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 张志伟

合集下载

好书推荐《存在与时间》

好书推荐《存在与时间》

好书推荐《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
这本书是一部哲学著作,通过对存在、时间和人类生命意义的深入探讨,展示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

作者通过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在《存在与时间》的尾声中,马丁·海德格尔提出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

他认为,科技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生活节奏愈发紧张,个体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从而导致一种生存的疏离感。

在这种困境中,人们很容易失去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海德格尔认为,要摆脱这种困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回归生活的本质。

他提出了“向死而生”的概念,即通过思考死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于追求真正的幸福。

此外,马丁·海德格尔还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生活的真谛。

他提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爱他人,从而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在这本书的最后,马丁·海德格尔希望读者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存在、时间和人类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总的来说,《存在与时间》这部哲学巨著不仅对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展示,还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通过对存在、时间和人类生命意义的探讨,它引导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二)

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二)

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二)1、解释学的处境上一章已经讲到,海德格尔认为缘在“首先和通常地”是处于混世的和失去自身的非真态之中,而且这种非真态的“与他人同在”、“被抛于世”、“沉沦”等牵挂状态也不比真态的或真正切身的状态(Eigentlichkeit)更少本源的发生和缘构性。

那么,什么是这缘在的真态状态呢?为什么必须通过这种状态才能获得时间这个理解存在本身的视域呢?《存在与时间》第一章讲道,真正切身的或切己的状态意味着缘在“赢得自身”和“占有自身”的形态。

但关键在于,这“自身”对于海德格尔已不是任何现成者,以至可以作为一个“什么”去赢得,或通过任何非缘境的理性原则,比如灵魂的实体性、意识的同一性和身体的连续性而得到确认。

唯一可能的赢得途径只能是:从构成方式的的调整中得到某种自身定准,以区别于在世界境域中随波逐流的缘在形态。

按照海德格尔,这种构成方式的改变就意味着“将缘在作为一个整体置入先有(Vorhabe)之中”,并因此而揭示出“这个存在者的整个能在(Ganzseinkoennen)”。

(233页)这一点也恰是古希腊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未能做到的。

将缘在全体置入先有,就最充分地暴露出缘在的无任何现成前提的自构成本性,进入了处理终极问题所需要的那样一种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缘在就不再被“人们”所左右,而是在“畏惧”、“朝死”、“良知”、“决断”等存在方式中使这缘境收敛叠加为一个更纯粹和切己的领会势态。

海德格尔称这样一个不仅取消了所有前提的实体性,而且去掉了它们的散漫和依他性的局面为“解释学的处境”或“解释学的形势”(hermeneutische Situation)。

当一个人去解释一本经典、比如《圣经》或法典时,他必已“先有”了某种依据,比如经典文本和有关的参考文献;也有了某种“前视”(Vorsight)和“先念”(Vorgriff)。

但是,如果将这些前提和条件、包括文本作者自己的意见视为现成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散漫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因此也就无法消融主观与客观、解释者与解释对象、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差距,一个非任意的和有自身定准的成功理解便达不到。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

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一、存在问题二、此在的世界三、此在的沉沦四、向死而在五、海德格尔与老庄一、存在问题《存在与时间》(1927)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柏拉图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1)玫瑰花、牡丹花……“花”;(2)花、草、树、木……“植物”;(3)植物、动物……“生物”;(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

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存在(Sein,Being)存在:Being-to beSein-zu sein存在=去存在=生成的境域=生生不已的源泉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存在与时间 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 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存在与时间》是一本由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所著的著作。

该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存在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思量和讨论。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示,对于存在和时间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存在性”这一概念。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在世界中,而是具有主观性和自我意识的存在。

我们的存在是通过与世界的相互作用和体验来实现的。

同时,时间也是存在的一部份,它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存在密切相关的。

海德格尔通过对时间的探索,揭示了人类存在的本质。

他提出了“存在性”的概念,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向前推进的过程,我们通过与时间的相互作用来塑造自己的存在。

时间不仅仅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概念,它是我们存在的一部份,我们的存在是在时间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在阅读《存在与时间》的过程中,我对时间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以往我认为时间只是一个线性的概念,是一种浪费或者限制,但通过海德格尔的思量,我意识到时间是我们存在的一部份,我们的存在是在时间的推动下不断变化的。

时间并非我们要去对抗或者逃避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去接纳和利用的。

此外,海德格尔还强调了人类存在的世界性。

他认为,我们的存在是与他人和世界相互联系的。

我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体的存在,而是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共同构成的。

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我们才干真正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还提出了“死亡”的概念。

他认为,死亡是存在的一部份,它是我们存在的极限和终结。

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的存在,我们才干意识到生命的珍贵和存在的意义。

死亡不是我们要去胆怯或者逃避的,而是我们要去面对和接受的。

通过阅读《存在与时间》,我对于人类存在和时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的存在是与时间密切相连的,时间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存在和意义密切相关的。

同时,我们的存在也是与他人和世界相互联系的,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我们才干真正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纪锡垕:海德格尔_存在与时间_中的死亡现象学问题

