戏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过桥的基本要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或室外设置多个过桥活动点,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桥梁。

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主过桥比赛,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平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幼儿的过桥表现进行评价,包括保持平衡的能力、注视前方的观察力、迈步稳健的大运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程度。

同时,也可以观察幼儿对桥梁结构和材料的观察力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过桥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大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老支书在山洪暴发时,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感人故事。

文章塑造了一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老共产党员形象,赞颂了他在危难时刻心系群众、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支书的崇高精神。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设置悬念、结尾出人意料等。

2、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洪水暴发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凶猛和可怕。

(2)提问: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引出课题《桥》。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精读课文,感受形象(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支书的语句,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学习成果。

(3)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支书在危急时刻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受他的沉着冷静、无私无畏。

4、探究表达,体会效果(1)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设置悬念、结尾出人意料等。

(2)讨论这些表达方法的作用。

5、理解题目,深化主题(1)思考:题目“桥”有什么深刻含义?(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

6、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进一步感受共产党员的伟大精神。

二、教学反思《桥》这篇课文的教学结束后,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一)成功之处1、情境创设有效在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洪水暴发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和可怕,为理解课文中人们的处境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 4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

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

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

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

【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

【设计特色】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

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

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

幼儿园过桥儿歌教案

幼儿园过桥儿歌教案

幼儿园过桥儿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唱儿歌了解过桥的过程及相关的词汇。

2.了解交通工具的名字以及与其相关的行为动作。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过桥的图片、过桥相关的交通工具的图片、关于过桥的图书、过桥的道具(如小桥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和幼儿一起玩玩具车和飞机,引入交通工具和过桥的话题。

然后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过桥经历或喜欢的交通工具。

2.儿歌欣赏(10分钟)教师放一首有关过桥的儿歌,如《小小过桥人》等。

请幼儿仔细听,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歌词。

3.学歌曲(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并配合手势动作示范。

逐句教唱,重复几遍直到幼儿能够跟上。

4.文字解读(10分钟)教师把歌词的关键词汇写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辨认和认读。

通过与幼儿讨论的方式,让幼儿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5.词汇游戏(15分钟)教师准备一些与过桥和交通工具相关的卡片,将卡片分发给幼儿。

然后,教师说出一个词汇,幼儿们要快速举起与该词汇相关的卡片。

如教师说“小汽车”,幼儿们要举起“小汽车”的卡片。

6.说说做做(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发挥,模拟过桥的场景。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用道具和图片进行模拟。

每个小组轮流操作,让幼儿们通过口头表达和实际操作的方式,加深对过桥和交通工具的认识。

7.温故知新(10分钟)让幼儿自由发挥,通过画画、讲故事等方式,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对过桥和交通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儿歌的内容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较高,通过互动讨论和实际操作,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不过,教学中有些幼儿对儿歌的内容理解有限,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再次强化。

另外,在课堂组织上,也需要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桥》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桥》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桥》教学设计篇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与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愿望。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上新课前曾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一同乘上特快列车到我们祖国以及世界各地去欣赏一番那里各式各样的桥。

(播放桥的图片,师解说)这些桥都是用钢筋水泥建成的。

而有一位叫兰兰的小朋友今天要过几座与众不同的桥,让我们跟兰兰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请小朋友们把课题响亮的读一读──兰兰过桥。

二、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汇报预习成果。

2、教师随机教学生字的读音。

3、归纳学生对课题提出的三个最好的问题。

让学生带上其中的两个问题再次预习课文,然后自己解决。

三、学习潜水桥部分1、过渡: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座桥?并说出理由。

随机出示小秘诀:先找出哪些自然段写了自己所喜欢的那座桥?再反复读,找出表示桥特点的词句。

2、喜欢潜水桥的学生根据小秘诀说理由,其他学生质疑。

教师相机出示句子进行词句教学,归纳出潜水桥的特点:结实、透明。

3、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教学第五自然段过渡:走过潜水桥,兰兰和爷爷又来到了哪儿?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轻声自由读,想想有什么想弄明白的?生质疑,解疑。

