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
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3史学研究方法类
训练3 史学研究方法类1.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元明时期的《三国演义》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B.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C.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D.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答案 C解析从宋元以来,儒家思想逐渐得到强化,到明清时期变得僵化,反映在题干中就是“从尊曹魏为正统到尊蜀汉为正统的变化”,说明社会主流的思想影响到了文学家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故C项正确。
2.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这反映出( )A.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C.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D.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答案 B解析不同历史时代的评价不同说明历史解释有主观性,故A项错误;当时和今天评价不同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故B项正确;两种评价体现不了哪个更准确,故C项错误;两种不同的事物说明不了哪个更客观,故D项错误。
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2004年发掘了隋朝国家粮库“回洛仓”遗址,现已探明翔实仓窑布局,仓窑数量约710座,专家说本次考古发现,直接推翻了古人多本历史文献的记载。
这说明( )A.年代久远使历史事实难以明确B.印证历史的重要方式是专家推论C.考古发现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D.历史文献史料的记载没有可信度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考古发掘探明翔实仓窑布局,推翻了历史文献的记述是因为考古发现是原始史料,比历史文献更具说服力,因此材料说明考古发现有助于还原历史真相,故C项正确。
4.学术界一般认为,元代行省打破山川形便,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地理环境之险。
但清代学者储大文认为,“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对上述两种观点,下列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两种观点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评价标准方法不同则结论不同C.两种观点都具有主观性,无参考价值D.均为第二手史料须考古学支持答案 B解析题干中两种观点虽然不同,但都是依据相关史实得出的结论,所以其结论可以成立,故A项错误;题干中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行省制度,所以其结论不同,故B项正确;两种观点都是依据相关史实得出的结论,所以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两种观点并不能看出其就是第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拟试题一
模拟测试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湖北武汉四调)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在东汉初期一度废止,从南宋到明清,主持盐铁专卖政策的桑弘羊等人在道德上彻底名声扫地,但其政策思想被悄然继承。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商业环境宽松的冲突B.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冲击C.儒家经济理念与政府经济集权的冲突D.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2.(2024广东惠州高三一模)唐初,有大臣认为前朝历史文献多有遗失,担忧“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元朝马端临强调“生乎千百载之后,而欲尚论千百载之前,非史传之实录具存,何以稽考”。
据此可知历史文献可以( )A.服务统治B.提高修养C.传承文化D.总结历史3.(2024河南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数字中国》记载:宋代城市化水平高达30%,但是在清初盛世水平却不足9%,民国时期也不过10%。
这种状况说明( )A.近代中国经济基本停滞不前B.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城市化水平与国家政策亲密相关D.人口快速增长制约了城市化水平4.关于关羽斩颜良之事,在《三国志》中载:袁绍遣大将颜良围曹操,操令关羽刺颜良于白马;而在《三国演义》中对此事的记载却增加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情节。
这种变更反映出( )A.明代相关史料更加详尽丰富B.两者的书写体例不同C.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D.突出关羽威猛无敌5.(2024河北保定高三一模)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吸取西学养分、宣扬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旧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旧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趋新与恋旧的冲突心态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办法识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6.(2024陕西安康高三质检)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是和共和国肯定不能并存的东西。
2020高考历史通用版大二轮(江苏专用)复习练习:题型分类练 训练1 时空逻辑类选择题 Word版含解析
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选择题1.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 B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江苏代表的南方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 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
2.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
这反映了()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答案 A解析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丝织业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富裕的人开始从服饰上改变自己,“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体现出消费奢靡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只是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不具有普遍性,故B项错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没有发生改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比较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故D项错误。
3.下面两图是对山东107个县在16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知儒家文化()山东107县的孔庙量分布山东107县的农民起义次数分布A.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B.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大C.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答案 D解析观察两幅图片可知,孔庙数量较多的地方,如山东的西北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数量较少,孔庙较少的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次数较多,因此我们可知儒家文化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D项正确。
