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精选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中国文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批评等等。
在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中,简答题和论述题是非常常见的题型。
下面我将着重从简答题和论述题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
一、简答题1. 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现代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包括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涵盖了各种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主要特点包括了启蒙思潮的兴起、现代性意识的觉醒、文学形式的多样化等。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对传统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的思考,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家有哪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代表作家包括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思潮,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二、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非常重要。
通过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和思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联系,理解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时,除了熟读经典作品外,还要学会关注作家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特点和价值。
要注重对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的理解,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文学作品。
对于论述题,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积累,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提炼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总结回顾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历史脉络和经典作品,还要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

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50-70年代文学)-试卷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聂华苓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与永恒拔河》B.《桑青与桃红》√C.《台北人》D.《胡雪岩》解析:2.《三家巷》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欧阳山√B.杨沫C.王愿坚D.陈翔鹤解析:3.以下哪部是陈映真的作品? ( )(分数:2.00)A.《将军族》√B.《城南旧事》C.《雪地上的星星》D.《桑青与桃红》解析:4.以下哪个人物不是出自《红岩》? ( )(分数:2.00)A.许云峰B.江姐C.华子良D.朱老忠√解析:5.林道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分数:2.00)A.《创业史》B.《青春之歌》√C.《红日》D.《红旗谱》解析:6.20世纪50年代中期“干预生活”文学思潮的代表作是 ( )(分数:2.00)A.《青春万岁》B.《春之声》C.《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D.《活动变人形》解析:7.被称为“诗坛祭酒”的是 ( )(分数:2.00)A.余光中√B.杨牧C.洛夫D.叶维廉解析:8.贺敬之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是 ( ) (分数:2.00)A.《甘蔗林——青纱帐》B.《回延安》√C.《苹果树下》D.《雷锋之歌》解析:9.下列属于冰心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樱花赞》√B.《海市》C.《花城》D.《北极星》解析:10.以下属于杨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掌上雨》B.《年轮》C.《撒哈拉的故事》D.《双城杂笔》√解析:11.下列均属于秦牧的散文集的是 ( )(分数:2.00)A.《星下集》《贝壳集》《潮汐和船》√B.《东风第一枝》《亚洲日出》《海市》C.《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D.《双城杂笔》《藏书家的心事》《另外一种心情》解析:12.《蔡文姬》的作者是 ( )(分数:2.00)A.田汉B.郭沫若√C.曹禺D.丁西林解析:1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地下文学”作品是( ) (分数:2.00)A.《艳阳天》B.《西沙儿女》√C.《第二次握手》D.《金光大道》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14.下列属于林海音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城南旧事》√B.《金鳇鱼的百裥裙》√C.《雪地上的星星》D.《婚姻的故事》√E.《晓云》√解析:15.以下关于杨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著有通讯《红石山》√B.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C.著有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D.散文常常从普通劳动者的言行中发掘美质E.有散文集《花城》√解析:16.下列出自《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人物是( ) (分数:2.00)A.林震√B.刘世吾√C.倪吾诚D.林道静E.梁生宝解析:17.以下属于痖弦作品的是( )(分数:2.00)A.《痖弦诗抄》√B.《深渊》√C.《盐》√D.《花季》E.《传说》解析:18.以下属于老舍的作品的是( )(分数:2.00)A.《茶馆》√B.《方珍珠》√C.《西望长安》√D.《龙须沟》√E.《全家福》√解析:19.以下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有( )(分数:2.00)A.郭沫若一《蔡文姬》√B.郭沫若一《武则天》√C.田汉一《关汉卿》√D.田汉一《文成公主》√E.老舍一《义和拳》√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20.“新民歌运动”(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958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新民歌运动”,出版了新民歌的选集《红旗歌谣》,涌现了大量的农民诗人和“新民歌”,给诗坛带来了表面繁荣的创作景观。
自考本科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我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学科,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思想和运动。
在本文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探讨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主题。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您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前言在我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中,自考本科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有更清晰的认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有益的启发。
2. 我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我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百年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治和文化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也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内容涵盖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思想和运动,包括五四、现代主义文学、抗日战争文学等。