五、教学塑料桥部分过渡:喜欢塑料桥的小朋友站起来。

老师相信你们刚才已经很认真地自学过写塑料桥部分的内容了。

现在请你们按照“小秘诀”来给其他小伙伴介绍介绍塑料桥,可以吗?先要介绍的是什么?接着是──?1、第7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轻巧。

2、第8自然段。

(出示写桥特点的句子)请一生读句子,读时要注意让其他小朋友听完你的朗读,就知道塑料桥的特点。

随机指导朗读。

小结塑料桥的特点:平稳。

(一年级语文教案)《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一年级语文教案)《过桥》教学设计之三

《过桥》教课方案之三一年级语文教课方案TRONG>教课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情助人的精神。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学会 6 个生字,认识 3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4.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教课要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读懂课文第 2 自然段,理解词句。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

教课时间二课时教课方案第一课时一、教课目的(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情帮助小同学的好质量。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三)朗诵课文。

二、教课要点、难点读懂第 2 自然段,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课过程(一)简介雷锋平生,讲雷锋乐于助人的故事。

(二)读题,解题,请一位同学读题。

板书: 14 过桥1.谁能谈谈“过桥”是什么意思?(从桥的这边走到那处)2.这篇课文课题是“过桥”,我们看看课文环绕“过桥”这一词语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认识课文粗心,读准字音,读成句。

(学生练习2~3遍)1.这篇课文由几个自然段构成?2.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讲的是雷锋背小同学过桥的事)3.拿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要又放起边过(四)细读课文第 1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句。

1.读第 1 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1)第 1 自然段有几句话?(2)这句话讲的是谁?(雷锋)(3)讲的是他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4)他小时候怎么样?(雷锋小时候上学一定要走过一座小桥)板书:小桥(5)看图,读课文,谈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小桥。

(用木头架的很窄的小桥,没有桥栏)(五)读第 2 自然段课文,理解思虑题。

教师出示小黑板:1.读题,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①题目问在什么天气?(下雨天)②问雷锋做什么?(问雷锋是如何帮助小同学过桥的)③ 我们读课文要点要思虑什么?(雷锋如何做的)学生带着问题读 2 遍课文。

(六)仔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懂得词句意思。

1.这段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5 句)2.读第 1 句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过桥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过桥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过桥教案标题:小班语言教学——过桥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理解“过桥”的概念和过程。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过桥”故事。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过桥”故事讲解。

2. 幼儿角色扮演“过桥”情境。

3. 创作并分享自己的“过桥”故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过桥”故事的图片或绘本。

2. 准备一些简易的道具,如纸板做的桥、小动物玩偶等,用于角色扮演。

3. 准备画笔和纸张,供幼儿创作自己的“过桥”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主题,如“你们有没有过过桥?过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2. 故事讲解:教师展示“过桥”故事的图片或绘本,边讲边引导幼儿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使用道具进行“过桥”的情境模拟。

4. 创作分享:鼓励幼儿用画笔和纸张创作自己的“过桥”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

5. 总结回顾: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过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更多的“过桥”游戏,如搭建积木桥、绘制地图等,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过桥”的理解。

2. 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关于“过桥”的故事,或者一起创作新的故事。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和创作分享等活动,使幼儿对“过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和创作分享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以便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评估幼儿是否能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游戏中能否顺利“过桥”。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赛一等奖:《桥》基于以写作为目的阅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赛一等奖:《桥》基于以写作为目的阅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赛一等奖:《桥》基于以写作为目的阅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材解析1.单元分析:《桥》一课处于六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一单元的方式引导学生接触小说。

通过五年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打下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这次专门编排小说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如《桥》一课,为让学生体会情节设置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课后练习先引导学生感受一波三折的情节中老支书的形象,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穷人》一课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从对话和心理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再启发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金色的鱼钩》则引导学生体会对话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交流平台”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总结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一定的联系。

从小说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经历由阅读到表达的过程,既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从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素非常切合,尽管习作内容不是要求学生写小说,但故事的编写《笔尖流出的故事》依然关注了人物、环境、情节。