4.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 C解析材料反映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说明民众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老高考旧教材)训练2时空观念类
训练2时空观念类1.战国时期百家学派的起源、流传有其地域性的特点:儒、墨以鲁国为中心,儒家传播于晋、卫、齐,墨家传播于楚、秦;道家源于南方的楚、陈、宋;阴阳家则起于北方的燕、齐;法家以三晋为主;纵横家则多出于周、卫商业繁荣的地区。
这反映出()A.“百家争鸣”进入空前繁荣阶段B.诸侯国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C.“礼崩乐坏”的程度进一步加深D.士人阶层得到进一步解放2.西汉初年,诸侯国多在边远地区。
东汉时,诸侯王多被封在洛阳以东,且皆离洛阳较近。
其中,离洛阳最远者为河间国,1 250千米;离洛阳最近者为陈国,350千米;其他王国离洛阳一般在500千米左右。
东汉王国封域的变化()A.改变了郡国并行的局面B.扩大了郡县官员的职权C.有助于王国问题的解决D.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3.(2023四川雅安一模)据《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能够得到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座城市的长期固守保证了财税的供给。
这座城市应是下图中的()安史之乱形势图A.①B.②C.③D.④4.在二十四史中记载的我国古代有籍贯可考的一千多位宰相中,河南籍、陕西籍、山东籍、河北籍宰相总数占全国宰相总数的一半以上,每10位宰相中至少有两个河南人、一个陕西人、一个山东人、一个河北人。
在宰相人数居前10位的10省中,北方的豫、陕、冀、鲁、晋五省占666人,南方的苏、浙、皖、赣、鄂五省占225人。
这说明了我国古代()A.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B.经济重心南移速度的缓慢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黄河流域的文明居优势地位5.福州船政学堂,初称“求是堂艺局”,其办学章程中写道:“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非徒求一二人能制造、驾驶也,欲广其传,使中国才艺日进,制造、驾驶展(辗)转授受,传习无穷耳。
”由此可见,福州船政学堂()A.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夷之长技”B.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军事教育体系C.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造船和驾驶人才D.具有培养近代化人才的明确目标6.下面是1938()A.B.日本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C.日本通过税收控制中国经济命脉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绝境7.(2023四川乐山一模)1985年,河南新乡刘庄村党支部经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项目,该项目一度遭到质疑。
部编版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2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
训练2 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一、文献史料1.《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
”汉代此用人机制(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答案 C解析材料中“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
3.(2018·九江质检)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 D解析“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4.(2018·晋城月考)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 )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 A解析由材料“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故A 项正确。
5.(2018·淄博模考)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则写道:“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2.2 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课件
第2讲 选择题解题方法技巧
常见题型例析
精题精解,掌握技巧
题型 1 材料主旨类选择题
讲解:1.题型解读
(1)材料来源:历史典籍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
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
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以及最新的考古报
告等。
(2)命题形式:一是在题干上引入史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 材料配置备选项;二是在题干中设置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 史结论、阶段特征等观点,在备选项中设置材料,要求学生根 据史料的内容和题干的要求进行甄别判断。
2.解答技巧 (1)确定时空: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时代,确定材料所涉及 的历史背景。如宋代的传说等。 (2)关联知识:通读材料情境,明确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 的人物或事件,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如宋代商 业发展的影响等。 (3)判断选择:据题干情境,结合“设问”和“备选项”进 行判断,明确各备选项中内涵与题干情境的关系,找出符合题 目要求的选项。
[答案] B
题型 2 情境史实类选择题 讲解:1.题型解读 (1)材料来源: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历史现象,如 历史故事、历史传说、历史典故等。 (2)命题特点: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迁移所学知识加以 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具有试题新颖、迁移运用能力强、 具体历史情境中解决历史问题的特点。 (3)考查能力:主要考查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 题干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目的。由题干里 面的“蓝影”标志,可知它涉及到新政里面的工业措施。再结 合漫画里面的“雇工”和“雇主”。可知答案为 D 项。
2019年高考历史优选习题增分练:选择题(十二)Word版含答案
满分练(十二)1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社会思潮,它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穷极宇宙人生的哲理。
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
魏晋玄学()A. 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B. 背离了孔子儒学思想C. 主张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D. 发展了天人感应思想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推崇老庄和强调纲常礼教得出注重无为与伦理名分结合,故选C项。
材料中未涉及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得出并未背离儒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D项错误。
