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学家的故事

合集下载

赵国屏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

赵国屏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

20岁插队,30岁上大学,35岁赴美留学,42岁博士研究生毕业,44岁回国,46岁任职中国科学院,57岁当选院士。

赵国屏院士的人生经历可谓传奇,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奋斗,但对他自己来说,其实也颇为简单,“一切都起源于初中时读了《科学画报》上讲DNA双螺旋模型奠定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电子显微镜揭示了亚细胞结构的文章,从而下决心一辈子要搞生物学。

此后的一切,只是不论遇到什么环境的变化,我都坚守了这一心仪的‘使命’,以实践我在中学读书时所确立的为中国人民幸福服务的‘初心’罢了!”赵国屏院士与合成生物学的故事也与他一生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密切相关。

如同他在初中时就被生命的分子机制所吸引以及50岁时义无反顾地接受中国科学院的重托,与李载平、裴钢院士一起领衔人类基因组研究一样,2007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规划2050年重大交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的工作,在负责“生命起源、进化和人造生命”部分的研讨过程中,逐步感受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又一个新的革命正在来临。

因此,他除了推动组织国内外相关科学家的系列研讨,还带领团队于2008年申请获批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的“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此后经10年探索,终于在一个分子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工程化的研究体系,在“建物致知”和“建物致用”两个赋能方向上都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突破,并取得了使能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成果。

2018年以后,他又直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难点,致力于将科研成果经转化型研究转化为产品,再推动监管科学创新,为合成生物学成果的“产业转化”保驾护航。

他的奋斗历程和卓越成果,既在科学发展战略趋势的研判中,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全球前瞻视野;又在科学创新道路的探索中,体现了中国科学家勇担重任、踏实认真、锲而不舍的传统精神。

“合成生物学的内核就是‘会聚’,是工程科学、系统科学、计量科学以及合成科学等与生命科学的会聚。

而其研究任务,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工程化生命的合成,即赋能生命科学研究,形成‘建物致知’的新策略;二是生命过程的工程化,即赋能生物工程和代谢工程,强化‘建物致用’的可预见性,实现高效设计与精准调控。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

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伟大中国科学家的小故事自古以来,中国人便深知“惟有读书人,方能治国安邦”的道理。

因此,历史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他们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 屠呦呦——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生于1930年,曾经担任上海入室女科学家“蒲公英女队”的一员,并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然而,她最为人所知的,还是她对疟疾病的研究,为全世界疟疾治疗带来了福音。

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更是荣膺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获诺贝尔奖的新药。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同样也是非常艰辛和漫长的。

她坚信“求知不暇,求医尚且不能不勤奋”,用一个人的孤独和喧嚣,同时也用毅力和聪明,探索了一个又一个路径,最终在草原上发现了青蒿的有效成分。

她的成果不仅保护了广大疟疾患者的健康,同时也启示了世界疟疾治疗研究的多元化道路。

2. 朱德孟——最早的生物物理学家之一朱德孟是一位杰出的生物物理学家,生前倡导“打好基础,走好路子”的创新理念,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他曾经研究过红细胞的功能和结构,并在红细胞的光学显微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他甚至还开发出了一种遗传修复技术,被誉为“补血的技术”,为生物学技术领域注入良好的发展契机。

朱德孟在做任何一项研究前,都会对作品进行CRITICS:create, recognize, innovate, transmit、criticize, summary。

他认为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医生、化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综合体现,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才会有研发新药和新技术的可能。

他的理念不仅影响了当代的科技人士,也指引了在基础研究领域探索的科学家。

3. 郭永怀——中国自行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之父自从1956年人造卫星产生以后,科学家和国防部门就开始了人造卫星技术的探索。

这其中的领军人物之一就是郭永怀。

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率领着我国的科研团队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实现了中国太空发射的里程碑,进而积累了人造卫星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那些生物学家们的故事

那些生物学家们的故事

那些生物学家们的故事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 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学考察。

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择与性择,生命科学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论。