也是可以写成小说的。

因此,单元的习作教学要从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汲取写作智慧。

2.课文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课文在情节叙述上很有特点。

小说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

山洪暴发,村民们慌不择路“逃”向木桥,与老支书如山般的“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

《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过桥》教学设计范文

《过桥》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语言目标:学习掌握过桥时需要的英语表达;2. 语言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能力;3. 交际目标:学会在过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交流;4.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自信心;5. 文化目标:了解不同习俗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听说能力的培养;2. 了解如何在过桥的过程中进行交流。

三、教学难点1. 在过桥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复杂的语言环境;2. 学生之间交流的协调和互动,怎样保持良好的交际氛围。

四、教材分析《过桥》是一首趣味性很强的英语歌曲,旋律简单易记,歌词直白明了,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本教材可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主要涉及过桥的英语表达和常用词汇的学习。

五、教学策略采取游戏化教学策略,将学生角色化,让学生在每一次角色扮演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同时,以游戏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六、教学步骤1. 学生进行组内分角色,分别为“旅客”和“导游”。

2. “导游”通过简单的英语表述介绍“过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3. “旅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起走过桥,同时进行习惯性说话的训练。

4. 学生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进行英语表达的训练,提高交际能力。

七、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对于学生的主观评价和鼓励,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评价方式:1. 记分制评价:是否完成任务,任务完成难度程度,满分评分。

2. 情境模拟评价:模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实际运用中评价学生的表现。

3. 个案研究评价:通过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个别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八、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中,要注重互动与交流,适应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和模拟活动,创造舒适的英语语言环境;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语言交际技能的训练和培养;4. 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班语言教案:过桥

小班语言教案:过桥

小班语言教案:过桥一、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绘本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使用描述动作和使用过去时态的句子进行表达。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准备1.绘本故事《小白兔过桥》的图书或电子版。

2.PPT或投影仪。

3.黑板、白板笔。

4.学生活动桌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桥的图片引入新课,引发学生对桥的联想,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桥的认识和在生活中见过的桥。

2. 故事讲解(10分钟)使用PPT或投影仪展示绘本故事《小白兔过桥》,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同时,教师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等方面的理解和感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 反复朗读故事(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跟读故事,逐句或逐段朗读。

同时,教师对生词进行解释和概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提高理解能力。

4. 情景复述(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重现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和引导,帮助学生回忆、表达和组织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纠正学生的用词和语法错误,帮助他们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句子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选词填空、改写句子等形式,旨在引导学生使用描述动作和使用过去时态的句子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逐个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语法知识。

6. 小结(5分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进行学生的反馈。

同时,教师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建议,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故事书,以更好地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

3.建议学生多参与口语练习和语言实践活动,如模仿对话、情景表演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过桥》教案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过桥》教案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过桥》教案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教案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过桥》的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融入角色,感受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故事《过桥》的故事集。

2.道具:桥、水、石头。

3.角色扮演服装。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过过什么桥,桥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2.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桥上的环境、气氛。

第二步:讲故事1.老师向学生讲述《过桥》的故事情节,这是一则关于四只动物(老鼠、鸟儿、青蛙和牛)一起过桥的故事。

2.讲故事的同时,老师需要注意感情的转折和情节的高潮,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步:角色扮演1.教师让学生在故事结束之后,分别扮演四只动物的角色,模拟他们过桥的场景。

2.老师通过道具、角色扮演服装等营造桥上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故事情节。

3.老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角色情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进入角色”,通过模拟情景、突出对话等环节让学生感受情节高潮,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故事的情感。

第四步:共读1.让学生们一起共读《过桥》。

2.教师可以拿大型画纸画出桥的图景,让学生在共读中,更有可视化的感受,形象感受桥上的情境。

第五步:小结1.在共读结束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讨论自己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到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细节,以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故事情境,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2.老师进行反思以及下节课的安排。