2 •汉初镇压诸吕作乱后,大臣议立新主,一致认为“(代王)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
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于天下”。
最后代王被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这反映了当时()A. 上古政治传统影响深远B. 改变了治国的基本思想C. 儒学对时政有较大影响D. 严格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解析:选C。
据材料“(代王)仁孝宽厚,况以仁孝闻于天下”可知儒家的仁、德思想对皇位的选择有影响,故选C项。
3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国华制表)A. 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到长江流域B. 古代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C.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D. 我国北方经济整体呈衰退的趋势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扬州、荆州、益州人口的增加,反映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的增加超过了黄河流域城市,中国经济区域出现渐变迹象,故选B项。
4. (2018 •湖南长沙一中模拟)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朝廷士大夫们借圣人之言,创立朝仪、律令。
帮助“大皇帝”建立绝对支配权力并依托它保持自己“小皇帝”般的地位;民间百姓则幻想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平等观念B.权力崇拜C.共和思想D.宗法精神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中士大夫们创立朝仪、律令以帮助皇帝建立权力并使自己保持权力,百姓也幻想“当皇帝”以拥有权力,说明中国古代不管士大夫还是百姓都拥有着权力崇拜,故选B项。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考前增分策略 选择题 逆向否定型、组合型、评论型、探究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高三
课时作业23 选择题·逆向否定型、组合型、评论型、探究型[逆向否定型]1.(2015·茂名二模)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
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B.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C.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D.商帮捐资,建设会馆解析:材料中“8世纪后半期”指唐朝后期,北宋时期官市组织衰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宋时期,坊市界限被打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两宋时期出现商业市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商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2.(2015·南京二模)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目的是加强人的道德修养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王阳明认为“行产生于心”,这与“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科学理论不符,故C错误,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无善无恶心之体”可知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B正确,不符合题意;由题目中的信息“知善知恶是良知”可知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3.(2015·杭州二模)古代罗马人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独特的贡献。
以下关于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公民法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C.万民法的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D.自然法是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公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共和国内的公民的法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万民法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非常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纠纷,故C错误,符合题意;罗马法律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的出发点是自然法原则,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训练5推理判断类选择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耕作活动。
而伏羲氏之前的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之法并教民熟食。
上述三人所处的时代应当理解为自远古至农业产生这一过程中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由此可知( )A.传说承载了一定的历史信息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农业是早期国家形成的基础D.传说是远古研究的主要史料2.(2023江苏南通二模)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
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
由此可知,宋代( )A.选官制度强调公平竞争B.科举人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C.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D.边疆战事加剧官僚队伍的膨胀3.(2023黑龙江大庆二模)对君主的批判,中国历代不乏其例,但多为规谏朝政得失,然而在明神宗万历中后期,皇帝不尊奉“为君之道”,而以言官为首的官僚集团兴起了一股批判皇帝的风潮。
据此可知当时( )A.民主思想已经广泛传播B.君德缺失引发激烈规谏C.言官规谏左右朝政决策D.明神宗开明广开言路4.(2023湖南常德一模)湘军、淮军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又成为绞杀其他反清起义的主力军。
此后,湘军、淮军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府的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
由此可见( )A.清廷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B.晚清军事变革延缓统治危机C.内患推动政府全面改制D.地方主导晚清近代化进程5.(2023安徽淮南二模)歌曲《做军鞋送抗联》中有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小妹坐灯前哪,穿针又引线,不是忙嫁妆,做鞋送抗联”,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一个温馨的画面。
从此画面中,可以看出百姓( )A.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心理B.开拓进取团结包容的精神C.弃小家保大家的报国情怀D.对民族战争的认同和支持6.(2023广东佛山二模)1978年底,广州市政府针对市民吃鱼难的问题,率先放开了部分水产品市场,实行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
2014高考历史 增值增分特训1
2014高考历史增值增分特训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浙江嘉兴二模)《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圣人关注“贤明政治”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故A项符合题意。
