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合集下载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一种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教育观,其目的是指向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促进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包括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研究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研究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研究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研究、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师资格证:轻松记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的秘诀

教师资格证:轻松记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的秘诀

教师资格证:轻松记忆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的秘诀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观_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修改版]

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观_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修改版]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3.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独一发(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3.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你我他它(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教师职业理念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职业理念包括哪些内容

教师职业理念包括哪些内容所谓的教师职业理念,就是教师的三观——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德智体美劳)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最终培养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主体性,开放性,未来性。

3、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面三发展,创新➕实践面向全体(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发展学生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原则:发展属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结果:学习属性);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质:时代属性)。

二、学生观:两独一发展1. 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

2. 以人为本——两独一发展: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这是对人主体作用和地位的一种肯定。

3.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切忌拔苗助长),阶段性(各阶段任务不同:小学基础知识概念,中学知识框架,大学人生观),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比如语言发展期,身体发育期),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方法1、教师角色观:传统教师的角色:传道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以及朋友。

新课改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开放型教师(和社区相结合,紧密相连)。

2、教师劳动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群体和个体性的统一性。

3、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德智(知)能人思自我。

例题:()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A. 专业技能(教得好不好)B. 专业情操C. 专业知识(谁教的更好)D. 教学方法专业发展是维系一个教师教学的根本,也是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汲取的源泉。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要考点归纳盘点《综合素质》重要的考点。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四类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口诀:二唯一发。

(三)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1)教师是学生研究的促进者(2)教师应当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5)教师应当是终身研究的践行者口诀:五者一社区。

3.教师行为转变(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尊重与赞赏(2)在看待教学上,新课程夸大匡助、指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看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夸大合作口诀:你我他它。

教育观、导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导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导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导师观和学生观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构建良好教育环境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口诀,概括了这些方面的主要内容。

教育观
1. 为人师表: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2. 知行合一:教师应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3. 四有教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广泛的知识面、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丰富的教育经验。

导师观
1. 关怀与指导:导师要关心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 宽严相济:导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宽容和理解。

3. 榜样与启迪:导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并通过启发性的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潜力。

学生观
1. 自主研究:学生要主动参与研究,培养自主、独立的研究能力。

2. 合作研究:学生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个人和团体的发展。

3. 成长与进步:学生要珍惜研究机会,不断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
1. 专业精神: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不断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2. 诚信正直:教师要坚守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对学生负责。

3. 尊重与平等: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并给予他们公正的评价和机会。

这个口诀概括了教育观、导师观和学生观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通过贯彻实施,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的人才。

教育观、家长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家长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家长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1. 教育观:
- 爱心:教育需要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公平:教育应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

- 创新:教育需要不断创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2. 家长观:
- 关心:家长应关心孩子的研究和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 理解:家长应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给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

- 合作:家长应积极与学校和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教育。

3. 学生观:
- 好学:学生应积极主动地研究,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 自律:学生应自我约束,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和行为规范。

- 责任:学生应对自己的研究负责,努力实现个人目标。

4. 教师职业道德:
- 专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 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尊重。

- 榜样: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研究和生活的榜样。

以上是教育观、家长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的口诀,希望可以引导和倡导良好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准则。

六大观,教师观学生观

六大观,教师观学生观

六大观,教师观学生观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就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为“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轻结论重过程”转为“轻结论的同时更轻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1)学生就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就是具备单一制意义的人三、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型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看,新课程建议教师必须就是学生自学和发展的推动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看,新课程建议教师必须就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二)教师犯罪行为转型口诀:你我他它(1)在看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特别强调认同与赞许(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看待自我上,新课程特别强调思考(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建议(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怀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建议教师资格证书考点的设置虽然没有规律性,但这些考试知识的形式和角度仍然可以通过对考试前几年考点的分析总结出来。

总结了能力水平的规律和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以及解决考点问题的方法。

对考点的分析不应是被动的,而应建立在知识点的原则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解决考点的方法也应该是引导自己运用这些原则形成自我思想。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观得定义与内涵素质教育观就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得一种教育观、就是把教育活动目得指向“素质”——人得全面素质得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得整体得、全面得素质发展,使人得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得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得心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得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得教育(3)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教育(4)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得教育(5)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得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得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得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得途径与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就是教育改革得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得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得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得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得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与缺乏整合得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得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与学生发展得需求、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发展得联系,关注学生得学习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得基础知识与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得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得能力、获取新知识得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得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得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得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得适应性。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人们常说,教育观决定学生观,学生观又影响教师观,而教师观则反过来塑造着教师的职业道德。

这种关系如同一条环环相扣的锁链,构成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又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关键因素。

教育观,简而言之,是对教育意义、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看法和理念。

不同的教育观会直接影响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制定。

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规律。

只有将学生视作独立的个体,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因此,教育者应当时刻关注自身的教育观,努力拓展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与水平。

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认识和看法。

一个人的学生观决定了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式。

如果一个教师认为学生只是自己的教材,那么他将面对的是冷漠和抵触;而一个愿意倾听、理解和关心学生的教师,则会得到学生认可和尊重。

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耐心、爱心、责任心等品质,始终保持对学生的关注与关心。

教师观,则是教师对自身角色和职责的认识。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品德的典范。

一个敢于担当的教师,会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而一个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师,往往只是在教室内完成一场场乏味的课程,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教师要时刻追求进步,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和人格修养,以此来感染和激励学生。