五、板书设计:故事《过桥》八步坚持1.认真听故事2.想象故事情节3.模拟情境4.感受故事情感5.共同读故事6.回顾讨论7.反思总结8.不断升华六、扩展:1.采用动画片、音乐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故事,让学生更有代入感。

2.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发挥,创造自己的结局,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

《过桥》教案教学设计

《过桥》教案教学设计

《过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过桥》这个故事,了解故事的背景和情节。

(2)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和复述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3)运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3)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过桥》的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传统文化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分组比赛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回指导。

4. 理解故事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大意,教师提问检测理解情况。

(2)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3)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书写生字词。

(2)拓展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故事相关的话题进行研究,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内容、生字词和道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过桥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过桥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过桥教案幼儿园过桥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过桥教案(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过桥教案1教学设计:在户外游戏“走木梯”中,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小不敢迈步前行,尤其是小女生在没有别人的帮助下不敢向前走。

根据幼儿在有一定挑战性的器械运动中表现出胆小、害怕的心理,我选择了《小熊过桥》这首儿歌,通过小熊过桥前后心理变化,塑造了一个勇敢的小熊形象。

让幼儿在掌握儿歌内容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儿歌,感受小熊过桥的心情变化,从而克服害怕心理,勇敢、大胆地参与户外游戏中。

教学目的:1、感受小熊过桥前后的心理变化,体会克服害怕心理,勇敢向前的心理。

2、掌握儿歌内容,朗诵儿歌。

3、读准"竹""声""睛"等字音。

4、能够连贯、有感情地朗读儿歌,表演儿歌。

教学准备:1、儿歌《小熊过桥》2、幼儿观看过河水,玩过独木桥游戏。

3、手偶、头饰、竹桥等。

教学过程:一、观看手偶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走过独木桥吗?2、老师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手偶。

二、理解儿歌内容。

观看课件《小熊过桥》,幼儿讨论:(1)小竹桥,摇摇摇,有谁来过桥?(2)小熊走到桥上是怎样的表现?心情怎样?(3)谁看到小熊不敢过桥?它们如何对待小熊的?(4)小熊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是怎么做的?是谁鼓励小熊大胆过桥的?(5)小熊如何过桥的?鲤鱼怎么样?三、朗诵儿歌1、老师表演手偶。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3、幼儿观看课件《小熊过桥》,朗诵儿歌。

4、师生接龙朗诵儿歌。

5、遮盖部分儿歌,师生交换角色进行。

四、幼儿表演儿歌1、把椅子摆一排,请一位幼儿带上头饰扮演小熊,全班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老师操作乌鸦、流水)2、幼儿手偶表演儿歌。

技巧舞蹈过桥教案中班

技巧舞蹈过桥教案中班

技巧舞蹈过桥教案中班技巧舞蹈是一种培养儿童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的艺术形式。

在过桥这个主题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中班儿童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自信心。

以下是一份技巧舞蹈过桥教案,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的协调能力和动作灵活性。

2. 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3.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一条绳子作为“桥”的道具。

3. 教室中的空间需要足够宽敞。

教学步骤:1. 引入:老师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儿童随着音乐舞动身体。

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不拘束于固定的舞蹈动作。

2. 练习基本动作:老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摆手、转身、踮脚尖等。

引导儿童模仿并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过桥游戏:将绳子放在教室中,模拟一座桥。

老师指导儿童排成一列,每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跨过这座桥。

同时,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的节奏中跨过桥。

鼓励儿童在跨过桥时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如踢腿、跳跃等。

4. 团队合作:将儿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桥的一侧。

老师指导他们在音乐的节奏中交替跨过桥,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保持协调一致的动作和节奏。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动能力。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有机会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他们的舞蹈动作和团队合作。

鼓励儿童自信地表演,并给予肯定和赞扬。

6. 结束:逐渐放慢音乐的节奏,让儿童跳到教室中央,放松身体并深呼吸。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活动的反思。

通过这个技巧舞蹈过桥教案,中班儿童可以在欢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自信心。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舞蹈的形式,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学习,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动作技巧。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表达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桥》教学设计之三TRONG>佚名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理解词句。