除了生物学之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以及哲学来说也相当重要。

施莱登自17世纪胡克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木栓薄片中的小室称为细胞以来不少学者对许多动,植物的显微结构都进行过描述,但并未引出规律性的概念。

施莱登根据他多年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组织结构的结果,认为在任何植物体中,细胞是结构的基本成分;低等植物由单个细胞构成,高等植物则由许多细胞组成。

183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植物发生论》一文,提出了上述观点。

该文刊登在1838年出版的《米勒氏解剖学和生理学文集》上。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将此概念扩展到动物界,从而形成了所有植物和动物均由细胞构成这一科学概念即细胞学说,并首次载于1839年发表的施万所著的《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施莱登也认识到细胞核的重要性,并观察到细胞核与细胞分裂有关。

他还描述过细胞中活跃的物质运动,即现在所说的原生质川流运动。

他是首先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德国生物学家之一。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1866年9月25日出生于肯塔基州的列克星敦,他的伯父是美国南北战争时南方联邦军的著名将领,在美国南方声誉很高,因此摩尔根一家在当地也颇受左邻右舍敬重。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_轰动世界的“克隆先驱”童第周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发明家成长故事_轰动世界的“克隆先驱”童第周

童第周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1902年5月28日,章第周出生于浙江鄞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母亲务农,父亲教私塾。

小第周自幼随父识字,读《三字经》、《神童诗》等传统的蒙学课本。

他天资聪颖,很快就在学童中显示了出类拔萃的才华。

小第周好奇心极强,眼睛好“管事”,嘴巴好发问。

有一天课间休息,他和其他学童在屋檐下石头台阶上做游戏,发现石板上有一串光溜溜、圆润润的小窝坑,心中就顿生疑问:“这是谁凿的呢?做什么用的呢?”他想不明白,放学回家后便问父亲,父亲微笑着回答:“这些小窝坑不是人凿的,是那屋檐上的水滴出来的!” 小第周偏着脑袋不相信:“檐上水滴在人脸上手上都不疼,怎么会把那么硬的石板滴出窝坑来呢?” 父亲觉得儿子很能用脑子思索,就蹲下身子指着那些小窝坑耐心地解释:“一滴水当然敲不出窝坑来,但是,长年累月不断地滴,滴它个许多年,不但能满出窝坑来,而且还能把石头滴穿呢!有个成语就叫‘滴水穿石’。

其实,天下许多事都是这样的,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啊,大学问家肚里的知识,也是靠一点一滴积累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许多年下来,自然就成了学问家了!” 小第周认真地点头:“阿爸,我会一本一本地读下去,读破万卷书,做个学问家。

” 父亲高兴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鼓励他说:“好样的!男儿当有这个志气!”小第周长大了。

像村里所有农家孩子一样,勤劳懂事,放学后他常帮家里喂猪干农活。

14岁那年,父亲病逝了,小第周便顶替父亲当起小先生教起学童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小第周通过当先生,深感自己知识有限,便希望再读些书。

后来他考进了食宿免费的宁波第四师范学校。

由于原来基础太差,尽管起早贪黑地苦学,但还是跟不上,他第一学期的总平均分数只有45分。

根据规定,他必须退学或留级。

他向校长一再恳求,学校见他很诚恳也能苦学,便勉强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 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

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

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克隆羊“多利”在英国的诞生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和相对论、原子弹等科学成就一起,被世界各权威媒体评为20世纪人类十大科技事件。

也许没有人知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就完成了第一批克隆动物。

这项事业在中国的开创者就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

1952年,童第周从杂志上了解到,美国科学家克隆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多细胞动物,一种青蛙。

童第周认为这是很有前景的科技,决定带领他的实验室向这方面攻关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

童第周没有使用实验难度较小的两栖动物,而是用了比较难做的金鱼。

因为他认为,鱼类的经济价值比青蛙蛤蟆要大。

而且金鱼便宜,繁殖快,可以尽快看到实验结果,这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非常重要. 虽然实验难度增加了,但童第周却胸有成竹,他的显微手术技艺高超是举世闻名的。

