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知识大全
中国古玉器的类别分析
中国古玉器的类别分析1.墨玉器:墨玉一般指由墨绿色或黑色玉石制成的器物。
墨玉器包括墨盒、墨龛、墨床等,这些器物都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书法、绘画有关,被视为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
2.武器玉器:武器玉器主要包括剑、刀、戈等用于战争和刺杀的器物。
这些玉器通常具有强烈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军事发展和文化意义。
3.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玉器之一,具有辟邪、辟邪、旺财和保护平安等神秘的象征意义。
可以分为玉璧、玉琮、玉璜、玉珮等多种形状,常用于佩戴在腰带上或挂在家中作为装饰品。
4.玉器容器:玉器容器主要包括玉壶、玉杯、玉盘等,用于盛放液体或食物。
这些器物一般具有精工细刻的纹饰,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巧妙技艺,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食品文化和饮食习俗。
5.佛教玉器:佛教玉器是指与佛教有关的玉石制品,包括佛像、经幢、念珠等。
这些玉器常常体现佛教教义和禅宗思想,被视为信仰用品和艺术品。
6.玉玺:玉玺是古代帝王、官员所用的印章,是显示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玉玺一般由大型玉石制成,上面镌刻着帝王或官员的姓名和相应的印信图案。
7.民间玉器:民间玉器是指普通百姓使用和制作的玉石制品,包括玉镯、玉坠、玉扳指等。
这些玉器多以简约大气的风格为主,体现了古代社会民间艺术的风貌和审美趣味。
此外,根据古玉器的时代和风格特征,还可以分为夏商周玉器、春秋战国玉器、秦汉玉器、唐宋玉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玉器。
每个历史时期的玉器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物证。
总之,中国古玉器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通过对古玉器的分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审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玉器知识大全,值得收藏!
玉器知识大全,值得收藏!中国已有几千年的玉文化,古时以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现代也讲究“人养玉、玉养人”一说,人的身体好又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
反之,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那么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渐渐让人体吸收而达到保健的作用。
那么除了这些,您还了解多少呢?下面仔细为您讲解。
戴玉的益处1、养生玉石含有锌、镁、铜、硒、铬、锰、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临床经验测定,玉对人的高血压、神经衰弱、脑血管、动脉硬化等许多疾病有特殊疗效,可补肾壮阳、滋阴养血、减皱祛斑,总有效率达98%以上。
2、辟邪俗话说:“玉必有意,意必吉祥”。
从远古起,原始先民就对玉持有一种“心觉”,崇尚“以玉事神”,玉是作为神圣的“祭品”,用来作为通神的媒介物,祭天礼地,求神灵保佑降福于人。
3、聚财比如玉貔貅,是最强之催财风水用具。
貔貅能吞万物而从不泄,故有纳食四方之财的寓意。
4、静心养玉在身,可以让人镇定身心,宁神而静志,养玉在心,则让人淡泊名利,宁静而致远。
5、消暑玉具有热容量大和辐射散热好的物理特征,它可减少血液中耗氧量,使血液中酶分子不变性而保持最大活性,加强代谢,提高各种生理机能。
6、收藏在我国,玉石收藏是一种被国人所敬仰的“收藏文化运动”。
玉的质感及美观程度等都特别受人喜欢,尤其是上等的玉具有很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送玉有讲究貔貅:送爱财之人。
金蟾:送经商之人。
路路通:送任何人。
平安扣:送任何人。
猴采桃:送商人。
如意:送任何人。
节节高:送学生。
四季豆:送任何人。
葫芦 / 福禄:送女士。
蝙蝠 / 福禄:送老人。
白菜 / 百财:送商人。
戴玉的禁忌1、不是你的玉,你就不要带在身上,只有自己的玉才能保护自己。
2、有人说玉会挡灾,比如遇到了一些意外,但人没事,只是玉碎了,可能是玉在帮你挡灾。
要用红纸(布)包起来埋,这就是“葬玉”的来由。
玉的专业知识
玉的专业知识玉的历史与文化地位1.1 玉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玉是一种由矿物质构成的宝石,广泛用于珠宝和艺术品制作。
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最早的玉制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古代文明中的许多文化都有着与玉相关的传统和信仰,比如中国、印度、中东等地。
1.2 玉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贵重的宝石。
古代的中国帝王和贵族都喜欢佩戴玉器,将其视为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此外,玉还被认为具有吉祥、美好和长寿等寓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玉的分类与品种2.1 玉的分类方式根据矿物组成和硬度等特征,玉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软玉和硬玉。
软玉主要包括翡翠、蛇纹石等,其硬度相对较低。
而硬玉主要指的是石英中的玉髓,硬度较高。
2.2 玉的品种在玉的分类中,最为著名的品种是翡翠。
翡翠是一种硬玉,一直以来都是玉中的珍品。
此外,还有和田玉、缅甸玉、苏玉等品种,它们在颜色、质地和纹理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玉的加工与制作技艺3.1 玉的加工工艺玉的加工是一项独特而复杂的技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玉制品。
