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合集下载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

挪I分析与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快速检测谷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贺丽丽拜发分析系统销售(北京)有限公司1971 年,Faulk 和 Taylor 首次将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领域,建立了 以胶体金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相 应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新方法。

自此,胶体金标记技术成为继荧光标 记、酶标记和放射性免疫标记之后的 又一新型免疫标记技术〇经过近50年的 发展,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已较为成 熟,并被广泛应用于电镜水平研究、光显微细胞化学、免疫沉淀及蛋白质 染色技术中。

此外,这一技术还被引 进免疫诊断/检测领域,并在医学检验、植物学诊断、刑侦、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德国拜发生产的 RIDA®QUICK系列就是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制备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横流检测卡,结合德拜发集团独有的RIDA®SM ARTAPP读数仪,能对食品中存在的霉菌毒素进行准确定量检测。

本文通过实验对德国拜发集团生产的RIDA®QUICK霉菌毒素系列在谷物、花生及花生粗榨油中的检测应用进行客观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RIDA®QUICK Aflatoxin RQSvRIDA®QUICK Zearalenon RQS、RIDA®QUICK DON 及 RIDA®SMART APP读数仪,均由德国拜发集团提供;用于添加回收实验的标准品为Trilogy®标准品,用于验证实验过程的参考物质为Tri丨ogy®参考物质;用于配合HPLC高效液相色谱使用并进行比对试验的霉菌毒素免疫亲和柱为EASI-EXTRACT®A F L A T O X IN、E A S I-E X T R A C T®ZEARALENONE、D0NPREP®。

以上所有材料均由德国拜发集团生产,购买自拜发分析系统销售(北京)有限公司。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更好地进行食品快速检测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更好地进行食品快速检测

食品检测FOOD INSPECTION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并注重新技术的引入,比如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有效发挥食品检测的作用,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胶体金及免疫层析技术的含义1.胶体金技术。

胶体金技术是指氯金酸在某种环境下的一种变化反应而形成的胶体溶液。

其反应过程首先要用的是还原剂,通常有白磷和柠檬酸钠等,在其作用下将氯金酸按相关要求聚合成固定大小的金颗粒,然后再由静电作用将其凝聚成稳定的胶体溶液。

胶体状态下的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其密度一般能达到107个/mm2,呈圆形的斑点,颜色一般为粉红色,其大小肉眼刚好可见,在检测中常用作一种标记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十分重大。

2.免疫层析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是根据抗原和抗体的反应来进行检测。

通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非竞争性免疫层析,一类是竞争性免疫层析。

非竞争性免疫层析技术主要针对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检测。

首先,将采用胶体金标记后的样品与等待检测抗原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结合,这两类物质结合后会出现沉淀现象,此时需要注意将其沉积物放到结合区域中。

