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e55b2f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0.png)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1000字为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稳定,防范和应对各种安全生产事故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基础上,编制一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提高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员工的个人安全和企业的正常经营。
本报告将对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进行探讨。
一、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需要注意的问题1.细致全面的考虑各种可能的事故情景,包括可能的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紧急处理等步骤。
2.整合应急资源,明确相关应急机构和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应急通讯和应急协调机制。
3.设计合理的救援和安全疏散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演练方案,不断完善和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步骤1.内容(1)危险源识别: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设备、物质、场所等进行识别,明确可能发生的危险来源。
(2)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评估,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评定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3)应急响应:针对各类危险源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2.步骤(1)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数量,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人为错误等,根据不同的危险源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2)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判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采用风险等级和风险评估矩阵的方式对各种危险源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
(3)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包括警报、组织疏散、战斗搜索、紧急控制等方案。
三、示范案例分析某企业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编制了一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他们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1. 形成全面的安全生产事故清单,包括火灾、爆炸、毒气泄漏、人为错误等。
2. 利用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等手段,搜集了大量基础数据,进行了对各种危险源的预评估。
3. 采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危险源进行了细致评估,如:“火灾”场景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应急措施等。
4. 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与相关的应急协调机制和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形成了协同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范围和适用性
范围
本报告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可能发生的 安全生产事故。
适用性
本报告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可能发生的 安全生产事故,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 障、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
术语和定义
安全生产事故
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 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 坏。
应急预案
风险评估
指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评 估,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 严重程度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方 面。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 评估引言 • 评估目标和方法 • 风险识别和分析 • 应急预案评价 • 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 生命财产安全。
背景
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损失。为了加强安全生产 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风险,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 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应
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评估方法
历史数据分析
通过对历史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频率 、类型和原因,为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现场检查
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检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事 故风险。
专家评估
邀请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对风险进行评估,确保评估 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而制 定的应急计划和措施。
02
评估目标和方法
评估目标
识别潜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
01
通过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对生产过程产生负面影响的安全隐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产安全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我公司特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以便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和措施。
二、评估目标本次评估的目标是对我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程度;2. 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情况;3. 应急组织和人员培训水平;4. 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5. 应急演练和整体协调能力。
三、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文件资料的分析,对评估对象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分析。
1. 审查文件资料:对公司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如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物资储备清单等;2. 实地考察:对公司的生产及应急设备、应急设施、应急组织机构以及员工掌握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进行实地考察;3. 应急演练观察:参加公司的应急演练活动,并观察其组织、协调及处置能力。
四、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方法和数据分析,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如下:1. 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程度:公司已拟定相关应急预案,并根据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但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施性。
2. 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情况:公司根据应急预案规定,储备了一批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但在某些特殊物资储备上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应急组织和人员培训水平:公司已建立了应急组织机构,并配备了专职的应急管理人员。
全体员工参加过应急知识培训,但部分员工对应急措施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培训力度。
4. 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公司具备一定的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但需要加强应急队伍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提高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
5. 应急演练和整体协调能力:公司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演练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演练方案不够完善、演练时间不确定等,需要改进。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一、前言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和自然因素等各种原因而引发的,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针对可能要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全面分析,评估风险,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及对各项应急措施进行评估和测试,提高企业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目的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在企业中提升应急能力评估的意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