主要的加工工艺包括雕刻、镶嵌、打磨和抛光等。
雕刻是最为关键的加工工艺,需要雕刻师傅具备精湛的技术才能将玉石雕刻成各种形状和图案。
3.2 玉的制作技艺玉的制作技艺是将加工后的玉石转变为珠宝和艺术品的过程。
这需要巧妙地运用设计和工艺来展现玉石的美感和内涵。
制作工艺包括首饰设计、镶嵌技术、金属配件的制作等。
当然,高级玉制品的制作还需要玉匠具备对玉石的深入理解和丰富经验。
玉的收藏与价值评估4.1 玉的收藏特点玉的收藏是一门独特而复杂的艺术。
玉的收藏特点主要表现在玉石的品质、稀缺性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收藏者需要具备对玉石的鉴别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进行有价值的收藏。
4.2 玉的价值评估玉的价值评估主要考虑玉石的品质、重量、色彩、透明度和纹理等因素。
除此之外,玉石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文化地位也会影响其价值。
玉器基本知识
1、玉的分类: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
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
2、玉器的A、B、C货优质的玉器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玉器进行人工处理过程。
於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玉器。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玉器,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玉器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
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玉器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二、玉器的作用1、避邪护身我国古代以佩戴玉器驱灾避险为护身符。
从古代到现代,无论佩戴还是赏玩、馈赠玉器都起消除不祥心理的作用。
现代,玉器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人们视玉为通灵之物。
2、保健强身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本草纲目>>中记载:玉可除胃中热、息喘、止泻、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肝脏、止烦燥等。
3、收藏价值和保值性玉器都具有收藏价值和保值性,原因之一就是玉器资源越来越少,之二是玉器已经成为绿色时尚流行的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天然玉器,特别是宝石级别的玉器更是金钱难求,高档玉器制品价格也屡创高,其升值之快是古董、邮票和书画等其他投资品种难以比拟的。
三、玉器真假鉴别常用方法1、水滴在玉上,成露珠状,久不散者是真玉。
30道中国玉器知识选择题和答案
30道中国玉器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中国玉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时期。
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D. 铁器时代答案:B2.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用途()。
A. 祭祀B. 装饰C. 货币D. 礼仪答案:C3. 中国古代玉器中,()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A. 玉璧B. 玉琮C. 玉佩D. 玉圭答案:D4. 玉器的“沁色”是指()。
A. 玉器表面的颜色B. 玉器内部的颜色C. 玉器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颜色变化D. 玉器本身的颜色答案:C5. 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主要工艺不包括()。
A. 切割B. 雕刻C. 打磨D. 锻造答案:D6.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造型()。
A. 龙B. 凤C. 麒麟D. 饕餮答案:D7. 中国古代玉器中,()被视为祥瑞之物。
A. 玉龙B. 玉凤C. 玉麒麟D. 玉象答案:A8. 玉器的“绺裂”是指()。
A. 玉器表面的裂痕B. 玉器内部的裂痕C. 玉器的瑕疵D. 玉器的纹理答案:B9. 中国古代玉器中,()是权力的象征。
A. 玉钺B. 玉戈C. 玉刀D. 玉剑答案:A10.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材质()。
A. 和田玉B. 独山玉C. 岫玉D. 蓝田玉答案:D11. 玉器的“包浆”是指()。
A. 玉器表面的光泽B. 玉器表面的污垢C. 玉器表面因长期把玩而形成的一层膜D. 玉器表面的氧化层答案:C12. 中国古代玉器中,()是财富的象征。
A. 玉璧B. 玉琮C. 玉佩D. 玉璜答案:A13.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纹饰()。
A. 谷纹B. 蒲纹C. 云纹D. 饕餮纹答案:D14. 玉器的“水线”是指()。
A. 玉器表面的纹路B. 玉器内部的纹路C. 玉器的瑕疵D. 玉器的纹理答案:B15. 中国古代玉器中,()是吉祥的象征。
A. 玉如意B. 玉葫芦C. 玉貔貅D. 玉白菜答案:A16. 以下哪种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具()。
A. 砣B. 钻C. 锯D. 锉答案:D17. 玉器的“僵”是指()。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玉器知识点总结1.历史悠久:中国的玉器生产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从中国古代的文化遗址中,经常可以发现玉器的遗址,如北方的玉质半成品及工具遗址、南方的玉石器遗址,“鸟踪”、“虎纹”、“貔貅纹”等都是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