其次,将待检测的样品材料放到样品区位置,再利用毛细管将样品与结合区进行完全融合,其中,带有胶体金标记的样品材料会由于受到张力的作用而不断地向前移动。

此时,样品中已经存在的抗原物质便会自动与带有胶体金标记的样品相互结合,形成一种结合体物质。

紧接着,样品溶液会进行固相化,并在通过固相化后的第一层防线时将含有结合体物质抗体材料进行捕获,然后形成新的结合体复合物材料。

那些没有结合体材料的物质不会被捕获,它们会继续向前移动,然后那些结合体在通过下一道防线时会与另一种抗体结合,形成第三种结合体复合材料。

竞争性免疫层析技术主要针对一些单一抗原的小分子抗原适用,比如兽药残留的检测等。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食品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谢桂芳,赖 飞,王艺蓉,周雪丽,王晓鹭,蔡 滔*(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贵州贵阳 550001)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食品流通更为频繁,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而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并概述了其在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霉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和非法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提供思路方法。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The Progres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lloidal GoldImmunochromatography in Rapid Food DetectionXIE Guifang, LAI Fei, WANG Yirong, ZHOU Xueli, WANG Xiaolu, CAI Tao* (Gui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irculation of various foods has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eople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and accurate and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are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food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technology, and outlines its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in the detec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mycotoxins, foodborne pathogens, heavy metals, and illegal additives in food, providing ideas and methods for rapi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food safety in China.Keywords: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technology; food safety; rapidly detection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呋喃妥因及其代谢物残留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呋喃妥因及其代谢物残留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Hale Waihona Puke 视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 呋喃妥因及其代谢物残留
张亚琴 陈月琴 渊 江 苏 省 无 锡 市 无 锡 卫 生 高 等 职 业 技 术 学 校 袁 江 苏 无 锡 214028 冤
揖摘 要铱本文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测定测定食品中的呋喃妥因及其代谢物残留袁结果显示胶体金免 疫 层 析 法 的 检 测 限 为 0 . 5滋g / kg 袁 假 阳 率 不 大 于 5 % 袁 假 阴 率 为 0 袁 研 究 表 明 胶 体 金 试 纸 条 法 操 作 简 便 尧 快 速 尧 成 本低袁是食品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提供了快速筛选方法遥
Rapid detection of nitrofurantoin and its metabolite residues in food by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ZHANG Ya - qin CHEN Yue - qin
(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 , Wuxi Jiangsu 214028 , China ) 揖Abstract铱In this paper ,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ofurantoin and its metabolite residues in food was determined by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limit of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was 0 . 5滋g / kg ,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not more than 5 % , and the false negative rate was 0 .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olloidal gold test strip method is simple , rapid , and low - cost , and provides a rapid screening method for residue detection of nitrofurantoin metabolites in aquatic products . 揖Key words铱Food safety ; Nitrofurantoin metabolites ; Pretreatment methods ; Results interpretation

食品冷链品控专业《74. 赤霉病麦(呕吐毒素)中毒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食品冷链品控专业《74. 赤霉病麦(呕吐毒素)中毒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赤霉病麦〔呕吐毒素〕中毒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1 适用范围:快速筛查粮食或饲料中呕吐毒素是否超标以及食物中毒发生后快速筛查中毒因子是否为呕吐毒素。

2 检测原理:基于竞争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液中如果含有呕吐毒素,其浓度又高于检测试纸的灵敏度,那么会与试纸卡上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应该在试纸上出现的红色T线不显色,结果判为阳性。

反之为阴性。

3 灵敏度:100L常量稀释液,用力振荡2分钟。

静置或离心得到样品上清液。

5测试步骤:取出测试卡,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逐滴参加3滴样品提取液于测试卡椭圆形孔中,如到30秒时在长方形观测窗中无液体移行,可补加1滴样液,在5~10分钟内判断结果。

6 结果判断
阳性:C线显色,T线不显色,判为阳性。

阴性:C线显色,T线肉眼可见,无论颜色深浅均判为阴性。

无效:C线不显色,无论T线是否显色,该试纸均判为无效。

7 备注与考前须知
所有试纸启封后1小时内使用。

本品为一次性产品,请勿重复使用;请勿使用非本品随附的稀释液。

本品为筛选试剂,任何可疑结果请用其它方法作进一步确认。

8 产品包装:试纸卡5片,2021缩稀释液1瓶,15mL离心管1支〔清洗后可反复使用〕。

9 产品保存:4~30℃阴凉枯燥处保存,不可冷冻,防止阳光直晒,有效期18个月。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解释了该技术的原理,接着分析了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优势。

然后详细描述了在食品安全现场检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并提供了多个应用案例。

最后展望了该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未来发展,并总结了其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潜力和重要性,以及在食品行业推广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的应用情况,以及其对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为食品行业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原理、优势、操作步骤、应用案例、发展、潜力、重要性、推广前景1. 引言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的生物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性和简便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

通过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或符合性指标,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手段。

在食品安全领域,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其高灵敏度和快速性使得可以在现场迅速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范围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保障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2. 正文2.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抗原抗体反应、胶体金信号放大和光学检测三个部分。

当目标物质(抗原)存在于样品中时,它会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亲和性,可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呕吐毒素在粮食及农副产品中的检测方法

呕吐毒素在粮食及农副产品中的检测方法

呕吐毒素在小麦及面粉等农副产品中的检测方法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单端孢菌素烯烃中的一种。

作为一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呕吐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小麦等粮谷类农作物中,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较高的污染率。