童第周曾经留学比利时,有一个蛙卵膜剥离手术困扰了当时的生物学界,连他的导师也没有做成功,是童第周漂亮地完成了这个实验,从此名扬欧洲。

当时他的导师还特地嘱咐童第周这个技术要保密。

但是,克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要用只有头发四十分之一细的玻璃丝挑去直径1毫米的鱼卵的细胞核,再从其他细胞中取出一个细胞核植入,一切都要在显微镜下完成。

光有技术,没有辅助的实验仪器也不行。

但是当时童第周工作的中科院动物所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童第周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这已经是他遇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当年童第周获得博士学位后,没有接受导师的挽留回到了祖国。

因此他的大部分科研工作都要在战火和流亡中完成。

抗战时,童第周在内迁到四川宜宾的同济大学工作,一个破庙里几条板凳就是实验室,条件相当艰苦。

最要命的是连显微镜也没有,对于像童第周这样的实验胚胎学家来说,没有显微镜就变成了瞎子,根本不能开展工作。

于是他就在旧货摊上买了一个显微镜。

这台显微镜的价钱是6.5万元,相当于他们夫妇俩两年的工资。

他们四处借债才买了回来。

那笔债,童第周花了10年时间也没有还清。

我国微生物名人故事

我国微生物名人故事

我国微生物名人故事
中国有许多微生物领域的名人故事,他们在微生物学领域做出
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屠呦呦。


呦呦是中国科学家,因发现了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对治疗疟疾起到了重要作用。

屠呦呦的发现对全球的抗疟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挽救了许多生命。

此外,还有李四光,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曾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在微生物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在微
生物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方面有着突出成就。

他的研究推动了我国微
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还有许多微生物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通过
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推动了我国微生物学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
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科学家投身微生物领域的研究,为人类健康和
生命质量的提升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微生物领域的名人故事有很多,这些杰出的科
学家和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为微生物学科研的进步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着微生物学的发展。

中国生物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生物学家的小故事

中国生物学家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有趣的故事:
-童第周,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贝时璋,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动物学研究,曾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徐星,不仅是世界上命名恐龙有效属种最多的古生物学家之一,主要从事中生代恐龙化石及相关地层学的研究工作。

-秉志,中国动物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创办了我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和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

生物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生物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生物学家的小故事简短
从前有一个生物学家,他热爱大自然,特别喜欢研究各种动植物。

一天,他听说森林里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蝴蝶,于是他兴奋地决定前往探索。

他带上了相机、显微镜和记录笔记的工具,来到了森林。

生物学家在森林里穿行,寻找着这种罕见的蝴蝶。

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发现了一只优美多彩的蝴蝶。

他小心翼翼地捕捉到蝴蝶,用显微镜观察了一番,并拍下了它的照片。

他还详细记录下了蝴蝶的生命周期、外貌特征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回到实验室,生物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分析了他在森林中观察到的数据。

他得出结论,这种罕见蝴蝶的繁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在某些特定的植物上寄生。

他将这些结果写成了一篇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

这篇论文引起了其他科学家的关注。

一位昆虫学家在读完论文后,决定与这位生物学家合作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两人共同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了这种罕见蝴蝶。

最终,他们的合作研究发现,这种罕见蝴蝶的数量在近年来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森林环境的破坏。

于是,这个小故事也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人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以保护可爱的生物们能够继续繁衍生息。