D项百家争鸣的出现也和春秋时期的变革有关。
答案 A2.(2013·广东深圳调研)《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古人重视家庭教育B.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C.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D.以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解析题干材料强调让小孩学会用右手吃饭、学会数数和写出自己的名字、男女有别,这体现了古人注重伦理、生活技能的家庭教育,故选D项。
答案 D3.(2013·江苏盐城二模)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该思想家应属于(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解析根据材料,晋文公因“僭越礼制”而遭受指责,这正好体现了儒家学说中关于“礼”的主张。
答案 A4.(2013·广东肇庆二模)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
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
①仁义恭俭②“君权神授”③“天人感应”④“三纲五常”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据材料信息“非有契于仁义恭俭”排除①;②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神学理论依据;④强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019高考历史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11Word版含解析
训练11论述、论证、评价类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各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摘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论述:可以从社会危机、国际市场的争夺、经济政策、文艺思潮的变化等任一角度展开论述,如: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加深,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美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德国接连发生大规模工人罢工,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实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0年法国计划委员会主席让·莫内提出首先建立超国家的欧洲机构,统一管理西欧国家的煤钢工业,然后逐步将其扩大到商业和农业领域,再扩大到政治领域,最后导向一个经济、政治统一的欧洲。
他认为解决德国钢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而他的主张不仅在控制德国钢铁方面符合法国的利益,而且在发展欧洲政治机构方面也存在着一致的利益。
让·莫内的建议得到了舒曼的赞同,两人共同策划出台了“舒曼计划”。
该计划也得到了西德、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国的欢迎。
在法德的共同推动下,欧洲朝着联合的方向迈进。
——摘编自刘郢庆《关于欧洲联合思想》材料二欧洲一体化启动以后,丘吉尔、艾登等保守党领导层持既不支持亦不反对的“旁观”政策。
他们认为参加欧洲一体化运动将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不利于英国国内社会经济的重建。
当时英国牢牢地控制着英联邦,占有着英联邦市场中的贸易优势地位,维持着世界大国的形象。
英国与美国建立了特殊关系,使英国在世界事务中仍具有影响力。
在经济上英国相对繁荣,领先于欧洲国家,参加欧洲经济共同体与否,对英国经济也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秘笈一题型突破类别一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4推理判断类
题型4 推理、推断类推理、推断类选择题就是依据已知的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将相关的信息加以整合,得出符合所给标准的结论,这类设问常用的方式是“据此可知”“由此可知”“推知”“这一论断”等,这说明考查的主要方向是论从史出,从历史材料中得出结论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
1.采纳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2.推理时要驾驭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在平常要留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熟识运用。
1.(2024·重庆卷)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
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
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解析:由材料可知,枢密使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秘书机构,故选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枢密使主要负责军事事务,解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看出枢密使与中书省的地位大小,解除C项;由材料可知,枢密使没有下设司局,下属机构不完备,解除D项。
答案:B2.(2024·江苏卷)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宝,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
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探讨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擅长运用时间为座右铭。
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 B.专业从事人文探讨C.重视现实世界 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解析:据材料“把珍惜时间、擅长运用时间为座右铭”,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死后上天堂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珍惜现实中的人生,说明其重视现实世界,故选C项;材料只提到人文主义者珍惜时间,无法体现其追求经济利益,解除A项;人文主义者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探讨古典文艺,说明并不是专业从事人文探讨,解除B项;人文主义者仍旧信仰基督教,解除D项。
答案:C3.(2024·辽宁卷)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
考前特训 题型分类练 训练1
高考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一、时空地图1.(2021·江阴模考)从下列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所包围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答案A解析图中所示是西周分封制,从中可以看出同姓诸侯国远远多于异姓诸侯国,而西周的国姓是姬姓,故A项正确。
2.读下面?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奉献()A.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B.形成了南北漕运体系C.奠定了近代疆域的根底D.开拓了中西陆路交通答案A解析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秦代以咸阳为中心,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隋统一后形成沟通南北的新通道,为后世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根底,故B项错误;清代奠定了近代疆域根底,故C项错误;地图仅涉及秦的疆域范围,故D项错误。
3.书院是古代民间的教育机构。