2.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图片,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热心帮助小同学的好品质。

(二)读懂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读懂第2自然段,理解词语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简介雷锋生平,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二)读题,解题,请一位同学读题。

板书:14 过桥1.谁能说说“过桥”是什么意思?(从桥的这边走到那边)2.这篇课文课题是“过桥”,我们看看课文围绕“过桥”这一词语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成句。

(学生练习2~3遍)1.这篇课文由几个自然段组成?2.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讲的是雷锋背小同学过桥的事)3.拿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要又放起边过(四)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句。

1.读第1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1)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2)这句话讲的是谁?(雷锋)(3)讲的是他什么时候的事?(小时候)(4)他小时候怎么样?(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要走过一座小桥)板书:小桥(5)看图,读课文,说说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小桥。

(用木头架的很窄的小桥,没有桥栏)(五)读第2自然段课文,理解思考题。

教师出示小黑板:1.读题,指名读题。

2.理解题意:①题目问在什么天气?(下雨天)②问雷锋做什么?(问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③我们读课文重点要思考什么?(雷锋怎样做的)学生带着问题读2遍课文。

(六)认真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懂得词句意思。

1.这段课文一共有几句话?(5句)2.读第1句话。

(指名读)(1)这一天天气情况怎样?(下大雨)大雨是什么样的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板书:下大雨(2)这句话里讲的都有谁?(雷锋和小同学)小同学是一人,还是两人?(没有明确表明,但人数较多)(3)雷锋和小同学做什么?(一起上学去)“一起”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他们在一块儿走向学校)3.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什么天气,谁和谁一起干什么。

谁能读一读?(请2~3名同学读)4.读第2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事?(他们走到桥边,看见河水漫过了小桥)他们指的是谁?(雷锋和小同学)(1)他们为什么要“走”到桥边?课文在什么地方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因为他们上学要过小桥)(2)他们来到桥边看见了什么?(看见了河水漫过了小桥)板书:水漫过桥面(3)河水为什么会漫过小桥?(因为下大雨)“漫过”是什么意思?(指河水没过桥面,也就是说小桥的桥面在河水下面)(4)小同学要走过小桥有什么困难?(小桥很窄,又没有扶栏,河水还在流过桥面,小同学要走过小桥既不好走,又有危险)(5)雷锋要走过小桥有困难吗?(雷锋要在水流中踩稳桥面,很费力气地走)师述:让我们看看在这种情况下,雷锋是怎样做的?5.读第3句话,自读2遍,想想雷锋是怎样说的?(1)他们走到桥边,看见河水漫过了小桥,雷锋是怎样说的?(来,我背你们过桥)(2)“来”在这里表示什么?(招呼小同学过来)教师范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雷锋的态度。

(“来”不仅是招呼小同学过来,还表明了雷锋的态度是很坚决的)(3)“你们”指谁说的?(几个和雷锋一起上学的小同学)板书:来背(4)雷锋为什么在自己走过小桥也很吃力的情况下要背小同学过去呢?(因为他看到河水漫过桥面,小同学过桥不仅困难,也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要背小同学过桥)6.读第4句话,想想雷锋是怎样做的。

(1)读第5句话,回答雷锋是怎样做的?(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2)”一个一个”和“一个”意思有什么不同?(“一个”只是一个,“一个一个”数量较多,几个的意思)板书:一个一个(3)“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和“背过去”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地背过去”是背过去一个,又背第二个,第……的意思;“背过去”没说几个,只是讲背过桥去)(4)在河水漫过桥面的情况下,雷锋自己过桥也很不容易,他背上又背着小同学,更增加了困难,想象一下可能遇到什么困难?(5)谁能把雷锋背小同学过桥时困难情景这句话读出来。