同时,本文档还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方法,为管理者提供方法支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三、评估流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的事故管理人员认真制定并指导实施。
评估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评估范围事故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要评估的范围,包括评估的对象、时间、空间等。
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的框架,对评估的范围进行明确和归纳,以便便于评估的实施。
2.收集信息信息收集是评估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此过程中,评估人员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包括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人员素质、设备状况、环境影响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对企业的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收集信息的过程中,评估人员可以采用调查问卷、事故模拟、现场巡视、记录笔记等方法。
3.分析评估收集信息后,评估人员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工作,从事故场景、人员素质、设备状况、应急预案等方面,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风险排除和应急措施。
4.报告编制评估人员根据分析评估结果,编制一个详细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并向企业管理者汇报,通报评估结果和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四、报告内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企业概况概述企业背景、规模、范围和经营业态。
2.评估概述概述本次评估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评估对象。
3.应急措施分析分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措施的完备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制定应急措施的实施方案。
安全事故救援预案评估报告

一、概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 9011—2019)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对2023年5月修订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全面评估。
本次评估旨在检验预案的适用性、有效性,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二、评估内容1. 预案编制依据本次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我公司生产特点、安全风险和应急资源状况,确保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合规性。
2. 预案内容(1)事故分类及响应级别:根据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并明确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组织体系:设立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等,明确各级组织职责和人员配置。
(3)应急响应程序:详细规定了事故报告、应急启动、现场处置、应急结束等环节的流程和措施。
(4)应急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事故,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拨、医疗救护等。
(5)应急保障措施:明确了应急物资、设备、通信、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三、评估结果1. 预案的适用性本次评估认为,预案内容全面、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我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适用性较好。
2. 预案的有效性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应急响应,评估结果显示,预案能够有效指导我公司应对各类安全事故,具有较强的有效性。
3. 存在的问题(1)部分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具体,需进一步完善。
(2)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需加强物资采购和管理。
(3)应急演练频率较低,需提高演练质量。
四、改进措施1. 完善预案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完好。
3. 提高应急演练频率,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4. 定期开展预案评估,确保预案的持续改进。
五、结论本次评估认为,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适用性和有效性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一、评估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在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等使命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风险,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时有所闻。
为了提高企业的应急响应能力,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本次评估对某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进行了评估。
二、评估目的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评估,为该企业提供改进建议,帮助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三、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实地勘查、专家访谈等。
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获取企业的安全制度、实施情况等信息;通过实地勘查,了解企业生产场所、设备、防护措施等情况;通过专家访谈,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应急措施实施情况。
四、评估内容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急预案是事故发生后特别是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为迅速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制订的一项文件。
本次评估对该企业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该企业的应急预案十分完备,包括了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组织、应急设备、应急救援、应急备品备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 应急组织架构及应急人员培训评估还对该企业的应急组织架构及应急人员培训进行了评估。
该企业应急组织架构健全,应急人员分工明确,但在团队协作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此外,该企业应急人员培训有关规定明确,但是企业落实不够,应急人员针对特定情况的训练较少,且多数应急人员缺乏实践经验。
3. 应急设备器材管理企业应急器材包括了灭火器、呼吸器、救生器材、急救器材等,这些器材是保障员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次评估对应急器材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这些器材的数量、规格、种类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但在调度、存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本次评估发现,该企业文化程度较低,应急意识不够强烈,对应急演练认识不够充分。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风险级别,以便为公司提供改善应急预案的建议和措施。
二、评估方法我们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具体的评估方法如下:1.文档分析:对公司现有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评估预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实地调研:实地参观公司的生产现场,了解现有的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访谈,获取实际的情况。
3.风险评估:根据文档分析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对预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级别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三、评估结果通过对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预案的完整性: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较为完整,包括了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应对措施,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的应急措施不够详细。
2.预案的合理性:预案中的应急措施和程序相对合理,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有相应的处理方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
3.预案的可行性:预案中的措施和程序,对应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与其他机构和部门的协调配合都有明确规定,具备可行性,但在应急演练中可能会出现人员配备不足或流程不流畅的问题。
四、风险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风险:1.缺乏详细的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的应急措施:现有预案对设备故障和人为失误的应急措施描述不详细,缺乏具体指导,可能导致在实际应急情况下处理不当,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人员配备不足和流程不流畅:在应急演练中,我们发现应急人员的配备不足,无法满足快速应对事故的需求,同时,由于应急流程的不流畅,可能导致应急措施的延迟和效果的降低。