2.制作工艺: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包括开凿、挫剪、填充、雕刻、抛光等步骤。
在玉石上雕琢图案、雕花,经过多次打磨加工,最终呈现出光洁的表面。
3.象征意义:古代玉器在中国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祝福的象征。
例如,玉佩代表着高贵、尊贵和权力;玉璧代表和谐、平衡和美好的愿望;玉镯代表关爱和保护;玉戒指代表永久、忠诚的承诺等。
4.不同玉石种类:古代玉器使用的主要玉石种类有和田玉、羊脂玉、白玉、缅甸玉、新疆玉等。
其中和田玉被认为是最优质的玉石,因其质地细腻、颜色温润而被广泛使用。
5.玉器种类:古代玉器种类繁多,包括玉钺、玉璧、玉琮、玉佩、玉杯、玉盘、玉腰坠、玉镯、玉戒指等。
这些玉器多用于祭祀、礼仪、装饰等方面,是古代贵族和统治者的重要身份象征。
6.玉器的纹饰:古代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虎纹、鸟纹、云纹等。
这些纹饰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既传递了神秘而又美丽的意象,同时也展示出古代玉器艺术的高超工艺。
7.考古发现: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玉器考古发现。
例如,湖北江陵竹帛凿玉、内蒙古赤峰石井玉璧、江苏龙山雕玉牛等,这些考古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玉器的了解,也为研究古代社会和文明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8.玉器的保养:古代玉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养。
可以用柔软的布擦拭清洁,并避免与硬物接触或撞击,以免划伤或破损玉器的表面。
9.玉器的市场价值:近年来,尤其是在中国古玉热的推动下,古代玉器市场日益火热。
由于玉器的供应量有限,加上其历史悠久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导致古代玉器的市场价值持续攀升。
10.玉器文化的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已成为中国玉器文化的一部分。
玉器知识点总结
玉器知识点总结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器的制作及应用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中国玉器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而且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在古代被视为珍品,崇高的地位。
一、玉的种类及特点:1. 玉的种类玉是一种硬度很高、耐腐蚀的矿物质,不同种类的玉石在它的构造特点、化学成分、纹理颜色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按颜色可分为翡翠、和田玉、青玉、冰种玉、紫罗兰玉、碧玉等。
2. 翡翠翡翠是玉石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有缅甸翡翠,鉴别翡翠的方法:颜色,翡翠颜色纯艳如脂,绿得掩面,通光看,无色苍浊不跳;刚润,光洁翡翠因冰种(透明)、玻种(半透明)或种(半透明)而分为冰种翡翠、玻璃种翡翠和种翡翠三种,它们在价值上不尽相同,冰种为最高等级,种次之,玻璃种为较次等级。
3. 和田玉和田玉良好的物理特性及美丽的外观使它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和田玉的颜色丰富多样,既有白色、灰色、青色、黑色的单色,又有各种色调及花纹瓜子皮等异型纹。
二、玉器的制作工艺:1. 开料在制作玉器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玉石,将原石进行开料,将玉石从原石中切割出来,形成制作玉器的原料。
2. 绘图在玉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在玉石表面进行绘制花纹或者图案,以便后续的刻制。
3. 雕刻雕刻是玉器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需要使用专业的雕刻工具和技术,根据绘图的图案进行精细的雕刻工艺。
4. 打磨在雕刻完成后,需要对玉器进行打磨处理,以使表面光滑细腻,增强玉器的观赏性。
5. 细面细面是雕刻的最终步骤,对雕刻好的玉器进行细致的抛光处理,使其光泽更加明亮。
三、玉器的分类及鉴赏:1. 玉佩玉佩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用品之一,也是一种除旧时代赋予它的功能外,兼具工艺美的器物。
玉佩多半的造型及图案都寓意着吉祥、祈福、保平安、招财等各种美好意愿。
2. 玉璧玉璧的外形多呈圆形或八角形,取规矩、圆满之意。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
玉器入门知识大汇总玉器入门第一天,一天积累一小点中国文化学上的玉,内涵较宽,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按此标准,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软玉,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玛瑙、水晶、琥珀、红绿宝石等彩石玉。
欣赏玉器须领会十个字:山川之精英,人文之博大。
山川之精英,讲的是材质美,每件玉器先要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或是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进一步还要探讨它的产地。
人文之精美,指的是玉器的造型美和雕琢美,以及影响造型美雕琢美的工艺、社会诸因素。
由于历代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史前文化: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
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