3. 五四五四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思想涌现出来,为我国文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也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中,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都是必须重点学习的内容。
4. 现代主义文学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变革,现代主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常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突破,作者们尝试用全新的方式和视角来探讨生活、人性和社会。
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中,现代主义文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其代表作品常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5. 抗日战争文学抗日战争是我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题材。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投身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中,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英雄事迹。
通过学习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6.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撰写本文,并对自考本科我国现代文学史进行全面评估,我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试题及答案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试题及答案DOC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老舍答案:D2. 《呐喊》是哪位作家的短篇小说集?A. 巴金B. 茅盾C. 鲁迅D. 沈从文答案:C3. 《家》、《春》、《秋》是哪位作家的代表作?A. 巴金B. 老舍C. 曹禺D. 鲁迅答案:A4. 《边城》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沈从文C. 茅盾D. 郭沫若答案:B5. 《雷雨》是哪位剧作家的作品?A. 曹禺B. 老舍C. 郭沫若D. 巴金答案:A6.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A. 老舍B. 鲁迅C. 巴金D. 沈从文答案:A7. 《围城》的作者是?A. 钱钟书B. 鲁迅C. 茅盾D. 老舍答案:A8. 《子夜》是哪位作家的作品?A. 巴金B. 茅盾C. 老舍D. 曹禺答案:B9. 《茶馆》的作者是?A. 老舍B. 曹禺C. 鲁迅D. 郭沫若答案:A10.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是?A. 路遥B. 贾平凹C. 陈忠实D. 莫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A、B、D2. 以下哪些作品是巴金的?A. 《家》B. 《春》C. 《秋》D. 《骆驼祥子》答案:A、B、C3. 以下哪些作品是老舍的?A. 《茶馆》B. 《骆驼祥子》C. 《四世同堂》D. 《雷雨》答案:A、B、C4. 以下哪些作品是曹禺的?A. 《雷雨》B. 《日出》C. 《北京人》D. 《边城》答案:A、B、C5. 以下哪些作品是沈从文的?A. 《湘行散记》B. 《边城》C. 《长河》D. 《子夜》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_____。
答案:《狂人日记》2. 《家》、《春》、《秋》合称为___________。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

1、试述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理性精神的张扬。
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鲁迅提出要用文学去揭示社会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促进国民性的改造,《呐喊》《彷徨》即贯穿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理性批判精神。
二,伤感的精神标记。
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伤感。
问题小说有感伤的情怀,乡土小说诉说着乡愁,自述传讲着“零余者”的故事,诗,散文,戏剧都不免渗透着感伤情绪。
三.个性化的追求。
五四是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创造社的追求就是表现自我。
鲁迅的《野草》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个性化的主观情怀。
这一时期散文小品成就最显著,就因为它适合表现作家们各异的个性。
四,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在鲁迅的开放的现实主义影响下,现实主义逐步发展成主流。
但相当多的作家向往浪漫主义,要求遭作品中抒发强烈的主观情绪,这不只反映在创造社“身边小说”一类作家、作品上,在多数作家与各种文体上都有所体现;现代主义方法也有所表现,如鲁迅、李金发不同特征的象征主义,创造社的潜意识揭示,新月派对中国现代新诗形式的探索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五四创作方法多样化的局面。
2、试述五四文学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让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五四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此后的文学始终贯穿、体现着“人”的观念、不断解放的思想以及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启蒙主题;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旧文学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二.五四文学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趋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三.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亲密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四.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题2)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论述部分)第六章1.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一、纵观老舍的长、中、短篇小说创作,可以看到一个基本主题,那就是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
老舍继承了鲁迅的关于“国民性”的思考,在某些方面还显出了自己新的开拓与新的特色。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早期的长篇中,相当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弱点,如被金钱锈损了灵魂的老张、浑浑噩噩的赵子曰、抱残守缺的马则仁。
《二马》中把中国国民性的解剖放进了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大手术室中,具有宏阔的视野,也从独特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崭新的透视。
显示了老舍开阔的文化意识。
《猫城记》中对中国社会现实、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身上的毒瘤,其剖析达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步。
《离婚》中直面现实,把小市民的庸俗无聊与官府的衙门的黑暗腐败连结在一起。
表现了作者对民族文化批判意识已经达到自觉的程度,因而具有界碑的意义。
《骆驼祥子》《月牙儿》对底层贫苦市民的热情而深具痛惜之情的注视,形成了文化批判的另个侧面,深入到了抨击社会制度的层次。
《四世同堂》表达了老舍希望在民族战争的烈火中清算历史遗传病的新的思想高度,满怀着对民族性更新的信念。
二、以北京下层市民社会为中心,是老舍为自己的文化批判所开拓的领域。
中国人的国民性在市民阶层中体现得相当充分与全面,而北京又是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典型的古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舍的小说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北京。