汤飞凡

汤飞凡

沙眼金质奖章正面1981年5月,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国际沙眼防洽组织大会上,为故去汤飞凡颁发防治沙眼 金质奖章。
沙眼金质奖章背面 1982年11月,国家追授汤飞凡成功分离沙眼衣原体科学发明奖。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学术轶事
“老爷”
读书会中平 等交流
1938年初,一名“大员”突然空降而来,别看他身高只一米六,但总是腰杆挺直,如果对面的人比他高,他 就离开两步说话,而不是抬头仰脖,从而使对方感到十分威武。人们背地里给这位新上任的副处长起了个绰号: “老爷”,他就是汤飞凡。他一上任就有闲言碎语:卫生署署长颜福庆是汤飞凡在湘雅读书时的老师,内政部长 何键是汤飞凡的岳父,人们说他后台硬,挤走了处长陈宗贤。这些议论传到汤飞凡耳中,他根本不予置评。
已经很晚了,可何琏和汤飞凡都没有睡意,他们想到各个房间再最后转一圈。到了小书房,何琏请汤飞凡帮 她把一张被挪动过的桌子抬回原处。刚刚抬了两步,突然“砰”的一声,汤飞凡把桌子撂在地板上说,“离开自 己的国家去寄人篱下,我的精神不愉快!”
何琏见他这样,便说:“那我们不走好啦!”此时,楼道里的挂钟敲了11下,离他们要乘的飞机起飞时间只 有6个小时。汤飞凡临时改变主意,与他共同生活20多年的何琏并不意外。在关键时刻,选择为国效力 ……但 在“拔白旗”运动中不堪忍受屈辱,1958年9月30日清晨自杀身亡 。
在去世的那年元旦,汤飞凡为了进一步确定所分离的病毒就是沙眼病毒,冒着双目失明的风险,瞒着家人叫 手下私自将沙眼病毒滴入自己的眼睛,造成感染沙眼。又在其后的40天内坚持不做治疗,收集到了可靠的临床资 料,彻底地解决了70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成为名符其实的“东方巴斯德”。
汤飞凡在世的最后一个月里,所里天天开批斗会,要拔掉他这面医学界的“白旗”,但不管是做“思想工作” 还是狂风暴雨般的批斗,汤飞凡从不屈服于“软硬兼施”,从不说违心的话,做违的心事。实在无路可走了,只 得以死抗争!可以想象,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一个60多岁的老头除了牺牲自己保护学生和同事外,还 能做什么呢?真是天妒英才也!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童第周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简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

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

”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

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

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故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

故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

项 目
思维敏捷,上课积极发言 记忆力好,背英语单词快 学习成绩比较好 文艺方面有特长 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 在学科交往,朋友多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身体健壮或身材苗条 作业书写认真,受到老师 的表扬 动手能力强,积极参加课 外活动 办事严谨,很少出错
课后活动设计: 认识自己(参考活动:照镜 子——认识自我)
故事——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
学。同屋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 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 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 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接着, 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 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怎么样,你敢吗?” 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他发表 的论文,水平越来 越高,在欧洲生物学界引起了轰动,被推荐给学术委员会。 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我 是中国人!有人说中国笨……”童第周激动地说,“我获 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 笨!” 思考:从童第周的身上,你觉得他的成功除了坚实的基本
1、自尊的含义:
(1)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是自尊 的第一个表现。 (2)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 尊重的期望心理,这是自尊的第二个表 现。
自尊的含义: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人们对自 己做出肯定的回答和评价,希望得到他人、 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这也是自尊心和 表现。
什么叫自信呢?请同学们看下列图表,你对自己的哪 些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在同意的项目前画“” 。
2、自信的含义:
自信又叫自信心, 是人们在 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知道 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能愉快地 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 才干。这也是自信心的表现。

中国归国的科学家故事

中国归国的科学家故事

中国归国的科学家故事
有很多优秀的中国科学家在海外学成归国,为中国科研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下是其中一个例子:
### 朱李月华:
朱李月华是一位归国的杰出科学家,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了生物医学博士学位。

后来,他选择回到中国,为发展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朱李月华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

他专注于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组织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创立的清华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实验室,汇聚了一批杰出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深入研究干细胞的应用,以推动干细胞疗法在医学领域的发展。

朱李月华以其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对科研事业的奉献精神,成为了中国归国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

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海外优秀科学家回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力。