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今嘉兴市境已有先民居住繁衍,形成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今嘉兴市城区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洪自然村发现而得名。
其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至4000年。
马家浜文化具有独特的形态,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
马家浜文化时代,人类已经定居,生产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在栽种稻谷、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方面已有很多创造,其时人们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
马家浜文化按其时期间的早、中、晚,可分为罗家角类型——马家浜类型——崧泽类型。
马家浜文化经历了晚期的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2000年,出现了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
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
中国玉器知识点总结重点
中国玉器知识点总结重点
一、玉石的来源
玉石是一种矿物质,主要由硅酸盐、氧化物等成分组成。
在中国,玉石的主要产地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云南等地,这些地区的玉石资源非常丰富。
二、玉器的分类
中国玉器可以根据其用途和形态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可分为器皿、首饰、工艺品等;按形
态分可分为玉琮、玉璧、玉斧、玉玺等。
三、玉器的制作工艺
制作玉器需要繁琐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的选取、设计图样、切割、磨光、雕刻等。
不同
类型的玉器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如玉璧的制作需要进行琢磨、打磨,而玉玺则需要进行刻字、镶嵌等工序。
四、玉器的文化内涵
玉器在中国古代被视为吉祥、祥瑞的象征,因此常被用于祭祀、礼赠等场合。
同时,玉器
在儒家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赋予了高尚的品格和人格魅力。
五、玉器的收藏与保养
由于中国玉器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稀缺性,因此深受收藏家的青睐。
对于玉器的收藏与保养,需要注意避免震撼、受潮、高温等情况,确保玉器的保存和保值。
总的来说,中国玉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
国玉器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玉器的起源、制作工艺、文化内涵和收藏
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希望中国玉器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得
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玉器篇
妇好墓玉熊
第三章 春秋、战国工艺美 术
• 一.春秋玉器 此期的玉器继西周后又出现一个高峰,玉器的 总体风格:细腻精美。和田玉质的玉器增多, 祭祀礼器性质的玉器减少,注重装饰审美的世 俗化。 玉文化的宗教色彩与神话色彩到此时期发扬大, 人们通过玉崇拜,希望获得吉祥安康,以求得 生活的富裕安定和精神的欢愉
良渚文化
• 良渚文化的玉器 形制
良渚文化虎面纹玉琮
• 凶悍雄奇神秘
良渚玉钺
• 仪仗器,象征权势
良渚文化
• 神人面纹玉器
良渚文化
• 玉铲佩
良渚文化典型纹饰
• 神人面纹
良渚文化
• 山形玉
大汶口文化玉器
• 山东省滕县大汶口遗址出土.器体扁平,呈长方形。面部正视,五官均 以粗阴线刻饰,虽然夸张,但神态毕肖。器背有一凸脊,脊上有一横 穿,可供穿系.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玉人面形象,也是大汶口文化出土 的唯一一件,其价值自不待言。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玉器器型基本知识
玉器器型基本知识
玉器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玉器器型是玉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不同种类的玉器在形状、结构和造型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玉器器型的基本知识:
1. 璧:是指玉石圆形或方形的平面器物。
璧有圆形璧、方形璧、六角璧等。
2. 珮:是指用来佩戴的类似于项链的玉器,形状通常是长条状。
珮有一串珮、双串珮、多串珮等。
3. 玉佩:是指玉石雕成的佩饰,形状通常是长方形、圆形、菱形等。
玉佩有单面佩、双面佩、中空佩等。
4. 环:是指玉石圆形的环状器物,玉环通常是用来佩戴在手指上的。
5. 龙凤玉:是指用玉石雕刻成龙、凤等神兽形象的玉器。
它们形态优美,是玉器中的精品。
总的来说,玉器器型众多,各具特色。
玉器的器型不同,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审美趣味。
对于玉器爱好者来说,了解和鉴赏玉器器型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收藏玉器。
玉器名词解释
玉器名词解释
玉器是指用玉石制作的各种器物,其质地坚硬、光泽温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以下是常见的玉器名词解释:
1. 玉佩:佩带在腰间的装饰品,通常用玉石雕刻而成,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梅花形等。
2. 玉璧: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的玉器,多为六边形或圆形,表面通常雕刻有图案。
3. 玉杯:用玉石制成的杯子,一般只能盛少量液体,常作为贵重的礼品。