三、鲜明强烈的“京味儿”。
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
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
四、幽默的格调。
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
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
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
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
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
《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
“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精选(精)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
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
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
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
(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
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
(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
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
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
(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2.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202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姓名年级学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鲁迅小说集《呐喊》初版时收入15篇,1930年第13次印刷时抽掉的一篇是()。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不周山》√D.《药》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A.鲁迅的《呐喊》B.汪敬熙的《雪夜》C.郁达夫的《沉沦》√D.叶绍钧的《隔膜》3.洪深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以大段独白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令人耳目一新的剧作是()。
A.《卖梨人》B.《贫民惨剧》C.《有为之室》D.《赵阎王》√4.描写白秋英的感伤情调,被田汉视为“比较能介绍我自己的出世作”的剧作是()。
A.《南归》B.《咖啡店之一夜》√C.《获虎之夜》D.《名优之死》5.1928年开始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起者除了后期创造社,还有()。
A.太阳社√B.语丝社C.新月社D.弥洒社6.30年代初左翼作家与“自由人”“第三种人”展开论争,自称“自由人”的是()。
A.梁实秋B.胡秋原C.徐志摩D.苏汶√7.茅盾的《蚀》三部曲表现大革命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除了《幻灭》与《动摇》,第三部是()。
A.《追求》√B.《灭亡》C.《激流》D.《沉沦》8.《猫城记》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讽刺中国的现实,批判愚昧的国民性,作者是()。
A.老舍√B.沙汀C.吴组缃D.洪灵菲9.创作了《包氏父子》《笑》《脊背与奶子》等作品,表现出杰出讽刺才华的作家是()。
A.萧军B.罗烽C.张天翼√D.骆宾基10.下列作家中,不属于京派作家群的是()。
A.沈从文B.废名C.萧乾D.艾芜√11.殷夫的《别了,哥哥》《血字》等是左翼诗歌的名作,史称()。
A.新格律诗B.“楼梯式”诗C.红色鼓动诗√D.新辞赋体诗12.苏青以纪实笔法写现代女性挣脱家庭走上职业妇女道路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是()。
A.《遥远的爱》B.《结婚十年》√C.《夜合花开》D.《北极艳遇》13.延安文艺工作者广泛吸收秧歌剧、地方戏曲和西洋歌剧的长处,创造了新歌剧,代表作是()。
25套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1)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_________》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翻译介绍欧美话剧,一些戏剧家提出了“___________”的口号(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3.鸳鸯蝴蝶派的主流是言情小说,还有一个坏的支流,就是___________小说。
专以揭露阴私、进行人身攻击为能,钱玄同、周作人曾撰文加以批判。
4.1923年_____社成立,主要成员有胡山源等,文艺思想强调艺术无目的论和灵感的作用。
5.“五四”时期是郭沫若的诗情爆发期,诗集《________》便是它喷发出来的璀璨珠玉。
6.论语派因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
7.1924年朱自清将他创作的新诗和散文编为《___________》出版。
8.老舍(1899—1966)本名___________,字舍予,原籍北京,满族旗人。
9.阮章竟的《___________》是继《王贵与李香香》之后又一篇优秀的长篇叙事诗。
10.散文《___________》与小说《长河》是沈从文回湘西创作的姊妹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五四”时,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的”口号,其意思是( )A.浪漫的戏剧B.非职业戏剧C.唯美的戏剧D.职业的戏剧2.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A.《文学季刊》B.《宇宙风》C.《水星》D.《文化评论》3.《狂人日记》塑造的狂人形象,就其象征意义来说,是( )A.一个吃人者的形象B.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的形象C.一个精神异常者的形象D.一个卫道士的形象4.《女神》是“火山爆发式”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
其中留有“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的诗集是( )A.《瓶》B.《星空》C.《前茅》D.《恢复》5.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 )A.林语堂B.茅盾C.巴金D.郁达夫6.小说《短裤党》的作者是( )A.穆旦B.柔石C.蒋光慈D.艾芜7.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的故事背景是( )A.“一·二八”以后的十年间B.“五四”前后的十年间C.20世纪初D.20世纪40年代8.下列作品中徐讠于的小说是( )A.《倾城之恋》B.《风萧萧》C.《光荣》D.《北极风情画》9.1938年4月,艾青以武汉为背景,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抒情长诗( )A.《向太阳》B.《火把》C.《太阳》D.《吹号者》10.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A.《华威先生》B.《非攻》C.《荷花淀》D.《潘先生在难中》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论述题2005-2012

1.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论述赵树理小说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
2005.42.《雷雨》中蘩漪要周萍记着:“一个女子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并且警告周萍:“小心!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得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由这些台词联系全剧,分析蘩漪的思想性格及形象意义。
2005.41.试论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及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2005.72.试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2005.71.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