纪锡垕:海德格尔_存在与时间_中的死亡现象学问题
第 13 卷第 5 期 Vol. 13 ,№5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2013 年 5 月 May, 2013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 中的死亡现象学问题
纪锡垕
(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成都 610041 )
摘要: 向死而在是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考察的核心问题。在死之悬临之中所显现 的是生, 而此 种生的 前 提 是 现 象 学 意 义 上 的 死, 是 入死出生, 是在打断过去、 现在、 未来的时间维度而敞开的第四维的时间性的生。向死而在的生是 无 人 称 的, 是 余 在, 是 Dasein 的进一 步改写。向死而在的余生召唤着第四维生命的打开, 余生的保持就是进入第四 维。 余 在 是第四 维 生命的 存 在, 是新的 时间, 是 余 化的 生命存在, 这是余在对海德格尔死亡的现象学问题重构。 关键词: Dasein; 向死先行; 本真; 第四维时间; 余生—余在 中图分类号: B516.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365 ( 2013 ) 05- 0018- 07
三余在一余生对向死而在的重构死一个时机是打开余生的时机这是来打开未来时间的良机余生是与未来对话是生命的余存是生携带着死之空穴在这样的时间是多余的是让未来自行说话死之余生是面对未来而发生是对未来的他者召唤余生是向死而去的一种上路方式是一种转变的生命步伐是重新打开的一个异样的开端是跳跃的步伐余在之为余生是面对死之深渊时间上一个个裂出去的瞬间与未来与时间相关的裂缝余生是跳跃的步伐
收稿日期: 2012 - 11 - 19 基金项目: 西南民族大学3 - ) , 男, 福建尤溪人, 硕士, 主要从事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场域讨论死亡问题。 一 存在论差异 《存在与时间 》 — —存 在 面 对 的 是 元 哲 学 问 题— ( Sein) 。面对存在问题本身, 存在隐匿自身, 存在不 可见, 即使自行解蔽而入存在者之中, 依然有着隐藏 自身, 故此, 存在者始终成为主宰, 遮蔽着存在的显 存在处于被遗忘状态, 遗忘把存在本身掩藏起 现, 而存在问题却一直没有找到恰切的答案, 存在之 来, 命运, 当务之急需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 追问存在 。 , 的意义 那么 存在意义问题该如何提出呢? 存在

谈对《存在与时间》中几对哲学范畴的认识

谈对《存在与时间》中几对哲学范畴的认识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No.6,2012General.No.1302012年第6期(总第130期)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我喜欢海德格尔,更准确地说是喜欢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书中提及的海氏哲学范畴总是让人思考不断。

换句话说,读海德格尔,很容易被他的哲学所吸引,原因很简单,海氏哲学蕴意独特。

下面谈谈我对书中几对哲学范畴的粗浅理解。

1终结与死亡我们首先从终结与死亡这两个在《存在与时间》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哲学范畴开始说起,终结与死亡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光从字面上来看,“Ende”(终结)与“Fod”(死亡)就有很大的不同。

在德语中,Ende原意是“结束、终点、末尾”。

这个词虽然也包含死亡的意思,但它多在生命结束这个意义上来使用,而Fod这个词一般是指人的自然死亡。

这时我们就可以把Ende说成是一个点,那么Fod就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

在俄文版的《存在与时间》(《Бытиеивремя》)中,译者将Ende译为“Конец”,“Конец”在俄语中是指未端、尽头、终点,同时这个词也有死亡之意,也通常是在“доконца”(直到死的那天)意义上来使用,它也表明了生命结束的那样一个点。

用“смерть”来译“Fod ”,“смерть”是俄文中最普遍意义上的死亡,它说的是与生存同在的一个过程而绝不是指生命结束的那个时刻,这就与海德格尔的另一个说法,“向终结存在”和“向死存在”不谋而合。

用余平先生的话说:“死亡不是在终极点上的存在,故向死存在也不是向一个等待在生之彼岸现存地摆在那里的东西的存在。

”在此在中,我们总是看到它缺少了什么东西,准确地说,是它可能是或成为的东西。

终结本身便是这一缺少,但是,存在于世的终结,就是死亡。

是不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与死亡的某种关系,此在将是一个整体。

在《存在与时间》四十八节,海德格尔用“亏欠、终结与整体性”作标题,他首先看到了在这种研究框架内,从存在论上来标示终结与整体性只能是暂时的;要完成这项工作,仅仅提供一般终结与一般整体性的形式结构是远远不够的。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资本与死亡焦虑初探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资本与死亡焦虑初探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心理资本与死亡焦虑初探作者:许祯岱张子漓李子豪袁甜蒋章顺来源:《大众科学·上旬》2019年第02期摘要:存在主义心理治疗认为死亡焦虑是个体所有焦虑的来源。

死亡焦虑使人恐惧、不安,而心理资本则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个体心理能量的体现能对死亡焦虑产生影响,研究死亡焦虑与心理资本的关系有助于我们能够更好的应对死亡焦虑。