10个生物学家的故事

10个生物学家的故事

10个生物学家的故事篇一:小学生必读的10个经典故事小学生必读的10个经典故事1小学生必读的10个经典故事默认分类▲断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又一阵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

骤然间他惊呆了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

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意志轰然坍塌。

结果很显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温馨提示: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永远记住:自己才是一枝宝箭。

▲乐观者和悲观者从前有一对夫妇养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卖煤为生小儿子则卖雨伞。

每到下雨母亲就唉声叹气说大儿子的煤要卖不出去了天晴时母亲又惆怅抱怨小儿子的伞没人要。

但父亲则和母亲恰恰相反下雨天他为小儿子高兴天晴时他为大儿子叫好。

温馨提示:性格决定命运乐观的人会在逆境中找到快乐悲观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

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

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

▲飞翔的蜘蛛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励志故事简短一点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励志故事简短一点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励志故事简短一点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

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科学家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故事篇1童第周是我国著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

他出生在浙江鄞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里。

因为家里穷,他一面帮家里做农活,一面跟父亲念点儿书。

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他文化基础差,学习很吃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校长要他退学,经他再三请求,才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

第二学期,童第周更加发愤学习。

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夜里同学们都睡了,他又到路灯下面去看书。

值班老师发现了,关上路灯,叫他进屋睡觉。

他趁老师不注意,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面去学习。

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考了100分。

童第周看着成绩单,心想:“一定要争气。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童第周28岁的时候,得到亲友的资助,到比利时去留学,跟一位在欧洲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学习。

一起学习的还有别的国家的学生。

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中国学生在国外被同学瞧不起。

童第周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那位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需要把青蛙的卵的外膜剥掉。

这种手术非常难做,要有熟练的技巧,还要耐心和细心。

教授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教授兴奋地说:“童第周真行!”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童第周激动地想:“一定要争气。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笨。

外国人认为很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办到。

科学家努力成功的故事篇2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

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

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的故事摘要:一、引言:介绍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的背景和成就二、学术历程:阐述生物学家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突破性成果三、科研精神:强调生物学家的敬业精神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四、国内外影响:介绍生物学家的国际声誉和交流与合作五、传承与贡献:阐述生物学家的学术传承和对后世的影响六、结语:总结生物学家的传奇一生和对我国生物学发展的深远意义正文:【引言】在中国生物学领域,有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生物学家,他的名字被誉为我国生物学界的骄傲。

这位科学家凭借卓越的才华和勤奋的精神,为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

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位生物学家的传奇人生。

【学术历程】生物学家的学术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期。

在那个时期,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领域都亟待探索。

然而,这位科学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信念,毅然投身于生物学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多个方面,每一领域都有突破性的发现。

【科研精神】这位生物学家具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敬业精神。

他时常告诫后辈,科学研究需要沉下心来,耐住寂寞,不断追求真知。

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年轻科学家茁壮成长,为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外影响】生物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成为我国生物学界的代表人物。

他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为推动我国生物学研究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承与贡献】生物学家的学术传承和精神品质成为我国生物学界的宝贵财富。

他的学生们纷纷崭露头角,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

他们继承了老师的优良传统,将我国的生物学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结语】总的来说,这位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不仅为我国的生物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撰写科学家事迹故事7篇

撰写科学家事迹故事7篇

撰写科学家事迹故事7篇撰写科学家事迹故事(精选篇1)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只能在家里边做些农活,边跟父亲学点文化。

直到17岁,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予科。

可是第一学期考试成绩总平均分没有及格,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经童第周再三请求,学校勉强答应试读半年。

童第周发誓,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

童第周坚持顽强的学习。

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以后,他更加勤奋学习,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

童第周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要攀登生物学的高峰,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劳动。

1930年童第周在亲友们的资助下,远度重洋,来到北欧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寒尔。