2006.42.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006.41.试分析《女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006.72.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试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2006.7 1.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
2007.42.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
2007.41.论述鲁迅小说《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成就。
2007.72.结合《屈原》剧作,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2007.7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2008.4 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
2008.41.试论“五四”时期文学思潮的特点与表现。
2008.72.试论穆旦诗中的“自我”。
2008.71.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
2009.42.联系作品,分析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思想性。
2009.41.为什么说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2009.72.以周朴园形象为中心分析曹禺《雷雨》剧中人物关系的复杂性。
2009.71.试述老舍《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2010.72.试述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2010.71.联系作品论述鲁迅杂文的创作特色。
2011.42.30年后,鲁侍萍无意中来到女儿帮工的周家。
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部分)

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部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题干]《呐喊》[答案]《呐喊》是魯迅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共收录小说14篇。
小说集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描写了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在艺术上如创作方法、艺术风格都作出了许多成功的探索。
[考点]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鲁迅[知识点]《呐喊》《彷徨》《故事新编》27.[题干]京派作家群[答案](1)京派作家群主要是指20年代末期至30年代,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滞留北京或共他北方城市的一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亦称“北方作家”派。
(2)“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考点] 30年代文学一小说创作[知识点]小说创作概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题千]简述巴金《寒夜》的艺术特色。
[答案] (1)细腻入微地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2)由“热”而“冷”,由剑拔弩张的“我控诉”激情抒发到冷静、客观深刻剖析:(3)笔调冷峻,气氛肃杀。
[考点] 30年代文学-巴金[知识点]巴金(寒夜》《憩园》31.[题干]简述老舍《茶馆》的结构特色。
[答案] (1)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2)这部戏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选择“茶馆"这个最有表现力的地点,截取三个时代的片断借以展示历史变迁,第--个片段为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中国社会现实,第二个片段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个片段是抗战胜利前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现状。
[考点] 50至70年代文学-“十七年”的戏剧[知识点]“十七年”的戏剧一老舍《茶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1.(单选题,1 分)下列属于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作品是()A、《报春花》B、《屋外有热流》C、《WM(我们)》D、《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2.(单选题,1 分)“第三代诗人”中,以“麦地”“村庄”等典型意象,表达对人类精神家园渴望的代表诗人是()A、于坚B、海子C、韩东D、翟永明3.(单选题,1 分)韩少功的《爸爸爸》向读者呈现了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文化重负,它属于()A、“伤痕小说”B、“反思小说”C、“寻根小说”D、“新写实小说”4.(单选题,1 分)新时期“改革文学”的代表作是()A、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B、卢新华《伤痕》C、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D、邓友梅《那五》5.(单选题,1 分)“文革”时期浩然以高大泉为主人公的小说是()A、《喜鹊登枝》B、《西沙儿女》C、《金光大道》D、《艳阳天》6.(单选题,1 分)抒写“乡愁”产生重大影响的台湾当代诗人是()A、洛夫B、杨牧C、余光中D、痖弦7.(单选题,1 分)“十七年”文学中被誉为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史诗的长篇小说是()A、《三里湾》B、《苦菜花》C、《登记》D、《红旗谱》8.(单选题,1 分)《王贵与李香香》借鉴的民间艺术形式是()A、二人转B、信天游C、评弹D、鼓书9.(单选题,1 分)反映在日本侵略者压迫下台湾人民苦闷心境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的是()A、吴浊流B、吴组缃C、吴祖光D、吴稚晖10.(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由师陀创作的是()A、《南行记》B、《还乡记》C、《淘金记》D、《果园城记》11.(单选题,1 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成立于()A、上海B、南京C、武汉D、重庆12.(单选题,1 分)诗歌《老马》写出了忍辱负重、饱受苦难的中国农民的性格与命运,是()A、田间B、臧克家C、艾青D、穆木天13.(单选题,1 分)丁玲写一个叫贞贞的女孩被日本侵略军所虏而回家后又遭到乡亲歧视的作品是()A、《我在霞村的时候》B、《莎菲女士的日记》C、《在医院中》D、《一颗未出膛的枪弹》14.(单选题,1 分)《北京人》中寄人篱下,忧伤中显示出坚韧灵魂的女性形象是()A、繁漪B、金子C、陈白露D、愫方15.(单选题,1 分)巴金的长篇小说《家》《春》《秋》合称()A、“爱情三部曲”B、“激流三部曲”C、“漂流三部曲”D、“农村三部曲”16.(单选题,1 分)《三人行》描写了30年代初青年学生三种不同的人生选择,是()A、郁达夫B、茅盾C、成仿吾D、郭沫若17.(单选题,1 分)在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提出“国防文学”口号的“左联”领导人是()A、周扬B、鲁迅C、胡风D、冯雪峰18.(单选题,1 分)朱自清反映父子情深的散文佳作是()A、《执政府大屠杀记》B、《背影》C、《荷塘月色》D、《择偶记》19.(单选题,1 分)以散文名世的周作人创作的新诗佳作是()A、《春水》B、《月夜》C、《小河》D、《教我如何不想她》20.(单选题,1 分)代表郁达夫创作风格晚期转向诗意抒情的作品是()B、《茫茫夜》C、《秋柳》D、《空虚》21.(多选题,2 分)“文革”时期以总结创作经验为名提出并流行的主要理论有()A、“根本任务论”B、“三突出”创作原则C、“主观战斗精神论”D、“主题先行论”E、“两结合”创作方法22.(多选题,2 分)下列对穆旦诗歌风格的表述正确的有()A、深入地探索和剖析自我B、运用了象征、暗示、抽象等技巧C、具有显著的知性特色D、吸收了陕北民歌的艺术营养E、展现了和谐统一的抒情主体23.(多选题,2 分)下列由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有()A、《棠棣之花》B、《屈原》C、《高渐离》D、《蔡文姬》24.(多选题,2 分)殷夫的政治抒情诗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史称“红色鼓动诗”,其代表作有()A、《摇篮曲》B、《别了,哥哥》C、《血字》D、《我用残损的手掌》E、《茫茫夜》25.(多选题,2 分)下列沈从文小说中反映“湘西世界”自然优美人生形式的作品有()A、《边城》B、《八骏图》C、《萧萧》D、《柏子》E、《绅士的太太》26.(名词解释题,4 分)新秧歌剧27.(名词解释题,4 分)“京派作家群”28.(名词解释题,4 分)《呐喊》29.(简答题,8 分)简析老舍《茶馆》的结构特色。