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到底;或是教师指定某位同学,一问一答,一说一写,直到结束
直线讲解多,发散分析少;体现在讲题时,当学生的方法思路与教师
的既定思路不一致或思路有误时,教师立即做“刹车”处理,另换其他同学作答,直 至同教师思路相吻合。也可能是教师自身对题目挖掘不够,对课上可能出现的各
种情况缺乏充分准备的原因,以至直线讲解,不敢放开发散。
着眼结果多,突出过程少;体现在讲题时,教师始终把着眼点放在得
出正确的结果上,而不是放在得到结果的过程上,放在如何审题,寻找突破口上, 放在怎样针对过程选择对象和规律上。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3、教师讲题存在的误区
超前提示多,等待思考少; 体现在急于提示 、重音明确地读题 、
抽出题中的关键语句 等、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沉得住气,要给学生足够的 时间审题、思考、尝试、探索,教师只要进行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
一人承包多,集体参与少; 体现在教师从审题到解题一人承包,一
物理试题生活化、科技化,凸显课改理念
Baidu Nhomakorabea
江苏省选 择 第3题
江苏省计 算 第14题
广东省选 择 第1题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四川省计算 题第23题
2010浙江省理综(物理)试卷特点: (摘自《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
1.着眼基础、着眼课本、减轻负担 2.联系实际、关注前沿、注重建模 3.重视实践、关注过程、倡导探究 4.对接课改、注重能力、稳中求进
做题目套公式多,分析得少; 解题过程中没有养成画图的习惯,
整张物理试卷中没有一幅受力分析图,也没有一幅情景分析图,可以说就是整 篇的数学公式
不注意解题后的反思,不喜欢动手运算。 有错误也只是粗略地看
一下,根本不去深究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因而以后遇到了同样的或相似的题 目还是要错,无法达到解题的《目高中的物理。习题数有学效教计学》算能力薄弱
计算题的难度值为:0.254(即58分平均得分14.7分)全卷难度 值为0.37(全省平均分为44.4分)
计算题的最小分值是2分,需要在以后的平时训 练中赋分时加以改进《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 避免繁复计算,让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 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不必运用“题海战术“,以达 到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这是我与命题者交流时听到最 多的一句话
A
动力学综合分析题
B
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平抛运动 ;
H
L
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h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2010年理综考试(物理)第22题学生答题情况分 析
➢ 本题的分值是16分,全省的平均得分约6分, ➢ 第(1)问中:
①角度表达混乱,体现在摩擦力的表达上。 ②摩擦力表达式错误
生学得过于死板,在活化知识方面缺乏功夫。究其原因,就是平时做题时想得太 少,思考得不够,往往结果出来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这样习题尽管做得多,却 思考得少,总结得少。
对物理习题粗做多,精做少;有些同学的解题只是一大堆公式,既
没有物理情景分析,也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过程之间的联系不作交待,只是
粗线条式地解了题,算是给老师和自己有了交待。
大量学生在表达摩擦力时,均用的是Ff=μmg,而没有意识到角度问题, 归根结底是并没有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正压力。
③动能定理的表达:主要体现在正负功的理解表达上。 ➢ 因为没有意识到摩擦力做的是负功,导致后续计算错误。 ➢ 第⑵问中:主要体现在数学的极值计算应用能力的薄弱。 ➢ 第(3)问中: ➢ ①水平运动距离理解错误 ➢ 本小题的水平距离有约百分之七十理解错误,也反映出题目的表达不明确。
重结论、轻过程的认识误区:认为让学生知道正确的结果, 就可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让学生知道一套套分析问题 的方法、类型,就可以免去他们认识上的弯路,提供一条学 习上的捷径。
重理论、轻实践的认识误区:目前,物理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所
呈现的物理图景,只是对理想世界的描述,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面貌。但 我们可以通过突出物理与技术、生活、社会联系的教学和编制一些反映现 实生活、生产实际的习题,《高使中物我理习们题有的效教认学》识更接近现实世界。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2011.4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内容提要
从2010年第22题说起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二、习题训练的基本功能 三、习题教学常见有效教学模式 四、提高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从2010年第22题说起
22. (16分)在一次国际城市运动会中,要求运动员从高为H 的平台上A点由静止出发,沿着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道向下运动 到B点后水平滑出,最后落在水池中。设滑道的水平距离为L, B点的高度h可由运动员自由调节(取g=10m/s2)。求: (1)运动员到达B点的速度与高度h的关系; (2)运动员要达到最大水平运动距离,B点的高度h应调为多 大?对应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3若图中H=4m,L=5m,动摩擦因数=0.2,则水平运动距 离要达到7m,h值应为多少?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2、学生做题存在的误区
目的性不明确,解题程序混乱; 学生没有在应有的解题程序上分析
所解的习题,好象解题只是为了得到答案,做习题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有些学生表现为一接到习题,思维行为呈现“布朗运动”式的混乱。
对物理习题做得多,想得少,滥套题型; 这种现象说明有些学
②误删双解中的其中一解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阅卷老师们对计算题的基本看法
原创性好(模型+情景),让重复练习多的人得不到太 大好处;
全卷符合新课程理念,但跨度太大; 在技术层面有待改进,如分值的分配等,特别是计算题: 第22题有二问就可以,第三问的物理价值不大, 第23题 的分值分配不当,应是第一问分值大,第24题的数学计算 量太大。
《高中物理习题有效教学》
一、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在习题教学中的常见认识误区
重量轻质的认识误区:认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所 练的题量是一种线性关系,所练的题量越大,能力就越强。
重难轻基的认识误区:认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通过学 习很深的内容,做很难的题才能奏效,所练的题越复杂,难 题练得越多,能力就会提高得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