小麦一旦被呕吐毒素产毒霉菌株污染,在适宜生长环境(水分活度Aw>0.87)中,产毒菌株会迅速生长,产生呕吐毒素,而小麦中的呕吐毒素又会随小麦粉的生产过程带入到面粉中,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呕吐毒素属于剧毒或中等毒物,对人有很强的毒性,当人摄入了被呕吐毒素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厌食、呕吐、腹泻、发烧、站立不稳、反应迟钝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损害造血系统造成死亡。

由于DON的严重影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中呕吐毒素安全标准是1000ug/kg,而欧盟制定的限量标准相对较严,谷粉及玉米粉中允许限量750ug/kg 。

我国2013年国家风险监测计划已将小麦和面粉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列为重点。

呕吐毒素的检测标准1、大麦、小麦、麦片、小麦粉≤1000ug/kg2、玉米、玉米面(渣、片)≤1000ug/kg3、大米、小米、高粱米、大麦米、黍米≤1000ug/kg4、米粉、汤圆粉、面条、饺子皮、馄钝皮、烧麦皮、面糊、面筋、八宝粥罐头≤1000ug/kg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国标(1)GB/T23503-2009《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2)GB/T5009.111-2003《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第二法免疫测定法(ELISA)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行标LS/T6113-2015《粮油检测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测定胶体金快速定量法》呕吐毒素商检推荐行业标准SN/T《1571-2005进出口粮谷中呕吐毒素检验方法液相色谱法》测定呕吐毒素的常用方法如:济南痕量生物提供的胶体金定性卡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胶体金定量卡法。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3.2 参考物质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µ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犓犑202101
酸二氢钾(3.1.9)4.8g于1000mL烧杯中,加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上 述溶液50mL 加入950mL水混合均匀,即为咖啡复溶液。或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盒配套复 溶液。
3.3 标准品 赭曲霉毒素 A标准品:纯度≥99%,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有证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其中文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颜色深于控制线(C 线)或与 控 制 线 (C 线)颜 色 基 本 一 致,表 明 样 品中赭曲霉毒素 A低于方法检测限,判为阴性。
图1 目视判定示意图

犓犑202101 7.4 质控试验要求
空白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阴性,加标质控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阳性。 8 结论
本方法筛查出的阳性样品应按照 GB2761指定方法标准进行确证。 9 性能指标 9.1 检出限
环境温度:15 ℃~30 ℃;相对湿度:≤80%。

犓犑202101
6 分析步骤
6.1 试样制备 谷 物 、烘 焙 咖 啡 豆 :取 具 有 代 表 性 样 品 约 1kg,用 高 速 粉 碎 机 将 其 粉 碎 ,全 部 通 过 0.5 mm~1 mm
孔径试验筛,过筛,混合均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和留样,密封,标记。 样和焙留烤样咖,密啡封、,速标溶记咖。啡: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约1kg,混合均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
谷物为5μg/kg;葡萄酒为2μg/kg;烘焙咖啡豆、焙烤咖啡为5μg/kg;速溶咖啡为10μg/kg。 9.2 灵敏度
灵敏度≥95%。 9.3 特异性
特异性≥95%。 9.4 假阴性率
假阴性率≤5%。 9.5 假阳性率
假阳性率≤5%。 注: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 A。 10 其他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霉素残留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霉素残留

Development of A One-step Immunochromatographic Strip Test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hlortetracycline Residue in Food
FU Yun-jie,LIU Zhi-guo*,WU Yu-xiang (School of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
192 2010, Vol. 31, No. 02
食品科学
※分析检测
金霉素、四环素 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氯金酸(HAuCl4·4H2O)、柠檬酸三钠 国药集团化学 试剂有限公司;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吸收垫、 样品垫 美国 Millipore 公司。
UV2400 紫外 -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上海天美科学仪 器有限公司;CF15R 高速离心机 日本日立有限公司; SUMMIT 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 Diones 公司;SUNRISE 酶标定量检测仪 奥地利 SUNRISE 有限公司;HM3010 单维往复划膜仪、ZQ2000 微电脑自动斩切机 上海金 标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特点,是残留检测的有效方法[ 4 - 6 ] 。而目前尚未见金霉 素的免疫学学快检方法。因此,本实验通过制备金霉 素多克隆抗体,建立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7-8]为基础的 食品中金霉素残留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食品 中其他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新西兰白兔(体质量 2kg)购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
温-80、质量浓度0.5g/100mL BSA的pH7.4 0.01mol/L PBS) 将沉淀恢复到原体积,于 4℃、10000r/min 离心 50min, 弃部分上清液将金标抗体恢复至原体积的 1 / 1 0 ,即 1mL。放置在 4℃冰箱备用。将其与金霉素 - 明胶固相 抗原直接作用,通过观察颜色深浅鉴定质量。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CGIA)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质,如农药残留、细菌、病毒、毒素等,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等优点。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基于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原理,是一种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技术。