对于其关系,我们理论研究的论点是:心理资本与死亡焦虑存在相互作用。

针对这一论点,我们提出了两个观点:①呈现较高水平死亡焦虑的个体,其心理资本水平也会较高;②个体高的死亡焦虑会促进个体进行意义寻求,从而增加个体的意义体验,意义体验的增加提升了生活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心理资本。

关键词:心理资本;死亡焦虑;存在主义1 死亡焦慮与心理资本1.1存在主义的死亡观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对死亡这一根本焦虑进行工作。

但对“死亡”这一命题的防御也始终存在,这使得死亡很少被严肃严谨的研究,而存在主义将“死亡”这一命题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亚隆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说:“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1]。

”罗洛梅在《存在主义心理学》中写到:“即使个人对死亡无可选择,但面对死亡的态度仍有选择的余地”。

提出“存在主义”这一称谓的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中也对“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向死而在”的存在主义生存论观。

存在主义认为对死亡的最好办法就是直面死亡,忽视和逃避只能带来更深的焦虑。

1.2死亡焦虑的现代研究心理学研究认为死亡焦虑是指死亡意识产生的恐惧[3],Tomer明确指出死亡焦虑是个体预期自我不复存在所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反应。

而提及死亡焦虑则不得不说到恐惧管理理论(TMT)。

恐惧管理理论在近年被科学研究逐渐发现其普遍适用性,TMT的核心观点是,人与所有动物一样,拥有本能的求生机制和动机,然而人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性。

求生本能和必死性意识造就了人类特有的存在困境,使人产生了对于存在和死亡的焦虑。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docx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 ——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docx

存在主义的存在论——以《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为例【摘要】本文主要参考的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和《存在与虚无》两本著作,对其中的思想进行具体的比较和分析。

本文对海德格尔的生存结构进行论述,解释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意义,将海德格尔的时间观进行论述。

本文还解读了萨特的自由论,将自在和自为两个存在分离出来,这就是萨特的存在论。

最后本文还对比了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各种观点。

关键词:存在主义;《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现代欧洲哲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主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得到盛行,海德格尔看到当时人们面临的危机,在1927年海德格尔发表了《存在与时间》,将存在的意义进行论述。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萨特在1943年发表了《存在与虚无》,宣扬人的自由,在当时的社会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所以说,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创始人,萨特将其发扬光大。

存在主义不仅是一门哲学,它只是一个标签,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仍旧需要审视自己,找回属于我们的自由,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

一、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一)存在与此在在《存在与时间》当中,海德格尔论述的存在是一个根本性的存在,存在占据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针对存在的提问,不仅包括存在,存在者也包含在其中,简单来说,就是存在者不断在追寻自身的存在,以此为基础,存在论主要领会了存在,这种领会以生存为基础,在存在论当中,此在的地位要优于存在着。

[1](二)在世界之中存在1.世界之中: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存在者和具体的存在途径进行研究,利用这种方式对世界进行研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操劳活动能,来认识我们使用的用具。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种目的性,还是需要利用其它的工具才可以得到显现。

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方式来可以良好的进行揭示,我们在使用这些用具的时候,为了使自身的存在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可以利用“上手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将其自然存在揭露出来。

人们通过自己的实际劳动,对用具进行实际领会,针对用具的上手状态,是对自然进行指向的,在自然当中,一些用具虽然是“上手”,但是却没有实际效用,这就说明这些工具坏了,严重的时候这些工具根本就无法称作为“上手”,成为人们想摆脱的道具。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浅谈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浅谈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浅谈《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然而,这却是一部难懂的书。

该书的论点概括地讲,就是追问什么是存在。

由此展开的问题是,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提出关于它的问题很重要?此在是什么以及它与存在的问题有怎样的联系?此在是如何又为何存在的?时间和时间性对此在及其存在为何如此关键?这就是《存在与时间》要解决的问题。

该书第一部分讨论的是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认为此在实质上就是在世的此在,其存在就是烦。

第二部分,海德格尔引入了一个只是隐含在第一部分中的主题,即此在的时间性。

此在从本质上说具有时间性:它向前眺望自己的死亡,用良知和决心审视整个生活,它在本质上是历史性的。

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性密切相关。

有的哲学家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比如,就普遍性而高,乌鸦的概念不及鸟的概念,鸟的概念不及动物的概念,动物的概念不及生物的概念,生物的概念不及物体的概念。

它们的外延一个比一个大。

在海德格尔看来,过去的哲学家己经认识到哲学概念的普遍性,却未能认清这种普遍性的实质。

所以他说,存在概念是最不清楚的一个概念。

传统存在论的定义法显然不适用于存在概念,因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找不到比它更普遍的概念来阐述它。

存在无处不在,然而存在又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它并不是一种内在于任何实体的、易于辨识的特性。

海德格尔说,由此看来,不能用定义的方法来理解存在概念。

海德格尔说,我们的生活早己包含了某种存在概念,这个概念的意义问题却从来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那么该如何探索存在的意义呢?海德格尔首先以人为出发点。