3.缺乏应急教育和培训:公司在应急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员工对应急预案的了解和应对措施的熟悉程度较低,可能在实际应急情况下无法有效应对,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北京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1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5《北京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6《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7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1.3评估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评估程序北京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编制评估方案成立评估小组收集资料资现料场分检析查打分评估形成调查报告1.5评估组组成差较差人员访一般谈良优组织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评估小组安排组长:任超平副组长:白占林、张海彬、张豪言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李胜龙、白亚冬2统筹领导组组长:任超平3资料分析组组长:张豪言组员:白亚冬、李胜龙4现场检查组组长:张海彬组员:邹锋、何波5人员访谈组组长:白占林组员:景国涛、韩志飞1.6评估工作计划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
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1准备工作:根据《北京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第六条的规定,资料收集需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料,预计两天时间;2资料分析、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组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实施评估,采用“边检查、边分析、边评估、边计算”的方式,并及时做出评估工作底稿,预计四天时间;3撰写评估报告,由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总监张豪言根据收集的评估工作底稿打分,并撰写评估报告,然后交由统筹领导任超平进行复核、讨论定稿,预计三天时间。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1 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5 《xx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1.3 评估原则1 坚持客观xx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 评估程序1.5 评估组组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内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组长:xx副组长:xx、张海彬、张豪言组员:xx、xx、xx、xx、xx、xx 2 统筹领导组组长:xx3 资料分析组组长:张豪言组员:xx、xx4 现场检查组组长:张海彬组员:xx、xx5 人员访谈组组长:xx组员:xx、xx1.6 评估工作计划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
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1 准备工作:根据《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范》第六条的规定,资料收集需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料,预计两天时间;2 资料分析、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组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实施评估,采用“边检查、边分析、边评估、边计算”的方式,并及时做出评估工作底稿,预计四天时间;3 撰写评估报告,由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总监张豪言根据收集的评估工作底稿打分,并撰写评估报告,然后交由统筹领导xx进行复核、讨论定稿,预计三天时间。
生产安全事故预案评估报告

一、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 9011—2019)的要求,本报告对某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了全面评估。
二、评估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 9011—2019);4. 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要求。
三、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包括企业内部各生产、经营、管理环节可能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以及周边环境可能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
四、评估方法1. 文件审查: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审查,包括预案编制、修订、发布、实施等方面;2. 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预案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3. 现场检查:对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了解预案实施效果;4. 案例分析:对企业历史上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评估预案应对能力。
五、评估内容1. 预案编制依据:评估预案编制依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预案内容:评估预案内容是否全面、科学、合理,是否涵盖企业所有生产环节;3. 预案组织机构:评估预案组织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职责分工是否明确;4. 预案应急响应:评估预案应急响应措施是否有效,是否具备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5. 预案培训和演练:评估企业是否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6. 预案修订:评估预案修订是否及时,是否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评估结果1. 预案编制依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预案内容全面、科学、合理,涵盖企业所有生产环节;3. 预案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4. 预案应急响应措施有效,具备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5. 企业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员工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高;6. 预案修订及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应急预案评估情况报告

一、评估背景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1-2019)等法律法规,确保我单位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对《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估。
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检验《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为今后进一步完善预案提供依据。
三、评估内容1. 预案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评估预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评估预案是否涵盖了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内容是否准确、具体。
3. 预案组织机构的健全性:评估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4. 预案响应程序的合理性:评估预案中应急响应程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5. 预案保障措施的充分性:评估预案中应急物资、装备、技术等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四、评估方法1. 查阅资料:查阅预案编制文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资料。
2. 现场检查: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了解预案的实际应用情况。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预案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
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
五、评估结果1. 预案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本次评估的预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 预案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预案内容较为完整,涵盖了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内容准确、具体。
3. 预案组织机构的健全性:预案中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
4. 预案响应程序的合理性:预案中应急响应程序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5. 预案保障措施的充分性:预案中应急物资、装备、技术等保障措施基本到位。
六、存在问题1. 部分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2. 部分应急人员培训不够。
3. 部分应急演练不够。
七、改进措施1.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应急预案作为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其评估与完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当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紧迫性、专家观点、支撑数据以及应急有效性,为进一步完善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当前形势紧迫性分析当前,我国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日益广泛,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尤其是一些重点行业,如化工、矿山、建筑等,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