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答案精品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答案精品全国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 A )A.易卜生专号B.萧伯纳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莎士比亚专号2.“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戏剧界提出“爱美的”(Amateur)的口号,“爱美的”意为( D )A.爱情戏剧B.唯美戏剧C.职业戏剧D.非职业戏剧3.京派作家的创作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 A )A.乡村中国B.都市中国C.学院生活D.平民生活4.“七月”诗派的特点是( A )A.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B.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民歌体为主要形式C.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格律诗为主要形式D.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阶梯诗为主要形式5.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 B )A.30年代上海B.抗战时期上海“孤岛”C.延安解放区D.抗战时期重庆6.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 A )A.鲁迅B.茅盾C.台静农D.叶绍钧7.鲁迅小说《铸剑》中的人物宴之敖(黑衣人)是一个( B )A.侠义者形象B.复仇者形象C.爱国者形象D.叛逆者形象8.《女神》中的多数诗篇写于( B )A.“五四”前夕B.“五四”高潮时期C.“五四”退潮时期D.大革命时期9.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南冠草》宣扬的基本思想是( D )A.忠君报国B.士为知己者死C.英雄主义D.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10.《潘先生在难中》反映的背景是( C )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C.军阀混战D.辛亥革命11.《缀网劳蛛》表现的主要思想是( A )A.带有宗教色彩的积极人生态度B.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C.对封建专制的揭露D.对劳动妇女的同情12.冰心于1931年发表的标志她小说创作新阶段的作品是( D )A.《超人》B.《悟》C.《斯人独憔悴》D.《分》13.郁达夫表现“五四”青年性苦闷的小说是( B )A.《薄奠》B.《沉沦》C.《春风沉醉的晚上》D.《迟桂花》14.受到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影响的作家是( C )A.刘半农B.王统照C.冯文炳D.唐弢15.下列不宜用来描述《腐蚀》主人公赵惠明的词语是( c )A.堕落B.人性未完全泯灭C.追求肉体享乐D.企图自新16.在茅盾下列小说中,较多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是( A )A.《蚀》三部曲B.“农村三部曲”C.《虹》D.《霜叶红似二月花》17.茅盾描写延安人民革命生活风貌的散文名篇是( C )A.《雷雨前》B.《沙滩上的脚迹》D.《卖豆腐的哨子》18.老舍创作的寓言体小说是( C )A.《二马》B.《离婚》C.《猫城记》D.《小坡的生日》19.老舍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小说是( C )A.《月牙儿》B.《骆驼祥子》C.《四世同堂》D.《二马》20.沈从文的《湘西》是( C )A.诗歌集B.小说集C.散文集D.小说散文合集21.下列沈从文塑造的人物中“作为美的精灵与化身”的是( D )A.夭夭B.三三C.《丈夫》中的妻子D.翠翠22.下列沈从文小说中表现“湘西人性世界”的作品是( B )A.《绅士的太太》B.《柏子》C.《大小阮》D.《八骏图》23.曹禺在抗战初期创作的以革新一所医院腐败现象为内容的剧本是( B )A.《咖啡店之一夜》C.《上海屋檐下》D.《正在想》24.曹禺以暴露“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为创作思想的剧作是( B )A.《原野》B.《日出》C.《北京人》D.《家》25.曹禺剧作《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是( B )A.资产阶级的灭亡B.封建阶级的灭亡C.知识阶层的败落D.官僚买办的灭亡26.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红极一时的作家是( A )A.张爱玲B.张恨水C.萧红D.林语堂27.20世纪40年代我国新歌剧最早的一部代表作是( D )A.《刘胡兰》B.《王秀鸾》C.《赤叶河》D.《白毛女》28.下列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个性最鲜明生动的是( B )A.小二黑、小芹B.二诸葛、三仙姑 C李有才 D.阎恒元29.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C )A.《李有才板话》B.《邪不压正》C.《李家庄的变迁》D.《三里湾》30.郭全海这个人物出自于( C )A.《光荣》B.《荷花淀》C.《暴风骤雨》D.《邪不压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2年年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1 分,共20 分)1、林纾写《荆生》,袭击文学革命,对此进行批驳旳有( )A、郁达夫B、茅盾C、蔡元培D、叶圣陶2、提出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旳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3、朱自清刊登于20 年代旳抒情长诗是( ) A、《踪迹》B、《消灭》C、《火把》D、《北游》4、后期发明社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开办旳某些有影响旳刊物中有( ) A、《文化批判》B、《奔流》 C、《太阳月刊》D、《发明》季5、1936 年,左翼文学界内部发生了“两个口号”旳论争,其中提出“国防文学”口号旳是( ) A、鲁迅B、瞿秋白C、夏衍D、周扬6、茅盾旳农村三部曲,除了《春蚕》、《秋收》,尚有( )A、《林家铺子》B、《残冬》C、《腐蚀》D、《三人行》7、老舍旳《骆驼祥子》塑造了一种性格鲜明旳虎妞形象,她具有( ) A、热情旳奉献精神B、强烈旳占有欲 C、善解人意旳温情D、刻薄阴险旳个性8、贞贞是一种被损害者旳形象,出自丁玲旳短篇小说( )A、《我在霞村旳时候》B、《在医院中》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莎菲女士旳日志》9、受新月派影响,著有诗集《烙印》旳诗人是( )A、戴望舒B、卞之琳C、殷夫D、臧克家10、汇报文学在30 年代走向成熟,代表作是( )A、《饿乡纪程》B、《包身工》C、《大雁情》D、《为了六十一种阶级兄弟》1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于( )A、1937 年B、1938 年C、1939 年D、1940 年12、方鸿渐这一形象出自( )A、《青春之歌》B、《创业史》C、《围城》D、《子夜》13、路翎长篇小说旳代表作是( ) A、《燃烧旳荒地》B、《财主底子女们》 C、《八十一梦》D、《洼地上旳战役》14、陈白尘在40 年代创作旳有影响旳挖苦剧是( )A、《升官图》B、《旷野》C、《上海屋檐下》D、《雷雨》15、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引领台湾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旳是()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16、下列不属于“十七年”新编历史剧旳作品是( )A、《海瑞罢官》B、《谢瑶环》C、《李慧娘》D、《洞箫横吹》17、新时期出现旳第一种小说时尚是( )A、寻根小说B、试验小说C、伤痕小说D、反思小说18、张贤亮描写右派许灵均在磨难中得以精神升华旳小说是() A、《邢老汉和狗旳故事》B、《灵与肉》C、《绿化树》D、《男人旳二分之一是女人》19、张中行以“过来者”、“当事人”旳身份讲述许多“野史”、轶事旳作品是( ) A、《炼狱中旳圣火》B、《老荒集》 C、《负暄琐话》D、《云梦断忆》20、下列诗人属于“北京诗群”旳是( ) A、海子B、周伦佑C、翟永明D、于坚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题2 分,共10 分)21、巴金旳爱情三部曲由三个中篇构成,它们是( )A、《雾》B、《春》C、《雨》D、《电》E、《秋》22、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创作旳有( )A、《传奇》B、《倾城之恋》C、《金锁记》D、《桂花蒸·阿小悲秋》E、《金粉世家》23、下列选项中,对穆旦诗歌评述对旳旳是( )A、善用“土地”和“太阳”旳意象B、体现了强烈旳反思和批判精神C、体现了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旳“自我”D、娴熟运用现代派诗歌旳象征、暗示等技巧E、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旳战斗激情24、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江青炮制了所谓“黑八论”,其中有( )A、“中间人物”论B、“写真实”论C、主观论D、反“题材决定”论E、“现实主义广阔旳道路”论25、70 年代末期“社会问题剧”旳代表作有( )A、《报春花》B、《一种死者对生者旳访问》C、《WM(我们)》D、《曙光》E、《假如我是真旳》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题4 分,共12 分)26、“学衡派” 27、新秧歌剧 28、改革小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题8 分,共32 分)29、简析《故事新编》旳创作特点。