4. 玉笛:用玉石制成的笛子,一般为长管状,具有悠扬的音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之一。
5. 玉雕:用玉石雕刻成的精美工艺品,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各种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6. 玉环:戴在手指上的玉制环形装饰品,形状多样,一般为单环或双环。
7. 玉牌:用玉石制成的牌子,常作为授予官员、将领等的荣誉证明或官方标志。
8. 玉珮:一种佩带在腰间的玉制装饰品,通常是长条状,表面可以雕刻图案。
9. 和田玉: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一种优质玉石,质地坚硬、温润,是制作高档玉器的首选材料之一。
10. 白玉:颜色洁白的玉石,质地坚硬、透亮,是制作高档玉器
的常用材料之一。
古玉知识点
古玉知识点古玉,又称为玉石,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瑰宝。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被誉为“中国的国石”。
古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广泛用于工艺品、装饰品以及各种礼器中。
本文将从古玉的定义、种类、制作工艺等方面来介绍古玉的知识点。
一、古玉的定义古玉是指中国古代玉石文化中的玉石,主要包括玉璧、玉璜、玉珮、玉佩、玉鉴等形制。
它们不仅是古代人们的装饰品,更是象征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古代玉器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古玉的种类古玉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玉璜、玉璧、玉珮、玉佩、玉鉴、玉琮等。
其中,玉璜是最常见的一种古玉,它呈圆环状,通常由粗糙的原石经过琢磨、打磨而成。
玉璧是古代帝王的象征,形状为圆盘状,中间有一个圆孔。
玉珮则是一种形状扁平的玉器,多用于装饰衣物。
玉佩是一种吊坠状的玉器,通过绳索或链子系于脖颈,被视为一种吉祥的象征。
三、古玉的制作工艺古玉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主要包括开料、雕琢、打磨和镶嵌等步骤。
首先,选择合适的玉石原料,然后进行开料,将玉石切割成所需的形状。
接下来,雕琢师傅会用各种工具对玉石进行雕刻,赋予其不同的纹饰和造型。
然后,进行打磨,使得玉石表面光滑细腻。
最后,如果需要,会进行镶嵌工艺,将其他材料与玉石结合在一起,增加玉器的装饰效果。
四、古玉的鉴别方法对于古玉爱好者来说,鉴别真伪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鉴别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听声和手感。
首先,通过观察古玉的纹理、颜色、透明度等特征来判断其真伪。
其次,用手指敲击古玉,真玉的声音应该清脆悦耳。
最后,手感也是判断古玉真伪的重要方法,真玉的手感应该温润细腻。
五、古玉的保养方法为了保护古玉的完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与尖锐物品接触,以免刮花或破损古玉表面。
其次,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古玉变质。
最后,定期用软布擦拭古玉表面,保持其光洁。
综上所述,古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认识古玉的基本常识
认识古玉的基本常识一、一般鉴赏的基本工具(见图1.2)(1)托盘(2)游标卡尺(尺寸以公分(cm)为单位)(3)磅秤(重量以公克(g)为单位)(4)10倍~22倍放大镜(5)高倍率的显征镜(6)强光手电筒(7)白色手套(8)毛刷(9)盘袋(10)照相机二、鉴赏古玉时应注意事项:1、玉器应置于托盘上(月盘、星盘)。
(注1)2、一次只看一件,避免碰触破损。
3、次第传观时,玉不离盘,盘不离台。
4、不易站立的玉器应平放。
5、有盖子或组合件的玉器,应先分开置放。
6、生坑品未经许可,勿直接用手触摸或盘玩,触摸时最好戴上手套。
7、宾客应有“褒而不贬”的风度。
8、全体观赏完毕后再做讨论。
玉器的物理性质一、与玉石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物理性质玉器的物理性质简言之即为“玉质”,包括颜色、硬度、韧性、比重、条痕、光泽、透明度、颗粒度、晶形、断口、解理、结晶水(注2)、包里体等。
颜色(图3)颜色主要是指玉石的基本色(本色),是玉石对可见光(白光)的吸收,而呈现出各种颜色。
观察玉石的颜色,要在自然白光之下,因为日光为“七色光”,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在内的各种色光,都在白光波长中。
而一般的灯光是不全光,所以有“灯下不观色”之说。
玉石对光完全吸收,呈现黑色,完全不吸收,呈白色或无色,还有其他的“补色”现象。
可与美国地质学会出版的“岩石颜色表”比对。
硬度硬度是指外力进行分割物质时的难易程度。
测定硬度的方法可分“摩(莫)氏硬度”与“维氏硬度”。
摩氏硬度与维氏硬度对比表:矿物摩氏硬度维氏硬度滑石1 2石膏235方解石3172萤石4248磷灰石5610长石6930石英71120黄晶(注3)81250刚玉(注4)92100金刚石10*****以简单物件刻划来把握大约的硬度;纸上划痕,约摩氏1度;与指甲相同,约摩氏2度;与美工刀相同,约摩氏5.5度;与玻璃相同,约摩氏6度。
韧性韧性通常是指玉石内在的结合能力,也就是对外力的抗压强度,也可以用“研磨硬度”来表示。
玉文化知识问答
玉文化知识问答1、中国玉器发源于何时,至今已有少年的历史?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从出土玉器考证,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龙山文化。
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均发现不少玉器。
玉器时代距今6000——4000年之间,此后玉器与铜器并用了约1000年,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
2、古代人们认识玉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渊源于原始人们审美意识的发展——在选择打制琢磨玉石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观,继而赋予它原始的信仰和崇拜意识,从而孕育产生了原始宗教笼罩下的装饰和礼仪玉器。