因此,应急预案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另外,随着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应急预案的完善与否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专家观点综述多位安全生产领域的专家指出,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基于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专家建议应强化预案的演练与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修正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此外,专家还强调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员工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
四、支撑数据分析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我们发现,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启动并执行应急预案的企业,其事故处置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同时,这些企业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相对较低。
这充分说明了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置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应急预案的评估与完善工作,对于提高事故处置效率、降低事故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五、应急有效性说明应急预案的应急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快速反应能力,即预案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启动,有效调动各方资源进行救援;二是事故控制能力,即预案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故的扩散和升级;三是损失降低能力,即预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
但同时也应看到,预案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评估和完善。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2238b92f60ddccdb38a008.png)
目录1 总则 (3)编制原则 (3)编制依据 (3)主要法律法规 (3)主要技术标准 (4)2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 (4)公司基本信息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 (5)3风险评估 (6)危险源辨识 (6)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 (6)液氨泄漏事故 (6)锅炉爆炸 (6)火灾 (7)职业病 (7)叉车作业事故 (7)触电 (8)高空坠落 (8)化学、高温灼烫 (8)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 (8)机械伤害 (8)风险防控措施 (9)氨泄漏事故防控措施 (9)锅炉爆炸防控措施 (10)易燃包材火灾防控措施 (11)配电设施、电气设备线路火灾防控措施 (11)职业病事故防控措施 (11)酸碱及高温灼烫事故防控措施 (12)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防控措施 (12)机械伤害事故防控措施 (12)高空坠落事故防控措施 (13)触电事故防控措施 (13)叉车安全事故防控措施 (14)4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分析 (14)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析 (14)事故的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分析 (15)5划定事故风险等级 (16)判断标准 (16)风险等级 (17)6评估结论 (18)7制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措施 (18)1 总则编制原则针对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结合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对我单位现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控制事故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的差距,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从而降低我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提高我单位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编制依据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次修正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10)《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3)《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7)GB/T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2016);(10)《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章》(TSG08—2017)2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公司基本信息山西古城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山西省山阴县古城镇东南,工厂周围为田地,无人居住,紧邻厂区门外东侧有家属楼和古城乳业子弟学校。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汽油本身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易燃、易爆性、毒性、易挥发、热膨胀性、易产生静电、易扩散、易流淌。
(1)易燃、易爆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汽油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油品的组分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可燃性有机物质。
(2)毒性
汽油挥发的油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中,汽油蒸汽的毒害作用最为严重,主要是不饱和烃造成的。
不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灭火方法
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用水灭火无效。
储运技术要求
接触控制与
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一、前言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是企事业单位的重要责任。
在这方面,应急预案是防范和避免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关系到企业日常运营和安全保障。
因此,对于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是企业规划与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评估对象与范围本次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某装置小区和某企业生产车间,主要涉及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爆炸和事故等方面内容。
三、评估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重针对以上对象和范围,本次评估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来获取应急预案的整体风险评估结果。
3.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从预案本身的设计、实施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评估风险,评估结果以优、良、一般和差四个等级予以划分,并作出以下评估结果。
3.1.1 火灾应急预案从预案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此次评估结果为优。
3.1.2 泄漏应急预案从预案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此次评估结果为良。
3.1.3 爆炸应急预案从预案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此次评估结果为一般。
3.1.4 事故应急预案从预案内容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此次评估结果为差。
3.2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通过数据统计、计算和比较等手段,对应急预案的概率、严重性、影响范围等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以概率值和风险等级两种形式表现,并作出以下评估结果。
3.2.1 火灾应急预案根据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统计分析,该企业单位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低(约为0.3%);火灾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200万元,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3.2.2 泄漏应急预案根据现场数据和历史情况分析,该企业发生泄漏事故的概率较高(约为15%);泄漏事故的经济损失大约在50万元左右,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也是相对较小的。
因此,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
3.2.3 爆炸应急预案根据历史情况和现实分析,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的概率很低(约为0.1%);但由于爆炸事故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比较大,其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在200万元以上,对周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
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和应急指南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报告一、总则1.1评估对象******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评估目的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并提出修订建议。
1.3评估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 9011-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华源莱动安全风险评估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4评估组织机构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各部门负责人二、应急预案评估内容三应急预案适用性分析3.1、该预案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要求,有关规定的各项要素,内容完整。