2019年10月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卷(课程代码00537)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1.紧随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文学革命论》的是. . )A.陈独......B.钱玄同.......C.刘半.......D.李大钊2.被称为“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摇篮”的刊物是(B)A.《台湾》B.《台湾民报》C.《台湾青年》D.《台湾文化》3.李金发1925 年出版的被认为是中国象征诗派起点的诗集是( C )A.《食客与凶年》B.《为幸福而歌》C.《微雨》D.《旅心》4.丁西林展现了出众幽默才能和高度喜剧艺术技巧的成名作是( B )A.《压迫》B.《一只马蜂》C.《北京的空气》D.《亲爱的丈夫》5.在“左联”成立大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重要讲话的作家是(D)A.夏衍B.冯雪峰C.茅盾D.鲁迅6. 自称“第三种人”、受到左翼阵营批评的作家是( C )A.丁玲B.胡也频C.苏汶D.朱光潜7.下列小说中, 巴金第一次用“巴金”笔名发表的作品是( A )A.《灭亡》B.《雾》C.《雨》D.《憩园》8.下列小说中, 沈从文揭示知识分子病态人格、成就最高的作品是( C )A.《绅士的太太》B. 《焕乎先生》C.《八骏图》D.《有学问的人》9.下列戏剧中, 曹禺揭露都市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纸醉金迷的腐败与黑暗的作品是( D )A.《雷雨》B.《蜕变》C.《原野》D.《日出》10.下列诗人中, 因出色反映1930年代农村生活及农民苦难而被称为“农民诗人”的是( B )A.蒲风B.臧克家C.殷夫D.田间11.曾在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戏剧实验”、致力于农民戏剧演剧方式探索的戏剧家是( B )A.洪深B.熊佛西C.田汉D.欧阳予倩12.下列几组诗人中, 不属于七月诗派的是( C )A.鲁黎绿原B.阿垅曾卓C.辛笛郑敏D.胡风牛汉13.艾芜的《南行记》描述了边陲异城底层民众的生活, 作品的叙述者是( A )A.漂泊的知识者B.儒雅的学者C.哀怨的女性D.底层说书人14.写京城国务总理的家族兴衰, 被称为张恨水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的是( D )A.《啼笑因缘》B.《天国春秋》C.《八十一梦》D.《金粉世家》15.“十七年”文学中, 塑造了梁三老汉这个老一代农民典型形象的长篇小说是( D )A.《青春之歌》B.《红旗谱》C.《红岩》D.《创业史》16.下列散文中, 由台湾作家三毛创作的是( A )A.《撒哈拉的故事》B.《三更有梦书当枕》C.《左手的缪斯》D.《人在欧洲》17.描写农民辛酸经历, 揭示1949年后30年间农村社会问题的小说《李顺大造屋》属于( B )A.“晚生代小说”B.“反思小说”C.“意识流小说”D.“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18.下列任曾祺小说中, 描写一个小和尚与村姑恋爱故事的作品是( C )A.《大淖纪事》B.《异秉》C.《受戒》D.《岁寒三友》19.下列报刊中, 参与举办“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的报纸是( D )A.《人民日报》B.《文艺报》C.《光明日报》D.《深圳青年报》20.下列沙叶新的剧作中, 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形式的作品是( A )A.《陈毅市长》B.《马克思秘史》C.《假如我是真的》D.《寻找男子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自考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论(述题+简答题)真题

自考19年10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论(述题+简答题)真题自考 19 年 10 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论(述题+简答题)真题论述题:本题 12 分。
4 分析^p 《雨前》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答案】思想情绪 (1)通过对雨前的种种自然景象的传神描写,将复杂沉郁的感情融入景致之中。
(2)表现久旱盼甘霖的强烈渴求的同时,伴随着一种无法消除的焦虑难忍和空虚彷徨,这是身处在社会大动荡中的作者自己真实的心理写照。
(3)以密云不雨的沉闷压抑的气候影射现实社会。
寄情于景,委婉曲折地抒写了既对黑暗现实不满、失望,又没有找到出路的那种忧郁伤感的情绪。
艺术特色:(1)善用色彩的辞藻,呈现思情。
“油绿的枝叶”“青青的草“南方的鲜亮色彩和北方雨前的灰暗。
(2)修辞:比喻拟人,通感。
如”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摸它“。
(3)意象的营造和象征手法:惊慌的鸽群、干裂的大地,表达内心的苦闷、焦渴。
(4)对比:故乡”雷声和雨声“和”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景象的怀想,与北方的天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寄寓着作者对美的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考点】《雨前》【考点】屈原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
共 28 分) 简析《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讽刺艺术。
【答案】(1)构思精巧,采用抖包袱的喜剧性手法。
小说结尾处明暗汇集,把故事推向高潮,出人意料又突显主题,具有喜剧效果,加强了全篇的讽刺力度,讽刺了人物的可笑、制度的腐败。
(2)重在白描,冷峻的笔调不动声色,让人物自身的言行与社会环境之间构成矛盾以显示其荒唐可笑,达到讽刺的效果。
【考点】《在其香居茶馆里》简析《断章》的主题。
【答案】(1)诗歌表达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念:人可以看”风景“,也可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被别人观赏,”你“”我“的形象在对方的眼中和梦里互换。
(2)表现诗人对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为依存的关系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因而词约义丰,令人回味无穷。
【考点】《断章》简析《鹰之歌》中”鹰“的形象。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历年试题1

2014年4月选择题部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 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A.鲁迅B.茅盾C.台静农D.叶绍钧2.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提出“人的文学”的主见,下列最符合原意的表述是A.以人的生活为材料的文字B.视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文字C.合乎礼教道德的生活的文字D.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探讨的文字3.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特地性的散文刊物是A.《新潮》B.《语丝》C.《每周评论》D.《新月》4.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于A.“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B.“五卅”运动时期C.大革命失败之后D.“左联”成立之后5.被鲁迅评为表现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毅,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的小说是A.《八月的乡村》B.《生死场》C.《牛车上》D.《旷野的呼喊》6.茅盾采纳日记体形式的小说是A.《蚀》B.《虹》C.《腐蚀》D.《霜叶红似二月花》7.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具有明显影响的是A.国家主义B.无政府主义C.无产阶级思想D.泛神论8.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推断是A.富有喜剧色调和讽刺性B.具有深厚的怀乡心情C.富有志向主义精神D.具有感伤主义情调9.被称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的作家是A.穆时英B.施蛰存C.刘呐鸥D.叶灵凤10.