3、“玉”字始于什么时代,汉字中从玉的字有多少?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选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织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于玉有关,“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4、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什么?“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阐述了玉字的概念。
“象三玉之连一其贯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是“丰”型。
比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参通。
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世间帝王,能够沟通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帝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祸福的主宰。
5、中国四大国粹是什么?玉器、京剧、国画、中医6、中国人自古以来传统的用玉观念是什么?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7、我国古代以玉寄托理想的名著是什么?《红楼梦》——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取名,贾宝玉、林黛玉,多少年代读不厌一部感人至深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快玩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古玉知识——六器
古玉知识——六器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礼仪玉器,为三代(夏商周)琢玉品种,为原始古玉中“法器”变化而来。
是指古人在祭祀、朝会、交聘等礼仪场合使用的玉器,常简称为“礼器”或“礼玉”,据《周礼》,主要是指璧、琮、圭、璋、琥、璜六种玉器,形状各异。
《周礼.春秋.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 是为“六器”。
玉璧: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一,也是“六瑞”之一。
《尔雅·释器》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
”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
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一般不再用“瑗”这一名称。
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瑞玉、战国至两汉是玉璧的鼎盛时期,,花纹形式多变,饰纹种类极为丰富,使用范围大增,数量也属历代之冠。
玉琮: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
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
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筒型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祇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
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玉圭:古玉器名。
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为瑞信之物。
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
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
《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
中国古代玉器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玉器基本知识一、主要品种与基本形制中国古玉器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于朝廷政务、宫廷生活和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繁杂。
玉礼器 玉礼器是现代人按用途对古玉器所做的分类。
据《周礼》载,西周玉礼器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叫瑞玉,是王权的信物,有六种最重要的玉器,名“六瑞”。
第二类是祭祀器,是奴隶主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所用的六种玉器,名“六器”。
第三类是朝廷用于传达政令、证明官爵身份的玉器,注在有玉符节器等。
另外,封建帝王和朝廷专用的各种玉器,也是玉礼器。
《周礼·春宫·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圭,是一种长方形状一端微隆起的玉器。
璧,是一种基本形状为圆形板状、居中有一个小圆孔的玉器。
与璧形状相似的玉器还有瑗和环。
玉琮,基本形状是一种外方内圆粗管形玉器,中心有一个贯通上下的大圆筒,圆筒两端还有一环状凸起。
玉璋,形状是体扁平,上斜尖,下底平,四边中有一侧边长,一侧边较短,底边平直。
玉牙璧,又名玉璇玑,是指一种有外沿上有几组齿牙装饰的玉璧。
玉璜,是一种弧形薄玉片形状的佩饰,有半璧形或小于半璧形,常见的玉璜仅为圆璧的三分之一,弯弧两端或中间靠上都有小孔,两端可为龙首、虎首,璜身上常有纹饰。
玉兵仪仗器 玉兵仪仗器,是指古玉器中的玉刀、玉戈、玉銊、玉戚等器。
玉如意 如意原是古印度佛教徒的用具,基本形状是长约一二尺,柄端为灵芝形或云头形,有弯曲的长柄和小巧的端尾,有多种用途,如论经传道时可作为教鞭;休息时可用于搔痒;金属玉如意还可防身。