3.2、该预案对本公司的危险源分析全面,辨析完整,符合实际情况,且预案与危险辨析结果能较好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3、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容较为科学合理,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现场处置方案不能覆盖本公司所有的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如缺少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等。
四改进意见及建议4.1、按预案要求组织演练,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对本预案进行补充完善。
4.2、及时将预案下发到各班组并组织学习。
4.3、增加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等,补充完善应急预案相关内容。
五评估结论通过以上评估,我公司应急预案符合规范要求。
六附件:叁加应急预案评估人员名单评估组织机构人员名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与评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内容适用性的评估活动。
根据预案类别、适用的对象不同,评估工作的组织及实施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生产安全应急预案评估

一、前言为确保生产安全,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生产安全应急预案评估报告。
二、评估目的1. 评估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2. 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3. 为公司进一步完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评估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国家及地方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4. 公司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四、评估内容1.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2. 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全面、科学、合理;3.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充分考虑了公司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4.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明确了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5.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包含了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应急演练等内容;6.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五、评估结果1. 应急预案编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2. 应急预案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充分考虑了公司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3. 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应急响应程序;4. 应急预案包含了应急资源调查、风险评估、应急演练等内容;5. 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1. 部分应急响应程序不够详细,需进一步完善;2. 应急演练次数不足,需增加演练频率;3. 部分应急物资储备不足,需加强应急物资管理;4. 需加强对员工的应急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七、结论本次评估认为,我公司生产安全应急预案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建议公司根据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公司生产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评估规范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评估规范一、引言产安全事故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的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评估是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旨在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工作。
本评估规范旨在提供一个量化、标准化的评估体系,以指导和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评估内容1.事故现场处置-是否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处置人员的组织、指挥行动是否有序;-现场救援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和运用;-现场救援人员的自救和互救情况。
2.伤亡人员救治-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对伤病人员的救治及时性;-救治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救治过程中的效率和人员的专业素质。
3.现场安全控制-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扑灭和遏制措施;-毒害事故的防护和阻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措施;-现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
4.事故报告与信息发布-事故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事故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公开透明性;-事故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情况。
5.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责任划分;-自然因素和不可预测因素的分析;-系统性和群体性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三、评估方法1.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的核心,它由多个维度和各种类型的指标组成,反映了应急救援的各个方面。
指标的选择应考虑客观性、量化性、可操作性,综合考虑评估的目的和实际情况。
2.评估调查和采集数据评估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采集相关数据。
评估人员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获取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在调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3.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评估人员应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各个指标的达标情况,并形成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可以通过综合评价、等级划分等方式进行表达,以便于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四、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是应急救援评估的重要成果,也是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概况和背景介绍;2.评估目的和方法;3.评估结果和分析;4.问题和不足之处的识别;5.改进措施和建议;6.报告附件和数据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为全面掌握公司应对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对公司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找出公司应急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措施予以加强。
1.2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办法》4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5 《市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6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应急能力的意见》7 危害辩识和风险评价结果1.3 评估原则1 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 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地开展工作。
1.4 评估程序1.5 评估组组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执行经理、总工、生产经理、安全总监为副组长,施工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为组员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小组,根据编写的应急预案、应急资源报告和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容以及实际的需求,对照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周边可用资源的情况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评估。
1 评估小组安排组长:任超平副组长:白占林、海彬、豪言组员:景国涛、何波、邹锋、任超龙、胜龙、白亚冬2 统筹领导组组长:任超平3 资料分析组组长:豪言组员:白亚冬、胜龙4 现场检查组组长:海彬组员:邹锋、何波5 人员访谈组组长:白占林组员:景国涛、志飞1.6 评估工作计划为了能够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估工作,本项目将合理安排评估人员。
各评估组的工作在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时间的基础上同步展开,在成立评估小组以后,具体计划安排如下:1 准备工作:根据《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规》第六条的规定,资料收集需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预案、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相关资料,预计两天时间;2 资料分析、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组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实施评估,采用“边检查、边分析、边评估、边计算”的方式,并及时做出评估工作底稿,预计四天时间;3 撰写评估报告,由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总监豪言根据收集的评估工作底稿打分,并撰写评估报告,然后交由统筹领导任超平进行复核、讨论定稿,预计三天时间。