(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了)7.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自读,指名读)(1)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时间?(放学的时候)什么事情?(雷锋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2)上学的时候雷锋和小同学怎么会一起上学去呢?(在路上碰到一起的)放学的时候呢?(雷锋把小同学找到一起的)(3)认真读一读第4句话和第5句话中有哪几个词语不同?板书:(一个一个)背过去又背过来(4)①“又”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再,还的意思,这里指放学的时候,雷锋再一次背小同学过桥)②“背过去”和“背过来”有什么不同?(“背过去”是从家住的这边背到学校的那边;“背过来”,是从学校那边背到家住的这边)8.读读第4~6句话,说说雷锋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1)从雷锋克服困难背小同学过桥这件事,你能看出雷锋是什么样的人?(雷锋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2)你要怎样向雷锋学习?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有学后讨论发言。

提示:想想“过”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先写什么部件,后写什么部件。

(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

半包围结构,走之旁。

先写里边:一笔横“一”,二笔竖钩“”,三笔点“寸”,再写走之旁“过”,一共6笔。

过去的过)走之旁几笔,怎么写?(3笔,一笔点“丶”,二笔横折折撇“”,三笔捺“辶”)(2)口头组词语。

过来来过过去过往走过(3)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里边的“寸”一笔横,过竖中线,在横中线上面。

二笔竖钩,占右半格离竖中线三分之一的地方。

三笔点,点在中心点上。

外边的走之旁和“送”占同样的位置,写法相同。

②指导书写,重点是走之旁,同学仿写字头。

2.要,y4o,拼读音节。

(1)认识新偏旁“”,西字头。

板书:—西,让学生区分“西”字作偏旁时笔画有什么变化?(“西”作偏旁,第4笔撇,“”第5笔竖弯“”,都改成竖“丨”)(2)识记字形,自学后讨论发言。

(要,y4o,上下结构,西字头,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西字头,下面“女”字,一共9笔)(3)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整件位置:上窄下宽。

部件位置:西字在上半格正中间,第一笔离边线三分之一。

第6笔横,斜压横中线。

下面“女”字,占下半格三分之二,第二笔撇点(),从中心点起笔,点到右中格中心点的斜右下方。

第三笔斜撇在竖中线与第二笔交叉。

②指导书写,重点是下面的“女”,学生仿写字头。

3.起,q!,拼读音节,读词语:一起。

(1)认识新偏旁“走”,走字旁。

看看“起”字,“走”字作偏旁笔画有什么变化?(把最后一笔捺写长。

(2)识记字形,自学,讨论。

(走,z%u,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自己的“己”字加个走字旁,组合成起。

一共10笔。

一起的“起”)(3)口头组词语。

一起起来起床起始起立(4)指导书写。

①看准位置,“己”占右半格中间,第二笔横,压横中线。

“走”占左半格三分之二,三个横都到竖中线收笔。

“捺”过竖中线在右下格下面三分之一处。

②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走”的占位。

学生仿写字头。

4.边,bi1n,拼读音节,读词语:桥边。

(1)识记字形,自学,自说,互说互检。

(2)口头组词语:桥边一边旁边两边(3)指导书写。

自学,看田字格字帖自己写字头,教师检查指导。

5.放,f4ng,拼读音节,读词语:放学。

(二)认识新偏旁“攵”,反文旁,笔顺是:攵,一共4笔。

(2)识记字形,自学,讨论发言。

(3)口头组词语。

放学开放放手解放发放(4)指导书写。

①找准位置:左写。

①找准位置,第一笔横撇“”与二笔捺在中心点交叉,下面两笔对称。

②自己看田字格字帖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三)出示小黑板练习书后第二题:(1)下雨天,河水漫(过)小桥。

(2)(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

(3)(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

1.读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读一读填好的句子,体会填上的词语的意思。

(1)河水漫过小桥的“过”字和背过来的“过”字意思有什么不同?(漫过的“过”是超过的意思,背过来的“过”是通过的意思)(2)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

(“上学”“放学”)这表示两个什么时间?(早上,下午)(3)找出表示相同动作不同方向的词。

(过来、过去)(四)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1)从字形上比一比。

放(方—)要(西—)起(己—)(2)从字义上比一比,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词语。

过来过去要好起来起头两边天边地边放开放学◆[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