下列图是元代书院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各地的书院数量,由此可知()元代书院分布图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儒学在元代得到迅速开展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江南地区的文化相对繁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经济开展促进教育繁荣,两宋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到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展助推了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开展,表现为书院数量的增长,故D项正确。
4.下列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中()A.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B.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答案D解析北伐战争根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权力,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故D项正确。
5.?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道:“?九十五条论纲?本来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下列图中的()答案A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主张,故“他〞划燃火柴的地点是德国,A是德国,故A项正确。
高考历史总复习 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 训练5 历史实质理解类-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训练5 历史实质理解类1.(2018·“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使用乐器乐舞的规模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人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人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人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人A.贵族生活腐化 B.社会等级森严C.音乐发展迅速 D.血缘色彩浓厚答案 B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B项符合题意要求。
2.(2018·某某皖南八校联考)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
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 D解析材料讲述了避讳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3.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
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
”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丞相权力受限更多 B.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六部地位显著提高 D.集权统治得到强化答案 D解析“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事权不专”表明废丞相后,六部地位提高,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故D项正确。
4.(2018·某某模考)1950年6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经济援助法案》第四节“国际开发法案”规定:“美国援助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办法是鼓励交换技术知识和技能,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
”该法案的本质意图是( )A.为美国争夺国际市场和原料B.帮助不发达国家发展工农业C.为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服务D.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的态势答案 C解析1950年处于美苏两极格局时期,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A项是表面现象,故A项错误;B项不是美国资本输出的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美国资本输出的目的是为了争霸世界的需要,故C项正确;D项是该法案的消极影响,而非美国的本质意图,故D项错误。
逻辑推导类+题型讲义--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二)逻辑推导类逻辑推导题最常见的设问是“的原因是”、“的背景是”、“的影响是”,选择题是这样,非选择题也是这样。
需要注意的是,原因类的题目比较特殊,虽然重逻辑,但有时其原因的答案在材料之中。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xxx的原因是”,这时就需要好好看材料了。
原因和背景题的差异为,原因是强相关,背景是弱相关。
至于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分,这个可以忽略了。
当所有人都知道“根本原因找经济”的时候,来考这样的逻辑推导意义就不大了。
逻辑推导最重要的是链条的环环相扣,推荐使用“箭头辅助”,而至于逻辑成立与否,这个没有捷径,考察你的理解能力。
有点类似于数学的证明题,需要有说服力,能说服你自己,还能说服别人,经得起辩驳。
逻辑推导题需要注重对阶段特征的掌握(是掌握,不是记忆),中国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宋时期的阶段特征是什么,这些都需要理解。
【例】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D.士庶之分严格本题的答案不在材料之中,而是要结合阶段特征,当然,你得知道“五代是在唐代以后”,你得知道“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这句话的意思,这涉及你对课本的理解和掌握,如果不明晰,要去狠抓基础知识和阶段特征。
【例】高考典型例题1.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2.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
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2022届新高考历史冲刺复习 高考题型真题典例精准导练
【例证解析】 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 代数量剧增,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国家数量增 多,即第三世界壮大,故A项正确;欧共体成员增加和联合国成员国增 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和世界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 趋势的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具体操作: 表格类,纵横驰骋看变化:首先注意判断表格由哪些要素构成; 其次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第三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 数量的变化,进而通过其相互关系判断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 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饼状图,阴晴圆缺看大小:是指通过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的变化来分析变化情况。要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表的 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并依据所学如识进而联系设问综合分 析解答。
③组答案,条理规范作答 答案在按分估点的基础上“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也就是要 多角度地组织答案,答题用语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 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点”写在前面。 要把表示回答内容的中心词(如原因、意义、措施、区别等)写在具 体答案前面。