在欧洲著名生物学者勃朗歇尔教授的指导下,研究胚胎学。

当时,他发现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

和他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公开说:“中国人太笨。

”听到这些,童第周再也压抑不住满腔的怒火,对那个洋人说:“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来和你比,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童第周憋着一股气,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国人不是笨人,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的民族争光!”研究胚胎学,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有一次做实验,教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膜剥下来,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象蛋白一样的软膜,因为卵小膜薄,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

许多人都失败了,他们一剥开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

只有童第周一人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这项实验任务。

布朗歇尔教授知道后,特地安排了一次观察实验,把学生们都找来看。

实验开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熟练地操作着。

人们看到,他象钟表工人那样细心,象绣花姑娘那样灵巧,象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

林占熺的努力拼搏实现生命价值的素材

林占熺的努力拼搏实现生命价值的素材

林占熺是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发明了“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木质素磺酸盐”等十多项专利技术。

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以下是一些关于林占熺努力拼搏实现生命价值的素材:1. 林占熺在从事微生物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加班加点,通宵达旦地进行实验和研究。

他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为了解决纤维素原料不足的问题,他发明了“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木质素磺酸盐”的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纤维素的利用率,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2. 林占熺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他带领团队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工艺,使得木质素磺酸盐等产品能够大规模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林占熺注重团队合作和人才培养。

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

他还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多种途径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4. 林占熺始终坚持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他不仅关注科学研究本身,还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扶贫林占熺教授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努力拼搏实现生命价值的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启示和鼓励。

首先,林占熺教授的成功离不开他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

他一直致力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他的发明成果都是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得出的,每一项成果都是他付出大量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这种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执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其次,林占熺教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不仅关注科学研究本身,更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他的发明成果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而研发的,这些成果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童第周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简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