同时,该技术利用了胶体金颗粒的物理特性,即在特定pH值下,胶体金颗粒呈现出红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谱。

当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后,存在于测试区的胶体金颗粒会沉淀下来,使红色或紫色的可见光谱消失或变浅,从而可以获得结果。

目前,CGIA技术在食品行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动物源性食品检测中,CGIA技术可用于检测牛奶中的咖啡因和抗生素残留、肉和海鲜中的细菌、病毒、病原菌和其它污染物质等。

在植物源性食品检测中,CGIA技术可用于检测蔬菜和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食用油中的氯丹残留、谷物中的镉污染等。

此外,CGIA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饮料、水产品、奶制品、肉制品、调味品等食品中的快速检测。

CGIA技术的优点在于其操作简单、迅速、用量少、化学废物少、设备要求少、误差小、灵敏度、特异性高,可以在平板和便携式检测设备上使用。

这使得CGIA技术成为了实现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也需要注意,CGIA技术的敏感度较高,但定量度不如高通量手段。

因此,在现场快速检测中,CGIA技术可以与其它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面检测。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作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食品中存在的污染物质情况,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贸易的加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和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环节,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于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迅速、敏感、特异性好,并且易于操作的检测技术。

本文将介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

首先将目标分子作为抗原,与特异性的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将其与胶体金颗粒结合。

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胶体金颗粒结合时,会发生颗粒聚集,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所需检测的目标分子,从而实现快速检测。

1. 快速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无需复杂的操作步骤,通常能在几分钟内完成检测。

对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快速性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2. 敏感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目标分子的检测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分子。

这使得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能够及时发现微量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健康。

3. 特异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目标分子的检测特异性好,能够区分目标分子和其他干扰物质,减少误判的可能性。

4. 易操作性: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简单,适用于各种现场检测环境。

5. 成本低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试剂成本低廉,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检测成本。

1. 残留农药检测: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农产品出口国家来说,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为食品出口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

2. 食品中毒素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例如黄曲霉素、赭曲霉素等。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毒素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毒素污染问题。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3.2 参考物质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µ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利用抗体对特定抗原的专一性识别来快速检测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性,在试剂纸上形成一条稀释液前进的前沿,当待检样品中含有目标成分时,会与胶体金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发生凝聚,导致胶体金颗粒的前进受阻,从而形成一条明显的测试线。

通过观察测试线的形成情况,就能够判断待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目标成分。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因此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中毒事件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中毒事件往往发生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出问题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迅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迅速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敏感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使得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一直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个难题,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耗时耗力,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添加剂和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生产现场、市场和餐饮场所等地方对食品进行快速检测,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质量追溯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质量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食品的原料、生产过程、流通环节等进行追溯,可以找出食品质量问题的来源,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在食品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进行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问题食品,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对于食品质量追溯和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食物中毒基本原理及相关快速检测技术

食物中毒基本原理及相关快速检测技术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 见于肉类、禽类和蛋类食品。症 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严 重时可引起败血症。
志贺氏菌中毒
由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 见于生食蔬菜、水果等食品。症 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严 重时可引起脱水。
化学性食物中毒案例
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口 唇发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严 重时可引起死亡。
食物中毒基本原理及 相关快速检测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 食物中毒概述 • 食物中毒的原理 • 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技术 • 食物中毒案例分析 • 食物中毒的应对措施
目录
PART 01
食物中毒概述
REPORTING
食物中毒概述
• 请输入您的内容
PART 02
食物中毒的原理
REPORTING
食物中毒的原理
• 请输入您的内容
PART 03
食物中毒的快速检测技术
REPORTING
免疫学检测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酶与底物反应显色,达到检测目标物质的 目的。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中病原菌、 毒素、兽药残留等的检测。
农药残留中毒
农药残留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 长期摄入可能导致中毒。症状包括头 晕、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引起肝 肾损伤。
真菌性食物中毒案例
黄曲霉素中毒
黄曲霉素是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 常见于发霉的谷物、坚果等食品。症 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 可引起肝肾损伤。
赭曲霉素中毒
赭曲霉素是由赭曲霉菌产生的毒素, 常见于谷物、豆类等食品。症状包括 呕吐、腹泻、腹痛等,严重时可引起 肾衰竭。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摘要】这篇文章将讨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然后重点阐述了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优势,包括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等。