人与其他事物都是存在者,都包含着存在的意义。

但是人能提出并同答存在的意义问题,其他存在者却不能。

他把人称作此在,意思是存在在此,或者在这儿、在那儿。

此在本质上是存在于世界的,并不是简单地指它与世界上其他的物一样占据一块地方,而是说它不断地解释和参与其他实体及它们所处的背景,即环境或我们周围的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讲,之所以存在着一个单一的世界而非一个实体的集合,仅仅就是因为此在如是而为。

向死存在

向死存在

向死存在摘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论述了其独特的生存论死亡观,对死亡的分析是他建立这样一种生存论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对《存在与时间》中死亡概念的内涵加以把握,才能真正解读其中死亡问题,揭示出存在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死亡;沉沦;超越;生存“死亡”是海德格尔哲学中的一个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一个概念,要理解《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首先要把握住死亡概念的内涵;死亡是海德格尔哲学中此在的生存在世作为一个整体能被把握到的关键因素,死亡概念的本体论意义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深度。

“先行到死中去”的本真领会是达到其真理的必经之路,只有从生存论或存在论上全面地理解了死亡才能获得可靠的方法:把死亡的意义问得清楚和有意义,才能更好地生存。

一、海德格尔哲学中死亡对传统意义上死亡的超越按一般思维的理解,死亡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种生命现象。

所谓死亡,即刻想到的便是人皆有死、人必有死;这种广泛意义上的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海德格尔的死亡,“人的这个在,就字的严格意义上说来,就是‘此在’。

”人就是“此在”,我们可以把此在地存在方式即“在世界中存在”看作生命的一种形式,死亡便是“不在此”。

但如果要真正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样的简单生物学的思路显然是不够的,也是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的。

死亡的存在论结构丰富错杂,相比之下,生物学等研究的生命和死亡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状态。

我们知道,此在的本质规定性是“去在”,它本就是一种可能性,是一种去展开的状态,而不是现成的东西,更何况死亡这种别具一格可能性呢?海德格尔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这种时间观念持批判态度,把它称为“流俗时间”。

他坚持对存在者之存在的追问,坚持从死亡出发设想时间,把源始的、本真的时间作为存在论的生存论根据。

死亡的本真领会使生存的整体进入生存论的视野,进而可以领悟到向死存在的自由与真理。

海德格尔的哲学把常人领会的死亡倒转过来:死亡不是未来的某个时刻,而是与生命结伴同生的可能性,死亡的可能性当前化为整个生命过程,将来、过去和现在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现在都是将来和过去。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存在与时间》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以及时间对于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时间的重要性和自己存在的意义。

在《存在与时间》中,萨特认为时间是我们无法逃避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被时间所限制,无法逆转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

时间的流转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现象,更是对人类存在的考验。

作者强调了时间对于人的限制和压迫,同时也指出时间的流逝给予了人生的紧迫感和动力。

通过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存在。

萨特提到,人的存在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存在。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决定自己的存在方式。

然而,时间的限制也给予了我们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和压力。

每一个时刻过去,都是无法回头的,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为自己的存在赋予真实的意义。

在时间的限制下,我们也需要面对自己的死亡。

萨特强调了死亡对于人的存在的触动力。

正因为我们知道时间的有限,知道自己会面对死亡的无可逃避,我们才能更加珍惜每一刻。

通过阅读《存在与时间》,我深刻理解到了时间对于人的价值。

时间不仅是一个流逝的概念,更是对我们自身存在的限制。

正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和行动。

而面对死亡,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刻,让自己的存在更有意义。

通过学习《存在与时间》,我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时间的态度需要进行反思。

我常常会浪费时间,让时间流逝,而没有意识到时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我会经常拖延和消磨时间,导致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受到限制。

然而,通过深入思考和阅读,我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开始更加珍惜时间,充实自己的生活。

《存在与时间》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对时间的态度。

我明白了我们不能浪费时间,要充分利用每一刻,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更多的意义。

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注重时间的管理和规划,尽量避免浪费时间和拖延。

《存在与时间》注解

《存在与时间》注解

《存在与时间》注解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

这部作品是现象学运动中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海德格尔在这部书中提出了“存在论的基本问题”,即“存在问题”(Being Question),试图回归到对“存在”本身的原始追问。

注解如下:
核心概念:海德格尔提出“Dasein”(存在者,中文一般翻译为“此在”)的概念,特指具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存在状态,强调人类存在的历史性、世界性和有限性。

他主张,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存在先于本质,即先于任何形式的规定和理解,我们必须首先从其生存经验出发理解其存在。

时间性分析: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时间性分析,指出时间并非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流逝,而是构成“此在”存在结构的一部分。

他区分了“当前时间”、“已逝时间”和“未来时间”,并认为此三者构成了人的存在形态。

解构传统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将存在视为实体的倾向,他认为存在并非像物体那样“存在那里”,而是一种显现的过程,是“展开”和“揭示”的活动。