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

”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

”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

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

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
• • • • • • • • •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 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 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 的第一期目标, • 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 “像清华这样的学校,学生们必须立大志,担负起中 国的将来。他们有非常好的素质和机会,但如果毕业 后只为自己的柴米油盐关心,只为自己的房子和家庭 担心,那是很不应该的事,至少我会很伤心。” • 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理想,缺乏一种无论出现什 么情况都不会放弃的东西。 • “人活着既不在于位置有多高,甚至也不在于作出多 大的物质贡献,贵在有精神思想,孔子不就是传播一 种思想吗?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有多大?培养学生 是影响社会的一种做法,我很向往。”
施一公说的一些话
• “尽管当时我对生命科学一无所知,但还是毫不犹 豫地选择了清华。” • “与清华相比,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环境确实更好 一些。” • “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从条 件上讲,如果只从科研角度出发的话,我确实没有 必要回清华,我回清华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做科研。 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 • “我认为我全职回国,对普林斯顿和清华的贡献比 我全职在普林斯顿更大。” • “因为开出租车不如作学术愉快。 ”
• 200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ANS)发表了 Christen Brownlee的综述文章《核移植:引入克隆》,回 顾了核移植技术的历史和发展。作者从1938年Spemann提出 核移植的概念讲述,到Briggs和 King在1952年的第一个动 物克隆实验,Gurdon在1958年所做青蛙体细胞克隆实验, 然后一步跨到1996年的多莉羊。这篇文章引用了从1938年 到2003年的16篇文献,但只字未提中国科学家的克隆鱼研 究。 用主题词“Nuclear Transplantation”检索
• 2005年,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 (ISI)出版的《庆祝之年》 专刊列举了20世纪的突破性科学成就,其中克隆领域的突破包 括: • 1981年,中国科学家培育出第一条克隆鱼——鲫鱼; • 1996年,第一只用成年羊细胞的DNA克隆的多莉羊诞生; • 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等在2003年培育出第一个人类克隆胚胎,并 提取出干细胞(当时黄禹锡的造假丑闻还未暴露)。
多莉羊一夜闻名于世
克隆鱼为何一生鲜为人知?
• 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等首次向国内外报道了鱼类的 核移植研究; • 1980年,童弟周等报告在中国成功获得了第一批具有“发 育全能性”的克隆鱼; • 1981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家用成年鲫鱼的 肾脏细胞克隆出一条鱼,证明成年鱼的体细胞也可去分化和 再程序化,这比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的多莉羊早了15年。
• 邹承鲁被誉为中国生化界的泰斗,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是上 世纪60年代作为主要贡献者成功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这一重大成果,使他成为中国生化科学界的权威。 • 1946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后,邹承鲁在招考英庚款公 费出国留学生的考试中,以第一名成绩赴英,并师从英国剑 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Keilin教授。研究生期间,他已在 Nature(英国《自然》杂志)单独署名发文。剑桥几年, 他共发表论文7篇。
中国的生物学家
克隆先驱——童第周
•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 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 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 童第周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 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1980年 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上。这是世界上报道的 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 • 然而,这是一篇没有作者、只有单位名称的论文。 在汤姆森科学信息研究所的Web of Science上检索 ,这篇论文的引用率是零;而如果按童第周的名字 检索,则没有这篇论文。
科学界斗士 刚直不阿敢说话
• 早在1957年,34岁的邹承鲁就提出“应该由科学家管理科 学院”。在那个年代,他的“错误理论”还包括:不应该歧 视有海外关系的人,允许研究生和导师相互选择。 • 198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不久,58岁的邹承鲁便首次在科 学界提出“科研道德”问题。 • 邹承鲁打破了中国科学教育界导师署名的潜规则。 • 2001年,那场著名的“核酸风波”中,邹承鲁提出核酸营 养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他还公开指责生化学会一位副秘书长 为核酸营养品作商业宣传。 • 2004年他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饶毅、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 实验室主任鲁白联名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文章,严词抨 击人治下的中国科技体制。文章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科技管 理体制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施一公
• 1967 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市。 • 1985年,作为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和河南省赛区 的第一名,被保送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 1989年,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 • 1990年赴美国留学; • 1995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物 理专业博士学位; • 1998年,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 • 2001年获该校终身教职, • 2003年被聘为正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 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 2007年3月,被授予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
主要成就
• • • • 昆虫学研究方面, 神经细胞的生长研究方面, 解剖学研究方面 鲤鱼研究
细胞生物学家----翟中和
• 江苏溧阳人。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生物学系。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 在我国较早建立细胞超微结构技术;首次研制成鸭瘟细胞疫 苗;对我国20多种重要家畜(禽)的传染病进行了病毒分 离、鉴定与分类,进行了病毒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发生规律 研究;在阐述染色体端粒、DNA复制、基因转录活性、RNA 分子加工和病毒装配与核骨架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系统的 创新性的结果;在国际上首次证实原始真核细胞存在染色体 骨架与核骨架,在植物细胞与原始真核细胞中存在角蛋白中 间纤维;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非细胞体系核重建的实验模式, 证明核骨架与核纤层在重建核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外 核装配并非必须核小体的构建。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袁隆平
•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个说真话的人——邹承鲁
• 1923年5月17日,出生于青岛。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 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2006年11月23日,逝世于北京。
生化界泰斗 但一生淡泊名利来自•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 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 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 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 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 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 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 因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2003年 他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 设立以来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 生物学家协会会长。
豫籍院士 ——秉志:中国生物学手工艺开创者
• 秉志(1886.4.9-1965.2.21),动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名翟秉志,他生于河南 省开封市。1903年先后考中秀才和举人, 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09年以优异成 绩考取官费留学生,翌年赴美国留学。
• 191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 国学者; • 1915年10月25日集资刊行我国最早的学术刊物《科学》杂 志; • 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次年改为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 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系; • 1922年他在南京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 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
媒体过度狂热的追踪报道
• 2003年2月14日,克隆羊多莉被执行安乐死,新华社在第一 时间给予消息、通讯和评论的全方位报道: • “新华网伦敦2月14日电(记者王艳红)培育出世界第 一头体细胞克隆动物绵羊多莉的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14日 晚间向新华网记者证实,多莉已经死亡。”
非 洲 爪 蟾
豹蛙
非 洲 爪 蟾 胚 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