大约从唐代起,宫廷开始使用玉如意。
清代时,玉如意的用途扩大,用于各种礼仪庆典场合,已成为一种宫廷玉礼器了。
玉冠饰 党见的玉冠饰有帽正、玉翎管、玉帽顶。
玉器小常识
玉器小常识中国人好古玉,是骨子里的。
1、什么是古玉: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
不是你、我、他想像出来的或理论出来的。
现代玉雕和仿古玉雕就不具备这个特征。
玉玩的是文化含量,越古越好。
仿品多,长眼哪!2、什么是鉴定:鉴定并不神秘,简单的说就是:用标形器和被鉴定器对比。
实际要复杂一些,要经过:立标、观察、涉猎、积淀、总结、反馈、否定、精练、反复、对比。
每个阶段都有可能误入歧途。
如果说自我否定是进步的关键,那么有几个人有勇气;有能力面对自己的失误,而能保持好自己的心态哪。
多数人误入歧途并不奇怪。
十条老牛也拉不回来。
3、长眼靠什么:一不靠老师;二不靠书本。
[书不能一点不看] 靠真标本自悟,不断扩大标本品种。
不怕鬼,不信斜,错了从新来。
茅台酒的味道靠自己品。
没有悟性就分不清忠告和骗术;没有悟性是一片黑暗。
4、悟性从那里来:有人叫境界,有人叫慧根。
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足以,那就是你的悟性使然。
人们注定要在大多数事上一塌糊涂。
这和智慧、文化水平无关,没什么不服的,越不服越陷的深。
悟性就是指引你的上帝之手。
5、会与不会之间:玩古玉的人中,多数人终生入不了道[百分之九十]。
部分人摆脱不了二把刀[百分之十]。
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能成手,也就是鉴定准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难断没有错断的人,这就是现实。
但愿能改变之,这不是单方所能为的。
6、有那么多古玉吗:有了眼就知道有多少古玉了。
现在是收藏古玉的最好时机,假的比真的卖的好。
7、收藏者的难处:普通收藏者的最大难处就是,找不到标形器。
博物馆的展品不能成为标形器,因为标形器必须能长期密切接触。
不要小瞧真品碎片,那是长眼的利器。
盲目拜师是第二个误区,他的老师就走偏道了。
8、专业人士的常见误区:专业人士不存在标形器的困惑。
但是他们容易对市场不敏感;对高仿品缺乏研究。
只有知道假的为什么假,才能对真的为什么真有更深刻的认识。
专业人员有高有低很正常。
[希望上述评论没有得罪专家和老师]9、长眼有诀巧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说有是因为悟道的过程各不相同,各有个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器知识大全-如何鉴别玉器编辑:九天草 来源:中国吉祥文化网 时间:2010-11-16 19:40:42 点击:5931分享到:玉,以其质地细腻,玲珑剔透,自古被人们所喜爱。
玉具有除热、柔筋强骨,安魂魄、利血脉、明耳目长等疗效。
玉能养人,人能养玉。
鉴定玉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条:一是看玉的比重。
比重越大,玉越珍贵。
二是看玉的硬度。
硬度越强者玉石越佳。
三是看玉的色泽。
红的为翡,绿的为翠。
翡和翠布满就可以称为宝石。
当然玲珑剔透也是一个方面。
四是听玉的声音。
脆者为佳,哑者为劣。
五是看做工。
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
这句话并不科学。
所有的玉都是论斤,论立方购买的。
和艺术结合,才决定它的价格。
六是看玉的时间。
玉有古玉和现代玉之分。
古玉就是文物。
现代玉就是艺术品。
一块年代久远的古玉,价值可以连城。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陕西蓝田玉和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和田玉按产状分三种类型:(1)仔玉:从河流中捡出的玉石,它是原生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水系中的大卵石,这种玉小块多,大块少,质地好,水头足,色泽洁净,其中常有羊脂玉仔出现。
(2)山料水玉:经冰川和洪水等搬运的软玉,其特点是块度大,表面光滑(3)山料玉:指直接从玉石矿中采出的原生玉石。
独山玉颜色复杂多样,在玉石上分布表现为二:一是各色相互浸染交错,杂乱无章,另一类表现为大致呈平行带状展市,且有色相、浓度上表现为呈渐变的关系。
它的质地近似于软玉和翡翠,具有坚韧致密细腻的性质。
它的透明度从半透明、微透明到不透明都可以见到。
蓝田玉名称初见于《汉书。
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
其后,《后汉书。
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
”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
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
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
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
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
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代玉佩。
从这两件玉器玉质和色泽上看,很多地质学者都认为同现今的蓝田玉相似。
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蓝田玉,则需加以进一步的考查。
岫玉现为我国蛇纹岩玉石总的工艺名称。
广义的岫玉包括辽宁岫岩玉、广东南方岫玉、四川会理岫玉、新疆昆仑岫玉和北京十三陵所产京黄岫玉等。
狭义的岫玉则专指辽宁岫岩县所产的岫岩玉(简称岫玉)。
它的颜色多种多样,但以白色、淡绿色为常见。
它的硬度为2。
5---4。
5;比重2。
5左右;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也有极少数为透明,与有机玻璃比较相似。
国内主要的岫玉品种,有如下10种:(1)岫岩玉:是由纤维蛇纹石和叶蛇纹石为主组成的致密块体,其颜色不下十余种,辽宁岫岩县是我国岫玉的主要产地。
(2)南方岫玉:简称"南方玉",主要产地在广东省信宜县,故又称"信宜玉"。
是一种呈暗绿色至淡绿色的致密块状蛇纹岩。
由于其有较美丽的绿色花纹,故适合作大型玉雕摆件。