总计需9天。
1.7 资料清单详见6 附件附件一《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打分表》附件二《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救援演练计划表》附件三《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附件四《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附件五《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演练》附件六《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教育记录》附件七《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登记表》附件八《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附件九《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附件十《市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应急能力评估暨应急物资调查会议记录表》2 本单位安全风险特点根据安全风险辨识统计的本工程风险分析,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下,目前这些风险都在可控围之:2.1 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坍塌1 搭设材料缺陷导致坍塌事故;2 搭设方案设计缺陷导致的坍塌事故;3 施工工艺不当导致的坍塌事故;4 临时结构构造缺陷导致的坍塌事故;5 超载使用造成的坍塌事故。
2.2 市政管沟坍塌1 场地排水不畅导致边坡坍塌造成的人员伤害;2 附加荷载导致边坡坍塌造成的人员伤害。
2.3 临时建筑坍塌临建拆除过程中临建失稳坍塌,造成人员伤害。
2.4 动火作业场所、危化品使用及储存场所火灾1 动火作业导致的火灾事故;2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涂料、卷材、油漆、稀料等)存放使用过程导致的火灾事故。
2.5 物料堆放区物体打击物料堆放无序、超高、超载造成的倾覆事故。
2.6 工程车辆行驶区域车辆伤害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由于碰撞、碾压、刮擦、翻车等引起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2.7 建筑机械作业区域机械伤害1 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输送机械、木工机械造成的机械伤害。
2 气泵、钉枪、电钻等装修机械、木工机械造成的机械伤害。
2.8 施工升降机起重作业起重伤害1 起重设备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倾覆、倒塌事故;2 施工升降机吊装过程中导致的吊物坠落、机械故障所导致的物体打击伤害。
2.9 临时供用电系统触电1 临电系统敷设、使用过程可能造触电事故;2 用电设备安装、使用过程可能造成触电事故;3 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造成的触电事故。
2.10 高处作业区、临边作业区、施工升降机高处坠落1 临边、洞口可能发生高空坠落事故;2 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过程中的高坠事故。
2.11 装饰装修、工程扫尾高处作业区高处坠落1 工具式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过程中的高坠事故;2 外墙、门窗作业导致的高处坠落;3 外墙、幕墙、外窗收边收口、保洁清洗、质量维修过程导高的高坠事故。
3 应急能力评估3.1 应急组织体系3.1.1 是否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2.1条规定了应急组织体系。
计2分。
3.1.2 是否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管理制度;是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
见《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1.1条规定: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计2分。
3.1.3 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里明确了专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
计2分。
3.1.4 是否明确现场初始应对机制,包括启动预案、先期处置、发出警报、险情处置、疏散撤退、信息报告、态势研判、请求支援等任务的程序要求。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4.3条明确了现场应急预案启动流程。
计2分。
3.1.5 是否建立健全与属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预警响应、应急处置、社会面控制、紧急疏散和善后恢复等方面紧密衔接的安全风险联控机制。
由于项目未开工,未与周边政府及部门建立紧密衔接的安全风险联控机制。
扣2分,计0分。
3.2 应急救援队伍3.2.1 是否按规定及安全风险特点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了相应的装备。
3.2.2 生产规模较小的单位,是否制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
3.2.3 自身应急力量不足的,是否与邻近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3.1.1条对项目建立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汇总。
3.1.3、3.1.4条对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的装备物资进行了汇总。
计5分。
3.3 应急物资装备3.3.1 矿山、金属冶炼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处置废弃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并与属地区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我项目属工程建设企业,不涉及此项。
不列入计算。
3.3.2 是否按规定配备了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第 3.1.3、3.1.4条做了说明。
计1分。
3.3.3 是否建立应急救援器材台账,且与实物相符。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第8章表3为应急救援台账,且与实物相符。
计2分。
3.3.4 是否建立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台账,且与实物相符。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第8章表3为应急救援台账,且与实物相符。
计2分。
3.3.5 重点岗位各种应急救援器材是否有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记录。
本项目尚未开工,救援器材属新买到场未满一月,尚不需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保养。
计2分。
3.3.6 是否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风险容、危险程度、安全距离、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容。
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比如临边洞口、脚手架等,均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但不均有防控办法、应急措施等容。
扣1分,计1分。
3.3.7 各种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正常运转。
现场的各种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经检查大部分良好有效,可以正常运转。
地下室有两具灭火器失效。
扣1分,计1分。
3.3.8 重点岗位工作人员是否会正确使用应急救援器材。
项目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并让重点岗位人员亲自操作,并坚持每日操练。
计2分。
3.3.9 (抽查检查仪器仪表及从业人员)风险监测、沟通是否有效、准确、可持续?人员定位装置是否有效?。
项目不涉及此项。
不列入计算3.3.10 专业救援队伍是否配备救援车辆及通信、灭火、侦查、气体分析、个体防护等救援装备,建有演习训练等设施。
参照《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第3.1.3、3.1.4条,《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10月消防应急演练》,专业救援队伍能够配备救援车辆及通信、灭火、侦查、气体分析、个体防护等救援装备,建有演习训练等设施。
计22分。
3.3.11 逃生通道是否畅通。
逃生通道、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
计1分。
3.4 应急预案3.4.1 主要负责人是否履行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的职责,各分管负责人是否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由本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并落实了应急预案中各分管负责人的职责。
计2分。
3.4.2 是否编制综合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为本项目的综合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重大安全风险专项应急预案和重点岗位应急处置卡尚未编制。
扣2分,计1分。
3.4.3 综合应急预案是否涵盖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容。
1 应急组织机构:第2.1节;2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第2.2第;3 应急预案体系:第4.3节;4 事故风险描述:第4.3节;5 预警及信息报告:第4.3节;6 应急响应:第6章;无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容。
扣1分,计1分。
3.4.4 (抽查处置方案)应急处置方案是否明确了防次生衍生事故,避免伤亡扩大的措施。
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了防次生衍生事故,避免伤亡扩大的措施。
计2分。
3.4.5 应急预案是否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公布,并发放至本单位相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民航营业大厦整体改造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由单位项目经理驷达审批、签署发布,已发放至总工办、生产经理、安全监督管理部、施工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合约部及下属应急救援队伍。
计2分。
3.4.6 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