接着详细探讨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讨论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前景,强调其将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呼吁未来进一步拓展这项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讨论,读者将更加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毒素、效率、准确性、前景、拓展。

1. 引言1.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利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结合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进行检测的快速、准确的方法。

在食品安全领域,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对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还能降低检测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这项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可视化等优点,使其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备受青睐。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将在食品安全领域展现出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正文2.1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原理。

胶体金是一种微小颗粒的纳米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抗体则是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的蛋白质。

在该技术中,将富含抗体的胶体金颗粒与待检测样品中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的应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快速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物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及优势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将标记了胶体金颗粒的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靶分子发生特异性识别结合,形成抗原-抗体-胶体金复合物。

随后将复合物加载到免疫层析膜上,待样品在膜上流动时,复合物将随之流动,并在免疫层析膜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条带,最终通过观察胶体金颗粒在免疫层析膜上的聚集情况来判断待测物质的存在与浓度。

(1)快速性:该技术检测时间短,通常在30分钟以内即可得到结果,适用于快速现场检测。

(2)灵敏度高: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质,具有良好的散射光学性能,检测灵敏度高,可达到ppb或ppm级别。

(3)特异性强:抗体的高特异性保证了该技术对靶物质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可准确判断待测样品中目标分子的存在与浓度。

(4)操作简便:仪器设备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实验步骤和条件,操作简便,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1. 农药残留检测:2. 食品中有害物质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致癌物质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通过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这些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3. 食品真伪鉴别: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还可以用于食品的真伪鉴别,通过对食品成分中的特定分子进行快速检测,判断食品原料的真实性,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4. 生物毒素检测:食品中的生物毒素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将在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呕吐毒素的危害和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呕吐毒素的危害和限量标准及快速定量检测方法
呕吐毒素(DON),又被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化学名为 3α, 7α, 15 一三羟基草 镰孢菌-9-烯-8-酮,是一种单端孢霉烯的族化合物。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一共有 150 多种,呕吐毒素(DON)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最重要的一种毒素。
呕吐毒素 DON 纯品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其结构环为四环的倍半萜,分子量为 296.3,熔点为 151 ~153℃(醋酸乙基石油),呕吐毒素 DON 易溶于极性的溶剂:如 水、甲醇、乙醇、乙腈、乙酸乙酯、丙酮等,不溶于正已烷、丁醇、石油醚等。
呕吐毒素 DON 耐热,一般不会在加工、储存以及烹调过程中被破坏;耐藏力强,病 麦经四年贮藏,其中的呕吐毒素 DON 仍能保留其原有的毒性,这使得在实验室条 件下可长期贮存保持毒力不变的样本;在弱酸中部不分解,但在加碱或高压处理下, 可破坏部分含有呕吐毒素的谷物类加工产品;在甲醇中不稳定,22 天后可被转化 为其它产物。
2.1 呕吐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都有可能引起鸭、猫、狗、猪、鸽子等不同动物的呕吐症状, 动物毒力学的一项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畜种的动物对呕吐毒素 DON 的敏感程度 按顺序是:猪>小鼠>大鼠>家禽和反刍动物。
对呕吐毒素最为敏感的动物是猪,尤其敏感的是断奶仔猪,猪对呕吐毒素 DON 的敏感程度约为其他动物的 100-200 倍。饲料中 0.3~0.5mg/kg 的毒素就会引起 猪拒食、生长能力下降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下降,饲料中含 1mg/kg 以上的呕 吐毒素就可能引起猪拒食、嗜睡、生长严重受阻、体增重减慢、免疫机能减退、 丧失肌肉协调性以及呕吐等症状。对生长较为肥育的猪而言,含有 14mg/kg 呕吐 毒素的饲料饲喂后 10~20min 即会出现呕吐、不正常的焦虑和磨牙现象,呕吐现 象仅发生在第 1 天。而且呕吐毒素含量在 0~14mg/kg 的试验中,饲粮中每增加 1mg/kg 呕吐毒素,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减少 6%,在含毒量 10mg/kg 以上即完全 拒食。奶牛的健康状况、产奶量、摄食量几乎不受影响,牛奶中也检测不到呕吐 毒素 DON 及其脱氧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食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谷物加工品及谷物碾磨加工品中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