(3)酒泉岫玉:简称"酒泉玉"或"祁连玉",是一种含黑色斑点和不规则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致密块状蛇纹岩。
(4)陆川岫玉:简称"陆川玉",是一种在黄绿色基底上常见有黑斑的致密块状蛇纹岩。
产地在广西陆川县。
(5)昆仑岫玉:简称"昆仑玉",玉质与辽宁岫岩玉很相似。
产地在新疆的昆仑山麓。
(6)会理岫玉:简称"会理玉",是一种外观似碧玉的暗绿色块状蛇纹岩。
产地在四川省会理县。
(7)云南岫玉:是一种绿色的块状蛇纹岩,常含绿泥石。
(8)莒南岫玉:简称"莒南玉",是一种黑绿色的块状蛇纹岩,产地在山东省莒南县。
(9)京黄岫玉:简称"京黄玉",是一种黄色、淡黄色或柠檬黄色的蛇纹岩,产地在北京十三陵老君堂。
(10)都兰岫玉:是一种具竹叶花纹的块状蛇纹岩,故也称"竹叶玉",产地在青海省都兰县。
翡翠硬度为7,比重3.33。
矿物折光率:Ng=1.667,Np=1.654;重折率0.012。
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
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颜色、质地(结构)、透明度(水头)、裂隙、杂质等,影响翡翠成品的因素还包括加工工艺。
在翡翠商贸中,将质地与透明度总称为"种",质地(结构)是指组成矿物颗粒的大小及粒度的粗、中、细,包括玻璃地、冰地、豆地、干白地等。
透明度(水头)是指透明程度。
色是指颜色的浓、阳、正、和的程度。
传统上对翡翠的分类过细、过于复杂,使人在理论上、概念上争论不休,所以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翡翠划分为:老坑种、有种无色、蛋清(芙蓉)、干清、豆种、金丝种、白地青、花青、油青、马牙种、翡、春、蓝花、黑等十四个特征类型。
老坑种:老坑种颜色符合浓、阳、正、和的要求,颜色浓绿,分布均匀,浓艳而且明亮。
质地较细腻、透明度较好。
假若是玻璃地,加上浓、阳、正、和的颜色,将使翡翠颜色质感更好,鲜艳夺目,此品种被称之为老坑玻璃种(极品)。
老坑玻璃种产量稀少,购老坑玻璃种毛料,一般需要1OO万~ 300万元人民币/公两。
有种无色:有种无色是指颜色色少、色淡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细腻的玉石。
肉眼仅可见个别纤维状的硬玉矿物,内部无杂质、棉绺,石花较少,击之声音清脆似金属。
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变晶结构。
原料若够大的话,一般都用来做成手镯,手镯表现为清澈透明,水清地好,块体大的较稀少,属高档次,成品价格一般在5万~15万人民币左右。
芙蓉种:芙蓉种就象芙蓉花,香味清淡而悠远,芙蓉种颜色一般为淡绿色,肉眼看其色较纯正而不邪,不带黄色调。
半透明或微透明,玉质较细腻,在 10X放大镜下感觉有颗粒,但找不到界线,这是因为在形成后期遭受重结晶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属蛋清地,种虽不是很透,但也不干;色虽不够浓,但清淡,类似中国铀玉。
芙蓉种产量较大,较易见到,在中国南方深受喜爱,价钱在南方贵于北方,属中高档,总的来说价不是很高。
假若芙蓉种翡翠上出现深绿色的脉,被称为"芙蓉起青根",象这类则属高档货,价格就高。
干青种:分为两类:一类是指纯的钠铬辉石,另一类除含钠铬辉石外,还含有硬玉、造闪石等,比重3.3土,此类翡翠绿色色浓且纯正,透明度差,底子,在阳光下照射,光透不进去,用聚光电筒照射,最多只能透进1mm的光。
此种玉料,玉质较粗,矿物颗粒形呈短柱状,在显微镜下为全晶质半圆形粒状结底洁白如雪,绿色鲜艳耐看,绿色一般不规则,呈斑状或团块状出现。
在 10X放大镜下观察,其质地比较细腻,往往呈纤维状结构,大多数不透明。
白地青种的绿、白分明,底色一般较白,绿色鲜艳,虽然水头不好,但也有很多年轻妇女购买。
白地青种一般只适合做手镯、雕件、挂牌。
小型挂件或手镯价格一般在1千到1万元之间。
价格取决于种的好坏和绿色范围大小和色泽。
花青种:是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是根据色的分布形态来划分的。
花青种的绿色分布呈脉状,分布较密集或较疏落,颜色可深也可浅。
底色可为淡绿色或无色,质地可粗可细。
按质地可进一步细分,如:豆花花青,晶粒较粗,称豆底,不规则的颜色分布,为花青。
另外还有马牙花青、油底花青等。
若按色形分布,还包括点状花青,俗称"梅花种"。
花青种的价值取决于种的好坏,以及颜色的分布范围和色泽。
市面上较易见,多用于做小挂件,属中低档,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左右。
油青种:肉眼观察:绿色较暗,颜色不纯,掺杂灰色调或蓝色调,给人一种很沉闷的感觉。
油青种的透明度一般较好,玉质细腻,玻璃光泽,但表面光泽好似带油性。
镜下见纤维状变晶结构。
颜色可由浅至深,若色深时,被称为"瓜皮油青";若色浅时,被称为"鲜油青"。
油青种在市面上较易见,属中低档。
在北方比较受人欢迎,在南方不太受人喜爱,在北方因受人喜好的影响,价钱略贵于南方。
戒面价钱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元左右。
马牙种:质地粗糙,玉石中矿物呈白色粒状,透明度差,俗话说:"水份不够或水头短"。
肉眼看上去有点象瓷器一样。
在10X放大镜下观察,能清楚见到绿色中有很细的一丝丝白条,虽然绿色较绿,但不够均匀,且分布不规则。
马牙种很少用于做戒面,多做挂牌、指环等,马牙种在市面较易见,属中低档次,价钱不高,几十到几百元。
翡:可分为红色翡与黄色翡两种情况。
红翡的颜色是次生形成的一种颜色,分布于风化表层之下或沿翡翠原石裂隙分布,为铁矿物浸染而形成的颜色,产于缅甸老场区和大马坎场区。
红翡可分为三种:①亮红:也称为"鸡冠红"为红翡中的上品,其色泽可能是由Co3+所引起的;②暗红:往往是 Fe2+氧化成 Fe3+所致,多接近于原石的边缘分布;③褐红:产于原石边缘,因风化淋滤作用而造成的铁染,带褐色杂质极多,为红翡中的下品。
亮红色的红翡很少见,可遇而不可求,价格极高。
而褐红和暗红色的红翡,产量多,又因色差,而不为人喜爱,价格极低,几元到几百元即可买到。
黄翡也是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颜色,往往分布在风化表层之下,而在红色层之上,它是由于褐铁矿浸染所致。
黄色不纯,常带褐色,产量多,不为人所喜爱,价格极低,几元到几十元即可买到。
春:紫色的翡翠,紫色俗称春色,紫色一般都较淡,根据紫色的色调不同,可分为粉紫、茄紫、蓝紫。
①粉紫:紫色中带微微粉色,质地比较细腻,半透明,内部棉辞较多,在被做为底色使用时,称"藕粉地"。
②茄紫:紫色中带有茄子般的蜂红色,质地粗糙,肉眼可见其矿物颗粒,透明度较差,内部有大量棉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