技术与世界的关系:虽然《存在与时间》未深入探讨技术问题,但海德格尔初步提出了“器具的揭示作用”,预示了他对技术时代人类存在的深刻反思。

未完成状态:《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原本设想的后半部分未能完成出版。

即便如此,这部著作已经为我们理解人的存在状况、时间观念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书籍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书籍

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书籍《人生的意义》导言生命是一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存在,每个人都在探寻着生命的意义。

无论是艰难困苦,还是欢乐快乐,我们都在努力寻找人生的目标与意义。

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都曾探讨过这个永恒的问题,并写下著作来探索、阐述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不同观点和理念。

本篇文档将介绍几本经典的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思考和理解人生的价值与目标。

一、《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马丁·海德格尔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巨匠,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从存在论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他强调人的本质就是存在,通过分析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存在是自我构筑”的观点。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时刻关注自己在世界中的处境。

从他的角度来看,人生的意义在于人们通过体验和审视自己的存在,找到个人价值和目标。

二、《背离生活者》——阿尔贝·加缪阿尔贝·加缪是法国著名作家,他的著作《背离生活者》以小说的形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存在。

小说的主人公符汀是一个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他渐渐感到自己的生活缺乏意义。

小说以他对自己的无所为感到的绝望和无助作为线索,深入剖析人生的虚无和无意义的存在状态。

这本书让读者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真谛,对于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灵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哲学巨著。

三、《弗兰克尔医生在集中营》——维克托·弗兰克尔维克托·弗兰克尔是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他在二战期间经历了纳粹集中营的苦难。

他在自己的著作《弗兰克尔医生在集中营》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见闻,给予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他提出了“存在前的意义”这一理念,表明每个人都有责任在困境中寻找生存的意义。

他认为,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命的意义也可以通过关爱他人、自我超越和对于责任的承担来找到。

这本书不仅对于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有所启示,同时也是一本充满人性和仁爱精神的著作。

结语生命的意义是一个永恒的问题,在历史上引发了无数的思考和讨论。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财管06B 虞财花 2110806b33 海德格尔在追问存在时,发现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

要解答存在这个问题必须从一个特别的存在者入手。

这个存在者相对于一般的存在者必须有优先的地位,以免这种解答陷入“循环论”。

海德格尔称这种特殊的存在者为“此在”(Dasen)。

此在的存在先于本质,它在存在状态上优先于其他存在者。

其他存在者的存在只能表达它是什么,而且它只能是什么。

比如,教室,黑板,桌子,笔等等。

而此在存在是一种可能性,它表达能是什么,而不是是什么。

海德格尔选择了“生存”来指称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此在”以生存的方式存在,使得存在能领悟自己,追问自身的存在,同时此在也能领悟和追问非此在的存在。

什么样的存在者才有这种优先性呢?对此海德格尔在《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一文中写道“具有生存方式的存在物,就是人,惟有人存在。

”在存在论上,我们可以指着黑板说“这是黑板”,也可以指者桌子问“这是什么”。

此在的生存论与人类学有区别。

在传统人类学那里,以“人是---------的动物(东西)”的方式来定义人。

把人看成是现成存在的。

总是企图追问人的本质,追问人是什么?其中有如亚里斯多德,狄尔泰,马克思等大哲学家。

前辈们艰苦的争论不休,是这种企图的必然结果。

原本人就没有本质,就不是什么。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伪问题,故久争不下。

由于传统观念的坚固,硬要追问人的本质是什么?那只好回答人的本质是没有本质或者说人的本质是去生存。

前面论述了此在就是人,但人不就是此在。

人要成为此在,就必须有领悟,知觉自己存在的能力。

我们不能说刚出生的婴儿是此在,但婴儿是人。

虽然婴儿在生存着,在“去生存”。

但婴儿不能领悟自己在生存,他的生存是由此在所领悟的。

一个植物人,虽然是人,但因失去了领悟自己生存的能力,所以他也不是此在。

由于此在被它可能怎样存在规定着,所以此在可以选择自己,获得自己,也可以失去自己。

因为此在可能是它自己,所以也可能不是它自己。

《存在与时间》1000字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1000字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1000字读后感《存在与时间》1000字读后感《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

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

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

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

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生死一向是哲学领域很容易提到的话题,于是,探讨了生存本质后,海德格尔又说“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经验的。

”谁知道到底这样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至少现在的你我都不知道。

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没有发言权,经历过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

”要是能,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会因为别人的推责而无辜走在黄泉路上。

也许真的是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

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死亡让人去注意某人,文学上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都爱说,只有死人才能出名,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死后才受到大众的认可。

甚至觉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义,明明人死如灯灭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还是厚利,很怀疑这样的规律是依靠怎样的理据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一)得益于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在繁忙的功课之余,拜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深有感触。

在已经过去的一年时光里,一直忙于参加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结交各个圈子的朋友,去图书馆也只是为各种考试复习,竟没有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品一本书。

在这些白驹过隙的时光中,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在看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继承了古希腊的思辨传统,海德格尔对于日常语言中的“是”或“存在者”的意指提出疑问,指出以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所追问的和得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

海德格尔将“存在”重新放到最重要的本源的位置,突出三个方面探讨存在问题提出的重要性: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却不等于说是最清楚的概念。