做到段落化和要点化:一般一问为一段,若一问有几个答案要点的 话,用序号标示出来。
⑤图画史料类
文物图类:一要通过图片的表象特征,来判定其所属时间、地点; 二要通过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 点,据此推断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人物图类:一要注意教材图片的掌握;二要通过图片人物特点,去 判定人物所处的时空,并联系其主要事迹,做出正确推断。
漫画图类:准确判定主题喻意。考生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 画面事物构成、对比等,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结合所学历史 知识,分析判断。
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应遵循如下“规则”: “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 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 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 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5第二部分 题型分类练 训练1 时空逻辑类选择题
题型分类练训练1时空逻辑类选择题1.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 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 17.3%20—130 103 74.1%131—300 10 7.2%300以上 2 1.4%小计139 100%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均田制已无法继续实施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自耕农经济占主要地位2.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民众身着华丽服饰,歌舞艺人生活优越堪比皇后,家仆与官人同行无法区分。
这反映了()A.经济繁荣改变社会风气B.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D.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3.下面两图是对山东107个县在1644—1911年间的孔庙数量和农民起义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知儒家文化()山东107县的孔庙量分布山东107县的农民起义次数分布A.兼有墨家行侠仗义和锄强扶弱之风B.对山东的影响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大C.在清代民间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下降D.有利于减少暴力冲突促进社会稳定4.据1637年《澳门纪略》记载,1570—1636年间,日本的长崎成了葡萄牙血统的日本人活跃的城市。
可是到了1636年住在这里的所有欧亚混血儿以及他们在日本的妻子、母亲大批迁居到澳门,成为澳门居民中的另一新的群体,以致于形成了一条日本人街区。
对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A.澳门在远东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B.东亚朝贡体制阻碍了中日民间贸易C.英国航海条例削弱了葡萄牙的霸权D.中国政府鼓励澳门的海上贸易活动5.1854年,广东天地会的洪兵围困广州,英国驻香港总督包令以保护经商为名,派军舰护送商船向广州城内运入大量粮食、军械等各种物资,最终洪兵败退。
这一事件()A.体现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B.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C.加速了广州附近自然经济的解体D.表明英国不干涉清朝的内政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历史专题版题型分类练6.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 时空逻辑类一、时代·区域图示型1.(2018·北京顺义模考)从下图可见,在西周分封制下( )A.姬姓是分封制下受封的主体B.异姓诸侯完全被同姓所包围C.燕国与周天子关系最为疏远D.镐京也被分封给了异姓诸侯答案 A解析图中所示是西周分封制,从中可以看出同姓诸侯国远远多于异姓诸侯国,而西周的国姓是姬姓,故A项正确。
2.读下面《秦朝疆域图》,解读秦朝的历史贡献( )A.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时代B.形成了南北漕运体系C.奠定了近代疆域的基础D.开辟了中西陆路交通答案 A解析根据地图,结合所学,秦代以咸阳为中心,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隋统一后形成沟通南北的新通道,为后世大运河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清代奠定了近代疆域基础,故C项错误;地图仅涉及秦的疆域范围,故D项错误。
3.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这场战争( )A.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C.沉重打击了当时北洋军阀的统治D.使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转危为安答案 C解析粉碎了近代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是义和团运动,其作战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其主要活动路线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沉重打击了当时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大革命中北伐战争的影响,该战争从广州发展到长江流域,故C项正确;使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转危为安的是遵义会议,故D项错误。
4.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中( )A.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B.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C.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D.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答案 D解析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故D项正确。
5.《欧洲文艺复兴史》中写道:“《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声中的一声……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文中的“他”划燃火柴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答案 A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主张,故“他”划燃火柴的地点是德国,A是德国,故A项正确。
6.(2018·雅礼中学第四次月考)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形成这一态势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B.世界市场的形成C.新型交通工具轮船的发明和创制D.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答案 D解析图片反映的是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因此确立了它在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故D项正确。
7.观察下图信息,能准确体现箭头内涵所示的主题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启蒙思想的传播D.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思想,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故C项正确。