2 原理
试样中呕吐毒素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结合后,抑制了层析过程中抗体与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呕吐毒素-BSA偶联物的免疫反应,使检测线颜色发生变化,根据检测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

3试剂及耗材
除非另有规定,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

3.1 试剂
3.1.1 提取液:水或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专用提取液。

3.1.2 甲醇:分析纯
3.2 参考物质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表1,纯度≥99%。

表1 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适量的呕吐毒素参考物质(精确至0.0001g),用甲醇溶解,配成0.1mg/mL 的标准储备液,-20 ℃保存,有效期3个月。

3.4 材料
3.4.1 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3.4.2 中速定性滤纸。

3.4.3 离心管。

3.4.4 滤膜:0.45 µm 水相滤膜。

4 仪器及设备
4.1 天平:感量0.01~0.0001 g。

4.2 粉碎机。

4.3 样品筛:0.9 mm。

4.4 漩涡混合器:1500 rpm/min。

4.5 移液器:100 μL,200 μL,1.0 mL。

4.6 恒温装置:(37.0±2.0)℃。

4.7 设备或方法使用环境条件:温度15 ℃~30 ℃,湿度≤80%。

5 分析步骤
5.1 扦样和分样,按GB 5491 执行。

5.2 试样制备
5.2.1 样品粉碎:将被测样品(5.1)粉碎,过0.9 mm样品筛,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5.2.2 质控样品制备:选取经标准方法确认不含呕吐毒素的样品,称取2份平行样,其中一份作为阴性质控样品,另一份添加标准溶液使其样品中呕吐毒素含量为1.0 mg/kg,作为阳性质控样品。

5.2.3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粉碎混匀样品 5.0 g于离心管中,加入25.0 mL 水或专用提取液(3.1.1),漩涡混合器(4.4)提取5 min,静置1 min,中速定性滤纸(3.4.2)过滤,滤液用0.45 µm水相滤膜(3.4.4)过滤,备用;
5.3 测定
5.3.1 将滤液(5.2.3)稀释至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3.4.1)检测范围内,漩涡混合器(4.4)混匀,备用。

5.3.2 取150 µL待测溶液加入呕吐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装置内,恒温装置内反应6 min,结果判定。

6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线(T 线)和控制线(C 线)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采用目测法对结果进行判定,比色法和消线法判定原则如下:
6.1 比色法
6.1.1 无效
控制线(C 线)不显色,无论检测卡(T 线)是否显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检测装置已失效。

6.1.2 阳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显色明显浅于控制线(C 线),判为阳性。

—2—
6.1.3 阴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比控制线(C 线)显色深或检测线(T 线)与控制线(C 线)显色基本一致,判为阴性。

图1 比色法结果判定示意图
6.2 消线法
6.2.1 无效
控制线(C 线)不显色,无论检测卡(T 线)是否显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检测装置已失效。

6.2.2 阳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不显色,判为阳性。

6.2.3 阴性结果
控制线(C 线)显色,检测线(T 线)显色,判为阴性。

图2 消线法结果判定示意图
—3—
6.3 质控样品要求
阴性质控样品结果应为阴性,阳性质控样品结果应为阳性,否则实验无效。

7 性能指标
7.1 检出限:1.0 mg/kg
7.2 判定限:0.9 mg/kg
7.2 假阴性率:≤5 %
7.3 假阳性率:≤10 %
8 其他
本方法筛选的阳性样品,需采用标准方法(GB/T 23503)进行确证检测。

本方法测定步骤和结果判读也可以根据厂家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但应符合或优于本方法规定的性能指标。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