海德格尔通过不同时期对存在的观点,指出这些观点的矛盾,从而说明,存在是一个不清晰的概念。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这个结论从存在的最高普遍性推论而来,因此,它一定不是一个实体,从而它不等同于存在者。

但因为它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不能用定义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有较低的概念来描述,所以存在又是不可定义的。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因此,存在又是自明的。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阐述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

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

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正是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存在,因而会发问。

还有一种定义,“所谓此在,即是在其存在之中与这种存在相互关联的存在者”。

意思是说,此在在与各种事物相关联之际,经常把最终回归自己的可能性那样的意义与目的的关联抛到自己的前方。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

《存在与时间》读后感得益于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在繁忙的功课之余,拜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深有感触。

在过去的两年大学岁月里,一直忙于参加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结交各个圈子的朋友,去图书馆也只是为各种考试复习,竟没有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品一本书。

在这些白驹过隙的时光中,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在看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就是这本《存在与时间》,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

它之所以享誉于世,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

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近代科学哲学革命以来,理性一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才能谋求自己的合法生存权。

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整部《存在与时间》只关心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

但是海德格尔用“存在”这个词意指什么呢。

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存在意指什么呢。

“存在即合理”在《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

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

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

而现实中存在的现在,因为已经存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理性的支撑,它是合理的。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

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一、存在问题二、此在的世界三、此在的沉沦四、向死而在五、海德格尔与老庄一、存在问题《存在与时间》(1927)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柏拉图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1)玫瑰花、牡丹花……“花”;(2)花、草、树、木……“植物”;(3)植物、动物……“生物”;(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

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存在(Sein,Being)存在:Being-to beSein-zu sein存在=去存在=生成的境域=生生不已的源泉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论文)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死亡观及其对死亡的超越

(论文)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死亡观及其对死亡的超越

Writer Maga zi n e 2008No.9作家杂志思考与言说作原则,是不能容忍的。

(2)就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意即从文体学角度而言,写作主体一般从体裁、语体和风格三个层面展示其受体意识。

就体裁而言,若是写给大学新生看的,选择散文体裁是顺应读者的一种体现。

刚离家独立生活的新生,对环境不熟悉而普遍地有种莫名的忧虑。

散文文体可以随意地对无头绪的心境进行片段式的“轻描淡写”,散文文体的“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审美特征容易被新生接受并模仿。

就语体的创造而言,面对通俗类型的受体,用纯朴的语言“言尽意尽”地记录真情实感最好。

当然,写作主体主观内情的“白描”不能太“白”,适宜直中有婉,否则就流于单调、肤浅和平直了。

文体的第三个层次是风格的追求,语体发展到极致转化为风格。

业余读者不满足于“言尽意尽”的平实境界,更期待那种注重文饰,能用颇有文采的语言圆满地表达情志的“言尽意圆”的语体境界。

专业读者更期待写作主体能用平淡的语言,含蓄地传达不尽的文意,这是语言运用中“言外有意”的浑成境界。

这种语体境界不是回到“言尽意尽”的纯朴,而是渐熟乃造的平淡。

它不像“言圆意圆”那样缜密细致,而韵味绵长,一如贾平凹的散文文字,“大巧若拙”。

写作主体只有在长期积累中才能偶然得之,且不是必然得到,不可力强而致。

综上,无论受体归属哪类,更偏向于什么样的受体心理,写作主体切不能把受体当作无知者,要在智慧、知识上尊重受体,给受体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和话语可能。

5、迎合、征服、提升所谓“迎合”,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与不同受体类型(已经认定某类受体就是潜在的能与主体进行文化与思想沟通的人)的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类型合拍,符合接受者的艺术趣味的倾向与程度。

写作主体不能一味为了“迎合”而丧失自己的文化品格,在文章中吹捧、献媚、人身攻击和骂街等。

写作主体也不能忘却社会责任,要力求用高品位的文章影响、陶冶和“征服”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终结存在――《存在与时间》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志伟【内容提要】对死亡的生存论分析是《存在与时间》中最富魅力的章节之一。

本文按照《存在与时间》的线索梳理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以‚存在到头‛与‚向终结存在‛来区别沉沦的死亡观与生存论的死亡观,通过‚向终结存在‛凸现时间性之‚有终的将来‛,探讨死亡的存在论意义以及与时间性之间的关系。

顺便摆出一个问题:终有一死从而注定没有‚明天(将来)‛的存在者,如何能够确立一种以‚明天(将来)‛为核心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存在、此在、死亡、存在到头、向终结存在、时间性《存在与时间》的主题是‚存在问题‛,不过它已完成的部分主要是对‚此在‛(Dasein)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旨在为建立一种基础存在论做准备,因而‚存在问题‛是围绕‚此在问题‛来展开回答的。

由于海德格尔以现象学方法对此在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生存论-存在论分析‛,往往使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人生哲学式的解读。

毫无疑问,《存在与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人生观可能产生极其强烈的震撼作用,尤其是其中关于死亡的思考,但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理解海德格尔,从伦理学的角度理解存在论,显然难以通达其思想的本源境域。