8.(2018·安康高三第一学期期中,24)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掌握了东方贸易,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地理大发现带来商业革命C.荷兰后来成为海上马车夫D.东西方都奉行开放的政策答案 B解析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相符,故B项正确。
二、阶段·方位术语型9.(2018·银川一中一模)“梁初,惟京师及三吴、荆、江、湘、梁、益用钱。
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
交、广地区由于对外贸易,则全以金银为货”。
东晋南朝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而且实物货币占主要地位。
实物货币占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政府控制金银流通C.商品经济发展缓慢D.政局动荡货币不一答案 D解析材料中“用钱。
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则全以金银为货”“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并行”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纷争,阻碍经济发展,导致货币的不统一。
D正确;A是南宋时期;政府控制金银流通在战争年代难以实现,B错误;材料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较快,C错误。
10.(2018·河北省武邑中学调研)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
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
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B.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C.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D.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是因为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遭到破坏,洛阳地区农业发展较为稳定。
这种现象将会导致统治者将都城迁到洛阳,即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故答案为C项。
11.(2018·鞍山市四模)宋代李处权作诗说:“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
”该诗歌讴歌的器具( ) A.标志着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经济重心的转移C.能够喷珠溅玉,浇灌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D.依托水力,鼓风冶铁,促进了铁农具的生产和推广答案 C解析依据材料中“江南水轮”和“一轮十筒”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器具是筒车。
材料反映了唐朝以来筒车因节省人力、便于灌溉而受到广泛肯定,C正确。
12.丰子恺在《谈抗战歌曲》一文中说:“连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
都会是自不必说,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车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上述现象反映出( )A.中国各个阶层利益走向趋同B.中共敌后抗战策略实施有效C.举国一致抗战局面逐渐形成D.政府全面抗战路线得以贯彻答案 C解析材料表明乡村、城市男女老少都能唱抗战歌曲,说明举国一致抗战局面逐渐形成,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各阶层,排除A;长沙、汉口不属于敌后根据地,排除B;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排除D。
13.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
这样的战略态势( )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答案 C解析由材料“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可知这符合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价值,故选C。
14.(2018·黄石模拟)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在织绣厂工作的女工很多,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专门反对包办婚姻的协会,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答案 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家庭格局的改变,故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妇女有了新的主张,但这并不能说明其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故B错误;材料说明很多妇女走出家门到织绣厂工作后,有了新的主张,故C正确;D说法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15.(2018·淮南模拟)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
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
这说明( )A.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B.经济体制之争备受关注C.思想解放加速了改革开放D.简政放权取得初步成效答案 C解析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并非经济体制之争,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1992年”,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简政放权,故D项错误。
16.(2018·郑州质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法国、德国组建经济联盟,展开联邦式合作;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采取的是同盟式合作;东欧则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这反映了( )A.欧洲出现一体化趋势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C.全欧洲的联合与团结D.欧洲各国纷纷陷入经济困境答案 A解析题干信息“联邦式合作”“同盟式合作”“互助委员会”等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下欧洲出现的一体化趋势,故A项正确。
17.(2018·衡水金卷模考)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双方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导致第三次“柏林危机”出现。
事件最终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结束。
这体现了( )A.柏林从此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B.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C.美苏冷战对峙期间的紧张状况D.美国对西欧控制能力开始下降答案 B解析材料表明,第三次“柏林危机”以双方激烈对峙开始,以苏联修筑柏林墙而避免战争结束,体现出美苏冷战期间对抗与妥协并存的特征,故B项正确。
18.(2018·鞍山市四模)年轻时的戴高乐(1890~1970)在其《职业军队》中指出对于经济特别是军工最重要的地区是鲁尔、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这些地区不光是钢铁、煤矿和军工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是法国对德国开放的大门。
他的这一思想( )A.奠定了欧洲统一的政治基础B.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C.促进了欧洲联盟的发展D.蕴含了建立共同体的思想答案 D解析材料只涉及经济方面的信息,排除A;由“年轻时的戴高乐”,可知与欧共体的形成的时间不符,排除B、C;由“鲁尔、洛林和阿尔萨斯地区,这些地区不光是钢铁、煤矿和军工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区是法国对德国开放的大门”可见蕴含了建立共同体的思想,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