三十年代开展“农民戏剧试验”的剧作家是A.洪深B.熊佛西C.夏衍D.田汉11.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12.下列均属于解放区的作家是A.巴金丁玲梁实秋李季B.郭沫若李广田张爱玲赵树理C.李季阮章竞孙犁赵树理D.艾青梁实秋孙犁无名氏13.用讽刺, 夸张等手法表现旧中国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长篇小说是A.《人兽鬼》B.《南行记》C.《北极风情画》D.《围城》14.四十年代创作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长篇小说的作家是A.沙汀B.艾芜C.李劫人D.路翎15.反映农业合作化的代表性长篇小说是A.《三里湾》, 《山乡巨变》, 《创业史》B.《红旗谱》, 《创业史》, 《山乡巨变》C.《创业史》, 《山乡巨变》, 《百炼成钢》D.《三千里江山》, 《三里湾》, 《山乡巨变》16.通过“我”, “通讯员”, “新媳妇”三者之间的生活片断的描写,揭示了军民的血肉关系是赢得革命战争成功保证的主题的小说是A.李辈的《李双双小传》B.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C.冯德英的《苦菜花》D.茹志鹃的《百合花》17.对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的精确概括是A.用大段哲理性语言深化主题, 造成气概B.冷隽诡奇的白描语言C.客观冷静, 严酷悲悯的叙述语调D.简洁明快, 生动传神的诗化小说语言18.诗句“告知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出自A.《纪念碑》B.《这也是一切》C.《回答》D.《一代人》19.新时期报告文学中把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 叙写数学家陈景润事迹的作品是A.《祖国高于一切》B.《哥德巴赫猜想》C.《地质之光》D.《大雁情》20.沙叶新采纳“冰糖葫芦式”戏剧结构的作品是A.《陈毅市长》B.《假如我是真的》C.《找寻男子汉》D.《马克思秘史》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题签第一章1917年-191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2,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3,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4,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或影响)?5,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6,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7,为什么说1917-1919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8,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9,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10,简析文学革命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11,论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的意义?1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14,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15,论述抗战文学运动的基本特点?16,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17,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思潮的特点?18,“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19,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的特点?20,分析1927年-193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21,1927-1937年小说创作发展的标志?22,分析解放区文学的思潮特点?23,论述解放区文学运动的重要特点?24,简述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或原因)26,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不足?27,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28,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30,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31.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32,简述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33,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34,试析左联的成就(历史功绩或贡献)和缺点(或历史局限性)?3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36,简述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37,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38,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由各流派及和左联的思想论证?39,语丝社对现代散文的贡献?第二章鲁迅40,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4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2,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3,试析阿Q性格?4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4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46,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47,结合作品,具体论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48,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49,举例论析《阿Q正传》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及其卓越的语言艺术?50,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51,简述《呐喊》《徬徨》的思想主题?5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5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5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题精选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
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
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
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
(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
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
(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
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
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
(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2.为什么说鲁迅的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为什么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这么成熟、深刻)?这要从几个方面来论述,鲁迅的生活经历,思想基础,审美追求,决定的,也是由时代历史和文学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生活方面:在人生经历中对国民的劣根性有深刻的认识,所以鲁迅的作品一出现就是成熟的,在新文学以前,他就虑过…立人‟的思想,在确立要用文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职业,以此作为起点,用文学来拯救民主命运,用文学来改变民族的劣根性,所以鲁迅创作的生活与思想基础是非常深厚的。