无论海德格尔的思想能否成就一种人生哲学,存在论都是其关注的核心。

然而,如果反过来从存在论去理解伦理学,那又当别论。

本文讨论《存在与时间》中的死亡概念有两个层面(尽管我们有时很难把它们分开),其一是存在论的,其一是伦理学的,意在通过海德格尔关于死亡的生存论分析,讨论它的伦理学意义。

《存在与时间》在哲学著作中向以晦涩难解而著称,甚至近40年之后才有了第一个英译本。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实际上《存在与时间》的结构极其严谨,堪称丝丝入扣,环环相接,而其论述之充分,甚至有罗嗦累赘之嫌。

究其难解之原因,主要在于海德格尔思考的维度、使用的术语和叙述的方式。

就死亡概念而言,海德格尔的讨论集中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二部分‚此在与时间性‛,而‚死亡‛与‚时间性‛密切相关,在‚死亡‛与‚时间性‛之间还有‚决断‛。

我们本应按照这个顺序讨论问题,然而因篇幅所限,我们只好‚跳过‛‚决断‛,在讨论死亡问题之后,顺便讨论死亡与时间性的关系问题。

因此,我们准备在这篇短文中讨论这样几个问题:作为本文的引子,第一个问题是海德格尔为什么在一部讨论存在问题的著作中讨论死亡问题。

其次是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死亡概念与通常的死亡观之间的区别。

最后,我们将讨论死亡概念的存在论意义以及与时间性的关系,并且摆出一个问题:终有一死从而注定没有‚明天(将来)‛的存在者,如何能够确立一种以‚明天(将来)‛为核心的人生哲学。

[1]一、死亡与存在问题说到死亡问题,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海德格尔为什么在《存在与时间》中讨论死亡问题?《存在与时间》的主题是存在问题。

解答存在问题需从在者入手。

在众在者中,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具有存在者和存在论上的优先地位,因为我们作为在者不仅能够对存在发问,而且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生存活动之中,因而是存在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海德格尔因此称之为‚此在‛(Dasein)。

既然此在的存在即生存(Existenz),它就是一个被抛入可能性境域的自由的能在。

正因为如此,此在可能作为自身而存在,也可能不作为自身而作为他者而存在。

前者为本真状态,后者是非本真状态。

海德格尔对此在日常生存活动的分析表明,此在自始并且始终以非本真的方式存在,即为沉沦(Verfallen)。

而此在之所以沉沦在世,恰因为此在之能在:于可能性境域中选择和筹划自己的未来,乃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以它自始至终在逃避自己。

于是,海德格尔将此在之存在的整体结构的统一性规定为‚操心‛或‚牵挂‛(Sorge),即由‚先行于自身的……存在‛(生存)、‚已经在……之中的存在‛(实际性或被抛)‚寓于……之中的存在‛(沉沦)组建起来的存在。

Sorge所体现的就是此在对于生存的承受和开展,本性上牵挂未来的可能性之在,不得不承受着‚我存在且不得不存在‛乃至‚我存在且不得不能在‛的负担,逃避能在而沉沦于世。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此在之‚去存在‛的能在,此在才可能沉沦。

正是由于此在对自己的存在的牵挂,此在才会沉沦,‚存在(生存)‛虽然没有份量,但却是此在难以承受的重负。

然而,我们的问题是存在问题,我们对此在进行生存论存在论分析的目的是说明此在的存在是不同于其它在者的能在,上述分析的结果却令人失望,此在向来而且始终不是作为自己本真地在世,而且因其先行于自身的性质,其存在亦是不完整的。

于是,我们面临着两个难题。

其一是为了解答此在之存在的统一性的意义问题,我们必须将此在之存在的整体带到明处,然而此在‚先行于自身‛的性质却决定了此在之存在总是有所悬欠的,不可能完成为一个整体。

其二是由于存在对此在来说乃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以它自始便以非本真的方式沉沦在世,而如何从沉沦迷梦中唤醒此在使其本真地存在就成了一个问题。

总而言之,关于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只是‚此在的非本真存在和作为不完整此在的存在‛。

而‚此在之存在的阐释,作为解答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若应成为源始的,就必须首要地把此在之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与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

[2]两者合一,问题就是:如何将此在的‚整体能在‛带到此在自己的面前来。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此在作为整体带到明处?此在作为能在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只要它存在一天就是未完成的或不完整的。

如果要将此在这种‚能在‛的在者当作一个整体来把握,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此在因死亡终结其能在而成为一个整体。

然而,从通常的意义上理解死亡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因为此在不可能通过死亡获得其完满性,恰恰相反,死亡倒使其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

由于Sorge的首要环节是‚先行于自身……而存在‛,此在的存在自始至终都是由‚先行于自身‛规定着的,因此‚操心(Sorge)这一结构环节无疑说出了:在此在中始终有某种东西亏欠着(ausstehen),这种东西作为此在本身的能在尚未成其为‘现实’的。