说到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教师职业道德包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学生利益至上的原则、公平公正的态度等等。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塑造学生的品格。

在现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核心价值观。

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观

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观

教师观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观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答题技巧

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答题技巧

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答题技巧
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
1. 熟悉基本概念: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都有其特定的定义和内涵。

在答题前,需要明确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题目。

2. 抓住关键词:在回答涉及这些概念的问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如“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

这些关键词能够体现教育观念的核心思想。

3. 结合实际:答题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能够增强答题的说服力。

4. 多角度思考: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回答问题。

例如,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谈自己的看法。

5. 注意逻辑性:在答题时要注意逻辑性,可以先从宏观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再从微观的角度具体分析,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6. 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关注当前的教育热点问题,了解最新的教育改革动态,能够有助于答题时更好地联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和看法。

7. 备考充分:对于这些考点,备考时要注重记忆和理解,可以通过做题、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更好地回答涉及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职业道德

《说说教师观》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教师观。

咱都知道,老师在咱的成长过程中那可太重要啦!那啥是教师观呢?简单来说,就是咱对老师这个角色的看法。

老师可不只是那个在讲台上讲课的人哦。

他们就像魔法师,能把那些复杂的知识变成好玩的故事,让咱一下子就记住了。

他们也像导航仪,在咱学习的道路上给咱指引方向,告诉咱该往哪儿走。

好老师得有爱心。

这爱心可不是嘴上说说,得实实在在地对咱好。

当咱遇到难题的时候,老师不会嫌弃咱笨,而是耐心地给咱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咱明白为止。

要是咱在学校里不小心磕着碰着了,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关心咱,给咱擦药,问咱疼不疼。

老师还得有责任心。

他们得对咱的学习负责呀!不能马马虎虎地教,得认真备课,把最好的知识教给咱。

要是咱考试没考好,老师不会只批评咱,而是会帮咱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让咱下次能进步。

老师也是咱的榜样。

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咱。

要是老师自己都不遵守纪律,那咱肯定也学不好。

所以老师得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善良、有品德的人。

而且呀,老师还得不断学习。

现在的世界变化可快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

老师要是不学习,就教不了咱新东西啦。

所以他们得像学生一样,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教咱。

总之,教师观就是要认识到老师的重要性,尊重老师,理解老师。

咱也要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这样,咱和老师一起努力,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哈哈,你觉得我说得对不?《聊聊学生观》嘿,大伙们!今天咱来聊聊学生观。

咱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那学生到底是啥样的呢?在我看来呀,学生就像小树苗,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生体育棒,有的学生画画厉害,有的学生唱歌好听。

咱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得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学生也是有思想的人哦。

他们可不是只会听老师话的小木偶。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

老师和家长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

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 口诀

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口诀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以人为本。

学生是发展、独特、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观: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

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师生关系,帮助和引导教学,反思自我,合作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研究过人。

教学由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教会学生研究,注重过程和人。

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教师职业要求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研究。

教育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的记忆口诀:1、《春秋》编年体史书;2、《史记》纪传体史书;3、《国语》国别体史书;4、《汉书》断代体史书;5、《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6、《孙子兵法》军事著作;7、《梦溪笔谈》科普作品;8、《水经注》水文地理专著。

小结:学生观、教师观、素质教育观、新课改的教学观和教师职业道德,都是以人为本的,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尊重关系、注重个性和创新,以及爱国、爱岗、关爱学生、教育教学研究和终身研究。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冇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一一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冇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而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而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冇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 素质教冇以提髙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冇是而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冇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冇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 而向全体2. 促进学生全而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5.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冇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岀了六项具体目标:1.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這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髙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 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
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 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1.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 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 学会学习 . 成为终身学习者
2.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3. 恒于研究。

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 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5.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 职前培训
学习和掌握岗位知识与能力的培训。

3. 在职培训
在我国,有大量的教育机构承担着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的任务,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 在职学习课程。

同时,国家和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在职学习进修的制度,引导和鼓励 教师不断地学习。

4. 自我教育
职前培训是教师从事专业工作的重要的基础阶段 . 是入职前的准备阶段。

在职前培训要
掌握从事教师所必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 成专业素养,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态度,形 2. 入职培训
教师入职培训, 是指经历过教师职前培训的人, 在刚获得的教职岗位上, 进一步了解、
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教师专业自我的主动建构过程。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发展。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四、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
教师职业的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职业的价值
教师职业的价值在于追求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并将教师职业的幸福引向人生的价值和归宿的思考轨道上来。

教师职业价值主要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方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爱”
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含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

举止文明礼貌。

谦虚
谨慎,团结协作。

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

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自觉更新教育观念,
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教师思想行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人际行为规范、教师仪表行为规范、教师语言行为规范。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素质教育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个具体的方面展开。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1. 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
2. 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3.尊重家长的人格;
4. 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1.尊重:
2. 理解;
3. 协作。

(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