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大量的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的报刊,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构成了鲁迅一出现就是一个高峰,也是为什么鲁迅在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要再听一次录音,29页第二题说要结合鲁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道路来回答这个问题)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
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
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
“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
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4.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1、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
2、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
3、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
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1、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2、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5.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祝福》)、爱姑(《离婚》)、子君(《伤逝》)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
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
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
《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
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
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
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
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
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1、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
2、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
启示人们: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
3、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
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6.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伤逝》)、魏连殳(《孤独者》)、吕纬甫(《在就楼上》)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
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
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
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
2、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
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
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涓生)、动摇妥协(吕纬甫)、消沉颓废(魏连殳)。
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遗弃子君而造成悲剧。
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7.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
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
2、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
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
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
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
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8.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呐喊》《彷徨》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辉传统,表现在:一、思想方面:1、它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如实描写,深入地状写了社会的一切丑恶、罪恶和病根。
由于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因而作品对封建性旧社会的暴露批判,异常深刻,达到过去的文学所没有达到的思想境界。
2、作品渗透着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作品凝聚着作者对农民、妇女、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对人民解放和社会改革道路的执着探求。
3、作品从思想革命的角度,侧重描写和揭示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暴露和解剖民族病态心理,期望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
二、《呐喊》《彷徨》的重要地位还表现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作者在民族生活的土壤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从而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开拓了多中创作方法的源头,革新了中国短篇小说的结构形式。
9.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有何区别?鲁迅:从《狂人日记》到《伤逝》,始终走在潮流前面,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先进作用;在肯定先进作用的同时,也看到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重要的思想局限,表现在知识分子不易把个人的解放(个人价值)和社会的解放(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
叶绍钧: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塑造出形形色色的小知识分子的卑琐形象,丰富了现代小说的人物,作家对这些小知识分子的灰色灵魂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判,如《潘先生在难中》。
钱钟书:作者以精细、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人物。
以方鸿渐为代表的这群“新儒”的命运,不仅蕴含着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国破产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这样的深刻思想命题,而且还在更为深广的层次上显示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方鸿渐的一生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座“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永不安分、永不满足,因而他永远苦恼,他总想摆脱困境,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永远也摆脱不了“围城”之困—人生处处是“围城”,这是方鸿渐等形象所凝结着的人生思考。
10.从鲁迅到赵树理,对农民的描写有什么变化?这种描写具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意义?从鲁迅到赵树理,中国现代作家始终关注农民命运。
具体描写农民方面,从鲁迅到赵树理,发生了根本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