从而,在此在的基本机制的本质中有着一种持续的未封闭状态。

不完整性意味着在能在那里的亏欠‛。

[3]换言之,此在作为先行于自身的能在,是永远也不会完成的,除非它走向了死亡。

但此在一旦死亡就停止了存在,从而也就不是先行于自身的能在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此在虽然是一个被抛入可能性境域的在者,但是此在的‚有死性‛注定了它不可能选择和实现所有的(无限的)可能性。

就此而论,每一个此在其一生归根结底都是一曲‚未完成的交响乐‛。

不仅如此,我们对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表明,此在向来就已沉沦,因而我们还需面对的问题是,‚此在也能本真地整体生存吗?‛因为只有当此在本真地能在时,它才能承担起存在在此得以显现的使命,我们才能通过此在的生存活动来解答存在的意义问题。

如前所述,当我们对此在进行了生存论的分析之后,实际上面临着两个问题:其一是作为能在的此在如何能够整体能在?其二是此在如何能够本真地能在?现在,海德格尔把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落在了一个问题上,这就是‚死亡‛。

于是,对死亡进行生存论分析就成了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只要此在存在,在此在中就有某种它所能是、所将是的东西亏欠着。

而‘终结’本身就属于这一亏欠(Ausstand)。

在世的‘终结’就是死亡。

这一属于能在也就是说属于生存的终结界定着、规定着此在的向来就可能的整体性。

只有获得了一种在存在论上足够充分的死亡概念,也就是说,生存论的死亡概念,才可能把此在在死亡中的‘向终结存在’从而也就是这一存在者的整体存在收入对可能的整体存在的讨论‛。

[4]海德格尔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此在之沉沦的死亡观的分析破解此在沉沦之谜,从生存论上揭示死亡的‚向终结存在‛的意义,迫使此在直面死亡,先行到死中去,立足自身而本真地在世,从而为解决存在问题奠定基础。

这就是海德格尔为什么在《存在与时间》中讨论死亡问题的原因。

二、‚存在到头‛按照《存在与时间》一贯的叙述方式,海德格尔首先描述了此在沉沦的死亡观,然后探讨生存论的死亡概念。

海德格尔把此在沉沦的死亡观的核心规定为‚存在到头‛(Zu-Ende-sein)。

《存在与时间》通过此在之整体能在的问题进入到了对死亡问题的讨论。

即是研究死亡,我们对死亡需有所‚经验‛,然而我们自己却不可能经验自己的死亡。

因为经验总是我的经验,经验总需要经验着的我存在,经验亦总是经验存在着的我。

如果没有了我,也就没有了我的经验,而且死亡作为丧失经验,也是不可经验的。

有人或许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对‚他人之死‛的经验来‚补充‛自己死亡经验的不足,而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不仅不可能,而且还昭示了此在企图将一切都交付他人代理的沉沦现象。

我们与他人共在。

我们经常会经历到他人之死。

这一‚经历‛似乎使死亡变成了某种‚客观上‛可以通达的经验。

果真如此,那么此在的整体性就是可以界说的了。

虽然我们前此的生存论分析都是围绕着此在的‚去存在‛(zusein)与‚我在‛(Jemeinnigkeit)展开的,但是现在面临着死亡的不可自我经验性,因而也只好以‚临终到头的他人此在‛来代替此在的整体性分析,或者说,补充此在的整体性分析――既然我是此在,他人也是此在,那么对他人之死的经验顺理成章地可以成为‚此在‛的经验,即我的经验。

但是,他人之死并不可能使我们经验到死亡。

因为死亡意味着‚去世‛或不再‚在世‛。

对死者来说,他当然不可能经验到他自己的死,因为他已经死了就不能再经历什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

我们所‚经验‛的只是一个活人变成一个死人即现成存在物,而不可能‚身临其境地‛经验到死亡本身,所以同样无法由他人之死来经验此在可能之在的整体性。

换言之,即使是通过他人之死,我们也一样无法‚经验‛‚没有经验‛,无法‚感觉‛‚没有感觉‛,无法‚意识到‛‚没有意识‛,而死亡无论是我的死还是他人的死,同样都是‚不再有经验‛、‚不再有感觉‛、‚不再有意识‛。

显然,无论是我自己还是他人,死都意味着不再在此,因而‚共死者同在‛也一样经历不到死者本真的临终到头。

‚我们并不在本然的意义上经历他人的死亡过程,我们最多也只不过是‘在侧’‛。

[5]有过他人之死的‚经历‛的人都知道,我们似乎经历了一次从生到死的过程,但那不过是在在者状态上一个活的存在者变成了一个死的的存在者,死亡本身仍然是不可经验的。

然而,尽管他人之死同样不可经验,但是以他人之死来代替此在的可能之在的整体分析却表明了一种现象:此在可以随随便便用其他此在来代替,所以在自己的此在身上始终经验不到的东西,可以靠陌生的此在通达。

这对于此在的存在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意味着,企图通过他人之死来经历自己的死,表明了此在以他人代替自己的能在的存在方式,而这种存在方式正是此在沉沦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